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台海

2022-07-14 18:52:45 股票 xialuotejs

台海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台湾海峡,简称“台海”,是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北起台湾省台北县富贵角与福建省福州平潭岛连线,南至福建漳州东山岛与台湾鹅銮鼻连线。 主要以大陆棚为主,其水深(岩床*深度)为70米。海域上的岛屿,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岛屿外,尚有澎湖群岛与台湾省屏东县的小琉球。[1][2][3]2018年12月18日04时58分,在台湾海峡(北纬23.36度,东经118.61度)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海峡两岸地貌形态差别挺大。西岸,多为岩石海岸,岸线曲折多湾,悬崖峭壁,奇石异峰,海洞岬角,海岛密布。福建省有大小港湾30多个,海岛600多个。海峡东岸多为沙岸,岸线比较平直,地势较为低缓,沙滩淤浅明显,深水区离岸较远,天然良港较少。由台湾山地下来的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入海,形成滨海冲积平原,不断向海峡扩展。台湾地壳仍处绥慢上升时期,台湾岛陆地面积还在逐渐扩大。

澎湖美景

海峡东岸为台湾岛西海岸,从富贵角至猫鼻头海岸线长560余公里,岸线平直,向西凸出成弧形,在布袋泊地以北略呈东北走向,以南呈东南走向。濒海陆地南北多山,中部为平原。从桃园至枋寮为低平沙岸台中以北平地纵深较小,台中以南有纵深达50公里的台南平原和屏东平原,河流纵横,稻田遍布,人口稠密,交通发达。近岸多沙洲、潟湖,以布袋附近尤甚,并逐年向海扩展海埔新生地。台湾西海岸少天然良港,多为利用沙洲、潟湖挖掘疏导而成港口,如高雄、左营、安平、台中等港。除隔澎湖水道有澎湖列岛外,近岸岛屿很少。仅在高雄南30公里处有琉球屿,面积6.8平方公里,海拔90米。另在海口泊地外有海丰岛,面积很小,为沙洲岛。澎湖列岛位于海峡南部,由64个岛屿和许多礁石组成,岛屿总面积约127平方公里。为火山喷出熔岩凝结而成的玄武岩台地,*海拔79米。以澎湖、白沙、渔翁三岛面积*。三岛围成澎湖湾和马公港,为舰船良好驻泊地。列岛位于台湾岛与福建南部中途,扼海峡南口,形势险要。

海峡西岸为福建中、南部海岸,自海峡北口西端(长乐县南)至闽粤海岸交界处,大陆海岸线长约1900公里,岸线曲折。濒海陆地为闽东山地向东南延伸的山丘分支直逼海滨,形成较多*、海湾、岩岸和近岸岛屿。在木兰溪、晋江、九龙江下游入海处形成莆仙、晋江和漳厦等平原。良好的港湾有兴化湾、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港、东山湾等。近岸岛屿500个,重要岛屿有海坛、南日、湄洲、金门和东山等。




中原证券app

河南日报客户端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21年,中原证券财升宝APP,日活和月活用户规模、日均启动次数、客均停留时长4大核心互联网运营指标综合排名位列券商第24名,进入行业第一方阵。互联网引流试点业务在2019年至2021年实现收入跨越式增长。




台海是指什么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三次在台海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目的是为了捍卫对台湾的主权,推进两岸统一,同时这三次台海危机都是在中美关系恶化或不稳定的情况下发生的,中方的军事行动包含有对美国的政策作出反应的成分。军事斗争在统一台湾的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回顾这三次台海危机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第一次台海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央的设想,解放台湾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建立起一支能夺取台海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海空军,其次是解放浙江和福建等沿海省份尚处于国民党军队控制下的沿海岛屿,建立起解放台湾的军事基地,最后是计划在1950-1951年发动跨海峡作战,完成国家统一。但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这个计划被推迟了。

1954年9月3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数百门火炮向大小金门岛的国民党军阵地和停泊在金门港内的舰艇发动轰炸,炮战一直持续到9月22日。这是1949年后解放军第一次“炮击金门”,并引发了第一次台海危机。

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在张爱萍指挥下,发动攻势解放一江山岛,3天后占领该岛。一江山岛位于浙江沿海台州列岛大陈岛北部,主要由南一江、北一江两个岛屿组成,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丢掉一江山岛后,在美国的建议下,蒋介石决定放弃台州列岛,但坚持把大陈岛的居民全部转移到台湾,为此还派出蒋经国到大陈岛跟居民沟通。1955年2月,在美国第七舰队的支援下,大陈岛军民被蒋介石转移到台湾。

1955年国民党军队撤出大陈岛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台海危机中,美国曾威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1955年3月,时任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解放军迫使台湾撤出金门和马祖,美国会考虑对解放军使用核武器,帮助台湾防御金门和马祖。

1954年解放军炮击金门和1955年攻占一江山岛的战役,一是为了配合中央“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号召,二是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对大陆港口的封锁,阻止国民党军队对大陆沿海地区的军事袭击,应对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的“放蒋出笼”政策。

第一次台海危机跟朝鲜战争有着紧密关系。国共内战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介石败退台湾,双方隔着台湾海峡对峙,大陆方面要解放台湾,台湾方面在叫嚣要“反攻大陆”,台海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然而,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局面,美国在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就宣布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而中国政府也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解放台湾的战争因此被推迟。美国在台海海峡部署的第七舰队,直到朝鲜战争结束才撤离。

此后,美国与蒋介石台湾当局于1954年12月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建立军事同盟关系,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为巩固在台湾海峡的战略地位,1954年9月大陆对金门发动炮战,夺回对一江山岛、大陈岛的控制,蒋介石则丢掉了“反攻大陆”的跳板。蒋介石曾认为,南有与厦门隔海相望的金门和闽江口的马祖、北有浙江海岸外只有数十公里的台州列岛,可以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对中国来说,第一次台海危机造成的另外一个巨大的影响是,由于在危机中面临美国的核威慑,中国领导人从此下定决心,一定要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第二次台海危机

金门是一个与福建厦门隔海相望的小岛,距离厦门仅仅两公里,曾经被台湾蒋介石的军队视为“反攻大陆的跳板”、抵抗解放军的“海上长城”。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式火炮密集向金门岛开火。这场八二三炮战打了44天,150平方公里的金门岛遭到47万发炮弹轰击,国民党当局也从金门炮轰厦门,双方炮击你来我往。

油画《炮击金门》

炮战初期,解放军集中打击岛上军事目标,后期重点封锁海上航线,围困金门。直到1958年10月5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表示基于“人道立场”不再炮击金门。此后,解放军开始对金门“单打双不打”,即单数日炮击,双数日停止。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时任国防部长徐向前才宣布正式停止对金门炮击。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规定协防台湾及澎湖列岛,金门、马祖不包括在内。对于金马,美国国会授权美国总统临时作决定。解放军炮击金门,就是要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向美国表明中国解放台湾的决心,同时测试美国协防台湾外岛的意向。正如毛主席所说,炮击的目的是“直接对蒋,间接对美”,“是侦察美国人的决心,是考验美国人的决心”。

美国没有直接参加金门炮战,但美国向台湾方面提供了大口径巨炮,美国空军还从关岛和日本向金门运送军用和民用物资解围。据美国方面解密的文件,在金门海战期间,美国曾考虑对中国进行核打击,打击的目标包括中方的空军基地和上海。

金门炮战是台海两岸陆海空军迄今最后一次交战,此后台海形势由军事对抗转为冷战性对峙。金门炮战后,台湾当局的军队并未从金门撤出,挫败了美国对大陆和台湾“划峡而治”的阴谋。一直到1992年,台湾当局才正式解除金门的“战地任务”,2001年两岸正式开放小三通,20年过去了,厦门与金门如今已经成为交往频繁的城市。

1958年的台海危机从八月底开始持续了4周

第三次台海危机

1995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以“台湾总统”身份访美,成为美台断交17年来首位访美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并在其母校康奈尔大学发表“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演讲,暴露了台独嘴脸。当时台湾地区即将举行领导人选举,时间点非常敏感。大陆方面震怒,于是在台湾海峡和台湾周围试射导弹、实弹演习。

199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解放军再次试射导弹和演习,威慑台湾当局。当时,美国派遣“独立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去台湾东北海域,随即又从波斯湾调遣“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开往台湾东部海域,40艘军舰集结台湾周边海域。这是越战后美国在亚洲规模*的海军部署,时任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称,这些战舰会“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台湾海峡战云密布,军事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第三次台海危机的发生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日益恶化,二是台独势力开始冒头。根据钱其琛所著《外交十记》,中国决策层认为,克林顿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目的是要“测试一下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并相信只要略加安抚,中国“就会吞下李登辉访美苦果”。中方认为后果相当严重,既损害了中美关系,又鼓动了台独势力,因此做出强烈反应,警告美国和台独势力不要对中方的底线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方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对台湾的主权。

在第三次台海危机中,中方显示出有可能以武力收复台湾,不囿于和平统一。同时,由于美国派出航母舰队炫耀武力和威慑中国,也让中方强烈意识到提升军事力量的迫切性,此后大大加速了包括航母在内的海空军事力量的建设。




什么叫台海

最近,美驻华大使感谢的一位学者,称“中国任坚持和平统一,网上‘武统’舆论不代表台海现状”,这话前言不搭后语,中国坚持和平统一的努力始终不动摇,但网上“武统”舆论恰恰代表了台海现状: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造成台海局势紧张动荡,引起台湾社会乃至14亿多全体中国人民普遍的深层次忧虑和极大的一致性愤慨。

这种时候,有人跳出来了,而且得到了一贯反华的大使的感谢,反而说明两点问题:其一,台海的真实现状是,“台独”顽固分子外部干涉势力勾连挑衅,导致风险为历史高位;其二,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统一的努力不动摇,但勾连挑衅越嚣张,武统的可能性越大,中国*不会允许任何人把台湾分裂出去。

事实上,6月29日,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

首先我们看看发言人的明确表述,三个重要观点:其一,要搞清楚两岸风险指数达历史高位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造成台海局势紧张动荡,引起台湾社会普遍的深层次忧虑。其二,要搞清楚两岸风险指数达历史高位的始作俑者。民进党当局不搞挑衅对抗、不搞“台独”分裂,就不会存在“风险升高”的情况。其三,要搞清楚两岸风险指数达历史高位的解决办法。这个办法包含了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两条道路。一方面,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愿意以*诚意、尽*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另一方面,我们绝不允许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发言人的解答可谓诚意满满,“没有谁比我们更愿意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确如此,因为这是最有利于两岸人民,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选择。但即便这样,近年来两岸局势依然持续紧张,相应地,岛内讨论两岸关系紧张的气氛和热度都在上升,甚至讨论所谓“武统”或者战争的议题。

这种现象后面,我们需要看清三个因素:其一,台湾民众、台湾社会的担忧,本质是对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所带来的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深层次担忧;其二,大陆的明确态度,对于胆敢分裂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台独”分裂行为,绝不会坐视不管;其三,“台独”顽固分子已经登峰造极,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比如,“台独顽固”分子吴钊燮日前受访声称,“中国从未统治过台湾”,继续散布“两岸互不隶属”言论,还称美国等派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是实践所谓“航行自由”,彰显对“区域和平稳定”重视。

面对这种态势,两岸统一加速实现的四种可能性以及两个重要的突破点。

其一,“台独”当局和域外干涉势力勾连挑衅,触动了武统红线。这其中又有三种情况。根据《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其二,台军兄弟醒悟,出现投诚义举,解放军一举实现统一。国民党军队有投诚解放军做出历史贡献的成功例子,很多人做了新中国成立的功臣。目前虽然国民党失去了执政地位,但台军依然是国民党建立的一支武装力量,希望心向祖国的基因还在。为了促成这种情况的出现,建议尽快推出《促进国家全面统一奖励条例》,鼓励促成两岸统一的英雄涌现而出。

其三,两岸出现擦枪走火,冲突扩大,实现两岸统一。随着解放军在台湾岛周边巡航频次不断增加,两岸军事力量接近的频次同样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台军一些人员已经处于疲于奔命的特殊状态,一旦出现开火的情况,解放军应该毫不迟疑,坚决促成国家全面统一。这方面要制定细致的军事预案。

其四,与美军擦枪走火,坚决实现两岸统一。美军长期在中国周边耀武扬威,侦察机和军舰日益逼近,驱逐舰不仅穿航台湾海峡,甚至在西沙进入中国内海,行为极其恶劣,中美也有过南海军机相撞的历史。在目前的态势下,一旦出现美国挑衅的擦枪走火,就应该果断歼灭,并扩大战果,迅速实现两岸统一。这方面也需要制定细致的军事预案。

目前,外交部已经明确宣布:中国对台湾海峡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同时也尊重其他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权利,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自由”为名,行挑衅、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之实。

下一步,解放军一定会加大对台湾海峡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的维护力度,也许,这就是一个爆发点!

一句话总结:两岸统一,势不可挡,谁也不可能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独”顽固分子和域外干涉势力勾连挑衅越嚣张,祖国统一越临近!

秦安,2022年6月30日,北京海淀。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台海是什么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台海是什么意思、中原证券app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