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300083股票
智通财经APP获悉,太平洋证券发布研究报告,预计创世纪(300083.SZ)21-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5.6、8.2亿,21-22年对应估值29、20倍,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近期公告2021H1业绩预告,2021年1-6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86.11%-114.74%,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归母净利润达到3.6-4亿元,同比增长75.66%—95.18%。
太平洋证券主要观点
高端整备业务持续爆发
表观利润受到少数股东权益以及限制性股票激励影响,单看创世纪(高端装备板块)符合预期,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高景气度,发展态势良好。分项来看,3C业务方面,公司在稳步推进传统3C领域“进口替代”的同时,积极开拓电子烟、无人机、自动化、AR/VR硬件设备等新领域的应用,实现部分“3C产品非3C化”。通用业务方面,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半年度业务规模已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且发展态势良好,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引入国家大基金,有望形成业务协同。2020年度,基于对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特别是通用机床业务快速增长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充分认可,国家制造业基金向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经营主体深圳创世纪投资5亿元,用于主营业务经营。公司成为数控机床领域首个获得国家制造业基金直投落地的企业,未来,公司将积极寻求与国家制造业基金的合作及协同,助推核心主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在业务方面,国家制造业基金聚焦机床产业链上下游,选择核心功能部件、数控系统、机床整机和下游应用环节优势企业开展战略性投资,公司将积极参与相关业务合作。
该行预计行业将会进入持续上行期。从目前制造业投资情况来看,根据1-5月份行业数据,工业机器人产量1-5月份同比增长73%,叉车产量1-5月份同比增长73%。无论PMI数据、工业自动化设备制造厂家订单来看,近期订单情况仍然较好,根据该行此前的报告《未来2-3年制造业资本开支向上,带来自动化显著投资机会》,工业机器人、工业车辆、机床等数据形成明显的关联性,相关性较高。复盘过去10年工业叉车、工业机器人数据,可以看到基本呈现出3-4年维度周期性,在3-4年中会经历过一个较为完整的上升到下降的过程,此前3轮周期为2009-2012年,2013-2015年、2016-2019年,根据行业发展历程来进行推断,从19年年底开始,该行预计机床行业也将呈现一个不断向上的趋势,持续未来2年,预计21年处于上升通道。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进展不及预期,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资产剥离不及预期。
“A+H+G”三地上市险企中国太保去年业绩出炉。
3月27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保,601601.SH;2601.HK)发布的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4406.43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保险业务收入3667.82亿元,同比增长1.3%;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268.34亿元,同比增长9.3%;营运利润为353.46亿元,同比增长13.5%。
具体来看,太保寿险去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116.85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原保险保费收入2096.10亿元,同比增长0.6%;实现营运利润282.65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净利润189.05亿元。受外部市场形势、业务结构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太保寿险2021年新业务价值为134.12亿元,同比下降24.8%;新业务价值率为23.5%,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
分渠道而言,在代理人渠道上,太保寿险月均保险营销员为52.5万人,同比下降29.9%;代理人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4638元,同比增长42.3%;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791元,同比增长16.3%;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业务收入247.61亿元,同比增长11.6%。
值得注意的是,太保寿险在代理人改革方面一直在深化转型。太保寿险推出了“长航行动”,其中一期工程重点关注客户和代理人两大人群。围绕“职业营销”转型,2021年11月,太保寿险正式启动“长航合伙人”全球招募计划,推进代理人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数字化转型。2022年1月1日,太保寿险正式启动新基本法,深化个险渠道作业模式系统化改革、驱动新的职业营销行为。
银保渠道近两年再度成为各家险企渠道上的一大发力点。2021年,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4.57亿元,同比增长223.5%,其中新保业务收入为66.68亿元,同比增长331.3%。此外,太保寿险去年实现团险渠道保险业务收入135.14亿元,同比增长19.3%。
2021年,太平洋健康险公司完成了股权变更和公司更名,成为中国太保旗下全资子公司。太平洋健康险公司去年实现保险业务及健康管理费收入62.63亿元,净利润1.25亿元。
在财产险板块,太保产险去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526.43亿元,同比增长3.3%;综合成本率99%,同比持平,其中综合赔付率69.6%,同比上升8.2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29.4%,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
就太保产险各险种看,受车险综改等影响,太保产险去年实现车险保险业务收入917.99亿元,同比减少4%;综合成本率为98.7%,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71.1%,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27.6%,同比下降9.8个百分点。
非车方面,太保产险去年实现保费收入608.44亿元,同比增长16.9%;综合成本率为99.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除了健康险业务承保亏损外,责任险、农险、保证险等业务均实现承保盈利。
年报显示,中国太保2021年实现现净投资收益730.61亿元,同比增长 8.8%;净投资收益率4.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931.84亿元,同比增长10.9%;总投资收益率5.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除了保险主业,中国太保旗下的养老社区太保家园在2021年也有新的突破。当年10月,太保家园成都颐养社区与大理乐养社区两地同步开业。2022年,太保家园杭州国际颐养社区、普陀国际康养社区也将投入运营。对于中国太保而言,则意味着“保险产品+养老社区+专业服务”的新业务模式已开始落地运行。
7月12日丨创世纪(300083.SZ)披露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6亿元—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11%-114.74%。
其中: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影响,从事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的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实现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亿元—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66%—95.18%。
2021年上半年,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高景气度,发展态势良好。3C业务方面,公司在稳步推进传统3C领域“进口替代”的同时,积极开拓电子烟、无人机、自动化、AR/VR硬件设备等新领域的应用,实现部分“3C产品非3C化”。通用业务方面,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半年度业务规模已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且发展态势良好,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2021年上半年,面对大宗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压力,公司积极发挥规模化集采和规模化制造优势,适时调整终端产品销售价格,整体毛利率水平较2020年度保持基本稳定。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由于销售规模实现较快增长,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大。
由于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层面少数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为21.01%)附有公司回购义务或回售条款,公司在合并报表层面将其作为“金融负债”进行会计处理,并按回购义务或回售条款所对应的年利率相应计提“财务费用”,但不影响现金流。报告期内,相关财务费用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4620万元。
公司于2020年度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激励对象合计授予4,200万股二类限制性股票。公司依据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确认本次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但不影响现金流。报告期内,相关股份支付费用计提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6111万元。
2020年度,公司基本完成了精密结构件业务的整合与剥离。报告期内,剩余少量相关资产和人员未对合并财务报表经营成果带来重要不利影响。
一、介绍公司近期情况
创世纪:欢迎各位投资者来到公司调研,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公司近期主营业务情况及几项重大事项的进展:
(1)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第四季度经营情况: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往年第四季度属于淡季,今年第四季度高端智能装备订单虽较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有所回落,但势头仍然不错。
(2)精密结构件业务整合剥离及资产处置: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剥离已进入尾声,目前正加快相关存货和固定资产的处置。公司针对精密结构件业务剩余资产的使用状态、账面价值、减值迹象、保值方式等进行全面评估,分类别制定并实施处置方案,加快精密结构件业务整合进度,力争在2020年内实现整合剥离工作基本收尾。
(3)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近期推出了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经12月3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披露了授予公告,激励计划的程序已实施完毕。
(4)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项目:公司取消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履行管理层收购相关程序后,目前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发行申报文件修订稿,正等待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通知及后续的审核反馈意见。
二、问答交流
1、调研机构: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领域竞争优势如何?
创世纪: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产品种类丰富,覆盖多个细分市场,特别在3C领域,钻攻机等系列产品在产品品质、高性价比、本地化服务等方面具备优势,获得产业链优质客户的广泛认可和青睐,与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争;公司作为国内同行业中技术和产品宽度最广的企业之一,在业内具备较高的品牌美誉度和客户认可度;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了充满“狼性”的营销机制,能够敏锐把握市场趋势、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加之公司技术与功能不断迭代的产品、高性价比优势、快速响应的售后服务等,使公司在同行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2、调研机构: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产品的产能布局是什么样的?
创世纪:目前公司拥有深圳、苏州、宜宾三大高端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其中,深圳基地主要生产包含钻攻机、精雕机系列的大3C系列产品;苏州基地当前以生产通用机系列产品为主;宜宾基地定位主要是覆盖西南区域市场、根据区域市场的需求生产产品,今年因公司钻攻机产品订单旺盛、其目前主要生产钻攻机产品。
公司同时在东莞沙田建设产业园,该基地定位主要是承接深圳生产基地的产能,随着该地产业园逐步建设完成,预计未来深圳基地的产能将陆续搬迁到东莞沙田。
3、调研机构:公司装备产品与发那科等海外竞争对手相比,有哪些区别?
创世纪:3C领域钻攻机产品在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过去国内市场以海外厂商的机床产品为主。公司在与3C领域客户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技术和经验,促进产品性能逐步提升,*把握和满足客户需求。在产品综合性能方面,公司产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稳定性、光洁度、良品率等方面,能够实现对相关进口产品的替代。同时,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本土化的快速响应服务,更好地降低客户的投资风险、保障客户的利益。
4、调研机构:公司今年高端智能装备产品订单旺盛,是否与海外竞争对手受疫情影响导致其对国内市场供应不足有关系?
创世纪:从行业总体情况看,随着近几年国产装备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提升,性价比和本土服务优势凸显,行业已经形成了进口替代趋势,这是近年来国产装备销售良好的重要原因。从今年的情况看,新冠肺炎疫情确实阶段性地对海外部分国家和地区、如日本的厂商造成一定影响,客观上利于国内装备产品的销售,但不构成影响公司今年订单量的主要因素。
5、调研机构: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产品3C系列和通用系列的客户分布情况是怎么样的?
创世纪: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3C系列产品的典型客户有比亚迪电子、领益智造、东山精密、长盈精密、科森科技、通达集团、威博精密、杨达鑫科技、旺鑫精密等;通用机系列产品的典型客户有东山精密、飞荣达、东莞建升、信强电子、深圳格兰达、春兴精工、京信通信、武汉凡谷等华为供应链及中兴供应链客户。
6、调研机构:公司通用机床与同行业相比,有哪些领先优势?
创世纪:由于应用领域的区别,通用机床加工精度、稳定性等方面要求往往没有3C机型高。公司作为3C机型领域的优势厂商,将3C领域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延伸拓展到通用机型领域,机床检测指标较具优势,产品拥有较高的综合性能和性价比。
7、调研机构:公司在通用机床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如何?
创世纪:通用机系列产品应用领域较广,整个市场上单一类别通用机产品销量的市场占比都不高;行业比较分散,生产厂商众多,所以厂商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从市场占有率情况来看,目前行业内没有企业形成较大规模;从销量上来看,公司属于行业第一梯队。
8、调研机构:公司3C系列产品和通用机系列产品毛利率大概在什么水平?
创世纪:公司数控机床产品的综合毛利率在31%左右,其中,3C机型系列比通用机型系列毛利率略高。
9、调研机构:随着公司通用机型产品销售占比提升,整体净利润率是否会下降?
创世纪:公司通用机型和3C机型的供应链重合度较高,因此,随着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拥有的规模优势将转化为供应链成本优势,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此外,公司通用机型初入市场和扩张阶段均适度采取积极的销售政策,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快速扩大市场份额,随着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未来将驱使价格顺应市场趋势,利润率预计波动不大。
10、调研机构:公司加强通用机产品市场拓展,主要采取哪些营销策略?
创世纪:公司在通用机型市场拓展方面主要针对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比如5G产业链、医疗器械、轨道交通行业进行直销,同时灵活运用多种营销模式,如直播、网络销售、展会等多种方式扩大产品销售。公司近年通用机型的销售增长,与公司采用的灵活营销模式息息相关。
11、调研机构:通用机型销售回款和3C机型有没有区别?
创世纪:通用机床产品销售具有客户分散、采购批量小的特点,回款相对较快;3C系列机床产品销售具有客户集中、采购批量大的特点,回款相对较慢;但此部分客户自身的业务规模较大,资质好、信誉高,应收账款的整体风险可控。
12、调研机构:公司机床业务产能在扩充,对熟练工人的需求相应增加,公司是否有储备相关的生产人员?
创世纪:在新员工招聘方面,公司通过和诸多高校、技术职业学院合作,保证一定的新生力量供给;在核心岗位人员方面,公司一方面注重优质人才绑定,一方面采取老带新、师傅带徒弟模式实现关键技术人员积累。
13、调研机构:公司预计精密结构件业务剩余业务、资产等对2021年度经营业绩的影响有多大?
创世纪:公司正在梳理精密结构件业务剩余相关业务、资产、人员、往来款项,年内加快整合剥离进度,将尽*可能减少其对明年业绩的影响。经过2018年至今的持续整合剥离,以及根据公司短期内的计划,精密结构件业务相关人员基本剥离完毕。除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外,公司针对智能制造服务业务、总部职能中心分别制定了盈亏平衡和压缩经营成本的计划,提高经营效益、保障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14、调研机构:精密结构件业务待处置固定资产还剩多少?
创世纪:精密结构件业务相关固定资产分为CNC设备和非CNC专用设备,公司2020年第七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拟处置的CNC设备截至今年10月账面价值14,062.86万元,非CNC专用设备截至10月账面价值6,550.39万元。
上述CNC设备将在2020年底前直接出售,其可收回金额较高、处置对当期损益影响较小。非CNC专用设备计划部分在2020年底前直接出售;针对年内没有出售的部分,公司将根据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异足额计提减值,在后续期间对外出售。
15、调研机构: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为何以营业收入作为业绩考核目标?
创世纪:近年国内中*数控机床产业快速发展,民营资本持续涌入,数控机床技术和产品成熟度不断提升,行业内厂商间竞争也日趋激烈、行业竞争格局和梯队正在形成。未来几年,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同行业间竞争,以持续扩大销售、强化规模优势作为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发展的优先级目标,进而推动公司品牌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增厚公司利润。激励计划选取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的营业收入作为考核指标,系现阶段发展目标和竞争策略决定的。
公司以2020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考核目标计算,2022年营业收入需达到51亿元,则较201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需达到32.68%,较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需达到34.96%。在当前外部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国内机床行业整体由增量发展向优化存量方向转变,行业内厂商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该业绩考核目标兼具科学性和挑战性。
16、调研机构: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是否存在障碍?
创世纪:公司日前修订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的部分内容,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文件和发行申报文件。目前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方案已终止引入战略投资者,认购对象为公司董事长夏军先生,公司已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发行股票构成管理层收购的相关程序,并补充完善了相关信息披露和发行申报文件内容。公司将继续积极推动项目实施进度,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附:活动信息表
时间 | 2020年12月8日(星期二)下午 14:00-15:30 |
地点 | 东莞市东城区伟丰路劲胜智能制造产业园行政办公楼6楼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黄博; 证券事务代表 陈文娟。 |
日期 | 2020年12月8日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300083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300083股票、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简介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