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隐首掘理平均年薪30万到80万元之灶核间。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基金经理的平均年薪因芹顷不同国家、不同机构和不同经验而有所不同。美国基金经理的平均年薪约为100万美元,而中国基金经理的平均年薪则在30万至80万元之间。
博时基金-过钧、易方达基金-王晓晨、鹏华基金-祝松、建信基金-黎颖芳、华安基金-苏玉平、工银瑞信基金-何秀红、中银基金-白洁、南方基金-孙鲁闽、景顺长城基金-万梦、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张雪、招商基金-马龙、民生加银基金-邱歼肢耐世磊。
拓展资料:
基金经理
1、每种基金均由一个经理或一组经理去负责决定该基金的组合和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是按照基金说明书的投资目标去选择,以及由该基金经理之投资策略去决定。
2、工作内容
(1)根据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投资战略,在氏春研究部门研究报告的支持下,结合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投资时机的分析,拟定所管理基金的具体投资计划,包括:资产配置、行业配置、重仓个股投资方案;
(2)根据基金契约规定向研究发展部提出研究需求;
(3)走访上市公司,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对股票基本面进行深入分析;
(4)构建投资组合,并在授权范围内可自主决策,不能自主决策的,要上报投资负责人和投资决策委员会批准后,再向中央交易室交易员下达交易指令。
3、工作要求
(1)知识要求:基金经理一般要求具有金融相关专业硕士以上教育背景,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饥携,更重要的是过往一定规模资金的投资业绩。
(2)技能要求:基金经理需要有很强的数量分析和投资预测能力,能够在各式各样的投资项目中做出最具有升值空间和潜力的投资组合;还要有极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压力承受力。
(3)经验要求:基金经理通常要求具有较长的证券从业经验,尤其具有投资方面的“实战经验”,即一定规模资金的过往投资业绩被视为能否出任基金经理的重要条件。
(4)职业素养:具有战略性思维、以及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性、国际化的眼光,前瞻的投资眼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4、怎么选择
(1)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基金经理的持续表现能力。有研究表明,在美国的基金经理排名上,收益率排名前十位的基金经理,在5年以后,没有一位还排在该榜单的前十位里面。纵观过去几年中国基金经理的排名,能持续排在前十的似乎只有王亚伟。
(2)其次,应该考虑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收益。收益和风险,永远是成正比关系的。因此,分析基金经理时,要考虑基金为获得收益所承担的风险。最好的对比办法,就是考虑基金的信息比率。这一比率越高,则表明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收益越高,更值得信赖。
(3)第三,应该考虑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研团队的一致性。只有用稳定的投资团队、持续一致的投资哲学获得持续卓越表现的投资经理,才值得托付。
(4)后,基金收取的费用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市场越是有效,获得超额收益就越加困难,而基金的各种费用,对基金的收益率有着直接的拉低作用,万万不可忽略。
(5)总之,“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基金经理这事儿,也直接关乎投资者的金钱利益,一定要慧眼识英雄,而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地就被一次偶然的卓越表现给欺骗了.
1、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股神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公认的“股神”,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941年,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他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而标准普尔500家指数内的股票平均才上涨了近50倍。多年来,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稳居前三名。
2、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投资界的超级巨星
彼得·林奇(PeterLynch)美国人,生于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他是富达公司的副主席,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现居波士顿。
3、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 全球投资之父
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全球投资之父 、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邓普顿爵士是邓普顿集团的创始人,一直被誉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资者之一。福布斯资本家杂志称他为全球投资之父及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2006年,他被美国《 *** 》评选为“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
4、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和 戴维·多德(David Dodd) —— 价值投资之闹含父
股市向来被人视为精英聚集之地,华尔街则是衡量一个人智慧与胆识的决定性场所。本杰明·格雷厄姆作为一代宗师,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讲述了他的人生事迹以及初入股市的辛酸过程。
5、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金融天才
乔治·索罗斯: 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犹太人,1968年创立“第一老鹰基金”,1993年登上华尔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击英镑劲赚20亿美元,1997年狙击泰铢,掀起亚洲金融风暴。 索罗斯是LCC索罗斯基金董事会的主席,民间投资管理处确认它作为量子基金集团的顾问。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团内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认为在其28年历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资基金中具有最好的业绩。
6、约翰‧内夫(John Neff)——市盈率鼻祖、价值发现者、伟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经理人
约翰·内夫
约翰·内夫(JohnNeff)市盈率鼻祖、价值发现者、伟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经理人。金融界专家会选哪一位资金颤弯兄管理人来管理他们的钱呢?一个很好的答案是:约翰‧内夫,这位在非金融界名不见经传的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理财专家。他在投资界以外几乎是默默无闻,因为他处世低调而且毫不引人注目。但茄袭他确实是美国最负盛名的金融界人物,实际上,几个民意测验表明,他是资金管理人管理他们自己的钱的首选经理人。
7、约翰·博格尔(John Bogle)——指数基金教父
先锋集团(VanguardGroup)的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博格尔(JohnBogle)固执地认为,基金管理人辛苦找寻的股市“钻石”,恰恰就是人所共知的市场指数。
8、麦克尔‧普里斯(Michael Price) ——价值型基金传奇人物
麦克尔‧普里斯(MichaelPrice)价值型基金传奇人物。是美国价值型基金经理人中的传奇人物,1975年加入海涅证券(HeineSecurities),跟着海涅(MaxHeine)学习基金经理实务,1976年开始成为共同股份基金(MutualSharesFund)的基金经理人
9、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避险基金界的教父级人物
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 避险基金界的教父级人物。纵横全球金融市场的老虎管理基金以选股精准著称。1980年,罗伯逊以800万美元创立老虎基金,1998年前的平均每年回报为32%,因而被视为避险基金界的教父级人物。老虎基金是最著名的宏观对冲基金之一,与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可谓并驾齐驱。
10、马克·墨比尔斯(Mark Mobius) —— 新兴市场投资教父
马克·默比乌斯(Mark Mobius,又译墨比尔斯),现任邓普顿资产管理公司主席,他管理了约200亿美元的新兴市场股票资产。默比乌斯于1987年加入邓普顿,当时的职位是邓普顿新兴市场基金总裁。
最厉害的基金经理是:
刘格菘:现任广发基金成长投资部总经理
累计任职时间:7年零26天
任职起始日期:2013-08-23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744.57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64.17%
代表基金:广发双擎升级、广发小盘
拓展资料
在中国每年平均有三分之一的基金经理要被淘汰,这说明中国投资者和机构对投资回报的要求时效性较强,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也不大,因而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具有一些急功近利的因素,同时也暴露蔽神岁了一些基金经理的选拔并非基于实际投资能力因素。
基金经理的选择: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基金经理的持续表现能力。有研究表明,在美国的基金经理排名上,收益率排名前十位的基金经理,在瞎埋5年以后,没有一位还排在该榜单的宏睁前十位里面。纵观过去几年中国基金经理的排名,能持续排在前十的似乎只有王亚伟。
其次,应该考虑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收益。收益和风险,永远是成正比关系的。因此,分析基金经理时,要考虑基金为获得收益所承担的风险。最好的对比办法,就是考虑基金的信息比率。这一比率越高,则表明基金经理的风险调整收益越高,更值得信赖。
第三,应该考虑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研团队的一致性。只有用稳定的投资团队、持续一致的投资哲学获得持续卓越表现的投资经理,才值得托付。
最后,基金收取的费用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市场越是有效,获得超额收益就越加困难,而基金的各种费用,对基金的收益率有着直接的拉低作用,万万不可忽略。
总之,“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基金经理这事儿,也直接关乎投资者的金钱利益,一定要慧眼识英雄,而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地就被一次偶然的卓越表现给欺骗了。
私募人物一 迈克·吴:中国“欧奈尔”职务: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出生年份:1969年
出身:海归
家乡:上海
风格:趋势投资+心理分析
业绩:迈克•吴曾无意间透露,如果每年做不到25%以上,就无法称之为专业的投资者。
履历:出身投资世家,1984年就购买了上海第一只股票“小飞乐”,是中国最早入市的私募人物之一。
20岁时去美国,就读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并获得了金融风险管理硕士和心理学硕士。
他师从美国技术派投资大师欧奈尔①,曾任美国21世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投资部第一副总裁,现任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投资部总裁、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尽管迈克•吴没有说自己是哪一年入市的,但他透露自己买过在上海发行的新中国第一只股票,还在2009年表示已操作了25年,大致可以判断,他是新中国最早入市的私募之一。
这个不愿多谈自己的投资人,还是以自己初涉股市的经历,为大家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迈克•吴出身投资世家,但是他对自己的家庭情况不愿透露半个字。
他的生活方式在私募圈就像他名字一样十分洋派。
他说自己几乎有一半时间在上海外滩,一半时间在美国华尔街,余下一些时间八成在香港。
每当他看空市场的时候,就会空仓跑到世界各地游玩。
2009年7月,他就表示看空市场,并放言此后3个月没有适合他的机会,于是拿着渔竿,跑到加勒比海钓鱼去了,在海湾看尽云卷云舒与潮起潮落。
他在上海的办公室位于延安东路靠近外滩的一个老字号商务楼。
7楼是他的会客厅,一般看不到什么人,交易室位于楼上,那里才是鑫狮投资的腹地。
会客厅的最里面是弯拦他本人的办公室。
与很多办公室不一样的是,他的办公桌很破,是花很少的钱买来的二手货,他觉得桌子好不好根本无所谓,只要工具专业。
他办公室的墙上与桌子上,摆满了电脑屏幕,动态显示着全球各地的市场数据,这在圈中十分罕见。
他说,很多伟大的企业都是从最低的成本做起来的,没必要在不需要的地方浪费,资金应该用在提升股东的回报率上。
迈克•吴特立独行的个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迈克•吴因多次准确判断指数大波动而一举成名。
最近一次较为出名的预测是在2008年11月7日。
那天是星期五,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上涨1.75%,至1 747点。
收盘后,身在美国的迈克•吴把MSN签名档很快改成:“今天是11月7日,从今天开始,如果A股再有一个交易日指数上涨2%,成交量放大50%,我们就可以确认新一轮反弹开始了。
”迈克•吴的判断,在3天之后变成了现实。
11月10日,星期一,大盘放量飙升,此后两周,沪指最高升至2 050点。
他当时就断言,虽然目前可以看到宏观经济指标还在往下滑,没人可以确认1 600点是不是一个底部,但如果是一个新的牛市,1 600点就是一个新的上升通道的开始。
一语中的,在2009年7月27日,他向所有的机构客户发出了“机构投资者清仓信”,建议机构客户暂时将在中国A股市场的仓位除了银行股外,全部结算成现金。
果然,2009年8月出现全年最惊恐的一轮下跌,很多账户随着沪指下跌21.8%而直接抹去了2009年的大部分收益。
他除了对大势把握惊人,埋握胡对板块与个股的见解也让众人叹为观止。
2008年11月10日,迈克•吴在第一时间通过MSN向客户发出指令,买入中小板。
不出迈克•吴所料,随后的两个月时间内,中小板成为这轮反弹中表现最为出色的行业板块。皮庆
而迈克•吴的公司也在第一时间介入中小板股票,连续5天买入5只中小板股票,每天每只股票买入1%,一共建了25%的仓位。
而且,迈克•吴公司的网站在11月初到12月初,曾经公布了他相中的10多只牛股,其中排名头五位的分别是东方雨虹、歌尔声学、浙富股份、九阳股份、美邦服饰。
短短2个月,中小板近300家公司中,涨幅超过100%的公司达到了18家,接近170家公司上涨超过50%。
东方雨虹更是创造了2009年第一牛股的神话,从2008年10月16日至2009年4月7日,股价从11.89元摸高至43元,足足增长了382%。
他说,2009年表现好的牛股无一不在他的股票池中。
如果要知道迈克•吴的投资体系,就不得不提一个名字—美国技术派投资大师威廉•欧奈尔。
这个名字已经被不少私募提起,印象深刻的是此人的“涨停板反而打开上涨空间”的发现。
通过《欧奈尔:证券投资二十四堂课》的作者小传可以发现,迈克•吴的一些经历与欧奈尔可以说是出奇相似,甚至顺着欧奈尔的经历,就可以找到迈克•吴投资的成长轨迹,甚至可以预言迈克•吴的未来发展方向。
1958年,欧奈尔在海顿一家股票经纪公司担任股票经纪人,开始了他的金融事业生涯,由此开?了对股票的研究工作,这为他后来形成一整套独特的选股方法奠定了基础。
不得不说欧奈尔是个有天赋的投资人,他在担任股票经纪人的四五年后,就依靠克莱斯勒、先达等两三只股票,用原始本金—500美元,创造出20万美元的传奇。
欧奈尔是最早形成数模化体系的大师。
20世纪60年代初,而立之年的欧奈尔用股票收益购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一个席位,成立了一家以他名字命名的股票经纪公司—欧奈尔公司,专门从事机构投资,由此打开了他管理对冲基金的第一步。
欧奈尔公司在市场上率先推出了跟踪股市走势的计算机数据库。
1973年,欧奈尔加强了为普通投资者服务的业务,如创建了欧奈尔数据系统公司,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图表中心,同时出版《每日图线》。
目前,该公司不仅为600多家大机构投资者服务,还向30 000多散户提供每日股市分析图表及大量的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分析指标。
可能是为了进一步做好投资者教育,欧奈尔在1984年创办了《投资者商报》,创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主流财经大报《华尔街日报》的报业模式—独此一家地为投资者提供金融统计数据。
这一办报理念开创了美国报业先河。
很快,《投资者商报》的销售网点就铺设到了全美各地,成为美国报业中成长最快的报纸之一。
1988年,欧奈尔将他的投资理念写成了一本名为《如何在股市中赚钱》的书。
该书一出版即成畅销书,被著名的网上书店亚马逊评为“五星”。
小传还提到,欧奈尔还创办了新美洲基金,该基金的资产目前已经超过20亿美元。
追随欧奈尔的投资者每年的平均收益均超过40%。
他最出名的两次预测是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整版广告,预告大牛市即将来临,事后看来都十分准确:一次是1978年3月,另一次是1982年2月。
欧奈尔是一位毫无保留的乐观主义者,他自信、执著,对美国经济前景极为乐观。
他曾说:“有勇气,有信心,不要轻言放弃。
股市中每年都有机会。
让自己时刻准备着,随时去抓住。
你会发现一粒小小的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
只要持之以恒,并付之以辛勤的劳动,梦想就会实现。
自我的决心是走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当你对照迈克•吴的投资路径后就会发现,可以通过欧奈尔的经历洞悉迈克•吴的投资模式。
要知道,迈克•吴自己的操作并不透明。
且不说迈克•吴当时也是揣着少量资金开拓他的江山,而且也是先在证券公司积累经验,然后成立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建立庞大数据库,并进行普及教育,对中国未来发展同样持有信心。
单从股市操作风格上看,迈克•吴也擅长个股,并对趋势判断十分拿手。
他甚至也像当年的欧奈尔一样,研究多位在股市中成功人士的投资之道,并寻找个股在临发动前的共通性。
1956年,欧奈尔下工夫研究了过去几年表现最优异的股票,设计出一套观察个股表现的模式,名为“CANSLIM选股七法”。
①
而迈克•吴则透露,2008年11月中旬,他们通过自身研究的个股表现模式,寻找出6个中小板股票,并通过6个月来验证。
果然,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这些个股的表现一一得到验证,其中包括东方雨虹、恒邦股份等牛股。
迈克•吴将自己的分析方式归纳为对“资本内核心凝聚力”的研究。
他表示,自己的选股遵循以下8个方面原则:永远快速停损;永远不猜测指数的头部和底部;永远只做右侧交易;永远只投赢利能力不断增强的企业;永远只买价格有持续向上动能的股票;永远不要听消息交易股票;要制定适合自己赢利模式的增值交易方法;长期投资就是你的账户资产要保持长期增值趋势。
这在本质上与欧奈尔的CANSLIM选股法对趋势把握的方法是完全一致的。
欧奈尔十分注重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买卖规则。
欧奈尔的买卖原则是在1960年初步形成的,此前他对前几年成绩最佳的共同基金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研究最仔细的要数德瑞福斯基金,因为该基金在1957~1959年表现卓越。
他研究比照了几年来德瑞福斯基金新买的100多只股票,惊奇地发现每只新增股票的买入价是上年该股票的最高卖出价,由此提出了后来知名的“买入强势创新高”的股票观点。
而迈克•吴选择股票时,也对国内优秀的私募基金经理展开研究。
他在2009年3月28日的《证券市场红周刊》上发表了《中国私募机构投资能力研究》的报告,其中提到,“自2007年起,我们开始为中国信托私募基金建立研究档案”,他们发现,“在风险控制和净值成长上,排名前5位的都是老公募基金经理出身的私募经理,分别是博颐的徐大成、星石的江晖、武当的田荣华、从容的吕俊和民森的蔡明。
其所代表的5家投资公司,我们认为在未来具备越做越大和在中国市场上运行对冲基金的能力”。
迈克•吴说,研究中国一流高手是在国内迅速成功的快捷方法,毕竟国内还有一些跟国外很不相同的地方。
在研究中,他得出两个结论:第一,高举“机械长期价值投资”大旗的信托基金,在横跨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两年多的大牛市中,跑输了指数;第二,弹性的价值趋势派信托基金,在风险控制和资金投放管理上,在底部判断转向上,都明显超出了机械价值派。
在中国A股这个只能单边做多,下跌中没有任何对冲风险的市场上,趋势派之所以成为能够存活、发展、壮大和赢利的机构投资者并不奇怪,因为当趋势形成后,如果是单边上涨,那么资金的投入必然最终形成快速有效的收益率放大,这是赚大钱的唯一机会。
而在单边下跌的熊市中,“灵活趋势派”能够谋定而后动,只在大盘底部得到确认后再进场。
迈克•吴认为,只有价值结合技术,才能有效战胜市场。
迈克•吴喜欢研究历史。
他不仅通过纵向追溯过往的历史,有时还会横跨地域,通过美国证券的历史轨迹,来判断中国市场的未来。
“1929年发生的事,2000年也发生了。
在对美国股市长达150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充分的研究后发现,美国1929年的超级牛市和随之而来的特大熊市竟然惊人地在70年后的2000年再次被完整地复制了一遍。
任何只要对过去100年金融史作过技术分析的人,就可以避免2000年美股的特大熊市。
”他说,“我喜欢在历史轨迹中寻找A股的投资线索,A股目前正在上演华尔街历史上经历过的行情,我们可以从沪综指与纳斯达克的对比中,判断出A股即将形成的走势。”
迈克•吴回忆起欧奈尔的时候说,当时老师教会他3件事情:一是做自己搞得懂的事;二是搞得懂才能受益;三是搞好之后,钱自然会来找你。
他说,在过去100年中,最富裕的20人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不露富,二是保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所以,他总是说自己是市场里的小学生,努力让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遍。
迈克•吴也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他说,过去的中国资本市场就好像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充满了坐庄机制与内幕消息,到头来,有些人终会受到惩罚。
而在今后20~30年,中国市场将会越来越规范,中国经济也将会进入一个长远发展的阶段,在2010~2011年重新恢复上升通道。
而一个好的资产管理人,也不会只看一天,而是会把握大的全球市场趋势,一个牛市,少则一两年,长则五六年。
很有趣的是,满是西方思维的迈克•吴说自己最喜欢看的投资书是 *** 的《论持久战》,“想在中国赚钱,必须符合中国特色”。
对中国经济的看好,让迈克•吴的基金运作出色。
如果按照欧奈尔的历史轨迹看,迈克•吴的下一步就是完善数据服务,难怪他已经在自己的公司网站上开始进行“普及教育”了。
不过,迈克•吴至少有一点与欧奈尔不同,他学过心理学,比欧奈尔多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投资维度。
同派私募
像迈克•吴那么潇洒穿梭于上海与华尔街的私募并不多,不过在2009年前至少回来了两个。
一个是刘震,他曾被《镜报月刊》誉为“华尔街新生代对冲明星”。
在历经十余年的华尔街历练之后,刘震于2008年5月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创立了红色资本,并在2009年推出国内首个量化私募基金—“红色量化一号”。
与刘震一样在金融风暴中回国的华尔街对冲明星还有江平。
江平回国前在美国著名对冲基公司金赛克工作,并曾在雷曼兄弟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
2007年,江平成为美国《交易员》杂志评选出的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全球百位顶尖交易员”中的唯一一位华人。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