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股票股吧(002594比亚迪股票股吧)

2022-07-04 7:48:13 基金 xialuotejs

比亚迪股票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A股继昨日遭遇“黑色星期一”后,今日A股再遭血洗,两市超4000多只股票下跌,上涨个股仅300多只,无数投资者损失惨重。

A股3月8日市场个股走势统计

在弱势环境下,不管是白马股、“茅”股都难逃下跌的命运,3月8日,比亚迪继前两日连续大跌4%后,今日更是一度大跌6%,股价一度触及210元,截止发稿股价报收212元,总市值为6160亿元。

然而,在短短四个多月之前,若将时间再推前,比亚迪股价还一度创出333.33元的新高,市值一度逼近万亿大关。然而,自那之后,比亚迪股价似乎吃了泻药一般,跌跌不休,再没能硬气过,短短四个多月,市值蒸发3500亿,人均亏损高达80多万,让看好比亚迪前景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消息面上:3月3日晚,比亚迪发布2月份产销报告。比亚迪乘用车2月全系销售90268辆,同比增长336.2%。其中,比亚迪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7473辆,去年同期10355辆,同比增长764.1%;比亚迪在行业销量普遍大幅放缓的情况下,逆势取得爆表的数据,不少投资者都磨拳搽掌,加仓比亚迪,坐等股价上涨。


比亚迪股吧投资者留言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销量爆表的数据未能提振比亚迪股价,比亚迪股价更是连续三个交易日大跌4%以上,短短三个交易日市值蒸发800亿。在比亚迪股吧上,有投资者难受的表示“人生一片黑暗,太难受了,借了很多钱买比亚迪,想着销量公布后一波大涨,没想到杀得这么狠,人生看不到希望了,几十万的债要打很多年工才能还上”

为何漂亮的销售数据未能提振比亚迪股价,反而逆势连续大跌呢?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受俄乌战局搅动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巨幅震荡,A股也持续大跌,比亚迪自然难以独善其身。另一方面,根据今年产销量很有可能达到去年的2-3倍以上。各家厂商为争夺碳酸锂、氢氧化锂、钴、镍等上游资源的供给制约,都在加大投资力度,抢夺资源,使得原材料价格持续暴涨。

例如:碳酸锂从2020年下半年约5万元/吨开始,价格一路上涨至3月4日50万元/吨。

同时,动力电池的另一个重要原材料镍价格突然暴涨,引发市场担忧。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金属镍的主要出口国,由于俄乌局势的混乱,加上欧美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导致金属镍3月7和3月8日两天价格暴涨***,碳酸锂、金属镍和其它原材料价格的暴涨,让电池产业链压力倍增。

受此影响,今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欣旺达等动力电池企业股价纷纷暴跌,面对市场的持续低迷,投资者信心降到冰点,比亚迪短期股价或仍将继续承压。

对于比亚迪股份后期走势,你有和看法,欢迎您的留言。

投资是一场修行,永远都要怀着敬畏市场之心,选择公司既要有的好赛道,好的公司,更需要好价格。如大家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喜欢的朋友关注,转发和点赞。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进行任何投资操作建议,敬




今日粮价

视频请见下面链接:

粮价暴涨60%,17亿人挨饿!粮食危机背后谁是*赢家?

今天,你干饭了吗?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有人干饭干得欢,有人挨饿望眼欲穿。


2022年5月、6月,世界粮食计划署就连续发布预警,人类正面临二战之后*的粮食危机!超过17亿人正在承受着饥饿的折磨!不仅第三世界的人民,连欧洲发达国家也成了粮食危机的主角?这可真是“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一、粮食危机究竟是二战后*,还是根本就是假?

二、为啥说粮食危机是欧洲喊声大,遭殃亚非拉?

三、为啥说一个国家就算有耕地有人力,也不能保证不挨饿?


本期视频,博士就和大家一起解密下《粮食危机是假的?!》


有多缺?印度都hold不住?


2020年以来,以新冠疫情爆发为起点,全世界接连遭遇疫情、蝗灾、火山喷发、洪灾一系列,连环套连环似的打击。




其实关于缺粮这件事儿,2020年联合国就开始预警了!然鹅,现在已经2022年了,这危机不但没解除,反而深化了。


瘟疫、战争、饥荒、死亡,此情此景,仿佛在沉浸式体验天启四骑士大片,谁看了不说一句相当的Tranditional……


面对这场已经被“广而告之”的“危机”,全球掀起了一场“食品保护主义”。


截至5月中旬,有近30个国家对食品、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贸易采取了限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印尼、伊朗、土耳其、阿根廷、埃及、哈萨克斯坦等。


俄罗斯小麦出口世界第一,乌克兰小麦出口世界第三,两家冲突一打响,全球30%的小麦出口受影响。



乌克兰是想卖卖不了,黑海港口被封,2000万吨粮食运不出去,急得差点借道波兰;俄罗斯则是主动限制粮食出口,减少对部分国家的粮食供应。哎!我看谁顺眼就卖谁,我看谁不顺眼就不卖谁!


所以啊,嚷嚷着全世界一起制裁大毛的欧盟就成了不顺眼的那个。但人家显然没啥自知之明,一边表示“皿组”的制裁我要继续,一边说“自由”的粮食你还得卖我。我不能挨饿!不然哪有力气制裁你啊?用最狠的语气说最怂的话,我人都傻了!这属于是梁静茹都给不了的勇气!


而我们隔壁的印度,这次则更是让人意外。


5月13日,印度以国内粮食安全为由,宣布停止小麦出口,紧接着又宣布停止出口糖、棉花。



一石激起千层浪,印度是世界第二的小麦生产国,尽管国内有近2亿人口常年挨饿,但一直坚持出口粮食,今年初莫迪老仙还说要出口1000万吨小麦,我自己超越自己。然而豪言壮语刚说没几天就反转了?这波粮食危机果真这么严重?连“心大”的印度都要hold不住了吗?


欧美国家也表示我不理解,但我大为震撼。七国集团(G7)马上就联名谴责,我们制裁大毛你不跟也就算了,居然连粮食也不卖了。说好的新兴大国、铁杆盟友呢?印度则表示,我们新德里气温都50度了,水稻、小麦眼看着减产,就不兴我家里存点粮?


市场规律告诉我们,供给减少将带来价格上涨。事实也果然如此,世贸组织(WTO)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国际小麦价格上涨了59%,葵花籽油价格上涨了30%,而玉米价格上涨了23%。


欧洲国家刚“享受”了一波天然气涨价后,又体验上了食品价格上涨,纵然是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有点hold不住了。


英国首相约翰逊就开出大招,号召女王的子民们“少吃饭多减肥”。



发达国家尚且如此,一些发展中国家更是直接进入了“武德充沛”的阶段。


伊朗因为粮食涨价影响进口,部分主食价格飙涨超300%,甚至引发暴乱;斯里兰卡自3月以来,货币贬值80%,食品价格上涨约57.4%,为了平息能源、粮食短缺引起的动乱,当局被迫颁布“就地枪决令”。


整个就是,甭管你吃面包、米饭还是飞饼,这次挨饿几乎是扫射的。但你可能不知道,“粮食危机”会让人哭,但也能让人笑!因为粮食危机是人道主义灾难的同时,也是有些人赚钱暴富的机会!


天下苦ABCD久矣?


没错,它们就是全球粮食贸易的主导者!让我们举起双手,打出它们的名字!A!B!C!D!


也就是ADM、 邦吉(Bunge)、 嘉吉(Cargill)、 路易·达孚(LouisDreyfus)!



过去的2021年,因为全球粮价的加速上涨,国际四大粮商的业绩也跟着水涨船高。


来,上数据!在2021财年,ADM取得了120年来*的业绩,营收达到852亿美元,增长32%;其他三家粮商同样也是收入、利润大幅增长,作为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尤其亮眼。



而四大粮商赚钱的背后,就隐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真相!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一个问题,全球真的缺粮吗?


从2018年到2021年,全球粮食总产量连年上涨,分别为26.5亿吨、27.1亿吨、27.8亿吨。


即便是天灾、冲突爆发的2021/22年度,全球的粮食产量仍预计达到28亿吨。嗯,没降反涨!按照全球总人口估算,平均到每个人仍然有710斤,每天大概2斤,怎么看都是不会饿死的样子!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总量不缺,又为啥出现危机呢?又为啥价格暴涨呢?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名词——结构性短缺!可以理解为,在总量充足的前提性下,相对的、局部的“短缺”。


首先粮食问题事关生死,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粮食储备制度。


比如我们采取的是宏观调控+市场的模式,可以通过大量投入储备粮调节价格,而欧美呢则是普遍全盘交给市场……


那么,号称国际粮食市场“幕后之手”的ABCD,就登场了。这四家跨国粮商掌握全球80%粮食贸易,可以通过控制粮食贸易的产业链,从上游原料、中游加工到下游供应,影响粮食定价。


在商言商,市场遵循的规则是价高者得,所以你就会看到欧洲国家买粮买的贵,而斯里兰卡呢可能压根就买不到……


而经过这只“幕后之手”的调节后,粮食还是那些粮食,但价格却水涨船高,ABCD呢则可以擅用规则,狠狠的发一笔“球难财“。


当然,如果这些粮食真的是被调节到贫困人口的饭碗里,无论怎样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还是可以接受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越来越多的粮食在被应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


2022年4月,美国总统拜登紧急宣布,扩大生物燃料销售,以遏制不断飙升的汽油价格。翻译过来就是说油价太贵了,我们搞搞乙醇吧。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的乙醇生产国,2021/22年度生产生物燃料就消耗了1.7亿吨粮食,占粮食总消耗量的47.4%。


可能你会说,亚非拉人民都要吃土了,灯塔居然还在用粮食制作生物燃料牟利?这世界的参差是否过于参差了?


谁说不是呢?但是你也不能说人家用粮食搞科研,降低生产成本不对!毕竟人家家里有矿,屋里有粮。你只能说古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今有“市场调价,实力决定一切”。


只要灯塔不要一边用3:1的比例疯狂烧粮炼“油”,一边谴责我们囤积粮食,那其实也不必过多评价!毕竟我们也没吃他家大米。


粮食在手 话语权我有?


什么石油燃料碳排放太高,什么生物燃料更环保,其实呢?


嘴里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而生意背后呢?又是赤裸裸的权力!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生存史,吃饭是永恒的话题。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全人类”。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这句话我理解,并且依旧大为震撼!


那么,又是谁控制了粮食呢?不如看看ABCD的归属,除了路易·达孚前缀法国,其他三家全部在美国。


不过这一次,让灯塔所向披靡的,不是航母导弹、不是皿组兹有的故事,而是货真价实的高效率!


首先,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灯塔是世界上唯四耕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中部大平原占据国土面积的20%,放眼望去就一个字,平!特别适合收割机开过去的那种平。


其次,是超级发达的石油农业。和印度仍然广泛采取的传统古法人工不同,灯塔的农业是典型的全机械化的大农场操作。妥妥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最后,是超高的农业补贴。灯塔对于农业的补贴起源于1930s的大萧条。


2020年,美国农业的净收入达到1196亿美元,同年拜登政府的农业补贴创下了465亿的历史新高。粗略估算,农民40%的净收入来自于当局的直接补贴。


这就让灯塔在国际粮食市场一直拥有超强的竞争力。举个栗子,今年一季度,灯塔是我们*的大豆进口来源国,其每吨大豆的均价在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几个大豆出口国中*,更明显低于国产大豆。


并不是说我们的农民工作不努力的意思,而是说灯塔大豆这种高效产业化带来的价格优势,意味着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话语权。


大豆均价:美国3837元/吨;加拿大:4223元元/吨;


非转基因大豆均价:美国3781元/吨;俄罗斯3783元/吨;加拿大4714元/吨;乌克兰4865元/吨


5月13日国产大豆期货价格在6000元/吨左右。



众所周知,石油是美元霸权的根基,其实美元还有另外一个价值注脚,那就是粮食。粮食是国际期货市场明星级大宗商品,而灯塔作为*的粮食出口国,在期货市场拥有足够大的筹码影响国际粮价,并且实现套利,毕竟玩金融人家是专业的。


而在国际贸易间呢,灯塔同样是套路满满,比如利用低价农产品占领新兴市场,直接把本土产业打垮,就算耕地再多也注定被一招撂倒;或者通过采购贸易影响他国经济,比如通过联合果品公司的水果贸易影响中美洲。历史上还曾经通过咖啡贸易影响巴西。


毕竟武功再高,也要吃饭,脑子再好,还要吃饭。所以,这所有安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安全就是饭碗的安全了。


不过目前来看,别管是欧洲粮食危机,还是灯塔的粮食“话语权”,对我们的影响都不太大。


首先,不管别人家减产不减产,我们的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不用担心没得吃,被人卡脖子。


其次,不管你爱吃米饭还是面,平时吃的95%的谷物(水稻、小麦)都是国产。而我们进口的粮食则主要是大豆和玉米,主要是用来做饲料的。


所以任你国际怎么涨,国内不能说一点影响没有,但也不至于hold不住。


不过,显然我们的追求不止是粮食安全,在国际贸易、期货市场,在农业能够获取更多影响力的领域里,有一天我们也能开拓出不同的天地……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见!


参考资料:

1. 解决斯里兰卡危机,印度角色吃重 张潇予

2. 对俄制裁遭“反噬”,英国民众忍饥挨冻,约翰逊:少吃饭多减肥 蒋平

3. 欧洲小麦价格创新高,美国:印度请三思 刘程辉

4. 危机逼近?全球粮食市场再度“拉响警报”! 中国基金报

5. 被俄封锁黑海港口,“欧洲粮仓”乌克兰出口粮食犯难!拜登支招…… 李泽东

6. 全球第二大糖出口国印度限制糖出口,对中国影响多大?观察者网

7. 美国、巴西、欧盟3亿吨粮食变燃料,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财经 樊宏伟

8. 联合国粮农组织:5月全球食品价格攀升 已上涨至近十年*水平 杨崇

9. 白皮书:我国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 胡璐

10.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势头 国家统计局

11. 2022年一季度粮食进出口数据 海关总署

12. 2021年我国粮食进口量1.65亿吨,创历史新高 海关总署




比亚迪股票股吧



最近汽车市场出了两个非常重磅的消息,一个是长安汽车一季报净利润45亿,增长4倍以上。要知道去年年报净利润才35亿,因此周五直接顶出了一字板。另一个是比亚迪,4月份销量再次突破10万大关,成为国人的骄傲。


今天酋长想先谈谈比亚迪,在刚刚发布的4月汽车销量榜上,比亚迪堪称一枝独秀,笑傲江湖,汽油车销量为0,但新能源车销量再次突破了10万辆。消息一出,全网沸腾,激动万分,很多情怀爆棚者直接就贴上了标签“中国国产汽车品牌史上*荣登月销量榜一大哥”,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经济超越的里程碑。同时再结合刚刚结束的巴菲特股东大会消息,巴菲特持股比亚迪依然一股没卖,所有人都开始对比亚迪肃然起敬。当然肃然起敬是非常必要而且受之无愧,比亚迪从当初的洗剪吹发展到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引领者,确实不容易,而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点是永远无法否认和抹杀的。不过酋长这里,还是要秀发中找头屑,为比亚迪点个醒。


比亚迪的发展非常快,也可以说是破釜沉舟般的转型,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单纯的从4月份的销量来盲目乐观的宣称比亚迪已经可以高枕无忧,彻底的成为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了。如果单从销量来看,月销量连续超过10万,确实现在已经处于国内第一了。但是这里要注意区分一下,这个10万辆的数字,是新能源车的总数,其中包括混动DM系列4.8万辆,纯电EV系列5.7万辆。这个数字虽然非常亮眼,但很多人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繁荣,没有看到里面的隐患。酋长还是看到了几个问题:


一是比亚迪的利润率非常低。在公布的一季报中,营收达到668亿,净利润竟然只有8亿,利润率让人大跌眼镜。但长城汽车一季度营收只有比亚迪的一半,净利润却达到了16亿元,是比亚迪的两倍,更不要谈特斯拉了,特斯拉一季度在中国是46亿美元,大概也是300亿人民币,但是他的利润率超过了17%,超过了50亿。也就是说比亚迪有人场但没有钱场。这个问题规模越大,反而在后期会成为制约发展的*问题。


二是排头兵不够强大。在比亚迪的产品规划中,过于注重矩阵发展,产品系列十分复杂繁多,导致销量总数的繁荣是在矩阵庞大的基础上实现的。目前,比亚迪的当红系列是王朝系列,有汉、元、唐、宋、秦,其他还有海洋系列,军舰系列,让人傻傻分不清楚。4月份,整个王朝系列销售了8.7万辆,其中,汉系列1.3万辆,其中汉EV是1万辆左右(3月份超过1万辆);唐系列是1万出头,其中唐EV是几十辆左右;宋系列是2.5万辆,其中宋EV是5千辆左右;秦系列是2.3万辆,其中秦EV是1万辆左右;元系列是1.5万辆,其中元EV是1.2万辆左右;海洋系列是1.8万辆,其中海豚1万辆左右,军舰系列是2千辆。


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比亚迪的排头兵销量主体是混动DM系列,其中最能打的是宋DM和秦DM,但是这个是比亚迪的个体现象,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和未来是纯电EV,那么从纯电的角度来说,比亚迪的当红花旦是汉EV,保持在1万辆左右,虽然秦EV和元EV也是在1万辆左右,但汉EV是单一的车型销量,而秦EV和元EV则是包含了各自PRO和PLUS的EV销量总和。从爆款的单一车型来说,比亚迪远远落后于其他品牌,五菱宏光MINIEV达到4万辆,特斯拉Y接近10万辆,特斯拉3超过2.5万辆。而宋系列新能源一季度总量为7万辆,汉都还排不上。从这里可以看出,比亚迪是通过庞大的矩阵占据了总数上的优势,而并非通过强大的产品力成为了市场上的*,说白了就是靠人海战术而并非精兵战术,显得有些虚胖,这一点在后期的竞争中同样是很大的隐患。


三是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在上游不在终端。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比亚迪前排精兵不强,从这个意义上讲,甚至还比不上新势力的理想、蔚来和小鹏更有战斗力和发展潜力。虽然从产品的角度比亚迪还排不上号,但从企业的角度比亚迪却是一个综合性的*。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全产业链的一体化,从刀片电池、汽车芯片到代工,几乎都是他自己一手包办,甚至他的表格吕向阳还有一个融捷股份为他解决锂矿的后顾之忧。无论是碳酸锂的涨价、锂电池的抢货、汽车芯片的压制,在全国所有企业中,行业的困境对比亚迪的影响最小。他就像一个小农经济下的坞堡,能够自产自足自生自保。但也恰恰由于他要维持如此庞大的产业链,他不得不在终端放弃了更多的探索和开发的能力,他选择以最粗糙的方式活下去,熬下来,我干不死你们但我可以选择熬死你们。


因此,比亚迪从进入汽车行业开始,他就以洗剪吹风格出场,虽然人人为之侧目嗤鼻,但他还是我行我素,赤脚撸袖,辛苦耕耘着他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一直到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东风吹起,他终于开始推出了汉和宋plus,但事实上,无论是汉还是宋,全身上下依然流淌着浓浓的美颜滤镜元素,只不过从原来的越南泰国风,变成了现在的韩国风。确实,工业设计这个东西也不是说上就能上说行就能行的,尤其是审美工业化,存在着非常高的门槛,一般会长时间停留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境界,更是很难突破到塑形建模阶段,还要进行各种机械学、动力学、空气学等测试。这太费时费钱了,比挖锂矿造电池难太多了。



四是比亚迪的主力市场在哪里?我们从前面的销量分析中可以发现,目前比亚迪的销量主力依然是宋系列和秦系列,这两个车型价格都是在15万区间,属于家用车市场。同时,无论是宋还是秦,很大的一部分购买主力都是网约车,这类车和家用车一样,本来就没有多少利润率,而汉系列虽然正在成为爆款,目前还无法担纲成为如此庞大一个企业的现金奶牛。因此,目前比亚迪在终端上没有完全没有能力提高利润率。同时,比亚迪虽然有最强的产业链上游保障能力,但这同样无法为自己贡献利润。


因为他无法从上游端提高利润,来供应给自己使用,他只能以*的利润率,来保障自己的产品占领市场,但这样的产品又无法赚取很高的利润。所以,他的最强优势只能维持他的市场销量,但无法保障他的利润率和竞争力。从真正的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比亚迪目前的企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可以帮他占领市场,但并不能帮助他真正打开市场,维护住市场。


五是3、4月份的销量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虽然比亚迪3月和4月的销量都突破了10万辆大关,但这是在特殊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和背景下取得的成就,这是在汽车行业整体遭遇重挫的情况下他显得一枝独秀而已,从根本上讲是此消彼长的一枝独秀。去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东北等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都遭遇了疫情,对汽车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多企业和品牌因为零配件短缺的原因,有订单没货源,都无车可卖,销量腰斩大有其在。比如一直以来的国产品牌*长城汽车一季度就跌出了销量前五。很多用户买不到自己想买的车,就砖头去买了比亚迪。

也就是说,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的很多销量是吞噬了其他品牌和厂商的销量得来的,而这些销量,也并不是因为比亚迪的产品提升了竞争力和产品力创造开发出来的。说白了,就是你没货我有货,你提不到车而我能相对较快的提到车。就算这种情况还能维持一季度,对其他企业和品牌来说是致命的,但对比亚迪来说,日子过的越来越容易,会不会也同时更加因为死于安乐而导致严重制约比亚迪的长远发展呢?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目前这种汽车行业的困境还会持续多久,社会和经济终将回归正常,一旦回归正常以后,其他企业和品牌满血复活之下,比亚迪还能维持多少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呢?


六是股票市值支撑力分析。一个问题:比亚迪目前的估值贵吗?有人说新能源汽车是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是星辰大海,比亚迪能超越茅台成为市场的股王。酋长在春节期间也写过一篇比亚迪的文章,当时酋长对比亚迪的观点是万亿目标。应该说,比亚迪已经实现接触过万亿的临界线了。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比亚迪应该维持在万亿之上还是万亿之下呢?


首先,酋长来强调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比亚迪值万亿市值,但个人以为,目前从企业和市场的角度来说,万亿以上就是泡沫区了,万亿以下就是价值区。但比亚迪能不能到2万亿,甚至超越茅台成为股王,那还要看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比亚迪企业的发展路径,目前还很难有这么大的信心和勇气说一定可以。当然,很多人吹牛不打草稿,说话不经大脑,只要人有多大胆,地就可以有多大产,但酋长做不到如此高情商高艺术。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同类企业,先看和比亚迪最为类似的长城汽车,长城汽车2021销量128万辆,营收1364亿,利润67亿,一季度销量28万辆,营收336亿,利润16亿,市值*6千亿,2021年度市值5千亿,现在市值2千亿。长安汽车2021销量120万辆,营收1051亿,利润35亿,一季度销量38万辆,营收345亿,利润45亿,扣除阿尔塔股权收益21以,也有24亿利润,市值*1700亿,2021年度市值1千亿,现在市值800亿;

特斯拉中国2021年47万辆(全球销量93万辆),营收接近900亿(全球营收3500亿),利润100多亿,一季度18万辆,Y和3共计29.5万辆,营收超过300亿(全球1200多亿),利润超过50亿,(全球1200多亿),特斯拉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目前9400亿美元。再来看比亚迪,2021年73万辆,其中新能源车60万辆,营收2100亿,利润30亿,一季度29万辆,营收668亿,利润8亿。市值*一万亿,2021年度8500亿,现在市值7000亿。


经过对比可以发现,比亚迪对以庞大的矩阵对战特斯拉中国Y和3两款车,比亚迪销量是特斯拉的78%,营收是60%,利润是5%,市值是11%。扣除车型数量和发展潜力,以及中美企业的市场价值,目前的市值基本属于正常区间,不过仍有增长空间。比亚迪对比长城、长安,销量分别是57%和60%,营收是153%和200%,利润是45%和86%,市值是170%和850%。从比亚迪、长城和长安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车型以及新能源汽车布局等综合来看,几乎重叠,综合考虑新能源风口的泡沫和情绪溢价,比亚迪作为龙头,超越长城一倍,超越长安5倍计较合理,则预期市值为5000-7500亿为合理区间。


综上所述,酋长认为,我们对比亚迪4月份销量的欢呼来的过于猛烈了一点,从去年年底到4月份,市场赛道抱团瓦解的状态看,比亚迪的调整还不够,未来比亚迪的走势和空间也未必会有现在市场情绪这么狂热。



上周,酋长紧紧围绕着华润双鹤、中交地产和浙江建投进行博弈,其中还参与了湖南发展高标穿越的测试,状态保持的不错,也许有人会问,酋长不是专题发过帖子来质疑中交地产吗,怎么上周又偷偷去买呢。其实,没什么想不明白的,股票市场是一种能量运动,股价只是一种运动形式,运动是永恒的,变化就是永恒的,股市博弈永远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我们做股票投资,绝不能一直刻舟求剑,酋长发帖质疑中交地产,关注的是当时那一天中交地产的能量变化和运动变化,上周反弹开启后,市场外围的政策环境发生了变化,中交地产自身的能量运行发生了变化,市场自身结构和情绪发生了变化,那为什么不可以关注回来?


所以说,酋长上周重点博弈中交地产并不值得可笑,真正可笑的是那些时不时来问泉阳泉怎么看的那些人,他们一直等在去年上半年这时候的船里,想着剑还应该在船的下方。关于华润双鹤,依然是酋长接下去5月份博弈的重点,个人觉得双鹤目前还处于上升的震荡阶段,在方向上还是向上运动的轨迹,能量有分歧但没有衰退,趋势保持的较好,国产*药的预期没有结束,依然在朦胧中发展,而且技术上刚刚较好的站稳历史新高,一旦阿兹夫定消息得到确认,仍存在情绪一致出现加速冲顶的可能,因此从后期展望的角度来说,华润双鹤,要继续保持高度重视。





002594比亚迪股票股吧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安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比亚迪(002594.SZ)车型布局日趋完善,混动纯电双发力。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1.53/1.98/2.27元。维持“买入”评级。

华安证券指出,新能源汽车进入黄金发展期,比亚迪车型周期与行业形成共振。预计2021-2023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分别为187%/41%/23%。公司自主品牌混动技术进入爆发元年,从战略、技术、先发优势、成本等方面考量,比亚迪在混动领域仍旧具备优势。

华安证券主要观点

核心逻辑:

新能源汽车进入黄金发展期,比亚迪车型周期与行业形成共振。一方面DM-i超级混动平台的上市将为实现与燃油车的平价,将逐步抢占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纯电动车型基于新技术的普及,实现单车竞争力提升与车型布局完善,市占率有望迎来拐点向上。预计2021-2023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分别为187%/41%/23%。

纯电动:全面提升,市占率拐点向上

华安证券复盘比亚迪前期在纯电领域的表现,因政策、技术变现结构、格局、车型周期等因素影响造成其市占率下滑。公司打造全新纯电平台e3.0,具有“智能、高效、安全、美学”四大特征,并且基于新平台的全新车型有望于下半年陆续投放。华安证券认为,全新纯电平台的投放一方面有望提升单车的竞争力,进而促进单车的销量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比亚迪在纯电领域布局,公司在纯电领域的销量弹性有望逐步凸显。

插混:差异与经济性并重,技术支撑全面发力

比亚迪DM-p与DM-i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选择,其中DM-p为主打性能,DM-i主打经济性。基于DM-i超级混动平台打造的秦plus、宋plus和唐plus等车型相继上市,订单旺盛,有望进一步替代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时自主品牌混动技术进入爆发元年,从战略、技术、先发优势、成本等方面考量,比亚迪在混动领域仍旧具备优势。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政策落地和实施具有不确定性;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比亚迪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比亚迪股票股吧、今日粮价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