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基金发行失败
中国基金报
遭遇开年股债双双震荡调整后,新基金发行骤然降温。近两个月以来,在新基金发行规模大幅缩水的同时,也出现多只基金募集失败。
伴随着*两只基金宣布发行失败,2022年以来发行失败基金数量也已扩容至5只。
年内首现债基发行折戟
时隔一周,基金发行发行失败的案例再次出现,而且这次是两只债券基金同时宣布不能成立,这也是年内首批募集失败的债券型基金。
2月26日,宝盈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宝盈鸿翔债券基金于2021年5月28日准予注册募集,截至2022年2月24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宝盈鸿翔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基金备案条件,宝盈鸿翔的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宝盈鸿翔是一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于去年11月25日起开始募集,顶格募集了三个月时间仍然难逃募集失败。
无独有偶,同在2月26日,德邦基金也公告称,截至2022年2月21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旗下德邦锐丰债券基金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生效条件,故本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德邦锐丰同样是一只中长期纯债基金,认购起始日为去年12月2日。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2年3月1日。2月22日,德邦基金发布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将该产品的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月21日。直至2月26日,基金管理人宣布德邦锐丰债券因未达到基金合同约定的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对于提前结束募集后又宣布发行失败的做法,华南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可能有两种情况。其一,该基金原本计划顶格募集,之后募集结果很不理想。即使募满三个月,基金成立的希望也不大。于是,公司提前结束了募集期并且无奈宣告基金募集失败。其二,原本答应的机构基金资金无法到位,导致债券型基金合同不能顺利生效。
据了解,宝盈鸿翔债券、德邦锐丰债券在募集期间均未设置募集上限,而两只产品的基金合同均约定,在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且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的条件下,验资通过后便可进行基金备案。
公司表示此次发行失败,系未能达到基金合同约定的备案条件,大概率是未能获得2亿元以上的资金认购。
多重因素致债基发行失败
在权益市场震荡、纯债基金获资金回流的大背景下,为何两只主打稳健收益的中长期纯债基金双双募集失败?
对此业内表示,不同于权益类基金可投资的标的丰富,债券型基金尤其纯债基金同质化严重,并且比较依赖机构客户资金,发行失败的实际概率更高。
“从去年发行失败的基金类型来看,纯债基金占比并不小。”深圳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与权益类基金主要持有人是散户不同,债券型基金的持有人多数是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
他进一步介绍道,因此不少债券基金能够顺利成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构客户,募集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客户改变投资需要,资金没有如约到位。
而在另一位公募人士看来,受制于债市环境和债基收益缺乏吸引力等因素,债券型基金发行拉长时间来看呈现放缓趋势,机构资金更是各家基金公司的“救命稻草”。
为吸引机构资金,债券基金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费率价格战愈演愈烈,是目前纯债基金竞争激烈的一个重要表现。
“目前新发的纯债基金管理费可压降到0.2%,托管费压降到0.05%,如果是债券指数基金,相关管理费*可达到0.15%。这也是目前基金公司在扣除各项管理成本后的价格底线,新发债券基金基本已经按照这一费率标准执行。” 上述固收部人士表示。
另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中长期纯债产品此前踩雷后净值暴跌案例让不少人心有余悸,对管理人也更加挑剔。
“两只募集失败的产品为中长期纯债基金,但从业内反馈的情况来看,当前风险事件的暴露或也在增加类似久期债券的投资风险。”该业内人士补充道,这或许也是基金发行失利的原因之一,例如去年债券基金踩雷地产债出现暴跌,给不少投资者留下心理阴影,更加信赖具有品牌力的公司。
据统计,近期发生异常回撤的纯债数量也很多,还涉及不少头部公募基金,跌幅明显是踩雷了才有的跌幅。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持续火爆的“固收+”基金也在投资收益上优于纯债产品,分流了一部分资金。
不仅如此,有投资人明确表示,考验债市承压与否的关键依然是流动性评价原则:如果市场流动性相对不足时,基金经理就无法按预期的价格将债券或其他资产买进或卖出。
募集失败容忍度提升
加上*发行失败的两只债券基金,今年以来宣告合同不能生效的基金产品达到5只(各份额合并统计)。
开年不到两个月时间,5只基金公告募集失败,这样的频率在历史同期处于高位水平。
究其原因,市场连续震荡是影响投资者认购热情的重要因素。 今年以来,众多不确定因素频发,全球资本市场震荡,国内也受到牵连。
就债券市场而言,2月22日,受乌克兰危机影响,全球避险情绪再度升温,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7BP至1.86%,但国内债市延续独立走势,现券期货整体延续弱势。
事实上,面对目前的市场环境,公司层面对基金募集失败的容忍度也在提升。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华南渠道总监直言,“基金公司的容忍态度主要是看公司领导层怎么想。”
但他同时表示,各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公司担心品牌受影响,可能会拿钱砸也要卖;但从市场角度看,市场大趋势难以抗拒,不少基金公司对基金募集失败的容忍度也是在提高的。
从去年以来募集失败的基金产品来看,大多数来自中小型公司。业内看来,相较而言,大公司在资源、渠道等方面具有积累和优势,资金的募集能力要强于新成立的公司和中小公募,在基金发行困难时,大公司也有资金通过发起式形式来布局。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预计,面对震荡市结构性行情的延续,基金发行市场冷热不均的现象仍将加剧并趋于常态化,基金发行失败的案例也会越来越多。
“为基金管理人,公募机构应该更加重视产品设计、谋求创新,同时,适度控制产品发行速度,着力打磨投资能力,将持营产品做成精品。”他说道。
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
太突然!刚刚,又两只基金发行失败!(王珞)12月13日,广东省林业局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省林业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认定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等56家企业为2021年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此次认定工作,旨在进一步培育林业经营主体,发挥林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广东省现代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发展。根据《通知》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省林业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争取相关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助推企业做强、做优。
普邦股份表示,此次被认定为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肯定了普邦股份对广东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做出的贡献,也彰显了其市场地位和品牌知名度。未来,普邦股份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立足本职,以技术、市场、服务等为纽带,高效率协同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构建完整的生态景观全产业链;同时始终牢记使命,秉承和谐发展的理念,美化人居环境,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林业项目,促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并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健康发展,为广东林业产业实现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今日,华富基金公告称,华富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截至2022年3月18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基金合同》不能生效。这也意味着该基金发行失败,这也是今年来第3只发行失败的ETF。
除了新基金发行失败,在存续的ETF产品中,其实也有不少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此前也有过相关的报道,这些产品虽然已经成立,但是未来可能面临着清盘的风险。
又一只ETF发行失败
根据华富基金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3月18日,华富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募集期限届满,因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也就是说,该基金最终发行失败。
据悉,该基金自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3月18日进行发售,其中,网上现金认购的发售日期为2022年3月16日至2022年3月18日,网下现金认购的发售日期为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3月18日。
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14日时,该基金曾公告取消基金2022年3月16日至2022年3月18日的网上现金认购。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其实就开始预示着该基金有可能发行失败,取消网上现金认购主要是不想网上认购投资者的资金再进来,因为发行失败之后,不仅还得退回去,而且这中间也会占用一些时间。
年内已有3只ETF发行失败
而随着这只ETF发行失败,今年以来,发行失败的ETF已经有3只了,此前的是平安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和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
此外,从这些基金来看,基本也都是热门赛道的产品,银行板块虽然不像新能源、消费那么热门,但今年以来整体表现还是比较好,特别是1月和2月时更为抢眼。
这些热门主题基金最终都没能成立,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是市场调整的原因,投资者的认购热情大不如前,今年新基金的发行情况有目共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ETF有明显的头部效应,这些主题目前市场已经有不少竞品。
此外,算上这3只ETF,今年以来发行失败的基金已经有7只了。具体
数据WIND
养老目标基金或首现清盘
除了新基金发行遇到困难,一些存续产品也不太理想,此前
比如易方达沪港深500ETF,截至2022年3月23日,已连续45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还有易方达现代农业 ETF,截至2022年3月11日,已连续48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此外,近期还出现了养老基金可能清盘的情况。国联安安享稳健养老的公告显示,准备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基金合同终止的有关事项。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19年4月26日,距今不到3年时间。若最终持有人大会通过,那么这也将是首只清盘的养老目标基金。
虽然该基金不是目标日期基金,但是自从养老目标基金推出之后,这也是首只可能出现清盘的基金。此外,如果从目前存续的养老目标基金来看,其实也有不少基金的规模低于5000万元,未来不排除有更多的基金选择清盘。
而对于这类产品而言,据
又有新基金发行失败了。
今日,中融景源混合、平安鑫源混合均公告基金合同不能生效,这是本月以来第3和第4只发行失败的基金,也使得今年以来发行失败的基金增加到了15只。
-500470853
在这些基金发行失败的同时,
两只新基金发行失败
今日,中融基金公告称,中融景源混合截至2022年6月3日基金募集结束,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资料显示,该基金募集期从2022年3月4日至2022年6月3日,可见用足了3个月的时间,但最终也未能成立。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其实在6月3日时募集期就已经到了,但是直到6月30日才公告募集失败,中间又间隔了近1一个月时间。
对于为何延后近1个月才公告,中融基金方面仅表示(募集期结束后)1个月之内公告符合相关规定。
根据基金合同约定,基金管理人在募集期间未能达到基金的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基金管理人承担全部募集费用,将已募集资金并加计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在基金募集期结束后30日内退还基金认购人。
在业内人士看来,“成立不成立的,其实提前就能估算出来,走直销的,很早就谈好入金时间,走代销的,也有预估量和预案。拖了又拖的,属于办法不多,但又不甘心。”
“而过了募集期的,一般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钱进来了,但是可能出现比如超比例之类的一些不合规原因,也不敢贸然成立,拖一拖想着万一找到解决办法了呢?”该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
与该基金同一天公告发行失败的还有平安鑫源混合,该基金于2022年3月29日开始募集。截至2022年6月28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也未能满足备案条件,最终发行失败。
从产品类型来看,中融景源混合为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安鑫源混合为偏股混合型基金。随着这两只基金发行失败,本月发行失败的基金达到了4只,而今年以来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也达到了15只。
部分偏股基金开始限额
一边是发行失败,另一边却是发行火爆,特别是同业存单基金和REITs产品,认购规模少则几十亿,多则数百亿,有的还出现了按比例配售的情况。
比如近日成立的工银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成立规模达百亿,还有今日公告成立的华安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发起式、中加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虽然没有达到百亿规模,但是也都超过了45亿元。
而存续的同业存单基金,也在纷纷设置申购限额,比如华夏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今日公告称,自6月30日起,单一投资者单日累计申购(含定期定额申购)申请基金的金额应不超过人民币50万元。
产品供应较少的REITs产品,认购更加火爆,即将于7月5日公开发售的鹏华深圳能源REIT,在询价时,拟认购数量总和达137.53亿份,为初始网下发售份额数量的109.15倍。
还有在存续的基金中,
值得一提的是,中庚价值领航在5月10日时才刚取消单日单账户1万店的限额,不到2个月时间,就又重新限购了。而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上一次放开申购的时间在3月18日,距今也才3个多月时间。
除了丘栋荣管理的产品,兴证全球基金任相栋管理的兴全合泰同样也设置了申购限额,单日单账户的限额为15万元,而此前放开申购的时间为4月14日,距今也是仅2个多月时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发行失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发行失败、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