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薪资待遇)

2022-07-14 0:14:13 股票 xialuotejs

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



本文目录一览:



财联社(深圳,

上半年券商业绩总体飘红,九成券商业绩报喜、实现盈利。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曾以“固收+资管”打出品牌特色的第一创业,今年以来显得有些头疼。公司一季度遭遇股债市场波动,净利增速吊车尾,创下2015年以来“最惨淡的一季度”。在日前公布的2021年分类评级结果中,第一创业遭连降两级,被调出A类。此外,其控股子公司——一创投行也因亏损逾2400万元,上榜14家上半年净利润亏损券商(子公司)。

根据协会公布的2021上半年业绩排名来看,第一创业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66亿元,同比下降8.94%;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降14%,整体业绩表现不敌去年同期,未能实现“逆风翻盘”。

公司支柱型业务今年以来表现不佳,或是造成第一创业上半年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去年大力拉动业绩大增的自营投资业务,今年却拖了后腿。而以固收为特色的资管业务也因规模缩水遭遇利润下滑。2021上半年第一创业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下降48.8%,跌出行业前三十名。资管新规之下,第一创业的老打法需要创新了。

券商行业竞争格局愈演愈烈,头部券商忙着“内卷”,中小券商焦虑之余被迫寻求转型之法。对此海通证券认为,未来精细化经营将成为中小券商的突围方向,只有充分发展自身优势,深挖垂直业务走精细化经营路线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陷“最惨一季度”后,第一创业上半年整体不敌同期

继五矿证券、民生证券等14家券商陆续披露半年报后,8月,又有49家券商将迎来半年报季,披露时间多集中在8月中旬至月底。不过,在各家券商交卷之前,协会日前发布了各家证券公司2021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经营数据,就券商“期中考试”各项单科成绩作出排名。

该业绩排名共分25项指标展示了139家证券公司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整体来看,2021年上半年,139家券商实现营业收入2324.14亿元,实现净利润902.79亿元,其中近九成券商业绩报喜、实现盈利。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在14家遭遇亏损的券商(子公司)中,第一创业证券全资控股子公司——一创投行上半年亏损2447万,成为14家机构之一。

子公司业绩受挫,母公司第一创业证券也过得不轻松。事实上,进入2021年后第一创业就曾数因业绩下滑受到关注。其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64亿元,较上期近乎腰斩,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大跌超九成,滑落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致使第一创业一季度净利增速排名吊车尾。不仅如此,这也是2015年以来第一创业同期表现最不尽人意的一次,今年一季度业绩的下滑幅度显著高于往期同比。

对此,第一创业解释称,业绩下滑主要是受今年一季度股票及债券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一季度业绩惨遇重挫,第二季度是否有机会迎头追赶?尽管第一创业尚未披露其半年报,不过据协会公布的2021上半年业绩排名来看,其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66亿元,同比下降8.94%;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降14%,整体业绩表现不敌去年同期,未能实现“逆风翻盘”。

此外,在日前公布的2021年分类评级结果中,第一创业遭连降两级,由A下降至BB。

支柱型业务规模连连缩水,老打法需要创新

第一创业自创办以来就坚定地“不走寻常路”,在发展战略上一直强调固收、资管业务的核心地位,资管业务常年占总营收的20%至25%。近几年公司也将“成为有固定收益特色的、以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的证券公司”作为其战略定位。“固收+资管”的组合拳在数年间为第一创业在固收领域创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优势,为其在中小券商突围战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2018年以来,在资管新规“去通道”的影响下, 其近三年的资管业务规模连续缩水。到2020年末,公司资管总规模仅721.95亿元,同比下降54.5%,其中单一(含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规模同比缩水近六成。

资管业务规模连年缩水的连锁反应是其创收能力的后劲不足。2021上半年第一创业资管业务净收入6664万元,同比下降48.8%,排名较同期下滑7位。这是第一创业自2018年以来*在该指标上跌出行业前三十,而2020年时第一创业的资管净收入还曾反超国信等头部券商。

第一创业旗下控股子公司——创金合信同样面临资管存量产品转型期。据第一创业2020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创金合信设立并在存取的333只产品中,近82%为基金专户。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2021年二季度,创金合信专户管理月均规模蝉联同类榜首。然而对于如创金合信这样的中小基金公司来说,通道业务类不但是其基金专户的主要产品构成,更是带动公司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推手。然而在监管持续去通道之下,未来或将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对于近年来各家券商集中发力的财富管理业务,今年上半年第一创业也开始进发,上半年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1236万元,同比增长128.89%,排名上升5位。不过相较于发力更早的其他券商而言,第一创业的追赶马力还待再提速。据中基协二季度数据,第一创业第二季度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规模37亿元,位列在券商中排名39位。此外根据协会上半年业绩情况显示,139家券商的代销金融产品收入中位数为2487万元,中位数以上的为排名前48位的公司,而第一创业仅排62名,进步空间依然很大。

大券商“内卷”忙,中小券商“求变”心切

其实券商行业竞争格局愈演愈烈、收入结构日趋多元,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头部券商在资本金实力、风险定价能力、机构客户布局、人才队伍储备等多方面存在先发优势,尤其在投行、资管等业务板块,“资优生”总是那些“老熟人”,且前十大券商在多个大业务板块就几乎占去半壁江山。

投行业务是头部效应较明显的业务板块之一, 2021年上半年,前十大券商投行业务合计收入占行业比重达48.2%,而这一数字在2018年与2019年时分别是为46%和45%;资管业务的集中程度更高,2021上半年前十大券商资管业务合计收入占行业比重达61.6%,2018年与2019年时分别为55.6%和56.3%。

老牌头部忙着“内卷”,中小券商焦虑之余更倒逼转型提速,上半年各项业绩排行中闪现“黑马”。

其中,“网红”主打证券业务与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依托天天基金助力第三方销售服务。其金融电子服务上半年实现收入23.97亿,同比增长109.77%。

民生证券在上半年投行业务表现不俗,投行收入对比去年同期增幅达44.81%,排名晋升3个名次,一跃挺进行业前十。

浙商证券财富管理转型脚程加快,上半年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同比增长245.8%,排名上升5位,跻身行业前十五。

海通证券认为,中小券商在当前行业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高的环境下做到面面俱到的综合性平台,存在一定难度。未来精细化经营将成为中小券商的突围方向,只有充分发展自身优势,深挖垂直业务走精细化经营路线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而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发展格局来看,证券行业最终也将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全能型头部券商和特色精品券商长期共存与竞争,或成为未来大趋势。




吉艾科技股票

深交所2022年1月27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吉艾科技因属于有价格涨跌幅限制的日收盘价格跌幅达到15%的前五只证券而登上龙虎榜。吉艾科技当日报收2.32元,涨跌幅为-20.00%,换手率8.37%,振幅7.59%,成交额1.68亿元。

1月27日席位详情

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共3个机构席位出现在龙虎榜单上,分别位列买三、买五、卖三,合计净买入381.92万元,占龙虎榜净买额的69.92%。除此之外还有风华高科、山东路桥、铜冠铜箔等33只个股榜单上出现了机构的身影,其中16家呈现机构净买入,获净买入最多的是山东路桥,净买额为1.23亿元;17家呈现机构净卖出,其中遭净卖出*的为风华高科,净卖额为1.87亿元。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

该公司去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降8.29%,同时净资本降2.93%,而且还两次被证监部门采取监管措施


《投资时报》研究员 田文会

与证券行业净利整体实现较快增长相逆,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第一创业,002797.SZ)去年净利润出现下降。

据第一创业近日公布的2021年年报,该公司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5亿元,同比降8.29%。而当年前三季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11.65%。可见,该公司当年第四季度业绩增速下降较快。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去年中国证券业净利润为1911.19亿元,同比增长21.32%。


第一创业2021年营收中,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降31.53%,同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由盈利转为亏损1.58亿元。

2021年,第一创业净资本也出现下降。当年末,该公司净资本为同比降2.93%,其中附属净资本同比降32.43%。长期次级债可以补充附属净资本,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2021年10月发行次级债时,网下预设的发行规模为不超过8亿元,但最终网下实际发行规模为5亿元。

第一创业2021年年报还显示,当年该公司两次被证监部门采取监管措施,分别涉及网友分享保荐和私募资管业务。同时,该公司涉及多起诉讼、仲裁事项,其中2021年新增一般诉讼、仲裁2宗,涉及金额约为2.5亿元。

《投资时报》就上述净利润下降、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净资本下降等问题向第一创业发送了沟通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归母净利缩水

第一创业2021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而当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仍为增长,可见当年第四季度净利缩水较多。

据第一创业2021年年报,该公司当年营业总收入为32.55亿元,同比增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5亿元,同比降8.29%。而2021年前三季,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4.17亿元,同比增16.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5亿元,同比增11.65%。

第一创业2021年营业收入中,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3.06亿元,同比降31.5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亏损1.58亿元,而2020年为盈利0.72亿元。

第一创业称,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降主要系证券承销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降。

2021年,该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3.42亿元,同比降24.84%。其中,证券承销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3.16亿元,同比降23.11%;财务顾问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0.15亿元,同比降59.75%。

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第一创业则称主要是当期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2021年,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36亿元,2020年为1.45亿元。

第一创业2021年营业支出中,业务及管理费为21.64亿元,同比增15.92%。其中,职工薪酬为13.66亿元,同比增4.12%;销售服务费为1.55亿元,同比增2倍;使用权资产折旧为0.76亿元,2020年为0。

净资本下降

在净利润下降的同时,2021年末,第一创业的净资本也出现下降,多个风控指标相随下行。

2021年末,第一创业母公司净资本为98.75亿元,同比降2.93% ,其中,核心净资本为91.25亿元 ,同比增0.68%;附属净资本为7.5亿元,同比降32.43%。附属净资本下降较快。

当年末,该公司母公司资本杠杆率为28.47%,相应同比下降 0.96 个百分点;风险覆盖率为296.24%,同比下降 12.39 个百分点。

据《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净资本由核心净资本和附属净资本构成。其中,核心净资本=净资产-资产项目的风险调整-或有负债的风险调整-/+中国证监会认定或核准的其他调整项目;附属净资本=长期次级债×规定比例-/+中国证监会认定或核准的其他调整项目。

第一创业称,该公司建立了净资本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及净资本补足机制,包括对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的事前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事中监控预警,事后跟踪处理及时报告,根据需要采取净资本补足等相关措施。

对于附属净资本,根据《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证券公司借入或发行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次级债为长期次级债。长期次级债可按一定比例计入净资本,到期期限在3、2、1 年以上的,原则上分别按 ***、70%、50%的比例计入净资本。

据第一创业公告,该公司公开发行不超过50亿元次级债券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此次债券采取分期发行的方式,第一创业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为此次债券的第一期发行。此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不超过 8 亿元(含 8 亿元),3年期。此期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为偿还有息债务。2021年10 月,第一创业2021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发行,此期债券网下预设的发行规模为不超过8亿元,不过,最终网下实际发行规模为5亿元。

关于核心净资本,其中净资产一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自2016年5月上市以来,第一创业共增资三次,注册资本由19.7亿元增至42.02亿元。

资本金额度影响净资本,也直接影响业务开展。

据第一创业2021年年报,该公司坚持“成为有固定收益特色的、以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的证券公司”的战略目标。

第一创业2022年1月20日发布的当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由于固定收益业务受资本金规模和资金成本影响,该公司一方面通过补充资本金打开业务空间,利用多种融资渠道不断降低资金成本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该公司也积极发展固定收益客需业务,降低对资本金的依赖。

2021年末,第一创业其他风险控制指标中,流动性覆盖率为234.52%,同比下降 119.72 个百分点。

2021年,第一创业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为20亿元,同比增1.5倍。

涉多起诉讼

第一创业2021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及子公司当年还两次被采取监管措施。同时,该公司涉及多起诉讼、仲裁事项。

2021年5月21日,中国证监会向第一创业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行及付林、梁咏梅出具《关于对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及付林、梁咏梅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事由为:中国证监会发现一创投行及付林、梁咏梅在保荐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祖名股份)*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中,在提交的保荐工作报告等材料中,未及时报告、披露祖名股份及其董事长蔡祖明涉嫌行贿的行为及该事项对祖名股份的影响,从而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021年6月25日,深圳证监局向第一创业出具《关于对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并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指出第一创业在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中风险管控方面的问题,个别资管计划为商业银行规避监管要求提供通道服务等,因此对第一创业采取相应的行政监管措施。

第一创业称,截至2021年8月,该公司已完成相关资管计划的清算或整改。

第一创业在2021年年报中还披露了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当年末,该公司在已公告的定期报告中披露过的主要未决诉讼、仲裁事项有9宗,皆为诉讼。其中,7宗为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纠纷,1宗为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1宗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报告期内新增一般诉讼、仲裁有2宗,分别涉及债券质押式协议回购交易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纠纷,涉及金额总计约为2.5亿元。

除上述披露事项外,第一创业及控股子公司被诉案件7起,涉案金额(本金)约为3355.26 万元。

第一创业证券2021年部分财务数据

数据公司年报




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薪资待遇

文|史思同

编|孙月

(图/视觉中国)

又是一年“年报季”, 随着业绩的披露,券商行业整体薪酬情况也随之曝光。

2021年可谓是券商业绩大年,中证协数据显示,全行业140家证券公司去年实现营收5024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增长21.3%。

随着业绩一同增长的还有券商行业整体的薪酬。数据显示,已披露年报的28家上市券商,2021年的工资薪酬(管理费用)合计高达1482.42亿元,较上年增长65%。

然而具体来看,券商行业头部公司高管的薪资却恰恰与之相反,整体降幅近10%,甚至有部分券商高管薪资直接被“腰斩”。如此行情令人不免猜测,难道券商高管的高薪时代已经去而不返?

券商业绩普遍大增,人均年薪61万

3月17日晚间,国海证券率先发布了2021年年报,A股上市券商公司拉开业绩披露大幕。随后,多家券商纷纷披露各自去年“成绩单”。

截至4月7日,已有28家上市券商公布2021年年报,《财经天下》周刊梳理发现,绝大部分券商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皆实现了不小的增长。其中,“券商一哥”中信证券更是继续双双独占鳌头。

就营收来看,2021年,券商整体业绩维持不错的增长势头。其中,中信证券遥遥领先,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40.71%;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均以400亿以上的营收位居第二、第三,分别实现营收432亿元和428亿元;此外,华泰证券、中国银河、申万宏源等5家券商全年营收也均超过300亿元。

净利润方面,2021年净利润超百亿的已达9家,相较上年的5家近乎翻倍。其中,中信证券同样稳居行业首位,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55.01%;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分别以150亿元、133亿元取得第二、第三名;海通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等6家紧随其后,净利润规模均超过1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型券商之中,中原证券以高达392%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而华林证券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却均出现下滑,在目前披露的上市券商年报中实为少见。

而在业绩引人注目的同时,员工的薪酬情况也备受关注。伴随着行业普遍实现高增长,券商业内的整体薪酬也随之出现大幅度提升。数据显示,上述28家上市券商2021年的工资薪酬(管理费用)合计高达1482.42亿元,较上年增长65%。

员工人均薪酬方面,Chocie数据显示,有73%的券商为涨薪。Wind数据显示,上述已披露的28家券商人均年薪的中位数也已达61万元。其中,中金公司位居榜首,人均年薪高达98.30万元,中信证券以85.34万元的人均年薪位列第二,广发证券的人均年薪为82.97万元,略低于中信证券,位列第三。

高管薪酬不增反降,千万年薪仍不是梦

事实上,拥有数百万上千万年薪之人往往集中在券商头部高管。然而,在整体薪酬上涨的情况下,上市券商内部的工资薪酬结构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尤其券商高管的薪资水平出现了不小的调整。

《财经天下》周刊梳理发现,券商业的头部高管并未随公司业绩的高涨而迎来“加薪”,反而薪酬却缩水不少。数据显示,去年28家上市券商管理层的薪酬总额为10.60亿元,而在上年则为11.71亿元,整体降幅达9.48%。其中,有16家券商管理层的薪酬有所下调。

从下降幅度来看,第一创业高管(董监高)薪酬总额缩水超过6成,下滑高达62.36%。国海证券、中金公司两家高管薪酬总额下滑幅度紧随其后,分别为54.94%、43.88%。此外,招商证券、中原证券以及申万宏源等3家券商高管薪酬总额下滑均超过30%。

从下降规模来看,中金公司、第一创业、国海证券和招商证券4家券商管理层的薪酬总额下降规模居前,均在1000万元以上。尤其是中金公司,其管理层的薪酬总额更是下降了7383.4万元之多。此外,申万宏源、中原证券和东方证券管理层薪酬总额下降规模均超过500万元。

具体而言,有不少券商一二把手的薪酬出现大幅下降,甚至有多名高管告别千万年薪。其中,第一创业的董事长及总经理的薪酬皆下滑超过70%。年报显示,其董事长刘学民的薪酬从上年的980.71万元下滑至2021年的433.06万元,同比下降71%;其总裁王芳的薪酬从上年的894万元下滑至248万元,下滑了72%。

此外,还有多家上市券商总经理2021年的薪酬被“腰斩”,其中,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的薪酬从上年的1598万元下滑至795万元;天风证券总裁王琳晶的薪酬从948万元下滑至433万元。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多家券商部分高管依旧保持着千万级别以上的薪酬。以中信证券为例,中信证券的执委会委员马尧及薛继锐2021年税前报酬分别为1162.63万元、1152.63万元,*管理层成员金剑华为1074.62万元。

有券商人士向媒体表示,公司确有部分高管薪酬下调但并非全部,公司主动顺应行业发展方向和监管要求,搭建稳健薪酬体系,对于人才的招揽仍然沿用市场化薪酬政策。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第一创业证券怎么样、吉艾科技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