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人造钻石行业热度不减,金刚石行业的龙头企业黄河旋风(600172.SH)加大产能扩张步伐。
4月6日晚间,黄河旋风公告,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低于8亿元不超过10.5亿元,用于培育钻石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具体来看,此次定增项目的培育钻石产业化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8亿元,用于该项目中高温高压培育钻石合成车间相关的工程费用(主要包含建筑安装工程费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另外2.5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黄河旋风表示,本次定增一方面可以为公司培育钻石业务产能扩张等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公司优化财务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定增的发行价格为7.14元/股,由河南黄河昶晟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昶晟控股”)全额认购。昶晟控股为黄河旋风控股股东黄河实业的全资子公司,系公司实际控制人乔秋生控制的公司,因此本次发行构成关联交易。截至预案公告之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公司2.94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0.36%。
截至4月6日收盘,黄河旋风报9.23元/股,当前市值约133亿元。发行价格相较于*收盘价折价约22.64%。
加大培育钻石业务产能扩张
黄河旋风现有业务主要为超硬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各类规格的金刚石(如工业级金刚石、培育钻石)、金属粉末、超硬复合材料(复合片)、超硬刀具、金刚石线锯等。公司自2003年开始研发培育钻石合成技术,目前拥有19 项相关培育钻石发明专利。
近年来,培育钻石市场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黄河旋风也在加大该业务产能扩张步伐。
从行业趋势来看,黄河旋风认为,近年来,全球钻石消费市场需求保持稳定,而天然钻石市场供给则呈现日益减少趋势。相较于天然钻石在采掘过程中易产生生产成本高昂、破坏自然环境等问题,培育钻石在生产过程、生产效率、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更高的性价比使得培育钻石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兴选择之一。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2020年以来培育钻石终端消费保持高景气,印度培育钻石出口总额同比增速超过***,2020年4月,江西金刚石刀头协会发布通知称,决定2020年的金刚石刀头价格在原有的价位上涨幅20%,由此拉开涨价帷幕。
而据天风证券*研报,该行情有望延续。供给端方面,2021-2023年全球培育钻石产量基本上会有短暂放量期,但随后产能释放的速度会逐渐下降至平稳增速,由于培育钻石与工业用金刚石产能可以实现较快切换,培育钻石供给并不会出现过剩情况。需求端,随着品牌方对于消费者心智的持续建立导致消费者认知的不断提升,到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超16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预计超40亿美元。
人造金刚石领域市场持续扩张,各大厂商扩产步伐明显加快。上市仅半年的力量钻石(301071.SZ)也在不久前开启了二次融资之路,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多个培育钻石扩产项目。该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8.17%,其中单一培育钻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8.11%,毛利率达到81.38%。
资产负债率连年走高
除了对培育钻石行业看好外,降低资产负债率也是黄河旋风此次募资的重要目的之一。
截至2021年9月30日,黄河旋风资产总额为107.20亿元,负债总额74.61亿元,净资产32.5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9.60%,负债水平较高。且2021年1-9月,公司财务费用为2.30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为12.12%。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自2015年以来,黄河旋风资产负债率逐年走高,财务费用也增长明显。2015年至2020年,公司资产负债率由40.38%提升至67.72%;财务费用也由2015年的1.17亿元增至2020年的3.08亿元,财务费用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从6.44%攀升至12.57%。
这背后,是黄河旋风近年业绩的持续低迷。2015年,公司因收购明匠智能造成业务拖累,超硬材料主业发展出现停滞。经营开始走下坡路。在经历2016年-2017年业绩下滑,2018年-2020年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亏损后,公司于2020年出售明匠智能全部股份,2021年重新聚焦超硬材料主业。
而伴随着多年业绩亏损,黄河旋风2017年-2020年连续四年无分红。2017年末,公司未分配净利润为13.82亿元,而经历2018年-2020年业绩连年下滑及亏损后,公司截至2020年期末的未分配利润为-5074.31万元。
2018年-2020年,黄河旋风归母净利润为-2.38亿元、0.39亿元和-9.80亿元,四年间两度发生亏损;扣分净利润则连亏三年,分别为-1.18亿元、-0.38亿元及-6.31亿元。
伴随着人造金刚石市场需求增长,黄河旋风在2021年实现业绩扭亏为盈,预计全年盈利0.41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1.06亿元,主要系公司主营业务超硬材料产品结构调整已见成效,培育钻石产品产销大幅增加,使得主营业务产品盈利能力获得较大提升。
在此背景下,过去的一年,黄河旋风股价也一路上涨。2021年1月4日至2021年11月30日,公司股价由3.28元/股涨至11.82元/股,期间累计涨幅达260%。不过,此后股价震荡下行,截至*收盘,报9.23元/股,较去年11月份创下的12.68元/股高点,累计下跌27%。
12月18日是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日,但兴业证券的用户没心情去看二马在庄严场所的合影留念。
当日,兴业证券股票交易app优理宝早盘崩溃,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如无意外,这应该是近年来股票交易系统秀逗时间最长的一次,没有之一。
打*荣耀网络延迟1秒都有可能导致关键英雄死掉,乃至大好局面被逆风翻盘,何况股票交易这种事,时间本来就是金钱。
从股票诞生之日起,交易员们手拿小纸条从门内跑到门外的小黑板上那都是跑步前进的,自从有了电脑乃至手机,自动化交易的日子来到了,但美国人为了将股票交易响应时间提高0.1秒,硬是挖山开路,直接把一条单独的光纤铺到百老汇大街18号下面。
在如今这个毫秒时代,关乎巨额金钱乃至上千万人身家性命的交易所或券商宕机,本来就是不可思议、很难原谅的事情。
远的不说,20天之前的上期所宕机22分钟,全中国的期民还炸了锅,幸好当日市场行情还算平稳,不然22分钟足够让很多人跳楼了。2015年由于大牛市与千股抽风般跌停涨停的大熊市齐至,也发生过多家券商交易系统同步宕机或延时的惨事。
但是上述这些事都没有兴业证券昨天那么生猛,股票交易系统从开盘就宕机,直到接近11点才回复正常,硬生生宕机了一个半小时,而且事件发生时疑似没有灾备系统,事后至今没有发出任何公告,更别提致歉了。
从昨天早盘开盘起,兴业证券仅有8939个粉丝的官微就迎来了空前的火热,微博话题#兴业证券挂了#阅读量超百万,网友在兴业官微最近的一条微博(发于12月14日)下方的评论激情很高——
理赔自然是极难的,目前为止国内因券商交易系统宕机对股民造成损失进行赔偿的鲜有先例。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用了“理赔可能性微乎其微”“兴业股民维权难度极高”等语。
虽然用脚都能想到事件必然对大批股民造成了损失,但是你如何证明系统宕机之时你在屏幕前正准备交易某一只股票的确定无疑的意愿,成了无解难题,这个话题不多说了,你们懂的。
事件发生后至今已经超过48小时,但至本文12月20日15点20分发稿时为止,兴业证券没有发布任何对事件的解释与道歉,相较之下上期所真是极度在意用户感受的了。
据媒体报道,在2017年年报中,兴业证券曾表示,“为推动证券业务创新,适应新的交易品种应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效率,2017年度公司通过自行开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等方式,在信息系统研发上投入5917.34万元。”而从2017年“证券公司信息系统投入金额”排名来看,兴业证券也以1.46亿元的投入额排名行业第20位。
而在不久前的2018券商中国·*证券公司APP评选颁奖典礼上,兴业证券优理宝刚刚入选中国十大证券App,并获得了2018券商App突破创新奖、2018*颜值券商App、2018*证券公司App入围奖等奖项。
投入接近6000万的交易系统还能宕机?!
淘宝上万把块钱制作的app还能按需定制系统,兴业证券要不要了解一下?
花朵君还注意到,网上多篇报道兴业证券宕机事件的新闻已经404了,有时间有心情去删帖,但硬是不愿意对用户进行说明和道歉,不知道兴业证券这是什么逻辑,该不会像个别习惯持阴谋论的网友所说,这真是蓄意拔了网线吧?那就是神操作了。
兴业证券让人看不懂的操作还有很多,证券行业多位从业者告诉花朵君:兴业本就是一家不走寻常路的券商。不知道兴业官网上的“中国创新类证券公司和A类A级证券公司”中的创新是不是这个意思。
▲图文无关!真的不是车子广告大家表误会啊!
兴业证券的“创新”还有,今年6月底被曝光在实行绩效追溯新规后,有些员工被倒扣30%之多,刨除今年打折后到手的奖金,还有可能欠公司的钱。
兴业的薪酬模式本来就是业内独一份,券商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一类公司,全世界券商基本都采用绩效工资,但兴业却是固定薪酬,员工要想获得更高收入只能靠奖金,但今年有些人注定要喝西北风了。
“绩效追溯”可能有人不明白,据兴业内部员工解释,其实就是以前的领导发绩效奖金发得多了,新上任的领导不爽,要求员工将多发的绩效返给公司,于是就出现了部分员工薪酬为0甚至倒欠公司钱的情况。
结合18号的系统宕机这档子事,不由得人不问一句:是不是服务器机房的工作人员,也是被追溯后倒欠公司钱的员工之一?
如果说交易系统宕机可以甩锅给网线、员工薪酬是公司内部事务的话,那么兴业证券还曾卷入A股市场臭名卓著的“欣泰电气造假门”,且因此领到了证监会的史上最重券商罚单,自掏腰包5.5个亿赔偿投资人,这也创下了A股市场“先行赔付第一案”。
是的,这次必须赔,网线不是接锅侠,因为兴业证券就是欣泰电气的主承销商。2015年7月14日,欣泰电气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自此欣泰电气开始定期发布存在暂停上市风险提示信息;2015年11月27日,公司公告承认财务造假,从2011年到2014年,持续四年,六期财务报告,每期虚构收回应收账款从7000多万元到近2亿元不等。
当时,中国证监会拟决定对兴业证券给予警告、没收保荐业务收入1200万元、并处以2400万元罚款;没收承销股票违法所得2078万元,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欣泰电气的保荐代表人兰翔、伍文祥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撤销证券从业资格,分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同时,此次兴业证券将以5.5亿元先行赔付,相比1200万元的保荐收入,此笔赔偿相当于保荐收入的近46倍,约占到兴业证券2015年保荐总收入的一半。
如果说网络不稳、系统宕机是疑似技术问题,那么,做为保荐机构却未能察觉被保荐公司非常明显、连续多年的虚增利润手段,就是操守问题,此事除了损害股民利益,对整个A股市场的信心都有重大打击:如果连券商都信不过了,还能去信谁呢?
欣泰案的余震,至今仍在影响兴业证券,兴业成为了近两年来表现最差的券商股之一,很多原来的客户不太敢找兴业来做承销商了。今年的承销收入同比去年下降46.93%,仅为5.09亿元。当然,做为A股*全流通股的券商股,兴业证券的股价也不如人意。
今年10月份,兴业的财报上竟然还出现了亏损,亏损了6894.94万元,尾数感人。另外,兴业公告称,2018年前三季度,兴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5.77亿元,同比下降26.26%;实现归母净利润7.27亿元,同比下降63.34%。利息净收入为亏损状态,亏损额为2.15亿元,降幅达152.35%,主要是债券利息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今年备受关注的疫苗风波主角,长生生物也与兴业证券有关,公开资料显示,长生生物2015年借壳黄海机械上市,兴业证券作为其独立财务顾问,并且担任长生生物2015年11月26日- 2018年12月31日的财务顾问。
兴业证券还是长生生物股权的质押方,长生生物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张洺豪、虞臣潘共1.78亿股质押给兴业证券,目前长生生物已经退市,这些股权眼看也要价值接近归零了。
欣泰电气、长生生物,可谓近5年来A股市场上最臭名卓著的两家公司,后者更是臭名超越了股票圈,臭到了全国人民皆知的份儿上,这两家公司却都与兴业关系紧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千年一遇的吸引烂人体质?
A股市场的退市股本来就少之又少,洪七公的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兴业证券一家券商就摊上了俩,这简直跟一个人中两次乐透似的难,诸多的“*”“*”“史上最重”……那么多腌臜事,怎么就都到兴业证券头上了呢?原因恐怕值得兴业的高层深思,毕竟,被雷劈一次是玄学,一次再次被雷劈,只能说明就是雷震子本尊。
今日午盘,截至13:15,培育钻石板块下挫。黄河旋风(600172.CN)跌7.73%报10.62元,四方达(300179.CN)跌6.77%报11.7元,力量钻石(301071.CN)跌6.27%报298.9元,国机精工(002046.CN)跌4.43%报17.49元,中兵红箭(000519.CN)跌3.32%报26.8元,*ST金刚(300064.CN)跌1.05%报1.88元,豫园股份(600655.CN)涨0.10%报10.26元。
列表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涨跌幅(%) | *价 |
---|---|---|---|---|
1 | 600172.CN | 黄河旋风 | -7.73 | 10.62 |
2 | 300179.CN | 四方达 | -6.77 | 11.7 |
3 | 301071.CN | 力量钻石 | -6.27 | 298.9 |
4 | 002046.CN | 国机精工 | -4.43 | 17.49 |
5 | 000519.CN | 中兵红箭 | -3.32 | 26.8 |
6 | 300064.CN | *ST金刚 | -1.05 | 1.88 |
又是一年中报季,提前埋伏正当时!
每年的中报季,市场最关注的就是业绩,只有业绩不断超出市场预期,股价才能一骑绝尘,引爆全场。
关于中报季,叶秋有一个投资小技巧,那就是行业的板块效应。
如果一个行业内出现多家公司中报业绩预告超预期,那么这个行业就是高景气行业,可以提前埋伏其他滞涨的公司。
6月30日,中兵红箭发布公告,上半年净利润6.65-7.15亿元,同比翻倍有余,单纯二季度业绩也是大增,公司股价直接涨停,创新历史新高。
7月4日,力量钻石发布公报,上半年业绩同比翻倍增长,二季度中位数1.3亿,环比同比皆是爆炸性增长。
毫无疑问,培育钻石是高景气周期,特别是行业渗透率仅有个位数,未来几年还是高增长,眼下正是积极研究,超前布局的好时机。
今天我要研究的是一家预期差*的培育钻石龙头——黄河旋风。
这里先简单梳理一下公司的投资逻辑:
1、培育钻石是高景气赛道
培育钻石的逻辑是逐渐取代天然钻石,由于价格便宜,仅为天然钻石的三分之一,受到产业链的认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整个行业渗透率仅有7%,2021年行业增速是150%-200%,今年预计还会翻倍成长,预计到2025年的年复合增速是30%,整个行业处于高景气周期。
需求端的景气度是不用怀疑的,怕就是怕供给端无序扩张,蓝海变红海。
目前培育钻石95%的产能在河南,中游是印度等加工国家,下游需求是欧美为主。
我国基本垄断了培育钻石和工业钻石,行业门槛也很高,主要是压机供应紧张,工艺有knowhow,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来提高钻石的克重、净度和颜色等。
换言之,培育钻石是一门上游供给有限,基本由国内垄断、下游需求扩张,应用场景不断增加,产品价格有望上涨的优质赛道。
2、困境反转的黄河旋风
目前我的投资体系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条是寻找预期差不多的公司,耐心等待景气度提升和估值回归,偏向于短中期持有;一条是寻找长牛股,合理价格买入优质股权,中长期持有。
黄河旋风显然是第一类。公司身处高景气的培育钻石赛道,行业每年增速都是***以上,这就是风口上的猪都能上天。
但公司偏偏业绩释放不出来,在中兵红箭和力量钻石股价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公司股价还在低位、
这波股灾后的股价反弹还不到20%,远远落后于市场的平均涨幅,更是落后于行业的其他玩家。
问题出在哪里呢?
股价上涨不充分的背后往往是市场负面思考的映射,这说明市场对公司有所担忧,害怕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暴露。
黄河旋风有两个问题:
1、历史包袱比较重。公司此前由于并购其他公司,业务暴雷,负债累累,每年有4个多亿的利息支出,严重拖垮了净利润的释放,掩盖了钻石的高景气度。
2、管理层的骚操作不断。管理层为了定增,不断隐藏或延后利润,导致利润迟迟不能有效释放,市场对公司信任度缺失。
对于黄河旋风来说,短期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于成本费用的下滑,以及产能释放后的利润弹性,只有利润释放了,才能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和不信任。
目前看来,公司今年应该是利润大年,有望迎来困境反转。
底部的时候,市场总是悲观的,但是在大势和边际变化面前,哪怕是猪,也能上天,这是常识,黄河旋风的改善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目前市场对黄河旋风的预期已经足够差了,基本不抱任何期待,但是如果中报业绩反转,那么股价将*反弹,赔率不足。
即使中报一般般,因为预期足够差,目前这个位置也很难有大的跌幅。
经过叶秋的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正在改善中,今年有望迎来转机:
1、大股东全额定增,利益绑定
困境反转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管理层,目前看来大股东全额包揽不低于8亿元的定增,信心十足。
同时通过定增,大股东算是真正和小股东站在一条船上,根本不用担心公司隐藏利润或者摆烂,毕竟股价上涨,最利好的就是大股东,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积极变化。
2、公司和地方政府成立合资公司,募资6亿元扩张300台850压机。
一方面是定增近10亿,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融资6亿,两者加起来16亿的资金,基本可以解决公司目前的财务窘境。
投资困境反转就是要抓住公司主要矛盾的转化,公司*的问题就是历史包袱太重,高达4亿的财务费用,直接拖累了表观净利润。
实际上还原公司2021年的经营利润,把减值和利息折算回去,公司的真实净利润可达5亿元,对应目前130亿的市值,真实静态PE也就26PE。
如果算上今年的高景气成长,同行都是***以上的增速,公司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公司今年的真实PE不到20倍,对于一个渗透率仅有5%的高景气行情,低估是真的低估。
换一个角度,按照市值、顶压机总数、培育钻石顶压机数量来对比,公司的市值也是很低估的。
对比中兵红箭的各项数据,公司差距都不会太大,但是市值差距将近4倍,背后的原因是管理层的经营效率和质量。
力量钻石就不对比了,数据量级不一样,但是市值已经接近200亿了。
总之,公司的低估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但是受到历史包袱和管理层的压制,表观净利润暂时显示不出来,实际经营情况是很好的,从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就可以看出来。
但好在转机正在酝酿中,大股东包揽定增,利益和小股东一致,公司也推进轻资产扩张,降低财富费用,核心矛盾已经在转化,剩下的就是等待经营绩效的显化。
保守起见,公司的第一目标市值是突破200亿,对于当前的130亿市值还有50%的基础赔率,乐观点是看到年内翻倍,不过需要有中报业绩和定增通过的催化。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黄河旋风》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黄河旋风、兴业证券股票交易软件下载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