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股票分析研究,小米集团的股价创历史最高,但软件、硬件商业模式争议从未中断

2023-03-24 7:13:06 基金 xialuotejs

前恒大副总裁:买了小米股票后,财务越来越不自由!小米股市为何大跌?

我个人认为小米股市大跌有两个原因。一是手机市场疲软,二是小米手机冲击高端失败。

先来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手机市场疲软,如果你关注手机行业,你就会知道,现在的手机市场需求是越来越小。基本上所有手机厂商的手机在这两年的手机出货量都大幅度减少了,为什么说是基本上所有手机厂商呢?因为在这里面,苹果的出货量是没有减少的,反而是有一定比例的增加的。当然,其实相比于之前的增长速度,苹果手机的增长速度也是放慢了的。所以说,在这种整体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小米股市大跌是在正常不过的了,毕竟投资者喜欢的是有未来的产业,而不是喜欢这种看似夕阳的产业。未来手机市场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这些手机厂商的盈利肯定进一步下跌,所以投资者不看好,那么小米的股市大跌是很正常的。

再来说第二个原因吧,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现在手机市场虽然疲软了,但是高端手机市场依旧有的赚,因为高端手机的售价高,利润空间也高。即使是少买几百万台手机,利润率依旧是可以比那些做性价比手机的手机厂商赚钱,而小米一开始就是做性价比手机起价的,虽然销量的确不错,但问题是性价比手机的利润空间很低的,一百块的售价,很可能才赚五六块。这也就是为什么小米要冲击高端的原因,因为随着手机市场的需求减少,手机出货量减少,不冲击高端的话,公司的利润率肯定是会降低的, 市场肯定不会看好小米公司的。所以小米公司要冲击高端,最后不负众望,冲击失败!因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总的来说,小米股市大跌在意料之中。因为现在国内的手机市场是需求量骤降,基本上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受到了冲击,小米也不例外。

小米集团的股价创历史最高,但软件、硬件商业模式争议从未中断

从2018年7月上市至今,小米集团从来不缺争议。这包括了手机市场份额的下降,市值暴跌。进入2020年,受益于华为被美国制裁,小米手机份额提升,业绩回暖,市值也创出 历史 最高。但是面向未来,争议仍在。

尽管市值创出 历史 新高,但围绕小米的争议还远未结束。

小米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夕,公司股价创下自上市以来的 历史 最高价,11月24日财报发布当天,股价一度爬升至28港元以上的 历史 新高。而随着“靴子”落地,小米股价接连回调,不过总体而言,年内仍录得了超过140%的正向收益。

小米,有着多重身份,曾被看作是“年轻人第一只拥有的股票”,但在上市不久又被戏谑为“年轻人第一只套牢的股票”。围绕小米的业绩与估值,也总是存在机构多空之争。如今,小米的市场表现似乎给了那些“空头”一记重拳。但即便如此,随着华为重启4G手机,以及荣耀的剥离,未来小米的业绩以及市场份额再起争议。

手机市场份额超越苹果位居第三

小米持续在高端机领域发力充满挑战

三季报显示,小米单季度收入和利润创下 历史 新高,同时,单季度手机收入和手机出货量同样创新高。据IDC统计,小米2020年三季度手机市场份额超过苹果位居全球第三。据Canalys的数据,公司第三季内地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上升18.9%,是前五大厂商中惟一取得正增长的企业。

2020年前10个月,小米高端旗舰手机销量超过800万台,同时,其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平均售价(ASP)同比增长14.7%。小米在财报中称,这是受益于中高端手机的销量占比提升所致。今年年初,小米发布年度首款5G真旗舰小米10系列手机,在第三季度又发布了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小米的高端产品策略得以成功执行。

小米之所以在高端 策略 上取得成功,是有一定原因的。张可兴认为,“小米的中高端机型符合公司的战略,过去小米用性价比抢占市场,是因为公司的研发投入不够,随着消费者理念的转变,而且手机对每个人越来越重要,消费者愿意花稍微多一点钱去获得更好的机型。此外,小米还具备一个非常好的因素,就是相对友商来说,其4G手机库存相对较低,那么在5G手机转型过程中,没有什么包袱。”

对于后续小米能否在竞争激烈的高端机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原炜认为,“小米性价比的品牌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这种品牌形象跟高端市场高端用户对产品的心理核心诉求是不相匹配的,而要想在高端市场扭转这一用户心智,则是非常困难的。”

张可兴表示,从目前已知的数据看,小米已经获得了很多“米粉”的认可,就此而言,其在高端机型上占领一定市场份额已经比较确定。但从长远来看,小米中长期发展高端机型战略还面临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比如苹果、华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小米并不一定可以在高端市场上保持持续增长的市场份额。

智能手机依然是核心中的核心

短期内海外重心难以迁移至欧洲

根据《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预计接近2.2亿台,到2024年出货量将增长到近5亿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

原炜也认为,小米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其手机。“这是小米业务的基本盘,决定着小米整个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如果手机业务不行的话,则很难想象其IOT和智能家居等业务还能够蒸蒸日上。不过,另一方面,IOT是小米打造其生态的关键要素,有小米品牌的加持、对设计的要求、质量的管控以及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我对小米IOT业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看好的。”

据Canalys统计,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机境外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398亿元,同比增长52.1%。本季度境外市场收入及对总收入的贡献占比均创 历史 新高。其中,在西欧出货量尤其亮眼,同比增长107.3%,市场份额提升至13.3%,排名第三。

事实上,在海外市场,印度、东南亚市场向来是小米智能手机发力的重点地区,随着公司大力开发欧洲市场,且取得显著成效,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其海外市场重心是否就此发生迁移的讨论。

“欧洲市场是高端市场,那里的消费者有着更高的购买力;但是欧洲市场分割严重,语言文化林林总总,并且在专利、数据保护、消费者隐私保护等方面有着繁杂而严格的法律法规,因此市场开拓的成本也比较高,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投入。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相信印度、东南亚市场仍将是小米在海外的主战场,值得继续深耕,而在欧洲市场虽然会积极 探索 拓展,但需要时间,海外市场的重心不能很快也不必很快转移到欧洲。”原炜表示。

“铁人三项”商业模式

最大的挑战在于用户体验

小米的商业模式为“铁人三项”(硬件+互联网服务+电商及新零售)模式。小米硬件产品的宗旨是在满足高品质与精良设计的同时追求 极值 的性价比,雷军承诺公司的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否则将超过部分回馈给用户。在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看来,极致性价比就是小米护城河的起点。他认为,“低毛利+高效率”是小米商业模式的本质,也是小米的护城河。

在张可兴看来,可以这样理解小米“铁人三项”的商业模式,“小米用手机业务带动整个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用智能硬件扩充自己的产品线和业务的边界。我们可以将其类比为国外非常具有性价比的连锁超市Costco。

至于如何评估这种商业模式的效果,原炜认为,小米要实现从硬件到互联网的螺旋驱动,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受制于底层安卓系统的条件下,要在用户体验上,做出跟iOS可以媲美的MIUI。

张可兴则补充称,“现在很多公司都在从硬件到软件这样一种商业模式进行过渡,但是做好的公司特别稀少,惟一做得很成功的就是苹果,通过手机、电脑、平板形成iOS系统的闭环,进行产品的购买和付费。而要实现这样的成就,对小米来说难度巨大,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而目前,小米的互联网服务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广告,真正要实现通过硬件到互联网的驱动,还需要商业模式的重新再造。”

(本文已刊发于11月28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林斌抛售3.5亿股小米股票,他为何会这样做?

在周一股市开盘之前小米这边就发出了确认公告,大股东林斌正在和高盛集团合作帮其出售3.5亿的B类股,消息一出顿时就引发了恐慌,小米股票的抛盘不断直到下午收盘的时候,小米股票下跌了5.1%,直接就蒸发了300亿港元。大股东减持往往都是股民们不愿意见到的事情,毕竟大股东的减持就代表着股民们都是接盘侠,还有对于减持公司的未来预期也就越来越差,因此在证券市场里最忌讳碰到这种事情。

小米集团这边的消息可以直到,林斌所持有的小米股份就只有10%了,根据相关内部人士透露的消息,林斌通过高盛出售的股票还算是比较抢手,在挂单一个小时之后,仅仅只用了9.7折成交了,这对于林斌来说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这些枪筹的基本上都是对冲基金为主的一些机构,这些机构对于价值投资的侧重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直到目前为止,小米股价上涨最高也已经超过了100%,而且还一举超过了2018年的历史顶峰,因为在这样一个高位去抛售股票,林斌的做法确实是影响到了小米股价的波动,让投资者准确的来说是投机者们,短线对于小米的股票都是成了看空的态度。

林斌在去年8月底的时候也减持过一次,那时候减持的数量都还没有现在多,小米那个时候短线股价走势都受到了巨大影响,如今抛售了3.5个亿论数量真是比去年更加猛,看来短期内小米股价走势比较难了。不过为了安抚投资者情绪林斌也将剩余的股份锁定了5年,我个人认为这并没有什么用,先前的两次套现,林斌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说句不好听的剩下的股票,即使砸在自己手里也都没有什么问题。

小米股票值得长期持有吗

首先,分析一家公司的股票是否值得长期持有是要看这家公司能否持续成长,理论上一家公司的发展遇到天花板,股票就可以出手了。小米公司是一家科技类型企业,智能手机方面市场占有率还是很高的,我们可以看作现在还是他的上升期,长运远来看还是要考量有多少核心技术,因为手机行业是充分竞争的市场,要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公司才能发展的更好。

小米股票下跌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资本市场对其股价并不看好;

另一方面,从小米的财报来看,其营收主要靠手机和硬件,如果按硬件公司来计算市值,小米难以支撑其2183亿的市值。

1、为此,小米需要不停地拓展和互联网相关的业务,摆脱“硬件公司”的帽子,以期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进而扭转股票一路下滑的颓势。 为此, 雷军说:“过去小米的核心战略是以手机为中心,今后是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

2、无论是从财报、从股价还是公司披露的业绩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小米正处于“柳暗花未明”的关键时刻:手机业务需要通过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贡献更多利润;IoT业务需要在还未兴起的智能家居市场,不断尝试并提供全新和具有说服力的方案;互联网服务业务,需要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和清晰的方向,靠P2P推荐绝非长久之计。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于2010年3月3日 ,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同时也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小米公司创造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小米还是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拥有手机芯片自研能力的科技公司。

1、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小米还是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拥有手机芯片自研能力的科技公司。“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小米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IoT物联网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MIUI月活跃户达到1.9亿。

2、小米没有森严的等级,每一位员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伙伴。小米崇尚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讨厌冗长的会议和流程,让每位员工在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小米相信用户就是驱动力,并坚持“为发烧而生 ”的产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