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股票(广发证券怎么样)

2022-06-26 19:06:43 证券 xialuotejs

奇瑞股票



本文目录一览:



4月27日,奇瑞集团旗下子公司——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596)。短短10天内,伯特利三个涨停板,超过120亿市值(这一子公司的市值已经媲美许多传统车企市值,例如江淮)。据不完全统计,奇瑞集团旗下还有13-14个像伯特利这样的零部件企业可以上市。可以说,奇瑞集团手里藏了很多只“独角兽”,抱着“金饭碗”。

很多人对奇瑞的认知或许还停留在一家传统造车企业。事实上,奇瑞早期从汽车业务起家,历经多元业务探索、多元化和集团化发展等阶段,逐渐从单一的乘用车制造企业发展成为以汽车价值链为主导的、关联多元化产业的大型集团。奇瑞控股集团现有汽车、汽车零部件、船舶、金融、地产、贸易六大业务板块。2017年集团销售收入达1021亿元,跻身千亿级企业“俱乐部”,预计今年集团销售收入将达到1300亿元。

此次上市的芜湖伯特利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在全国拥有9家工厂、2家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汽车制动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芜湖伯特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袁永彬先生表示:未来伯特利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一家技术领先、品牌卓越、国际*的汽车制动系统供应商。

近年来,伯特利不断提高制动器、助力器等机械制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的同时,在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及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等电控制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也取得了突破。伯特利还抓住汽车轻量化发展的机遇,于2012年设立了威海伯特利萨克迪公司,专业从事轻量化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公司规模日益壮大。

奇瑞集团实施“产业经营+资本运作”的双轮驱动战略,目前旗下零部件企业达到79家。近年来,奇瑞集团通过“招才引智”模式吸引高端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实现了核心技术产业化,培育了一批像伯特利这样的“小巨人”企业。除了伯特利,奇瑞系还有通和股份、瑞鹄模具、莫森泰克、瑞赛克、泓毅股份等五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据统计,奇瑞集团零部件板块在稳步推进模块化、智能化、国际化和新能源业务的背景下,2017年销售收入120亿,投资回报率高达27%。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集团实现汽车销量60592辆,同比增长17.5%。1-4月份,“大奇瑞”累计销售217950辆,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43908辆,同比增长28.42%,预计全年出口可突破12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17713辆,同比增长452.84%。

其他业务版块也利好不断,船舶板块新接订单创历史新高,民品船舶远销德国、英国、希腊、丹麦、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地产板块的途居露营,成为中国汽车露营行业新三板的第一股;商贸板块供应链平台、移动出行、汽车后市场、循环经济业务积极推进;金融板块零售贷款规模和营业利润持续提升,奇瑞徽银位居全国汽车金融行业前3位。

随着伯特利的上市,奇瑞控股集团分板块上市的大幕也正式拉开,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奇瑞集团旗下公司会获批上市,奇瑞集团在做大做强、打造*集团的路上无疑会走得更加稳健。




广发证券怎么样

财联社(深圳,

半年报显示,广发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180.07亿元,同比增26.76%;基本每股收益为0.77元。其中财富管理表现最为亮眼,上半年该来务实现营收67.31亿元,同比增速为38.53%;投资管理业务实现营收66.55亿元,同比增速为32.81%;上半年无IPO项目,投行业务收入仅为2.6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1.45%,同比下滑38.78%。

广发证券主要通过广发基金(控股54.53%)和易方达基金(参股22.65%)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其中,广发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10650.80亿元,较去年末上升39.51%;易方达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15598.64亿元,较年末上升27.32%。上半年广发基金实现营业收入44.75亿元,同比增71.64%;实现净利12.72亿元,同比增39.74%;易方达基金实现营收67.73亿元,同比增93.32%;实现净利18.41亿元,同比增75.56%。

因为在财富管理赛道的布局,广发证券近一个多月股价大涨超50%。

财富管理增速最快,代销非货基保有规模行业排名第三

财富管理业务是广发证券上半年增速最快的业务,上半年营收为67.31亿元,同比增38.53%。

广发证券在财富管理业务方向可谓动作频频。公司强化营销与科技金融,新增客户数量与资产规模均大幅增长;深化财富管理转型,代销金融产品业务保持快速发展;企业微信客户规模持续增长,私域流量经营及服务展业合规高效,公司级平台效应初步显现等。

在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同比增长44.84%,代销的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在券商中位列第三;公司手机证券用户数超过3490万,较上年末增长约9%;微信平台的关注用户数达322万;报告期易淘金电商平台的金融产品销售和转让金额达1722亿元。2021年1月至6月,公司股票基金成交金额8.84万亿元(双边统计),同比增长16.71%。

在期货经纪业务领域,广发证券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期货开展期货经纪业务,且通过广发期货的全资子公司广发期货(香港)以及广发期货(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广发金融交易(英国)有限公司在国际主要商品及衍生品市场为客户提供交易及清算服务等。

在融资融券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期末余额为916.63亿元,较2020年末上升8.72%,市场占有率5.14%。在回购交易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通过自有资金开展场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为122.26亿元,较2020年末下降2.11%。在融资租赁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应收融资租赁及售后回租款净额为12.32亿元。

资管规模继续增加,卡位优质公募赛道

根据半年报,广发证券投资管理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资产管理业务、公募以及私募管理业务。

在资管业务方面,广发证券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以帮助客户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资管、广发期货及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资管(香港)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截至2021年6月末,广发资管管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净值规模较2020年末分别上升20.67%、2.21%和下降29.14%,合计规模较2020年末上升8.90%。

截至2021年6月末,广发资管的合规受托资金规模在证券行业排名第十;2021年二季度广发资管的私募主动管理资产月均规模排名行业第五。

在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方面,广发证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广发基金和参股公司易方达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截至今年6月末,广发证券持有广发基金54.53%的股权,后者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10650.80亿元,较2020年末上升39.51%;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合计6221.93亿元,行业排名第3。上半年广发基金实现营业收入44.75亿元,同比大增71.64%;实现净利润12.72亿元,同比大增39.74%。

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持有易方达基金22.65%的股权,是其三个并列第一大股东之一。

同期,易方达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15598.64亿元,较2020年末上升27.32%;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合计10657.68亿元,行业排名第1。上半年易方达基金实现营收67.73亿元,同比增93.32%;实现净利18.41亿元,同比增长75.56%。

由此可见,广发证券已成功卡位优质公募赛道。

在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方面,广发证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信德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截至2021年6月末,广发信德设立并管理了约50只私募基金,管理客户资金总规模超百亿元。在境外市场,广发证券主要通过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投资(香港)及其下属机构开展境外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已完成的投资主要覆盖高端制造、TMT、生物医疗等领域,部分投资项目已通过并购退出或在香港、美国等证券交易所上市。

投行业务收入下滑近4成

在投行业务方面,上半年广发证券营收仅为2.62亿元,同比下滑38.78%。在IPO业务方面,公司称上半年已有序开展股权融资业务,无已完成的股权融资项目。

在债务融资业方面,公司表示,上半年,受公司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暂不受理的行政监管措施限制,公司相关债务融资发行承销项目和主承销金额大幅减少。报告期,公司主承销发行债券13期,主承销金额49.02亿元。

在财务顾问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作为主办券商持续督导挂牌公司共计34家。在境外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公司主要通过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融资(香港)开展相关业务。报告期,广发融资(香港)完成主承销(含IPO、再融资及债券发行)、财务顾问等项目10个。

推进研究品牌国际化,资产托管等规模为4111亿元

广发证券交易及机构业务板块主要包括权益及衍生品交易业务、固定收益销售及交易业务、柜台市场销售及交易业务、投资研究业务及资产托管业务等。

在权益及衍生品交易业务方面,广发证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权益类投资坚持价值投资思路,配置方向为蓝筹股和科技股等,根据市场波动较好地控制了仓位,衍生品类投资较好的抓住了市场波动带来的交易机会,均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在固定收益销售及交易业务方面,2021年上半年,公司中债交易量在券商中排名第十。报告期,公司较好的控制了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杠杆和投资规模,抓住了阶段性的市场机会,取得了较好的投资业绩。

在柜台市场销售及交易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柜台市场累计发行产品数量21606只,累计发行产品规模约9091.57亿元,期末产品市值约822.66亿元。其中,2021年上半年新发产品数量2598只,新发产品规模约646.76亿元。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为7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提供做市服务。

在另类投资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乾和以自有资金积极开展另类投资业务,目前以股权投资等业务为主。上半年,广发乾和聚焦布局先进制造、半导体、医疗健康、新消费、TMT等几大领域。同期,广发乾和新增17个投资项目,投资金额9.06亿元;截至2021年6月末,广发乾和已完成投资项目159个。

在投资研究业务方面,本集团的投资研究业务主要为机构客户提供包括宏观经济、策略、固定收益、金融工程、行业与上市公司等多领域的投资研究服务,并获得机构客户的分仓交易佣金收入。股票研究涵盖中国28个行业和近700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近180家港股及美股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正持续推进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实施公司研究品牌的国际化。

在资产托管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提供资产托管及基金服务的总资产规模为4110.85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5.78%;其中托管产品规模为2,021.19亿元,提供基金服务产品规模为2,089.66亿元。




奇瑞股票代码

(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在“宝能出资250-270亿入股奇瑞汽车”的传闻被否决后,传闻中的奇瑞“混改”的又出现了新的动向。工商资料显示,3月13日,奇瑞控股注册资本由33亿元增加至42.784亿元,新增的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资管)为奇瑞控股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2.86%。华泰资管成立于2014年10月16日,注册资本10亿元,是华泰证券(601688,SH)的全资子公司。

有人认为,身为证券公司的华泰证券,很有可能是替幕后的“金主”打前站,而幕后投资者,很有可能是一个实力强大的投资者,但这说法遭到了此前奇瑞的否认,“不管是奇瑞控股还是奇瑞汽车,都是是国有企业,任何股权资产变动,都不会像外界传闻的那样轻而易举,而是要经过上级政府同意,走很长的审批、公开挂牌、申报等程序。”但奇瑞至今也没有解释为何华泰证券会入股奇瑞股份。

对于奇瑞与宝能已经谈妥,只待合适时机公布的“喜事将近”传闻,此前奇瑞已经非常明确的予以否定。“不可能的事,国有资本转让怎么那么容易、那么轻快,即便到了最后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还有可能半路杀出程咬金,有很多不确定。”近日,奇瑞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网

网络公开信息显示,除了宝能、华夏幸福两家近期在汽车领域频频出手的房地产企业之外,正道集团、复兴国际、鼎晖投资等业内资本近期也参与奇瑞的投资竞标。经济观察网

“目前公司正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资本方,希望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业务发展水平”。奇瑞内部一位消息人士对

但是,对于奇瑞官方屡屡强调的是为了响应行业发展大势积极变革,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的解释,外界似乎并不买账,往往将引入新投资者与奇瑞销量不振、债务压力大等“负面”消息关联在一起。近年来,奇瑞的战略转型虽然在研发体系上成效卓著,建立正向研发体系真正懂得造车,并打造了对标国际水准的研发流程、队伍和全新品台,但奇瑞的战略转型成果在营销领域却体现有限。

在吉利、长城、长安等自主品牌第一梯队已经年销百万辆时,奇瑞汽车的销量依然在50万辆上下徘徊,加上开瑞、奇瑞新能源等其他子品牌,奇瑞集团2017年的销量也仅为68万辆,比2016年的70.47万辆略微下滑3.5%。即便在立志奋发崛起的2018年,奇瑞汽车开局也并不算乐观。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奇瑞汽车销量为10.93万辆,同比下滑8.9%。

与此相伴的,还有营销体系人事和管理架构不断变动,销售公司总经理等关键岗位频繁易人。近期,去年9月加盟奇瑞担任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的贾亚权、去年11月加盟奇瑞担任奇瑞汽车担任营销公司执行副总,负责公关传播与数字化营销的赵焕离开奇瑞的消息在业内疯传。

在奇瑞汽车深陷不利传闻的同时,上级母公司奇瑞控股似乎也很难再继续在资金上给予强力支撑。市场评级机构对于奇瑞汽车的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奇瑞汽车对奇瑞控股及其子公司的应收账款达到159.23亿元,同比减少7.26%。其中,对奇瑞控股的应收账款为112亿元,同比下降7.80%。截至2016年底,奇瑞汽车对大股东奇瑞控股及其子公司的应收款项金额为171.70 亿元,其中奇瑞控股欠款达121.47 亿元,主要系奇瑞汽车与奇瑞控股在资产重组、股权转让时形成的应收款项。

但一位奇瑞内部人士否认奇瑞控股资金紧张,拖欠奇瑞汽车欠款的说法。“2017年集团销售收入达1021亿元,是安徽省第一家千亿级车企。预计2018年集团销售收入将达到1300亿元。”该人士介绍,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规模超千亿的航母,怎么可能故意拖欠旗下公司的账款,百亿元的欠款,只不过是集团母公司与旗下公司正常的账款往来。

但从另外一方面看,作为国内整车集团中少数未能实现整体上市的汽车集团之一,即便奇瑞控股集团已经到达“千亿级航母”的级别,错过上市良机的奇瑞,无论是集团层面,还是奇瑞汽车层面,显然都需要更多更好的资金渠道。奇瑞早年曾数次酝酿整体上市,但一直未果,近年也曾计划让旗下子公司奇瑞新能源借壳上市、推动旗下金融公司奇瑞徽银上市,但均未能成功。今年4月27日,奇瑞控股集团旗下子公司——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596),终于实现了奇瑞集团主板上市的“零突破”。

“即便现在奇瑞汽车销量非常好,现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奇瑞也应该积极推进混改,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别的集团有不止一个上市公司融资平台,奇瑞则很少,外面又有很多资本机构愿意合作,何乐而不为呢?”一位证券行业分析人士对经济观察网

而对于外界屡屡将奇瑞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解读为“销量不佳、债务高、钱荒”等负面消息,或许只有奇瑞汽车主业重新崛起,奇瑞面临的蜚短流长才会逐渐平息。




奇瑞股票为什么不上市

撰文 / 韩玲

编辑 / 冒诗阳

奇瑞上市再生变数

已在上市路上长跑了18年之久的奇瑞控股,可能又一次与A股擦肩而过。

“现在立讯精密进来了,股权变动这么大,短时间内奇瑞是不可能再上市了。”3月3日,一位知情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奇瑞内部曾在2020年提出加速上市计划,目标是在2022年登陆资本市场。为此,奇瑞在近两年间快速提升销售力度,希望2021年迈过百万销量大关,为上市做业绩铺垫。2021年奇瑞全年销量96.2万辆,同比增长31.7%,虽然并未突破百万,但这已是奇瑞自成立以来取得的*销量成绩。外界曾认为,这给了奇瑞上市一次突破的机会。

然而,一个月前,立讯精密斥资100亿元收购“奇瑞系”公司股权消息一出,便在业内引起了轰动,外界纷纷猜测“果链一哥”立讯精密进军造车行业的意图,同时也让奇瑞上市的消息再次浮出水面,而且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立讯精密发布的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以100.54亿元从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下称青岛五道口)手中收购19.88%股份、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交易完成后,青岛五道口将不再是奇瑞控股的第一大股东,安徽芜湖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新成为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

这使得此前青岛五道口入股奇瑞生变的传言有了准确答案。《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青岛五道口是奇瑞在2018年启动混改之后,第一个入场的资本方。

“奇瑞在这个时间‘抛弃’青岛五道口基金,转而寻找下家(立讯精密),应该是在和青岛五道口合作的时候,上市推进遇到了阻碍,否则早就上市了。”上述知情人士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上市生变的消息,开始在奇瑞内部流传。

“一些新加入的高管,都是奔着上市来的。”3月5日,一位接近奇瑞的消息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2019年到2020年间,奇瑞从汽车行业内吸纳了大量高管,一些*的行业人错过了新造车,这些公司已经没有他们位置了,希望从奇瑞的上市中分一杯羹。

事实上,冲刺上市的奇瑞,被认为是汽车行业的最后一块蛋糕。2020年奇瑞汽车混改完成,董事长尹同跃对外表示,“过去奇瑞一直埋头于技术创新,资本市场运作方面的实践经验不多,也是目前国内*没有上市的(传统)整车企业。”

然而,对于上市进程是否正常推进,奇瑞内部流传着不同的说法。

上述接近奇瑞的消息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有一种可能是,奇瑞不再推动“奇瑞控股”整体上市,而是拆分旗下奇瑞汽车、奇瑞新能源等板块上市,其中奇瑞新能源的可能性*。但这一板块2021年销量为9.86万辆,且大多数依赖定价3万到5万元的奇瑞QQ小蚂蚁完成。

事实上,目前国内A股和H股对整车公司的估值均较低。据2022年3月7日收盘时的股价,吉利动态市盈率为18倍,上汽集团则不到9倍。为了在资本市场博得更多关注,有消息称上汽正考虑将旗下智能化、电动车板块分拆单独上市。此背景下,奇瑞在此时推动整体上市未必是*方案。

然而,对于焦虑等待奇瑞上市的内部高管而言,能否等待*变化落地,目前不得而知。

“也可能是只是稳定军心的说法。”上述消息人士表示,如果要启动新的上市计划,可能将再次变得遥遥无期。

3月初,尹同跃在北京参加“两会”时对媒体表示,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购买奇瑞的股份,也是基于内部战略需求”。这是尹同跃最近的一次公开露面,上市目标没有提及。

在外界看来,对于奇瑞而言,青岛五道口是财务投资者,而立讯精密是战略投资者,期待的是业务协同,上市未必是主要目标。

青岛五道口为何“淡出”?

在部分行业人士看来,奇瑞至今没能上市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奇瑞刚提起上市计划的2004年,国内上市公司数量1377家,2022年2月底增长至4700余家,但汽车制造领域知名公司奇瑞,仍然没能登陆。

在这期间,国内自主品牌车企诸如长安、长城、吉利以及比亚迪等车企早已经登陆了资本市场,市值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一举超过曾经的自主一线“老大哥”奇瑞。从过去自主品牌的*到现在的追赶者,奇瑞不免感到挫败。

2019年,为了拿到奇瑞这个*标的,青岛市政府在一众竞争对手里突出重围,随后青岛五道口基金以超过196亿元的金额拿下奇瑞增资扩股的项目,最终持有奇瑞控股51%、奇瑞汽车35.58%的股权,取代芜湖国资委,成为奇瑞控股实际控股人。

在当时看来,青岛五道口基金的入驻实际上就是为了加快奇瑞上市,这几乎是18年来,奇瑞最接近上市的一次。然而,双方的合作并不如想象般顺利。

“青岛五道口基金当时的‘200亿资金’可能没有到位,或者说没有全部到位。”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如果资金已经全部给到奇瑞账上了,上市这个事就是顺水推舟往下进行的。”

实际上,青岛五道口退出奇瑞系,在去年8月份就已经初现端倪。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8月,青岛五道口背后实际控制人周建民退出奇瑞汽车,但仍在奇瑞控股的*管理人员之列。

此外,去年12月奇瑞还新增了臧毅杰、姜毅、于志军等*管理人员,他们都是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高管,而该公司由青岛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其中臧毅杰曾任青岛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现任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事。

在外界看来,这说明青岛市政府并不想完全退出奇瑞。立讯入局后,青岛五道口依然持有奇瑞控股26.89%的股份,此外,青岛市和奇瑞的合作项目也在顺利开展。*信息显示,奇瑞汽车青岛基地的四大车间已经完成了主体建设,今年4月份将引入工艺设备,这是奇瑞在国内的第五个生产基地。

事实上,在青岛五道口支付约100亿元后,其后续资金就出现了问题。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青岛五道口无力解决后续100多亿元资金问题,一度寻求60亿元规模的融资重组。公开信息显示,青岛五道口质押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的股权,共有4笔之多,这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青岛五道口资金紧张。

彼此,青岛五道口基金董事长周建民,同时也是奇瑞控股副董事长、奇瑞汽车副董事长,其对外声称“青岛五道口不存在重新融资,奇瑞汽车和奇瑞控股的混改进行顺利”。尹同跃本人也对媒体透露,参与奇瑞混改的资金已经百分百到位,对于股改结束后企业相关板块的上市问题,正在有序地推进中。虽然双方都释放了积极信号,但对于后续的100亿元资金问题,双方并未正面回应。

然而,尹同跃口中的“上市问题正在有序推进”的说辞,在立讯精密进来后,让奇瑞的上市将遭遇更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与此前的青岛五道口资本不同,立讯精密和奇瑞的合作是产业层面上的,一定程度上,它将改变奇瑞的部分生产或商业经营模式。曹鹤认为,这可能导致奇瑞上市进程继续往后推迟。

奇瑞上市长跑18年,管理层多次称“不考虑”

“奇瑞早就该上市了”,这不仅是奇瑞员工的心声,也是外界对于奇瑞上市一波三折的感慨。

早在2004年,当时安徽省政府对奇瑞进行股份制改造,透露出有意推动奇瑞上市。但在那时,奇瑞管理层态度保守,认为应该等到奇瑞产品和盈利水平提高一些之后再考虑上市。

没想到的是,奇瑞这一等,就等了近18年。

错过2004年后,奇瑞的上市之路便充满了曲折。2006年年底,时任奇瑞汽车公司副总经理的陆建辉表示,奇瑞正考虑通过IPO筹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

那一年奇瑞的年产能接近70万辆,但仍在努力扩大产能,准备把年产能提高到100万辆,这时奇瑞正在高速扩充时期,按照奇瑞的规划,资金需求达到了数百亿元,上市自然成为了奇瑞的*融资方式。

尹同跃也公开承认,将尽快启动上市融资计划。2008年,有报道称奇瑞上市的法律文件已准备完成,将择日提交证监会。同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奇瑞汽车营业利润仅有-1.94亿元,上市计划再度搁浅。

2009年,股市和国内汽车市场双双回暖,奇瑞再次重启IPO。当时奇瑞以29亿元的价格向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投资公司出售20%的股权,筹集资金29亿元。至此,奇瑞的股权进一步多元化。业内猜测,从投资公司背景看,融资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奇瑞赴A股上市做准备。

就连奇瑞高管自己也承认,奇瑞正在积极谋划上市,为整体上市做准备。然而,到了2011年,奇瑞高层对于上市一事又改变了说法。尹同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奇瑞汽车存在一些关联交易等问题,不具备上市的条件,他还认为“股市不是特别健康”,所以暂不考虑上市。

奇瑞上市再次失去时间表,无论是尹同跃还是其他高管的回答都含糊其辞,并未直接说明所谓的内部关系和关联交易对奇瑞上市的影响。

2009年,奇瑞年销售就已经突破了50万辆,居全国乘用车企业第六位,自主品牌第一位,当时对芜湖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5%。可以说,汽车制造已经成为了芜湖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基于奇瑞,芜湖引入了超过1000家汽车产业链企业。

后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在上市后迎来了快速发展,奇瑞也在这个时候再次把上市提上了日程。于是,混改就显得迫在眉睫。2018年,奇瑞决定以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方式引入外部投资者,以增资扩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车。按照计划,奇瑞将出让51%国有控股权。

奇瑞方面称,这次增资扩股主要是应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推动整体上市,激活体制机制。新的资本方青岛五道口基金便是在此背景下入局。

事实上,虽然青岛五道口为奇瑞的第一大股东,但由于奇瑞的股权制度实行的是“同股不同权”,因此芜湖国资委拥有实质的“一票否决权”,这也被外界普遍解读为“防止国有资本流失”。

如今,立讯精密进场,青岛五道口黯然“退出”,奇瑞不仅在IPO进程上被按了暂停键,同时,其后续业务发展方向也变得扑朔迷离。

与立讯精密的“新生意”好做吗?

奇瑞一直未能实现上市,除了受到奇瑞股权和管理层决策的影响,还和自己的经营状态有关。

统计显示,奇瑞控股下最重要的板块奇瑞汽车2020年营收实现为347.62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了8.13%;但净利润方面仅实现为737.18万元,同比2019年的3.92亿元下滑了98.12%。而同为自主车企的长城和吉利无论是在年销量还是净利润上,表现都要优于奇瑞。长城2020年销量超过111万辆,净利润为53.62亿元,吉利当年销量为132万辆,净利润为55.3亿元。

3月初,尹同跃*对外解释了引入立讯精密的战略意义,称“现在正是汽车与IT产业高度融合的阶段,双方的合作也不仅仅是技术上、生态上的融合,更多是管理上的融合”,同时,尹同跃称双方没有推出新汽车品牌的计划。

但对于具体的合作方向,目前立讯精密和奇瑞并未公布更多的合作细节信息。在公布进入造车领域10天后,2月21日晚间,立讯精密再度公布了规模达到135亿元的再融资计划,以布局汽车领域,其中投资奇瑞预计是资金的主要用途。

“立讯精密想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把资金填到奇瑞那边,长远来看,可能是为苹果汽车代工做准备。”曹鹤表示,但他也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立讯精密能不能顺利进入奇瑞,做青岛五道口基金的下家,现在还难以断定,如果立讯精密没进去,那么奇瑞面临的问题更严重了。”

在这次的合作协议中,立讯精密将和奇瑞共同组建一个合资公司,研发和制造新能源整车,而奇瑞则占据合资公司的主导权。

根据立讯精密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来看,未来的12-18个月,合资公司的项目就会陆续投产。主要的客户目标,预计将是国外传统品牌车企和国内“Smart EV”品牌,即为新造车代工。

这也让业内猜测奇瑞是否要成为下一个“富士康”。然而,合作可能主要还是为了解决产能过剩的现实问题。据《财经》杂志报道,从去年开始,奇瑞就一直都在寻找一个科技制造领域的合作伙伴以助力其软件开发并解决其产能过剩的问题,立讯精密和富士康均在其中。

目前奇瑞的乘用车规划产能已经超过了200万辆,而2020年,奇瑞新能源销量仅为4.3万辆,整个奇瑞控股集团(含合资品牌)销量为73万辆。去年,奇瑞全年销量达到了96万辆,但按此计算,奇瑞的200万产能还是有些过剩了。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10年,已有造车想法的富士康就和奇瑞接触过,但最后由于双方在理念上的不合,这一合作并没有落地。现在新能源造车正处于风口上,奇瑞选择立讯精密作为合作伙伴,入局整车代工领域也不难理解。

对奇瑞而言,汽车代工不仅能缓解自身产能过剩问题,同时还能为奇瑞增添额外的收益。江淮就因为新造车势力蔚来代工迎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仅2018、2019两年,蔚来就向江淮汽车支付制造费用及亏损补偿6.04亿元,对于徘徊在净利转正边缘的江淮而言,无异是雪中送炭。

事实上,奇瑞的资产负债率同样较高。2020年奇瑞汽车的负债总额达到了620.49亿元,负债率达到了70.17%,这一数字已超过了业内公认的70%“安全线”。尹同跃坦言,奇瑞的资产负债率从第一天开始就很高,甚至是达到了75%。但他觉得这种高负债率是正常的,“芜湖军工企业、造船厂、芜湖机器人都是奇瑞孵化出来的,这些都是需要投入巨额资本的。”

但代工这条路就好走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涌入造车领域,国内新能源市场已然是一片红海。

新能源汽车的代工主要以“蔚小理”为代表,其中,蔚来选择江淮汽车代工、小鹏选择海马汽车代工。然而,看似牢固的代工关系,也随着车企自建工厂而逐渐瓦解。小鹏和海马汽车的合作已经在去年年末终止了,而小鹏在广州和武汉的工厂已经在建造中。

除此之外,代工领域已经有了像麦格纳和富士康这样的*玩家,晚入局的奇瑞代工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麦格纳在2020年与北汽新能源达成合作,推出了BE21电动硬件平台,加入了新能源代工领域。而富士康则在去年与吉利建立合资公司后,宣布要为全球企业提供造车代工服务。

竞争者增多,奇瑞要借力立讯精密通过代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还充满挑战,上市在短期内或更加难以实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奇瑞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奇瑞股票、广发证券怎么样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