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打算增发一些股票和债券,所以才会进行这样的操作的,一般来说,在每一个公司进行增发股票和债券的时候,都会把原来的股票进行暂时停止交易,这也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是为了能够从整体上衡量股票的价格。小米当时是在香港股市当中上市的,这对于小米集团的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次的突然暂时停止交易,其实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都是想不到的,这件事情现在已经上了热搜,而且很多投资者一直在讨论这件事情。
增发股票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
小米公司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一直是非常好的,而且每年的业务增长都是非常迅速的,不仅仅在国内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市场优势,而且在国外已经接连拿下了很多市场的第1名位置,其中包括印度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小米公司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发展,完全是因为很多股东对于小米集团的支持,这一次的增发股票也是为了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加入,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占领更多的市场。
增发债券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业务增长。
其实债券的增发也是为了能够让小米集团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因为小米集团在最近几年的扩张业务是非常迅速的,然而扩张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金钱的支持,小米集团内部的资源已经不足够了,所以只能够通过债券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资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达到提前进行业务的目的,从而能够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手机以及周边的业务。
我认为小米集团的这个操作对于未来的发展肯定是有帮助的,不仅仅能够解决短期的问题,而且从长期上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因为刘芹本身拥有极强的投资能力,并且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所以他的基金才能获得超配。根据媒体报道,刘芹创立的五源资本近期完成了130亿人民币的融资,可以说这是中国风投界近期规模最大的融资了。作为投资界的经验老手,刘芹在创立五源资本之后,迅速取得了卓越的业绩。其中最近一个案例,是其投资的快手完成了IPO上市,由于刘芹在早期就参与到了快手公司的募资,所以他这次通过IPO,获取了上百倍的收益,他持有的快手股权价值超过了一千亿人民币。
此外,其投资的小米公司,也让它获利颇丰。五源资本的名字很早就在投资界大名鼎鼎了。这次完成募资之后,五源资本也表示,未来将更加聚焦在那些具备长期价值的项目上,会不断投资那些真正优秀的项目。
有媒体指出,五源资本的投资一向是按照自己的路径,它很少去抢风口,很多是看中一个领域然后不断投入,从而获得超额收益。例如这段时间,它对多家食品和美妆公司进行投资,说明其看好消费领域,并且看好这些新兴品牌。
参考资料:
以GPU独角兽摩尔线程为例,《科创板日报》记者就发现,五源资本投资是因为GPU作为视觉计算和人工智能计算的通用平台,拥有超乎想象的巨大市场空间。五源资本认为,这是中国科技发展快车道上必不可少的技术制高点,并将成为驱动着各行各业智能化发展的核“芯”力量。
如此,面对细分领域中有商业前景的公司,姚杨表示,一季度五源资本能投资21个项目,不仅是公司作为VC、PE的需求,也是资本对一级市场投融资关注度的提升。
网易科技专栏作家 左林右狸以下为左林右狸与刘芹的问答,有些长,但依旧有料。刘芹:首先是机缘吧。我们运气很好,很早投了搜狐,IDG在我们后来进来,我们和IDG一起投了搜狐,迅雷也是我们和IDG投的。我们在上海,我们投了九城。因为九城,我们认识好的游戏内容很重要(九城代理过魔兽世界),那么谁能帮找到消费内容的用户很重要,于是我们投了多玩,在投多玩之前,我们又投了UCWEB,我们由此和雷军也有了很多合作。除了机缘,我们自问还是有技术含量的。我们是狙击手模式,我们的子弹不多,目标也不多,但我们知道在哪里埋伏,在哪里开枪,在哪里收获。左林右狸:这个技术含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蛮难的。刘芹:我们见很多创业者。很多时候,我们晨兴都是他们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很多投资机构不愿意花时间见早期创业者,但我们喜欢,这和我们团队本身有过三年创业经历有关(是指刘芹自己直接操盘媒体经历,左林右狸的过往文章八过),我们乐于和创业者一起成长,也愿意花时间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时间久了,感觉就会有。刘芹:人重要,我们的经验是,创业者第一次跟投资人讲的话,对企业的理解和方向的看法,在3-5年后回头一看,几乎没有不做调整的,有的甚至是完全的面目全非。所以,我们很难对一个创业者一见钟情,我们往往会等这个创业者折腾一段时间后再进去。我们会一起帮着创业者讨论方向以及在战略关键点给意见,这些我们都会帮忙。至于项目,我们也看重,我们希望我们参与的企业参与厮杀的市场都足够大,这样企业本身能到一定的量级,有十亿美金的可能,最好能IPO,想象力很重要,我们很难投那些不性感的项目,以及双巨头以上屹立的行业。刘芹:还是那句话,我们创过业,我们对怎么创办一家企业有我们的认知,我们知道怎么帮助创业者。我们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帮着找人,你知道罗为民吧(迅雷前COO,左林右狸注),是我很多年的朋友,罗的进入帮着迅雷把收入给做起来了。赵斌(YY的CTO,左林右狸注)也是我们帮找的,他之前和曹津在北京有家叫泥巴的公司,张云帆从学凌处单飞后我第一时间到北京去找赵斌和曹津喝酒,他们两本来想自己博一搏的,但被我说服了,加入YY,那是北京奥运会后的事情,YY2008年之后就完全起来了,主要是学凌能干,但我们还是帮忙的。二是帮着做决策,比如盛大求购过我们投资过的企业,不只一次,也不只一家。这个时候,我们给出主意,要不要,为什么不要,不要后大家要统一,要一起往前走。VC和创业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很重要,他要意识到你是伙伴,是来帮忙的,就ok。而不是来指挥的,来给钱的,这个就不ok,我们自问在这点上做的很好,这属于我们技术含量的一部分。刘芹:不会啊。这两家都是很好的企业,创始人有很多相同点:低调,产品感觉很好,有战心,能带队伍,也有战法。但做的事情并不冲突。我也促成过他们的很多合作,包括多玩最开始是RSS阅读器和门户两块,我们帮着多玩和迅雷做了个交换,把RSS阅读器业务卖给了迅雷,迅雷的游戏频道则由多玩来建设,这对多玩初期起量帮助很大。李学凌上YY客户端这个事情,有人有不同意见,我是支持的,我知道客户端的Power。我们持有迅雷3成,多玩YY2 成,不仅是机构第一大股东,也是除创始人外第一大股东,而且我们和创始人的比例差不多,我们是伙伴,是共同的创业者,而不仅仅是金主。左林右狸:如果迅雷上市,UCWEB能卖给百度,加上YY上市,晨兴的这一期基金的成绩会很漂亮。刘芹:还是机缘。迅雷虽然没上市,但成长速度一直很好,收入和利润都很可观,去年也有新的投资机构进来,这说明他们还是很有价值。迅雷为什么没上市的故事,实在是一言难尽,我们其实是意识到可能出门会遇到风暴的,但当时只是认为两三级风雨的,但呼啦一来是十级风暴,飓风来着,我们完全没准备。另外在迅雷准备上市期间,遇到太多我们意料之外的事情,有人举报我们版权,对手更改财务审计准则,加上VIE风波,一波三折,每次刚平一个事情又起一个事情。迅雷这个事情给我们长了教训,YY上市的时候也有很多分歧,我们的意见是赶紧上,不能等,一等就又黄了。UC是另一个故事,我们最开始看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很惊艳,这相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雅虎加网景啊,他们最开始的成长性也证明了我们的判断。只是没有想到,诺基亚的衰败得这么快,而苹果起来得这么猛。但这两年UC转身的很成功啊。我们投资的企业都奔着上市去的,但也看重企业本身的成长,迅雷和UC没上市,但体量接近其他的上市公司,而且都在快速成长。左林右狸:有人说晨兴基金的表现好是与超级天使关系好有关。左林右狸:但很多次,雷军都会让创业者主动来找刘芹请教,包括他自己,决定做小米时第一个给你电话,一个被外部传得很多版本的电话。刘芹:我等他打这个电话很久了,我和他合作了很多年,很多案子,我们相互熟悉。我一直觉得他会自己做一滩大事情,只是这个事情是什么,我不知道。那天晚上,主要是他在讲,我在听。雷军是个做事情很周全,计划很周密的人,他不需要被说服,他需要的是在做决定前有个PK,我其实是帮他这个决定前最合适PK的人而已,还好这个事情我蛮专业的。我需要听到的是敬畏之心,雷军说他自己对创业还存在敬畏之心,他说不是因为他叫做雷军,就不会死的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其实这个电话已经over。刘芹:想成大事,所切进去的市场也能让他们成大事,他们有办法在这个市场成为NO.1,就这个。
去年,40 岁的何小鹏踏上了二次创业之路,进入造车领域。在此之前,他有过一段长达 13 年的创业经历,并成功将 UC 卖给了阿里,实现了财富自由。在第一次创业的过程中,何小鹏认识了不少互联网大佬,比如雷军、李学凌、丁磊,也经历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他的创业往事,顺便看看当年互联网领域的潮起潮落。
2003 年,32 岁的丁磊以 75 亿人民币的身价问鼎中国首富,当时比他小 6 岁的何小鹏,刚从华南理工毕业 4 年,还是亚信的一名员工,过着一边羡慕着自己老板每个月能赚 5 万块,一边蹲在家里马桶上用手机耗费大量流量龟速上网的生活。
也正是对赚钱赤裸裸的渴望,以及对上网体验的不爽,再加上当时何小鹏向惠普投简历跳槽无果,让他决定拉着自己的亚信同事梁捷一起去创业,做了 UC。
憨直的何小鹏后来曾亲口说过 " 我创业的动机很简单,就是出于‘贫下中农’的‘嫉妒’ "。大学毕业时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读研。在毕业后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他也曾试过 3 个方向,分别是炒房、博彩和创业。前两个方向都努力过,也取得了部分成绩,但何小鹏最后还是选择了创业。
其实亚信这家公司说来也挺传奇,曾经也做邮箱,是丁磊的竞争对手之一,后来还走出来两拨创业者,一拨是何小鹏、梁捷他们,做了 UC;另外一拨人马后来跟了张小龙做出 Foxmail,以及微信。
梁捷之前在亚信一直做得就是大规模邮箱系统的研发,所以何小鹏他们 2004 年创业后,做了 UC mail 和 UC web 两个产品。尽管 UC 的邮箱业务因为市场表现不佳最终被放弃,但它的历史意义深远,因为它在当时成功引起了首富丁磊注意,也才有了后来的精彩故事。
丁磊当时发现一款不错的邮箱竞品,一打听是亚信的人出来创业,还没有正经的办公室,就约何小鹏他们出来喝酒,还豪爽的把自己在网易的办公室借给了这个 " 潜在的竞争对手团队 "。
2004 年刚创业时的何小鹏,不知道是否是在丁磊的办公室拍的
不得不说三石哥确实仗义,又或者说他也有自己的心思,毕竟把 " 敌人 " 放在自己眼皮底下才更安全。就这样,何小鹏与首富丁磊成为了好朋友,并且他还认识了丁磊隔壁办公室的李学凌,时任网易新闻主管,经常写文章骂雷军的那个人。
2005 年李学凌出来创业时,被骂的雷军反而还投资了他 800 多万。雷军给出的解释是李学凌当时受邀跑会从来不收车马费,由此雷军认为李学凌有原则,而且不会因为一点小钱而买断自己的意志。
再后来,李学凌的 YY 和何小鹏的 UC 成为雷军在天使投资上赚钱最多的两个项目,YY 上市让雷军赚了百倍,UC 被阿里 43.5 亿美金收购更是让雷军套现了 1000 倍。比小米上市让早期投资人赚 866 倍的事儿还刺激。
至于最初 " 助攻 " 何小鹏创业的丁磊,他在 2005 年左右因为不看好移动互联网,尽管何小鹏有意给丁磊一部分股份,三石哥都没要。看来赚钱真的只占丁磊 5% 的幸福感。
何小鹏最近花 1 亿美金购入小米股票,并高调为雷军助威,说会长期持有小米股票(尽管后来他又加了一句期限 " 至少会持有半年以上 "),其实这都是在还雷军的人情。因为 2007 年左右 UC 差点就挂了,用何小鹏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时我们只有 17 个人,有好几个月我们都是借钱发工资。
最后是雷军在关键时刻出手,投资三四百万,让 UC 起死回生。
何小鹏与雷军的相识,还是比较曲折的,从地域上来说,两人虽然都是湖北老乡,但工作以后何小鹏是在广州,雷军是在北京。从人脉上来说,中间也隔了三个人:丁磊、李学凌、俞永福。
何小鹏通过借用丁磊办公室,认识了李学凌。2006 年已经创业的李学凌在广州接待了时任联想投资副总裁的俞永福,并亲手为他手机上装了一个 UC 浏览器,又从中牵线何小鹏团队与俞永福的见面,可惜当项目推荐到联想投资部的时候,被否决了。
其实也不能怨联想没有远见,当时何小鹏和梁捷属于两位程序员创业,管理经验不太够,好在两人胸襟开阔,给自己名片上印着的都是 " 副总经理 ",目的就是为了再找一位 CEO 来做管理。但当时这样不完整的团队能否发展壮大,能不能走的长远,任谁都会打个问号。
雷军其实投资之前也有点犹豫。
在 UC 项目被联想否决的当晚,俞永福就给雷军去了个电话,因为雷军曾经跟俞永福说过:" 你要创业的话,无论做什么项目,我都会支持你 ",类似的话雷军后来也跟 Zealer 的创始人王自如说过 " 你做什么,我都投你,投到你成功为止 ",一个创业者一辈子能听雷军说这样一句话,那真是相当受用啊。说明雷军认可了这个人。
当时雷军听完俞永福的介绍,说可以投资,但有一个要求,就是俞永福要担任这个团队的 CEO,后来这个条款还被写入了正式的投资协议中。
就这样,2007 年 1 月,俞永福放弃联想投资副总裁的身份,一个人提着行李箱来到广州爬了 6 层楼,加入在居民楼里办公、只有十几个人的 UC,也开启了俞永福主外、何小鹏和梁捷主内的 " 三驾马车 " 时代。
那一年何小鹏刚好 30 岁。
同样是在 2007 年,王川的妻子怀孕,夫妻俩每周六都会去爬香山锻炼,王川也会经常叫上好友雷军一起。一次爬山时,雷军跟王川说自己投了一个特别好的公司,叫 UCweb,一路上都在夸这家只有十几个人的公司哪里哪里好,最后雷军问王川:愿不愿意跟投一点?
王川问雷军:这家公司怎么赚钱?商业模式是什么?
雷军说不知道。结果王川最终也没有跟投,冥冥之中错过了一笔 " 横财 ",假如王川当时蒙上眼睛跟着雷军投上 10 万块,7 年后 UC 卖给阿里时,他的回报将会是 1 个亿,是不是比炒币还要刺激?
还是应了雷军说的那句话:
有一类人,是可以闭着眼睛投资的,他们有能力、工作非常投入、高度重视承诺。
在雷军眼里,何小鹏的团队大概就属于这一类人吧。
2007 年 10 月雷军带金山上市,两个月后就宣布辞职,理由是身体原因。不过在俞永福第一时间的请求下,雷军在 2008 年每周就有两天半去 UC 的北京办公室上班,其它时间用来做天使投资。
左起:俞永福、雷军、梁捷、何小鹏
2009 年是雷军创立小米的前夕,他还带何小鹏见了魅族的黄章,估计是想在手机业务上谈合作吧。当时,雷军在引见前还叮嘱何小鹏 " 你要注意跟黄章的沟通方式,我第一次跟他见面就吵起来了 ",然后叫何小鹏不要跟黄章对着干,结果何小鹏第一次见黄章也跟他吵起来了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看来雷军跟黄章,注定会是两个圈子的人,就连他的朋友都聊不到一起。不过能跟雷军聊到一起的人,貌似最后都发了财。当然陈年可能是个例外。
2016 年 9 月,陈年在微博上说:
有个兄弟说他能娶到校花,是因为雷军投资了他的公司,本来是没可能的 ……
当时小米的早期投资人刘芹还说自己当时在现场,愿意为这个故事背书。
何小鹏也跟着点了赞。
何小鹏是不是就是那位因为雷军投资最后娶了校花的兄弟呢?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不过雷军确实在何小鹏的人生关键点上,至少有两次给他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UC 切移动互联网是一次,何小鹏选择造车又是一次。
何小鹏曾经亲自撰文提到雷军这位贵人对他的指点:
记得十几年前第一次创业 UC,雷总比我还坚定地启发我,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正在到来,同时建议我要聚焦到个人市场。十几年后我再次创业,创立小鹏汽车的时候,雷总告诉我,智能汽车时代已经拉开帷幕,但是和互联网创业不同,智能汽车的产业链长且复杂,需要有思想准备打六年的地基和积累,同时需要足够的资金,吸引智能汽车市场中最棒的人才有可能成事。在创业的每个关键节点上,雷总总是及时到位的提醒点拨,让我受益良多。
其实雷军很早就跟何小鹏说过,特斯拉这家公司很不一般。但当时何小鹏正忙于 UC 是独立还是卖身给 BAT 的繁琐事物中,对特斯拉并不感冒。
直到 2014 年,UC 最终选择卖给了阿里,何小鹏实现财富自由。他在国外体验到了特斯拉真车,还遇到了在广汽工作 7 年想要出来自己造车的夏珩,并且马斯克在那一年也宣布对外开放特斯拉的全部 228 项专利,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2014 年何小鹏与猎豹傅盛、经纬张颖、欢聚时代李学凌等一帮特斯拉车主,一起做天使投资人,投了广汽出身的夏珩、何涛和杨春雷创办的小鹏汽车。
也许只是巧合,华南理工毕业的好多校友,最后都出现在了造车领域的核心位置:威马创始人沈晖;原广汽集团副总、广汽研究院院长黄向东;前一汽技术中心副主任、现富晟汽车总经理刘蕴博;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奇瑞汽车副总经理何晓庆;前创维集团创始人、现任开沃汽车董事长黄宏生;以及宝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姚振华等等,都是何小鹏的学长或老师。
2017 年 8 月,何小鹏也加入了造车阵营,他从阿里 " 荣誉退休 " 仅 7 天之后,就宣布加盟小鹏汽车担任董事长。
何小鹏做这个决定之前曾经跟雷军有过一次深度聊天。雷军所说的造车 6 年打地基时间,小鹏汽车也已经走过了 4 年,再有两年它就会迎来一次大考。因为特斯拉刚刚宣布在上海建厂,年产量 50 万台,也是在 2 年以后就会开始生产。这两年,可以说是国内所有电动车厂商的窗口期。
造车新势力们(图片来自汽车头条)
有过一次创业成功经历的何小鹏,也越来越自信了,2014 年他曾在微博里说:
从小都没有觉得自己崇拜过谁,无论是我朝的风云人物,还是明星。最近在看马斯克传,觉得的确好像很传奇,真可能比乔布斯走得更高,非常不错! 我们创业人也要努力改变世界再多一点点。
4 年后的今天何小鹏与马斯克站在了同一个赛道上,面对美女主持人艾诚 " 你和马斯克谁更厉害?" 的提问,何小鹏说:
他比我厉害现在,但是未来我可能比他厉害 …… 如果要说的话,我们(的车)做了 70 分,它(特斯拉)大概做了 75 分左右。
不过小鹏汽车还说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现阶段它是在按雷军最初造手机的逻辑在造车,1.0 版本可能不完美,小范围用户体验后再升级,2.0 版本,3.0 版本会更好 …… 这更像是小米手机最初的发烧友模式,这是否会造成小鹏汽车前期因为产品不完美而销量不佳呢?
而目前小鹏汽车的团队在以每个月新增 250 人的速度扩张,预计年底达到 3000 人,明年到 5000 人。与之对应的是最近发生了小鹏汽车员工涉嫌盗窃苹果自动驾驶资料的案件,尽管何小鹏也在朋友圈澄清说这只是个案,公司也表态未参与此事。但团队高速扩张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也是他必须解决的。
都在说厚道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尽管最近小米上市,雷军吸引了许多眼球,其实在我看来,何小鹏才是更令人羡慕的一位创业者。
雷军善于造势,他更适合做投资;而何小鹏更善于借势,他才更适合创业。
何小鹏在创业过程中没有遇到雷军那样的坎坷,就连他自己都承认,公司营收从 0 到 1 亿,从 1 亿到 10 亿,每个坎儿过的都很顺利。
他的运气让他在 2004 年就认识了首富丁磊,顺利启动创业。他的胸襟又吸引来了俞永福这样的 " 将星 ",顺利帮助公司度过了融资关键期以及之后的快速扩张,还由此认识了雷军,从此有了这位创业大拿的保驾护航。
他的厚道不仅在于小米上市时为雷军摇旗呐喊,还在于快播创始人王欣入狱后,他对王欣家人的照顾,在王欣出狱第一时间也为他接风洗尘。网上也有人说他的管理风格偏温和,岭南文化挺明显的,低调务实家长风,有一次群里有人家里有事筹款,何小鹏不声不响就给了三万 ……
王欣出狱当晚,姚劲波、何小鹏、李学凌为其接风洗尘
曾经为了赚更多钱而创业的何小鹏,如今不用再为钱而烦心了。他造车后说:做自动驾驶要花很多钱,但钱对我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排不进前三。
现在的何小鹏正走在雷军走过的创业之路上,他能在未来成为汽车行业的雷军吗?何小鹏给自己的造车梦留了 10 年的时光,不过或许 2 年之后,我们就能从他和马斯克的正面竞争中得到答案。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