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排行榜前十名分别是:
1、董承非,十金牛两晨星,实力不言而喻。
2、张坤,火出圈的基金经理,也是首个千亿级经理。
3、朱少醒,老将尤勇,从业至今年化率超过巴菲特。
4、刘彦春,多次获得金牛奖,其资历足以比肩董承非,周蔚文。
5、谢治宇,权益类基金大佬,眼光狠辣,业绩十分惊人。
6、葛兰,人称医疗女神,医药类基金新生代佼佼者。
7、曲扬,清华大学博士,近五年排名前十的经理。
8、周蔚文,北大硕士,风格稳中求进,和朱少醒一样都是金牌老将。
9、骆帅,擅长寻找成长价值,涉及领域非常广泛。
10、傅友兴,稳健性老将,被低估的实力派,擅长把控风险。
01
吃个大瓜
前两天有个大瓜,说某卫视要邀请顶流基金经理上某知名综艺节目,相信大家都吃过了。
传得有鼻子有眼,据说邀请完了还要再筛,选四位组成基金经理团,画风有点像集体出道。
我有点担心,这样真的好吗?
基民里有个说法是“谁敢上就赎回谁”,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大家把钱给基金经理,是希望他们能理好财,保值增值的。
不是看他们唱、跳、rap的。
展示风采可以理解,但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我理想中的基金经理画像,应该是:
沉稳老练不浮夸,最好是除了投资茶饭不想,每天早到晚退。
每天不是全国各地跑,调研上市公司,就是一个人在办公室发呆,因思考如何提高净值而愁眉苦脸。
还有一点,最好不修边幅,发际线不能太低,白头发多少有一点,很重要。
如果打扮像个精神小伙,我总感觉我的钱不安全。
还好,昨天基金业协会发了个倡议:
“严禁 娱乐 化,不得与国家相关精神、 社会 公序良俗相违背,各机构不得开展、参与 娱乐 性质的相关活动。”
这事就算是结了。
不过,基金经理的饭圈化迹象,最近还是挺明显的。
我觉得吧,粉一个人,最好先了解他最惨的时候,考虑清楚再做决定,免得到时候粉转黑。
赔了感情,又赔钱。
对基金经理来说,最大回撤就算是他们的“黑 历史 ”了,也是他们的至暗时刻。
先了解一下,他们最多的一次亏了多少,是很有必要的。
面对大回撤时,也有个准备。
02
写在前面
首先,明确一点,在不同的熊市里,控制回撤的难度是不同的。
就像判断抗冻能力,也要结合每年冬天的寒冷情况,夏天里做判断,是不靠谱的。
对基金经理来说,一般在2008年前从业的, 历史 最大回撤都很大,而从业一两年的,都很小,但这能说明后者比前者回撤控制得更好吗?
要知道,2008年是2007年 史诗级牛市 后的 传说级熊市 ,整个一冰河世纪,活下来就不错。
而这两年,没风没雨,即使去年三月的波动,放在 历史 上,也只是小波浪。
所以,考察基金经理的抗冻能力之前,先回顾一下过去发生过的几次严冬。
第一次是,2007.10-2008.10,疯熊。难度 十八层地狱级 ,泥沙俱下,寸草不生。
上证指数从6124点一路俯冲到1664点, 缩水72.81% ,沪深300 缩水72.73% 。
第二次是,2009.07-2013.06,慢熊。难度 困难级 ,但对中小创是 普通级 。
原因是当时行情分化,新成立的创业板表现明显好于大盘。
第三次是,2015.06-2016.02,疯熊。难度 地狱级 ,尤其对中小创,要还债了。
上证指数从5178点一路俯冲到2638点, 缩水49.05% ,沪深300 缩水47.57% 。
第四次是,2018.01-2018.12,普通熊。难度 困难级 ,创业板从2015年一直还债到这里。
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持续一年,从业三年以上的基金经理都经历了。
03
开始点名
那么,在这些寒冬里,明星基金经理们表现如何呢?
以这五位热门基金经理为例:
(1)朱少醒, 历史 最大回撤发生在2007-2008年, 回撤58.91% ,产品富国天惠成长混合(161005)。
“朱少醒曾经腰斩过”被不少基民记在小本本上,不过,有了前面的铺垫,你是不是有所改观了呢?
沪深300缩水近四分之三的时候,老朱表现还是可以的。
拿经历过冰河世纪的幸存者跟没经过风浪的小年轻比最大回撤,是不公平的。
除此以外:
2009-2013年, 最大回撤34.80% ,沪深300 最大回撤44.89% 。
2015-2016年, 最大回撤45.93% ,沪深300 最大回撤46.70% 。
2018年, 最大回撤33.28% ,沪深300 最大回撤32.46% 。
不难看出,朱少醒在控制回撤方面表现一般,近两次大熊市表现跟指数差不多,马马虎虎,不算差但也不突出。
可以说是控制不住回撤,或者,不喜欢控制回撤的类型。
谈专一、长期收益高,老朱算top,控制回撤方面,老朱实在排不上号。
(2)董承非, 历史 最大回撤发生在2007-2008年, 回撤53.06% ,产品兴全全球视野股票(340006)。
同样是老资格,老革命,从那轮十八层地狱级熊市中活下来的人,老董虽然也被腰斩了,但相比老朱略好一点。
除此以外:
2009-2013年, 最大回撤28.05% ,沪深300 最大回撤44.89% 。
2015-2016年, 最大回撤28.70% ,沪深300 最大回撤46.70% 。
2018年, 最大回撤24.80% ,沪深300 最大回撤32.46% 。
跟老朱我行我素,风格不改不同,老董应该是对“被腰斩”印象深刻,形成了肌肉记忆。
自那次以后,董承非非常注重回撤控制,近十年,最大回撤没再上过30%。
相对沪深300,优势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数据上的优秀也跟前些天他在内部交流中的观点对上了。
“对我而言朴素的观点是,当市场不被理解时,少赚点不是大的事情。这种牛熊转换的时候是市场 最危险的时候,对我而言,宁愿做在左边,做在前面一些。”
“我这段时间比较轻松,路演也不听,每天就卖点股票。”
“我不对泡沫破灭的时间做判断,也很难判断。我的观点也很明确,心态较好,我宁 愿少赚点,我已经做好这个准备了,反而亏的比较多我会比较难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
老董的兴全趋势 上涨10.47% , 最大回撤4.41% ;沪深300 上涨4.62% , 最大回撤8.11% 。
所以说,在控制回撤方面,老董确实有一手。
(3)张坤, 历史 最大回撤发生在2015-2016年, 回撤42.17% ,产品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118001)。
由于这只是港股基金,如果忽略掉,应该是这样的:
历史 最大回撤发生在2015-2016年, 回撤30.66% ,产品易方达中小盘混合(110011)。
张坤是2012年开始从业的,最刺激的2008没经历过,除了这次,就是:
2018年, 最大回撤29.30% ,沪深300 最大回撤32.46% 。
两次综合来看,还不错,起码都比指数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老朱、老董属于风格均衡型的,跟沪深300比就行。
而老张,有明显的行业偏好,那就是白酒。
对这样的基金经理,他的产品波动,不仅取决于大盘,更取决于重仓的行业。
比如近一年,白酒明显走牛,产品赚翻,年后,白酒发生踩踏,回撤速度很快。
张坤的中小盘今年来 最大回撤16.15% ,是沪深300的两倍。
如今,白酒的整体估值依然要比除2007年以外的时间高。
而且,以他目前的基金体量,调仓很难,正所谓船大难掉头。
假如他的一只产品开始抛白酒,他的其他产品,甚至于同事的产品净值都会被砸下来。
之前的停止申购加大额分红,应该是张坤为数不多能做的了。
所以,对张坤来说,回撤控制能力的最大考验就是这次。
(4)刘格菘, 历史 最大回撤发生在2015-2016年, 回撤62.89% ,产品融通领先成长混合A(161610)。
刘格菘的争议性比较大,2013年从业,只经历过两轮大熊市。
2015年,刘格菘在牛市高位接手了几只产品,表现不佳。
前面说过,那轮熊市对中小创是毁灭级的,而当时的刘就是这种风格。
那轮牛市在6月见顶,而刘格菘在4、5、6月分别接手产品,肉没吃到,打一顿没少挨。
尤其是融通新区域新经济(001152)这只产品,牛市顶接手,两年后离职,累计亏了49.50%,基本腰斩。
2018年那次,刘格菘到了广发, 最大回撤45.10% ,沪深300 最大回撤32.46% 。
又一次做得不如指数,而且幅度还挺大,所以刘格菘在控制回撤方面真的很糟糕。
当然,不管是2015-2016年,还是2018年,都是中小创跌最惨的时候,也就是最不适合他风格的环境,这点要强调。
而且,这几年刘格菘的风格也有变化,从中小盘往大盘风格偏移, 科技 底色不变。
(5)葛兰, 历史 最大回撤发生在2015-2016年, 回撤64.70% ,产品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001000)。
在中欧医疗成名前,葛兰还曾经做过混合型基金经理,以中小创的风格,在2015-2016年的熊市中被教育得不轻,比刘格菘的回撤还大。
不过,她在2016年开始专攻医疗,取得了辉煌成就,多数基民认识她,也是从中欧医疗开始。所以,我们重点说说她的第二次大回撤。
作为医药行业的基金经理,对2018年应该印象深刻。
那一年,长生生物暴雷,疫苗事件沸沸扬扬。华海药业曝出产品问题,遭到美国市场消费者集体诉讼。
那一年,云南白药“牙膏门”缠身,同仁堂又爆出“蜂蜜门”。
年底,又来了致命一击,带量采购落地,药品降价幅度超出预期,整个医药板块闪崩。
再加上2018持续一年的熊市,葛兰创下了她医疗投资以来的 最大回撤39.24% 。
跟当年沪深300 最大32.46%的回撤 比,虽然多了些,考虑到行业遍地是雷,也还能接受。
跟张坤一样,葛兰这种行业专攻型的基金经理,除了个人能力,行业的牛熊也跟业绩息息相关。
2018年那次,医药行业情况特殊,整个一雷区,葛兰回撤做得还能接受。
而现在她正面临的考验是,如何在行业整体高估、出现一定泡沫时控制回撤。
篇幅起见,本文挑了五个有代表性的基金经理,如果反馈好,后面可以陆续安排,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你想了解的基金经理哦~
最后,我精选了一份从业五年以上,年化20%以上,最大回撤30%以下的基金经理十人名单,是我们会员的专属福利哦~
“顶流减仓?抛售白酒?”基金涨跌、基金经理调仓牵动人心。
近日,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兴全基金、嘉实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公布了2021年一季度的成绩单,张坤、刘格菘、董承非、谢治宇等数十位明星基金经理“顶流”的持仓和收益也相继曝光。
一季度,A 股市场震荡下跌,沪深 300 指数下跌 3.13%,上证指数下跌 0.90%,创业板指数下跌 7.00%。具体从股票市场来看,一季度分化较为明显,钢铁、银行、公用事业、轻工等行业表现较好,而国防军工、通信、非银金融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几大明星基金经理调仓路数也得以窥见,目前,张坤、王宗合、冯波以消费类投资为主,重仓茅台、五粮液等白酒股,刘格菘则格外青睐 科技 股、新能源股。而董承非在管盈利的兴全趋势混合基金一季度进行大幅调仓,其中股票仓位从2020年末的78.86%下降至本报告期末的67.21%,从而平衡了市场风险。
顶流业绩分化 :
兴 全 谢治宇为基民赚了 13 . 2 亿 广发 刘格菘亏 掉 66亿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管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超过500亿的明星基金经理有15人,其中张坤、刘格菘、刘彦春3人在管基金规模超过700亿元,还包括茅炜、董承非、谢治宇、归凯、王宗合、冯波等人。
连日来,伴随着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等基金公司一季度的披露,旗下明星基金经理顶流一季度在管基金的成绩单也随之出炉。
贝壳 财经 从目前已经发布一季报的8位明星基金经理在管基金一季报发现,仅有兴证全球基金经理董承非和谢治宇两人的在管基金出现盈利,其中谢治宇一季度为基民赚了13.2亿元。
具体来看,董承非共计管理兴全新视野和兴全趋势投资2只基金,前者一季度亏损5.37亿元,后者一季度为基民赚了1.14亿元。而谢治宇在管的4只基金中,3只基金在一季度扛住了市场下跌,逆势实现收益。
随着一季度市场的调整,绝大多数明星基金经理在管基金均出现了下滑,广发基金刘格菘在管基金的利润下滑最多,一季度亏了66亿元,“一哥”易方达基金张坤紧随其后,亏了57亿元,易方达基金冯波以逾36亿元的亏损位列第三。
此外,一季度嘉实基金顶流归凯亏了30亿元;鹏华基金王宗合亏了34亿元,鹏华基金梁浩亏了近14亿元,兴全基金董承非亏了4亿元。
明星 基金 经理 调仓:
谢治宇 盈利 背后 持仓 均衡 叠加 市场走势
一季度,明星基金经理业绩调整的背后,与其投资风格和持仓比例息息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管理基金的投资方向也多为此前市场热议的“抱团股”,包括白酒等消费股、医药股、 科技 股以及能源股等等。
具体来看,张坤、王宗和、冯波以消费类投资为主,重仓茅台、五粮液等白酒股,刘格菘则格外青睐 科技 股、新能源股。
而从一季度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A 股市场震荡下跌,沪深 300 指数下跌 3.13%,上证指数下跌 0.90%,创业板指数下跌 7%。整体来看,春节前依然是以去年的核心抱团资产为主线,持续上涨,而春节后开局便一路下跌,去年涨幅较大的板块整体调整也更大一些。
进而一季度行业分化较为明显,钢铁、银行、公用事业、轻工等行业表现较好,而国防、军工等板块表现相对落后。
谢治宇在管基金的持仓也完美地迎合了市场走势,相对而言持股更“均衡”。一季报显示,根据其管理的兴全合宜C和兴全合润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第一大重仓股为海尔智家,持有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均在7.00%以上,同期还持有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中国平安、海康威视等一季度热门股。
此外,整体相对其他顶流来看,谢治宇本人在管基金的持股行业较多,包括消费、制造、传媒、银行等多个方向。从持股集中度来看,兴全合润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资产净值比重为43.72%。而张坤的持股集中度高达80%。
而刘格菘在管的基金配置多以面板、光伏、动力电池、炼化、钛白粉、芯片等制造业以及医疗服务等行业为主,比如,广发 科技 先锋持股集中度超过65%,京东方A、隆基股份和亿纬锂能三只股票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位列前三,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
不过刘格菘认为,上述制造业行业具备明显的全球比较优势特征。“从中期(2-3年)与长期(3-5年)的角度,我们对市场更加乐观,新一轮制造业企业的盈利上行周期已经清晰可见。建议投资人适当降低今年的收益预期,坚守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
王宗合表示,一季度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震荡主要的背景有两个,一是过去两年整个市场上的一些优质资产估值处于抬升状态,导致这部分资产目前来看静态估值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
二是在去年疫情背景下,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都很宽松,尤其美联储的宽松政策非常激进。现在在疫苗大面积推广的情况下,全球的货币政策出现一定不稳定预期。国内的货币政策的基调从边际角度来说也处于一个微变的过程中。
投资者 建议 :
多位顶流建议降低年内收益 预期
一季报中,这些顶流基金经理同样对后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张坤表示,尽管自己的持仓结构进行了调整,但在个股方面,依然长期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张坤认为,判断周期性的顶部和底部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相对可行的是,不断审视组合中的公司长期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有没有受损,如果没有,只要内在价值能够稳步提升,股价运行中枢提升就是迟早的事情。
他强调,股价的波动是剧烈的,有时一天都能达到20%,如果心中没有企业内在价值的“锚”,投资就很容易陷入追涨杀跌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股票市场类似幅度的波动在未来仍会不断出现,而且事先难以预测。但只要企业的内在价值提升,这样的波动就终归是波动,不会造成本金的永久性损失。”
刘格菘表示,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几年,中国具备全球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行业占比不断上升,在全球从新冠疫情中逐步走出的过程中,立足中国比较优势、需求面向全球的制造业会不断在全球复苏中受益,这些行业的龙头公司是其未来配置的重点方向。
董承非则认为,今年国内外经济逐步进入复苏阶段,虽然很难判断疫情消退的时间,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像去年那样以较为充裕的流动性来支持经济的局面将在边际上变弱,因此,在基本面及估值的判断上面需要更加谨慎。
“市场阶段性选择了低估值的板块。”归凯分析,过去两年基金的业绩表现普遍比较亮眼,基金重仓的行业或者个股估值也大幅抬升,长维度来看,其隐含的复合回报率在下降,应当对今年基金的收益率适当降低预期。
冯波认为,经过前两年的大幅上涨,由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驱动的A股核心企业的估值重构过程基本完成。“在合理估值水平下,企业盈利的增长将成为推动未来股价上涨的最重要的因素。这将更加考验管理人对基本面的研究深度,以及合理定价的能力。”
他强调,市场的大幅波动,对短期投资者来说是风险,但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则是获取超额收益最好的机会。当然对于新基金来说,市场的大幅波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建仓机会。
王宗合表示,从 历史 上来看,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流动性的变化等因素,会对市场在一段时间内造成较大的波动。但对于个股而言,决定公司价值增长的核心还是在于公司自身的长期盈利和现金流的创造能力。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