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诚药业股吧(昂利康股票股吧)

2022-07-09 12:18:02 基金 xialuotejs

东诚药业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8月7日,烟台东诚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675.SZ,下称“东诚药业”)公布了2020年中报,伴随着营收16.5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23%),同日,东诚药业员工持股平台宣布清仓减持。公司股价掉头向下,绵延了近四个月的涨势戛然而止。“业绩不符合预期,核药业务发展几年了,仍然不及预期。”股吧中,有投资者为这次阶段性下滑写下注脚。

东诚药业何以至此?《投资者网》就相关问题联系到公司方面,并得到了相关答复。

积累了大量商誉

公开资料显示,东诚药业以制造肝素原料药起家,自2013年开始,该主营业务景气度下滑。随后几年,公司通过一系列快速并购,迈入了制剂、核医药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迪科,将安迪科纳入囊中,使得东诚药业一跃成为我国核药双寡头之一。

在安迪科的助力下,东诚药业毛利率在2019年升至59%高位,相比2014年转型之初几乎翻倍。即便如此,东诚药业依然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泥淖中,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4.8%至1.55亿元。

原来,在快速并购的过程中,东诚药业积累了大量商誉。截至去年上半年末,公司商誉升至27.32亿元的新高。2019年末,公司对中泰生物、大洋制药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72亿元,两家公司主要业务是原料药与制剂产品。

“两家公司处于行业底部,中泰生物去年因搬迁没有生产和销售,导致业务下滑。”东诚药业告诉《投资者网》:“去年计提减值的两家公司今年发展良好,未来大概率不会再计提减持;其他公司业绩足够支撑商誉。”

要成为核医药领域阿里?

事实上,商誉风险并未就此结束。

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东诚药业商誉仍达25.78亿元,其中安迪科就贡献了12.35亿元。根据约定,今年安迪科还需完成1.45亿元扣非净利润的任务,同比增幅为19%。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诚药业核药产品营收同比下滑22%至4亿元,其在营收中占比也从往年的40%左右,下滑到仅24%。而该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4个百分点至79.7%。

以此推算,安迪科上半年净利润大概率出现下滑,下半年无疑压力巨大。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东诚药业核药业务下滑是情理之中。由于涉及放射性核素技术性和安全性,我国核药生产、经营企业均需经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5年期满前必须重新提出申请。

同为行业翘楚,与鳌头独占的竞争对手中国同辐相比,东诚药业综合实力仍有不小的差距——中国同辐大股东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东诚药业收购安迪科时披露数据,2015年,中国同辐与安迪科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0%、30%;2016年为60%、 40%。安迪科之所以能步步紧逼,是因中国同辐的一贯策略是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建设核药房,而安迪科则另辟蹊径,在二三线城市布局。

由于核素放射性核素均有半衰期的特点,需要不断建设核药中心,用以经营短半衰期核素药物的生产配送基地,否则核素将会失效。

2018年年初,东诚药业实控人由守谊放出豪言:“东诚药业要成为核医药领域的阿里。公司将在现有的30个核药房基础上,未来3年再建30个核药房。”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东诚药业2020年年中报显示,公司已投入运营7个以单光子药物为主的核药中心,14个正电子为主的核药中心,正在建设14个以正电子为主的核药中心。

除审查程序繁杂、没有央企背书等劣势以外,东诚药业账面资金不足或也是致因之一。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5.08亿元,一年内要到期的借款就超过8亿元。

《投资者网》研究发现,中国同辐近几年不仅增加了二三线城市核药房的数量,且不少在建工程与东诚药业所披露的几乎重叠,双方已长沙、青岛、石家庄等地短兵相接。

随着中国同辐的不断逼近,未来东诚药业拓展市占率的难度有增无减。

股东精准减持

中报刚刚发布,高管们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减持,进一步加剧了股价下滑的压力。

东诚药业8月7日公告,第八股东厦门鲁鼎思诚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拟清仓减持不超过约100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25%。

根据企查查数据,鲁鼎思诚是东诚药业的员工持股平台,由上市公司实控人由守谊控股(持股46%),其他持股人为高管或离任高管,如财务总监朱春萍(持股5.8%)、离任董秘白星华(持股5%)。

“高管们通过鲁鼎思诚入股时,不少人通过银行或其他机构贷款,利率偏高、有的甚至高达10%,如今减持是为还债。1000万股在总股本中占比较小,何况不减持承诺期已过。”东诚药业董秘办告诉《投资者网》。

但高管们似乎并未到资金捉襟见肘之时。企查查数据显示,由守谊年薪为80万元,朱春萍年薪50万元;上市公司目前质押比远低于警戒线,由守谊的质押率仅31%,最新一次的质押停留在2019年9月,其他高管未质押公司股份。

早在2019年8月,鲁鼎思诚就退出意愿明显,伴随着减持,公司还在导演一起“回购”大戏。

彼时,公司宣布鲁鼎思诚拟在半年内减持不超过1400万股,不超过总股本的1.75%。而与此同时,东诚药业不断发布回购进程公告,内容均为“公司已完成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开立等事项,公司暂未回购股份”。

原来,在2019年年初时,东诚药业在股价已持续了近一年阴跌的背景下,宣布拟回购护盘,即在一年内以不超过10.5元/股回购股份,耗资在1亿元至2亿元之间。

但东诚药业随后就松了一口气,公司股价不久高歌猛进,2019年全年累计涨幅达到105%。于是直到今年2月,东诚药业一股都未买入,理由是:“期间仅有5个交易日的盘中股价低于回购上限10.50元/股;公司回购股份的时间窗口极小。”

而此次鲁鼎思诚已完成减持。

业绩或难支撑股价

股东减持无可厚非。随着二级市场不断升温,东诚药业估值已升至两年来最高,业绩或难以支撑股价。

截至8月7日收盘,东诚药业今年累计涨幅已超70%。动态市盈率和滚动市盈率达到50倍、112倍,在Wind西药板块中位于前20%。

东诚药业董秘办也坦陈:“今年上半年业绩上涨的主因是原材料价格提升。”与核药业务的颓势形成鲜明对比,其肝素钠原料药业务上半年营收为9.43亿元,同比增长78%。

华金证券分析,肝素钠原料药增长较快,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猪瘟导致的肝素价格上涨。2019年6月至今年6月,肝素价格从6000美元/千克左右涨至10000美元/千克。

肝素钠原料药的原材料为肝素粗品,提取自生猪的小肠。这也意味着,一旦生猪市场恢复正常,东诚药业的肝素钠原料药业务大概率将从高位滑落。

其他财务数据亦透露着风险。

如研发投入偏低。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支出分别为6886万元、8542万元、8871万元。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为5847万元,其在营收中占比仅3%。

《投资者网》从东诚药业方面得到的解答是:“从下半年开始,研发将大笔支出,在这之前公司先要保证现金流。”

但,事实上,公司现金流并未能得到保证。今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比减98%至532万元,财报称主要是销售增加但回款未到账期。同期公司应收账款已经达到11.34亿元,创历年中报最高值,去年年末为9.86亿元。

与赊销一并而来的是高销售投入。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达到3.21亿元,超过净利润1亿元。

“东诚药业并购的公司均有大量的销售费用,使销售费用率直线上涨,可以预测,未来公司为销售制剂类和核药产品仍需要花费较高的销售费用。”贝壳投研分析师表示,“若销售费用的增长速度高于企业的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公司的产品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




昂利康股票股吧

立方制药此前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深交所申请上市。

资料显示,立方制药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于心血管类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皮肤外用药等领域的医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非洛地平缓释片(Ⅱ)、亮菌口服溶液、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益气和胃胶囊和丹皮酚软膏丹皮酚软膏等品种。

2016年至2018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实现较为良好的增长。营业收入由10.28亿元增长至14.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74%;归母净利润由6,746.25万元增长至9,166.41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57%。

报告期内,公司的非洛地平缓释片(Ⅱ)和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的产销量持续增长,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也趋于饱和。此次上市募资金额约6.55亿元,其中大概65%的资金将用于渗透泵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和原料药生产项目,以解决公司目前即将面临的产能瓶颈问题。

实控人持股逾六成,控股五家子公司组成工业和商业两大业务模块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董事长季俊虬直接持有立方制药2,554.86万股股份,并通过立方投资间接持有公司1,848.00万股股份,合计控制公司63.37%的股份,为立方制药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立方制药共有5家全资子公司,其中母公司与诚志生物、金寨立方和大禹制药共同构成公司的医药工业模块,目前已形成包含心血管类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皮肤外用药等在内的产品矩阵。公司的医药商业模块由立方药业和立方连锁组成,主要负责药品及医疗器械的批发、配送和零售。

业绩持续增长,核心品种依赖性较强

立方制药是一家集药品制剂及原料药的研发、生产、销售,药品与医疗器械的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医药企业,对医药工业及医药商业形成全产业链覆盖。

公司目前产品线包括渗透泵制剂(非洛地平缓释片(Ⅱ)、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皮肤外用药(丹皮酚软膏、尿素维E乳膏、复方土荆皮凝胶等);消化用药(亮菌口服溶液、益气和胃胶囊等)等。

报告期内,立方制药的营收和利润均呈现了良好增长态势。

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28亿元、11.67亿元和14.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74%;实现归母净利润6,746.25万元、7,681.95万元和9,166.41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57%。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84亿元,归母净利润5,082.92万元。

分业务类型来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医药工业及医药商业构成。其中,医药商业在最近三年的收入占比为84.53%、79.82%和71.86%,目前为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类型。医药工业收入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5.47%、20.18%和28.14%,呈逐步上升趋势。

公司现阶段医药工业主要品种包括非洛地平缓释片(Ⅱ)、亮菌口服溶液、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益气和胃胶囊、丹皮酚软膏等品种。报告期内,以上主要品种合计营收分别为1.41亿元、2亿元、3.41亿元和1.92亿元,占当期医药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04%、85.51%、85.37%和86.60%。

其中,非洛地平缓释片(Ⅱ)是公司医药工业主要产品。报告期内,非洛地平缓释片(Ⅱ)的收入占当期医药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23%、56.33%、54.19%和54.38%,立方制药对核心品种有较强的依赖性。

除上述5个产品外,公司医药工业产品还包括克痤隐酮凝胶、小儿消食颗粒、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坤宁颗粒等其他产品,单一其他产品占报告期内各期医药工业收入的比重均不足5%。

产品竞争风险较大,研发投入有待提高

立方制药的拳头产品非洛地平缓释片(Ⅱ)属于钙通道阻滞剂,对于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非洛地平为推荐用药。

目前在国内市场销售非洛地平类产品的医药企业还有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等。

我国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类型较多,主要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固定复方制剂等类型,各类药物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

在未来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立方制药可能面临着非洛地平缓释片(Ⅱ)销售不达预期,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另外,公司目前有多个在研项目,但研发进度大多处在初期,研发投入水平有待提升。

数据显示,合并口径下公司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79.51万元、1,838.82万元、2,378.94万元和1,093.17万元,研发费用率均保持在2%以下。

医药工业毛利率略高同业,医药商业毛利率偏低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额分别为1.82亿元、2.50亿元、4.20亿元和2.35亿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7.85%、21.59%、29.64%和30.14%,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资料,立方制药毛利率逐期增长,主要是由于“两票制”在全国范围逐步实施,公司加强专业化学术推广力度,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数量及销售单价均整体有所提高所致。

具体从医药工业行业毛利率来看,立方制药与上市公司昂利康、誉衡药业、通化金马、海辰药业和赛升药业的毛利率水平相差不大,略高于平均值。立方制药也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的变动趋势一致。

立方制药的医药商业类业务的毛利率要略低于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商业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7.50%、6.89%、7.49%和7.52%。与同业可比公司九州通、南京医药、华通医药、鹭燕医药和英特集团的毛利率没有明显差异,略低于其平均水平。

产能利用率趋于饱和,募资6.55亿主要用于扩产

立方制药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316万股股份,募集资金投资总额约6.55亿元,用于渗透泵制剂车间建设、药物研发中心建设、原料药生产和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资料,渗透泵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和原料药生产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产能瓶颈问题,提升公司优势产品的生产能力。

报告期内,立方制药的渗透泵制剂系列产品非洛地平缓释片(Ⅱ)和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的产销量持续增长,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也不断提高,逐渐趋于饱和。

2016年至2018年,非洛地平缓释片(Ⅱ)和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9.98%、78.79%和105.84%,保持在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其产能利用率达到127.40%。

资料显示,渗透泵制剂车间建设项目预计增加产能4亿片,包括非洛地平缓释片(Ⅱ)3.7亿片、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0.3亿片。若以今年上半年非洛地平缓释片(Ⅱ)单价1.135元/片和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单价3.657元/片计算,该项目增加的产能预计能提供约5.3亿元收入。

原料药生产项目一期建成后,公司将每年新增非洛地平原料药5吨、甲磺酸多沙唑嗪原料药0.5吨、丹皮酚原料药10吨、二巯丁二酸原料药2吨、尿素原料药200吨。(WGX)

本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002675东诚药业股吧

消息●

毛利率骤降近四成、并购转型核药业绩不理想商誉减值压力加大,今年以来东诚药业(002675.SZ)逐步被机构减持,股价低迷。

8月6日,东诚药业股东嘉兴聚力开始首次减持,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而嘉兴聚力为2019年由守谊通过转让引入的战投,两年多便公布将减持1%。

事实上今年以来东诚药业机构投资者减持较大。截止今年6月末,公司机构投资者家数仅剩16家,累计持有数量1.55亿股,而去年底时98家机构投资者持股2.23亿股,也即是超过八成机构退出。

机构不看好的直接原因或是业绩的下滑。今年上半年东诚药业占比最大的原料药毛利同比下降38.86%,主要是受到生猪出栏减少,原料药肝素钠成本上升。公司整体净利同比下降29.32%。

截止今年上半年末,东诚药业账面商誉达25.93亿元,占到了公司净资产的57.5%,减值压力加大。

原料药毛利降38%

东诚药业原料药肝素钠及硫酸软骨素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主要产品肝素钠原料药的主要原材料为肝素粗品,而肝素粗品主要提取自健康生猪的小肠粘膜,生猪出栏量等直接决定了肝素的原材料供给量,间接决定了肝素粗品价格。

近年来,非洲猪瘟导致了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导致肝素粗品价格大幅上升,东诚药业原料药毛利率近年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仅为21.48%、14.07%,分别下降17.26%、11.63%。

东诚药业今年上半年原料药营收10.53亿元,同比增11.64%,而毛利1.48亿元,同比下降38.86%。主营注射用那屈肝素钙等制剂产品业务营收2.03亿元,同比下降25.69%,毛利率76.81%,下降7.25%。

原料药、制剂产品两大板块占到了公司营收的七成,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今年上半年东诚药业营收18.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93%,净利1.55亿元,同比下降29.32%。

公司称净利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肝素钠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升,同时叠加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导致毛利率下降。

而另一块转型而来的核药产品虽然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但仍未恢复2019年水平。

今年上半年东诚药业子公司云克药业、欣科医药、安迪科营收分别为1.86亿元、1亿元、1.42亿元,净利润为0.84亿元、0.23亿元、0.62亿元;而2019年上半年这三家公司营收分别为2.24亿元、1.26亿元、1.67亿元,净利润为1.03亿元、0.25亿元、0.60亿元。三家公司业绩相较2019年同期时下降幅度将近20%。

整体来看,东诚药业今年上半年毛利率40.49%,创出近五年来的新低,净利率11.24%,也在较低水平。

超30亿并购商誉减值风险增加

2014年东诚药业战略转型,迈入核医药产业,并购扩张迅速。

同花顺显示,东诚药业仅2015年7.5亿元收购云克药业52.11%的股权、2016年6975美元(约合5.5亿元人民币)收购?GMS100%股权间接控制欣科医药等、2018年16亿元收购安迪科100%股权等,形成包括治疗用核素制剂、诊断类核素制药、体内放射性药品在内的核医药板块。

在核医药产业并购布局过程中,东诚药业耗资早已超过30亿元,而值得注意的是,东诚药业仅收购云克药业、安迪科增值率6倍、4.45倍,并且均是关联交易向实控人收购的资产。

截止今年上半年,东诚药业账面商誉25.93亿元,占到了公司净资产的57.5%。

东诚药业判断,癌症作为全球第2大死亡原因,其死亡例数和发病例数逐年上升。核医药作为精准诊疗的重要一环,未来随着PET-CT等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数量的增加和新的治疗类核药的研发获批,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大。

近年来东诚药业持续加大对核医药的研发,公司正在推进F-NaF注射液临床试验、铼[188Re]依替膦酸盐注射液Ⅱb期临床试验等,其他创新研发项目进展正在按照预期计划进行。目前公司短半衰期药物已经投入运营14个,长半衰期锝药核药房已经投入运营7个,现有5-6个核药房已进入资质审评阶段。

去年东诚药业研发投入达到1.26亿元,同时在2014年转型核医药开始公司加大对研发的资本化比例,曾一度达40%,截止今年上半年无形资产达1.84亿元,开发支出0.95亿元。

上述项目均是使用募集并购资产配套资产及自有资金。而研发前期的资金、技术投入较大,周期较长,药品研发存在不达预期以及药品注册周期可能延长的风险。

仅从近年来业绩来看,2019年承诺过后,并购公司业绩增长明显放缓。2019年核素药物营收10.62亿元,同比增22.02%,去年营收9.3亿元,同比下降12.44%,其中云克药业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同比下降24.01%。

而今年上半年,东诚药业并购子公司业绩有所回升,但均大幅低于2019年,公司的商誉减值风险较大。目前因收购安迪科、云克药业形成的商誉达12.35亿元、5.84亿元。




东诚药业股吧股吧

站2月11日讯 今日东诚药业开盘报9.11元,截止11:30分,该股涨10.01%报10.0元,封上涨停板。

昨日(2019-02-01)该股净流入金额1210.35万元,主力净流入578.06万元,中单净流入384.29万元,散户净流入248.36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东诚药业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东诚药业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 制药行业

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东诚药业营业收入23.328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4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62.4404%,基本每股收益0.3699元。

东诚药业隶属于,近三个月内,没有机构对其发表评级分析,关注度较低,请投资者谨慎处理。该股票受机构关注度很低,没有足够的研报支持评级,请投资者谨慎处理,可适当进行波段操作。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东诚药业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东诚药业股吧、昂利康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