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策影视股票,华策影视股票怎么样

2022-07-14 19:17:30 证券 xialuotejs

华策影视股票



本文目录一览:



又一家公司进军元宇宙!

1月9日晚间,华策影视公告调整升级现有组织架构,其中动向之一为成立专门元宇宙新业务部门,抢抓数字化时代新发展机遇。

1月10日,华策影视开盘一度冲高逾5%,后震荡回落收涨1.9%,目前市值132.7亿元。

与元宇宙结缘

在业务发展上,华策影视确定电影、版权、国际、元宇宙新业务四大新业务创新发展板块:将影院事业部与华策影业电影制作、投资、宣发业务整合,形成电影事业部;将佳韵社、橄榄、剧盟等版权业务整合为版权创业公司,建设高科技数字化影视娱乐素材运营平台;成立专门元宇宙新业务部门,抢抓数字化时代新发展机遇。

此前,公司曾表示,公司积极关注VR/AR技术及科技进步对影视剧制播方式、应用场景可能带来的变革,并已有所布局。公司战略参股了部分VR企业,但对公司业绩影响极低。

而在一众应用中,市场尤为关注电影《刺杀小说家》中动态虚拟人物的应用,该作品的出品方为华策影视。

在彼时宣传时,虚拟拍摄的手法就是该片的主要卖点。为了构建出独特的小说异世界,电影采用“面部捕捉”和“虚拟拍摄”的方式,这也是首部大规模使用“虚拟拍摄”的中国影片。该片成为2021年最卖座的十部电影之一,实现内地票房破10亿元。

投资者就此提出,公司刺杀小说家里的虚实结合拍摄技术,是否可以为贵公司提供工业流水化的电影,下饺子一样可以大规模打造出标致性cg人物也就是虚拟角色人物,从而通过这些标致性人物从现实玩偶衍生品,手办,人物形象授权,和电影本身,衍生剧,虚拟授权,内容授权,元宇宙平台内容填充等获得超额利润。

而在去年11月,华策影视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电影《刺杀小说家》版权主要为公司所有。刺杀小说家IP本身不属于元宇宙,但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VR/AR等技术开展新的场景应用和消费,给予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

市场人士猜测,华策影视的元宇宙布局或在虚拟人领域展开。而这一领域正是当下元宇宙最火的赛道之一。

遭遇影视寒冬,公司营收下滑,盈利过山车

华策影视是国内影视龙头公司,近些年在版权库、音乐、动漫等不断探索新变现模式。

从业绩方面看,公司似乎波动比较大,这也和大众印象中,近些年影视行业的动荡不谋而合。

尤其是2019年,华策影视可谓经历了“至暗时刻”。2019年华策影视净利亏损14.67亿元,扣非净利亏损15.84亿元,同比2018年下降1408%。

对于净利的大幅下滑,华策影视解释主要原因是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4亿元、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8亿元、存货减值准备1.3亿元,三者合计约11.5亿元,从而造成全年利润亏损。

另一方面,除去商誉和其它资产减值的影响,影视行业的动荡也很明显。

2018年,“阴阳合同”“天价片酬”“税务风波”等现象引发行业持续震荡,影视股出现大崩盘,受这些情况影响,很多开拍时备受追捧的IP剧,等到播出时已经不再是观众眼里的香饽饽。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2018年下半年开始,受行业政策影响,影视剧销售价格明显下滑,平均降幅在30%以上,鉴于电视剧制作和销售周期,相关项目的成本已经投入,高位成本和低位价格的时间错配,使得一些项目盈利能力变差甚至亏损。

华策影视当年高举高打的“大明星+大IP”商业模式遭遇影视寒冬,市场对其前期巨额投入不再完全买单,也反映到了公司的年报中。2018年,华策影视全网剧业务毛利率为23.77%,较2017年同比递减3.13%;2019年,华策影视全网剧业务毛利率为15.53%,较2018年同比递减8.24%。

好在情况有所恢复。华策影视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41.9%;实现归母净利润4亿元,成功扭亏为盈。

2021年财务数据显示,华策影视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9.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实现净利润3.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今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0%。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共有16部剧连播,相较2020年同期,播出部数多6部,集数多165集。其中三季度首播剧3部,分别是《周生如故》、《一生一世》、《当爱情遇上科学家》。

前三季度,公司9部剧集占据播出平台播放表现Top10,头部率56.25%。

2021年11月,公司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的内容战略没有变化,以头部内容为核心。在电视剧方面,公司从2015年15%的头部率提升到前三季度约50%的作品进入流媒体平台Top10,证明头部战略得到巩固。未来剧集业务会保持行业头部地位,进一步提升剧集精品率,向全球剧集制作水平靠近。电影和动漫也将同样保持头部战略。

结语——

华策影视是国内电影、电视剧行业头部公司,各类明星、IP资源比较丰富,不过近几年由于疫情、以及影视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行业泡沫面临挤压,公司发展也有些动荡,股价长期萎靡。此次抢滩元宇宙,或是为寻求变革,打造新的内容变现方式。

需要关注的是,华策影视2021年12月24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大策投资、实控人傅梅城和副总裁傅斌星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或其他合法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760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现有总股本的4.01%。




兴发集团是不是国企

作为一位国有化工企业的掌舵人,全国人大代表、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继续保持对矿产资源的关注,今年两会提交的建议包括提升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提高部分出口磷化工产品退税率等。

在国企薪酬机制方面,李国璋建议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一并纳入股权激励范围。

兴发集团是国内磷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深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基于深厚的产业经验,李国璋提出,国内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连续下降、找矿勘查新立探矿权项目急剧萎缩、从政策到市场制约矿业发展等突出问题依然存在。

对于制约矿产勘查的具体原因,李国璋分析称,首先由于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不通畅,导致“财政不愿投、企业投不了”;其次相关找矿政策不连续,例如2011年至2014年间全国2000多宗合作探矿权项目长期被搁置,甚至一些找矿远景地段被这些项目长期空占;此外探矿权市场准入条件与资源高效利用结合不够,因而导致采富弃贫、优质低用等现象。

为提升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李国璋建议,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形成常态化地质工作投资体系,并为商业性找矿储备可投放市场的项目库;在找矿管理政策上,畅通社会资本投入矿产勘查渠道;对于上一轮积累的存量找矿项目,应明确政策和权益关系,尽快将基金项目推向市场;此外还应支持国企做大做强,将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具体到磷化工领域,李国璋认为国内磷化工产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由于部分高端磷化工产品出口一直没有退税政策,有些产品甚至没有单独的商品编码,产品以全口径成本出口,削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

李国璋列举了几项有代表性的磷化工产品,例如次磷酸钠、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等精细磷酸盐,被誉为“磷酸行业皇冠上的明珠”的电子级磷酸,以及草甘膦除草剂等,这些产品不同程度的受到税收影响,价格在国际市场很难有竞争优势,甚至少有出口。

因此,李国璋建议,增列部分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级磷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双氧水、电子级氢氟酸等)和部分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二氢二钠)税则号;给予湿电子化学品、次磷酸钠、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二氢二钠、草甘膦原药与征税率相对应的出口退税率。

在国企高管薪酬机制方面,李国璋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党委班子、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高管受到“限薪令”约束,同时还被排除在股权激励范围之外,事实上造成了高管权、责、利不对等。

对此,李国璋建议,对关乎国计民生的中央企业继续施行高管“限薪令”,全面放开参与市场充分竞争的国有企业薪酬限制,并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由上级组织部门任命的党委班子、董事会、经理层成员和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一并纳入股权激励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兴发集团所在的湖北宜昌是汉明妃王昭君的故里。因此,李国璋还带来了一份文化领域的建议,呼吁进一步弘扬昭君文化,加强昭君故里景区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支持昭君村创建“5A”级景区,并积极推动昭君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活动等。




华策影视股票股吧

和讯科技

去年6月,主持人崔永元曝光范冰冰签的“阴阳合同”,引发行业“天价片酬”热议和掀起了一阵“税务风波”,被业界视为影视寒冬到来。事件发生后,传媒板块各股大跌,数家上市公司纷纷发文自救,这其中就包括“电视剧一哥”华策影视(300133,股吧),6月4日,华策影视股价跌超5%,此后一直呈下滑趋势。根据财报显示,华策影视目前已经连续三季度亏损、面临资金困境、业务风险集中等问题。

11月8日,华策影视公告,控股股东大策投资、实际控制人傅梅城、副总裁傅斌星将通过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40亿股(占总股本的8%)。11月11日再次公告股东拟减持。财务总监王玲莉拟于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205000股公司股票,即不超过公司现有总股本的0.012%。

华策影视对此表示,财务总监王玲莉是因个人原因进行减持,而傅梅城等人此次减持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引入战略投资者——上海双创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双创”)或其关联公司。

不过,华策影视是否能够引入上海双创,而其未来是否会扭转华策影视业绩颓势,还有待观察。

财报背后:持续亏损 营收净利润双降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在杭州创立。是国内首家以电视剧为主营业务登陆创业板的公司,曾被称为“电视剧第一股”。截至目前,华策影视有上海克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金球影业有限公司、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等30多家参控子公司,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民营影视企业之一。

去年“寒流”突然袭来,给了华策影视一个措手不及,财报背后是难解的资金困境,“第四季度发现股票一直掉,没有停下来,经济悲观的情绪也越来越强烈,真觉得企业可能说死就死。”华策影视创始人赵依芳对媒体如此说到。

华策影视于10月24日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个季度华策影视营收13.1亿元,同比下降6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24万元,同比下降93.18%。

此前,华策影视于10月14日对2019年度前三季度业绩公开预告,并对业绩变动原因进行了说明。报告期内,文化影视行业仍处于调整周期,产业链上下游价格逐步回归理性,导致公司部分项目出现了前期投入处于相对高成本阶段、播出则处于价格相对理性阶段的情况,该部分项目的利润空间受到较大影响。

根据第三季度财报,华策影视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35亿元、9.25亿元、13.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3.79%、-57.7%、-63.43%,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增长率下降。2019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0.36亿元、-0.58亿元、0.2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11%、-120.14%、-93.18%。其中2019年中报出现了负净利率,并且同比增长率已连续下降4个季度。

不仅如此,华策影视2018年年报显示,全年总营收为57.97亿元,同比增长10.52%,但净利润为2.1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却下降66.71%。

今年伊始,华策影视就出师不利。由华策影视及荡麦影业出品,内地一线影星黄觉及汤唯参演的文艺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因预售成绩与实际口碑相矛盾,票房表现直线插水,甚至被指控票房注水。受此影响,华策影视当日股价跌停并创上市新低,公司市值一度缩水16亿元。

克顿传媒依赖症难解 热剧《亲爱的,热爱的》被罚10万元

2013年,华策影视宣布以16.52亿元全资收购克顿传媒,成为当时国内影视并购中交易额最大的项目。华策影视副总裁金骞曾表示:“目前在电视剧领域的公司,从第一名到第四名,规模差距都不大。如果我们两家一整合,第二名就差很多了。”

并购克顿传媒后的华策影视迅速发展壮大,但也在业绩上对克顿传媒的依赖逐渐加深。

2014年并购完成后,华策影视和克顿传媒签订了对赌协议。协议规定,克顿传媒必须在2014年—2016年分别完成1.81亿、2.36亿、2.42亿的业绩对赌,根据华策财报显示,克顿传媒以2.06亿、2.66亿、3.1亿的净利润超额完成了业绩对赌,并成为了华策影视的主力子公司。

2018年上半年,对华策净利润影响达10%的3家参股公司中,就有2家为克顿旗下子公司,2家公司净利润合计达到了2.64亿,占3家公司总净利润的84.8%。显而易见,在 2018年上半年,克顿传媒仍是华策重要的收入来源。而这也是华策影视风险之一,一旦协议到期,其过度依赖克顿传媒的风险或许也将随之来临。

从作品来看,华策影视的大多爆款剧均为旗下克顿传媒主控。2014年—2017年,华策共有17部电视剧进入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前5,其中克顿传媒出品的剧集数量达到了9部,占比52.9%,分别为《爱情回来了》《翻译官》《微微一笑很倾城》《孤芳不自赏》《夏至未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时间都知道》《老男孩》《谈判官》。尤其是2016年的《孤芳不自赏》收入4.38亿,是当年华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第一的项目。另外,克顿传媒还有不少未进入当年收入前5的爆款作品,比如《杉杉来了》《爱情公寓4》《何以笙箫默》《我是杜拉拉》《锦绣未央》等。也就是说,华策近几年的热门剧集有90%都为克顿传媒生产。

不过,克顿传媒目前的爆款生产能力也在下滑。2018年下半年,由克顿传媒主控打造的56集《天盛长歌》,尽管故事格局和题材宏大,同时有陈坤和倪妮两大演员加持,但全网平均收视率仅0.451%,甚至最低的时候跌至了0.154%。

而今年好不容易制造的爆款电视剧,由杨紫、李现、胡一天主演的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因擅自登载不符合国家规定地图的行为,被自然资源部责成属地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罚款人民币十万元整,处罚日期为今年8月12日。这张10万元的罚单也将华策影视、克顿传媒及主演的几位艺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晚#亲爱的热爱的被罚款10万元#该话题就登上热搜榜首,微博端阅读量超过7亿。

此外,克顿传媒还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现如今慈文旗下蜜淘影业的总经理柳苗,原本曾就职于克顿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辛迪加持股40%的慈嘉影视,2015年前后,柳苗带领慈嘉影视原班人马加入慈文之后,于2015年4月成立了新公司蜜淘影业,柳苗持股10%,上海慈文影视持股90%。今年,蜜淘影业出品的《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卖到了11.8亿的天价,刷了版权费新高。

此前,由克顿文化出品的《爱情公寓5》杀青定档的消息刷屏,但该剧曾深陷抄袭门存在巨大争议,观众是否买单尚未可知。

综合来看,过去资本助推的疯狂年代已经一去不返。影视行业鱼龙混杂,内容泛滥,新规则下,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艺人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要求也相对更高,即便“寒流”过去,华策影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旗下艺人胡一天、吴倩等也应当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




华策影视股票怎么样

上周(5月28日至6月1日)大盘震荡下跌,沪指一周跌幅达2.11%,在此行情下,机构调研热度继续下降,周内共115家A股公司披露调研记录,环比下降近两成。

上周吸引最多机构关注的公司为华策影视。5月31日这天华策影视很忙。当日公司遭机构净卖出超过1亿元,全天放量大跌约8%,盘后公司立即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参会机构多达187家,随后公司迅速公布了此次调研记录,内容包括对股价下跌的回应。

此番也是华策影视2018年披露的首场机构调研活动。投资者提问“股价跌幅较大,有无公司方面的原因”,华策影视回应,公司内部各项业务进展平稳,有些比预期更好,业务监管层反馈也好。所以公司基本面没有大的问题。各项业绩指标向好。

5月31日,华策影视大跌8%,盘中更多次触及跌停。公司全天成交3.56亿元,龙虎榜卖方前三位均为机构席位,三个机构席位合计卖出1.48亿元。买入方面,深股通专用席位占据当日买方榜首,净买入1812.39万元。

就在大跌前一晚,华策影视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决定向78名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授予限制性股票480万股,授予价为5.58元/股。需要指出的是,华策影视5月30日的收盘价为10.92元/股。此外,公司还发布了变更内审部负责人的消息。

上述公告自然成为了机构关心的话题,华策影视对此表示,公司对预留限制性股票进行授予,授予价格是依据《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和《激励计划》的规定确定,对财务费用的影响比较小,具体都有公告。公司人员内部调动原因主要是公司作为内容产业龙头,需要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升级,原内审负责人仍在公司内工作。

华策影视为电视剧龙头公司。公司去年实现营收52.45亿元,实现净利润6.34亿元,营收净利双双增长,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达7.06亿元,同比增加了13.96亿元,成功扭负为正。不过,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明显下滑,期内营收(5.94亿元)虽同比增长逾三成,但净利润(3608.89万元)同比下降逾七成。据公司此前解释,业绩变动系在项目确认上存在一定的季度性差异。预计2018年新开机的全网剧项目较去年有所增加,其中《凰权》《盛唐幻夜》《我的奇妙男友2》等有望在第二季度实现收入确认。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华策影视,上周获调研的传媒股中,除了星辉娱乐,其他个股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其中,华谊嘉信5月30日复牌后连续3日跌停。公司于5月15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在股价连续下跌后,华谊嘉信再发公告,称证监会对公司此次立案调查是2015年对控股股东刘伟立案调查事项的程序补充,公司无其他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事宜。

此外,完美世界、新文化上周也分别下跌了12%、9%。值得一提的是,新文化5月28日公告,全资子公司新文化影业以5000万元-1亿元参与投资电影《美人鱼2》。同时,公司披露,持股5.70%股东上海银久计划6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90万股,减持比例为0.73%。在最新调研活动中,新文化透露,《美人鱼2》拍摄进度一切顺利,计划于今年6月完成拍摄,预计2019年登陆院线。

新文化还表示,上海银久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减持要求。同时其作为特殊股东,此次减持采用 *** 竞价而非大宗交易的方式,需要遵守相关减持规定,即每3个月只能减持1%;并且需满足此前所做承诺,即应收账款回收一定比例之后,方可进行股权解禁和股票减持行为。因此整体来看是其正常的减持需要,对公司流动性影响是可控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策影视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策影视股票、兴发集团是不是国企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