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创业如何估值股票的,小米股权结构

2023-03-15 22:55:09 证券 xialuotejs

小米IPO路演现场雷军估值是多少?

小米香港IPO路演会场爆满,雷军笑称估值应该是腾讯乘苹果。

小米下周一招股,雷军和管 理层于投 资者午餐会上现身。

中国智能手机制 造商小米6月21日在香港举行IPO(首次公开募股)路演,敲定新上市编号为01810,全球发售共21.8亿股新旧股份,当中公司集资约39亿美元,以及股东减持套现约21亿美元。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参与投 资者推介会人士透露,首日国际配售料已超额认购。

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雷军现场笑容满面:“小米的估值应该腾讯乘苹果的估值。”尽管小米募资额和估值都大缩,但仍然近两年来全球最大规模首次公开发行(IPO)。

据港媒消息,当天的投 资者午餐会,数百投 资者及众多传媒到场,会场爆满。会场内共设有27张圆桌,每张坐满10人,连同场内其他投 资者,约有300人出席。

雷军和小米高管包括林斌、周受资、洪锋、王川、黎万强、刘德等人在会后出来让传媒短暂拍照,场面一度混乱,未接受访问,只表示欢迎媒体6月23日出席记者会。

据香港经济日报的报道,路演派发的初步招股书显示,小米和现有投 资者将以每股17~22港元发行21.8亿股股票,当中约65.3%是新股,其余是旧股,对应的融 资规模为47.2亿-61.09亿美元。每手200股,入场费4444港元。

小米IPO路演销售文件。

小米已引入中国移动、高通、保利集团、顺丰同招商局等7个机 构作为基石投 资者,共计认购5.48亿美元股份,约占公开发售总额的10%。据此计算,小米引入基石投 资者的定价为540亿美元。

香港公开招股部分,将于6月25日至28日进行,7月9日挂牌上市。据销售文件,小米若公开发售部分超购逾100倍,将扩大公开发售部分至10%,即提供2.18亿股股份,相当于逾百万手股份。

假设不行使所谓的超额配售选择权,此价格区间对小米的估值为539亿美元至690亿美元,低于早前700亿美元至800亿美元的估值目标。不过,彭博汇整的数据显示,该交易仍然有望成为2016年9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透过香港IPO筹资76亿美元以来全球规模最大IPO。

“这次550亿美元的定价,就是我也不想开价了,你们随便开吧。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据界面新闻报道,雷军现场如是说道。2014年底,小米第五轮融资时估值450亿美元。

界定小米仅仅是硬件公司,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会对小米的估值产生较大的差异。在香港上市的很多新经济公司都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市场吸收雷军的概念还需要时间。

雷军提到,当天他去一个全球最大基金之一的公司路演,谈了十次,该基金仍有人存在担忧,他则表示:“如此创新的东西,如果大家一看就明白,就不算创新了。往往创新的东西都会超越你的认知,不超越你的认知,怎么能够叫创新呢?”

雷军称,2017年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8.6% ,超过60%的毛利来自互联网服务。在2017年营收1146亿元基础上实现了67.5%的增长,一季度增长87.5%,在大规模企业里,增长全球第二。这一增长的背景是全球手机出货量下滑。

“放眼未来十年,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公司极有可能是一家中国公司,不是华为,就是小米,有极大概率,就是小米。”现场一片笑声中,他补充道,“人总要自信一点!”

来源:新浪科技

小米股权结构

1.小米股权结构最大股东是雷军 小米的股份构成就需要从小米的创业历史开始了 小米号称八大创始人,其中的七位:雷军、林斌(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光平(原摩托罗拉中心高级总监,主持设计“明”系列手机)、刘德(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黎万强(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黄江吉(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以及洪峰(原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 

2.另外一个人是王川,多看创始人,也是雷军天使的项目,专注于改良Kindle的阅读系统,创立多看之前开发了一套被国内大部分KTV采用的点播系统,所以对于开发Linux系统以及Android很有心得,在多看的时候就着手开发电视盒子——小米盒子的雏形。 

3.小米在2010年创立时,规模是含7位合伙人的14人团队,就是“上梁山喝小米粥”的14个人。王川是后来被小米收购成为合伙人及重要一支。按照小米团队扁平化的思路,团队仅为三层:合伙人、核心管理层及基层员工。 因为没有任何公开资料,只能根据坊间传闻及行业惯例得到一些信息。最初雷军的股份在40%左右,其余的合伙人在5%左右,留给员工的期权池在10-20%。所以看到雷军的股份是其余任何一位合伙人的5-10倍之间,甚至超过其余合伙人的总和。

4.创立小米时,雷军的身家在几十亿人民币左右,远超其余所有人的总和,是其余任何一个合伙人的10-100倍甚至更多。 因为雷军在当时已经名满天下,不仅是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半创业人(做过金山的CEO),还是成功的创业人(和陈年一起倒腾了卓越并成功在2004年卖给Amazon,估价为7500万美元),还是成功的天使投资人(投资估值曾高达30亿美元的凡客,后来上市的YY和猎豹等等,以及若干没上市的明星项目)。 

5.其他人真的很出色,然而只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而已。虽说创业只是有限公司和有限兜底,不是拿自己的身家做抵押。但在投资人的眼中,间接或者直接就是和创业者的身家有关系,身家越高,投资人愿意赌你。 小米作为互联网初创企业是没有天使投资人的,因为雷军本人就是,他也参与了后续融资。在小米创业时,其它合伙人的资产加一起可能只有雷军的百分之几。雷军既出钱又亲自出任创始人CEO当然股份占比很高。

小米拿什么支撑2000亿美元的估值?

在争议中前行的小米,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来自网易科技的报道称,小米准备在今年下半年进行 IPO。接近小米高层人士称,雷军对小米定下了2000 亿美元估值的目标,并受到了投行的认可。

2000亿美元估值,成为引爆舆论热议的导火索。在上个月,也就是2017年的12月,小米的估值只有1000亿美元;5年前,小米估值不过100亿美元;8年前,小米估值只有2.5亿美元。8年时间,小米估值翻了800倍,这无疑全球商业史上的一则神话。

2000亿美元估值有多大泡沫?

对于媒体报道的2000亿美元估值这一消息,小米官方并未确认。从各方面的消息和一些网站的投票来看,大家并不认可小米2000亿美元的估值。毫无疑问,小米2000亿美元的估值有很大泡沫。

坦白说,小米2000亿美元的估值还是让人非常惊讶的,毕竟这一数字足以颠覆业界人士的常规思维。IT桔子把国内一些互联网巨头的市值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截止日期是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具体的数据如下:腾讯控股市值4900亿美元;阿里巴巴市值4378亿美元,百度市值809亿美元;京东市值586亿美元。

也就是说,小米现在的估值是2/5的腾讯,1/2的阿里,2个半百度,3个半京东。一个成立不足10年的企业,市值居然可以与BAT抗衡,这不免让人质疑。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按照营收的算法对小米估值,还是按照净利润对小米估值,小米的2000亿美元有很大泡沫。

公开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腾讯的营收为1713.68亿元,阿里营收为1438.85亿元,百度营收为612亿元。未经小米官方证实的消息称,小米2017年营收大约在1000亿元左右。显然,小米的2000亿美元估值有很大水分。如果把小米的营收与苹果相比,我们也会发现小米的2000亿美元估值有很大泡沫。

财报显示,苹果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766.55亿美元,净利润376.37亿美元,市值在9000亿美元左右。小米的营收只有1000亿元,是苹果营收的1/16,净利润是苹果的1/50,市值却是苹果的1/4,这确实很夸张。既没有高营收,也没有高利润,小米拿什么支撑这一估值?

小米拿什么支持2000亿美元估值?

从小米历年的营收和利润等数据来看,小米难以支撑2000亿美元的估值。那么问题来了,小米拿什么支持这一估值?靠雷军几年前说的市盈率,还是给资本讲故事?

圈子里盛传,几年前雷军给当时任国美电器董事长陈晓讲过小米的估值算法:“小米有7000万用户,每个用户的价值380美元,这样算下来,小米市值 300 亿美元 。”按照雷军的算法,小米2017年出货量会突破9000 万部,全球 MIUI 用户数达到 3 亿。保守一点算,用户数翻一番 达到1.4 亿,单个用户价值也翻倍到 760 美元,这样算下来小米的估值也不过 1064 亿美元。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尽管小米在2017年里销量复苏,但小米每个用户的价值很难达到760美元。要知道,76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是4900元左右,小米的用户群多为中、低收入人群,用户价值远不及华为、苹果等手机厂商的用户价值大。所以,小米1064亿美元的估值都是很大的水分。

或许有人认为,小米作为一家在争议中成长的企业,估值也不能按照常规手法来计算。在利用性价比迅速跻身国内手机一线阵营后,小米开始布局智能生态,并且初具规模,但这并不代表小米的市值可以超出常规。客观地说,小米生态的布局不错,但小米与苹果、三星等手机巨头相比,并没有核心技术。即使是与华为对标,小米的技术储备也相当薄弱。

不可否认,小米有自己的手机芯片澎湃,但小米手机至今仍然使用高通和联发科的手机芯片。反观苹果、三星和华为,自己的芯片产品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大规模应用到自己的手机产品上。对此,有业内人士称,小米布局手机芯片仅仅是为了给资本讲故事。众所周知,手机芯片的研发和量产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这是小米无法具备的。再看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态,同样是缺乏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过硬的产品,小米2000亿美元的高估值就是一个神话。

写在最后: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不到10年时间,小米成为一家营收千亿元的公司实属不易,这是小米成功的一面。高速发展过后,小米已经触及发展的边界。对于当下的小米而言,估值多少并不重要,修筑一条护城河才是至关紧要的大事,因为刚刚恢复增长的小米尚未摆脱危机。

2021-09-09 小米集团该如何估值?

2021年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如是说:自从小米上市后,雷军曾表示,本以为上市破发只是短暂的现象,股价会不断上涨,但没想到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米的股价表现都不如人意,不仅没有市值翻倍,更是一度破发,颇为狼狈。到了2019年底,小米股价一度跌倒8.28港元/股。所有人都非常悲观,还有人预测,股价会跌穿4港元。雷军回忆说,当时一位投资者怒气冲冲地找到了他,把小米的品牌战略和产品批得一无是处,雷军等众高管就像小学生一样“大气不敢出”,只能任由这位投资者数落,雷军表示自己的衬衣都被汗水打湿了,事后甚至已经彻底绝望。

市场上也有人在提问,为何小米手机销量一路上涨,但股价却涨不起来。

很多人都在解释,譬如: 市场整体增速放缓后,牌桌上还有荣耀、VIVO、OPPO的竞争。小米在低价手机方面有优势,但是高端机占比小,等等等等。

今年以来管理层动作频繁,从3月份官宣造车,到一路参股产业链公司,从全资收购深动科技到挖来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但小米集团的股价还是在25附近调整,今天更是一度往23去,据年初被美国列为军事清单的21仅一步之遥。

很多朋友问我究竟为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市场是当下的,而我们在当下的市场下,又容易被市场左右,将所有的情绪无限放大,我们反过来来看,小米集团于今年1月份达到高点以来,调整了9个月,幅度也不过28%,多吗?也不多,时间长吗?貌似也不长。不是幡动,是心动。

对于小米的估值,市场上也不知道如何估值,只能按照当季的季报,按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分布来估值,但随着战略的纵深推进市场也会逐步理解雷军口中的"手机*AIOT"战略。

我曾经对朋友说过一句话,相对于你们一家公司买一点,和我敢重仓一家公司,对于公司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今天我还是这么说,take it easy,正确的方向缺的仅仅是时间。

小米上市每股估价是多少

据报道,同股不同权制度已在香港生效,并实时接受上市申请。小米于本周三递交上市申请,亦即约6月中招股,预期最快可于6月底至7月初挂牌。

这一举动将为“同股不同权”新股打头阵,预料集资至少100亿美元(785亿港元),也是继2010年友邦以来最大型新股。而据消息称,小米已聘请中信里昂证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为其IPO保荐人,所以小米估值可能高达1000亿美元。但是小米最近一次融资是在2014年,当时融资金额为10亿美元,估值为460亿美元,所以小米公司的估值将在6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

另外,在4月末就有消息称,小米在香港上市后,会考虑以 CDR(中国预托证券)在内地上市。但小米在当时针对此消息表示不予置评。

有媒体报道称,小米希望IPO估值达到900-1100亿美元,P/E(市盈率)60倍。

此前有消息指,小米去年预计实现76亿元盈利,利润率6.5%。小米的主营业务包括手机、互联网服务业务、物联网及生活消费产品等。

据悉,小米执行长雷军去年11月已和投资银行进行接洽,且雷军的估值目标2000亿美元也获投行认可。目前小米正准备IPO(首次公开上市),时间则为今年底前。

从去年12月传出的市值800亿美元,到1月初又传出市值2000亿美元,其实小米真正的市值早已呼之欲出,市值将会在1000亿美元左右。

连360市值都能够达到500亿美元,小米上市后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应该也算合理。

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第一次融资时估值为2.5亿美元,如今8年不到,市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增长了400倍,让早期的投资者真是大赚特赚。

但是对于雷军来说,这并不是他的巅峰,8年时间赚400倍算什么?

雷军曾经投资过一家公司,8年时间赚了1000倍!

2007年,雷军好朋友俞永福从联想出来投资创立UC,雷军甩手就投资了三四百万元,占股20%。

2015年阿里以43亿美金(约280亿人民币)收购UC,雷军投资收益近50亿,8年时间投资回报率超过1000倍!

除了UC,雷军天使投资的欢聚时代回报率也是非常惊人。

2005年雷军天使投资欢聚时代100万美元,今年欢聚时代市值超80亿美元。目前雷军仍然拥有欢聚时代约20%的股权,这笔投资价值超16亿美元,投资回报率达到1600倍!

如果以投资回报率来看,欢聚时代和UC才是雷军的巅峰,小米的400倍只能屈居第三!

小米2017年度营收1146.25亿元,经营利润122.15亿元,净利润为亏损438.89亿元。小米计划将30%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电视等核心产品;30%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30%用于全球扩展;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

至于小米上市每股股价是多少,具体数字还得等到小米上市之后才能知道。股票的股价虽然可以预测,但是预测都是不准确的,只是给投资者一个大致的方向罢了。想知道更多股票投资信息和技巧,欢迎大家关注微尚时代网!

小米估值100亿美元是怎么算的? RT?市值是不是每股价格乘以股数?那都没上市呢,这个怎么估计的?

估值,不是市值!下面给你知乎的答案:

小米自己公布的数据是2013年上半年收入132.7亿,同比增长140%。2012年全年收入126亿,2013年预计收入能达到280亿。根据这两组数据可以计算出,2013年下半年公司预计的收入增速是108%,比上半年已经有所放缓。

雷军公开场合说小米2015年的目标是1000亿销售收入,要达到这一目标,2013、2014两年的收入增速(CAGR)要达到89%。这个收入增速能不能实现?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姑且按照小米自己给出的业绩预期来算吧。

然后来看利润率情况,也就是bottom line。

小米没有明确给出自己的利润率水平,业内人士有估计,雷军也零碎地提到过,2012年估计大概在10%-15%之间。随着小米出货量的增加,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利润率会逐渐改善;但红米,以及小米2A,小米青春版等低价机的推出,也可能会降低其利润率。雾里看花的外界人士,不妨假设其利润率是15%吧。

接下来看估值。

有了top line和bottom line,估值就比较好说了。100亿美元的估值,大概610亿人民币,小米2013年的收入是280亿,按15%的利润率算是42亿人民币的利润,可以算出对应2013年的Forward PE是14.5倍。14.5倍的市盈率,未来两年预期89%的收入增速,PEG才0.16,怎么看都是非常便宜的估值了。

明确一下,小米虽然正在努力通过MIUI、游戏中心、小米商店等互联网或软件服务盈利,但起码目前,它主要的利润来源还是卖硬件。这无可厚非,即便强如苹果, 来自itunes的利润也仅占小头,大部分利润来自硬件。

问题是,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和对硬件公司的估值是不一样的,Apple的估值是10倍,Google的估值是30倍,这就是区别。

硬件公司存在固有的成长瓶颈。比如苹果,经历了早几年的高速增长后,近几个季度它的增长几乎已经停滞。很多人觉得这是库克能力不济不懂创新,其实未必。手机的换机周期大概是1.5-2年,一个苹果手机的用户两年后很大可能会再换一款苹果手机,只要能把公司的产品做好,减少用户的流失率,苹果就能保持一个非常稳定的、但不会增长的销量。要增长,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扩大用户群,扩大苹果产品在用户当中的渗透率。早在乔帮主去世前,苹果手机所能渗透到的用户群已经到达一个天花板了,高端用户已经渗透得差不多,低端用户买不起,三星的崛起又在抢高端用户的市场。手机时代苹果的处境和其在PC时代很像,有一批坚定的果粉,但面向的用户群过于小众,增长乏力。《硅谷传奇》这部电影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片段,乔布斯快被董事会踢出苹果时,微软开放的windows+独立PC厂商模式已经超越苹果封闭的Macintosh模式;乔布斯对比尔盖茨说:”Macintosh是一个艺术品。“比尔盖茨回了一句:”But people don't care.”

回到小米上来,早期小米的目前用户群体是发烧友及发烧友身边的人,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个目标用户群选得非常成功。但小米需要继续长大,光有发烧友这个团体已经不够了。学生(小米青春版)和三四线城市低端用户(红米)是小米后来选定的新目标用户群体,这两个群体非常大,尤其是后者,可以给小米足够大的成长空间,QQ空间短短30分钟100万的预约量十分亮眼。要知道,这相当于小米2013年上半年整体销量的七分之一。不光发烧友会口口相传,三四线城市的屌丝们也会口口相传,后者的数量要比前者更为庞大,且在手机上的消费能力并不比前者弱多少。红米的成功给了小米一个更大的故事,小米的目前用户群体被大大拓宽了,未来的成长空间也大大提升了。所以我们能看到,红米发完之后没几天,新一轮融资也确定了,一笔令人咋舌的100亿美金估值。

能做成1000亿生意的公司,肯定是很值钱的。2013年,百度是收入大约可以到300亿,腾讯可以到450亿,阿里可以到500亿,奇虎360只有40亿,而小米有280亿;前4家公司现在的估值分别是488亿美金、840亿美金、800-1000亿美金和92亿美金。怎么看,小米100亿美金的估值都不贵,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不是二级市场的散户,人确实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