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更改标志股票是不会跌的。这是因为小米公司更改标志,并不是一个利空的因素,反而是一个利多的因素,股票不会下跌反而会出现上涨。
2023年全国两会已经闭幕了,作为玩车圈的一份子,最关心的自然就是涉及汽车改装方面的提案。
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CEO雷军就准备了3份建议案,分别关于仿生人形机器人、汽车信息安全和汽车文化等。尤其是在《关于大力发展汽车文化,助力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建议 》中,提及到了汽车改装方面,因而备受关注。
雷军认为,汽车工业是硬基础,汽车文化则是软实力。大力发展汽车文化,扩大其影响范围及群众基础,形成“汽车技术/产品发展——汽车文化兴盛 ——汽车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持续提升”的正循环,将成为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关键助力。建议引导营造更加丰富的汽车文化场景,为汽车文化发展提供舞台,为先进汽车产品与技术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同时,雷军建议适度放开汽车改装限制,建立改装零配件和汽车后市场的国家标准,为多样化的创新汽车文化发展提供土壤。另外,雷军还建议全面落地放开二手车准迁限制;放开皮卡等品类限制,扩大汽车文化影响范围及群众基础。
除了雷军之外,同样作为汽车界大佬的李书福,也非常关注汽车后市场以及改装方面的发展。在2019年的两会上在《规范汽车改装市场发展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的建议》中,李书福认为,国内因缺乏具体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我国汽车改装业尚属于国家政策和汽车行业的灰色地带,市场不规范且争议很大。
李书福建议,出台符合国情的汽车改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汽车各部分的改装范围与限制;建立汽车改装安全、质量与服务的统一标准;成立专门质检机构,对改装产品的生产企业与产品设立认证注册机制;对于改装厂,需建立明确的软硬件审核与改装服务监管机制,明确改装与售后责任范围。
当然,咱们最期盼的还是这些在两会上的提案会被逐一落实。其实,早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就提出,要推动汽车消费优化升级,其中便囊括了积极发展汽车赛事、旅游、文化、改装等相关产业,深挖汽车后市场潜力。
到了2022年初,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中,就提到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如建立健全汽车改装行业管理机制,加快发展汽车后市场。
时至今日,相关职能部门已经出台了车辆改装法规的相关标准,对汽车改色、换装中网、车顶行李架、轮毂等方面的改装已有所放开。显然易见,国内的汽车改装文化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开放,再结合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改装玩家不再是意味的追求夸张的改装风格,而是追求各位个性有内涵、有质感的改装方向。不再是以“炸街”为乐,而是通过车聚以展示、分享为荣。
得益于此,在刚刚结束的2023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上全景展示了汽车科技、定制整车、后装服务、汽车文化等多个领域。尤其是本次展会上定制整车和综合改装板块,不仅充分展现了展商的实力与特色,还展示改装文化倡导者的风采。因此也吸引了各大一线品牌、商家和改装爱好者参与到其中,继而达成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改装车展。
从厂家到商家再到改装玩家,无一不是推动汽车文化的参与者。而这就是汽车改装得到开放所带来的最真实的反响,同时也成为带动国内汽车后市场发展的重要一环。
不过,如果想让改装文化得到再次“升华”,依然是任重而道远。正如各位汽车界大佬所建议,需要尽快出台适合行业发展的标准和规则,以促进汽车改装行业健康且快速发展。同时也希望各位车友维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玩车氛围,期盼国内的改装文化越来越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酷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小米上市原始股翻了60倍左右。
小米集团于2018年7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7港元每股。据公开报道,小米上市前的投资者收益非常高,其中包括原始股投资人、创投公司、互联网公司等,他们在小米上市前买进的股份都获得了超高收益。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小米原始股翻了60倍左右。
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选择投资需要注意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以避免可能的亏损。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政策上的收缩,使得想要跨界造车的车企越来越难以进入到市场当中,不少想要跨界造车的企业纷纷因为资质的原因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当中,这也使得小米的造车之路愈发受到广大米粉的关注。
自雷军宣布要进军汽车市场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两年之久,小米的造车之路似乎也一直在有条不絮的进行当中,两年间也多次透露出旗下首款车型的研发进度,似乎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网传小米汽车高管离职,跨界企业融合问题仍待解决
可就在这造车的节骨眼上,网络上却传开了小米汽车高层管理人员的离职消息。据了解得知小米汽车市场营销部的周銒被传出数周前在小米汽车营销部门辞职,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而最后小米汽车也亲自出面证实,称周銒离开是因为个人及家庭的原因。
即使小米汽车已经出面对此事做出回应,却依旧遭到不少网友的随意揣测,表示如果干的开开心心的,为何还要离职呢?而如今距离小米承诺量产时间不过一年,如此重要职位的缺席颇耐人寻味。这似乎也引出了一个跨界造车企业的痛点,那就是汽车领域人才与跨界企业的兼容问题。
要知道,跨界公司、新势力车企以及传统车企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工作流程以及企业文化,对于汽车行业领域人才在任职一家跨界企业时,难免会在理念以及文化等方面上产生冲突,双方融合度也不尽人意,部分业内人员分析成,或许周銒的离开,与他和企业之间的融合度有所关联。
毕竟车企与智能手机企业之间的差异可以称得上巨大,要知道一款手机的研发周期处于一年左右,简单改款更是半年就可以完成,相比于汽车行业,手机行业的节奏无疑是飞快的。但汽车行业不同,想要长久在业内发展,稳固是一件不可或缺的路径,并且汽车的开发周期往往是3年,有些车型的开发周期要到5年。极大的差距或许也是导致跨界车企与汽车领域人才融合难得罪魁祸首。
小米汽车的造车资质问题不容忽视
对于如今入局汽车行业的企业而言,造车资质是一道无论如何都必须跨过去的坎。就拿前不久才倒下的自游家距离,自游家旗下车型自游家NV都已经万事俱备,可是却因无法得到有效的造车资质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最后只能落得个黯然离场的狭长。不仅是自游家,如今的小米汽车也必须将造车资质申请问题提升日程。
要知道,如今车企想要得到造车资质,不外乎代工生产、收购资质以及独立申请资质这三种方法,而此前就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打算与北汽进行合作,但也有不少消息指明小米从宝沃汽车手中接下造车资质。但无论是哪种消息,都未能得到官方的证实。
但可以确定的是,想要在明年就实现量产的小米汽车,造成资质成为了其迫在眉睫的问题,如果届时小米汽车依旧无法取得有效的造车资质,或许只能通过代工生产这种非是进行量产。
汽车投诉网:小米的造车之路,还有不少困难要去面对
对于如今的小米汽车而言,或许面对的并不仅仅是人才融合以及造车资质这两个问题,有关于如何保证车辆产能,用户体验规划以及车辆充电设施配套等问题,都有待小汽车解决。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投诉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不能。
缺少一个移动端的账户平台入口是小米金融布局金融的一大缺陷,基于设备和小米系统生态的扩展目前又遇到很大的瓶颈,小米缺乏先天金融积累,所以重整旗鼓的小米金融不能实现雷军的金融梦。
小米金融是小米公司旗下金融科技服务平台,于2015年5月正式上线。依托小米集团“手机加AIoT”双引擎战略,小米金融业务主要围绕集团的生态链开展,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消费信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虚拟银行及海外板块等。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