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斌抛售的小米股票及美股价格为22.55~22.85港元。此次林斌抛售3.5亿股小米股票,在外人看来是不理解的,因为现在国产小米做的越来越好,股价日益涨高,可以说在未来林斌所拥有的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他却在这一时机抛售了大量股票,外人着实费解。不过了解到内情后,才知道他并不是要抛售套现,而是将这一笔钱委托给信托基金。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小米股价目前涨额已经超过了118%,在有些时候甚至能够达到26.95港元的历史新高,一次又一次创造这价格上的新高度。如果是我们的话,肯定会牢牢的掌握着这些股权,而林斌却接连三日卖出小米股份,已经套现了,大概3.7亿港元,这是一笔巨大的资产。这也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注意,不过他对外宣称说这只是减持了其小米股份的一部分,且有一部分所得将会用于公益慈善。
目前也有外界猜测,这是为了迎合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的部署策略,将合伙人制度扩大化,林斌减少的股份将会重新分配给新来的人腾位置。林斌是在2010年加入小米的,以前他是微软公司的主任级工程师,在电子领域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人才。在微软谷歌都担任过研究院的副院长,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雷军将继续扩大合伙人制度,新增了4名合伙人,整个团队也扩大至9人,像我们比较熟悉的王翔、张峰等等,目前也已经开始走马上任,开始了集团公司内部工作。相信在未来随着国产手机行业的稳步发展,小米将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在手机集电子行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周一股市开盘之前小米这边就发出了确认公告,大股东林斌正在和高盛集团合作帮其出售3.5亿的B类股,消息一出顿时就引发了恐慌,小米股票的抛盘不断直到下午收盘的时候,小米股票下跌了5.1%,直接就蒸发了300亿港元。大股东减持往往都是股民们不愿意见到的事情,毕竟大股东的减持就代表着股民们都是接盘侠,还有对于减持公司的未来预期也就越来越差,因此在证券市场里最忌讳碰到这种事情。
小米集团这边的消息可以直到,林斌所持有的小米股份就只有10%了,根据相关内部人士透露的消息,林斌通过高盛出售的股票还算是比较抢手,在挂单一个小时之后,仅仅只用了9.7折成交了,这对于林斌来说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这些枪筹的基本上都是对冲基金为主的一些机构,这些机构对于价值投资的侧重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直到目前为止,小米股价上涨最高也已经超过了100%,而且还一举超过了2018年的历史顶峰,因为在这样一个高位去抛售股票,林斌的做法确实是影响到了小米股价的波动,让投资者准确的来说是投机者们,短线对于小米的股票都是成了看空的态度。
林斌在去年8月底的时候也减持过一次,那时候减持的数量都还没有现在多,小米那个时候短线股价走势都受到了巨大影响,如今抛售了3.5个亿论数量真是比去年更加猛,看来短期内小米股价走势比较难了。不过为了安抚投资者情绪林斌也将剩余的股份锁定了5年,我个人认为这并没有什么用,先前的两次套现,林斌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说句不好听的剩下的股票,即使砸在自己手里也都没有什么问题。
202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林斌”这个名字赫然出列。
坐拥570亿财富,成功跻身富豪榜百强名单,一跃成为广州新首富。
那么,林斌是谁?
说起林斌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提起雷军这个名字,许多人恍然大悟,国产手机大亨“小米 科技 ”创始人。
其实,林斌也是小米创始人之一,更是小米中一个重要人物。
2010年林斌和雷军等人共同创办小米 科技 ,并担任小米公司总裁、副董事长。作为一名“技术大拿”,林斌在小米中主要负责手机研发的核心业务,是小米的中流砥柱。
而小米,在几位创始人共同带领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短短三四年的时间,成功问鼎全国销售之王,达到年销售2600余万台的业绩,一跃成为国产之星。
而林斌作为小米最核心的人员,身价暴涨,早在2018年便资产过亿,进入胡润百富豪榜68位。
林斌这一路怎么走来的呢?
有句话说:“一代伟人的成长历程,总归是和普通人有着很多不同之处的。”
对于林斌来说,他的成长历程,多了更多的初心与坚守。
出生在广州的林斌,小时候家境还算殷实,接受着良好的学习教育,努力刻苦的他成绩一直很好,还考上了省重点,广州实验学校。
1984年,上高中的他,数次期中末考试都是全年级第一,而且还多次获得省市的竞赛奖项,在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进中山大学电子系。
林斌对电子的兴趣其实早早就开始了,初中时,因为母亲带回了一台电脑,那时候的林斌对这陌生物件儿很是感兴趣,开始不断摸索,还自学电脑编程,并编写了一款小 游戏 。
这时的他不过才十几岁,说他是少年天才一点也不为过。
大学毕业后,林斌依然向往更为深厚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他放弃了国内好的工作机会,毅然决然地奔赴美国攻读计算机科学研究生,直到1992年正式毕业。
要知道二十年前的互联网还是鲜少人驻足的领域,而他却早已站在了金字塔尖。
要知道,每个人都会有梦想,但自始至终都坚定如初的人并不多,而林斌就是其中一个。
毕业后的林斌,有不少优秀的企业向他抛来橄榄枝,有华尔街高薪的工作,还有软件巨头微软,不过相比高薪,微软给到的报酬低的可怜,不过对计算机编程狂热的他,最终选择来到微软。
他也从此更直接更深入地接触了互联网 科技 ,成为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其中我们熟悉的Windows、Exchange 2000等大型软件,就有林斌的一份力量。
是金子,无论何时何地都光芒万丈。
2000年,在微软小有名气的林斌,被互联网 科技 大拿李开复看中,并找到他,希望他能回国负责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发工作。
回国后的林斌开始大展拳脚,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70多项技术转移,覆盖多个技术领域,我们熟悉的Office、MSN、Windows 等多个微软产品,他都有着杰出的贡献。
2003年,林斌又和张宏江,张亚勤一起创办微软亚洲工程院,并担任总监,进行研发工作,因突出的成绩,他在2004年获得微软公司最高贡献“金星奖”。
三年后,李开复再次找到林斌,邀请他去谷歌,随后他在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担任副院长,技术总监。
从微软,到谷歌,林斌可谓是一路猛进,在互联网领域深耕发芽,成为举足轻重的栋梁之材。
不过对于林斌来说,这些只是他的技术累积,并算不得什么,直到认识雷军后,他才迎来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知己往往是相见恨晚的。初次见到林斌时,雷军便被他对产品的热爱深深打动,雷军曾说:“林斌在工作和产品上都非常投入,非常下功夫。”
而林斌第一次见雷军时,也惊讶了,他发现雷军和自己一样,都喜欢背个背包,里面装满各种各样的手机。
于是,二人像是老友重逢般,开怀畅谈起来,一聊就是大半天,有时候还聊到半夜。
就这样,两个相见恨晚的人走在了一起,林斌也从此登上了雷军的战舰,走向小米时代。
此后,林斌和他的小米战队,也开启国产手机的巅峰时刻。
选择之后,就是义无反顾地向前。对于林斌来说,就是如此。
创业初期,其实并不容易,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为了有充足的资金流转,林斌卖掉了自己在谷歌和微软的股票,将收益都投入到小米当中。
有了资金后,最急需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只靠他和雷军两人,能干得了什么。
于是二人又开始广泛搜索人才,加入小米大家庭。雷军先后找到KK、周光平、虎哥等人,成功将他们带进小米战队中。
团队成型之后,他们开始正式的运营销售,其中林斌主要负责小米的供应商战略合作、运营以及销售等工作。
然而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哪有那么容易?供应商难找,销售不佳……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林斌雷军远赴万里的日本,去进行供应商洽谈,而那时候日本地震、海啸仅仅过去两周。
为了打开销售渠道,了解用户需求,林斌又兼任市场营销工作,去研究新媒体,看论坛,微博,尽可能地收集用户信息。
也正是如此,小米成功卫冕“销售之王”。
在2017年双十一购物节,小米夺得天猫双11手机销量五连冠,其中安卓手机销售额排名第一,线上旗舰店总支付金额超过24.64亿元。
如果说雷军是小米开疆拓土的引领者,那么林斌则是保持小米屹立不倒的支撑者。
林斌将自己的全部热情都投入到小米当中,就像他自己所说:“从创业第一天,我就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小米。对于我,小米就是我事业的全部,没有之一。”
确实,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切。
不过,如此辉煌的林斌,也似乎“跌下”了神坛。
一年多前,一则“套现”消息将林斌推到风口浪尖。
2019年,林斌连续三次卖出小米股票,合计4131.34万股,套现约3.7亿港元。
那时的小米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为了稳住股价,增长信心,小米一直在回购股票,而此时的林斌却在减持套现,引发很多人猜想。
面对压力,林斌在微博上曾做出回应,承诺未来12个月都不再减持股票。
而在2020年,林斌再次出售3.5亿股股票,总价值最高达10亿美元。
这次,众人纷纷猜想,林斌可能要退居二线。
确实,在2019年,林斌便卸任集团总裁之位,并且工商信息中显示,林斌连续卸任多家小米企业法定代表人。
不过对于现阶段的林斌来说,其实不难理解。
年过50,已身价百亿的林斌,早已成为行业的成功者,对于他来说,退居二线,将机会留给更多年轻人,以指导者的身份去培养新鲜血液,才是企业经久不衰的法门。
就像马云所说:“未来是年轻人的未来。快50岁的人,最好的黄金时间都已经过去了,等于爬到山顶再往下走,下山下得漂亮才好,你不肯下来,结果就可能摔下来。”
让自己的后半生回归家庭,回归 健康 ,从此“工作便是生活,生活便是工作。”
也是一种人生幸福。
林斌曾说: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
无论是前半生为理想与热爱不断奋斗,还是后半生选择回归生活,都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而在小米时代里,林斌依然是最闪耀的那颗星,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作者:三月嘉杨
在小米股价高企的看好时刻,林斌通过高盛转售3.5亿b类股,这次套现预估大约79亿港元。
虽然之后小米发布了自愿性公告,表示在这波操作之后,林斌相关方将不会再出售任何股份,剩余部分将被锁定5年。但显然市场接受这类消息后是最为敏感的,当天小米股价就收跌5%,市场开始弥漫着浓厚的看空情绪。显然小米高管在股票最高的时候减持,释放的信号显然很多资深投资者都心知肚明。
这波突如其来的操作势必会让股价进行剧烈的波动,但若远瞻的话,似乎并不能只看这一点。
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主要长期还是依靠公司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如果它是一个好公司,它就具备着被投资者所长期持有的价值和理由,那即使股价在一段时间内有波动和震荡的话,都并不会被引起恐慌性的抛售。我喜欢你这是因为我看到了你背后巨大的潜力以及上升的空间,所以即使你一时的摇摆与波动,都阻止不了我对你的爱。但若你只是一个空壳公司的话,我就会在高位把你无情的抛弃,因为我不想被割韭菜。
上市公司高管的减持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也并非是看空股价。
这一次林斌地抛售,从总体来看,他的持股比例从11.4%下降到10%,单从总金额的话还是挺高的,但是从持股比例来讲并没有下降太多。只从这方面不能说明小米遇到了危机或者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它的高管才会急于在高位抛售股票。
从很多方面的综合猜测,林斌这次的抛售与个人生活以及慈善的工作有关。
从小米的其他高管并没有抛售股票的迹象,可以看出林斌也许是为了个人生活以及工作的调整相关,他也许会逐渐的转向幕后,为之后的退休生活做准备。
5年前 ,小米造车实际上已经开始在 内部讨论 ,很多高管是 想做的 ,但被雷军 否决 了。雷军的保守是有了名的,在金山的时候,就因为 保守 屡屡错失投资马云,马化腾,张小龙,罗永浩等人的机会,后来离开金山自己做投资也是只投熟人,不熟不投,直到领悟了「 做人不是做 劳模 ,而是要 顺势而为 」的真理后,破釜沉舟,赌身家创建小米。
小米做成后,除了在小米生态内有选择性地开疆扩土外,雷军罕有大的举动,直到 3月底突然决定 要进入电动车的赛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 车势 」发生了变化吗?
是的 ,也就是这两年的时间,中国制造以 华为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国产厂商为代表的的「 造车势力 」已经悄悄成长起来!
毫不夸张地讲,未来中国大概率会成为 纯电动车制造大国 ,而且还掌握 电动车三大件 【电池,电机,控制】所有的 核心技术 ,不会有任何一个地方会担心 被人卡脖子 ,就是这么牛X!
将来纯电动车的成功 不在于是 小米 还是 蔚来 ,理想,而是华为这几家「造车势力」,甚至即使特斯拉最后运营得很成功,把其他家都干掉了,也会使用这几家「造车势力」的组件。
在这样的 「大势」 ,连PPT大师 贾跃亭 老师都要起死回生了,说实话,雷军入局都 有点晚了 ,不过好在他决定 继续 顺势而为 ,假以时日,加上小米的市场生态和海量粉丝,小米 汽车 大概率还是会成的~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从勤奋的劳模到顺势而为的雷军是怎么炼成的!
雷军在金山成名,大成是创立小米之后,属于典型大器晚成!
用雷总自己的话说:
前半生相信人定胜天,40岁后,明白了要顺势而为,做那只在风口上的猪。
雷军从小学开始,就成绩优秀,是典型的我们父母嘴里经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1987年,雷军考入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进入大学后,雷军依然优秀,他仅用了两年时间,修完了所有学分,甚至完成了大学的毕业设计。
大三的时候,计算机病毒横扫全国,武汉大学机房也中标了,所有电脑全数瘫痪,雷军于是开发“免疫九零”,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 科技 成果一等奖,作为商用软件,3个月卖出去了1万多套,赚了不少钱。
赚了钱的雷军信心大增,在大四的开始创业,但当时他所做的一款核心产品被盗版了,对方规模大,价格又更低,使得雷军的第一次创业经历不得不在半年之后结束。
结束的正是时候,因为他很快就碰上了人生的第一个伯乐。
求伯君对于雷军来说,那就是偶像,是大神,凭借一己之力,一年多时间,用汇编语言写了wps第一个版本。不仅填补了我国计算机中文字处理的空白,还在没有做广告,仅凭着口碑最高时市场份额能达到90%,成了一个时代标志性人物!
在偶像的光环感召下,雷军进入了金山。
1994年,珠海金山公司成立,雷军牵头在北京成立了金山开发部,负责WPS汉卡的技术支持,并召集了20多名顶尖程序高手迎战微软,金山倾尽所有投入研发了“盘古”,类似于Office,里面有WPS、电子表和字典等。
但半年过后只卖出了2000套,“盘古”没能开天辟地。
1996年,金山迎来艰难时刻,人员流失严重,200多人的公司,走得只剩下十几个,雷军也想走,被求伯君按住了。
痛定思痛,求伯君卖了别墅,带领雷军等剩下的十几个员工没日没夜地重构wps,开发WPS97。历时一年,金山新版WPS97面世,公开挑战微软,获得巨大成功,并在1998年获得联想投资,求伯君提拔28岁的雷军担任金山总经理。
担任金山总经理看似光鲜,但对雷军来说,这才是苦难的开始,因为在完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或许,在金山的经历对于雷军来说,唯一不幸的就是对手微软太强大。
金山一直在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没有被击垮已经是不易。
从1992年求伯君用一顿烤鸭把雷军骗到金山后,到2007年金山上市,雷军一呆就是16年,他决定走了。
在决定离开的中层沟通会上,他说了一句:我终于把债还完了。
总结金山的经历,他觉得金山成功有自己的功劳,金山不那么好,也有自己的责任。
在雷军治下,金山在所属细分领域都是在前面的,但上市的市值怎么看都不是一流企业,同事很多离开金山的同事们都做的风生水起,彼时的雷军在想,“我们这么努力,为什么在互联网浪潮里没有成为主流?”
想了一年,终于明白:
在金山,自己相信的人定胜天,才是前半生痛苦不堪的原因,做人呢,要顺势而为,而未来在移动互联网,那是风口所在。
黄章:雷军的贵人
从金山离开后,雷军主做投资,也没想自己要在创业,毕竟做了这么多年企业心累。
想到移动互联网是风口,最开始雷军想投魅族。
雷军确实想投,谈了好久,很多事宜都在落地,但在因为管理理念的分歧(人事,也就是控制权),合作告吹,但雷军有收获,他知道了如何做手机,并且他意识到,未来的天下是智能互联网手机的。
用黄章后来的话说,他教会了雷军做手机,粉丝营销,饥饿营销,没有他,雷军懂个屁手机。
用屁字,看出黄章的不甘和幽怨,但笔者想说的是,以雷军多年做产品的经验和人脉资源,如果不找黄章,真心想要做手机,也一样能做起来。
打败李开复,挖了林斌
广东人林斌小米的初创合伙人,为了挖到他,雷军不惜出让小米股份13.32%,这是小米核心高管仅次于雷军的。
在这之前,李开复跟林斌早就认识,老相识,本来是要挖林斌到创新工场的,但是半路让雷军勾走了。
林斌早在1995年就加入微软公司,2000 年的时候,李开复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就邀请林斌回国,林斌欣然同意,干到2003年后转入微软亚洲工程院。
后来李开复2006年去了谷歌,又成功挖角。
2009 年,李开复创立创新工场,又想挖林斌,本来都说好了,结果被雷军截胡。
雷军能打败李开复的原因,笔者觉得是因为雷军给了林斌一个梦想(当然股份也很重要,股份代表自己就是老板,不是打工者),他点燃了一个男人的野心,为了表达诚意,林斌卖了谷歌和微软的股票,不拿工资进入小米开干。
不得不说,雷军驭人也有一套。
小米十年
2010年,小米成立,雷军开始在小范围内捣鼓手机。
2011年初,雷军跑遍各大手机工厂,逢人就问,能不能用2000块做一款最高性能双核手机,所有人都摇摇头。雷军知道,机会来了。
同年8月,1999元的小米手机问世,预售6小时,卖了40万台。
小米随即成了一种信仰和现象,研究小米的爆款思维成了所有产品经理的任务。
记得曾经看过刘强东视频评价小米,如是说:
雷军是个疯子,就个破手机都能一百多亿。
那时小米首次突破百亿,而彼时的京东在东哥苦心经营下,2014年才超过一千多亿,还年年亏损,所以说这话的时候,明显感觉出,东哥羡慕嫉妒恨~
小米这十年,虽说离世界第一手机貌似越来越远,当时吹下的牛逼很有可能实现不了,但小米为中国手机行业扫平了山寨机,释放行业潜力,这个 历史 性的巨大贡献,配上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的身份相得益彰。
那年雷军拒绝了马化腾
当年互联网危机开始弥漫的时候,马化腾的腾讯融不到资金,打算卖掉QQ的时候也找到雷军,要以100万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雷军。
但雷军觉得QQ太简单,自己完全可以编个程序自己做,没必要花大价钱买,而且跟马化腾又不熟,就又错过了腾讯。
马云也被拒了
马云的故事有点不可考,因为当事人雷军在微博上曾否认过,但笔者分析后认为未必如此。
阿里巴巴建立不久之后,最后的50万创业资金所剩无几,当时马云为了生存,找了所有的互联网大佬,包括搜狐张朝阳,以当时金山和雷军的江湖地位,马云不找雷军的可能性不大,只不过他极有可能没机会见到雷军本人就被金山的人否定了,因为当时找雷军融资的人太多了,得排队...
目前看到最多的一个雷军和金山同事当时评价马云的版本如下:
下属对雷军说:“这人獐头鼠目的,满嘴跑火车,是不是做传销的?“
雷军也觉得:”他说自己的项目这么大,怎么看都觉得是骗子!”
后来,马云的云锋基金投资了小米 科技 。
雷军错过张小龙
1998年9月,30岁的雷军看上了30岁的张小龙做的 FoxMail,想买下来。
雷军立即拨通了张小龙广州的电话,
雷军:“你现在哪里上班?”
张小龙:“广州一家系统集成公司。”
雷军:“FoxMail 是你自己做的?”
张小龙:“是。” …
雷军:“有没有可能卖给金山?”
张小龙:“15万元,怎么样?”
买卖基本算是定下来了,双方约定好张小龙再到珠海金山谈一次具体细节。
不巧雷军有事走不开,
2年之后,博大互联网络公司花1200万元收购了 FoxMail,张小龙加盟博大。
2005年3月,腾讯收购 Foxmail,张小龙加盟腾讯。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张小龙用非凡的成就证明了,
自己是这二十年来最顶尖的产品经理。
雷军错过罗永浩
老罗刚开始也没想搞手机,他先去的小米,想做营销方面的工作,混个营销总监当当,雷军没同意。这个期间呢,就认识了小米的工程师,他就问你们最开始几个人搞手机,那哥们说就7个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罗就想7个人,我还是有能力找到的。
然后就有了锤子 科技 。
错失老罗,我觉得是两人共同的损失。
老罗的人生走了弯路,雷军错失了一员营销大将。
一方面,老罗用自己拙劣的创业经历表明,自己压根不是当领袖的人,对管理企业压根不在行,直到锤子被卖掉,他都没解决供应链的问题。
但事实证明,当老罗没有供应链的后顾之忧,开始做直播卖手机的时候,还是挺猛的,比如8月7日跟苏宁一块卖了2亿。
想想看,如果当年,老罗+雷军,说不定...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