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股票股吧(股市放假安排)

2022-07-06 0:13:14 证券 xialuotejs

爱尔眼科股票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眼茅”爱尔眼科又被曝出问题了。

近日,多份“爱尔眼科被曝出手术回扣清单”在网上流传开来,并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而曝出这个清单的人,还是曾在武汉抗疫前线的女医生艾芬,一年多以前,她与爱尔眼科的医疗纠纷,如今还在继续……而爱尔眼科的股价,也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狂跌超45%。

知名抗疫医生再质疑

1月6日以来至1月9日,认证为“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的艾芬在微博上先后贴出了4份名单,称“爱尔眼科 行贿中国”。

名单包括“国家公职人员姓名、转介人职务、联系人、金额、开户行、卡号、患者姓名、手术日期、病种、手术费”等内容,艾芬质疑爱尔眼科存在行贿医生的行为,并称“如此大的金额,如此众多的人群,是否构成行贿罪?”。

据悉,艾芬披露的相关信息应该是支付给相关人员介绍患者来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好处费“,即回扣。

明细显示,江苏省宿迁市多个县市区的医生、公职人员、社会人员拿了爱尔眼科的回扣,金额从70余元至2000余元不等,总金额为78万余元。

据@上游新闻报道,明细中的3人接受采访时称,拿回扣一事属实。2019年被人举报后,相关部门已处理,他们已退还回扣。@点时新闻联系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董事会秘书吴士君及市场管理部,市场管理部一负责人称稍后会给回复。

截止发稿,尚未得到该公司回应。

冲上热搜

股民慌了:又爆雷了……

该消息肃侯冲上微博热搜。

不少网友表示要严查爱尔眼科贿赂腐败。

而股吧里,股民更是炸了。有股民直言,爱尔太不争气了,又爆雷。更多股民担心爱尔眼科周一又要暴跌了。

医生艾芬与爱尔眼科

的医疗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爆料的医生艾芬,一年多以前与爱尔眼科爆出的医疗纠纷,也刷屏全网。

这一切始于一场白内障手术。

2020年12月30日,武汉抗疫医生、 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医生在微博自曝在爱尔眼科接受晶状体更换手术后视网膜脱落,迅速引发热议,元旦假期更是多次冲上微博热搜。艾芬发文称自己在爱尔眼科进行了相关手术后,视网膜脱落,右眼近乎失明。在艾芬医生看来,“他们忽视了我眼底变性的情况,贸然为我进行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复查也未告知眼底情况,导致延误了*治疗时机。”

12月31日晚,武汉爱尔眼科发布声明称,艾芬医生右眼为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

1月4日新年股市开盘前,爱尔眼科集团公布关于艾芬诊疗过程的核查报告。报告称,艾芬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艾芬的病历记录上有术前眼底检查记录和术后第一天眼底检查记录。同时,爱尔眼科承认诊治过程中存在问题,“仅有术后第一天的复查记录”“主诊医生未按医院规范规定及时上报不良事件”等。

但对此艾芬并不认同,她表示爱尔眼科这是“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管理混乱,推卸责任”。她在微博上也发文称,“12月29日,我就眼部病情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王勇通过电话,王勇先在电话中说,在给我做白内障手术前,检查了我的眼底,但只检查了眼底中央,没有检查眼底周边,未发现眼底变性。这属于检查不够彻底,对此深表遗憾,愿意道歉。王勇还表示,如果检查彻底,发现了眼底变性,要不要、能不能做白内障手术,要看眼底变性的治疗情况。”艾芬表示自己作为医生公开质疑爱尔眼科不是医闹,不为钱而是为了真相。

时至今日,艾芬仍然在微博上对爱尔眼科的多方面行为进行质疑。

2000亿“眼茅”

全国超600家医院

2009年爱尔眼科作为首批28家上市公司之一登陆创业板,12年来,公司市值一路飙升,从最初的69亿元不断突破百亿、千亿大关,去年一度突破3600亿元。长期以来因为业绩优良、稳定,被市场称为“白马股”,更被喻为“眼茅”,备受投资者关注。

分析师认为,眼科是一个很好的赛道,其中眼科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增速也最快,是最终端、最值得资本投资的赛道。

2003年成立,2009年登陆创业板的爱尔眼科可以说是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特别是非公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老大哥”。公司上市后通过新建和并购开启扩张步伐,2014年公司设立并购基金,通过收购不断加速拓张,目前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东南亚,奠定了全球发展的战略格局。

官网显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眼科医院及中心达720家,其中中国内地611家、中国香港7家、美国1家、欧洲89家、东南亚12家。2020年,中国内地年门诊量超1000万人次,手术量超100万台,医疗服务网络覆盖全球近30亿人口。

如此快速的扩张,归功于公司的独具特色的“分级连锁”发展模式和并购基金模式。爱尔眼科的“分级连锁”通过不同层级医院的功能定位,提高资源共享效率、医疗水平,目前已经覆盖国内3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及自治区首府,约2/3的地级市以及约1/10的县级市。公司未来的扩张重点将会更聚焦于县级市,并将在省会城市建设多家医院。

然而,与疯狂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爱尔眼科研发投入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公司定期报告显示,2018年—2021年9月,爱尔眼科研发支出占比分别为1.22%、1.53%、1.38%、1.36%。

一年不到暴跌45%,市值蒸发超1700亿

“医药女神”重仓、吴兴武、赵蓓新进

财报显示,截至2021三季末,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115.96亿元,同比增长35.38%;归母净利润20.03亿元,同比增长29.5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75亿元,同比增长37.58%;经营净现金流净额32.46亿元,同比增长27.14%。

而公司的股价也在这大半年跌跌跌不休,现今股价较2020年12月31日跌去超32%。较2021年7月历史高点下跌超45%,*股价为38.73元每股,市值也蒸发超1700亿至2094亿元。

而爱尔眼科也是不少医药基金经理的心头好。三季报显示,“医药女神”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增持超3557万股至1.09亿股,位列公司第四大流通股东;吴兴武则新进2342万股至第八大流通股东,赵蓓也新进超2201万股至第九大流通股东。




股市放假安排

我们常听到别人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大概意思就是,股市的变化领先于经济。

比如,2020年疫情后,大家都对未来经济极其担忧,结果股市深跌后立马反转,结果经济居然还不错,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尤其是我们还趁着海外疫情泛滥,出口大增。

再比如,2021年初,沪深300就开始阴跌,结果经济也在年中开始逐渐走弱,到今年,大家更是感到经济的凄惨。

这么看来,股市还真能提前反映经济。

如果你真的这么线性思维地认为这句话是真理,那就是典型的韭菜了。

一、相关性不是因果性

这句话中股市和经济其实并非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这就是里面的玄机。

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区别,我举一个例子来解释。

我们知道公鸡打鸣之后,天就会亮,这是相关关系。因为你如果把公鸡都毒哑了,天照样会亮。

但很多人就会认为因为公鸡打鸣,所以天亮了。大家别笑,错把相关关系当做因果关系的人可是大有人在。

比如,很多人在2019年和2020年炒股赚了很多钱,于是就天真地认为自己是股神在世,以为自己有天才般的投资能力。但真的是这样吗?

殊不知,你赚钱和你的能力或许没有半毛钱关系,仅仅是因为你赶上了行情。牛市里,傻子都赚钱,你很有可能就是那个傻子。

所以当很多人选基金时,拿着基金前几年的业绩反复对比的时候,我确实觉得这挺逗的。

下面这张图是木头姐和巴菲特最近几年的业绩表现。如果你只看前半段,你会认为木头姐是股神,巴菲特是韭菜。

请注意,从2014年到2021年,长达7年时间,巴菲特都是跑输的。所以,别天真地认为基金前5年的业绩好就真的好。

很多人的财富也是这样做过山车的,他们因为赶上时代红利,一下子成了爆发户,他们都认为这是因为他们英明神武,所以赚了这么多钱。

但又有多少人把这些财富守住了?很多人一旦有了财富,不是乱消费就是瞎投资,最后财富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你没有HOLD住巨额财富的能力,最终也会还回去的。

这些例子都是相关性和因果性的区别。

所以大家可以仔细想想了,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到底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呢?

二、股市到底反映的是什么?

当你搞不清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时,只需要去找反例就可以了。

比如,2015年的大牛市,但当时经济还很弱,经济是在股市暴跌后的2016年才逐渐企稳的。

这就说明它两不是因果关系,而只是相关关系。

那股市到底反映的什么呢?

股市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市场,所以它反映的是投资者的预期。

比如,前不久房地产和汽车不都大涨了一波吗?

为什么涨?是因为这两个行业确实会业绩大增吗?

不是,仅仅是因为投资者猜测刺激政策会带来业绩提升而已。

当大家都这样认为的时候,就会形成上涨的趋势。当趋势形成后,一些傻瓜看到上涨就会追进去,从而把趋势推升得更猛,不过此时,主力已经在悄悄地卖出了。

主力就特别喜欢在看到一些消息后,故意去拉升股价,让不明事理的散户认为这些消息确实能带来公司的业绩提升。

散户嘛,都是看到股价涨就觉得公司好,看到股价跌,即便是年赚千亿的好公司,他们也认为公司就是个垃圾。

所以散户仅仅是在预判,而高手则是预判别人的预判!

听起来是不是很绕。我再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地上有100块钱,有一个学生看到了,立马准备弯腰去捡。

这个时候经济学老师很不屑地说:怎么可能?如果真的有100块钱,早就被别人捡走了。

这个老师就是在预判别人的预判。但搞笑的是,有时候,地上还真的就有100块钱。

看到这里,你就知道为什么投资这么难了。原因有三:

第一,你看到现象再去投资,容易被别人割韭菜。比如,自己感到经济很好的时候冲进股市,结果刚进去,股市就暴跌。

第二,你预判了现象再去投资,也可能被割韭菜。比如,你预测未来新能源是很好的投资方向,但一进去,股价就暴跌。因为别人都跟你一样这样预判,你就从众了,只有预判了你的预判的人,才把钱赚到了。

第三,预判了别人的预判的人,还是可能被割。就比如那个自认为聪明的经济学老师。

那我们如何在股市里稳定地赚到钱呢?这个最后再说,先来看看哪些情况下,我们*不要去参与投资。

三、当大家都在预判别人的预判时,就要当心了

我有一个长辈,90年代的时候他在一家国企上班。同级别的同事有10个,但是往上晋升只有一个名额。

这个时候竞争就很激烈了,大家相互间明里暗里的斗,都在想着对方会出什么阴招。

这个长辈也挺有趣,他干脆就放弃了,直接留职下海经商去了。

几年之后,他成了混得*的一个。而那10个同事都混得很一般,斗争中基本上都是伤敌1万,自损8千。

怎么自损的?不管是花钱通关系,还是得罪同事,都是必不可少的。

说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如果你在某个投资板块发现局面很混乱,一时间摸不着头脑,那还不如直接放弃,去一个相对简单和容易的板块赚钱。

就比如最近这个猪肉板块吧。

按照以往的猪周期规律来讲,猪肉价格没有触底,生猪存栏量没有下降前,是不应该着急下手的。换句话说,在没有看到养殖企业业绩转折点前不用着急下手。

可是吧,猪周期的理论被各个自媒体一吹捧,这个投资的方法就成了烂大街的理论了。大家都知道的方法,最终就会失灵了。

所以本轮猪周期就很有趣,猪肉价格还在暴跌中,就有一大批投资者下场布局了。

这些人就是预判别人的预判,抢跑了。

当很多人都在预判别人时,养殖企业的股价就提前被推高了。温氏股份的股价在去年年中就开始上涨了,而它现在还在巨额亏损中呢。你说投资者是不是都疯了呢?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就不太愿意参与了。因为场面实在太混乱,大家压根都不看业绩,而都是在预判别人的预判。说白了,大家都在***,du自己能事先猜对别人的想法。

既然投资者内部存在严重的内耗,意见就会分歧,那么股价也不会涨多少,我们也就不知道这个趋势能持续多久,毕竟没有业绩支撑,一切都是虚无的。我们不可能猜透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心理。

股价只要稍微一跌,我们就会胆战心惊,不知道其他投资者是不是要集体撤退了。

或许更扯淡的还在后头,那就是,当这些养殖企业终于扭亏为盈的时候,股价就暴跌了。

当然,在这场博弈中肯定有人是能赚到钱的,但我们投资要看的是概率和赔率,而不是去看个例。

总而言之,当你发现场面很混乱的时候,就不用去死磕了,换个容易取胜的战场不是很好嘛?

所以之前我看到很多人死磕医药,就只能叹息。现在医药的局势这么不明朗,何必非要去死守它呢?其他赚钱的机会很多嘛!

四、如何在股市中稳定的赚钱?

股市是人组成的江湖,所以在这里赚钱,你得事事料敌于先。

但是当大家都是聪明人,都在预判别人的预判时,你就很难赚钱了。

当前A股的投资者以散户居多,聪明人还很少,所以有知识和经验的人能薅到不少羊毛,但随着A股越来越成熟,机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大家都是聪明人了,你就很难在这里赚到超额收益了。如果你还是个傻瓜,那肯定会被生吞活剥了。

这是不是像尽了职场?

所以,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为了在股市里赚到长期稳定的钱,我有5个原则:

1.没有业绩支撑的东西我一般不会碰。

比如像军工这种板块,本身业绩就很烂,全是靠散户的想象力撑起来的股价,我是不会去参与的。

反正可以赚钱的板块多的去了,我干嘛非要吊死在一个板块上呢。不论是长期收益和短期爆发力,军工都还比不上创业板指数,而创业板至少还有业绩支撑。那我肯定选有业绩支撑的板块。

我时刻提醒自己,我是来赚钱的,不是来***的。

2.估值太高,一般不会碰

像很多的科技板块,上涨确实很猛,但估值常常都高得吓死人。

不过由于投资者热捧,再高的估值都没人在乎,所以即便我看空,也常常被打脸,它们就是一个劲地涨。

但事实证明,这种板块上,能赚到钱的也很少。就比如这两年的新能源和半导体,有几个人是真赚到钱的?即便赚到钱,占总资金的比例是多少呢?

估计很多人在不断上涨中就早早的跑掉了。回头一看还在涨,又追进来,结果...你懂的。

3.场面太混乱的,一般不会碰

就好比我之前举例的猪肉、汽车和房地产。

他们都在里面交易预期,预期这东西就太不可测了,一个消息可能就会打破所有幻想。

4.寻找正确的非共识

投资市场里,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东西,通常都赚不到钱,即便赚钱,收益率也很低。

因为大家都认为好的东西,价格都不会便宜。价格不便宜,收益自然也就不高。搞不好还特别危险!

当然,大家都认为不好的东西,也不一定就能赚钱。比如大家都知道房地产是夕阳产业了,如果你非要逆共识而为的话,也会损失惨重。

所以,我们要找的一定是那种大家认为是错误的,但它本身是正确的投资标的。

比如之前的中概就是一个例子。大家都认为中概要完蛋了,但实际上中概不可能完蛋。

这种正确的非共识,才能让我们赚到很多的钱。

类似的例子还有保险,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被验证,过两年再复盘的时候,大家可能才会恍然大悟。

所以做投资,还真得有点叛逆才行,因为在共识里,很难赚钱,毕竟股市本来就不是一个让大多数人赚钱的地方。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从非共识到成为共识,通常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你得是个长期投资者才能胜出。

5.把最坏的结果想在前面

投资中,亏损是一定会有的。所以无论我们投资什么都要先把最坏的结果想到。

事先制定好相应的策略,保证在最坏结果发生时,不会对我们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比如,仓位控制,建仓方法,止损策略,基本面检测等等。

总而言之,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而是投资者心理变化的晴雨表。但我个人不愿意去跟人相互预判,而是在人少的地方偷偷地赚钱。

7月的策略已经更新,老朋友可以去看了!


打赏自愿,1分钱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来我的同名*:睿知睿见!

上面的内容更丰富还做了分类,一起看财经,学投资!




爱尔眼科股票股吧

早盘,爱尔眼科(300015,股吧)大跌超6%,外资不惧高位,接盘大股东1%的减持股份。随着大盘连续多日回暖,各大机构再次吹响“牛市”的号角,几路资金加速入场,加大对A股布局。

在实现了8连涨后,早盘创业板指数震荡走低,收跌0.42%。上证指数小幅上涨0.15%,半导体、芯片概念股继续领涨,金融、地产股走强。瑞芯微涨停,扬杰科技(300373,股吧)、卓胜微(300782,股吧)等涨幅超7%。

国药股份再度触及涨停,消息面上,6月2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Ⅲ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启动仪式在中国北京、武汉、阿联酋阿布扎比三地同时举行,这是全球首个III期临床疫苗。

大股东减持17亿元,外资“接盘”50倍大牛股

股价刚刚创下历史新高的超级白马股爱尔眼科早盘大跌6.03%。昨晚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爱尔投资连续两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4027.16万股公司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1%。变动后,爱尔投资仍持有14.62亿股公司股票,占总股本的36.31%,继续保持大股东地位。

打开APP 阅读*报道

大宗交易数据显示,爱尔医疗投资集团本次减持的成交价格为42.33元,减持套现金额为17.05亿元。

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解释,此次爱尔投资减持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在深圳和武汉两地购置房产,未来由公司医院长期租赁使用,由此大幅度提升医院的就诊容量和等级水平,让医院专注于长期稳定发展。同时,吴士君透露,此次各股票受让方均为全球知名大型资产管理公司。

爱尔眼科是A股医药板块长牛股,股价从十年期的低点至今已翻了50多倍(前复权后2010年*价仅0.85元/股),2019年以来也仅有3个月的月线收阴,股价韧性十足。该股一直受到外资青睐,目前北上资金已持股公司流通盘超8%,10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还盘踞着3位QFII投资者。

爱尔眼科月K线

外资连续流入A股,22股获两大活跃资金加仓

外资大幅流入A股是不争的事实,近日多只个股又触发外资买入预警。昨日深交所网站发布预警,截至6月22日,已有5只股票的QFII/RQFII/深股通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26%,分别为美的集团、索菲亚(002572,股吧)、泰格医药(300347,股吧)、广联达(002410,股吧)和启明星辰,其中,启明星辰(002439,股吧)*上榜,5股同时“触线”亦属A股*。根据相关规定,所有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总和,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30%,实际操作中,26%被视为警戒线。

今日早盘,北上资金继续大幅流入A股,金额近21亿元,近五日已连续买入超280亿元。证券时报·统计,6月以来,北上资金持仓比例增加超1个百分点且杠杆资金加仓幅度超过10%的个股共有22只,股价平均上涨15.84%,医药板块个股最受外资和杠杆资金青睐。

杠杆资金入市提速,融资余额创年内新高

不但是北上资金,杠杆资金近期也出现连续加仓操作。截至6月23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11468.91亿元,实现7连增。其中,融资余额合计11156亿元,较前一日增加41.39亿元,突破3月顶峰时期的水平,不仅创年内新高,也创2016年1月上轮牛市以来的*水平。

分行业看,医药生物行业近7日融资余额增加52.03亿元,增加最多,融资余额增加居前的行业还有非银金融、电子等;融资余额减少的行业有有色金属、综合等。以幅度进行统计,传媒行业融资余额增幅*,达7.15%,其次是家用电器、医药生物,增幅分别为6.64%、6.19%。

个股方面,两融余额连升期间,17股被融资客大幅加仓,融资余额增幅超50%。老百姓期间融资余额增幅*,*融资余额为3.18亿元,期间增长319.45%;其次是凯撒文化,*融资余额11亿元,增幅为114.79%,融资余额增幅居前的还有广联达、飞科电器(603868,股吧)等。

从*金额统计,近七日融资余额增加最多的是中兴通讯,期间融资余额累计增加12.52亿元,增幅为26.81%;中国平安、凯撒文化(002425,股吧)等融资余额分别增加9.10亿元、5.88亿元,位居第二、第三。

声明: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爱尔眼科股票股吧同花顺

8月26日,爱尔眼科(300015)披露半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73.48亿元,同比增长76.47%;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增长65.03%;基本每股收益0.21元。

爱尔眼科表示,公司实现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居民眼健康意识逐步加强,医疗消费稳步升级,国家近视防控战略、防盲治盲等政策的推进实施,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各项业务快速恢复,共同促进了业绩的增长。

8月27日,爱尔眼科低开1.54%,报47.96元,*市值为259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爱尔眼科已较高点下跌超30%,市值蒸发超过千亿。

Q2净利增速仅5.86%

尽管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但仔细看Q2净利润增速的话,可以发现二季度增速却只有个位数,与不少投资者预期的高速增长或有出入。

不过,去除2020年同期疫情因素基数较低的影响,与2019年同期相比,爱尔眼科今年上半年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依然分别达到54.73%、60.54%、76.54%的高增速。

与此同时,眼科“赛道”依然看不到天花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门诊量479.04万人次,同比增长81.38%;手术量40.54万例,同比增长71.57%。

此外,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预计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4亿以上。由此可以预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年龄相关性眼病将持续增长。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近视人群高发化、低龄化、高度化的形势严峻。

市值缩水超千亿

今年以来,白马股、蓝筹股、核心资产、价值股跌跌不休,比如“眼科茅”爱尔眼科较高点下跌超30%,市值蒸发超过千亿,而“猪茅”牧原股份(002714)股价更是腰斩,各个领域的巨头股价几乎又回到了一年前,投资者唏嘘不已。这些曾经的明星股,如今已经被部分认为是不再具备投资价值。

除了爱尔眼科,近一个月跌幅超30%个股有盐津铺子(002847)、安井食品(603345)、中公教育(002607)、学大教育(000526)等,前2股2020年涨幅均超过200%。可以明显发现这些股前期涨得越高,近期则跌得越惨。

白马股是否还值得投资?相关分析师表示,在大盘股和中小盘股的估值分化逐渐修复后,业绩驱动或将成为A股风格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类股票是各个行业的风向标,在2020年疫情以及美国大选的不确定因素驱使下,白马股因抗风险能力强、业绩确定性更高,从而成为机构深度抱团的对象,股价屡创新高之下,估值也超出合理范围。

但随着股价的回调,估值的修复,如果业绩能稳定向上,后市仍将具备投资空间。另外,新华社近日的深夜发文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依然稳固,行业监管政策有利于中国长远发展。平安证券表示,经历了7月波动调整后,市场短期可能进入盘整阶段,但整体不具系统风险,硬科技向上趋势仍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爱尔眼科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爱尔眼科股票股吧、股市放假安排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