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 股票(中国激光公司排名)联想股票价格走势图

2022-06-25 17:53:44 基金 xialuotejs

联想 股票



本文目录一览:



巨头转身了。

作为中国科技企业国际化的旗帜,2021年的第一个月,PC巨头联想集团(00992,HK)终于加入回归A股的大潮。在全球市场巨变的时间窗口,联想集团的回归不止于资本,这是一场业务与市场的转向。疫情带来了PC市场*的年景,但联想集团转身的野心显然并不在此。

若联想集团回归A股上市计划顺利进行,科创板将迎来全球*的PC厂商。但关注者们对此反馈不一,PC市场份额第一的光环似乎不足以满足投资者们对于其科技创新力的期待,这一老牌巨头企业正在接受严格的价值重估。而这也决定了回归之后,联想集团从“硬”到“软”的关键转型,用杨元庆的话说,“一定是千磨万击,不脱层皮达不到目的”。

转身之后,“脱层皮”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拿到期待中的市值也许只是第一层。

股价之痛:时隔5年重回千亿市值,市盈率仍“垫底”同行

联想集团回归A股的消息,似乎是迟来的。

联想的股价一度让柳传志觉得愧对投资者,在这位商界传奇退休一年多之后,这件事终于有了起色。

1月12日晚间,联想集团宣布已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交公告,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可能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申请CDR上市及买卖的初步建议。

1月13日,联想集团股价上涨9.69%,收于8.83港元/股,盘中股价一度达到9.42港元/股——这也是2016年以来,联想集团达到的*收盘价。截至1月15日收盘时,联想集团股价为每股8.8港元,市值1059.67亿港元,这是在2015年以后,联想集团时隔5年再次冲进“千亿俱乐部”。至1月18日午盘,联想集团市值已达到约1119亿港元。

相较于PC出货量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及超过3000亿元的营收规模,联想集团的市值被认为长期处于遭低估状态。这一点与竞争对手——全球电脑销量排名第二的惠普,进行对比后更为明显,惠普日前发布了公司2020财年年度财报,全年营收达56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6%,但其市值却达到334.14亿美元(约合2591亿港元),是联想集团的两倍多。

港股整体估值不高的大背景下,“低估值”情况也因板块而异。“TMT行业整体的估值还是非常可观的,尤其是很多二次上市企业,因为不同存托凭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估值并不会受到影响。”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向《》

联想集团被划分为恒生一级行业中的资讯科技业,该行业公司数量占总量的8.6%,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京东集团、小米集团等知名企业也被划分在该行业内。

以近半年(注:截至日期为1月15日)为区间,联想集团的股价涨幅又是市值前十的公司中*的,为91.04%,紧随其后的是小米集团,涨幅78.44%。

即便如此,联想集团的市盈率在板块内仍然不算突出。以1月15日收盘价计算,联想集团的市值排在资讯科技业内第10位,但市盈率却只排名第55位,在市值前十中垫底。

自科创板设立以来,不乏港股公司表态乃至加入回A队伍。例如,君实生物、中芯国际等在2020年已经回A。还有传言称美团考虑2021年到A股进行第二次上市,虽然美团对外界表示其实“暂无计划”,但其股价的上涨表明了投资者的热情。

估值诱惑被认为是港股上市公司回A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科创板“A+H”第一股中国通号的回A的经历上得到过印证,2019年时,中国通号(688009,SH;03969,HK)因破千亿的市值而备受关注。在科创板股价冲高时,其H股市值不足科创板市值的一半,当前,虽然股价回落,但中国通号的科创板市值仍然是H股市值的近一倍。

资讯科技业港股公司市值及市盈率对比

机会窗口:PC市场重焕生机,华为入场开启巨头之战

为何此时回归A股?联想集团在回应这一问题时难掩得意:“目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为公司回A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动力”。

的确,当下的联想集团处于近年来*的状态中。根据联想集团*公布的2020/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该财季单季营业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05亿元,同比增长7.4%,净利润达21.5亿元,同比增长53.4%。

一度低迷的PC需求也从短期上涨发展至长期走高。过去一年中,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态:PC及平板的需求不是“透支型”上涨。“不是缺订单,是缺供应。”杨元庆在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不是疫情,而是新的工作方式带领着PC与平板电脑需求上涨。

沉寂已久的PC行业意外地重焕生机。IDC发布的全球个人电脑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全球PC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3.1%,是该行业近十年来*的增长数据。

业内普遍认为,至少在2021年,这一增长势头仍会持续,因此相较需求端,行业增速更受供应端限制。“2021年下半年笔电的零组件供应将会是影响整年度出货量*的变量,其中包括面板、IC、CPU、电池等各种零组件,尤其是半导体类产品,预计整年度都会维持在十分吃紧的状况。”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王兴仁向《》

王兴仁预测称,2015~2019年(2020与2021因受疫情影响暂不列入计算)PC市场的平均出货量为165M(million,百万),2022~2026年的平均出货量预估在180M~190M,这些多出来的量为上述的远端教育与混和型商务笔记本电脑。

联想集团自2019年度第四季起重回PC市场第一,但PC市场历来厮杀激烈——与惠普等“宿敌”的较量、新入局者的发力,联想集团面临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局面。例如,华为不久前曾公布其笔记本业务的2020年上半年市场业绩: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华为在中国笔记本市场占有率达到16.9%,排名第二,仅次于联想。

在IDC中国终端设备研究助理副总裁王吉平看来,“过去3年华为在中国PC市场增长非常快,可以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三年内达到了中国笔记本市场第二的位置。这样的增速令更多的手机厂商看到了进军PC市场的机会,加之苹果推出的M1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馈。未来,PC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新的进入者都一定会取得成功。对PC市场的投入无论在运营成本还是研发成本方面,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当一些新的竞争者进来后就会发现,从PC市场中退出的竞争者会比新进的竞争者要更多。因为PC市场必须要做到一个非常大的规模才可能会成功。”2018年末,联想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蒋凡可·兰奇(Gianfranco Lanci)接受《》

联想拥有积淀数十年的市场经验,在全球资源调动和智能制造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令新入局者有所忌惮。但苹果与华为在生态协同性上更具优势,这也是苹果电脑长期以来保持活跃竞争力,以及华为电脑能够迅速打开市场的重要原因。

纵然规模远不足以“叫板”联想集团的市场地位,但华为等竞争者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谭玉涵 摄

转身关键:“*时刻”何时来?估值上涨空间在PC之外

主营业务处在上涨周期内,追赶者尚未形成明显威胁——2019年5月底,联想集团刚刚重回PC市场第一,杨元庆曾表示彼时“是联想的*时刻”。

市场也给予了联想集团业绩上涨的相应关注。2019年2月底,联想集团披露其季度业绩均创历史新高,股价也收获多日上涨,从5港元/股左右涨至6港元/股左右。

不过,相较当时的小幅震荡上涨,联想集团投资者们的“*时刻”却是在一年多之后。2020年度内,联想集团一直保持PC市场份额第一位且业绩突出,但在11月以前,其股价并无太大起色。

PC市场的龙头地位与拟科创板上市的决策,两大因素对联想集团估值提振贡献孰大孰小无法量化分析。但可供参考的一个细节是,这波股价强势上涨始于2020年11月。去年11月2日时,联想集团股价仍停留在5港元以下,随着“跨年行情”启动,股价自12月以来涨势明显,并在1月爆发。也就是说,千亿市值的突破,绝大多数的动力都来自于最近3个月时间,科创板二次上市、大市场环境显然是最核心的因素。

“国际投资者更看重公司的基本面,而内地投资者看重公司的技术面。”百利好证券策略师岑智勇认为,联想集团的这波行情是基于内地投资者对其未来的盈利增长憧憬。

换言之,投资者对联想集团的期待中,PC业务之外的因素或许才是重头戏。

券商给出的估值理由主要有三点:其一,预计2021年PC出货量将保持强劲;其二,通过发行CDR在科创板上市有利于扩大融资渠道,有利于推进数字化转型;其三,在科创板的上市有助于港股关注度提升,从而抬升估值。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认为:“联想集团这次科创板上市,本质上属于增发,大约获得了14亿美元的融资,也有助于帮助公司未来加大混合云、边缘计算投入,向智能行业垂直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这也是市场中长期比较看好的。”

在此次披露拟科创板上市的公告中,联想集团称,所募得资金将用于新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相关产业战略投资以及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有了PC业务的资源基础和二次上市的资本基础,联想集团转身成功的关键仍在未来几年。对A股的投资者来说,联想集团的“*时刻”或许值得投资,但还需要等待。

联想集团2020/21中期报告截图

从硬到软:科创成色引争议,转型仍待提速

对于联想集团拟登陆科创板的消息,有声音质疑其不够资格:“这种老牌企业上科创板?我觉得上主板还差不多……感觉与科创板设立的精神不怎么符合……”

外界的质疑并非没有依据。根据联想集团披露的2020/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其个人电脑与智能设备业务的营业额占总营收比重约八成,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2.29%,这一数值相较于同样以硬件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小米集团还要低一些,后者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约为3.22%。

事实上,由于PC巨头的标签过大,以及早年间手机业务“失血”带来的争议等因素,联想集团在转型上付出的努力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和认可。

大象转身并不容易。

为塑造PC之外的支柱业务,联想集团已探索了十年,这其中不乏曲折。按照杨元庆自己的说法,早在2011年,联想就身体力行地启动了以数据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转型。

“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智能化转型战略已经更加清晰,结构也更加清晰”,2019年11月,杨元庆曾对《》等媒体表示,联想集团转型成功的“里程碑式”标志是数据智能业务或者服务业务营收占比达两位数以上。

转型的里程碑目标很快达到。联想集团20/21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显示,其软件与服务业务营业额达到85亿元,同比增长39%,达到历史新高,占集团营收总份额进一步提升到了8.5%,数据中心业务集团收入占比11.09%。“联想集团以服务为导向的智能化转型战略实现了阶段性成功。”杨元庆评价称。

但是,对于千亿体量的联想集团来说,要形成未来产业支柱,智能化转型业务仍然有待壮大。而从硬制造到软服务,规模提升和协同管理难度都大大提升。

2020年4月,杨元庆提出了联想集团的新十年目标,即把服务和解决方案打造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整合内部优势资源,连续成立5G云网融合事业部、数据智能事业部、商用物联网事业部等部门,结合原有在智能物联网终端、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行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覆盖‘端-边-云-网-智’全要素的技术、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此次登陆科创板消息披露之际,联想集团方面透露道。

“转型一定是千磨万击,不脱层皮达不到目的。”杨元庆曾直言。

杨元庆

事实上,联想集团转型倚重的数据智能业务或软件与服务业务要想达到利润支柱仍需时日。20/21财年半年报显示,其软件与服务业务营业额规模尚小,数据中心业务集团还未摆脱亏损状态。

要想突破当下PC业务单极贡献的利润格局,以满足投资者对其中长期的期待,联想集团要做好脱更多层“皮”的准备。




中国激光公司排名

近期,国内主要激光上市企业先后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整体上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以下为各企业表现情况:


大族激光


10月25日,大族激光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67%,实现净利润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0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5%,净利润6.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23%。公司业绩增长系报告期主营业务增长所致。



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大族激光2021年前三季度各项主营业务有序开展,消费类电子业务需求向好,产品订单较上年度保持稳定增长。受益于行业景气度的持续提升,PCB行业专用设备业务订单及发货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自今年9月以来,大族激光在全国多点布局,成立多家全资子公司。9月13日,大族精诚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成立;9月24日,深圳市大族光浦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大族光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10月12日,大族激光华东区域总部落户张家港市,大族激光华东区域总部基地项目、新能源装备项目、高功率激光装备项目签约;10月21日,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汉盛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10月25日,宜宾大族新能源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华工科技


10月13日,华工科技发布公告,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73%。2021年1-9月营收73.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69%。



在汽车行业应用、激光微加工、智能装备、光通信、激光全息防伪和功能材料技术等领域,华工科技突破多个难题,研发制造了多个技术成果,如首创“玻璃倒角切割”技术;研发行业内首台“玻璃倒角激光切割机”;开发超薄玻璃切割设备;推出超高功率高效高精度光纤激光切割平台、超重管三维加工中心(加工管径*可达508 mm,单管载重可达2700 KG)、高功率管材激光清洗装备等新产品。


华工科技全资子公司武汉华工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全资孙公司武汉华工瑞源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发起设立一支聚焦光电子、ICT 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投基金——武汉华工瑞源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首期设立 1.63 亿元人民币,总规模不超过 2.5亿元人民币。此举将促进华工科技内生式与外延式增长,实现业务增长与资本增值的双价值输出。


海目星


10月29日晚,海目星发布公告称,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4.74亿元,同比增长100.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4.6万元,同比下降68.56%。2021年1-9月营收10.27亿元,同比增长47.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8.59万元,同比增长4.62%。



锐科激光


10月26日,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科激光)发布公告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8.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2%。2021年1-9月营收25.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21%。



报告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变动主要系锐科激光业务规模扩大和去年同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致。锐科激光积极布局高功率和超快激光器领域,进一步打开了成长空间。该公司高功率激光器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市场正逐步替代海外主要激光器厂商的产品。在超快激光器领域,市场销量逐步提升,产品技术不断完善。


近期,锐科激光发布了两款QCW激光器新品——QCW450/4500、QCW1500/15000。QCW激光器在脉冲模式下的峰值功率要比平均功率高出10倍。因此能够在从几十赫兹到几千赫兹的重复频率下产生具有高能量的微秒和毫秒脉冲并且可实现数千瓦的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


柏楚电子


10月28日,柏楚电子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柏楚电子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96%。其中第三季度营收2.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5%。



柏楚电子是国内首批从事光纤激光切割控制系统开发的技术型民营企业。十余年来不断完善产品功能、稳定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接受度,保持产品竞争力,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声誉。此外,公司还基于已有五大核心技术方向(CAD,CAM,NC,传感器控制,硬件设计)积极横向拓展,并着手布局智能焊接、超高精密驱控一体技术等多个新领域新方向。


联赢激光


联赢激光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16亿元,同比上升91.59%;归母净利润5635.57万元,同比上升336.4%;扣非净利润3760.99万元,同比上升1473.79%;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92亿元,同比上升123.4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191.37万元,同比上升1605.2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502.39万元,同比上升645.3%;负债率61.09%,投资收益1335.47万元,财务费用-146.37万元,毛利率36.32%。



英诺激光


英诺激光2021年Q3营收约9138.5万元,同比增长10.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3.8万元,同比增长88.96%。2021年前三个季度总营收实现了2.94亿元,同比增长36.3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29.6万元,同比增长125.49%。



2020年,英诺激光实现年度总营收3.39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557.33万元。


杰普特


10月28日,杰普特发布2021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3.2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6.4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57%;基本每股收益0.19元人民币。毛利率33.51%。



杰普特营收与净利实现双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脉冲、固体激光器产品市场认可度提升,连续光激光器市场逐渐扩展;此外,2021年全球片式电阻电感产能紧张,片式电阻电感需求增长,公司激光智能装备的销售收入提升。


从激光器应用看来,杰普特MOPA脉冲激光器低功率段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标识标刻。2021年上半年获得苹果与其相关供应链企业订单共计约1.51亿元人民币。高功率段主要用于激光清洗应用,可用于金属模具、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与行业。今年以来,杰普特也在大力推广和拓展激光清洗应用。


光库科技


10月27日,光库科技发布2021年第三季报告,报告期内公司主营收入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0.9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995.3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11.9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517.73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52.23%;负债率13.2%,投资收益61.02万元人民币,财务费用-1335.99万元人民币,毛利率44.69%。



光库科技,专注光纤器件和芯片集成,二十年来不断创新,拥有专利超百项,建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产品销往欧、美、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优异的性能和高可靠性广泛应用在光纤激光、光纤通讯、量子技术、数据中心、无人驾驶、光纤传感、医疗设备、科研等领域。


光韵达


10月中旬,光韵达光电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2.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0.53%;归母净利润为406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9%。今年年初至本报告期结束,公司总营收6.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



光韵达表示,报告期本公司整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其中航天航空类业务订单充足且获得大额订单,业绩增长迅速;电子信息类业务受市场影响收入增长较小,业绩略有下降。




联想股票行情00992

联想集团(00992.HK)截至15:14上涨3.19%,现报7.43港元,涨0.23港元。成交2083万股,涉资1.521亿元。(出处:财华港股智能写手)




联想股票价格走势图

5月26日电 26日午间,联想集团在港交所披露2021/2022财年全年业绩,公司收入71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1.45亿美元,同比增长72%。

对于业绩增长,联想集团指出,主要系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基础设施业务集团和方案服务业务集团在报告期内取得的成绩。

公告显示,由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业务组成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在报告期内收入623亿美元,同比增长18%;经营溢利达47亿美元,增长27%。联想集团指出,居家办公的需求推动高端产品销售,包括工作站和ThinkBooks,游戏电脑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7%。

分区域来看,联想集团在亚太地区(不包含中国)出现收入下降。公司表示,主要系日本的教育市场销售放缓所致。

另外,联想集团董事会建议派发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股息,每股30港仙。若股东周年大会上获股东批准通过,建议于2022年8月16日派发。

据联想集团官方*消息,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基础设施方案和移动业务都已经进入了收获期,不仅开始贡献盈利,而且与方案服务业务一起,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我们将抓住这个窗口期,全力推动公司整体的增长。”

业绩大增,但联想集团的股价在2022年走势并不理想。截至5月25日收盘,公司股价年内已跌近20%。(APP)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联想 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联想 股票、中国激光公司排名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