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利源股吧(上汽是国企还是央企)

2022-07-08 8:06:22 股票 xialuotejs

st利源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10月14日丨*ST利源(002501.SZ)公布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00.00万元至-8000.0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270元/股至-0.0225元/股。

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32.85万元至-5332.8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195元/股至-0.0150元/股。

业绩变动原因:

2020年度,公司经法院裁定重整,公司重整完成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有息债务负担大幅减少,报告期公司财务费用大幅下降。

2020年度,公司被法院裁定重整,公司执行重整计划。因全资子公司辽源市利源装潢工程有限公司及辽源利源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借款由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而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公司向吉林磐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农商行及农信社偿付了股票及现金,报告期,公司子公司利源装潢和工程机械分别收到上述四家农商行及农信社《告知书》,在告知书中均表示贷款本息已得到公司偿付,其向公司上述子公司发放的贷款本息已结清。基于上述情况,公司上述子公司进行账务处理,确认债务重组收益1.13亿元。公司子公司取得的上述债务重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上汽是国企还是央企


文丨顾小白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正经社》“车市风云”系列之四】


在沪车间全面复工,解了上汽集团燃眉之急。在造车复苏的市场呼声下,此时的“回归”对于月度产销连跌的上汽集团而言是个不错的消息。


但这个消息并没有在资本市场上激起多大波澜。2021年底以来,上汽集团的股价呈现震荡下行趋势,由区间高点23.45元/股(前复权,下同)一路下行,2022年4月27日触及区间低点14.63元/股后开始反弹。从至今才行至18元/股上下看,走势仍然较弱。


2100多亿元的*市值,则远远落后于比亚迪的万亿元上下,也在长城汽车的3700多亿元之下,这跟其“中国*车企”的名号以及销量连续16年保持*的地位,显然是不匹配的。


个中缘由,可以在比亚迪市值超越大众汽车的事件中窥探一二——汽车市场,新能源造车的话语权和期待值正在超越传统造车。


数据显示,作为一家以合资掌家的典型车企,上汽集团直到2021年才完成了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过半。重要的是,2021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3.3万辆,在546.35万辆总销量面前显得“人微言轻”。


*评论员、正经社首席分析师曹圣明认为,眼下,汽车业的转型竞速已进入以智能化新能源化“双化”为主题的下半场,节奏正变得越来越快。接下来,上汽集团无论是几经波折后再续辉煌,还是就此一步步走向平庸,都非常引人注目。


01

“合资”成了双刃剑


数据显示,2021年,上汽集团汽车销量为546.35万辆,接近第二名东风集团(277.51万辆)的两倍,是比亚迪(74.01万辆)的7倍之多,是小鹏汽车(9.82万辆)的56倍。


作为一个老牌车企,上汽集团身上有着众多时代烙印。其中,“合资撑起半边天”是*代表性的特征,旗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上汽乘用车、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南京依维柯八大公司大多有外资成分,涉及外资包括大众汽车、通用汽车、沃尔沃、依维柯等。


正经社分析师梳理获悉,在销量结构上,2021年,上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为285.7万辆,占总销量的比例为52.29%,这也是该项指标*突破50%。


不过,尽管销量上基本实现了五五开,但在利润贡献力上还是合资公司更胜一筹。数据显示,2021年上汽集团的总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7798.5亿元、245.3亿元。这之中,最主要的三家合资公司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的净利润贡献分别为101.86亿元、72.61亿元、11.35亿元,合计185.32亿元,占总利润的比例为75.75%。


根据上汽集团披露的数据,自主品牌中的主力五菱、名爵、荣威三大品牌,2021年的销量分别为144.94万辆、45.63万辆、37.5万辆,其中仅五菱一个品牌就占据了自主品牌销量的50.73%。而该品牌销售的绝大多数车型售价都在10万元以下,属于利润较薄的低端市场。



正因为如此,上汽集团的业绩情况很大程度上受到合资公司的表现制约。具体来看,2018年-2021年,上汽通用销量从197.01万辆跌到133.2万辆,净利润从156.21亿元跌至72.61亿元;上汽大众的销量则从206.5万辆跌至124.2万辆,净利润从280.16亿元缩水至101.86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上汽集团销量与净利润应声连跌。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上汽集团汽车销量分别为705.17万辆、623.8万辆、560万辆、546.4万辆,净利润分别为360.09亿元、256.03亿元、204.31亿元、245.3亿元。



02

新能源深陷低端


造车界对美团创始人王兴的“3+3+3+3”格局言论颇多推崇,即中国车企格局基本将是“3+3+3+3”角逐下两轮。3家央企是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汽车,3家地方国企是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3家民企是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3家造车新秀是理想、蔚来、小鹏。在这一格局阵营中,上汽集团依然是“国内车企第一”。


但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投资者对“最强车企”的期许显然不只是简单的“*”。截至6月23日,上汽集团股价报收18.36元/股,总市值2145亿元,在A股汽车整车板块排名第三,前两位分别是10291亿元的比亚迪和3742亿元的长城汽车。这样的市值规模和上汽集团“中国*车企”的名号显然是不匹配的。



正经社分析师发现,一起从“上个时代”走来,尽管比亚迪还存在利润微薄、频频发生汽车自燃等问题,但已经成为所有老牌传统车企转型的追赶目标。6月10日,比亚迪迎来历史高光时刻——总市值攀高至1.02万亿元,反超大众汽车,紧随特斯拉和丰田之后,跻身全球车企第三。


事实上,在业绩规模上,比亚迪在上汽集团面前根本不够看。2021年,比亚迪的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161.42亿元、30.45亿元,同期上汽集团的数据是7798.5亿元、245.3亿元。后者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是前者的数倍之多。


然而,比亚迪的市值却跑到了上汽集团的5倍左右,显然,资本市场给分的标准不仅仅是规模。目前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比亚迪已经全面停产燃油汽车,估值体系脱离了上汽集团所在的领域,已属于特斯拉所在的阵营。


根据*数据,上汽集团2022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0.15万辆,占总销量的比例为17.22%,较去年年末的13.41%再上一层楼。这一比例虽比不上all in新能源的比亚迪,但在同辈老牌车企中也算得上*。


然而,上汽集团的新能源销量数据很大一部分源自“神车”五菱宏光MINI的支撑。2021年,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达到73.3万辆,其中五菱宏光MINI就有42.77万辆,占比58.35%。


其实,在五菱宏光MINI之外,上汽集团还着手孵化了荣威Marvel X、R汽车(后更名“飞凡汽车”)、智己、Cyber等多个系列品牌,专注新能源造车。甚至同在2018年官宣的Marvel X比五菱宏光MINI更早在市场亮相。遗憾的是,上汽的新能源,和五菱宏光MINI一起被困在了低端市场,针对中高端市场的其余品牌要么孵化后反响平平,要么还在孵化的路上。


03

下半场更是紧迫


不得不承认,*五菱宏光MINI确实让上汽集团在新能源造车时代有了一战之力。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上半场比交付、比量产,下半场比的则是智能化,尤其是自动驾驶的智能化。新的时代主题下,五菱宏光MINI的声量越发微弱,在自有新能源品牌的打造上,上汽集团还得另谋出路。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从战略布局上来看,无论是眼下的“一号工程”智己汽车还是曾经折戟的R汽车、Marvel X,无一不想在“智能”上下功夫。当然,这也是上汽新能源困于低端之后的必然选择——智能傍身,定位中高端的上汽新能源品牌们才有价可升。


2018年,上汽集团推出荣威Marvel X,起售价高达27万元,放到国内自主造车的车型中,几乎可以说是刷新认知的高价存在。当然,Marvel X也定位不凡——Marvel X“将成为消费者除BBA之外的另一种豪华车选择”。不过结局并不如愿,在Marvel X*一个完整销售年(2019年)中,它只卖出了2000多辆。


Marvel X难拨消费者心弦,上汽集团又重新孵化了荣威R,后于2020年11月以“R汽车”之名独立运营,并在2021年2月发布了MARVEL R,售价21.98-23.98万元。这款车在2021年的销量为2万辆,很难算得上“成功”。


2020年底成立的智己汽车更是黄金马甲加身——时任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阿里巴巴和张江高科联合打造,力图打造“中国的特斯拉”,更是宣称这是“智能时代汽车该有的样子”。


2022年4月,智己汽车L7正式上市,共两款车型,起售价36.88万元,从5月起开始交付。汽车行业数据服务平台大搜车智云显示,该品牌5月销量约500辆左右,暂时还看不出有对抗特斯拉的底气。


Marvel X、R汽车、智己汽车“三板斧”下来,上汽集团的自主新能源造车主线清晰可见,激活智能化、冲击中高端。但一切逻辑的基准点在于,它的智能化水平究竟如何。


以智己汽车为例,主导者之一的阿里巴巴负责提供用户大数据、智能生态方面的支持。这一模式上汽集团在2016年就已尝试,彼时双方共同投资成立斑马网络,并联合推出“全球*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智能座舱车型荣威RX5 MAX等,但随后双方对斑马网络主导权产生分歧乃至争执,导致相关车型系统更新受阻。以致到了后来的智己项目上的智能化,上汽集团的主导权依然饱受业界关注。


另外,智能化领域逃不开的一个话题是自动化驾驶。上汽董事长陈虹曾在2021年提出,自动驾驶技术是造车企业的“灵魂”,并极为坚定地表示“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为由拒绝了跟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


5月,美国知名移动平台Cerence赛轮思宣布,将与上汽集团进行合作,为其推出的L4自动驾驶运营平台享道Robotaxi提供自动驾驶技术支持。而在此之前,华为技术导入的问界M5单月销量刚刚冲破5000辆,更高端的产品M7也在筹备上市。


上汽集团最终还是把灵魂交给了别人,是自研技术尚难以上台的尴尬,也是智能化战略节奏不能断档的无奈。如此妥协,何时才能有*拿得出手的自主新能源品牌呢?【《正经社》出品】


参考阅读

《正经社》“车市风云”系列

1、近一年多*降幅达63%,宇通客车还有哪些故事可讲?

2、李书福到哪说理去:吉利盈利大超比亚迪,市值却少了近9000亿

3、“三强”里长安汽车销量领先,缘何估值却垫底?

4、比亚迪走高端,不仅仅难在频频自燃

5、这个跟头有点大,比亚迪会遭重罚吗?


责编|唐卫平·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

转载正经社任一分享文章,均请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st利源股票股吧

*ST利源(002501.SZ)发布公告,公司今日获悉被法院查封冻结的公司及合并范围内子公司被冻结的银行账户已全部解除冻结。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子公司全部银行账户解除冻结。公司因银行账户被冻结,触发《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已消除;不存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第13.3条需要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其他情形。鉴于此,公司拟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撤销股票交易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




002501 *st利源股吧

*ST利源(002501.SZ)发布公告,该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吴睿先生和陈阳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吴睿先生因工作调整,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辞职后,吴睿先生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陈阳先生因工作调整,申请辞去公司总裁职务。辞职后,陈阳先生将继续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据悉,董事会选举许明哲先生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一致,自2022年6月16日起生效。经公司董事长提名,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查通过,董事会同意聘任刘树茂先生为公司总裁。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一致,自2022年6月16日起生效。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st利源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st利源股吧、上汽是国企还是央企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