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300431的暴风科技创造了A股多少神话?如今退市2年的暴风科技终于在旧三板确权,预计8月17日前登录旧三板交易了!
6月17日,400115暴风退发布了申万宏源证券关于暴风科技股份确权公告。公告称:400115暴风退,需要在7月6日前确权,预计2022年8月17日前在退市板块挂牌转让。
消息一出股民一片哗然:经过2年漫长的等待,终于要上三板了!
5年内从风光无限到黯然退市
2015年3月24日登陆创业板,39个涨停板,股价达307.56元,市值已飙升至369亿元,不足3个月时间,较发行价7.14元暴涨逾42倍。让多少投资者蠢蠢欲动?
然而短短的3年时间过去,暴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2018年暴风巨亏10.9亿!
2019年实际控制人冯鑫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风集团2016年与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收购的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Silva Holdings S.A。冯鑫在此项目的融资过程中存在行贿行为。
2020年8月是28日证监会下达了《关于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决定》自深圳证券交易所作出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后十五个交易日届满的次一交易日起(2020年9月21日)起,公司股票交易进入退市整理期。
短短5年时间,暴风科技从风光无限到黯然退市,又是谁的责任?实控人冯鑫?保荐机构中金公司?我们不得而知,也没有个说法!
登录旧三板又将创造哪些神话
400072众和1,2020年12月启动,股价0.46元,连续涨了1年,之后虽有波动,但是仍然在涨停中,股价6月24日收盘已经8.69元/股!涨幅达到了惊人的1928%!
暴风科技曾经被誉为小乐视网,不仅仅是市值曾经直追乐视网,两人的退市闹剧也差不多!我们看乐视网登录旧三板的情况,400084乐视网3,2021年2月3日登陆旧三板,股价从0.18元一路上涨,2021年9月3日达到顶峰2.56元,涨幅达到惊人的1422%!
暴风科技退市时股价仅剩0.28元,它又会创造什么样的奇迹呢?我们看看股民们怎么看:
最后海润的下场在暴风身上很有可能重演,海润开辟了上市公司股东破产归零的先河,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不服就走着瞧。。暴风欠10多个亿,除了破产,只有破产。。。会不会走海润的道路确实不好说。。。大家还是注意风险吧。。。不要脑袋一热就去梭嗨。。。最后血本无归。。。
哎,你有没有呀,有就先拿着,卖也卖不了。没用就不要劳神。乐视欠一百多亿现在还活着,都是有钱人的游戏,看都在谁手里实力够不。
大家调整好心态,轻装上阵,拿住不动就行了!
股民们对于暴风科技看法有两面,一是怕出现海润光伏的永远清零;二是认为暴风会跟乐视或者其他股票一样暴涨!您觉得暴风科技8月17号上市会暴涨还是暴跌?欢迎您下方留言评论。
财联社(上海,
对于自营收入大幅提升的原因,多家券商特别是头部券商均有提到一个重要原因,即场外衍生品及公司创设的与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化产品估值随股票市场行情变化而上升。
财联社
信用业务营收占比平均为10.6%,投行业务营收占比平均为9.8%,资管业务营收占比平均为6.1%。
值得注意的是,自营业务在不同年份在总体营收中的占比波动较大,反映了市场波动对自营业务的影响。而资管业务在资管新规压缩通道业务的背景下,已连续三年半在总体营收中的占比呈现下滑趋势,至2021年上半年已降至6.1%。
另外,投行业务在总体营收中的占比同为连续下滑趋势,从2021年上半年数据来看,投行业务对营收的贡献度不及信用业务的贡献度。
自营收入占比第一,各券商极度分化
2021年上半年,市场波动较为剧烈,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收入也出现了较大分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自营业务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114.29亿元)、中金公司(81.63亿元)、华泰证券(71.91亿元)、海通证券(67.89亿元)、国泰君安(66.89亿元)、招商证券(52.75亿元)、申万宏源(46.35亿元)、广发证券(39.41亿元)、国信证券(35.20亿元)、中信建投(34.81亿元)。
但从自营业务收入占整体营收的比重排序,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为:中金公司(56.5%)、西南证券(51.0%)、天风证券(46.1%)、山西证券(45.3%)、国联证券(44.9%)、太平洋证券(40.9%)、财达证券(40.1%)、华泰证券(39.4%)、招商证券(36.8%)、东吴证券(34.2%)。由此可以看出部分中小券商自营业务发展势头良好,较大程度上增厚了整体业绩。
从前述表格中也可以看出,不少券商自营业务营收占比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光大证券(10.2%)、浙商证券(11.4%)、中银证券(11.8%)、方正证券(13.0%)、华林证券(13.9%)。
毕马威近日发布的《二零二一年中国证券业调查报告》提出,场外衍生品业务是券商自营业务的战略高地。基于场外衍生业务,券商自营业务将有更多风险对冲工具选择,利于实现投资风险中性。该观点也在多份券商的半年报中得到验证。
中信证券表示,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和柜台产品持续发展,产品结构、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做市交易业务持续排名市场前列。股权衍生品业务保持客户群体广泛、产品供给丰富、收益相对稳定的业务形态。境外股权衍生品交易持续发展创新,交易覆盖国际主流市场,为客户提供跨时区的全球市场衍生品交易服务。
中金公司在解释“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大幅上升时表示,场外衍生品及本集团创设的与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化产品估值随股票市场行情变化而上升;及私募证券基金、货币基金等投资产生的收益大幅增加,同时,大宗商品及利率合约项下的衍生工具产生的收益也有所增长。
申万宏源半年报中披露,2021年上半年,公司场外期权新增及存续业务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个股期权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跨境业务规模较上年末增长超300%。
申万宏源表示,衍生品具有丰富客户服务、完善机构投资者策略模式、优化券商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及收益率等多项特点,对于券商而言,金融衍生资产、负债规模高速增长背景下,衍生品业务的发力,或能持续助力公司各项业务转型升级,深化头部券商和精品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成为国内券商未来普遍重点发力的关键领域之一。
经纪业务营收占比趋稳
经纪业务这一曾经的重头业务,虽然早已错失了营收占比第一的宝座,却在近年来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过程中保持了对营收贡献的稳定度。
数据显示,2018年经纪业务净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23.9%,2019年大幅下降至19.2%,但2020年以来,经纪业务的营收占比逐渐回升,2020年上市券商平均水平为23.6%。2021年上半年,经纪业务营收占比基本稳定,小幅下降至22.7%。
2021年上半年,经纪业务净收入规模前十的券商中,仅有中国银河、国信证券的经纪业务的营收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他头部券商经纪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其营收结构更为多元,财富管理转型更为彻底。
具体来看经纪业务净收入情况,排名前十的券商及营收占比分别是:中信证券(67.42亿元,占比17.9%)、国泰君安(42.38亿元,占比19.3%)、中国银河(35.96亿元,占比23.7%)、广发证券(35.38亿元,占比19.6%)、招商证券(35.06亿元,占比24.4%)、华泰证券(35.06亿元,占比19.2%)、国信证券(32.11亿元,占比31.1/5)、申万宏源(28.54亿元,占比17.7%)、中金公司(27.98亿元,占比19.3%)、中信建投(27.81亿元,占比22.6%)。
投行业务头部效应尤为明显
虽然注册制改革为券商投行带来了更多业务,但数据显示,投行业务在总体营收中的占比呈现下滑趋势,从2021年上半年数据来看,投行业务对营收的贡献度不及信用业务的贡献度,行业平均水平仅为9.8%。
但通过仔细分析各券商投行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可以看出头部券商尤其是投行业务具有传统优势的券商收入规模较大,对营收的贡献也较高,但大量中小券商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不足1亿元,拖累行业整体贡献度。
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海通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33.07亿元、26.94亿元、25.25亿元,但有25家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不足5亿元。
资管业务“凛冬”快要结束,营收占比已降至6.1%
随着资管新规整改的持续推进,券商大幅压缩通道业务,资管业务面临较大压力,资管收入已连续三年半在总体营收中的占比呈现下滑趋势,至2021年上半年已降至6.1%。
但值得期待的是,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收官之年,券商在压缩通道业务、增加主动管理规模方面已经做出颇多努力,券商资管的内部营收结构也在持续优化。
资管业务营收占比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为:第一创业(占比29.3%)、广发证券(26.8%)、中银证券(22.6%)、财通证券(19.0%)、天风证券(17.5%)。
部分券商信用业务出现负贡献
信用业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融资融券业务,一是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融资融券业务发展较为平稳,但股票质押业务自2018年起频频出现暴雷。虽然大多数股票质押业务并非券商自有资金,但多数券商如果踩雷了股票质押业务,对其业绩的影响是大额计提减值损失,对其声誉的影响则是一张又一张的诉状。
不过由于两项业务都属于信用业务的范畴,因此从利息净收入的角度(利息收入减利息支出)统计,并不能看出券商收缩了信用业务,但结构已经大幅优化。从上市券商的半年报中,可以看出券商对两融业务的发力和对股票质押业务的谨慎态度。
暴风影音,作为众多网民心目中的播放神器,曾盛极一时,领先于全行业。
暴风集团,更是受到股民疯狂追逐的妖股,曾54天涨停39次,引发资本狂欢。
然而,数年过去,暴风影音却逐渐消亡,辉煌成为历史,暴风集团亦早已退市,400亿市值转瞬成空,落得一地鸡毛。
暴风集团,这个曾战胜所有竞争对手的企业,究竟做错了什么?
01:暴风的传奇
说到暴风集团,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便是冯鑫。
冯鑫是一个很有商业抱负的人,因此他报考合肥工业大学的时候,选择主修的便是管理类专业。
他利用在校的四年时间,疯狂地汲取知识,并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毕业之后,冯鑫本想进行创业,但自己并没有明确的方向,经验和资本也同样缺少,为此他只能选择先就业,一头扎进保健品行业。
不过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冯鑫便对保健行业失去信心,无奈之下,只能辞职。
这一次,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IT行业在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于是决定进入金山软件工作。
接下来的数年间,冯鑫开始展现出个人的管理才能,依靠优异的业绩,在企业内部开始不断升职,接连担任了市场渠道部经理、市场总监、金山毒霸事业部副总经理等重要岗位。
此后,他还跳槽进入了雅虎中国,任职个人事业部总经理。
一直到2005年,有着丰富就业经历的冯鑫,认为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经验,终于决定实现心中的梦想——创业,酷热影音因此而诞生。
事实证明,冯鑫的确有创业的才能。
在他的带领下,酷热影音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一跃成为当时中国的3大播放软件之一,取得的成就不可谓不辉煌。
然而,冯鑫却并不满足于此,选择进一步扩张,并作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收购暴风影音,成立北京暴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个商业传奇,就此诞生。
成为新公司CEO的冯鑫,愈加想要取得更好的成就,因此他告诉研发团队,一定要研发出*划时代的播放器。
皇天不负有心人,暴风影音2.0版出世,并一举打破国外播放器技术占领国内市场的局面,震惊整个行业。
借助这项优势,暴风影音在国内所向披靡,攻城略地。
依旧是仅用两年时间,暴风影音的用户量便高达2亿左右。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别说智能手机,就连PC的普及率也非常低,中国的网民数量合计起来只有3.38亿,而暴风用户就占了三分之二。
暴风的创立,离不开冯鑫的努力和坚持,而短短数年间企业就成为行业的巨头,更是证明冯鑫目光独到,选对了行业。
毕竟与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企业面临的机遇更多,抓住风口便一飞冲天的例子,比比皆是。
02:股市疯狂的背后
与很多成功的企业一样,暴风在成为行业霸主之后,便将目标放在了上市。
众所周知,企业如果要上市,财务数据一定得漂亮,因为一家连年亏损的企业,往往无法受到资本的青睐。
不过,此时的暴风管理层还没意识到,上市这个看似正常的决定,彻底改变了集团的命运。
2010年后,受互联网风口的影响,各大视频网站纷纷转变战略,进军移动APP,并开始专注于版权和规模扩张。
在这样的行业趋势下,暴风影音却犯了难,无论是版权还是扩张,都意味着资金投入,甚至亏损,这样一来,集团的财报数据肯定会很难看。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暴风管理层举棋不定,迟迟不敢下场。
而事实也证明,暴风的考虑不无道理,在接下来的数年间,视频行业总体惨淡如云,一片亏损成风。
似乎只有暴风影音成了例外,它借助巨额的广告收益,在2012年到2014年,取得连续三年净利润超过3千万的成就。
带着如此惊艳的财报数据,暴风音影终于在2015年3月,正式登陆创业板(第二股票交易市场)。
一经上市,暴风便受到资本市场的疯狂追逐,截至第40个交易日,其股市便涨停36次,并在接下来十四个交易日中,又累计涨停3次。
在这样的涨幅下,直到5月底,暴风的股价已是最初的40多倍,市值高达400多亿元,集团内部更是直接诞生10位亿万富翁,31位千万富翁。
转瞬之间,暴风就被推上股市的神坛!
然而,这样*的股市成绩,却是暴风以惨痛的代价所换回。
回首过去几年间,暴风为打造出完美的财务数据,事事都投鼠忌器,根本不敢扩张,最后导致无论是版权还是规模,完全比不上同行,已然在行业中掉了队。
商业竞争中,机会本就稍纵即逝,更何况风云突变的互联网,但暴风影音却为一时利益,选择固步自封,舍本逐末,为以后的发展埋下巨大隐患。
03:神话的破灭
很快,暴风影音便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了代价。
2018年,视频行业竞争升级,掉队的暴风集团,眼看自己越来越被边缘化,开始疯狂找寻出路进行自救,但全都于事无补。
VR概念曾被它寄予厚望,因此推出暴风魔镜,结果却被证实为伪风口,连个浪花都没掀起;
此后,它又想借着雄厚的资金,大肆收购进行布局,以此开始建立自己的商业生态,结果收购方案却被证监会否决,所有计划胎死腹中;
无奈之下,它只能孤注一掷,全力发展暴风TV,结果却被TCL、海信等老牌厂商打得头破血流。
最后,暴风集团无力回天,2018年便净亏损了10.9亿元,同时股价开始暴跌,股东纷纷套现离场。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暴风集团深陷发展困境,让高管看不到前景,仅18年下半年,就有4位高管选择离职。
不过,尽管遭遇重重打击,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暴风依旧能勉强维持经营。但奈何屋漏偏逢连夜雨,次年冯鑫的入狱,让风暴这艘破损的巨轮彻底沉入深渊。
到了2020年,暴风集团被迫退市,落幕时市值仅1亿左右,留下一地鸡毛。
事实证明,这个曾经价值400亿的神话,不过是一场巨大的资本泡沫。很早之前,暴风影音便已显露出疲态,只不过在股市狂欢下,掩盖住自身外强中干的实质。
商业竞争,本就是不进则退,慢下一步,很可能便是步步皆慢,当暴风集团不再锐意进取时,已是半只脚踏入坟墓,此后连连受挫,根本无法扭转衰败的颓势。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暴风影音,作为众多网民心目中的播放神器,曾盛极一时,领先于全行业。
暴风集团,更是受到股民疯狂追逐的妖股,曾54天涨停39次,引发资本狂欢。
然而,数年过去,暴风影音却逐渐消亡,辉煌成为历史,暴风集团亦早已退市,400亿市值转瞬成空,落得一地鸡毛。
暴风集团,这个曾战胜所有竞争对手的企业,究竟做错了什么?
01:暴风的传奇
说到暴风集团,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便是冯鑫。
冯鑫是一个很有商业抱负的人,因此他报考合肥工业大学的时候,选择主修的便是管理类专业。
他利用在校的四年时间,疯狂地汲取知识,并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毕业之后,冯鑫本想进行创业,但自己并没有明确的方向,经验和资本也同样缺少,为此他只能选择先就业,一头扎进保健品行业。
不过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冯鑫便对保健行业失去信心,无奈之下,只能辞职。
这一次,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IT行业在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于是决定进入金山软件工作。
接下来的数年间,冯鑫开始展现出个人的管理才能,依靠优异的业绩,在企业内部开始不断升职,接连担任了市场渠道部经理、市场总监、金山毒霸事业部副总经理等重要岗位。
此后,他还跳槽进入了雅虎中国,任职个人事业部总经理。
一直到2005年,有着丰富就业经历的冯鑫,认为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经验,终于决定实现心中的梦想——创业,酷热影音因此而诞生。
事实证明,冯鑫的确有创业的才能。
在他的带领下,酷热影音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一跃成为当时中国的3大播放软件之一,取得的成就不可谓不辉煌。
然而,冯鑫却并不满足于此,选择进一步扩张,并作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收购暴风影音,成立北京暴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个商业传奇,就此诞生。
成为新公司CEO的冯鑫,愈加想要取得更好的成就,因此他告诉研发团队,一定要研发出*划时代的播放器。
皇天不负有心人,暴风影音2.0版出世,并一举打破国外播放器技术占领国内市场的局面,震惊整个行业。
借助这项优势,暴风影音在国内所向披靡,攻城略地。
依旧是仅用两年时间,暴风影音的用户量便高达2亿左右。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别说智能手机,就连PC的普及率也非常低,中国的网民数量合计起来只有3.38亿,而暴风用户就占了三分之二。
暴风的创立,离不开冯鑫的努力和坚持,而短短数年间企业就成为行业的巨头,更是证明冯鑫目光独到,选对了行业。
毕竟与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企业面临的机遇更多,抓住风口便一飞冲天的例子,比比皆是。
02:股市疯狂的背后
与很多成功的企业一样,暴风在成为行业霸主之后,便将目标放在了上市。
众所周知,企业如果要上市,财务数据一定得漂亮,因为一家连年亏损的企业,往往无法受到资本的青睐。
不过,此时的暴风管理层还没意识到,上市这个看似正常的决定,彻底改变了集团的命运。
2010年后,受互联网风口的影响,各大视频网站纷纷转变战略,进军移动APP,并开始专注于版权和规模扩张。
在这样的行业趋势下,暴风影音却犯了难,无论是版权还是扩张,都意味着资金投入,甚至亏损,这样一来,集团的财报数据肯定会很难看。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暴风管理层举棋不定,迟迟不敢下场。
而事实也证明,暴风的考虑不无道理,在接下来的数年间,视频行业总体惨淡如云,一片亏损成风。
似乎只有暴风影音成了例外,它借助巨额的广告收益,在2012年到2014年,取得连续三年净利润超过3千万的成就。
带着如此惊艳的财报数据,暴风音影终于在2015年3月,正式登陆创业板(第二股票交易市场)。
一经上市,暴风便受到资本市场的疯狂追逐,截至第40个交易日,其股市便涨停36次,并在接下来十四个交易日中,又累计涨停3次。
在这样的涨幅下,直到5月底,暴风的股价已是最初的40多倍,市值高达400多亿元,集团内部更是直接诞生10位亿万富翁,31位千万富翁。
转瞬之间,暴风就被推上股市的神坛!
然而,这样*的股市成绩,却是暴风以惨痛的代价所换回。
回首过去几年间,暴风为打造出完美的财务数据,事事都投鼠忌器,根本不敢扩张,最后导致无论是版权还是规模,完全比不上同行,已然在行业中掉了队。
商业竞争中,机会本就稍纵即逝,更何况风云突变的互联网,但暴风影音却为一时利益,选择固步自封,舍本逐末,为以后的发展埋下巨大隐患。
03:神话的破灭
很快,暴风影音便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了代价。
2018年,视频行业竞争升级,掉队的暴风集团,眼看自己越来越被边缘化,开始疯狂找寻出路进行自救,但全都于事无补。
VR概念曾被它寄予厚望,因此推出暴风魔镜,结果却被证实为伪风口,连个浪花都没掀起;
此后,它又想借着雄厚的资金,大肆收购进行布局,以此开始建立自己的商业生态,结果收购方案却被证监会否决,所有计划胎死腹中;
无奈之下,它只能孤注一掷,全力发展暴风TV,结果却被TCL、海信等老牌厂商打得头破血流。
最后,暴风集团无力回天,2018年便净亏损了10.9亿元,同时股价开始暴跌,股东纷纷套现离场。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暴风集团深陷发展困境,让高管看不到前景,仅18年下半年,就有4位高管选择离职。
不过,尽管遭遇重重打击,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暴风依旧能勉强维持经营。但奈何屋漏偏逢连夜雨,次年冯鑫的入狱,让风暴这艘破损的巨轮彻底沉入深渊。
到了2020年,暴风集团被迫退市,落幕时市值仅1亿左右,留下一地鸡毛。
事实证明,这个曾经价值400亿的神话,不过是一场巨大的资本泡沫。很早之前,暴风影音便已显露出疲态,只不过在股市狂欢下,掩盖住自身外强中干的实质。
商业竞争,本就是不进则退,慢下一步,很可能便是步步皆慢,当暴风集团不再锐意进取时,已是半只脚踏入坟墓,此后连连受挫,根本无法扭转衰败的颓势。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暴风科技股票是深股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暴风科技股票是深股吗、第一创业在券商中排名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