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票市盈率,小米估值100亿美元是怎么算的? RT?市值是不是每股价格乘以股数?那都没上市呢,这个怎么估计的?

2023-03-22 11:31:08 证券 xialuotejs

小米IPO市盈率是多少

你好,有报道称:

1,苹果目前市值为9131.7亿美元,市盈率为18.34倍。若按照这样的市盈率计算,目前拥有10亿美元利润的小米估值应在183.4亿美元左右,远低于该公司目前在私募市场的估值。

2,过去一年,腾讯成为中国估值最高的科技公司,目前市盈率为63.7倍。即使按照这样的市盈率,小米估值也只有637亿美元,仍远低于很多人所说的800亿美元的估值区间低端。

小米估值100亿美元是怎么算的? RT?市值是不是每股价格乘以股数?那都没上市呢,这个怎么估计的?

估值,不是市值!下面给你知乎的答案:

小米自己公布的数据是2013年上半年收入132.7亿,同比增长140%。2012年全年收入126亿,2013年预计收入能达到280亿。根据这两组数据可以计算出,2013年下半年公司预计的收入增速是108%,比上半年已经有所放缓。

雷军公开场合说小米2015年的目标是1000亿销售收入,要达到这一目标,2013、2014两年的收入增速(CAGR)要达到89%。这个收入增速能不能实现?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姑且按照小米自己给出的业绩预期来算吧。

然后来看利润率情况,也就是bottom line。

小米没有明确给出自己的利润率水平,业内人士有估计,雷军也零碎地提到过,2012年估计大概在10%-15%之间。随着小米出货量的增加,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利润率会逐渐改善;但红米,以及小米2A,小米青春版等低价机的推出,也可能会降低其利润率。雾里看花的外界人士,不妨假设其利润率是15%吧。

接下来看估值。

有了top line和bottom line,估值就比较好说了。100亿美元的估值,大概610亿人民币,小米2013年的收入是280亿,按15%的利润率算是42亿人民币的利润,可以算出对应2013年的Forward PE是14.5倍。14.5倍的市盈率,未来两年预期89%的收入增速,PEG才0.16,怎么看都是非常便宜的估值了。

明确一下,小米虽然正在努力通过MIUI、游戏中心、小米商店等互联网或软件服务盈利,但起码目前,它主要的利润来源还是卖硬件。这无可厚非,即便强如苹果, 来自itunes的利润也仅占小头,大部分利润来自硬件。

问题是,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和对硬件公司的估值是不一样的,Apple的估值是10倍,Google的估值是30倍,这就是区别。

硬件公司存在固有的成长瓶颈。比如苹果,经历了早几年的高速增长后,近几个季度它的增长几乎已经停滞。很多人觉得这是库克能力不济不懂创新,其实未必。手机的换机周期大概是1.5-2年,一个苹果手机的用户两年后很大可能会再换一款苹果手机,只要能把公司的产品做好,减少用户的流失率,苹果就能保持一个非常稳定的、但不会增长的销量。要增长,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扩大用户群,扩大苹果产品在用户当中的渗透率。早在乔帮主去世前,苹果手机所能渗透到的用户群已经到达一个天花板了,高端用户已经渗透得差不多,低端用户买不起,三星的崛起又在抢高端用户的市场。手机时代苹果的处境和其在PC时代很像,有一批坚定的果粉,但面向的用户群过于小众,增长乏力。《硅谷传奇》这部电影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片段,乔布斯快被董事会踢出苹果时,微软开放的windows+独立PC厂商模式已经超越苹果封闭的Macintosh模式;乔布斯对比尔盖茨说:”Macintosh是一个艺术品。“比尔盖茨回了一句:”But people don't care.”

回到小米上来,早期小米的目前用户群体是发烧友及发烧友身边的人,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个目标用户群选得非常成功。但小米需要继续长大,光有发烧友这个团体已经不够了。学生(小米青春版)和三四线城市低端用户(红米)是小米后来选定的新目标用户群体,这两个群体非常大,尤其是后者,可以给小米足够大的成长空间,QQ空间短短30分钟100万的预约量十分亮眼。要知道,这相当于小米2013年上半年整体销量的七分之一。不光发烧友会口口相传,三四线城市的屌丝们也会口口相传,后者的数量要比前者更为庞大,且在手机上的消费能力并不比前者弱多少。红米的成功给了小米一个更大的故事,小米的目前用户群体被大大拓宽了,未来的成长空间也大大提升了。所以我们能看到,红米发完之后没几天,新一轮融资也确定了,一笔令人咋舌的100亿美金估值。

能做成1000亿生意的公司,肯定是很值钱的。2013年,百度是收入大约可以到300亿,腾讯可以到450亿,阿里可以到500亿,奇虎360只有40亿,而小米有280亿;前4家公司现在的估值分别是488亿美金、840亿美金、800-1000亿美金和92亿美金。怎么看,小米100亿美金的估值都不贵,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不是二级市场的散户,人确实不是傻子。

小米IPO发行价是多少?

6月29日,据消息,小米IPO定价17港元/股,位于17至22港元招股区间低端。17港元/股的价格代表2018年预测市盈率为39.6倍,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22.7倍。消息称,按照低端价格定价,小米将募集到47亿美元。

不过,有参与小米IPO的投行人士向全天候科技透露,目前小米IPO定价会仍在进行中,最终价格尚未确定。

此前,小米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其向全球发售21.8亿股(其中包括14.34亿股新B类股份和7.45亿股销售股份),发售结构为95%国际发售(20.7亿股),5%香港公开发售(1.09亿股),发行价格区间为17港元-22港元。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IPO预期时间表,小米于6月25日起公开发售,将于今日(6月29日)确定IPO发行价,并于7月6日或之前在《南华早报(英文)》及《香港经济日报(中文)》公布发售价、国际发售踊跃程度、香港发售的申请数量及香港公开发售的分配结果,7月9日上市。

虽然小米声势噱头很足,但由于市场环境急转直下、公司定位估值不明晰、在内地推中国存托凭证(CDR)突然推迟等因素,此次小米IPO香港散户认购不及预期,超购额度较此前众安、阅文和易鑫等IPO时火爆程度相去甚远。

昨日截止招股,市场消息指小米公开发售共接获约11万人认购,今日早间南华早报消息称,小米香港IPO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约8.5倍,冻结资金约230亿港元。

纵然散户认购热度不高,但全球投资大佬们对小米仍保有极大热情。

长和创办人李嘉诚个人斥资3000万美金认购小米股票,天使投资人蔡文胜也在认购名单之列,个人投资金额或在几百万美金。

另据报道,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均以个人身份下单小米IPO,金额在数千万至上亿美元不等。

小米跌破发行价,市值蒸发4000亿,小米为何会走到今天?

小米再次跌破发行价,于是就有网友喊话雷总赶紧还钱,不得不说,小米现在既不像苹果,也不像华为,而是变得越来越格力了。炒股这个事情有赔有赚,你肯定不能光靠情怀炒股,小米是个好公司,雷总也很勤奋,但是投资归投资,一码归一码,小米走到今天,我感觉离不开这3个原因:

一、产品利润率极低,供应链不积极

雷总自己也说了,他的产品利润率极低,所以供应链也不积极,自己不赚钱的情况下,供应链也跟着不赚钱,导致很多供应链都不愿意接小米的活,更不会把好东西先给到小米。

比如三星这次的最新折叠屏方案就是先给到了oppo了,造就了Find N的热卖,为啥没给小米呢,因为不赚钱啊,虽然这种说法不一定是真实的,但也不能不信,因为小米一直坚持的是性价比路线,靠的就是走量,利润率还真没有高端手机的丰厚。

二、高端机型一直没有突破

谈到性价比,就绕不开小米的软肋,那就是由于这么多年一直坚持性价比路线的小米,导致最近几年这个高端机型一直没有突破,国内的高端机市场被苹果给霸榜了,这一点看21年四季度的份额就知道了。

虽然小米销量第一,但苹果的利润才是最高的,是小米的好几倍,关键他卖的贵,还有人买,你说气不气人,苹果几乎就把这个行业的大部分利润赚完了。后面能不能干倒苹果,估计还得看华为,而且在二手市场,苹果的流通和保值率也远高于其他品牌,所以它的存量也很大,存量大就意味着他可以继续靠软件赚钱啊。

三、散户基数太大

散户大本营和格力一样,格力大家都知道,靠的就是老股民的情怀,董阿姨靠个人魅力吸粉股市大叔大妈,而小米也一样,很多股民都是雷总的粉丝,散户基数太大,机构才不会傻到去接这种大盘股,一般只会看着他跌,跌到78成,开始盈利的时候再去考虑。

小米该何去何从?

正所谓,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现在小米市盈率还在13左右,能不能反转了,那就得看雷总的车造得怎么样了。新能源车是个新增市场,完全是在抢油车的份额,加上自动驾驶和智能5g带来新的应用场景,所以资本还非常认可的。

但我个人觉得小米造车还是有点晚了,应该早点下手,股价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所以雷总是否还能继续十年磨一剑,资本还是抱着观望的态度,而小米造车进程也正在提速,等造车团队搭建完毕和供应链准备充分后,我相信小米汽车必将步入发展快车道!

小米被低估了吗?

要说小米是不是被低估,我们参考一下这些公司:

小米市值3602亿港币 市盈率15.23倍

联想集团市值1004亿港币 市盈率10.96倍

美的集团市值3923亿人民币 13.69倍

海尔智家市值2068亿人民币 16.54倍

这几家公司都是世界500强,都是行业龙头,小米是智能手机的老大,联想集团是PC的老大,美的和海尔是家电的老大,小米的市盈率15倍,已经不算低了。从这个角度上讲,小米并没有被低估。

但从另一个方面讲,小米的增长是最快的,小米是国内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公司,小米只用了9年时间就进入了世界500强,小米2021年的收入已经有一半是国际收入,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公司,从这个角度上讲小米又被低估了!

没有哦

我看是高估了,参数没输过,体验没赢过,想要市值过万亿就必须造车,友商PPT车市值都好几千亿了[抠鼻]

哪里来的低估,是高估了不少

可以参照鲁大师对比测试,看性能差异,性价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