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米股票套牢,股票被套牢应该如何处理?

2023-03-29 16:34:22 股票 xialuotejs

股票被套牢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不可以卖出去

套牢是指进行股票交易时所遭遇的交易风险。例如投资者预计股价将上涨,但在买进后股价却一直呈下跌趋势,这种现象称为多头套牢。

相反,投资者预计股价将下跌,将所有股票放空卖出,但股价却一直上涨,这种现象称为空头套牢。

股票被套牢并不是不可以卖出去。投资者所买入证券的价格不涨反跌,等待价格回升再卖出,致使资金在较长时间内占用。引申为陷入某事,时间、精力或财物被占用,以至影响其他工作或生活。

扩展资料:

解套策略主要有以下五种

(1)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停损了结。即将所持股票全盘卖出,以免股价继续下跌而遭受更大损失。采取这种解套策略主要适合于以投机为目的的短期投资者,或者是持有劣质股票的投资者。因为处于跌势的空头市场中,持有品质较差的股票的时间越长,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也将越大。

(2)弃弱择强,换股操作。即忍痛将手中弱势股抛掉,并换进市场中刚刚启动的强势股,以期通过涨升的强势股的获利,来弥补其套牢的损失。这种解套策略适合在发现所持股已为明显弱势股,短期内难有翻身机会时采用。

(3)采用拨档子的方式进行操作。即先停损了结,然后在较低的价位时,再补进,以减轻或轧平上档解套的损失。

例如,某投资者以每股60元买进某股,当市价跌至58元时,他预测市价还会下跌,即以每股58元赔钱了结,而当股价跌至每股54元时又予以补进,并待今后股价上升时予以沽出。这样,不仅能减少和避免套牢损失,有时还能反亏为盈。

(4)采取向下摊平的操作方法。即随股价下挫幅度扩增反而加码买进,从而均低购股成本,以待股价回升获利。但采取此项作法,必须以确认整体投资环境尚未变坏,股市并无由多头市场转入空头市场的情况发生为前提,否则,极易陷入愈套愈多的窘境。

(5)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不卖不赔”方法。在股票被套牢后,只要尚未脱手,就不能认定投资者已亏血本。

如果手中所持股票均为品质良好的绩优股,且整体投资环境尚未恶化,股市走势仍未脱离多头市场,则大可不必为一时套牢而惊慌失措,此时应采取的方法不是将套牢股票和盘卖出,而是持有股票来以不变应万变,静待股价回升解套之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套牢

股票被套牢应该如何处理?

股市中所谓套牢,是指买的某只股票套得很深,很难解套。看着自己的钱大量缩水,被套的人肯定是黯然神伤。

股市并不能创造财富,有人赚钱就一定有人亏钱。加上券商要收取费用,国家要收印花税。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流入,股市里流动的资金一定是负增长。

所以,带着自己的积蓄进入股市的人一定要非常小心。任何时候都要记得股神巴菲特的告诫:“保住你的本金!”看到情况不对,要拔脚就走,决不拖泥带水。之所以没有走成还被套牢了,几乎都是心态的问题。

首先是贪婪。股价明明已经很高了却视而不见,觉得股价还会涨。也有人看见一只股不停上涨,很眼红,于是高位追涨,忘记了世上没有不跌的股。股票开始调整的时候,又觉得这不过是庄家洗盘,坚持不走,就此错过了免于被套的机会。等到已经亏损了,又不甘心,幻想等股价升上来一点再走。从始至终都是主观推测,不看客观事实,没有思考过庄家会不会给你这个机会。所以越套越深,最后只好破罐子破摔了。

被套牢的人有两种反应。一种人就放手不管,坐等股价回升,海枯石烂不变心。另一种人惊慌失措,或者经不起长时间的心理折磨,咬牙割肉,寄希望于把资金抽出来在另外的股上补回损失。这两种方法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一般套牢都是在高价位被套,否则就不叫套牢了。庄家把股价炒到如此高位,绝对会置之不理了,不会有丝毫解救被套股民的想法。所以,股价始终到不了被套的价位。

至于割肉的人,一旦割肉损失就无法挽回了。想让自己在另外一只股票上补回损失,希望很渺茫。投资者既然被套牢,肯定心态眼光都有问题。这时拿剩余的钱去操作另外的股票,在自己还没来得及接受教训的情况下,往往是又一次的亏损。我一个朋友曾经认识一位千万富翁,就是因为连续这样操作,两年下来资金只剩下60万。

所以,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当股价真正见底后补仓,而且补仓资金要多于被套资金。通过这样的操作把持股的成本降下来,如此才能尽快解套。设想一下,如果被套资金1万,抄底资金2万,这套还解不了吗?

股票被套牢了怎么办

你好,以下是关于股票被套牢的一些解读,仅供参考

能否正确的处理好被套牢的股票,是鉴别投资者技能水平的最重要标志。相信职业投资者怎样处理被套的股票会对读者有非常的启发。被套之后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分析股票被套的原因。

因为大盘原因被套

判断大盘涨跌趋势的重要标准就是成交量变化与重要均线方向变化。如果大盘的运行趋势有系统性风险的征兆,应该果断的认赔卖出股票,如果因为个股原因你出现犹豫状态,也应该设立止损价格与止损征兆。如果大盘的运行趋势尚处于上涨或者横盘状态,则要重新分析个股的状态。

因为个股原因被套

在大盘处于非系统风险状态下,则需要分析个股的现时状态。第一步判断个股的中线趋势,方法是参考个股的重要均线和庄家行为意图。如果是中线波段趋势变坏,应该考虑换股或者卖出;如果中线趋势还可以,则需要判断短线趋势。如果技术指标和大盘背景处于强势状态,被套的个股明显表现较弱,需要换出部分仓位,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因为选股错误被套

职业投资者选股的最重要标准是:1、市场即时热点:要判断正在进行的行情性质,所选择的个股要与当时的行情性质配合。不能以自己的个人喜好否定市场,甚至与市场逆反。2、筹码主力动能:筹码集中,远离密集区的股票动能较足。在这个基础上要熟悉股票的股性,主力的股性,以及趋势的必然性。3、股票未来题材:题材是非常重要的,题材的排序是主题题材、个股独特题材、市场常规题材、其他影响股价的题材。4、股票基本质地:考虑股票质地的时候,还要考虑主力资金的喜好。如果被套的个股选股不符合上述标准,应该考虑卖一部分,换进合乎标准的股票。

因为买股时机不对被套

盈利是选股技术与选择时机技术的组合,最佳的时机有:

1、大盘处于系统获利阶段:沪市的成交量在100亿以上,且指数趋势转好或者上涨的情况被称为系统获利阶段。

2、个股处于量能活跃阶段:介入某只股票或者持有某只股票,必须要求股票是活的,最好的股票是独立活跃,次之是跟随活跃,不能考虑死股票。

错误发生后补救措施

在上述的判断标准不能运用的基础时,应考虑下面的补救措施。

1、忘掉成本,设立止损价,设立反弹时的减仓信号。

2、要有做空的思维,用“倒做差价”,就是在相对高位把套牢的股票抛掉,然后在适当的低位再把它买回来。

3、一定要建立适合自己的阶段盈利模式,坚持按照阶段盈利模式操作,不能用那种听天由命的侥幸心理进行赌博,控制好操作节奏。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

小米集团的股价创历史最高,但软件、硬件商业模式争议从未中断

从2018年7月上市至今,小米集团从来不缺争议。这包括了手机市场份额的下降,市值暴跌。进入2020年,受益于华为被美国制裁,小米手机份额提升,业绩回暖,市值也创出 历史 最高。但是面向未来,争议仍在。

尽管市值创出 历史 新高,但围绕小米的争议还远未结束。

小米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夕,公司股价创下自上市以来的 历史 最高价,11月24日财报发布当天,股价一度爬升至28港元以上的 历史 新高。而随着“靴子”落地,小米股价接连回调,不过总体而言,年内仍录得了超过140%的正向收益。

小米,有着多重身份,曾被看作是“年轻人第一只拥有的股票”,但在上市不久又被戏谑为“年轻人第一只套牢的股票”。围绕小米的业绩与估值,也总是存在机构多空之争。如今,小米的市场表现似乎给了那些“空头”一记重拳。但即便如此,随着华为重启4G手机,以及荣耀的剥离,未来小米的业绩以及市场份额再起争议。

手机市场份额超越苹果位居第三

小米持续在高端机领域发力充满挑战

三季报显示,小米单季度收入和利润创下 历史 新高,同时,单季度手机收入和手机出货量同样创新高。据IDC统计,小米2020年三季度手机市场份额超过苹果位居全球第三。据Canalys的数据,公司第三季内地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上升18.9%,是前五大厂商中惟一取得正增长的企业。

2020年前10个月,小米高端旗舰手机销量超过800万台,同时,其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平均售价(ASP)同比增长14.7%。小米在财报中称,这是受益于中高端手机的销量占比提升所致。今年年初,小米发布年度首款5G真旗舰小米10系列手机,在第三季度又发布了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小米的高端产品策略得以成功执行。

小米之所以在高端 策略 上取得成功,是有一定原因的。张可兴认为,“小米的中高端机型符合公司的战略,过去小米用性价比抢占市场,是因为公司的研发投入不够,随着消费者理念的转变,而且手机对每个人越来越重要,消费者愿意花稍微多一点钱去获得更好的机型。此外,小米还具备一个非常好的因素,就是相对友商来说,其4G手机库存相对较低,那么在5G手机转型过程中,没有什么包袱。”

对于后续小米能否在竞争激烈的高端机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原炜认为,“小米性价比的品牌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这种品牌形象跟高端市场高端用户对产品的心理核心诉求是不相匹配的,而要想在高端市场扭转这一用户心智,则是非常困难的。”

张可兴表示,从目前已知的数据看,小米已经获得了很多“米粉”的认可,就此而言,其在高端机型上占领一定市场份额已经比较确定。但从长远来看,小米中长期发展高端机型战略还面临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比如苹果、华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小米并不一定可以在高端市场上保持持续增长的市场份额。

智能手机依然是核心中的核心

短期内海外重心难以迁移至欧洲

根据《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预计接近2.2亿台,到2024年出货量将增长到近5亿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

原炜也认为,小米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其手机。“这是小米业务的基本盘,决定着小米整个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如果手机业务不行的话,则很难想象其IOT和智能家居等业务还能够蒸蒸日上。不过,另一方面,IOT是小米打造其生态的关键要素,有小米品牌的加持、对设计的要求、质量的管控以及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我对小米IOT业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看好的。”

据Canalys统计,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机境外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398亿元,同比增长52.1%。本季度境外市场收入及对总收入的贡献占比均创 历史 新高。其中,在西欧出货量尤其亮眼,同比增长107.3%,市场份额提升至13.3%,排名第三。

事实上,在海外市场,印度、东南亚市场向来是小米智能手机发力的重点地区,随着公司大力开发欧洲市场,且取得显著成效,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其海外市场重心是否就此发生迁移的讨论。

“欧洲市场是高端市场,那里的消费者有着更高的购买力;但是欧洲市场分割严重,语言文化林林总总,并且在专利、数据保护、消费者隐私保护等方面有着繁杂而严格的法律法规,因此市场开拓的成本也比较高,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投入。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相信印度、东南亚市场仍将是小米在海外的主战场,值得继续深耕,而在欧洲市场虽然会积极 探索 拓展,但需要时间,海外市场的重心不能很快也不必很快转移到欧洲。”原炜表示。

“铁人三项”商业模式

最大的挑战在于用户体验

小米的商业模式为“铁人三项”(硬件+互联网服务+电商及新零售)模式。小米硬件产品的宗旨是在满足高品质与精良设计的同时追求 极值 的性价比,雷军承诺公司的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否则将超过部分回馈给用户。在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看来,极致性价比就是小米护城河的起点。他认为,“低毛利+高效率”是小米商业模式的本质,也是小米的护城河。

在张可兴看来,可以这样理解小米“铁人三项”的商业模式,“小米用手机业务带动整个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用智能硬件扩充自己的产品线和业务的边界。我们可以将其类比为国外非常具有性价比的连锁超市Costco。

至于如何评估这种商业模式的效果,原炜认为,小米要实现从硬件到互联网的螺旋驱动,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受制于底层安卓系统的条件下,要在用户体验上,做出跟iOS可以媲美的MIUI。

张可兴则补充称,“现在很多公司都在从硬件到软件这样一种商业模式进行过渡,但是做好的公司特别稀少,惟一做得很成功的就是苹果,通过手机、电脑、平板形成iOS系统的闭环,进行产品的购买和付费。而要实现这样的成就,对小米来说难度巨大,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而目前,小米的互联网服务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广告,真正要实现通过硬件到互联网的驱动,还需要商业模式的重新再造。”

(本文已刊发于11月28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