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牛仲逸 中国证券报·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华安证券 王洪岩 许勇其 王亚琪 李煦阳)
1 包头矿成就稀土龙头,受益行业高景气
1.1 中华稀土第一股,做强冶炼端并延伸下游材料端产业链
60年风雨沉淀,北方稀土成为全球最大的轻稀土供应商。北方稀土作为六大稀土集团之一,稀土冶炼分离指标占比长期保持在50%以上。资源端背靠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包钢集团拥有白云鄂博矿的开采权,北方稀土排他性独家采购集团旗下包钢股份尾矿库进行稀土加工,拥有内蒙古稀土产品的专营权。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率先在行业内形成集稀土冶炼分离、功能材料、应用产品、科研和贸易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体系。
公司控股股东为包钢集团,持股比例为36.66%。实际控制人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 ,通过持股包钢集团76.83%,间接持股公司的股权比例为28.16%。公司下属子公司35家,控股参股公司合计40余家,布局稀土行业全产业链,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稀土行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北方稀土是中国最早建立并发展壮大的国有控股稀土企业,北方稀土六十年风雨历程,见证着中国稀土行业的成长与壮大:
1)1961-1996:从稀土基本工艺流程完善到串级萃取理论创建,稀土产量跃居全球第一。
工艺技术方面,北方稀土前身包头8861钢铁公司稀土三厂成立于1961年,三厂在1970年已具备采选、前处理、提取、分离等基本工艺流程;同时,1963年成立的包头稀土研究院前身包头冶金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始研究稀土萃取技术,徐光宪院士结合包钢稀土生产实践创建的稀土串级萃取计算理论,使我国稀土萃取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力推动了包头乃至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
生产能力方面,包钢选矿厂重选车间于1975年投产,年产稀土精矿产能1万吨,1989年产能扩至2.4万吨;1986年中国稀土总产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2)1997-2014:从稀土高科到包钢稀土,并购整合做大做强稀土产业链。
1997年9月,以稀土三厂及选矿厂稀选车间为基础的稀土高科于A股挂牌上市。上市后,公司在加强管理、苦练内功的同时,逐渐明晰控制资源与发展应用产品并举的思路:
2003年控股包头华美、包钢灵芝,在资源整合上更上一层楼;
2007年完成包钢集团稀土产业资产重组,以稀土高科为载体,整合包头稀土研究院以及天骄清美、中山天骄等稀土材料企业和选矿类资产,上市主体更名为“包钢稀土”;
2009年启动1.5万吨磁材产业化项目,并购三吉利,向稀土下游产业链中市场空间最大的领域进发;2010年建设稀宝博为300台永磁磁共振影像仪项目,磁性材料板块形成完整产业链;
2014年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开盘运营,时至今日已成为市场观察稀土行情的重要风向标。
3)2015-2022:进击的北方稀土,行业重组格局向好,稀土龙头扬帆起航。
2015年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方稀土。目前,北方稀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轻稀土供应商,是集稀土冶炼分离、功能材料、应用产品、科研贸易一体化的上市公司。历经风雨飘摇,稀土龙头扬帆起航。
1.2 公司主要产品和基本情况介绍
公司目前形成了稀土资源、稀土冶炼分离、稀土功能材料上中下游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格局。可以生产各类稀土产品11个大类、50余种、近千个规格。公司的主要产品可以分为:
1)稀土原材料产品,主要包括稀土盐类、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属;
2)稀土功能材料类,包括稀土磁性材料、抛光材料、贮氢材料、催化材料,主要用于生产制造所属产业领域内的应用产品,如磁体、抛光粉(液)、镍氢电池、催化剂等;
3)终端应用产品,包括镍氢动力电池、稀土永磁磁共振仪,稀土永磁电机等。
公司冶炼分离产能12万吨,2021年产量9.1万吨,2022年计划产量12.5万吨;稀土金属产能1.6万吨/年,2021年产量2.1万吨,2022年计划产量1.8万吨。稀土功能材料中磁性材料合金产能4.1万吨/年、抛光材料产能3.2万吨/年、贮氢合金0.83吨/年、稀土基烟气脱硝催化剂1.2万立方米/年。
1.3 公司营收情况
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98.1亿元,同比增长49.72%。2018年以来,公司营收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21年实现营收304.08亿元,同比增长38.83%,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要稀土产品的销量增加,销售价格上涨所致。细分行业来看,稀土原料产品贡献公司主要营收,2021年稀土原料产品贡献36.95%营收。2019年之后,随着公司磁性材料业务的逐步扩张,稀土功能材料贡献的营收占总营业收入比例逐步增加,到2021年,稀土功能材料贡献24.33%的营收。
公司2021年实现毛利84.65亿元,毛利率27.84%。从总体上来看,公司毛利主要随着镨钕价格波动,2020年来,受益于镨钕价格走高,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攀升,2021年公司毛利同比增239.41%。细分公司盈利结构,稀土原料产品贡献公司主要毛利,近年来毛利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21年稀土原料产品贡献毛利43.17亿元,同比增189.95%。同时,伴随着稀土功能材料价格走高,稀土功能性材料毛利率2021年首次突破20%,达到41.49%;毛利突破10亿元,2021年稀土功能材料贡献毛利30.70亿元。未来随着公司积极降本增效叠加稀土价格走高,我们相信公司毛利率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突破。
公司费用管控优化,期间费用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下且近年来逐年下降。2022年Q1,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0.14亿元、2.42亿元、1.02亿元,期间费用率下降至3.64%。
202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462.32%,创历年来最大增幅。2018年至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保持在6亿元附近,2021年得益于公司稀土氧化物和稀土盐类销量的增加叠加稀土价格走高,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上涨创历史新高,净利率明显抬升,由20年的4.27%上涨至18.45%。2022年Q1实现归母净利润15.58亿元,同比增88.51%,实现销售毛利率28.73%,净利率18.64%。
2022年Q1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19.18亿元,同比增222.24%。2019、2020年稀土行业相关产品价格走高之前,公司营收处于较低水平,但是经营性净现金流保持在5亿元以上,有充沛的现金流保障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2021年伴随着稀土价格走高,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大幅上涨,同比增493.18%。同时可以看到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与营业收入规模相匹配,经营性净现金流占营业收入比例相对稳定,公司现金流状况相对健康。
近三年公司资产负债率连续下降,稀土价格回暖后ROE显著上升。公司资产负债情况较为健康,2018-2021年一直处于45%左右较为稳定,2022Q1首次降至40%以下。同时净资产收益率在稀土价格回暖之后显著爬坡,2021年公司ROE39.81%,同比增378.36%。公司能够在有效地控制资产负债的同时抓住机遇,提升营运能力。(报告远瞻智库)
2一体化产业链+资源成本优势,夯实行业地位
2.1独家采购尾矿库打造资源+成本优势
世界稀土在中国,中国稀土在包头。中国稀土储量和矿产量位居全球第一,根据2021年USGS数据,我国稀土储量达4400万吨REO,占比36.67%;精矿产量达16.80万吨,占比60.00%。中国稀土资源83%分布在包头的白云鄂博矿,其他分布在山东微山(8%)、四川凉山(3%)和南方七省(3%)等地。
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拥有白云鄂博矿主矿及东矿独家开采权。白云鄂博矿是一座大型的铁、稀土、铌等多种金属共生矿床,总面积48平方公里,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为14亿吨,稀土折氧化物储量3500万吨,居世界第一;萤石储量1.3亿吨,居世界第二;铌储量660万吨,居世界第二。其中白云鄂博尾矿库,资源储量2亿吨,稀土折氧化物储量约1382万吨,居世界第二。
白云鄂博矿分为主矿、东矿和西矿,集团层面控制主东矿,并由白云铁矿完成采矿,主东矿经浮选后年产铁精矿、稀土尾矿分别为400万吨、800万吨,矿石排他性供应包钢股份;西矿为包钢股份所有,主要产品为铁精矿。
主矿平均稀土品味为4.44%,各矿石类型的稀土总量关系为:霓石型铌稀土铁矿石(9.1%)>萤石型铌稀土铁矿石(8.1%)>白云石型铌稀土铁矿石(7.74%)>霓石型铌稀土矿石(7.64%)>钠闪石型铌稀土铁矿石(4.58%)>白云石型铌稀土矿石(4.36%)>块状铌稀土铁矿石(3.12%)>云母型铌稀土铁矿石(2.03%)>云母型铌稀土矿石(1.24%)。
东矿平均稀土品味为3.88%,各类矿石类型的稀土总量关系为:霓石型铌稀土矿石(8.67%)>霓石型铌稀土铁矿石(7.06%)>萤石型铌稀土铁矿石 (6.3%)>白云石型铌稀土铁矿石(4.84%)>钠闪石型铌稀土铁矿石(3.87%)>云母型铌稀土铁矿石(3. 66%)>白云石型铌稀土矿石(3. 30%)>云母型铌稀土矿石(1.69%)>块状的稀土铁矿石(0.74%)。
集团旗下包钢股份排他性独家供应稀土精矿,公司原料端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
1)资源量优势:
尾矿库存有稀土氧化物1381.85万吨。包钢选矿厂自投产至今,进入尾矿库中的稀土氧化物已达千万吨。由于选铁后稀土的相对富集,尾矿中稀土的平均品位在7%左右,根据《白云鄂博铁矿尾矿库铁稀土多金属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4年尾矿库封闭,尾矿资源储量为1.97亿吨,按照品位7.01%测算得稀土氧化物储量1381.85万吨。集团旗下包钢股份于2015年完成对尾矿库的收购,并向公司独家提供稀土精矿。
2)成本优势:
公司与包钢股份签署《稀土精矿供应合同》确定精矿价格,2022年调整为2.7万元/干吨,。截至2022年5月20日,稀土精矿市场含税价格约为7.6万元/吨,公司背靠包钢集团依托白云鄂博稀土资源,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
2.2配额指标长期居六大稀土集团之首
公司22H1冶炼端配额5.4万吨,占比55%,同比增41%,占据整体增量的96%。近年来稀土行业供给格局逐渐规范,国内稀土供给由各大稀土集团根据配额进行生产。从竞争格局来看,稀土供给集中于各大稀土集团,2021年行业整合持续推进,五矿、南方、中铝三家集团整合为中国稀土集团,至今形成了轻稀土以北方稀土为主、中重稀土以中国稀土集团为主的配额格局。从供给数量来看,2021年和22H1配额均同比增长20%,并且配额增长只集中于轻稀土,而且增量中的96%均分配给北方稀土。
在最直观的配额指标基础上,我们继续讨论稀土产量对公司业绩的贡献。
白云鄂博稀土矿以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为主,主要以2:1的比例混合伴生形式存在,而稀土氧化物中的配分情况是镧铈占比约75%,镨钕占比约21%,由于配额的数字是折合成稀土氧化物的量,因此可以将配额*21%作为公司镨钕的大致产量,由此计算得2021年镨钕产量约为1.88万吨,假设公司2022年配额维持40.53%的增速,由此测算得到2022年镨钕产量约为2.65万吨,公司具体的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中并未拆分镨钕、镧铈,这里仅仅做一个数量上的简单测算,详细的氧化镨钕、金属镨钕等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产销量分析将在第三章盈利预测中基于详细的展开。
2.3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下游稀土功能性材料
公司是行业内率先发展成为集稀土冶炼分离、功能材料、应用产品、科研和贸易一体化的上市公司。公司依靠控股股东包钢集团,采购其子公司包钢股份生产的稀土精矿,将稀土精矿加工成为混合碳酸稀土或者混合氯化稀土溶液。再由公司控股或者参股公司将混合碳酸稀土分离成为稀土盐类、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属产品。公司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发展一体化的稀土产业链,推动稀土产业向下游高端高附加值的领域延伸,做强做大下游稀土功能性材料。
1)磁材:功能材料的主要收入来源和近两年重点发力方向
稀土磁性材料是公司功能材料的主要利润来源,量价齐升助推公司功能性材料业务业绩攀升。2021年公司稀土磁性材料产量3.07万吨,销量3.02万吨。实现营收65.76亿元,同比增98.54%,占磁性材料业务营收88.88%,实现毛利率43.91%,同比增23.72%。
产品结构升级,扩大高端钕铁硼产能,增资扩产持续优化公司磁性材料产业布局。
2022年3月,公司发布公告拟出资1470万元与青岛中加 *** 同出资成立包头北方中加特电气有限公司,以新公司为主体建设稀土永磁高效电机项目,北方稀土持有新公司49%的股权。项目投资建设期半年,计划2022年第四季度建成,建成之后形成年产90台(套)永磁智能高效电机及配套服务能力。
此外,公司还在2021年10月和8月,分别拟与安泰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内蒙古包钢稀土磁材合资组建年产5000吨稀土永磁产品新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向控股子公司安徽永磁增资,用于成立包头分公司建设年产8000吨高性能钕铁硼合金薄片项目。
梳理公司的磁材业务,不难发现,虽然整体产能数字较大,但公司的磁材产品大多数为甩带片(钕铁硼的半成品,利润率相对较低),而钕铁硼产能较低,通过与下游钕铁硼头部厂商合资建厂,公司有望提升高端钕铁硼销量,充分发挥上游原材料优势,做大做强磁材业务。
2)稀土抛光粉业务:功能性材料毛利最高
抛光材料是公司近年功能性材料中毛利率最高的产品,21年由于磁性材料量价齐升,毛利率大幅上涨超过抛光材料。2021年公司抛光材料产量3.19万吨,销量2.98万吨,实现营收5.08亿元,同比增16.05%,实现毛利率32.42%,比20年增加7.79个百分点。
持续扩张产能迈进高端稀土抛光材料业务。目前公司的稀土抛光材料业务主要是通过包钢灵芝、包头天骄、甘肃稀土新材料及华星稀土四家子公司进行的。目前包钢灵芝拥有年产2.5万吨冶炼分离产品(折氧化物)、2万吨抛光材料产能,同时计划扩充的9000吨/年产能二期计划23年7月投产。包头天骄拥有年产7000吨抛光材料生产力,计划扩充9000吨/年产能,预计25年5月建成。此外甘肃稀土新材料、华星稀土分别拥有抛光粉产能3000吨/年、3000吨/年。
稀土抛光粉是一种以氧化铈为主要成分的混合轻稀土氧化物粉末,广泛应用于光学玻璃、手机盖板、液晶玻璃基板等领域的抛光。根据抛光粉中的氧化铈含量可以分为低、中、高铈抛光粉三大类。低铈抛光粉目前应用最广泛,成本低,初始抛光能力与高铈抛光粉几乎无差别只是使用寿命短,而高铈抛光粉氧化铈品味更高,使用寿命更长,主要用于精密仪器的抛光。
5G换机潮将进一步拉高抛光粉需求。我国目前的抛光粉需求量中手机盖板领域需求最高,占比接近80%。而随着5G的腾飞,带来的是新一波换机潮,推动智能手机行业向前发展。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近三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定上涨,5G时代的来临有望带动抛光材料需求的稳增长。
3)稀土贮氢材料业务:乘绿色清洁能源之风
氢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高密度清洁能源,但是如果氢气储存处理不好会有爆炸的风险,而使用贮氢材料储存氢不仅便捷安全,还可贮存时间长而无损耗。目前已经使用和研究发展的贮氢材料主要有镁系贮氢合金、稀土贮氢合金、钛系贮氢合金等。其中稀土贮氢合金主要是镧镍合金,具有吸氢性好,容易活化,在40摄氏度以上放氢速度好等优点。
公司生产的贮氢材料包包括LaNi5型贮氢合金和La-Mg-Ni系贮氢合金,具有容量高、快速充电、无污染寿命长等优点,可以有效的解决氢气的安全贮存和运输问题。公司的贮氢材料业务主要通过甘肃稀土新材料、中山天骄稀土、四会市达博文等展开。目前分别拥有贮氢材料产能1000吨/年、800吨/年、5000吨/年。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带动贮氢材料业务的稳步增长。贮氢材料最广泛的应用是镍氢电池,主要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HEV中。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全球汽车开始更新迭代,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或将拉高贮氢材料的需求。为公司业绩带来新一轮的东风。
2.4加强资本运作力度,进一步提升稀土龙头话语权
对内:通过债转股或增加现金出资的方式,对产业链上下游有着密切关联的磁材公司与贮氢公司进行了大额投资。
a)磁材公司将2亿元的债权转入股权,同时出资3200万元收购稀土院对磁材公司11%的持股比例。北方稀土对磁材公司的持股比例显著上升。
b)贮氢公司将7000万元的债权转入股权,同时增资4000万现金,进一步提升下游产业子公司的竞争和盈利能力。
c)北方稀土(安徽)永磁公司二期改扩建,公司增资5400万现金,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及产品的规模与档次。
对外: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运作力度的同时确保金融投资的收益。
a)出资8300万元收购华星稀土,为公司进一步提升金属冶炼能力奠定基础。
b)积极践行国家碳中和理念,投资8.4亿元收购环保产业公司。环保产业公司上半年实现1.5亿元净利润。
c)准备出资6-8亿元增持宝钢股份股票,同时将减持盛和资源1800万股。(报告远瞻智库)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3.1 盈利预测
3.1.1 稀土原料业务——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
作为公司主业,财报中仅将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划分为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但财报中产销量数据并未作划分,虽然轻稀土中镧铈/镨钕元素占比分别约为75%/21%,但镨钕价格在100万元/吨的水平,镧铈价格在1万元/吨以下,因此实际上镨钕贡献主要业绩,所以对各类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中镨钕和镧铈的拆分较为关键。
1)价格假设:
首先,历年价格我们采用北方稀土挂牌价中的氧化镨钕、氧化镧/铈、金属镨钕,金属镧/铈并未披露挂牌价,市场价金属镧/铈为氧化镧/铈的1.2倍,因此我们简单假设金属镧/铈的价格为氧化镧/铈挂牌价的1.2倍。
价格预测方面,我们假设镨钕类产品价格维持高位,假设今年氧化镨钕70万元/吨,金属镨钕90万元/吨,后续年份假设供应增加后价格下调10%;镧铈类产品,假设氧化镧/铈1万元/吨,金属镧/铈1.3万元/吨。
2)销量假设:
首先,我们假设镨钕产品销量为x,镧铈产品销量为y,再根据上述价格假设,我们有如下公式:
根据拆分结果,我们发现镨钕在氧化物销量中占比下滑,2019-2021年分别占比42%/14%/6%;而在金属销量中占比相对稳定,2019-2021年分别占比56%/52%/59%。因此,如果我们预测了稀土金属的销量,以及一个相对固定的金属镨钕占比,我们首先可以拆分清楚金属产品的结构;
其次,由于配额固定(保守测算,2022-2024年增速分别为20%/15%/10%),根据镨钕配分得到每年固定的镨钕量,这样我们通过镨钕量减去镨钕金属所耗用的氧化镨钕量(稀土金属是利用稀土氧化物进行生产,我们假设公司通过稀土精矿冶炼分离得到的稀土氧化物中,一部分直接体现为销量,另一部分作为稀土金属的原料进入下一步生产,同时假设生产1吨金属镨钕耗用1.2吨氧化镨钕),就能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氧化镨钕销量,进而根据预测的氧化物销量减去氧化镨钕销量得到氧化镧/铈销量,由此我们便可以将整体的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属的结构完全拆分清楚。
3)成本假设:
原料成本:包钢股份销售精矿的稀土氧化物的标准含量为51%,假设2吨精矿出1吨稀土氧化物,1.2吨稀土氧化物出1吨稀土金属。2022年精矿协议价格为26887.20元/吨,假设后续每年协议价增长10%。同时,由于镨钕是主要的有价稀土元素,我们测算精矿用量时以镨钕为准,即:根据氧化镨钕/金属镨钕的销量为基础,测算单位镨钕所需精矿数量,据此测算得原料成本。
冶炼成本:将氧化物和金属的营业成本中减去精矿采购成本,然后剩余的成本除以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的销量作为单位冶炼成本。
3.1.1 稀土原料业务——稀土盐类
虽然公司在稀土原料类产品中划分了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三类产品,但稀土盐类和另外两类产品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氧化物和金属存在工序上的先后顺序,可以说公司的基本盘是冶炼分离的镨钕产品,但镨钕产品的销售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以氧化镨钕形式出售给贸易公司再外销往金属厂,另外一种是内部耗用,将氧化镨钕加工为金属镨钕再进行外销,因此我们在上面不厌其烦地对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属两类产品中镨钕的占比进行详细的分析。
从公司稀土冶炼分离的工艺路线可知,稀土盐类是从稀土精矿采用硫酸法进行冶炼的中间产品,也就是稀土氧化物前端,应用并不广泛,从营收占比角度来看,与氧化物和金属相比,盐类营收占比较小。因此我们简单假设销量每年增长15%,单位收入和单位营业成本每年增长5%。
3.1.2 稀土功能业务
2021年,磁性材料、抛光材料、贮氢材料的价格分别同比+88%、-10%、+22%,我们简单假设磁性材料的价格在2022-2024年之间分别+10%、+8%、+5%;抛光材料的价格在2022-2024年之间分别+5%、+3%、+2%;贮氢材料的价格在2022-2024年之间分别+15%、+10%、+5%。
2021年,磁性材料、抛光材料、贮氢材料的销量分别同比+6%、+30%、+8%,我们简单假设磁性材料的销量在2022-2024年之间分别+15%、+12%、+10%;抛光材料的销量在2022-2024年之间分别+20%、+15%、+10%;贮氢材料的销量在2022-2024年之间分别+6%、+4%、+3%。
综上,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72亿元、416亿元、456亿元,同比分别+22%、+12%、+10%;实现归母净利润71亿元、80亿元、89亿元,同比分别+39%、+12%、+11%;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20X、17X、16X。
稀土供需格局向好,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作为资源端的绝对龙头,讨论北方稀土的投资价值离不开对稀土行业整体景气度的讨论。
从供给侧看,海外难有增量,美国芒廷帕斯和澳大利亚莱纳斯产能利用率均处于高位,难以贡献更多增量,缅甸受无序开采造成资源品位下降、疫情封关导致国内进口锐减、政局变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也难以持续贡献原料,南方的稀土集团已经开始启动南方矿的生产;国内供应的产量受指标控制,产能受环保限制也难有较大增量。之前几个月的高价回落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催化剂:一是国家约谈后稀土集团主动控价,二是价格在Q1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磁材厂价格传导受到一定压力,导致采购有所放缓。
从需求侧看,随着各地疫情好转,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磁材厂下游订单旺盛(一是年内补贴抢装带来的新能源汽车需求,二是海风推进拉动风电需求),并且经过一定时间磁材厂已经能够将高价向下游顺利传导,因此我们认为磁材厂在二季度产销量向好。
整体来讲,稀土行业受益供给端增量有限和需求端量增逻辑,是新能源金属中难得的在未来几年不会出现供给大量释放的赛道,并且受限于配额仅释放给稀土集团,能够在稀土高景气中受益的标的只会是现有玩家。
做强冶炼端并延伸下游材料产业链。
冶炼端独家采购白云鄂博尾矿库打造资源+成本优势,配额高占比驱动稀土产品放量。1)集团旗下包钢股份排他性独家供应稀土精矿,尾矿库存有稀土氧化物1381.85万吨。公司与包钢股份签署供应合同确定精矿价格,2022年为2.7万元/干吨,与市场价7.6万元/吨相比成本优势显著。2)公司22H1冶炼端配额5.4万吨,占比55%,同比增41%,占据整体增量的96%。
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下游稀土功能性材料。公司是行业内率先发展成为集稀土冶炼分离、功能材料、应用产品、科研和贸易一体化的上市公司。磁材是功能材料的主要收入来源和近两年重点发力方向,但目前产品结构中钕铁硼占比相对低,公司梳理体系内磁材企业,并与头部磁材企业合作争取钕铁硼产品放量。
加强资本运作力度,进一步提升稀土龙头话语权。对内通过债转股或增加现金出资的方式,对产业链上下游有着密切关联的磁材公司与贮氢公司进行大额投资;对外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运作力度的同时确保金融投资的收益。
风险提示:
稀土价格不及预期风险,配额指标不及预期风险,稀土磁材的下游新能源汽车及风电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获取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文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
茅台股市冲回2000元大关,看到此消息,有茅粉说:茅台股价每天都在发生波动,那茅台公司呢?会存在吗?
“股王”贵州茅台高开高走,盘中最高触及2036元,至收盘大涨2.65%,报收2036.00元。要知道,上一次贵州茅台收在2000元上方还是今年的1月5日,之间足足隔了110个交易日。
如今回看,关于其反复性的判断是准确的,但依然没有想到茅台的反复性这么大。事实是,茅台在当年8月20日创出了1525.5元新低后,开始了一轮反弹,直至12月8日即重回2000元之上,收报2043元。
到12月24日,最高触及2216.96元,收报于2194.09元后即再次掉头向下——远没达到同年2月10日创出的2601元高点。进入2022年,茅台3月16日最低见1593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证创出年内最低2886点的4月26日,茅台上涨了1.43%,收报于1732.48元。即茅台明显早于大盘见底并开始反弹。6月16日,茅台召开股东大会。次日,茅台涨3.94%,报收于1951元,站上1900元大关,直至此次重回2000元。
茅台公司自从上市后,每天股价都会有波动,但是公司每天是不存在波动的。因为茅台公司的经营情况稳定、经营业绩确定、经营周期固定。
所以对于茅台股票只需要紧盯住,茅台酒销售是否还紧俏、是否会轻易的以指导价买到、茅台酒的质量是否过硬(好不好喝)、是否喝的人会越来越多。
抓住主要因素,方能参透茅台股票背后的业绩支撑,也就是内在价值的持续增长。
茅台近期出现反弹的主要原因,还是公司业绩出现了增长。无论是传统渠道,还是数字营销,茅台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绩,甚至还用诸如“茅台冰淇淋”等噱头尝试出圈,效果远比可口可乐做的那个“夏枯草凉茶”要强。
再加上茅台在这波行情中,也“仅仅”反弹了20%不到,所以短线来看,空间还是有的。
只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想恢复到2020年那个“鼎盛时期”,无论对于茅台还是整个白酒板块,都不太现实。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股王贵州茅台股价再创新高。截至8月14日中午收盘,股价报1049.90元,涨幅为3.14%,盘中最高上探至1051.9元,成交金额为29.89亿元。
同花顺
目前贵州茅台的滚动市盈率为33.48倍,市净率为11.49倍,总市值为1.32万亿元。
这会是茅台股价的短期高点吗?近日,多家券商分析师在研报中将茅台目标价定于1100元之上,其中太平洋证券在8月14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考虑龙头溢价和业绩持续增长,根据2020年EPS给30倍PE,目标价1240元,对应2019年的动态PE为34.9倍。
外资买买买
外资或是买入茅台的主力。截至8月13日,北向资金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净流入贵州茅台,合计净流入11.12亿元。
有投资界人士对中证君(ID:xhszzb)表示,目前买贵州茅台的资金主要是外资和国内的基金。
而他自己在7月初的时候选择卖掉贵州茅台,原因是贵州茅台33倍市盈率,相较于腾讯的25倍显的太高了:“消费品凭什么这么高。”
在此之前,从7月26日至8月6日,沪股通资金连续8个交易日净流出贵州茅台。
对于今年茅台股价创新高,有投资者在微博表达了来自灵魂深处的疑问:“中国神股贵州茅台又创新高了,喝着茅台吃着榨菜,到底是有钱人呢,还是穷人呢。”
新浪微博
一位投资者表示:“看着贵州茅台股价上1050元,心碎一地,长线是金,被荒唐折腾了的那些时光与资本啊。”
新浪微博
集团直销方案落地
贵州茅台8月10日公告答复上交所监管工作涵的文件、《关于子公司向关联方销售产品的议案》及董事会表决通过的决议。
关注贵州茅台的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是贵州茅台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次公告。这意味着,经历了3个月“茅台集团成立营销公司存司马昭之心”的质疑被化解了。
集团营销公司的销售方案核心要点包括:1、集团匹配社会经销商的购货价格和定价原则;2、交易标的包括茅台酒以及系列酒;3、2019年度的交易金额不超过股份公司2018年末净资产金额的5%,亦即56亿元。
华泰证券研报测算,假设2019年营团营销公司采购的茅台吨价与2018年持平,56亿元交易金额对应茅台酒为2772吨,仅占公司年初计划茅台酒销售量3.1万吨的9%。
太平洋证券黄付生团队表示,定价原则市场已有预期,交易金额及其对应的茅台酒配额明显好于此前市场的悲观预期。方案总体上超预期,释放利好。交易金额未超过5%,董事会有直接表决通过的权限,消除了不确定性。
太平洋证券目标价1240元
在8月14日太平洋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在不考虑普飞继续提价的前提下,预测2020年公司的收入增速为13%、净利润增速为16%。如果明年普飞提价,将继续上调明年的增速。考虑龙头溢价和业绩持续增长,根据2020年EPS给30倍PE,目标价1240元,对应2019年的动态PE为34.9倍,维持‘买入’评级。”
理由是:贵州茅台“千亿目标”、股份公司完成14%收入增长的最优场景是保持“量平价升”,集团销售方案好于预期,有望确保“价升”的实现;而公司在中秋、国庆销售旺季到来前迅速出台集团销售方案,有助于茅台酒全年计划量的如数投放,期待全年销量同比持平的实现。
同时,太平洋证券认为,即便有所增量,但供不应求的大格局仍难以打破,预计一批价和终端市场价将有所回落,但跌幅较深的概率不大。只有等茅台酒真实放量、渠道更加精细管控、需求从囤货投资转向真实消费的时候,茅台酒的价格才会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短期内因为供需不匹配而震荡向上仍是大概率。
中信证券目标价1150元
在贵州茅台集团直销方案落地后,中信证券在8月13日的发布的研报显示:“预计公司2019-2020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5.90%、15.0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6%、17.4%,对应的每股盈余分别为33.80元、39.69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150元。”
研报提到,茅台未来将重新统筹因违规被收回的茅台酒经营权,将其投放到自营、团购等符合本公司营销战略布局的渠道和方式,考虑到前期茅台收回取消经销商配额及批条酒合计约6000吨,则预计未来公司自营、商超、电商及团购渠道投放量约4300吨左右。
中信证券认为,集团营销公司方案落地,解决了市场对公司治理透明度的担忧、同时可能提高市场的中长期提价预期,公司估值的压制因素均得到缓解,估值水平有望提升。参考海外烈酒龙头,预计茅台估值有望提升至30倍以上水平。公司自营比例提升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茅台盈利水平。茅台年初以来供需不平衡导致批价快速上涨,渠道利润高达140%左右,未来存在再次提价的可能。
招商证券目标价1100元
同一时间,招商证券也发布研报显示:“公司集团方案落地,总量好于市场预期,期待公司加快中秋放量,保障公司全年业绩,稳定批价在合理水平,对茅台及行业均是共赢。维持2019-2012年每股盈余预测分别为34.5元、41.8元和47.8元,对应2020年27倍PE,维持目标价1100元,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招商证券认为,考虑到经销商自4月后即处于紧缺状态,在手订单并未充分满足,且6月底小幅放量的压力测试表现来看,预计中秋旺季飞天批价仍将保持坚挺,供需紧张是茅台批价高企的基础。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今日茅台股票价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今日茅台股票价格、稀土龙头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