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投资界,葛卫东被称为“东邪”,从100万起家,到身家百亿登上福布斯排行榜,是成为国内期货投资圈进入富豪榜第一人。近几年来,伴随着A股结构化市场特征成形,葛卫东开始把精力放在了二级市场上。
葛卫东持仓特点来说,均是以成长股为主,并且持股时间长。对于投资,他认为:要对市场有两种态度,一是预测,二是倾听。这两种模式是相互干扰的!以我的观点,倾听比预测更重要,更靠谱。可市场上的人都太过分看重预测的可靠性,为什么呢?
其实是很多事后进行假分析看似靠谱,蒙蔽了大家的眼睛,其实危机真的来临时,有几个人能预测到?即使有,也*不是专家!倾听很重要,也很可靠。
在2022年,随着上市公司财报季到来,葛卫东在二级市场的动作*曝光,具体来看。
1、大举减仓软件龙头
用友网络可是葛卫东持仓最久的代表个股。根据统计用友网络股东数据来看,葛卫东持有用友网络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最早出现在十大流通股股东是在2017年三季度,持有3945.22万股,持股市值为9.33亿元,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在此后是以增持为主,持仓最多的季度是在2020年三季度末,持股数量高达1.21亿股,期末持股市值为46.15亿元,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从股价来看,在葛卫东大幅度建仓买入的时间点,用友网络的股价在疫情初期,随着云板块爆发成为市场龙头,股价在2020二季度被炒高至54.85元。而在2020年四季度,葛卫东开始减持,在当年四季度2021年一季度、2021年二季度和四季度,分别减持了345万股、105万股、128万股和27.17万股。
而此次的减持力度则是近些年*的一笔,从年初到3月11日他继续减持2378万股。具体来看,在3月17日用友网络也发布了《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披露,葛卫东减持了这只软件股2378.05万股,截至3月11日,持股数量降至9095.98万股。
值得一提的是,葛卫东还参与了用友网络的定增,当时发行价格为31.95元/股,今年1月该非公开发行方案最终完成。在此次减持完成后,葛卫东持仓用友网络期末持股市值更是降至23.29亿元,位列第六大股东。
回到公司身上,在3月用友网络公布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年报成绩:营业收入为89.32亿元,同比增长了4.7%,但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8亿元,同比减少28.2%,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减少55.3%。反观到股价上,市场给出答案,用友网络在一月份短期高点40.33元后,股价接连下挫,幅度超30%,现阶段股价已经在24.58元附近徘徊。侧面说明葛卫东持有四年多时间后,在积累丰厚收益后,逐步兑现利润。
2、加仓材料股
凯盛新材作为一只次新股,在上市之初因为葛卫东买入,获得市场关注度加分。根据资料显示,全球*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及国内领先的芳纶聚合单体生产企业,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8.80亿元,同比增长40.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93亿元,同比增长20.50%。
目前已经具备了氯化亚砜及酰氯类产品的生产、提纯及检测等核心技术;在生产及安全预警方面采用了自动化控制系统,保证了生产的稳定连续及安全性;通过二氧化硫的分离和循环利用,实现了整个生产工艺的节能环保和提质增效。公司生产的间/对苯二甲酰氯产品纯度可达到99.95%以上,保证了杂质检测符合下游国际大型客户采购检测要求。
这是一家属于新能源上游股,在刚上市之际便受到市场追捧,股价一路走高到72.44元,在去年*披露三季报就获得葛卫东青睐,新进254.85万股,期末持股市值为8408万元。
在四季度,凯盛新材股价回调过程中,葛卫东减持了104.95万股,期末持股降至149.90万股,持股市值为7311万元,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但是葛卫东系选择加仓,他的妹妹葛贵兰新进前十大,持有417.70万股,期末持股市值为2.04亿元,位列第一大流通股东;王萍也新进前十大,持股72.44万股,期末持股市值为3533万元,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总结来说,葛卫东在今年的操作上依旧是成长股为主,并开始逐步退出浮盈较大的个股,在开年来股价回调较大的前提下,逐步加仓看好的个股。
但要注意的是,葛卫东在二级市场并不是百战百胜的存在,他也有割肉出局的个股,比如集友股份。
恒生指数公司5月18日下午宣布,纳入来自大中华区域(内地、香港、***及台湾)的同股不同权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至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选股范畴,个别成份股比重上限设定为5%。这意味着小米、美团、阿里有望纳入恒指。
今年1月中,恒生指数公司针对恒生指数应否纳入同股不同权、第二上市公司事宜进行为期2个月咨询。咨询文件涉及的内容包括恒生指数定位﹑同股不同权公司应否被纳入恒生指数选股范畴﹑第二上市公司应否被纳入恒生指数的选股范畴﹑恒生指数中金融行业比重情况,以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相关事宜。
据悉,此次咨询共收到来自52家机构的58个回覆,其中资产管理机构共有33个回复,交易员、企业、学术、协会组织等亦参与了回复。
恒生指数公司表示,超过90%以上的回复人士支持纳入大中华的同股不同权公司至恒指及国指的选股范畴,他们的主要意见认为,“香港联交所及监管机构应有足够措施以保障投资者利益;有回复人士认为同股不同权公司之管理架构有别于传统公司;对于是否应该限制此等成份股在指数中的比例,市场声音则不太一致。”
因此,在计算流通股份数目时,所有一股多票的股份将被视为非流通股份,“除非转换成一股一票的普通股份,否则一股多票的股份不能在市场交易。”同时,针对成分股的比重,个别同股不同权成份股在恒指及国指中的权重设有5%的比重上限。
同时,针对第二上市是否应该纳入恒指及国指的选股范畴,超过92%的回复人士表示支持。有意见表示“未见主要上市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有显著的风险差异,他们比较关注此类公司的可投资性”。
因此,恒生指数在考虑将相关公司纳入指数时,在计算市值时只计算其在香港注册的股本部份,计算流通股份数目时,由存托人持有作为海外存托证券之相关香港股本将被视为当成非流通股份。此外,个别第二上市成份股在恒指及国指中的比重设有5%的比重上限。
摩根大通分析师此前发表报告指出,同股不同权及第二上市公司可获纳入恒指,但预计会以较其自由流通量经调整市值(free float adjusted market cap)折让的形式进行。
该行预期,阿里巴巴、美团及小米将会受益,并最早于9月20日获纳入,并预测可吸引37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入这三家公司。
事实上,以市值计算,阿里、小米及美团目前占港股市场总市值的15%。今年迄今为止,这三只个股占日均交投量及南向交易量的占比达到7%-8%。
中国基金报
2022年行至将半,基金经理们也在为下半年积极布局调仓换股。根据近日一些上市公司因为回购、重大资产重组等原因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一些知名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已经做出了调仓动作,加仓看好的标的。比如丘栋荣加仓物流股嘉友国际,减持传媒股紫天科技;葛卫东加仓“网络技术股”安恒信息;谢治宇加仓梅花生物;曹名长继续加仓冀东水泥;高毅邓晓峰二季度继续加仓中航电子;冯柳加仓“医疗器械股”惠泰医疗等。
6月29日晚间,嘉友国际发布公告,截至6月23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较一季度末已发生变化,其中,由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品质一年在二季度内已加仓,持股数量由原先262.43万股变为340.29万股。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是跨境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及供应链贸易服务的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跨境多式联运、大宗矿产品物流、智能仓储等跨境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及供应链贸易服务。
嘉友国际于一季报显示,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5亿,同比增长8.4%;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同比增长28.6%;每股收益为0.34元。
今年以来,嘉友国际股价累计涨近20%。
此外,近期,紫天科技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而公布了*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显示,此前一季报中丘栋荣旗下的多只基金已经全部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根据一季报,丘栋荣管理的三只基金中庚小盘价值、中庚价值领航和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均位列紫天科技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其中,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在一季度末环比增持33.95%。
值得注意的是,与丘栋荣操作不同,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和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仍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对该公司的持股数量与一季度末均持平。
公开资料显示,紫天科技曾是一家实体企业,从事锻压设备的研发,但随后转型为科技型传媒公司,该公司还涉及广告服务、休闲游戏等业务。
今年以来,紫天科技累计跌近30%。
葛卫东加仓“网络技术股”安恒信息
除了上述公募基金的调仓动作浮出水面外,一些私募的调仓情况也出现在了其他上市公司的公告中。
近日,安恒信息因回购事项公布了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名单。名单显示,私募大佬葛卫东的*持股数量相比一季度末有提升。此外,万家行业优选和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持股数量相比一季度末保持不变,万家自主创新持股数量相比一季度末有加仓,万家经济新动能已不在名单中。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是一家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商,提供应用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站安全监测、安全管理平台等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产品及服务涉及应用安全、大数据安全、云安全、物联网安全、工业控制安全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等领域。
安恒信息(688023.SH)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亿元,同比扩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2.42元。
今年以来,安恒信息股价累计跌近40%。
冯柳加仓“医疗器械股”惠泰医疗
近日,惠泰医疗也因回购事项公布了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名单。名单显示,私募大佬冯柳管理的高毅资产旗下某只产品持股数量相比一季度末有所增加。
根据公告,截止6月14日,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加仓了惠泰医疗12万股,持有的股份数量增至150万股,占流通股的3.37%;期末持股市值达到3.10亿元,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的位置。
事实上,在今年一季度末,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就*现身惠泰医疗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彼时持有138万股,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而*的情况则是增持了该股12万股,按照二季度以来的交易均价188.14元/股算,冯柳此次加仓的金额大概是2258万元。
截至一季报,还有广发基金、农银汇理、汇丰晋信等多家公司旗下的公募基金在今年一季度也重仓了惠泰医疗。
公开资料显示,惠泰医疗专注于心脏电生理和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从股价来看,惠泰医疗今年上半年呈“V”字型走势,股价从2021年12月31日收盘的278.45元/股到4月27日一度下跌至140.97元/股。此后,该股开启反弹。冯柳在二季度加仓,抄底迹象明显。今年以来,惠泰医疗股价累计跌20%。
谢治宇、邓晓峰、曹名长等人强势加仓这些股
此外,在市场波动之时,还一些知名基金经理还强势加仓长期看好的投资标的。
比如,梅花生物披露的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则显示,同一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对其持仓变动方向不一。公告显示,截至6月2日,由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对梅花生物的持股数量为7761.26万股,较一季度末增加了129.5万股,持股市值为7.34亿元,位列梅花生物的第四大股东。同样由其管理的兴全合宜,持股数量为6108万股,较一季度末减少了792.1万股,持股市值为5.78亿元,位列第六大股东。
比如,高毅邓晓峰二季度继续加仓中航电子。根据中航电子此前公告,截至5月26日,高毅晓峰鸿远持股数量为2090.2万股,较一季度末的2071.59万股增加了18.61万股;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持股数量为1708.96万股,较一季度末的1689.96万股增加了19万股。
在今年一季度时,中航电子就被进一步加仓。高毅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有该股数量增加了970.87万股,高毅晓峰2号致信基金也新进该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为1689.96万股。
再比如,曹名长继续加仓冀东水泥。公告显示,截至5月24日,中欧价值发现保持冀东水泥第八大流通股东的位置,持股数量为1131.93万股,较此前一季度末的1101.93万股增加了30万股。
在去年10月8日至今年5月24日,冀东水泥曾经历了两轮波回调盘整阶段,尤其是今年随着A股整体调整,该股价一度下探至9.34元,期间累计跌幅达到18.34%。
据上市公司临时或年报等披露的股东持仓来看,备受市场关注的牛散持仓动向渐次出现,如葛卫东、赵建平、方德基等。《红周刊》整理发现,从“葛卫东们”目前的持仓来看,整体偏爱科技与新能源汽车概念,如赵建平坚守中瓷电子、葛卫东“关联人物”新进凯盛新材TOP1流通股股东等。不过,“葛卫东们”选择布局这些概念股的标准不尽相同,公司质地参差不齐。
赵建平连续持仓中瓷电子
去年四季度至今浮盈约5600万
据中瓷电子此前于1月14日临时披露的公司前十大股东数据显示,牛散赵建平持仓150万股股份,持仓股数相较于去年三季度末保持持股未变,持仓市值1.18亿元。
观察赵建平对中瓷电子的历史持股来看,其曾于2021年一季度即新进成为中瓷电子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当时持仓70万股,持仓市值为0.41亿元。因为中瓷电子是去年1月4日上市,赵建平应在其上市之前就已研究过它。同时,中瓷电子是赵建平的重仓股,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赵建平重仓13只股票,持仓市值10.59亿元,其中,持仓中瓷电子0.85亿元,为其第三大重仓股。
中瓷电子为何被赵建平如此青睐?资料显示,中瓷电子主要从事电子陶瓷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国内电子陶瓷产品的主要制造商之一,进一步来看,其业务主要划分为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工业激光器用电子陶瓷外壳、消费电子陶瓷外壳及基板以及汽车电子件,属于5G、元器件领域。
因为其汽车电子件的陶瓷元件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保护等领域,因此公司也同时具有新能源汽车概念。公司曾表示,新能源汽车用陶瓷覆铜板样品已验证通过,将配合国内功率模块厂家的研发逐步推进量产。
同时,中瓷电子还在进行并购扩张。今年2月,公司发布《购买资产预案》,而根据该预案,中国电科将把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与器件、碳化硅(SiC)功率芯片及其应用业务重组注入中瓷电子。据悉,碳化硅(SiC)为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功率器件,可以大大提高电能的利用率,而新能源汽车则是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根据 IHS Markit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SiC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6.1亿美元增长至30亿美元。
在二级市场,中瓷电子自上市以来收获不小涨幅。去年四季度至今年1月14日,中瓷电子累计上涨38.76%,赵建平已实现浮盈3300万元。而值得一提的是,因筹划收购中国电科业务事项,公司股价复牌后于2月7日~2月9日连续收出三个涨停,而截至3月30日来看,中瓷电子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已累计上涨66%(见图1)。若未进行减仓,赵建平四季度以来或浮盈5600万元。
图1 中瓷电子股价表现
Wind
葛卫东神秘“关联人物”增仓凯盛新材
上海混沌投资董事长葛卫东,也是A股的“超级牛散”。其最近出现在凯盛新材*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
据凯盛新材3月16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显示,葛卫东减仓104.95万股至149.90万股,持仓市值由去年三季度末的0.84亿元降至0.73亿元。作为化工和锂电概念股,凯盛新材在去年9月上市,而葛卫东在当年三季度即新进凯盛新材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葛卫东对凯盛新材似乎做了一次“偏短线操作”,但事实上,葛卫东“关联人物”葛贵兰四季度新进成为凯盛新材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持仓417.70万股,持仓市值达2.04亿元。据媒体报道,葛贵兰与葛卫东为姐弟关系。《红周刊》注意到,葛卫东与葛贵兰之前还同时或先后出现在奇安信、西藏药业等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
因此,葛卫东家族整体上是在增仓凯盛新材。
资料显示,凯盛新材是一家化工股,主营氯化亚砜等。《红周刊》注意到,在动力电池领域,其可以向锂电企业客户提供氯化亚砜原料,目前公司的氯化亚砜产能达到了15万吨/年。另外,据其3月16日发布的2021年业绩来看,共实现营收8.8亿元,同比增长40.95%,实现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20.5%。这个业绩也是公司近10年*水平。
方德基偏爱“转型”锂电股
后市待观察
相较于赵建平、葛卫东青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企业,方德基则把目标瞄准了向锂电领域转型的公司,如金圆股份。
据资料显示,方德基是牛散章建平岳父。据金圆股份2021年12月6日披露的股东持仓数据显示,方德基共持仓911.25万股,新进成为第八大流通股股东。而据金圆股份随后于今年1月25日再次披露的股东持仓数据显示,方德基进一步增仓240万股至1151.25万股,持仓市值达1.66亿元。
金圆股份主营业务为水泥、商品混凝土,在去年9月并购辰宇矿业以向锂电池材料领域转型。方德基于去年四季度重点布局金圆股份。
在2月下旬接受机构调研时,金圆股份表示,“新能源动力时代的全面到来,是未来5-10年的确定性事件,公司上下必须全力以赴,抢抓机遇。”3月4日其发公告称,子公司革吉锂业已与锂尚科技签署协议,针对捌千错盐湖项目开发,锂尚科技向革吉锂业供应规模为年产2000吨碳酸锂当量的电化学脱嵌富锂液产线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公司的锂电业务尚未贡献利润,目前营收仍以建材水泥为主。但与此同时,也有投资人质疑金圆股份可能会“生不逢时”。在互动易平台中,有投资者即表示, 公司的碳酸锂产能要2022年底才有可能投产1万吨,公司权益5000吨,目前有矿没产能,等产能上来预计要1-2年,2年后全球碳酸锂产能有可能过剩,公司又是新进入锂产业,产品进入大厂的认证也需要时间。而目前(3月中旬)碳酸锂报价已达到50万/吨(见图2),而碳酸锂产能在2022年底将大幅提升,其价格能否维持当前状态会是个疑问。
图2 碳酸锂价格表现
数据Wind
(本文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新能源##葛卫东#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葛卫东*持股一览》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葛卫东*持股一览、恒指交易软件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