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莱士(002252.SZ)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科瑞天诚于2021年6月21日至2021年8月12日期间,合计被动减持公司2.68亿股,减持比例3.9801%。
本次被动减持未对公司经营及发展产生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控股股东后续被动减持情况,及时跟踪被动减持事项对公司控制权的影响,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信息披露。
经济导报
A股银行股三季报披露完毕,青农商行(002958.SZ)因股价持续走低而备受瞩目。
经济导报
在净利润方面,青农商行实现净利润27.33亿元,增速为10.48%,在10家上市农商行中增速并不突出,仅高于紫金银行(2.62%);在41家上市银行中则居第31位。
资产总额方面,青农商行资产总额为4291.4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49%;负债总额为3943.2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57%。其中,截至今年9月30日,青农商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322.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60%;吸收存款2698.3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3%。
截至今年9月末,青农商行不良贷款为39.77亿元,去年末为31.3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1%,去年末为1.44%。
经济导报
值得注意的是,青农商行股价持续走低,并逐渐逼近历史*点。
经济导报
而青农商行目前的股价不仅大幅跌破了每股5.21元的净资产价格,更是低于3.96元/股的发行价。
令人唏嘘的是,青农商行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33亿元,同比增长10.48%,而公司年内市值却已缩水超过20%。两者的背离表现令部分投资者疑虑丛生,更有股民在公司股吧中表示不满。
在经济大形势向好的情况下,青农商行股价持续走低并逐渐逼近历史*点,原因是什么?此前青农商行已启动了相关稳定股价措施,之后还将采取什么措施?就此,11月3日,经济导报
此外,近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消息,青农商行因房地产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被青岛银保监局罚款200万元。刘宗波对上述违法违规行为承担责任,被警告并处罚款20万元。而青农商行2021年半年报显示,青农商行正在缩减房地产贷款占比,由2020年底的房地产贷款占比22.76%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20.46%。
青农商行2021年半年报数据
此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将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调整为22.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则为17.5%。
6月17日丨上海莱士(002252.SZ)公布,公司于2022年6月17日收到公司股东莱士中国函告,获悉财信证券将莱士中国质押给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城支行的3548万股公司股票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的方式进行变卖,财信证券已于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6月16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3547.9001万股,剩余999股将继续执行卖出。莱士中国此次可能减持的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99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001%)。
今日头条
● 证监会:上市公司不能偏离主业,这是2008金融危机后*教训
12月12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发表演讲时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不能偏离主业,跨业太大难以控制风险。金融危机后出台的很多法规对此予以强调,如2010年的沃尔克法则,要求强化分业经营,建立严密的防火墙;
他表示,上市公司要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争创世界*;加强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尤其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资本圈关注
● 银保监会:当前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稳定
12月12日,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当前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稳定,保险业总杠杆率逐渐下降,同时,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依然是保险监管的首要任务。
● 证监会阎庆民: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相当于GDP一半
12月12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介绍,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力量。截至今年10月底,境内上市公司达到3573家,排名世界第4;总市值44.65万亿元,排名第2。
近年来,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相当于同期全国GDP的一半,利润总额相当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四成以上。
● 中基协:11月私募基金规模12.79万亿,百亿级私募达233家
12月11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了11月份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情况。截至2018年11月底,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18家,管理基金规模12.79万亿元,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规模在100亿元及以上的有233家
● 规模越大亏的越多?年内百亿规模私募平均业绩不敌中小私募
据格上研究中心数据,私募股票策略中,今年以来中小私募表现较好,百亿规模私募平均收益排名靠后。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20亿元至50亿元规模的私募整体排名居前,今年以来的平均亏损11.71%,10亿元至20亿元规模的私募平均亏损13.32%,50亿元至100亿元规模的私募平均亏损14.61%,100亿元以上规模的私募平均亏损16.27%。
● 个税实施在即相关部门全速冲刺,首套房贷利息摸底已启动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距离我国新个税法实施还有不到20天时间,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全速冲刺,以确保个税改革红利全面及时释放。财政部等部门正加紧完善专项扣除的实施细则和相关征管配套准备,央行等也已启动对全国个人首套房贷利息情况的摸底。
● 两大股东质押违约,上海莱士2.3亿股或触发被动减持
12月7日,停牌长达9个月的上海莱士开始复牌交易,但随即迎来连续三个交易日的“一”字跌停板。停牌期间,公司虽然筹划了总金额高达391亿元巨额并购重组方案,依然抵挡不住停牌期间A股整体下跌带来的“补跌效应”在复牌后集中释放。
大幅下跌引发连锁反应。12月11日晚间,上海莱士发布公告称,公司两大控股股东莱士中国、科瑞天诚及其一致行动人所质押的部分股份已经构成违约,存在被动减持风险。
● 董明珠:2017年不分红,是为了2018分得更多
12月12日,在2018***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主体活动现场,董明珠表示:“2017年我们没有分红,网上很多人说,我分了十年,就有一年没有分,这不可以吗?我们需要长远着来看,我们一直坚持着对股民负责的原则。我为什么不分红,是因为我要进军芯片市场,要加大智能芯片的投入,17年不分,是为了18年分得更多。
● *ST长生收强退“死刑”判决书,游资恐无机会出逃
12月11日,*ST长生盘后公告称,深交所拟对该公司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这对喜欢在ST股刀头舔血的游资来说,是当头一棒。
从11月8日开始,持续大跌的*ST长生走势突然反转,上演从跌停到涨停的诡异走势,这与游资蜂拥买入有直接关系。随着*ST长生自11月19日起停牌,买入的部分资金可能尚未得到机会出逃。
私募观点
● 少数派投资:信用债融资出现转机
12月12日,少数派投资发表观点称,M1相较M2增速的回落意味着企业部门活期存款占比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家对未来经济形势持谨慎态度。
从信贷数据来看,11月份新增贷款1.25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量达到2341亿元、同比多增1956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3295亿元、同比少增980亿元,表明银行现阶段仍主要选择风险较低的票据资产冲量、其风险偏好依然较低。
11月份社融增量的亮点在于债券融资的大幅增加,当月增加3163亿元,同比多增2310亿元,其中AA及以下评级主体净融资也开始转正,这意味着信用债融资出现转机。
声明: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海莱士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海莱士股吧、青农商行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