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6月26日消息 “十年,青农商行从一株新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十年,我们像一粒粒种子,将自己深埋进青农商行这片深沉的土地。”十年,虽是天地间的沧海一粟,但对于青农人来说,却是荡气回肠的奋斗岁月。
2012年6月26日,青农商行改制成立,距今已过去整整十年。在这期间,青农商行虽经历了银行化改革、曲折上市路、跨区域发展、互联网金融转型等考验,但青农商行凭借着锐意进取的精神创下了一项又一项历史佳绩。
后来居上 成最年轻的A股上市银行
青农商行的前身要追溯至拥有60余年发展历史的青岛市农村信用社。
1951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央行决定大力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就在这一年,青岛市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即墨县移风店试点成立,拉开了青岛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事业的帷幕。1953年底,青岛市除即墨县以外的其他县市信用社大部分完成了组建,成为农民生产、生活上的参谋助手和扶持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
顺应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新趋势,2012年,原华丰、城阳、黄岛、即墨四家农村合作银行,胶州、胶南、平度、莱西四家农村信用联社及青岛市联社共9家单位,正式组建成立青岛农商银行。自此,青岛农商银行完成了信用合作社到信用联社再到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历史性跨越。
相较于常熟银行、江阴银行等早于2000年便挂牌成立的首批试点农商行,2012年初改制的青岛农商行资历尚浅。不过,正是这位“后来者”却刷新了中国银行业从改制到上市的新速度,成为全国最年轻的A股上市银行和长江以北第一家A股上市农商银行。
据了解,2016年10月,证监会正式受理青农商行A股IPO申报文件,2019年3月26日,其成功登陆深交所主板上市,彼时浙商银行、渝农商行尚处于“预披露更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当年,青农商行成为青岛三家入围“沪深300”指数的上市企业之一,市值总额位居“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第377位、山东省上市金融企业第1位。
筚路蓝缕 十年业绩突飞猛进
十年立业,筚路蓝缕。青农商行历经探索与变革,始终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时代潮头,实现了质量、效益、规模均衡协同下的强劲增长,在区域市场中取得了引领发展的靓丽业绩。
这十年,青农商行的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1016亿元增加至2022年3月末的4426亿元,增长超3倍。截至2022年3月末,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为2833.94亿元、2380.84亿元,分别为成立之初的3.3倍、3.8倍。
这十年,青农商行的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2.7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02.97亿元,增幅为352.81%,是该行历史上*破百亿元;同期,净利润则由5.69亿元增加至30.92亿元,增幅为443.41%。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上市以来,青农商行的盈利能力始终稳居A股上市农商行第三的宝座,仅次于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
作为面向韩日、辐射东南亚、路连中亚欧的“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青农商行的国际化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国际业务在这十年实现突飞猛进。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青农商行国际业务结算量从49.23亿美元增加至208.31亿美元,十年增长323.14%,连续8年超过100亿美元。
据悉,青岛农商银行现已开办了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外汇交易等七大系列50多个业务品种,开立了10个外币币种,18家境外账户行,建立了覆盖60多个国家、近600家代理行的国际结算网络。2018年9月,其获批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韩元直接交易做市商资格,成为全国首家地方法人银行韩元做市商。
与此同时,在跨区域发展方面,青农商行表现出*的行动力。2013年,该行提出设立村镇银行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可行性;2014年,其便向银监会递交申请;2016年6月,8家“蓝海系”村镇银行全部挂牌开业。截至2022年3月末,8家村镇银行资产总额已突破100亿元大关。
服务“三农”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青农商行自成立之时便深深打上了“三农”服务的烙印,成为其一以贯之的行动宗旨。近年来,青农商行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优势,加速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持续深入推进基础金融服务。
一是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积极拓展场景金融,推动“三农”贷款增量扩面。据了解,2018年,青农商行全面上线了线上个人信用贷款产品“信e贷”,实现小额个人贷款全流程自动办理,上线仅一年便实现了2倍增长。与此同时,青农商行还积极探索“银行+政策性担保模式”,联合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推出“农担贷”产品,截至2020年,其规模已突破7亿元,有效解决了涉农客户融资难问题。
二是加强渠道建设,打通农村综合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方面,青农商行不断加大硬件设施投入,致力于提升传统网点渠道服务效能。2021年,该行改造农村地区网点15个,占农村网点的10.7%,有效助力推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整合遍布城乡的便民服务点、智慧厅堂、政务派出柜台,在青岛市行政审批局、人社局等政府部门支持下,搭建了“政银互联e站通”服务体系,打造集“政务+金融+便民+生活”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三是储蓄国债承销顺利推进,有效助力农村居民财富稳健增值。2021 年,该行销售储蓄国债17.10亿元,在青岛区域承销团成员中销量*,其中涉农区域销量占比近七成,为广大城乡居民,尤其是涉农区域客户财富稳健增值提供了有效助力。
四是深入推进“金融助理服务乡村振兴工程”,选派120余名业务骨干作为金融助理进村入社区,开创“党建+金融”双轮驱动乡村振兴的服务新格局。据青农商行*发布的消息,到5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33.31亿元,而金融助理所在支行贷款余额达到1024.50亿元。
正如青农商行总行信息科技部张金萍在《十年 我们情系农商》中所言:“农商的脚步穿过城市的脉络,深入偏远的村庄;农商的双手收拢起百姓的财富又倾心助力于勤劳创业的人们,奋力谱写出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第一个十年,青农商行已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展望下一个十年,其又将书写怎样的传奇?
2022年第25周,汽车股依旧强势,从消息面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要确定加大汽车消费支持的政策,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年底到期后延期的问题,估计在今年可以增加汽车以及相关消费有2000亿元人民币。
此外,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22年5月新能源汽车行业运行数据报告》显示,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水平超预期。在政策刺激下,新能源汽车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同时,全国新能源汽车下乡在上周末于昆山市正式启动,未来还将扩展至全国至少11个省份的三四线城市,参与活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达到52个,车型超过100款。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开启和各地鼓励新能源车消费政策的逐步落地,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被*限度地激活,购车需求会得到一定的释放,推动汽车销量实现持续增长。
在各种政策消息的叠加下,汽车股也成为了本周当之无愧的*。以下,《汽车价值观》将对统计在册的股票进行分析。
01
乘用车:小康股份创历史新高
在2022年第25周,乘用车整车板块除了东风汽车和众泰汽车外,其余个股全部翻红。其中,吉利汽车以20.24%的周涨幅拔得头筹,小康股份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自今年5月以来,新能源车产销明显回暖。根据车联会数据,新能源车产量达46.6万辆,同比增加114%;同期总销量达42万辆,已基本恢复至3月水平,电动化率达到26%。中信证券研报认为,随着新发车型电动化占比不断提升、叠加疫情延后需求,有望驱动新能源车进一步渗透,预计6月新能源车销量有望创历史新高,可达54.3-55.3万辆。在此背景下,乘用车整车板块也持续走高。
小康股份在6月24日报收85.06元/股,总市值达到了1156.76亿元,股价创下历史新高。较其4月27日的相对低点32.7元/股,涨了160.12%。消息面来看,据上证报报道,小康股份和华为合作的赛力斯品牌,近期将发布新车。此前,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也曾在粤港澳车展中透露,赛里斯品牌推出的问界M7车型,将在20日至29日之间发布,7月底交付。
吉利汽车也在24日盘中创下了近6个月新高,消息面来看,24日,极星汽车在纳斯达克上市,共融资约8.9亿美元。而极星的大股东就是吉利汽车的李书福。目前,李书福通过吉利控股集团,与沃尔沃、力帆科技、百度等企业合作,打造了一个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帝国。
造车新势力本周在港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小鹏汽车港股在本周收获了26.56%的周涨幅,理想汽车港股收获22.69%的周涨幅,蔚来则取得了18.26%的成绩。
消息面来看,理想、蔚来在近期发布新车型上市,蔚来全新中大型SUV车型ES7、理想第二款增程式电动车L9引爆市场关注,订单一度爆棚,并预计于三季度开始陆续交付,创纪录的交付速度也提高了市场对车企的产能预期。招商国际认为,理想L9产品力超预期,有望成为第二款爆款车。
02
商用车:安凯客车接力
本周,商用车板块也收获了不小的涨幅。其中,中通客车在复牌后创下了历史新高,股价在6月17日和6月20日再现两次涨停,随后在6月21日晚遭到停牌核查。而在中通客车停牌后,安凯客车成为了商用车板块新的龙头。其在本周收获了28.87%的周涨幅。
安凯客车控股股东是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根正苗红的国有资产。安凯客车主营业务就是客车整车制造,但公司业绩持续亏损,净资产只有每股0.3元,而且主营业务也是持续减少。不过,安凯客车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占比主营业务超过50%,也就是安凯客车是新能源为主要业务的客车制造公司,这或许就是该公司持续涨停板的核心原因。
在安凯客车的带动下,本周客车制造企业均收获了不同程度的涨幅。亚星客车本周收获了11.65%的周涨幅;金龙汽车收获了10.45%的周涨幅;宇通客车收获了10.42%的周涨幅。
03
新能源零部件:科力远投资新项目,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
本周新能源零部件公司持续上涨,在汽车价值观统计的股票当中,仅4家企业股票出现跌幅,其余均呈上涨态势。
科力远在本周以26.36%的涨幅位居新能源零部件榜首,从消息面来看,6月24日,科力远连续发布公告,披露子公司CHS公司正式签订增资认购协议,公司与宜丰县人民政府、宜春经开区管委会签订锂电项目投资协议,以及成立宜春力元等重大事项。
根据相关公告,CHS将顺利完成对外增资,并收获上游锂资源;同时,科力远将在宜丰县和宜春市经开区分别投资建设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材料项目、6万吨高功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混合动力技术平台项目和3GWh数字化芯材项目。综合公告内容来看,科力远通过上述合作加快布局锂电赛道,并将在锂材料领域展开纵深拓展的同时,持续构建锂电池全产业链。
宁德时代也在本周推出了新品。6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三代CTP——麒麟电池。
公开信息显示,麒麟电池为宁德时代第三代CTP电池包,相比前两代CTP技术,麒麟电池完全取消模组形态设计,并通过冷却结构上的优化,使得麒麟电池安全性、电池寿命、快充性能以及比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
据宁德时代介绍,麒麟电池的系统集成度创下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达255Wh/kg,可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并且这款电池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及10分钟快充,将于2023年量产上市。
麒麟电池发布后,多家产业链上的公司纷纷跟进,宣称自身业务与“麒麟”有关,其中包括新宙邦、江苏国泰、铜冠铜箔、和胜股份等。
除发布麒麟电池外,宁德时代450亿元的定增结果也在23日出炉,成为注册制以来*再融资项目和创业板市场*再融资项目。
其中,国泰君安证券、摩根大通银行、巴克莱银行配售金额分别为46.64亿元、40.73亿元、33.6亿元,位列前三。此外,高瓴资本旗下HHLR管理有限公司的HHLR中国基金获配731.71万股,配售金额达30亿元。
04
经销商:大面积飘红
在汽车股大涨的同时,不仅引爆了产业链上游零件原材料企业,也带动下游汽车经销公司股价走高,正通汽车、广汇宝信在本周上涨约7%,国际汽车则上涨幅度为23.19%。而随着此轮政策提出的放开二手车交易并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国信证券香港表示有望明显提振乘用车消费潜力,汽车经销商的新车销售及其它相关业务或将直接受到提振。
国机汽车之所以能够不断上涨,还是与其和滴滴传出的绯闻有关。虽然双方都没有确切答复,但答案也即将揭晓。从两边情况来看,滴滴预计6月发布消息,也就是说在下周就要完成。而国机智骏这边已经停产超过半年以上,这对于地方企业来说是不想发生的事,因此,国机汽车还是资本关注的重点。
广汇宝信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车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业务的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提供新车销售、售后维修保养、汽车美容改装、二手车销售、汽车保险业务、汽车零部件销售及其他汽车相关产品销售业务。随着政策的不断推出,从事多元化汽车销售的公司也会持续上涨。
《汽车价值观》股评:
从目前来看,汽车市场已经走出最困难时期,并且进入到6月份后,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开始发力,产销形势也将会越来越好。在这样的走势下,汽车股也将有极大可能再冲新高。其中,受消费者欢迎的企业也将成为关注的重点,比如比亚迪、小康股份、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而还未确定是否“联姻”的国机汽车也将会是各路资本布局的重点。
首家“A+H”上市的农商行——渝农商行的A股表现让人大跌眼镜。
继上市首日开板、次日跌停后,11月11日,该行在上市的第10个交易日又跌破7.36元/股的发行价。截至11月15日收盘,渝农商行股价报收于6.95元/股,跌2.66%。
在分析人士看来,渝农商行A股股价破发背后,除了AH股溢价率过高、相对募集资金额较大致使资金炒作不感兴趣等因素外,新股市场“降温”、该行经营业绩平平或许也是其中的原因。
AH股溢价率过高
公开资料显示,渝农商行全称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今年8月15日,渝农商行A股上市*获通过。该行将公开发行13.57亿股A股,发行后的总股本达113.57亿股,发行价格为7.36元/股,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近100亿元。按此估算,该行A股发行市值超过800亿元。
10月29日,渝农商行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全国首家“A+H”股农商行、第12家“A+H”上市银行。当日,该行A股股价开盘涨停,但开市半小时后就打开涨停板,最终报收于9.35元/股,涨27%。
在A股上市当天,该行H股收盘价为4.27港元/股。也就是说,渝农商行A股与H股当日溢价率高达143%。
上市的第二个交易日,渝农商行大幅低开,并最终以跌停价报收。在此之后,该行的股价依旧延续了下跌趋势。11月11日,渝农商行早盘跌破7.36元/股发行价,报收于7.19元/股,跌3.36%。
尽管多数“A+H”股上市银行普遍存在溢价情况,但截至11月14日,在所有“A+H”股上市银行中,该行AH溢价率始终保持*。
排在渝农商行后面的两家是郑州银行和中信银行,AH股溢价率分别在90%以上和50%左右。青岛银行的溢价率*,其余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大多保持在10%至40%之间。
有业内人士认为,AH股溢价率较高是导致渝农商行此次快速破发的原因之一。“AH溢价太多,股价没有支撑,而且年底流动性本就不好,还有邮储银行等大单IPO和大量解禁,短期炒作资金已很有限,募资额较大的新股发行时市场做多热情不高。”某券商分析师向《国际金融报》
国资持股超28%
渝农商行在港股的表现也较为惨淡。彼时,该行H股发行价为5.25港元,上市首日便破发。在香港上市至今将近9年的时间里,其股价大部分时间处于破发状态,今年9月以来大多在4港元/股徘徊。
虽然A股和H股两地市场在投资理念和估值体系方面存在差异,但过高的AH股溢价率,使得A股与H股之间形成较大价差,相当于给该行A股股价提供了一种参考。
该行此前发布的A股招股书显示,渝农商行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暂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截至2019年7月19日,该行总股本为100亿股,内资股共有169家法人股东,其中国有股东14家,所持股份合计为28.12亿股,占总股本的28.12%,国有持股比例较高。
对于国有资产的转让价格,相关政策有较为明确的规定,政策红线是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价格在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基础上,参考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合理定价。
渝农商行此次A股招股书显示,该行本次发行后每股净资产(按本行2019年3月31日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和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之和除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本计算)为7.36元。最终,渝农商行每股发行价定为7.36元,与其每股净资产价格一致。
从估值来看,渝农商行也略高于行业水平。据悉,该行目前动态市盈率为8倍,而行业水平为7.36倍;该行市净率为1.06倍,也同样高于行业的均值0.96倍。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就大环境来看,整个新股市场在发生变化,新股上市涨幅普遍减少。科创板的注册制使新股发售更加频繁,新股的稀缺性正在逐渐下降。同时,科创板上市公司定价采取询价制,使上市公司的定价比较合理,市场炒作动力减弱。
“随着各板块注册制的逐步落地,发行价格和估值趋于合理,打新预期收益率下降,以后靠打新赚钱可能越来越难。”上述券商人士坦言。
营收几无增长
除去外部环境的原因,渝农商行在经营业绩上也表现平平。
半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该行营业收入微增0.06%;实现净利润58.41亿元,同比增长19.52%。
而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影响净利润变化的重要因素,渝农商行上半年的营业支出较去年同期减少了8.53亿元,同比下降22.16%。其中,渝农商行上半年通过缩减员工成本节约7.67亿元,其员工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30.25%。另外,税金及附加费、其他支出分别同比下降10.73%、10.11%。
国泰君安研究所银行组认为,渝农商行2019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不足0.1%,核心因素是其他非息收入拖累。2019上半年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85.7%,占营收比重较2018年下降至3.4%。
10月28日,渝农商行披露了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这也是该行在今年9月获得A股IPO通行证后发布的首份季报。
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渝农商行实现营收199.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4%;实现归母净利润86.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63%。
中泰证券研究认为,渝农商行近年营收增速在可比银行中总体偏弱,增速要低于西部区域的上市城商行和农商行整体水平。
在招股说明书中,渝农商行披露了一系列稳定股价的措施,其中包括高管层的回购。
A股上市后三年内,如该行A股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将通过回购股票、董事和高管增持股票等方式稳定股价。根据该行*的三季报,渝农商行的每股净资产为7.68元。截至11月15日,渝农商行已连续8个交易日跌破每股净资产7.68元/股。
6月20日丨渝农商行(601077.SH)发布2021年年度A股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525元(含税),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6月28日,除权(息)日为2022年6月29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2年6月29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渝农商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渝农商行、东风汽车股票分析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