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基金定投到底赚钱了吗(日本基金投资公司净利润)

2023-04-09 17:44:44 基金 xialuotejs

可以对日经225指数做个测算。

日经225指数于1989年12月达到顶点,假设以该指数月K线收盘价为定投基点,那么截止到2016年12月,325个月份的平均投入成本为15634点,以目前日经指数19427的收盘价来说,是盈利的。

不过这中间经历的年份是27年,且截止到2003年长达14年的时间内,该数字都是非常令人灰心绝望的,所以定投时还是需要考虑定投基准的长期走势的。

软银集团2020财年净利润超4.9万亿,软银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啥?

5月12日,据日经中文网报道,软银集团(SBG)2020财年(截至2021年3月)净利润超过4.9万亿日元。而2019财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软银集团曾巨亏9615亿日元。 

孙正义的商业帝国是什么?

孙正义的商业帝国主要是以日本软银的形式存在。本人最初是一家软件分发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业务几乎是无所不包。从电信,电商,科技金融到机器人等都有涉足。同时孙正义还有一家叫愿景基金的投资公司。因热衷于投资科技公司,也被称为科技界的巴菲特。这个基金公司了不得,总规模已经超过千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愿景基金投资了阿里巴巴,雅虎,盛大,新浪,网易,携程,滴滴,Uber等互联网企业。至今软银都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这些企业加在一起,总市值已经超过10,000亿美元。这就是孙正义的商业帝国。

日本首富孙正义为何坚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

因为她的祖先来自一个神奇的地方,莆田从福建出海漂流到韩国,在游荡到日本,恰逢当时日本二战惨败,对滞留境内的韩国人充满歧视,有着泡菜味又贫穷的孙正义自小就被主流排斥,受尽白眼,虽然生活不易,但是孙正义的父亲经常跟他说你是一个天才,后来孙正义狂言不断,却也为她打开了许多机会之门,孙正义顺利考上了美国圣名大学,当时正是硅谷崛起的年代,孙正义决定转学到伯克利去学计算机,它的转学成绩还没有达到计算机系的要求,最后进入了经济学系。

孙正义是怎么赚到第一桶金的?

当时孙爸爸病着还每个月还坚持给自己汇20万日元,孙正义开始琢磨怎么暴富,他想到了松下幸之助,松下幸之助,在创办松下电器之前,身无分文靠着自行车,车灯这种发明专利才攒够了第1桶金孙正义觉得这个套路特别适合自己,于是他每天除了学习给自己留5分钟搞发明创造,几个月后孙正义积累了250多个发明,其中一项是他说服伯克利的语音合成领域,大牛莫泽尔博士共同开发的一款语音翻译机,把专利卖给了夏普公司,并赚得了100万美元。

一个基金一年的净利润率能达到百分之多少

统计显示,即使是业内位居领军地位的南方基金,其去年净利润为1.5亿元,管理费收入为4.2亿元,净利润率(假设其管理费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接近,下同)约35%。 但这一水平只能算中间水平,同样位居十大基金公司之列的华夏基金,其2006年净利润仅8039万元,而其管理费收入达3.5亿元,净利润率仅23%。博时基金净利润1.55亿元,管理费收入3.56亿元,净利润率达42%。 博时和华夏的利润率差异达19%。 同等规模基金,为何不同公司净利润率差距如此之大? 利润消耗途径 "基金公司的收入结构是,投资总监以上的高层收入很高,但下面的员工收入很低。实际上就是考察可替代性,如果这个人的可替代性强,那么收入就会相对很低。"某基金规模位居业内前三分之一水平的基金公司人士说。 上述人士所在公司属于中外合资基金,总经理由外资聘请。据其介绍,其公司总经理收入绝对是数百万人民币级别的,但"具体数字不得而知"。 这并非最高的,业内盛传,某合资金公司总经理一年总收入甚至达到3000万元,但这一数字并非全为薪酬,而是体现为加入各项补贴等之后的总收入。 这家公司对员工的豪爽同样在业内"闻名"。业内传言,其年末会设立各种奖项奖励员工,奖金甚至会达到百万级别。 员工高收入成为这些基金公司利润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消耗利润的另一原因是高昂的经营成本。 "一些合资基金公司员工会有轮流出国'深造'的机会,甚至开会也选择去国外,名义上是到大股东那里'取经',实际上很难脱离借机出国旅游嫌疑。"业内人士说。 这种阔绰并非大基金才有。某管理资产规模去年不到百亿的合资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其公司人员收入水平相对业内水平而言并不高,但常有出国或者到香港开会的机会。这家公司去年的费用是利润的两倍,净利润为亏损数千万。 这都是基金业内的豪门盛宴,与之相比的是一些基金公司的"寒酸"。 中海基金2006年管理费收入为857万元,但净利润却达585.72万元。华富基金2006年管理费收入仅380万元,但净利润却达811.68万元。 "净利润高于管理费,这应是基金公司本身有部分投资收益弥补了费用支出。"业内人士分析。 在挣扎求存阶段和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基金公司之间,成本支出差异由此凸显。 股权分散的利与弊 "基金公司之间利润差异悬殊,归根到底在于大股东对于基金公司的控制力。"一家基金公司高层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认为,大股东和管理层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大股东强势,则肯定会着力提高利润率,但如果管理层强势,则管理层会更倾向于为自己谋求更多的福利和收入。 以某两家基金公司为例,它们规模接近,而且同属某券商,但这家券商对于两家基金公司却是一参一控。 据记者了解,被券商控股的基金公司研究员总收入仅券商参股基金公司同行的二分之一。 而年报显示,这家券商控股的基金公司净利润率为44%,而参股的基金公司净利润率则仅为21%。 "一直以来监管部门都希望基金公司股东之间能形成制衡,从而避免基金公司为大股东输送利益,这就使基金行业内普遍形成强势管理层状况。"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强势管理层虽然避免大股东控制,但同样存在缺陷。 "高管给自己制定高额薪酬以及派发高额奖金是弊端之一,另一个弊端则是高管涉足老鼠仓的概率增加。"上述人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