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包钢股份是我国北方龙头钢企,稀土资源丰富。稀土需求增长较快,行业高景气持续,公司定价机制变更后,公司盈利将更具弹性。
投资要点:
*覆盖,给予“ 增持”评级。公司是北方地区龙头钢企,拥有稀土资源,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 年EPS 分别为0.07/0.14/0.15 元,参考同类公司,给予公司2022 年PE 21 倍进行估值,对应每股价值3.02 元。*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北方龙头钢企,行业需求回暖。包钢股份是我国北方地区龙头钢铁企业,拥有1750 万吨钢材产能,产品种类齐全,综合竞争力较强。碳中和政策下,我国钢铁行业产能扩张基本结束。而2022 年专项债额度已提前下发1.46 万亿,预期基建投资将企稳回升。此外,汽车缺芯缓解、造船订单高增继续支撑钢材需求,我们认为2022 年钢材需求将逐步回暖,公司钢铁板块业绩将逐步释放。
稀土资源丰富,定价机制变更带来盈利弹性。包钢股份拥有白云鄂博尾矿库,稀土氧化物资源储量1382 万吨,居世界第二。公司稀土精矿排他性供应北方稀土,2021 年开始公司稀土精矿的定价机制变更为季度定价,2022 年公司稀土精矿售价进一步上调,公司稀土业务的业绩将稳步释放。
稀土需求增速较快,行业高景气持续。稀土下游主要为永磁材料、催化剂等,占比各为29%、20%。2021 年以来,由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接受程度快速上升,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上升,带动永磁材料的需求。
而碳中和背景下,风电装机量上升也将对永磁材料需求形成支撑,稀土行业高景气将持续。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大幅下滑,地产投资大幅下滑。
江苏神通(002438):国产化先锋 多重受益碳中和
类别:公司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肖群稀/关东奇来/时彧 日期:2022-02-23
特种阀门龙头,创新驱动成长,多重受益碳中和公司作为特种阀门制造龙头,以工业基础品阀门起家,却不断突破自身,显示出较强的业务与技术创新能力。通过进口替代、外延收购以及技术创新,公司已将蝶阀、球阀等2000 多个规格产品广泛应用于核电、冶金、石化、氢能等众多领域。我们认为公司的新布局不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值得期待,有望多方位受益双碳政策推进。我们预计21-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80/3.98/5.66 亿元,PE 28/19/14x。参考可比公司2022 年PE 均值22x,考虑到通用阀门、节能服务、氢能等新业务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给予2022 PE 27x,目标价21.17 元。*覆盖,“买入”评级。
核电建设加快,乏燃料处理缺口明显,能源结构与重工业转型赐良机公司在核级蝶阀领域的市占率达90%,并积极布局乏燃料后处理设备等核心装备进口替代。除了受益核电新机组建设加速恢复,国内乏燃料处理能力缺口同样明显,对应产能建设投资有望超2000 亿元。公司节能减排等特种冶金阀门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70%以上;子公司瑞帆节能则深耕冶金行业节能改造。冶金是碳排放大户,冶金与加工约占国内碳排放量的18%(2017 年);考虑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高于世界平均,随着钢铁等行业节能减排要求强化,公司有望打通节能环保服务上下游,形成合力。
铁树开新花、创新能力强,氢能等新领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在冶金这颗铁树上,“阀门管家”这朵工业之花有望助力公司切入冶金通用阀门市场。据公司测算,全国12 亿吨以上的钢铁产能对应约60 亿的通用阀门需求。在新兴领域,公司业务目前已拓展至氢能、航天军工等行业。
行业发展初期,技术积累、产品打造和客户卡位都至关重要,公司拥有国内首例通过第三方检测的70MPa 组合减压阀,实现进口替代,我们认为公司在氢能行业有望用时间换来空间;公司传统市场产品线也持续延伸,借助金属膜等新创新不断提升竞争力,有望受益下游对产品品质的重视。
创新驱动成长的特种阀门龙头,*覆盖,买入评级20 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4.94%)远超装机量(2.27%),我们认为在能源结构转型中,核电的可靠性与稳定输出优势不断强化,核电新机组与乏燃料后处理产能建设有望加快。同时公司利用传统拳头产品拓展新市场,在传统市场创造新需求,新业务新产品有望助力公司长期增长。预计21-23 年公司EPS 0.55/0.78/1.11 元,目标价21.17 元。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电发展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对冶金行业依赖度较高;节能项目建设及运行效率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泛微网络(603039):企业级服务入口:基于OA的产品扩张
类别:公司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谢春生 日期:2022-02-23
企业级服务领域核心厂商,给予“买入”评级
泛微网络专注于协同管理和移动办公软件产品的研发、销售及相关服务,帮助组织构建统一的数字化办公平台。我们认为,泛微在企业级服务市场占据了企业级服务市场非常好的入口,已经逐步体现出产品化能力与产品拓展能力,未来跨企业业务流程扩展、跨用户领域的扩展有望逐步体现。我们预计2021-2023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0.09、26.70、35.12 亿元,EPS 分别为1.17、1.54、2.06 元,参考可比公司2022 年平均估值51.9x PE(Wind),给予2022E 51.9x PE,对应目标价80.16 元。*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高产品化率:产品迭代能力&业务流程理解&客群反馈&EBU 渠道对比同业公司来看,公司具备较高毛利率和强劲的现金流,体现出公司较高的产品化率和产品议价能力。我们认为,公司的高产品化率主要来自于:产品迭代能力+业务流程理解+客群反馈+EBU 渠道。其中,快速的产品迭代能力是构建标准化产品的基础能力;对业务流程的理解决定了对产品功能标准的“议价”能力;客群反馈机制保障产品力不断提升;独特的EBU 模式打通销售渠道、实现商业闭环。
产品扩张能力:从组织管理(OA&协同)到业务管理(FM&ERP)延展我们认为,泛微正在逐步体现自己的产品扩展能力,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OA,到协同办公,到人财物管理;2、不同客户场景产品的拓展。从公司产品拓展来看,很多功能模块的拓展,也不完全是公司刻意增加产品功能,而是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客户服务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延展。而客户场景的拓展,一方面是基于产品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基于对行业共性/特异性需求的洞悉。
企业级服务核心入口,产品拓展不断打开市场空间我们认为,泛微占据了企业级服务领域的核心入口:OA&协同办公。公司有望基于这一入口,从以下角度不断在企业级服务市场扩展自身产品矩阵:1、从企业业务流程角度:从组织管理到业务管理;2、从产品角度:从协同办公到轻量ERP;3、从产品载体角度:从软件到平台;4、从应用场景角度:
从PC 到移动端;5、从业务场景角度:从商业客户到党政。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不断拓展产品矩阵,可触达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宽,未来公司业绩有望受益于此。
风险提示:产品拓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朗姿股份(002612):与美呗达成战略合作 进一步打造医美生态链
类别:公司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马莉 日期:2022-02-23
报告导读
公司与医美互联网平台美呗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打造医美行业生态链。
与医美互联网平台达成战略合作,持续推进医美业务布局。
1)合作对象:美呗是中国两大互联网医美平台之一,业务覆盖国内各省及海外,与2000余家严选机构达成合作,可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对比机构价格、定制医美方案等。
2)合作方向:美呗将对公司旗下各区域机构端口提供精细赋能,从区域差异化能力培养、品项打造、医生IP 建立、数据实时共享、运营效率提升等维度助力公司医美业务发展,并在信息共享、人才培养、品牌建设、医美行业标准打造及医美新赛道开拓等方面进行深化合作。
联动上下游资源,行业生态链打造更进一步。
截至21H1,朗姿医美机构数量已增长至22 家,医美业务进入快速扩张期。本次与下游医美互联网平台美呗的合作升级将通过上下游资源联动有效帮助公司对快速扩张的旗下机构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整合,为公司跑马圈地保驾护航。同时,随着本次合作的升级,公司在行业生态链打造上将更进一步,建立从平台到机构的客户生态系统,有望实现疫情流量困局下的突围增长。
医美医师培训加力,助力品质服务、专业医疗。
今年以来,公司在医美医师培训端发力明显,1 月首家医美医师培训基地落地,为各机构医师提供系统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的平台;2 月举办首届光电治疗技术综合训练营,聘请多位皮肤美容临床大咖,全面赋能医生技术、创新、多维解决技能高阶的升级。
医美医师培训加力将有效提升公司医美业务的品质,践行“安全医美、品质医美、口碑医美”的理念。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预计朗姿股份 21/22/23 年收入规模达到36.2/42.2/48.3 亿元,同比+26%/+17%/+15%,归母净利达2.1/3.0/4.1 亿元,同增 47%/44%/35%。公司当前市值119 亿元,对应21-23 年PE 分别为57、39、29 倍。我们认为其医美业务所在行业发展迅速,朗姿旗下医美资产优质,在 A 股具有稀缺性,考虑估值和成长性,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 疫情影响零售环境,削弱客户群体消费能力;2)新医美机构培育进度不及预期
春风动力(603129):1月公司大排量两轮车持续高增;250ML排量段静待新品起量
类别:公司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邱世梁/王华君 日期:2022-02-24
1 月行业中大排量两轮车同比+17%,公司250cc+两轮车同比+42%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行业1 月中大排量两轮车销售14.4 万台,同比增长17%。其中,150cc<排量≤250cc 销售11.9 万台,同比增长5%;排量>250cc 销售2.6 万台,同比增长32%。1 月公司250cc 两轮车销售超1700 台,同比-73%。
我们判断主要原因为:春节效应叠加250cc 排量段新品周期开启,公司有主动给下游经销商去库存的考虑。今年公司已推出了复古车型250-CLX,单摇臂的250SR-R 新车也在预热中,我们预计随着250ml 排量段新品周期的开启,将带动销量近期出现显著的回升。250cc+大排量两轮车销售超3100 台,同比增长42%,环比+123%;市占率超12%,同比提升0.9pct。
公司1 月两轮车出口同比大增166%,四轮车销量同比增长12%公司1 月两轮车出口超3200 辆,同比增长47%。其中250cc+大排量两轮车出口超2800 辆,同比大增166%。2021 年全年公司两轮车累计出口销量超2.5 万辆,同比劲增200+%,两轮车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凸显。我们认为公司产品已逐渐受到海外客户认可,高端产品已能与美日等头部品牌在成熟市场展开竞争。
四轮车方面:1 月国产四轮车销售3.8 万台,同比+13%。其中公司四轮车销售超1.4 万台,同比+12%,环比因为春节因素有所下滑。公司海外四轮车销售目前仍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已通过技改将四轮车产能释放到每月2 万台左右,将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我们预计在进一步产能释放前,2022 年公司四轮车销量将持续维持在月均近2 万台左右的水平。
美国市场市占率持续提升;美国CPI 创近40 年新高,静待关税调整美国为公司重要海外市场,四轮车北美市占率持续提升。北美四轮车消费量约占全球消费量的73%,为*单一市场。2021 年全年公司四轮车累计销售超16.7万辆,预计北美国市场的市占率将由去年的3%左右,提升到今年5%+,我们认为未来将持续提升至10%+。美国1 月CPI 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7.5%,环比继续上升,通胀率已连续4 个月超过6%。若后续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迎来调整或对公司商品实行关税豁免,公司盈利能力将大幅改善。
盈利预测及估值:未来三年净利润C*R 为39%,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4.2/7.2/9.7 亿元,同比增16%/70%/35%,PE 为42/25/18 倍。2021~2023 年净利润C*R 为39%。基于公司四轮车和两轮车市占率逐步提升、对消费者深度理解并且擅长打造爆款车型的基因,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开拓不达预期;国内竞争加剧;原材料、海运费、汇率波动风险
中国中冶(601618):俄乌冲突致镍价维持高位 公司资源开发业务有望持续高增长
类别:公司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竺劲 日期:2022-02-24
事件
据新华社,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 月21 日晚签署命令,承认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俄乌局势升级。2 月22 日晚,LME 期镍涨至2.5 万美元/吨,为2011 年以来*。
简评
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镍生产国及镍出口大国,俄乌局势升级引发市场对俄镍出口的担忧,致镍价高涨。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镍生产国,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0 年俄罗斯镍产量占全球11.3%,初步预计2021 年占比将在9.1%左右,仅次于印尼及菲律宾。同时,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镍出口国,2021 年俄罗斯原生镍产量约14.6 万镍吨,其中精炼镍产量约12.1 万镍吨,占全球原生镍比例约5%。虽目前俄镍出口正常,但俄乌局势升级,西方可能针对俄罗斯大宗商品进行制裁,引发市场对俄镍出口的担忧,推高镍价,2 月22 日晚,LME 期镍高涨至2.5 万美元/吨,为2011 年来*。
资源开发业务持续向好,已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第二曲线。受益于2021 年镍价高位,公司资源开发业务持续向好,2021 年上半年资源开发业务贡献了10.9 亿元的利润,约占半年利润总额的13.6%。公司旗下的瑞木红土镍钴项目达产率位列世界湿法冶炼红土镍矿第一并连续四年实现超产,2021 年前三季度瑞木红土镍钴项目的收入为31.9 亿,贡献12.2 亿元的利润,约占前三季度利润总额的11.5%。资源开发业务已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第二曲线。
全球镍供需格局紧张叠加俄乌局势升级,预计镍价将继续维持高位,公司资源开发业务有望在2022 年持续高增长。下游新能源车的高景气带动镍强劲需求,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印尼镍矿的投产进度及销售不及预期,加之淡水河谷及俄镍等产量的下降,导致镍供应短缺,据世界金属统计局,2021 年全球镍市场的供应短缺达14.43 万吨。原本紧张的镍供需格局叠加俄乌局势升级,我们预计镍价将继续维持高位。公司在产三大矿山项目储量丰富且有可能的扩产计划,加之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可能的重启,预计2022 年公司的资源开发业务尤其是瑞木红土镍钴项目将持续高增长,为公司业绩高增提供强劲支撑。
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我们预测2021-2023 年公司的EPS 为0.49/0.60/0.72 元,维持买入评级和5.33 元的目标价不变。
风险提示:资源开发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中科曙光(603019)公司简评报告:业绩高速增长 高端计算景气度依旧
类别:公司 机构: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翟炜/李星锦 日期:2022-02-24
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快报,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111.83 亿元,同比增长10.06%,归母净利润11.35 亿元,同比增长37.98%,扣非净利润7.53 亿元,同比增长43.23%。公司净利润高增主要为公司毛利额增长及联营企业净利润增加确认投资收益所致。Q4 单季度,实现营收46.91 亿元,同比增长11.32%,归母净利润6.68 亿元,同比增长34.14%,扣非净利润5.17 亿元,同比增长37.50%。
“东数西算”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服务器厂商有望受益。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 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将加快推动算力建设,满足逐年增长的算力需求,有力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也将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随着数据中心集群的规划建设,服务器的需求得到有力支撑,规划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服务器厂商有望受益。
中国移动国产芯片PC 服务器集采,海光芯片占比10.49%。据了解,中国移动2021-2022 年PC 服务器第1 批集采共将采购约163692 台PC服务器,项目共划分成16 个标包。2021 年11 月16 日中国移动公示了标包3、标包7、标包11 和标包12 的中标结果,浪潮信息、紫光华山科技、中科可控、中兴通讯等4 家中标,合计17164 台,均为海光芯片服务器,占整体招标量的10.49%。
云计算是数字化转型重要引擎,高端计算是云计算底座。1 月12 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1 月16 日,2022 年第2 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此外,今年各省政府报告中数字经济成为高频词汇,超过25 个省市明确提出要在“十四五”阶段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部分省份甚至明确了具体量化指标。数字经济将成为十四五阶段政策重点发力的方向。企业上云已经成为推进实体经济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普遍行动,以云计算技术为承载,赋能各行业企业、各业务板块转型,因此有望带动上游高端计算产业的放量。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 年营收分别为111.83、120.78、130.4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1%、8/0%、8.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5、14.87、19.3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97%、31.04%、30.23%,2021-2023 年EPS 分别为0.78、1.02、1.33,对应PE 分别为43、33、25,维 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战略推进不及预期;经济下行风险。
万达电影(002739)公司简评报告:全球影市逐步正常态 看好22年业绩修复空间
类别:公司 机构: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甜露 日期:2022-02-24
双重因素导致去年票房疲软,2022 年影院复苏逻辑利好放映端2021 年,全国实现票房428.6 亿元(不含服务费),约为2019 年的72%;根据公司业绩预告,万达电影2021 年全年实现国内票房62.2 亿元,约为2019 年的75%,澳洲院线全年实现票房约7.4 亿元,约为2019 年的92%。虽然2021 年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国内电影市场受到放映端和供给端双重因素的影响,全年票房成绩低于预期。从放映端看,部分地区疫情的反复和防控政策的收紧影响了档期排片,出现了暑期档这样的重要档期影片供给不足,比往年峰值档期票房减少了约100 亿。从供给端看,好莱坞影片供给受疫情影响较大:2021 年进口影片数量较2019 年减少近一半,票房减少约150 亿,占比由2019 年的37.5%降低至15.5%。从目前疫情防控政策趋势和治疗技术的进展来看,2022 年国内影院受疫情负面影响会加速减少,国产影片供给也相对充足。同时,好莱坞影片供给从去年9 月已初步复苏,多部影片海外票房高企,《蜘蛛侠:英雄无归》还创下《复联4》以来的*票房纪录。2022 年,好莱坞电影供给复苏将持续,《奇异博士2》、《雷神4》等将陆续上映。国内在进口片引进方面虽然总体趋紧,但由于去年基数极低,且进口片在冷门档期票房调节上不可或缺的作用,2022 年国内影院进口片上映有望逐步复苏。综合来看,国内、澳洲影市的复苏节奏将在2022 年为公司贡献业绩弹性。
院线龙头扩张节奏稳健,疫情后成本控制现利好截至2021 年12 月31 日,公司国内拥有已开业影院790 家,6,750 块银幕,其中直营影院699 家,6,063 块银幕,公司旗下影院(含特许经营加盟)2021 年累计市场占有率为15.3%,保持稳步提升。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此前放慢了影院建设速度。2021 年,公司在对部分影院项目建设计划进行调整之后,公司将采用自建影院+特许加盟的方式,继续保持影院规模的稳步扩张,继续提升院线业务的市场份额。根据公司公告,2022 年-2023 年,公司计划在广州、深圳、天津、成都等城市新建影院50 家。在影院业务的成本端,公司在疫情之下加强成本管控,新建影院建设成本有所降低,同时公司积极与影院物业方开展租金谈判,通过降低保底租金等方式降低了租金成本。
剧本杀、卖品创新丰富影院业务生态,影院广告有望加速复苏目前,公司在部分影院与风语筑合作试点剧本杀业务。2022 年,公司将试水IP 授权剧本杀合作,通过自营、联营等模式运营项目。公司也会继续推动多功能影厅的拓展。在非票收入上,公司的卖品业务恢复情况较好。2022 年春节,公司提前布局,推出了“吾皇万睡”虎年系列毛绒玩偶、胖虎系列盲盒、如虎添翼钥匙扣等商品。在档期票房相对不及预期的情况下,档期卖品人均消费(SPP)达到11.2 元,创历史新高,卖品收入与2021 年基本持平。在影院广告业务上,2021 年公司广告客户 的投放量受到疫情较大影响。2022 年,公司有望加大重点客户合作,加速广告业务的复苏。
万达影视业绩承诺未完成,2022 年内容业务利润贡献有望提升公司内容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公司业绩预告已提示万达影视未能完成2021 年度业绩承诺。我们认为,公司在内容业务稳扎稳打,逐步增强项目控制力,有望跟随疫情复苏实现利润提升。2021 年,公司子公司万达影视主投主控的多部电影先后上映,《唐人街探案3》和《误杀2》票房表现均进入全年国产电影票房前十。2022 年公司内容储备也比较丰富,各个档期都会积极布局,除了跨年上映的《误杀2》之外,由魏翔、马丽、常远主演的《哥,你好》已经定档4 月30 日,温情喜剧片,抗疫题材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科幻题材的《外太空的莫扎特》、情感青春题材的《想见你》、主旋律题材的《维和防暴队》以及《天星术》
等多部公司主投主控的电影计划年内上映。
结合行业复苏逻辑和公司业绩预告,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119.8/156.7/167.5 亿元,同比增幅90.4%/30.7%/6.9%,归母净利润1.2/12.7/19.2 亿元,同比增幅-101.8%/961.7%/50.9%,对应EPS 为0.05/0.55/0.83 元,PE 为267.0x/25.1x/16.7x。我们认为公司合理市盈率为34-36 倍,2022 年目标价为18.7-19.8 元。*覆盖,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新冠疫情恶化;国家影视监管政策变化;影视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中国化学(601117):2022年订单开门红 新材料实业即将进入爆发期
类别:公司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伟 日期:2022-02-24
1,2022年2 月18 日,公司发布经营情况简报, 2022 年1 月新签合同额511.54 亿元,同比增长82.98%,其中国内外合同额为435.34 亿、76.2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04%、94.92%。
2,根据公司上证E 互动与*公开信息,公司旗下的天辰齐翔己二腈项目2022 年1 月整体进入中交、投料试生产交错期,近期持续推进设备调试等工作,未来将全力冲刺项目达产。
分析判断:
2022 年订单实现开门红,稳增长政策与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工程主业持续成长。
根据公司2022 年1 月16 日公告,公司2021 年累计新签合同额2697.69 亿元,其中国内外合同额分别为2201.16 亿、496.53 亿元,累计营收1377.40 亿元,新签订单与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24%,在去年全球疫情蔓延、国内双碳政策影响投资的背景下,取得以上成绩实属不易。2022 年1 月新签订单增速高达82.98%,实现开门红,充分说明公司在全球工程领域的领先实力与优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我们看好公司新签订单还有很大成长空间,主要考虑到:1)公司多元化战略不断推进,2019 年-2021 年H1 非化工订单占比分别为18%、25.63%、29.48%,2022 年1 月新签订单19 个重大合同中,非化工的新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占12 个;2)海外市场将发力,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工程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十三五”期间海外订单占比平均30%以上,但2021 年受疫情影响海外订单仅占比18%,随着*药与疫苗助力疫情逐步消退,预计海外市场占比将恢复至正常水平。3)双碳经济下化工等EPC 项目与新能源、电力等多行业耦合的趋势增强,全国拥有综合甲级资质的化工设计院中,除中石油中石化体系外均为公司旗下工程公司,双碳政策利好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
根据公司2020 年底在手订单及2021 年订单与收入数据,截止2021 年底公司在手订单额为3929 亿元,与2021年收入比为2.85,是未来业绩成长的保障。公司精细化管理推动项目不断提质增效,预计工程业务未来现金流与盈利水平提升是必然趋势。基于公司在手订单与成长空间,我们判断公司工程业务收入中期可保持15%以上的复合增速。
继续加码新材料产业布局,公司实业板块处于业绩爆发前夜。
公司目前三个新材料实业项目均在全力推进中,预计近期将逐步进入试生产阶段。根据公司在互动平台及*信息,天辰齐翔己二腈项目一期设计产能20 万吨,*产能可达30 万吨,2022 年1 月已进入中交、投料试生产交错期,近期持续推进设备调试等工作,未来将全力冲刺项目达产,此外还规划“1+N”建设方案,全力打造千亿级尼龙产业园区;2022 年2 月8 日,华陆新材30 万方气凝胶一期5 万方/年气凝胶复合材料项目一次性通过试生产审查,将于2 月底投产;中化学东华天业年产50 万吨PBAT 及配套项目一期年产10 万吨PBAT 工程项目已于2021 年底机械竣工。
公司未来定位工业工程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与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商,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专业领 先、核心竞争力强的世界*工程企业。在上述三个实业项目之外,公司持续推动新技术落地与成果转化。
2022 年1 月16 日,公司董事会通过两个实业项目投资的议案,其中天辰负责投资福建泉港60 万吨环氧丙烷一期30 万吨双氧水法环氧丙烷装置及配套2*45 万吨双氧水装置,投资37 亿元,项目HPPO 工艺技术为天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将对传统氯醇法工艺形成替代;五环与战投、员工跟投平台设立项目公司,负责投资中化学宜昌新材料创新产业园一期项目,需资本金38 亿元,依托湖北宜昌磷矿资源及区位优势,以公司专利和专有技术为支撑,发挥“磷矿-磷酸-高纯磷酸-磷酸铁-磷基高端化学品”全产业链一体化整合优势及技术创新能力优势。预计两项目将于2023 年下半年投产,将显著增厚公司利润,助力公司新材料实业战略快速落地。
投资建议
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18/1570/178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2/74.5/97.2 亿元,EPS 分别为0.72/1.22/1.59 元(因定增完成股本增加,EPS 较之前报告下调),对应PE为15/9/7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己二腈项目达产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清新环境(002573)公司简评报告:立足优势 拓展版图
类别:公司 机构: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邹序元/董海军 日期:2022-02-24
公司业绩预告发布,增长迅速。近期,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 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6.0 亿元,较去年同期(调整前)增长166.6%~185.7%;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0~5.4 亿元,较去年同期(调整前)增长196.8~220.5%。
重视技术创新,烟气治理地位稳固。公司从火电烟气治理起家,在工业烟气治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逐渐创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构建起覆盖理论研究、研发论证、小试中试及工程应用等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化创新体系。
背靠国资,业务版图不断拓展。2019 年,公司引入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控股股东。公司作为四川发展旗下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在经营上兼具了国有企业的规范管理与上市公司的平台优势。在股东资信、资金、资源等平台能力支撑下,公司业务向节能、水务、固废危废以及资源利用等领域不断拓展。
依托园区,实现环境服务与能源服务协同发展。工业园区聚集了大量工业企业,是环保行业关注的重点领域。随着公司在新能源建设以及节能领域的拓展,在光伏、风电等分布式能源以及增量配网发展趋势下,有望率先打通供能、节能、环保三个环节,实现供能、节能、减污降碳的协同发展。
契合趋势,发展可期。公司以工业烟气治理为核心,逐渐成长为综合环境服务商。短期来看,土壤、水环境治理、固废危废等业务,是我国当前稳增长政策的重要方向,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长期来看,公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以及新能源建设类业务,符合我国低碳绿色、能源转型的大方向,发展空间广阔。短期、长期均契合发展趋势,公司未来发展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测2021-2023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2.9/,82.6/101.5 亿元,同比增长52.5%/31.3%/22.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7.1/8.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6.6%/23.1%/21.3%;EPS 分别为0.41/0.51/0.62 元/股。以今日收盘价计算PE 分别为18.5/15.1/12.4 倍,*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公司订单不及预期;资源利用、固废危废等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等。
文 | 金卫
1月6日,龙津药业开盘一分钟跌停,封单金额达到1.5亿,截止发稿时,龙津药业报于17.56元,总市值为70.3亿。
此前,龙津药业连续走出10连板,涨幅达到160%,可谓是市场龙头。昨天涨停直接被闷,让龙津药业2.8万股民一脸懵,“难道龙头这么脆弱吗?”
资料显示:龙津药业主营从事现代中药及特色化学仿制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高纯度灯盏花素原料药制备工艺专利最早、最多的企业之一。
今年前三季度,龙津药业营收5.94亿, 同比增长261%,净利润657万,同比增长187%。
近三年来,龙津药业主营收入分别是:2018年3.36亿元、2019年2.75亿元、2020年2.54亿元;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387.01万元、-2310.74万元、1181.16万。
据媒体报道,龙津药业多年来经营现状不佳,存在人员流失的情况。2019年至2021年期间,龙津药业在仿制药研发方面出资8500万元,但到目前为止,仿制药的研发有没有成果、何时推出新药并未公告。
这次龙津药业上涨前,股价长期在7元左右徘徊,不过赶上医药股炒作,龙津药业连续拉出3个涨停,奠定了身位优势。其后,医药板块的炒作高潮不断,龙津药业走出了两个一字板。
12月30日,国家中药管理局网站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加强中医药服务价格管理,将适宜的中药和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强化医保基金监管。
受中药纳入医保的消息刺激,医药股再现炒作高潮,尤其是A股节后一开盘,中药板块再次掀起涨停潮,20多只中药个股涨停,其中龙津药业实现8连板。1月5日,市场出现大分歧,医药股大跌,但龙津药业在尾盘逆势封涨停。龙虎榜显示:买入的席位主要有着散户大本营的东财拉萨东路营业部。
龙津药业后期炒作主要是情绪,无论是拉涨时间还是上板力度,主要是被医药股情绪支撑,从龙虎榜数据上看,近期买入营业部也主要是散户,短期暴涨160%,散户难以支撑如此之高的股价,再加上今天医药股集体低开,龙津药业没有象征性反弹即跌停,也在预料之中。
事实上,不少股民对龙津药业记忆犹新的是2019年初A股炒作工业大麻的炒作,龙津药业也是那波行情的龙头之一。当时A股炒作工业大麻,龙津药业就趁势增资了主要从事工业大麻种植的云南牧亚,搭上了工业大麻的快车,2019年2月中旬到3月中旬,短短一个月,曾走出16天10涨停的暴涨行情,大涨超226%,市值一个月飙涨57亿。
当时市场普遍认为龙津药业是来蹭概念的,事实也证明如此,工业大麻不了了之,在股价暴涨之际,大股东还趁机减持套现了不少,截止2019年7月底,控股股东群星投资、实控人樊献俄合计减持套现超4456万,惠鑫盛股份减持套现1256万,立兴实业减持套现2636万。
随着大股东的减持套现,公司炒上去的股价也被压了下来,到2019年8月初股价较高位已经跌超62%,其后A股又炒作了工业大麻第二波,龙津药业股价短期大涨之后大股东又减持套现,如此几次之后股价较高位*跌幅超71%,不少追高的投资者牢牢的套在了山顶上!
在尺度龙津药业股东群,有投资者庆幸趁着昨天涨停卖了,还有投资者称,这家公司有割韭菜的历史,只能短炒,不能长期持有。“对庄家来说,三个地板出货都是赚钱的。”
对龙津药业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
2021-11-09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浦俊懿,徐宝龙对中科曙光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海光信息提交上市申请,公司价值有望迎来重估》,本报告对中科曙光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39.22元,当前股价为28.65元,预期上涨幅度为36.89%。
中科曙光(603019)
事件: 根据上交所网站披露,公司参股公司海光信息申请科创板上市并获得受理,拟发行不超过 5.061 亿股(不含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份数量), 拟募集 91.48 亿元,投入新一代通用处理器、新一代协处理器、先进处理器技术研发中心、科技与发展储备资金等 4 个项目。
核心观点
中科曙光为海光信息*股东,相关股权价值有望得到重估。此次发行前,中科曙光持有海光信息 6.499 亿股,持股比例 32.1%。 若发行成功,依据招股书措辞, 按发行 5.06 亿股计算,发行后公司将持有海光信息 25.68%股权,保持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地位。 如发行顺利,我们认为海光信息启动发行后,中科曙光持有的股权价值有望得到重估。
海光信息收入快速增长,市场地位和产品线不断扩张。海光是领先的国产CPU 厂商,拥有 7000、 5000、 3000 三个系列产品, 2018-21H1 收入分别为 4825 万、 3.79 亿、 10.22 亿和 5.71 亿, 自 2019 年逐步迈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公司收入快速增长,一方面由于相继推出海光 1 号、海光 2 号芯片,在国产 CPU 中处于性能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信创推动了国产 CPU 需求。2021H1,公司深度计算处理器(DCU)已小批量生产,有望成为收入增长点,性能更强大的海光 3 号、 4 号 CPU 芯片也分别处于验证和研发阶段。
信创龙头地位持续强化,生态体系不断完善。曙光是信创服务器龙头,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客户信任度,行业信创试点中占据了较高的份额。公司 2020 年募集资金,投向 IO 模块研发与产业化、 BIOS 启动固件和 BMC 管理固件等产品与技术领域,围绕国产高端 CPU 进行核心模块的布局,并持续拓展云、高端运算、存储、网全、自主软件等计算生态。我们认为,公司作为信创龙头的行业地位有望持续强化,核心产品与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有望充分受益于产业红利。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1-23 年 EPS 分别为 0.74/0.96/1.23 元。据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估值为 21 年 53 倍 PE,对应目标价 39.22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研发不及预期;海光业绩不及预期;贸易限制;发行及募集不确定风险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7.11;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中科曙光(603019)好公司评级为3.5星,好价格评级为2.5星,估值综合评级为3星。
2022-04-28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浦俊懿,徐宝龙对中科曙光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信创和东数西算带来广阔机遇》,本报告对中科曙光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36.05元,当前股价为24.67元,预期上涨幅度为46.13%。
中科曙光(603019)
事件: 1)公司公布 2022Q1 财报, 22Q1 收入 21.76 亿元(同比+9.8%),归母净利润1.14 亿元(同比+39.6%),扣非净利润 0.49 亿元(同比+31.7%)。 Q1 毛利率 20.81%,较去年同期提高 1.23pct; Q1 销售净利率达 5.28%,较去年同期提高 1.06pct; 2)2022年 4 月 27 日,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重庆)启动活动在重庆市璧山区成功举办。 “东数西算”工程确定成渝地区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八大枢纽节点之一, 其中,中科曙光公司承建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
利润增速持续高于营收增速,业绩增长韧性较强。 自 19 年以来,公司已连续 3 年利润增速高于营收: 19-21 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37.9%、 38.5%、 40.8%,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41.7%、 36.6%、 47.0%,而同期收入增速分别为 5.2%、 6.7%、10.2%。进入 2022 年,公司 Q1 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仍处于 30%-40%区间,再次高于同期营收增速, Q1 单季度的毛利率、净利率也较去年前期有所提升,整体来看, 公司的利润增长表现出了较为强劲的韧性。
“东数西算”和行业信创为国产 x86 生态提供广阔发展机遇。 曙光承建成渝枢纽中的先进数据中心,是国产 x86 生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的标志性事件,国产 x86算力生态在规模化、体系化发展的道路上再进一步。在行业信创层面, 4 月 27 日,中国移动公示了 2021-2022 年第一期 PC 服务器补充采购中标结果(候选人公示),算上本次补采的服务器后,整体国产服务器占比将达 41.65%。 整体来看,行业信创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进入新的阶段,为国产基础算力生态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信创龙头地位持续强化, 国产 x86 生态体系优势不断强化。曙光是信创服务器龙头,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客户信任度,行业信创试点中占据了较高的份额。 公司围绕国产高端 CPU 进行核心模块布局,并持续拓展云、高端运算、存储、网全、自主软件等计算生态。我们认为,公司作为信创龙头的行业地位稳固, 国产 x86 生态体系不断完善,竞争优势有望强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2-24 年 EPS 为 1.03/1.43/1.84 元。据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2 年 35 倍 PE,对应目标价 36.05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研发不及预期;海光业绩不及预期;贸易限制;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招商证券刘玉萍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6.41%,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4.97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24.82。
*盈利预测明细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3家,增持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8.1。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中科曙光(603019)好公司评级为3.5星,好价格评级为2星,估值综合评级为3星。(评级范围:1 ~ 5星,*5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科曙光目标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科曙光目标价、龙津药业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