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证券代码:002309 证券简称:中利集团 公告编号:2022-044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3.第一季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 是 √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三)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 适用 □ 不适用
二、股东信息
(一)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二)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三、其他重要事项
√ 适用 □ 不适用
1、公司于2022年1月24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了《关于公司部分银行账户及子公司股权解除冻结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07),公司通过自查得知,部分涉及被冻结的银行账户及子公司股权已被解除冻结,已解除冻结的银行账户均已恢复正常使用,此次部分银行账户冻结期间,未影响公司日常经营业务。
2、公司于2022年2月7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了《关于转让参股公司股权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09),公司向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长飞中利49% 的全部股权。此次股权转让,有利于促进公司对光伏重点业务项目的推进,保障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3、公司于2022年2月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了《关于转让全资子公司控股权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12),公司先后向东莞市鸿顺企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转让其持有的广东中德的2%、60%的股权。此次股权转让符合公司年初制订的战略布局,进一步聚焦公司光伏板块核心业务发展;公司于2022年4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了《关于中止转让广东中德控股权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40),由于疫情持续的影响,无法按计划完成全部批复工作手续,经双方协商同意暂时中止此次股权转让事项。该事项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4、公司于2022年4月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了《关于参股公司比克动力股权被终止收购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2-028),获悉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终止筹划购买比克动力75.6234%的股权事项,其中包括公司持有比克动力8.29%的股权。此次收购事项的终止,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不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
5、公司于2022年4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了《关于公司重大诉讼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43),公司子公司Talesun Solar USA Ltd.与MARTIFER-SILVERADO FUND I, LLC、Silverado Power,LLC因购买协议产生纠纷引发相关仲裁及诉讼。上述3个案件中,案件1已经仲裁结束,且Talesun Solar USA Ltd.胜诉;案件2已完成审理但未出具判决;案件3尚在等待开庭审理,暂不会对公司造成影响。
四、季度财务报表
(一)财务报表
1、合并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03月31日
单位:元
法定代表人:王柏兴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徐珍英 会计机构负责人:徐珍英
2、合并利润表
单位:元
本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为:元,上期被合并方实现的净利润为:元。
3、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二)审计报告
第一季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 是 √ 否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04月29日
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在1980年的时候,津巴布韦就已经独立建国,津巴布韦的工业比较发达,它的经济支柱主要是农业、矿业和制造业,工农业基础较好的津巴布韦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质的鳄鱼皮也是产自津巴布韦,津巴布韦还有“鳄鱼之乡”的美称,津巴布韦在独立时的经济水平是很不错的,仅次于南非,它还是南部非洲的粮仓。很多人看到这里都觉得非常的奇怪,津巴布韦既然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它怎么会那么穷呢?
津巴布韦有着十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个国家的货币面值最大有100万亿,旅者第一次看到的时候都惊呆了,100万亿?这是要多少个零啊?在我们中国,许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这么多钱啊,就连明星或者大富豪也难有几个人拥有这么多钱吧,但是在津巴布韦不一样,这些纸币的价值还没有中国的冥币贵,几十亿面值的纸币只能买到一颗白菜,津巴布韦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持续影响下,工业逐渐走下坡路,生产也处于崩溃的边缘,很多的商品都是从邻国的南非进口的。
而且津巴布韦的一些商家还非常的坏心,他们常常把进来的货价翻倍之后再卖给老百姓,所以当地的物价很高,对于津巴布韦大部分贫穷的人而言,生活真是非常不易的事情。
津巴布韦不是朝夕之间就贫困的,它贫困的结果经历了人和环境作用的过程,所以津巴布韦想要再次富裕起来的话,也许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你想看看并收藏津巴布韦100万亿面值的纸币,那也是一种有趣的爱好哦!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证券代码:002309 证券简称:中利集团 公告编号:2022-048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或“公司”)2022年5月11日以传真和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成员于2022年5月13日以通讯方式在公司会议室召开第五届董事会2022年第三次临时会议。会议于2022年5月13日如期召开。本次会议应到董事9名,出席会议董事9名。会议由董事长王柏兴主持。会议的召开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一)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
根据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资金安排,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 公司财务费用,在保证募投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公司拟使用不超 过56,000万元(含本数)的闲置募集资金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 个月。本事项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公司独立董事发表了同意的意见、保荐机构发表了核查意见。
具体内容详见2022年5月14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 和巨潮资讯网站(www.cninfo.com.cn)的披露内容。
该议案表决情况: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三、备查文件
1、第五届董事会2022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决议;
2、独立董事关于第五届董事会2022年第三次临时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3、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特此公告。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5 月13日
证券代码:002309 证券简称:中利集团 公告编号:2022-050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
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于2022年5月13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2022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2022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公司及子公司拟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进度的情况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56,000 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 12个月,到期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要时及时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现将具体情况公告
一、募集资金的基本情况
1、募集资金到位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7]1591号)公司向6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32,670,000股,发行价格为13.3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106,144,5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21,322,670.00元(含税),募集资金净额人民币3,084,821,830.00 元。上述资金到位情况已由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2017年12月29 日出具《验资报告》(天衡验字[2017]00164号)予以验证。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单位:万元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之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或 通过其他融资方式解决。公司董事会可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对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若公司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之前根据公司经 营状况和发展规划,对项目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则先行投入部分将在本次发行 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以募集资金予以置换。
3、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2022年5月11日,公司及子公司募集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为56,732.71万元,以上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包括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
二、公司前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情况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 2021 年第七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不超过63,440万元(含本数)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2年5月11日,公司已将63,440 万元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并将上述募集资金的归还情况及时通知了公司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
三、本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
在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的前提下,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 率,降低财务成本,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56,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 12个月,到期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要时及时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通过此次以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按一年期贷款LPR利率3.70%计算,公司预计将节约财务费用约 2,072万元。
四、本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计划的相关承诺
1、在本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之前,公司会及时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2、本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不会改变或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
3、本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若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因实施进度需要使用募集资金,公司将及时归还资金至募集资金专户,以确保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正常进行;
4、不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直接或者间接进行证券投资、衍生品交易等高风险投资。
5、本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仅限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使用,不得通过直接或间接安排用于新股配售、申购,或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交易。
五、公司独立董事、监事会、保荐机构意见
1、独立董事意见
在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公司拟使用不超过56,000万元(含本数)的闲置募集资金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十二个月,有助于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公司本次将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情形,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的正常进行,且已归还前次用于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已履行了必要的审批程序,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有关规定及公司相关制度的要求。因此,我们同意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56,000万元(含本数)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
2、监事会意见
公司本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审批程序合规有效。根据公司募投项目的具体实施安排,公司将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不会影响募投项目的资金需求和项目进度,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公司的财务费用。公司本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不存在变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情况,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因此,监事会同意公司使用不超过56,000万元(含本数)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3、保荐机构意见
保荐机构核查了本次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事项的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文件及独立董事独立意见。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2022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公司独立董事亦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履行了必要的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司本次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不会直接或间接安排用于新股配售、申购,或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可转换债券等交易,不会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的正常进行,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其效益,降低公司财务成本,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
综上,保荐机构对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事项无异议。
2022年5月13日
证券代码:002309 证券简称:中利集团 公告编号:2022-051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股东所持部分股份
可能被动减持的预披露公告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近日收到公司股东、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伟峰先生的通知,王伟峰先生需被动减持股份不超过173.2675万股,占其个人持有公司股份的25%,占本公司总股本的0.1987%。现将有关情况公告
一、股东的基本情况
1、股东名称:王伟峰
2、持股情况:王伟峰先生直接持有公司693.0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0.79%。王伟峰先生是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柏兴先生之子,系一致行动人。
二、本次被动减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1、本次拟减持的原因:归还质权人融资借款的本金及利息。
2、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持有的股份(含该等股份首次公开发行后因资本公司转增股本而相应增加的股份)。
3、拟被动减持数量及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拟被动减持计划不超过173.2675万股,占其个人持有公司股份的25%,占本公司总股本的0.1987%。
4、减持方式:集中竞价。
5、减持期间:自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不超过未来6个月。
6、减持的价格区间:根据减持时市场价格确定。
7、本次被动减持事项不存在违反王伟峰先生此前已披露的承诺事项。
三、相关风险提示
1、本次被动减持实施存在不确定性,质权人将根据市场情况、公司股价情况等决定是否实施本次股份减持计划。
2、公司将督促王伟峰先生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证券法》等有关规定要求及时披露本次被动减持计划实施进展情况。
证券代码:002309 证券简称:中利集团 公告编号:2022-049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监事会2022年
第三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2022年5月11日以传真和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公司第五届监事会成员于2022年5月13日以现场的方式在公司会议室召开第五届监事会2022年第三次临时会议,会议于2022年5月13日如期召开。本次会议应到监事3名,出席会议监事3名,会议由监事会主席钱文庆先生主持。会议的召开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具体内容详见2022年5月14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站(www.cninfo.com.cn)的披露内容。
该议案表决情况: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三、备查文件
1、第五届监事会2022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决议。
特此公告。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2022年5月13日
摘要: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以“专网通信业务”为幌子的隐蔽融资性贸易网络浮出水面,规模超过900亿元,已知有多达13家上市公司卷入其中。
在这个庞大的融资性贸易网络中,上市公司资金以预付货款的方式流向供应商,若干时间之后,供应商或其隐性关联方,将资金通过一层或多层下游客户,以销售回款的方式回流上市公司。短期来看,上市公司提升了业绩,但当操盘者资金闭环断裂,上市公司的风险便彻底暴露。
这个庞大融资网络的操控者,均指向神秘人隋田力。而卷入其中的上市公司,又是否涉嫌虚增收入、业绩造假?
本文约12000字,阅读约需30分钟
“专网通信”成A股惊天炸雷,而且仍在持续。
7月29日,凯乐科技(600260.SH)毫无悬念地“收获”了第四个跌停板。
此前一天晚上,公司公告称,“经公司自查,目前新增供货商逾期供货合同23.05亿元,相关款项存在损失风险”。而在6天前的7月23日,凯乐科技已经公告14.23亿元的损失风险。
从5月30日上海电气“首雷”开始,到7月28日的不足2个月内,爆雷大军已扩大至8家:上海电气、宏达新材、瑞斯康达、国瑞科技、中天科技、汇鸿集团、凯乐科技、中利集团——该等公司的“专网通信业务”皆出现重大风险。汇总统计,8家上市公司合计的可能损失金额高达240亿元。而这一系列风险事件,都关联着一个叫“隋田力”的神秘人。
此时,整个A股市场上下都在问:隋田力是谁?来自何方?何以引发如此密集的上市公司爆雷?专网通信业务究竟是什么?
证券时报
在这个庞大的融资性贸易网络中,上市公司资金以预付货款的方式流向供应商,若干时间之后,供应商或其隐性关联方,将资金通过一层或多层下游客户,以销售回款的方式回流上市公司,短期内,上市公司业绩得到了提升。但当操盘者资金闭环断裂,上市公司的风险便彻底暴露。
这个庞大融资网络的操控者,最终指向了隋田力。
01 神秘的“专网通信业务”,至少13家上市公司入局
证券时报
除了上海电气、汇鸿集团之外,其余11家都在年报中披露了该业务的历年收入明细(表1)。
最早大规模涉足的是新海宜。2014年,新海宜新增专网通信业务的首年即录得2.25亿元收入,占总营收近20%;此后该业务一路增长,并成为公司营收增量的核心贡献者,到2016年最高峰时达到11.7亿元,占总收入超过60%。
2015年,华讯方舟也新增了此项业务,当年即录得3.12亿元收入,占总营收的35.5%;在最高峰的2017年,其17.6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有16.4亿元系该业务贡献,占比93%。
2016年,凯乐科技和中利集团成为新加入者。凯乐科技甫一开辟专网通信业务,当年即录得51.5亿元的收入,占年度总营收高达61%;在最高峰的2018年,凯乐科技169.6亿元的总营收中,有147.3亿元由专网通信业务贡献,占比高达86.9%。中利集团起步于该年度的特种通讯设备业务录得收入10.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9.2%;2019年该项业务收入达到19.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6.5%。
此后的2017年,亨通光电、宁通信B涉足该业务;2018年,飞利信涉足该业务;2019年,瑞斯康达、宏达新材、中天科技也新增该项业务,但业务收入占比相对较小;2020年,国瑞科技新增该项业务。
不过,2018年之后,相关公司的专网通信业务步入下降通道,部分公司甚至退出专网通信业务。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伴随专网通信业务收入增加,该等公司预付款项也同步大幅增加。
以新海宜为例,在其新增专网通信业务之前的2013年,其预付款项不足2000万元,但在其新增专网通信业务首年的2014年,预付款陡然提升至6.51亿元;在接下来的2015-2018年,其预付款分别为10.86亿元、5.51亿元、3.87亿元、6.99亿元;随着其2019年退出专网通信业务,其预付款也迅猛下降至400万元水平,基本恢复至该业务出现之前的状态。诸如华讯方舟、凯乐科技、中利集团等公司也类似。
将1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汇总会发现:其一,这11家上市公司合计的专网通信业务收入经历了迅猛增加又快速下降的过程,且是影响11家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二,这11家上市公司历年合计的预付款项变化趋势,与合计的专网通信业务规模变化基本趋同。在业务最高峰的2018年,11家上市公司的专网通信业务收入合计达到230亿元,预付款项也达到196亿元的峰值(图1及前述表1)。
根据该等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其专网通信业务有着大体相同的上、下游结算模式:向上游采购原材料时需预付80%以上货款(大部分100%预付),而产成品对下游销售时只能预收10%货款。因而,随着业务规模的增加,必然导致采购预付款的大幅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统计数据明细尚未包含同样拥有专网通信业务的上海电气及汇鸿集团,因其未有详细披露。
上海电气作为一家综合性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1373亿元,专网通信业务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通过持股40%的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电通讯”)展开。上电通讯成立于2015年,应是从当年开始展开专网通信业务。
由于占比太小,上海电气此前从未单列披露过其专网通信业务收入及相关经营情况。直到今年5月30日,上电通讯巨额应收账款爆雷,上海电气才披露相关信息及下游客户,也首次披露了上电通讯2020年营业收入29.84亿元,仅占其总收入的2.2%。
汇鸿集团也是一家多元化综合企业,自2015年起,在主营业务延伸的基础上,通过子公司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锦公司”)展开专网通信设备的采购与销售业务。汇鸿集团2020年营业收入379亿元,由于专网通信业务收入占比较小,也未单列披露。
02 多有重叠的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
如前所述,这些上市公司的专网通信业务有着大体相同的上、下游结算模式:向上游采购原材料时大部分需要预付100%货款,而产成品对下游销售时只能预收10%货款。这种模式意味着上市公司会发生大规模垫款。
证券时报
就上游供应商而言,主要包括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星地通”)、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新一代专网”)、重庆博琨瀚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博琨”)、宁波鸿孜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宁波鸿孜”)、浙江鑫网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浙江鑫网”)等公司。
其中,上海星地通出现在了4家上市公司(新海宜、华讯方舟、凯乐科技、宁通信B)的供应商名单中,新一代专网则现身于3家(新海宜、凯乐科技、中利集团),重庆博琨也现身于3家(凯乐科技、飞利信、瑞斯康达),宁波鸿孜现身于2家(新海宜、中利集团),浙江鑫网也现身于2家(中天科技、宁通信B)。
就下游客户而言,主要包括富申实业公司(下称“富申实业”)、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普天信息”)、环球景行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环球景行”)、航天神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航天神禾”)、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京长江电子”)等公司。
其中,富申实业出现在了7家上市公司(新海宜、华讯方舟、凯乐科技、瑞斯康达、中利集团、上海电气、国瑞科技)的客户名单中,航天神禾出现在了5家(汇鸿集团、凯乐科技、飞利信、中天科技、中利集团),普天信息出现在了4家(新海宜、华讯方舟、凯乐科技、宁通信B),环球景行则是3家(凯乐科技、瑞斯康达、上海电气),南京长江电子也是4家上市公司(上海电气、国瑞科技、宏达新材、中利集团)。
基于主要上下游关系的梳理,证券时报
(点击可查看大图)
而这个庞大的交易网络并不是全部。
03 隋田力——上游供应商关键人物
比如,在上市公司供应商中名单中出现过的上海星地通,直接由隋田力持股90%;新一代专网,隋田力100%持股的上海星地通讯工程研究所(下称“星地研究所”)曾是其持股30%的股东,隋田力也曾出任其总经理;曾是瑞斯康达供应商的重庆天宇星辰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天宇星辰”),由隋田力间接持股40%;重庆博琨其现任经理滕然曾出任过重庆天宇星辰的监事。
此外,上海电气子公司上电通讯和宏达新材,在股权关系、人员关系上,与隋田力发生诸多关联。
上电通讯的第二大股东正是隋田力控制的上海星地通(持股28.5%),第六大股东上海奈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下称“上海奈攀”,持股6%)的实控人也是隋田力。在证券时报此前的报道中已查明,上电通讯60%的民营股东实际都与隋田力有关联。
宏达新材的控股股东为上海鸿孜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鸿孜”),而上海鸿孜的全资子公司宁波鸿孜(2家上市公司的供应商)与上海星地通的子公司宁波星地通的注册地址为同一栋楼,办公地址则在同一街道的两对面,且二者工商登记的手机号及邮箱相同。而这个号码同样是上海鸿孜的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骥勤投资有限公司的联系手机号。
并且,隋田力实际控制的上海奈攀(即上电通讯的第六大股东),其占比20%的出资人王吉财,既是上海鸿孜参股公司桂林坤弘的董事,也是上电通讯的董事。
另一个背景信息是,上海鸿孜于2019年取得宏达新材的实际控制权,后因无力支付受让股权的尾款,今年又在谋划将宏达新材的控制权转让。这说明上海鸿孜的资金实力较弱。此外,上海鸿孜明面的实控人杨鑫 *** 息不多,宏达新材披露他曾担任上海翔贝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而上海翔贝又曾出现在新海宜专网通信业务的供应商名单中。
针对宏达新材的诸多蹊跷,7月29日一早深交所向公司发出问询函,要求其解答公司实控人杨鑫与隋田力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综上,上游供应商这种千丝万缕的关联,基本都围绕隋田力或隋田力阵营展开。
简历显示,隋田力1961年8月出生,大专学历,身份证号码前六位归属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1979年1月至1994年5月,隋田力在部队服役,其后在江苏省人民 *** 干了4年公务员。
从体制内离开1个月后的1998年11月,星地研究所成立,这是隋田力名下第一家工商主体,其100%持股并担任所长,由此开启了下海经商之路。
星地研究所早年也直接对外供货,浙大网新2009年半年报、江苏舜天2010年半年报中均出现了它的身影,前者当期对其预付3084万元的货款,后者在期末与其存在7181万元的其它应付款。可见在当时,星地研究所对下游客户的话语权并没有绝对的强势,还无法做到对所有客户全部预收货款。
2007年6月至2019年10月,隋田力任南京三宝通信技术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南京三宝”)的董事长。这家公司在其任职期间,多次成为包括华讯方舟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的供应商。隋田力离职后,南京三宝逐渐从上市公司公告中消失。
2009年11月至2017年9月,隋田力任新一代专网董事、总经理。2011年7月,隋田力、邹荀一出资设立上海星地通,分别持股90%、10%,隋田力担任执行董事至今。
2015年12月-2016年3月,隋田力通过上海星地通及北京赛普,以总计511万元的对价购入海高通信36%股权;一致行动人刘青以198.8万元受让海高通信14%股权。至此,隋田力成为海高通信实际控制人。2016年9月,海高通信在新三板挂牌,这也是隋田力实际控制的唯一一家公众公司。但海高通信的营收并不好看,最高的2016年也仅为3.2亿元,2020年已跌至7719万元。海高通信也在前述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名单中出现,不过交易金额仅数百万元。
同在2015年,隋田力通过上海星地通及上海奈攀,与上海电气合资成立上电通讯,成为持股34.5%的第二大股东。
由此可看出,上海星地通是隋田力最重要的工商主体,并通过其控制了至少22家公司,范围遍及江苏、宁波、哈尔滨、北京、重庆、上海、深圳等地。
04 数百亿预付款流向隋田力关联方
如前所述,这13家上市公司展开专网通信业务需要大额预付,证券时报
统计结果显示,除上海电气、汇鸿集团之外的11家上市公司,自2014年先后展开专网通信业务以来历年累计的预付款总额达到了735亿元,其中预付给这5家供应商的金额累计就达到了439亿元,占比接近60%(表2)。而且,这还是不完全统计,因为并不是每家上市公司、各个年份的前五大预付对象名称都完整披露了,如全面披露,5家供应商的预收金额及占比或许会更高。
从表2可以看出,这5家供应商大多是上市公司第一、第二大预付对象,且占据了极高的预付款比例,极端情况下,第一大预付对象就占了相应上市公司年度预付款的99.67%。
这些预付款,在供应商完成交货之后,最终都要转化成供应商的营业收入。5家供应商获得超过439亿元的预付款,意味着它们同样有着庞大的营业规模。
比如,中利集团曾在2019年6月披露其近三年主要供应商情况,经证券时报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真实情况,证券时报
6月下旬,证券时报
邹荀一是隋田力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二人共同创立上海星地通,并在多家关联公司 *** 同任职。
邹荀一对证券时报
交流中,证券时报
此外,
7月上旬,证券时报
在与该女士沟通过程中,除两位物业维修人员外,
之后,
05 下游客户迷雾重重,隋田力再次隐现
前文图2已经显示,这些上市公司专网通信业务的下游也多有重叠。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有4家:富申实业、普天信息、环球景行、航天神禾。证券时报
数据显示,除上海电气、汇鸿集团之外的11家上市公司,自2014以来的专网通信业务收入累计总额为808.4亿元。上海电气未有披露其各年度专网通信业务收入数据,仅仅披露了从事该业务的子公司上电通讯2020年营业收入为29.84亿元。此外,上电通讯截至今年5月30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90.42亿元。汇鸿集团也未披露其历年专网通信业务收入规模,仅披露其1.96亿元应收账款逾期。
假设上电通讯的历史销售都没有回款,全部变成了应收账款,那上电通讯累计的销售收入也至少有90.42亿元;也同样假设汇鸿集团专网通信业务收入就是这1.96亿元应收账款。那么,加上其余11家上市公司专网通信业务的累计销售额(808.4亿元),13家上市公司专网通信业务累计销售额至少为901亿元。
统计显示,这901亿元的销售收入中,至少有436亿元由富申实业、环球景行、普天信息、航天神禾贡献,占比超过48%(表3)。当然,这也是不完全统计,因为并不是每家上市公司、各个年份的前五大客户名称都完整披露了,如全面披露,来自这4家客户的金额及占比或许会更高。
从表3数据也可以看出,这四大下游客户中,对普天信息的销售金额相对较少(43.6亿元),富申实业和环球景行占主要部分。而且,根据披露,宁通信B的下游客户普天信息,实际是宁通信B为其代工,代工产品实际销往富申实业。
作为7家乃至8家上市公司下游客户的富申实业成为了重中之重,且在该等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名单中频频出现,但该公司却显得极为神秘。
华讯方舟、瑞斯康达等曾在公告中称,富申实业属于“上海市 *** 第五办公室”下属全资单位,性质特殊。
在个别工商信息查询工具上,富申实业的唯一股东的确显示为上海市 *** 第五办公室。为此,证券时报
富申实业当前的性质显示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成立时间是1992年12月。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富申实业暂无股东信息,主管部门(出资人)信息一栏为空白,自成立以来也未有过工商变更。
为此,证券时报
富申实业注册地为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117弄2号,这是一处历史优秀建筑,处于封闭状态,不太可能有公司在此办公。部分工商信息查询工具显示,富申实业2014年报、2015年报中的通讯地址为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路121号10楼。
瀛联科技全称上海瀛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疑似是富申实业关联公司。富申实业的官网自我介绍信息稀少,在产品中心、下载中心这两个栏目中,放置的则是瀛联科技的相关介绍和文件。
瀛联科技的办公地址在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700号B2幢11楼,
另一个下游重点大客户是环球景行,从现有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对其的专网通信销售规模略低于富申实业,但也应在百亿级别。
工商资料显示,环球景行成立于2018年,由重庆市国资委全资持有,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但实缴资本为0。该公司呈报给工商部门的年报显示,其2018-2020年社保参保人员数量分别为7人、10人、12人。
类似股东身份背景蹊跷的情况,在其他下游客户身上也一再出现。
比如,曾是新海宜下游客户的北京中电慧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电慧视科技有限公司,其股东已经注销,成为了没有股东的企业;比如,华讯方舟的下游客户中国天利航空科技实业公司(下称“天利航空”),也是一家没有上层股东的“无主企业”。
再比如,宏达新材的下游客户中宏正益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宏正益”)、中宏瑞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宏瑞达”),挂在了某大型国有银行的第六层及第七层孙公司,二者皆疑似假国企。
表3中列示的航天神禾,则是由隋田力实际控制的企业。
06 风险集中爆发,已披露总额240亿元
这种蹊跷而又迷雾重重的上下游关系,最终迎来了风险总爆发。
从5月30日到7月28日不到2个月时间内,上海电气、宏达新材、瑞斯康达、国瑞科技、中天科技、汇鸿集团、凯乐科技、中利集团等8家上市公司接连发布“爆雷”公告——专网通信业务出现重大风险。汇总统计,8家上市公司合计的可能损失金额高达240亿元(表4)。
具体而言,上海电气(下属的上电通讯)风险金额112.72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90.42亿元,存货减值风险22.3亿元,下游客户包括环球景行、富申实业、南京长江电子、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贸易分公司(下称“首创贸易”)、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哈工投资”)五家。
中天科技风险金额37.54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5.12亿元,存货减值风险11.07亿元,预付款项风险21.35亿元。上游供应商为浙江鑫网,下游客户为航天神禾。
凯乐科技风险金额37.28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0.61亿元,存货减值风险2.11亿元,预付款项风险34.56亿元。上游供应商为新一代专网、上海星地通、重庆博琨,下游客户为富申实业、环球景行、航天神禾。
中利集团(含参股公司中利电子)风险金额29.39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13.85亿元,存货减值风险7.83亿元,预付款项风险7.71亿元。上游供应商为海高通信、宁波鸿孜,下游客户为富申实业、南京长江电子、航天神禾、上电通讯。
瑞斯康达风险金额11.95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10.16亿元,预付款项风险1.79亿元。上游供应商主要为重庆博琨,下游客户主要为富申实业、环球景行。
汇鸿集团风险金额5.51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1.96亿元,存货减值风险3.55亿元,下游客户为航天神禾。
宏达新材风险金额3.72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1.21亿元,存货减值风险2.51亿元。涉及下游客户包括江苏弘萃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弘萃”)、保利民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保利民爆”),以及前文提及的分别挂在某大型国有银行第六、第七层孙公司的中宏正益、中宏瑞达。
国瑞科技风险金额2.65亿元,其中应收账款逾期1.67亿元,存货减值风险0.98亿元,下游客户为富申实业、南京长江电子。
风险出现后,尽管相关上市公司皆表示,已经起诉或将起诉相关违约方,以讨回款项。但从该等上市公司公告的措辞表达来看,这些风险可能产生全额损失,讨回款项前景不容乐观。
07 隐蔽的融资性贸易网络
围绕这个庞大的上下游交易网络,如果业务是真实的,则有太多有违商业逻辑、常理无法解释的地方(比如,上市公司做这项业务何以接受对上游预付100%而对下游仅预收10%的结算条件);如果业务是虚假的,则编织这张大网的隋田力及其所在阵营的运筹能力着实惊人。
在这张横跨7年的交易大网所涉及的13家上市公司中,新海宜、华讯方舟、中利集团、亨通光电、宁通信B这5家的专网通信业务已经于2019-2020年先后消失。不过,新海宜及中利集团系将从事该业务的子公司剥离出上市公司。
其中,2020年营收仅1.59亿元、亏损2.9亿元的新海宜已被ST;而华讯方舟则被证监会查实,2016-2018年上半年存在通过虚构交易虚增收入及利润的情形。如今,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数的华讯方舟,股票简称也已变成*ST华讯。
而剩余8家仍有专网通信业务的,有7家已出现应收账款/预付款项爆雷,其中瑞斯康达、宏达新材、中天科技及国瑞科技还是2019年或2020年刚刚开辟的这项业务。而已经把从事该业务的子公司剥离出上市公司的中利集团,也未能免于爆雷。
从8家公司风险提示公告披露的信息来看,其专网通信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个共同特点:或者预付款项出现风险,或者应收账款出现逾期,或者存货存在减值风险。每家至少占据其二,甚至三项全占。
把这些公告翻译得通俗一点就是:上市公司预付了大笔的采购款,但供应商不供货了,预付款收不回来;已经交付给下游客户的产品,应收账款也逾期收不回来;而还没交付给客户的产品存货,客户也不准备提货了(因而有存货减值风险)。
换句话说,似乎整个产业链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都不约而同与上市公司出现交易中断,因而大面积产生合同逾期。逾期的上游供应商中,上海星地通、新一代专网、重庆博琨、海高通信等,自然核心指向了隋田力;而逾期的下游客户中,航天神禾也是隋田力实际控制的。
这至少意味着,隋田力的一部分关联公司是该等上市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另一部分关联公司又成了上市公司的下游客户。
进一步追问,其他逾期的下游客户是否会与隋田力产生关联?比如,上电通讯的下游逾期客户——环球景行、南京长江电子、富申实业、首创贸易、哈工投资,其再下游又是谁?下游客户的销售去向会否为隋田力的关联方?
6月下旬的一个下午,证券时报
不过,有接近案情核心的知情人士向证券时报
该知情人士称,上电通讯销往的下游都是隋田力指定的,而下游再销往的下游也是隋田力指定的。他进一步透露,货物从上电通讯发出后,被直接运往了隋田力旗下公司江苏航天神禾在南京的仓库以及宁波的某公司仓库。而产品的最终去向无人知晓,产品的最终用户在哪也无人知晓。他说:“凡是我接触过的这个贸易链条里的所有主体,其实都搞不清楚他们在买卖些啥,以及他们卖的东西到底能起到啥作用,最终用户是谁。”
该知情者说,作为上电通讯直接下游的中间参与方,并未接触过货物,实际只是在账务及资金流水上过了一道手,滚大了营业规模。首创贸易工作人员也在电话中向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迹象,也旁证了上市公司的直接下游或为过账公司。
比如,华讯方舟的审计机构在审计其2019年年报的过程中发现,该公司下游客户富申实业及天利航空(前述提及的没有上层股东的“无主企业”)所填写的收货验收单据,两家的字迹完全相同。为此,接受审计访谈者称,该等单据为上海星地通公司人员所填写(基于此,审计机构质疑其业务的真实性,并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另据国瑞科技的公告,其所起诉的2家下游逾期客户——富申实业、南京长江电子,上海星地通已签署协议,对二者的付款违约金承担连带责任。
同出现应收账款逾期风险及存货减值风险的宏达新材,在7月16日发布的年报问询函回复中,进一步披露了其专网通信业务的下游客户,除了前述四家——江苏弘萃、保利民爆、中宏正益、中宏瑞达之外,还包括上海星地通、江苏星地通、新一代专网。这几张熟悉的面孔,皆为前述诸多上市公司的上游供应商(或供应商子公司),即隋田力的关联方。
不仅如此,问询函回复中还披露,宏达新材的直接下游江苏弘萃,将产品销往了宁波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宁波新一代”)。宁波新一代正是新一代专网的全资子公司。
这再次证明,隋田力的一部分关联公司是该等上市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同样这批公司又成了上市公司的间接下游客户。
由此,资金闭环也形成:上市公司资金以预付货款的方式流向供应商,若干时间之后,供应商或其关联方,将资金通过一层或多层下游客户,以销售回款的方式回流上市公司。业内人士分析,这属于融资性贸易的典型表现。
那么,作为承载融资性贸易的工具——究竟是什么呢?
以这些“产品”及原材料作为交易标的,上市公司付出了资金被占用的代价,却也通过该等交易做大了营业规模,“创造”了业绩,至于这是否涉嫌虚增收入、业绩造假,有待监管部门进一步调查认定。
这个累计金额超900亿元的庞大贸易网络,最终指向了隋田力及其阵营。
这个隋田力精心编织的、卷入13家上市公司的庞大融资性贸易网络,过往多年低调潜行,鲜有人知。如今,随着一众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应收账款或预付款项大规模逾期,风险陆续暴露,这个神秘的网络终于浮出水面。随着相关部门调查的深入,相信更多的真相也将大白于天下。
(证券时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利集团公司简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利集团公司简介、津巴布韦币最大面值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