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麻策
编辑/赵艳秋
一条微博引发的“血案”
苹果被质疑诈捐的事,从昨天开始持续发酵。
10月13日,苹果CEO库克发微宣布将捐助山西抗灾。但捐多少,什么时候捐,这些关键内容都没有说。
这样一条“捐款预告”,虽带来称赞,但更多是指责。当天,苹果捐款山西词条冲上热搜,很大程度上,其实是被骂上去的。
提出这样的质疑,理由很明显:今年7月,河南闹水灾的时候,库克也说捐款,但没有后续消息公布出来。同时,有人发现,苹果宣称给河南的捐款,在任何一个慈善组织都搜不到记录。
任何事情存在质疑都是合理的。库克既然说捐了,就不能怕面临公众的网络监督。事情闹成这样,很大责任还是在库克及其国内团队,首先是他们做得不够周到,才被网友揪住“小辫子”。说白了,谁让你没解释清楚啊。
库克也称得上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但还是不了解“网情”。捐款这样的善举,如果能把事情做周到,可以更好地塑造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形象。
国人信奉的,不是听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比如,你手机不送充电头,没多少人真觉得是为了环保。
在捐款这件事上,国内企业是苹果学习的对象——先说捐多少,连同捐赠证明一起放出来。往往,“先做再说”比“先说再做”,能取得更好的声誉收效。
实际上,苹果在这个事情上是栽过跟头的。2020年1月,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苹果第一时间向中国伸出援手。当时库克也是先发了微博,同样也是没有公布具体计划。
在之后的几个月中,很多国内网友一直揪着苹果捐款的具体事项不放,彼时对“苹果诈捐”的质疑声也是此起彼伏。时隔3个月,直到4月份,库克才真正公布了具体的捐赠金额和捐赠机构,用于抗击新冠肺炎,苹果捐给中国扶贫基金会2000万元人民币。
这笔捐赠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官网可以得到查证。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的问题是,经过了这么一档子事之后,库克和苹果中国区的团队还是没能从中吸取教训。
苹果真诈捐了吗?
回归主题,这轮对河南和山西的抗灾捐助,苹果到底有没有诈捐?
前面提到,库克抗击新冠的捐款承诺是落实了的。但从他宣布捐款到中国扶贫基金会有据可查,中间隔了差不多两个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对于这笔捐赠的载入日期是2020年3月18日,而官宣是在2020年1月。
显然,从库克表态到真正执行打款是需要走一个严格的流程的。库克只是一个CEO,甚至都算不上是咱们传统认知里的掌门人,这期间具体决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流程,那是苹果内部的事情。
也就是说,苹果的捐赠都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具体每次滞后多久很难讲。这或多或少可以解释,为什么目前还查不到苹果给河南抗灾的捐献记录,河南水灾爆发于7月中下旬,库克宣布捐款的日期是7月21日。至于库克对山西捐款的承诺,到账的日子就更要往后推了。
另据一位接近苹果的人士对AI 财经 社称,苹果每年的《企业 社会 责任报告》大致都在7月份发布,通常这类 社会 捐赠行为都会在其发布的这份报告中进行披露。
2021年7月,苹果刚刚披露了它上一年周期的报告。也就是说,河南和山西相关的赠款事项,有可能需要等到2022年7月份才会有相对完整的说明。
说到这,并不能证明苹果就一定捐钱了。既然无法预知未来,那就查纠过往。
根据AI 财经 社的查询,在苹果长期合作的慈善机构“中国扶贫基金会”网站上,关于苹果过往的捐赠记录存在27条。由于可查询的记录最早只显示到2016年7月,所以并不是苹果所做的全部。起码,据苹果披露的信息,2013年雅安地震后,苹果曾捐出5000万元用于灾后恢复。
2016年7月,苹果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700万元,用于支持长江中下游洪涝地区紧急救灾。AI 财经 社查询得知,此700万款项分两笔打入,一次约222万元,另一次约478万元。
此后,2017年11月,苹果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 700万元,用于九寨沟地震救援项目和灾后重建。次年5月,苹果再次向该基金会捐赠700万元,用于包括“紧急救援”在内的多个项目。
2020年,除了上述提到的一笔2000万元的抗击新冠捐赠以外,苹果在2021年的企业 社会 责任报告中记载,其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后第一时间捐出总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网站中,2020年9月还展示着一项来自苹果捐赠的用于多个项目帮扶或援助的约2700万元的捐款。2021年以来,截至9月17日,苹果在该基金会网站上共有7条捐赠记录,最高的一笔捐赠款项为60多万元,显示用于的是“公益同行”项目。
事实上,苹果在中国市场所进行的仅针对救灾性的捐助行为,比广大网友知道的要多。
有业内人士对AI 财经 社分析说,对于一家大企业来说,诈捐是“社死”的行为,苹果过去很多捐款没有公布,现在公布的几笔捐赠反而惹来了麻烦。
理论上说,包括捐款在内的一系列公益慈善性行为是苹果做强中国市场、拉近其与中国市场关系的事情。作为一家国际知名的大企业,还是一家做消费品的公司,在这上面“做假”无异于自寻死路。
1、马化腾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
——他立志将腾讯公司打造成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为了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腾讯于2006年成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基金会的宗旨是致力公益慈善事业,关爱青少年成长,倡导企业公民责任,推动社会和谐进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把搭建网络公益平台,缔造公益2.0模式作为重要的努力方向,以凝集超过4亿QQ活跃用户的爱心力量,为公益组织、志愿者(网民)、被捐助者提供了高效、便捷参与公益的平台,2009年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开创历史先河,投入5000万元发起“腾讯新乡村行动”,开启教育扶贫新模式。
2、王行娟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创办人
——她1992年开办了国内第一条妇女热线,随后又开通了妇女专家热线、老年热线、反对家庭暴力热线等等公益热线,一手创办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打造了“红枫妇女热线”和“方舟家庭中心”等许多著名的公益品牌,她20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地为女性服务,成为广大妇女最为亲密的同行人和知心朋友。在漫长的公益行程中,她记住的没有坎坷,只有成功。
3、邓亚萍 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从乒坛“大满贯”到剑桥博士生,从奥运村村长再到共青团干部,她在十年里完成了令人赞叹的华丽转身,她是献血、防艾、节水等多项公益活动的宣传大使,她发起“慈善光明行”救助贫困学子,她是北京奥运会最优秀的志愿者之一,她常说:“因为我是老百姓培养出来的奥运冠军,所以我必须回报社会。”作为一名体育人,邓亚萍的辉煌成绩让人赞美,而作为一名社会人,她的感恩和博爱则让人景仰。她曾有一句话最引人深思,“慈善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不是一种给予,而是一种启发。”
4、邓国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他是一位潜心研究公益的学者,2009年他受中国扶贫基金会委托组织调查队,耗时4个月,对地震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方进行了走访调查,发布了名为《救灾捐款管理机制分析》的报告,指出5•12捐赠信息披露程度不高,民间NGO缺乏制度化参与渠道,官办慈善组织会阻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得到业内积极响应,被誉为“一针见血”的公益专家。
5、李亚鹏、王菲夫妇 嫣然天使基金发起人
——他们是文艺圈的“神雕侠侣”,也是公益界的“模范家庭”,2006年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支持和管理下,他们发起设立嫣然天使基金,他们不辞辛苦,不惜牺牲工作时间,积极为嫣然天使基金筹集医疗救助资金,让更多唇腭裂患儿得到治疗。2009嫣然天使基金慈善晚宴募得现金善款2956万元,物资5000万元,创明星筹款之最。
6、李连杰 壹基金创始人
——作为一位影视巨星,他在公开场合不谈电影,只谈慈善,他发起年成立“壹基金”,倡导“每人每天捐1块钱、联结成1个大家庭、帮助更多人”。他身体力行为抗震救灾筹款,他致力于推动公益组织的持续发展,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他以“联合国大使”的身份倡导绿色出行的低碳生活方式。2009年壹基金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基金”,其无形资产价值超过10亿元。
7、陈发树 新华都实业集团董事长
——83亿,让他成为2009年慈善领域最大的亮点,也让他成为独到捐赠理念的践行者。他致力于组建国内最大的个人慈善基金“新华都慈善基金”。他不崇尚一次性捐赠,而是投入巨资成立永久性慈善基金。新华都基金会的成立,骤然间加剧了非公募基金会在中国的影响力。陈发树尝试和国际慈善基金管理模式接轨,在中国开创新的非公慈善基金管理模式。
8、罗红 北京好利来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他有多重身份,企业家、摄影师和“全球气候英雄”,他喜欢自然摄影、关爱儿童、热心环保,设立中国第一个个人环保基金,作为中国最大的烘焙食品连锁企业的总裁,他以其切身经历告诉中国的富人们:一个人有钱了,可以怎样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他先后十次进入非洲,从空中记录了非洲大地的神秘与雄奇,他的作品被誉为“非洲大地的史诗”。2009年,他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气候英雄”称号,他以亲身经历影响更多的人关注环保、关爱地球。
9、黄如论 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
——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更是一个低调的慈善家,他被关注,是因为他对慈善事业付出的太多,他长期致力慈善捐助,近年来他一直是中国慈善排行榜个人捐赠的领军人物,列2009年他因个人捐赠超过2.7亿元位居“2009年中国慈善排行榜”首位,获“中国首善”称号。
10、曹德旺 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
——作为企业家,他被誉为“玻璃大王”;作为慈善家,他是福建企业家的榜样,他长期捐资办学,近年来累计捐赠超过2亿元。2009年,他将名下60%的股权(目前估算60亿元)捐出成立慈善基金会,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实施助学、救灾、宗教等公益事业。在捐赠未获批准的情况下,他不惜减持股票变现做慈善,履行自己的诺言。
这个是2009年 十大公益新闻人物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哈
透明度可能在中国这种公益组织还处于比较萌芽的初级阶段能成为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透明度有问题直接pass掉了。
换句话说,透明度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NGO生存的必要条件。术业有专攻,NGO也是这样,NGO是一个统称,其中有不同的门道,在所在领域是否做的专业,是否与公众有良好的沟通,这些才是核心竞争力。拿环境保护的NGO来说,绿色和平关注的是公众热心的话题,关注的是大企业,因为它主要依靠公众捐款来生存,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是否话题足够吸引公众(不吸引公众就没捐款了),所提供的报告是否来自于专业的实验室,所得出的结论是否reasonable。WWF的核心竞争力好像是大熊猫的logo,它的侧重点我还没搞懂,等搞懂了再说。TNC的核心竞争力是生态保护,就是买下一块有价值的栖息地(在美国买了大片土地,是美国政府以外的第二大地主),然后进行科学的保护和监测。为什么买一块地方,TNC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利用地理信息和蓝图来做数据分析;保护这块栖息地上的什么物种,怎样保护,TNC也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叫CAP,利用这套系统来分析。
这些是六十年的发展所获得的经验和技术。除了为TNC长期专职工作的五百多名科学家,TNC还有很多合作的科学家。对待不同的物种的保护,由这些专职或者签了合同的科学家来做。栖息地的生态系统保护得不错,这就是核心竞争力。早期TNC的口号是,“保护美国活的博物馆”。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