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板块(沪铝期货行情*)

2022-07-07 22:11:58 基金 xialuotejs

保险板块



本文目录一览:



经济观察网

在保险股集体“躁动”的背后,是近日各家上市险企陆续公布了5月份保费收入。券商分析师在解读这些数据时普遍认为,寿险新单开始逐渐回暖,产险也在率先走出颓势而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另外,随着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的落地及推进,车险保费也将实现修复性增长。

“去年有两个板块,投资人最为失望,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恐怕就是保险板块。”一位长期关注保险个股,而且买在去年保险股相对高位的投资人对经济观察网

那么,接下来,保险股会继续“震荡走强”吗?

保费收入逐渐回暖

分险种来看,寿险公司仍现分化趋势,3家寿险公司保持正向增长,其中人保寿险保费收入670.53亿元,增幅达到16.8%;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前5月保费收入分别是1273.46亿元、1211.7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5.09%、4.97%;而2家寿险公司出现下滑。中国人寿在今年前5月实现保费收入3792亿元,同比收缩1.86%;平安寿险保费收入2300.72亿元,下滑2.5%。

对此,华金证券认为,寿险保费数据在回暖。至于回暖的具体原因,则包括:各险企增加了增额寿等储蓄型产品的投放;部分险企提高了对银保的重视程度;代理人流失速度有所减缓等。

“不过,阶段性的新单回暖难以弥补新业务价值的深度承压,一方面一旦后续市场环境好转,竞品金融产品的需求提升,预计保险理财类产品的需求可持续性有限;另一方面,理财类产品的新业务价值率普遍较低,难以弥补2021年一季度大规模销售高价值重疾险带来的高基数。”华金证券同时称。

同时,财产险保费增速也在回升。上市险企的1-5月产险保费同比增速大部分稳定在10%左右。其中人保财险原保费收入实现2227.86亿元,同比增约9.95%;平安产险实现保费收入1182.83亿元,同比增长8.39%;太保产险保费增幅达到9.57%,实现保费收入740.78亿元。

对此,天风证券认为,本轮上海及全国疫情已得到较好控制,后续随着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财险保费有望实现同步增长。当前,中国财险综合成本率和保费同步改善,车险业务持续实现量质的同步复苏,非车险在运营管控改善下实现承保质量好转。

此外,国泰君安在研报中指出,近期围绕汽车购置税减征出台的政策,为车险业务持续回暖提供了利好,“随着后续汽车产业链逐步复苏、燃油车新车购置税减半以及新能源车下乡等政策的实施,预计行业车险保费将实现修复性增长,维持全年车险保费高个位数增长的预期”。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2021年,由于负债端与投资端的疲软导致保险股基本面陷入低谷,严重拖累保险板块二级市场表现。但自今年5月,随着市场回暖,各上市险企以回购、高管增持、高分红等方式“护盘”,保险板块整体呈现“震荡走强”趋势。

根据中国平安(601318.SH)的公告,至2022年5月31日,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A股股份约1.03亿股,占其总股本的比例为0.56%,已支付的资金总额合计50亿元。此外,自中国平安发布回购计划后,多名高管也已陆续参与A股或H股股份的增持。6月10日,中国平安发布2021年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称,拟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股1.50元。6月20日,该次现金红利发放已经完成。

除了中国平安之外,中国太保管理层在A股和H股市场也纷纷出手增持。5月24日,据上交所信息,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分别于5月23日和5月24日买入公司A股股份23800股和5000股,合计增持金额60.47万元,总裁傅帆分别于5月20日和5月23日增持公司H股股份27800股和12000股,合计增持金额约69.17万港元。

“过去一段时间保险股已经跌去很多了,只要跌得足够多,投资人还是会有信心的。”上述投资人长期看好保险板块,不过他也有些忧虑。他向

长城证券亦在近日研报中认为,随着各险企“产品+渠道”供给不断深入,负债端有望迎来边际改善,预计二季度NBV 降幅会进一步收窄。

光大证券在2022年保险业中期投资策略研报中则直言,“目前保险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有较高安全边际”。光大证券认为,随着宏观经济稳增长政策的实施,投资端有望边际改善,“2022第2季度在稳增长政策等宏观调控加持下资本市场有望回暖,催化保险股估值修复。”




沪铝期货行情*

财联社(北京,

上述市场人士同时表示,近期发改委调整电解铝行业优惠电价政策,行业远期成本曲线将上移,同时能耗双控范围和规模在扩大,对电解铝产能造成影响。在碳中和大背景之下,国内铝供应端收紧趋势仍在持续。

此外,第三批铝锭抛储尘埃落定,但7万吨水平低于市场预期,或显示国储后劲或有所不足。多头力量占优以及传统金九银十旺季支撑下铝价有望延续强势。

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主管顾冯达对财联社表示,下半年我国能耗双降政策在各地层层加码,铝主产区的进一步限产限电加剧市场供应不足,而需求端则保持稳定,预计在不出现宏观系统系风险的前提下,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具有较强结构性支撑。

银河期货有色研究员对财联社表示,供应端国内的限电政策还在延续之中,除新疆昌吉自治州的减产信息已得到铝厂确认外,广西地区的部分电解铝企业也处在待减产之中。并且随着国内电煤供应的持续趋紧,电力供应偏紧问题短期内很难得到更不性解决。

另外,面对持续存在的能源短供问题,市场预期电解铝的产能还将继续压缩。虽然几内亚政变消息对铝价的推涨作用已有所减弱,但新增减产传闻的持续发酵以及场外资金的拉涨仍令铝价走高。目前减产传闻还停留在待证实阶段,需警惕预期证伪带来的价格调整风险。

铝等有色板块具有长期牛市潜力

截至9月8日收盘,沪铝期货指数2021年累计涨幅超40%,同期追踪国际主要商品的CRB商品指数年内涨幅为30%左右,而铝价同期表现显著高于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的涨幅均值。

市场人士表示,今年铝等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强劲,即使是在下半年国家加大调控力度之下,金融市场的投资偏好仍对有色金属较有利,抛储等管控措施仅仅缓和了上涨速率和节奏,为产业链下游中小企业争取时间和空间,但难以逆转市场供需预期向好下趋势性上涨。

顾冯达认为,铝价涨幅远超多数大宗商品的背后源动力,从市场基本面看,在于中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均加大了新能源领域产业的布局,与新能源碳中和相关的有色材料呈现极强的成长性和资源稀缺性。

因此,铜铝等新能源相关材料的估值已不可逆转地从传统领域向新材料转向,这对低利率环境下的金融机构和产业新进资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大量资金纷纷涌入争夺新能源碳中和相关的有色资源争夺。

此外,近期全球铝土矿主产区几内亚出现军事政变,资源地的供应扰动可能引发“蝴蝶效应”,不过调研情况显示,目前暂未对当地的铝土矿出口造成影响,但市场忧虑情绪难以缓解,推动铝价继续走高。




保险板块什么时候会涨

36氪获悉,保险板块大幅拉升,截至发稿,中国人寿涨超7%,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等跟涨;银行板块同步走强,兰州银行涨超6%,张家港行、瑞丰银行等跟涨.




保险板块为什么一直跌


今年以来,保险板块市场表现持续低迷,在A股众多板块中垫底。截至目前,保险板块(申万二级行业分类)今年以来跌幅达到39.14%,创出2011年以来*年度跌幅。


Wind


险企正在“阵痛”中寻找改革方向。虽然今年保险业的整体表现仍在底部徘徊,但业内人士仍看好保险业中长期的发展潜力。



保险股持续探底



在2021年即将收官之际,A股保险板块仍在底部持续震荡。


截至12月22日收盘,中国平安报每股50.18元,比年初股价下跌逾四成。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的年内股价跌幅分别为30.35%、26.36%、25.56%、20.38%。


今年一季度,受险企提前发起“开门红”营销和旧版重疾产品下架的因素影响,保险公司的新单和新业务价值均呈现两位数增长。但进入二季度后,受保险代理人队伍清虚、客户需求提前消耗和各地惠民保产品替代影响,险企相关经营数据增速明显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险企合计实现新单原保费收入3402亿元,同比下滑5.4%。新业务价值增速方面,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分别下滑17.8%、19.6%、25%和30%。申万宏源预计,2021年全年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下滑逾20%。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指出,今年以来长端利率、权益市场的表现也对保险股估值产生了负面影响。


受市场对险企中长期新单增长信心不足的影响,公募基金持有保险股的仓位当前也处于历史*低位。申万宏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保险股的主动偏股公募重仓占比仅为0.2%。



险企多措并举寻突破



面对业绩和股价的双重压力,险企也在“阵痛”中积极寻找改革的方向。


以中国平安为例,面对寿险改革当前存在的诸多挑战,公司管理层表示,平安寿险正在借助科技与生态优势,持续深化渠道与产品改革。渠道端,平安寿险推动队伍高质量转型,分层精细化经营,逐步推广1个“三好五星”评价标准、3层队伍差异化经营及4大数字化工具,实现全方位赋能。产品端,平安积极构建医疗健康生态,深度赋能产品改革,全面布局“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产品服务体系。


中国人寿也在近年提出的“重振国寿”战略下,不断推动改革进程。中国人寿表示,公司将全力推进销售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加快提升与新客群相适配的专业经营能力,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构建数字保险生态,持续推进“大健康”“大养老”战略,围绕“产品+服务”,扩展升级多元化服务生态圈。


中国太保则推出了“长航计划”,聚焦客户体验、升级营销队伍,打造高质量发展“芯”模式。旗下互联网医院已揭牌运营。“太保蓝本”服务覆盖客户数超1600万人,“沪惠保”参保人数达739万人。


新华保险提出了“二次腾飞”,坚持依托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主体的财富管理平台,发挥资产端与负债端联动效应,管理资产规模超万亿元。


对于头部险企近年来实施的诸多改革举措,长江证券表示,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正在面临重塑,从传统的“依托渠道向客户要利润”的模式,开始向“全面为客户服务,弱化渠道向自身经营和客户经营要利润”的模式转变。



明年有望重拾增长态势



国泰君安表示,寿险行业正处于转型阵痛期,预计2021年全年及2022年开门红业绩均承压,短期人均产能不足以弥补行业人力快速下滑。


开源证券预测,寿险方面,低预期下寻找最快边际改善公司受到寿险转型所带来的队伍规模下降、产能增速较低以及产品结构导致的价值率下降影响,2022年各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同比仍将承压。


不过,虽然寿险改革仍将经历一番痛苦的“磨底”过程,但也有券商机构做出乐观预测,认为寿险业务明年有望触底反弹。


申万宏源证券预测,明年三季度开始,险企可能会出现新单保费和营销队伍向上拐点,全年新单保费收入有望呈现“前低后平”的特征。


国信证券预计,明年上半年大型寿险企业的新单保费收入将继续下滑,但降幅有望减缓,二季度后有望重拾增长态势。


中金公司认为,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速拐点有望出现在明年下半年,明年一季度之后可择机布局。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保险板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保险板块、沪铝期货行情*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