本文目录一览:
在司法实践中,辨认和指认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准确性以及固定性,所以在刑事案件中被侦查机关普遍采用,以增强证据的证明力,有效揭露和证实犯罪。那么,刑诉法辨认和指认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在属性上又有什么不同?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以便大家作以区分。
刑诉法辨认和指认的区别
(一)、含义不同。辨认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情,依法组织辨认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识别、确认的侦查活动。指认是指侦查人员为了侦查破案、收集证据,带领指认人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确认的侦查活动。
(二)、法律依据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我国《刑事诉讼法》)在“侦查”程序中没有规定“辨认”,在“审判”程序(第一审程序)中规定了“辨认”,但这里的“辨认”具有“质证”的性质。《程序规定》第249条至253条、《刑事诉讼规则》第257条至262条对“辨认”作了明确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0条第2项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程序规定》、《刑事诉讼规则》没有规定“指认”。
(三)、适用范围不同。辨认主要适用于侦查阶段,但也适用于审判阶段。指认只适用于侦查阶段。
(四)主体不同。侦查中辨认的主体是犯罪嫌疑人、证人、被害人,如《程序规定》第246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可以让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或者证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侦查中指认的主体一般是犯罪嫌疑人,但有时也有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即证人。
(五)对象不同。侦查中辨认的对象是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侦查中指认的对象一般是与犯罪有关的场所,但有时也有犯罪嫌疑人。
(六)规则不同。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或者犯罪嫌疑人辨认,可采用混杂辨认规则,而指认不能采用混杂辨认规则。辨认可采取反复辨认规则(即在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或者犯罪嫌疑人辨认时,可反复进行若干次),而指认一般进行一次。辨认可以采取公开辨认或秘密辨认相结合的规则,而指认多为公开进行。
(七)法律手续不同。辨认有较为严格的法律手续,根据《程序规定》第246条第2款和《刑事诉讼则》第210条第2款以及有关法规的规定,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制作《呈请辨认报告书》,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或检察长批准。辨认结束,应当制作《辨认笔录》。指认可以不需要这些审批或法律手续。
(八)方法不同。辨认既可以采取直接辨认的方法(如直接观看犯罪嫌疑人的外貌进行辨认;直接观看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场所和被害人尸体进行辨认),又可以采取间接辨认的方法(如观看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或录像进行辨认;听犯罪嫌疑人的讲话录音进行辨认;观看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场所和被害人尸体照片进行辨认)。指认只能采取直接的方法,不能采取间接的方法。
(九)认识准确程度不同。辨认对事物认识的准确程度要低;指认对事物认识的准确程度要高。当时不能肯定或确认的就进行辨认;当时能确认的就进行指认。
(十)法律后果不同。辨认作为一种调查取证措施,可以起到收集、审查判断证据的作用;指认只能起到确定侦破方向,提供查证线索,进一步收集证据或认定犯罪犯罪嫌疑人的作用。
综上所诉,刑诉法辨认和指认虽同用于司法侦查,但二者也有本质的不同,希望对大家区分两者的不同能够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想要咨询,可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刑事与法,私信咨询。也可以直接点击文章末尾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即刻在线免费咨询专业律师。
6月16日丨四川美丰(000731.SZ)公布2021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0元(含税)。本次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6月23日,除权除息日为:2022年6月24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近义词反义词大全,收藏起来期末常考
近义词
俊俏—俊美 轻快—轻捷
活泼—活跃 鲜艳—艳丽
聚拢—聚集 偶尔—有时
姿势—姿态 仿佛—好像
朴素—朴实 洁白—雪白
琢磨—思考 特别—非常
反义词
轻快—沉重 偶尔—经常
纤细—粗壮 展开—合拢
雪白—乌黑 走近—远离
朴素—华丽 灵敏—迟钝
第二单元
近义词
耕—耘(种) 折—断
触—撞 复—再 谦虚—虚心
恼怒—愤怒 朴素—朴实
傲慢—骄傲 懦弱—软弱
轻蔑—轻视 确实—实在
争辩—分辩 羞耻—耻辱
理会—理睬 流逝—消逝
覆灭—消灭 倒塌—坍塌
惊讶—惊异 欣赏—观赏
抱怨—埋怨 逼近—接近
犹豫—迟疑 遵循—遵从
尊敬—尊重
反义词
得—失 懦弱—刚强 荒凉—繁华
朴素—华丽 谦虚—骄傲
羞耻—荣耀 傲慢—谦恭
兴奋—镇静 犹豫—果断
守株待兔—随机应变 机灵—迟钝
别致—普通 凶猛—温顺
遵循—违背 忙忙碌碌—轻轻松松
第三单元
近义词
保存—保管 吸收—吸取
闻名—* 坚固—牢固
才干—才能 宝贵—珍贵
热闹—喧闹 欣赏—观赏
雄伟—宏伟
反义词
伟大—渺小 创造—破坏
笨重—轻便 节省—浪费
粗糙—光滑 便宜—昂贵
热闹—冷清
第四单元
近义词
舒展—伸展 苏醒—清醒
关系—关联 灼伤—烧伤
包括—包含 推测—猜测
大概—大致 辨认—识别
空隙—缝隙 末端—末梢
追逐—追赶 掀开—揭开
反义词
干燥—潮湿 苏醒—沉睡
密切—疏远 舒展—蜷曲
减少—增加 陌生—熟悉
超常—一般 闲—忙
掀开—遮盖 激烈—温和
第五单元
近义词
绷紧—拉紧 麻烦—繁琐
碍事—妨碍 遗憾—可惜
悠闲—清闲 羡慕—爱慕
希望—渴望 奇怪—怪异
喜欢—喜爱 发现—发觉
想念—挂念 了解—清楚
秘密—机密
反义词
绷紧—放松 悠闲—忙碌
麻烦—方便 遗憾—庆幸
羡慕—妒忌 暄腾腾—硬邦邦
失望—希望 容易—困难
继续—中断 抬头—低头
第六单元
近义词
平静—宁静 忽然—突然
解释—解说 戏耍—玩耍
监督—监视 抗议—抗争
折磨—折腾 架势—姿势
处置—处理 潮湿—湿润
破裂—破碎 容易—简单
若是—如果 骄傲—自豪
飘游—飘浮 透明—清澈
特别—非常 奇怪—好奇
反义词
平静—喧闹 钻入—冒出
开放—凋落 痛苦—快乐
答应—拒绝 冤家—朋友
熟练—生硬 时髦—落伍
抗议—服从 潮湿—干燥
容易—困难 零乱—整齐
骄傲—谦虚 漂亮—丑陋
失信—守信 忘记—牢记
留下—离开 怒—喜
第七单元
近义词
如同—好像 蔚蓝—碧蓝
诱人—迷人 闪烁—闪耀
奇妙—神奇 领略—欣赏
雕饰—雕刻 余晖—残阳
光芒—光辉 宁静—安静
迅速—敏捷 波涛澎湃—波涛汹涌
蕴藏—储藏 模糊—隐约
凶猛—凶狠 镇静—镇定
威武—威严 笑盈盈—笑呵呵
沉静—安静 恍恍惚惚—迷迷糊糊
反义词
结束—开始 无穷—有限
奇妙—平常 普通—特别
宁静—喧闹 蕴藏—裸露
清楚—模糊 后退—前进
迅速—缓慢 伸—缩
凶猛—温顺 镇静—慌张
沉静—喧闹 笑盈盈—哭啼啼
波涛澎湃—风平浪静
第八单元
近义词
纳闷—疑惑 夸奖—夸耀
满意—满足 恼怒—愤怒
舒服—舒适 总是—一向
厉害—凶猛 惊恐—惊慌
清醒—清楚 害怕—恐惧
本领—本事 争辩—争论
闹腾—折腾 岂能—怎能
安安稳稳—稳稳当当
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反义词
承认—否认 负责—敷衍
恼怒—高兴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
人山人海—荒无人烟 厉害—温柔
清醒—迷糊 惊恐—从容
滑—涩 走南闯北—足不出户
勤快—懒惰 惊慌—镇定
聪明—愚笨 欢喜—忧愁
《蜜蜂》是部编版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课文以第一人称方式写了法布尔所做的一个实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文章首先介绍了问题的产生,即“听人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它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接着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他在女儿的配合下进行了蜜蜂能否辨认方向的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选编这篇文章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孩子们了解作者的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一、读准字音
1.平舌音“阻”,翘舌音“查、超”,前鼻音“辨、检 ”,后鼻音“蜂 ”。
二、巧记生字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蜂 跨 检 误 途
(2)熟字比较。如:密一蜜 辩一辨 组一阻 活一括
(3)熟字加偏旁:“石+角=确”“木+旦=查”“阝+百=陌”
(4)“蜜”——注意把字写得扁一些,注意字的穿插避让。
(5)“辨”——中间是点,撇,左边的“辛”,竖变成撇。
(6)“途”——半包围结构,先写“余”,再写“辶”。
三、细读感悟
问题1: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想到做这样的试验呢?
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问题2:作者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
答:先捉蜜蜂,放在纸袋里,接着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然后走了四公里路在蜜蜂身上做了白色记号,最后放飞蜜蜂。
问题3:读第二自然段做实验的步骤,你能从试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
答: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问题4:法布尔写到“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就已经说清了实验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后面的内容呢?
答:说明法布尔边试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情况,还动脑筋思考。
问题5: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
答:没想到蜜蜂会飞回来,而且,我也推测它们可能会不了家了。
问题6:这样,二十只蜜蜂中,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了家。
“两点四十分”“至少”,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作者用词的准确,能确定的一定是分毫不差,不能确定的就用一些模糊的词“至少、大概”,体现了科学的严谨。
问题7:“准确无误”指什么?
答: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地回家。
问题8: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六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答:“尽管它们逆风而行,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问题9:法布尔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问题10: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答: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所以蜜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问题11:什么是本能?
答: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四、法布尔名言
1.“开步走吧,只要走,自然会发生力量!”
2.“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3.“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4.“我不过是一盏灯,照亮了我面前的一小块地方而已。”
5.“我们所谓的丑美脏净,在大自然那里是没有意义的。”
好了,《蜜蜂》这一课就讲解到这里啦!孩子们学习这篇文章,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这也是本篇文章插在书本中的重要原因。
家长朋友们可以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习惯。
三年级下语文其他课文笔记,欢迎关注我,到我的主页查看!
我是橙子老师,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点赞、评论、关注我哦!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辨认是什么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辨认是什么意思、000731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