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评价小米股票,巴菲特看好的中国股票有哪些

2023-03-27 3:56:02 股票 xialuotejs

巴菲特只说过三句对散户有用的话

在我看来,巴菲特只说过三句对散户有用的话:

1、对普通人来说, 投资ETF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人可以战胜指数。(大意如此)

2、 第一,保住本金,永远不要亏钱;第二,保住本金,永远不要亏钱;第三,记住前两条。

3、 要投资成功,就要拼命阅读。

剩下他的话,基本上都是废话或者毫无营养,也没有任何的可操作性,有时候还会让人深陷其中,害人不浅!

“ 若你不打算持有某只股票达十年,则十分钟也不要持有 ”。“ 我最喜欢的持股时间是……永远! ”

巴菲特长期持仓的股票也就不到10只,而且这些股票他同时也是该公司的大股东,如果要减持或者卖出需要向监管机构报备!

早年的巴菲特也是短线操作的拥趸,买进中石油赚了35亿美元悄然撤退留下一堆人站岗。更不要说在疫情的时候抄底航空股失败及时止损,不过,这点巴菲特的做得很对,就是错了就要及时止损!

巴菲反对金融衍生品,但是伯克希尔最高的时候持有600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

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这句话害人最深!

这句话就成了很多人抄底的精神支柱。抄底是仅次于摊平损失的损害账户的行为,以巴菲特的资金量抄底航空股,也是及时止损,才能小有损失的退出。

很多人受到这句话的愚弄,往往一头扎进去抄底,结果损失惨重。最近抄底中概股的股民,就把这句话作为自己失败的借口!

对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说,时间是朋友,但是对于一个平庸的企业,时间就是敌人。

这句话也不对!没有长盛不衰的企业,优秀的企业也最终会走向衰退和消亡,这是自然的规律,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逃脱生命周期定律。

道琼斯30只股票最初的成分股,除了被剔除道指之外,很多公司破产了、消失了,留下来也运营困难。他们曾经是优秀的企业,但是却抵抗不住时代的浪潮。

进入21世纪,企业的平均寿命越来越短,以我国中小企业为例,平均寿命不到3年。2020年,中国新注册的市场主体数量是2502万户,A股新增IPO是437家。在如此复杂而又多变的企业当中,想要寻找到优秀企业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很可能你花费一年的时间找到一家优秀的企业,但是却因为时代的浪潮将它淹没,最后不得不受伤而归,最近的案例就是摩拜单年、瑞幸咖啡等等!

巴菲特在自己投资生涯中,的确创造出伟大成就,但是他的很多理念和观点必须加以分辨适用,或者说他的观念并不适合普通人。

在我看来,巴菲特并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他只是一个大而不倒的投资者!

巴菲特看好的中国股票有哪些

巴菲特看好的中国股票,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多只个股:新能源概念的个股,比如德赛电池;节能环保概念的个股,比如南玻A;稀有新材料概念个股,比如北方稀土等。

巴菲特称还没退休计划,他对投资股票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巴菲特对于投资股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不同的看法: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资、投资股票其实就是价值投资以及一定要设置止盈线。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巴菲特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投资理念与方法,巴菲特被大家称作为股神,在投资公司的过程当中会对一家公司进行综合方面的考察。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之所以能够获得现如今的发展,就是因为巴菲特独特的投资,才能让这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非常高的知名度。

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

这一点其实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对于我们熟悉的领域能够拥有更多的了解,相反我们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投资,会让我们出现更多的亏损的。这其实也是巴菲特取得成功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巴菲特一直在不断的研究每一个行业,所以才能够在各个行业取得非常不错的成就。

价值投资是最有可能获得收益的。

很多人在刚开始进行股票的投资的时候,其实搞不清楚在投资什么巴菲特,其实早就已经对此进行了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投资股票的目的就是为了投资公司,公司获得了发展之后才能够让股票的价值获得提高的,所以价值投资才是最重要的。

一定要设立止盈线。

这一点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巴菲特来说之所以能够获得橙光,就是因为他给自己设置了止盈线,在超过了自己的期望之后就会卖出自己手中所持有的股票,这其实是绝大部分的投资者没有办法做出来的决定。

投资股票其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只要三个条件都满足了,那么就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的,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够获得收益。

巴菲特是如何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的?

一、巴菲特对内在价值的简单定义:

巴菲特对内在价值的简单定义——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生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

二、    巴菲特通常对公司内在价值采用最简单的评估方法

【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越简单往往越有效。这就像田间施肥一样,通过各种数学模型和电脑计算得到的化肥施用量,貌似不会比老农凭经验施肥更合理、更简单】

巴菲特在2000年财务报告中坦言,他对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方法是现金流量贴现率,而且,他只评价那些业务简单/他能够理解,并且可以预测/具有持续竞争优势/长期稳定的现金流。

这种简单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3项内容:

1.使用最简单的长期现金流定义。

这个定义就是所有者权益,相当于上市公司财务年报中的“公司收益+折旧等非现金支出-维护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本支出”。

2.使用最简单的贴现率——一般参照长期国债利率。

3.寻找最简单的明星企业。

明星企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它们能够给股东以长期、稳定的获利回报。明星企业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和经济商誉。

三、巴菲特的内在价值估算法

假如有一家企业可以持续获得每年20%的投资收益,那么,有两种方法来估算该企业的价值。

1、可以建立一个未来利润和现金流模型,并把预测的现金流按10%的贴现率/折现率择现成现值。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而且由于想象中的投资回报期经常被夸大,所以容易高估实际价值。

2、另外可以采用的较好的方法是,把股票当作一种债券来估值。

假设市场利率水平保持在10%附近,票面利率为10%的债券通常会按票面价值出售,票面利率为20%的债券则会以两倍于票值的价格出售。

例如,按100元发行而每年利息为20元的债券很快就会被买主把价格推高到200元,即翻一翻。回报率为20%的股票价格会稍高一些。如同债券一样,股票收益的一部分是现金(即现金股利),剩下部分留存起来。如果留存的盈利还可以保持20%的净资产收益率,它如同创造了一个以票面价格购买收益率为20%的债券的选择权:企业每留存一元钱就会在将来多创造0.2元的收益或者其价值为2元(=2倍)。

简单说,留存收益的价值是正常企业收益的2倍。通常情况下,企业留存收益的价值相当于企业增量收益与正常利率水平的比值。计算出的留存收益价值还需再进行折现以计算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净收益*可持续的资本收益率/(贴现率*贴现率)

由于我们假定长期贴现率为10%,这相当于说内在价值是收益的100倍再乘以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通常以百分比形式来表示,所以一个实用的记法是:

当证券的市盈率与净资产收益率100倍相等时的市场价值就是它的内在价值。(_对这个持否定态度,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估算靠谱些)。巴菲特说:“没有一个能计算出内在价值的公式。你得懂这个企业。”意思是:有公式可以算出公司价值的人都是蒙人的!

四、   安全边际

俺们通常所说的安全边际——在其内在价值上给5~8的折让,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比它的内在价值低多少?有多少空间可以作为我们投资的屏障?这样俺们的投资就很踏实的多,象巴菲特一样稳坐钓鱼船.

小米估值100亿美元是怎么算的? RT?市值是不是每股价格乘以股数?那都没上市呢,这个怎么估计的?

估值,不是市值!下面给你知乎的答案:

小米自己公布的数据是2013年上半年收入132.7亿,同比增长140%。2012年全年收入126亿,2013年预计收入能达到280亿。根据这两组数据可以计算出,2013年下半年公司预计的收入增速是108%,比上半年已经有所放缓。

雷军公开场合说小米2015年的目标是1000亿销售收入,要达到这一目标,2013、2014两年的收入增速(CAGR)要达到89%。这个收入增速能不能实现?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姑且按照小米自己给出的业绩预期来算吧。

然后来看利润率情况,也就是bottom line。

小米没有明确给出自己的利润率水平,业内人士有估计,雷军也零碎地提到过,2012年估计大概在10%-15%之间。随着小米出货量的增加,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利润率会逐渐改善;但红米,以及小米2A,小米青春版等低价机的推出,也可能会降低其利润率。雾里看花的外界人士,不妨假设其利润率是15%吧。

接下来看估值。

有了top line和bottom line,估值就比较好说了。100亿美元的估值,大概610亿人民币,小米2013年的收入是280亿,按15%的利润率算是42亿人民币的利润,可以算出对应2013年的Forward PE是14.5倍。14.5倍的市盈率,未来两年预期89%的收入增速,PEG才0.16,怎么看都是非常便宜的估值了。

明确一下,小米虽然正在努力通过MIUI、游戏中心、小米商店等互联网或软件服务盈利,但起码目前,它主要的利润来源还是卖硬件。这无可厚非,即便强如苹果, 来自itunes的利润也仅占小头,大部分利润来自硬件。

问题是,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和对硬件公司的估值是不一样的,Apple的估值是10倍,Google的估值是30倍,这就是区别。

硬件公司存在固有的成长瓶颈。比如苹果,经历了早几年的高速增长后,近几个季度它的增长几乎已经停滞。很多人觉得这是库克能力不济不懂创新,其实未必。手机的换机周期大概是1.5-2年,一个苹果手机的用户两年后很大可能会再换一款苹果手机,只要能把公司的产品做好,减少用户的流失率,苹果就能保持一个非常稳定的、但不会增长的销量。要增长,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扩大用户群,扩大苹果产品在用户当中的渗透率。早在乔帮主去世前,苹果手机所能渗透到的用户群已经到达一个天花板了,高端用户已经渗透得差不多,低端用户买不起,三星的崛起又在抢高端用户的市场。手机时代苹果的处境和其在PC时代很像,有一批坚定的果粉,但面向的用户群过于小众,增长乏力。《硅谷传奇》这部电影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片段,乔布斯快被董事会踢出苹果时,微软开放的windows+独立PC厂商模式已经超越苹果封闭的Macintosh模式;乔布斯对比尔盖茨说:”Macintosh是一个艺术品。“比尔盖茨回了一句:”But people don't care.”

回到小米上来,早期小米的目前用户群体是发烧友及发烧友身边的人,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个目标用户群选得非常成功。但小米需要继续长大,光有发烧友这个团体已经不够了。学生(小米青春版)和三四线城市低端用户(红米)是小米后来选定的新目标用户群体,这两个群体非常大,尤其是后者,可以给小米足够大的成长空间,QQ空间短短30分钟100万的预约量十分亮眼。要知道,这相当于小米2013年上半年整体销量的七分之一。不光发烧友会口口相传,三四线城市的屌丝们也会口口相传,后者的数量要比前者更为庞大,且在手机上的消费能力并不比前者弱多少。红米的成功给了小米一个更大的故事,小米的目前用户群体被大大拓宽了,未来的成长空间也大大提升了。所以我们能看到,红米发完之后没几天,新一轮融资也确定了,一笔令人咋舌的100亿美金估值。

能做成1000亿生意的公司,肯定是很值钱的。2013年,百度是收入大约可以到300亿,腾讯可以到450亿,阿里可以到500亿,奇虎360只有40亿,而小米有280亿;前4家公司现在的估值分别是488亿美金、840亿美金、800-1000亿美金和92亿美金。怎么看,小米100亿美金的估值都不贵,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不是二级市场的散户,人确实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