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这回可能是真的急了!9月3日,小米集团(01810)发布自愿公告称,小米董事会将行使此前股东大会授予的股份回购权利,在权利有效时间段内,将按照不超过120亿港元总价,不定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
小米集团表示,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及“智能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的推动下,小米集团以股份购回表达对现时及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本公司将继续提供“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相信该价值定位在现时市场状况下会更具竞争力。
小米为何会在这个时候急推回购,这一计划又是否能够提振市场信心呢?分析人士认为,小米集团在香港上市之后,虽然业绩表现还不错,但股价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当中,当前8.35港元的股价相比17港元的发行价已经腰斩。近期更是报出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减持股票的消息。若没有上述回购计划,小米集团的股价可能还很难止住。那么,小米集团究竟值多少钱呢?从业内研究机构的研报来看,近期有机构给出了最高22港元的目标价。
小米急推回购之谜近期的小米集团虽然股价低迷,但却在不断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董雷赌约、不回A股、总裁减持,这不今天又出了一个重磅回购。9月3日,小米集团(01810)发布自愿公告称,小米董事会将行使此前股东大会授予的股份回购权利,在权利有效时间段内,将按照不超过120亿港元总价,不定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受此利好刺激,小米集团在港股价摆脱近期低迷走势,开盘之后大幅上扬,最多时反弹近7%。
小米急推120亿港元回购可能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一是小米上市之后,最高价曾达到22.2港元,以其总股本240亿计算,总市值达5328港元。但近期小米的股价跌至最低8.28港元,市值跌破2000亿港元,也就是说去年7月初上市的小米集团在过去不到14个月的时间里,市值蒸发了3300亿。要知道,小米刚上市的时候,其掌门人雷军曾说,小米的估值可达2000亿美元。当估值的预期差来到如此之大的时候,小米的选择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个原因是,近期出现了一个非常不利于小米股价的事情,那就是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在如此低的位置减持股份。根据港交所信息披露,林斌于发布二季度财报后连续三日卖出共计4130.34万股小米股份,售出均价分别为每股9.07港元、8.92港元和8.92港元,套现约3.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超3.4亿元。林斌此次出售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48%,其持股比例从11.67%减少至11.47%。事后,林斌虽然承诺未来一年之内不再减持股份,但林斌此举却可能打击了市场信心。
有观察人士认为,林斌此举类似于2018年3月腾讯控股总裁刘炽平。当时,刘减持股腾讯控股股份,此后该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还有北京的资管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林斌在这价位减持股份,是对雷军的不信任,还是对小米未来前景的担忧,目前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举对多头的打击非常大。
除了林斌出售股票,根据港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小米主要股东晨兴资本也于7月4日向基金各GP及LP配发小米集团合计约1.11亿股B类股份,此次配股可视为各GP及LP将其在基金权益兑换为小米集团的股票。有专业人士认为,晨兴资本在此次交易中获得基金权益,此举是股票转让的行为。也许正是出于对股价前景的担心,雷军才会在此刻推出重磅回购计划。
小米集团2022年Q1净利同比下降52.9%
小米集团2022年Q1净利同比下降52.9%,小米集团第一季度调整后净利润 28.6 亿元,一季度小米研发支出人民币 35 亿元,同比增长 16%。小米集团2022年Q1净利同比下降52.9%。
小米集团2022年Q1净利同比下降52.9%1
5月19日盘后,小米集团发布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调整后净利润28.6亿元,同比下降52.9%;第一季度营收733.5亿元,同比下降4.6%。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58亿元,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3850万台。本季度,全球智能手机ASP达到人民币1189元,同比增长14.1%。根据Canalys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保持第三,市占率达到12.6%。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达到人民币195亿元,同比增长6.8%。本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的毛利率达到15.6%,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智能电视全球出货量仍同比增长超过15%,达到300万台,再度实现逆势增长。根据奥维云网数据,小米中国大陆电视出货量连续13个季度稳居第一名,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22.3%;全球电视出货量排名亦稳居前五。
同时,得益于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及核心零部件的价格下滑,本季度的智能电视业务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取得提升。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71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广告及游戏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本季度,小米集团在全球和中国大陆的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3月,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29亿,同比增长1.03亿。
其中,中国大陆MIUI月活跃用户数为1.3亿,同比增长1700万。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净新增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2000万,中国大陆净新增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80万。其中,中国大陆MIUI月活跃用户数连续6个季度实现环比递增,为未来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广告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45亿元,同比增长16.2%,主要得益于搜索、效果及品牌广告业务收入的增长。本季度,尽管游戏行业仍面临监管环境的挑战,游戏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1亿元,同比增长3.0%。
境外互联网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境外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6亿元,同比增长71.1%,在整体互联网服务收入的占比持续提升,达到21.9%,创历史新高。
财报还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境外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375亿元,占总收入的51.1%。
盘面上,小米集团港股今日收报于11.08港元,跌4.97%,年内跌幅已达41%,去年年度跌幅为43%。
小米集团2022年Q1净利同比下降52.9%2
小米集团第一季度调整后净利润 28.6 亿元,同比下降 52.9%,预估 28.4 亿元;第一季度营收 733.5 亿元,同比下降 4.6%,预估 725.2 亿元;第一季度净亏损 5.87 亿元,预估收益 25.9 亿元。
一季度小米研发支出人民币 35 亿元,同比增长 16%。
小米第一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人民币 458 亿元,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 3850 万台。一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机平均售价(ASP)同比增长 14.1% 达人民币 1189 元。
同时,小米中国大陆地区定价在人民币 3000 元或以上及境外定价在 300 欧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近 400 万台。小米称,据第三方数据,2022Q1,小米在中国大陆定价人民币 4000 元至人民币 6000 元价格段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位列安卓智能手机厂商第一。
小米称,据第三方数据,小米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线上渠道出货量领先,市占率 32.3%,排名第一。同时线下渠道拓展及提效成绩显著。2022 年 Q1,据第三方数据,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在中国大陆地区线下渠道出货量占比超 50%。
2022 年 3 月,全球及中国大陆 MIUI 月活用户均创历史新高。小米全球 MIUI 月活用户达 5.29 亿,同比增长 1.04 亿。中国大陆 MIUI 月活用户 1.36 亿。2022 年 Q1,小米中国大陆 MIUI 净新增月活用户数 580 万。其中,中国大陆 MIUI 月活用户数连续六个季度环比递增。
2022 年 Q1 小米智能电视再度逆势增长,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超 15% 达 300 万台。据奥维云网,小米电视出货量已连续 13 个季度中国第一,全球前五。此外在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下,小米 2022 年 Q1 智能电视业务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提升,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优化。
2022 年 Q1,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人民币 71 亿元,同比增长 8.2%。境外互联网业务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收入达人民币 16 亿元,同比增长 71.1%,在整体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 21.9%,创历史新高。
财报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小米境外市场收入达到 375 亿元,占总收入的 51.1%。根据 Canalys 数据,2022 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全球 49 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在全球 68 个国家和地区的出货量排名前五。
财报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小米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收入 194.8 亿元,预估 199.8 亿元,同比增长 6.8%。本季度,小米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的毛利率达到 15.6%,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小米的全球专利授权数超过 2.6 万件,全球专利申请数超过 5.3 万件。其中,小米在影像技术方面的全球专利授权数超 980 件,全球专利申请数超 2400 件;在充电技术方面的全球专利申请数超 1550 件,有线快充全球专利申请数超 390 件,市场地位领先。
小米集团2022年Q1净利同比下降52.9%3
小米集团披露2022年度一季报。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实现营收733.52亿元,同比下滑4.6%,实现调整后净利润28.59亿元,同比下滑52.9%。
其中,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在智能手机业务板块实现的`收入,同比下滑11.1%至458亿元,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所下滑。报告显示,受核心零部件供应的持续短缺、疫情反复、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在中国内地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18.2%的背景下,小米集团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22.1%至3850万部。
不过,小米集团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造成的营收下滑,被其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上调所部分抵销。2022年第一季度,由于小米集团中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比例增加,其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同比增长14.1%至1188.5元/部。而受若干智能手机型号促销影响,小米集团智能手机业务的毛利率,由2021年同期的12.9%降至9.9%。
报告显示显示,小米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智能手机业务、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互联网服务业务等。尽管小米集团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下滑,但其出货量仍保持了全球第三,市占率达12.6%。
小米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后,股份上涨了。
8月27日开盘,小米集团港股股票一度大涨超过7%,达到20.85港元的一年最高价。截至8月27日10时24分,小米股价报20.4港元,总市值5077亿港元,突破5000亿港元大关。
8月26日晚盘后,小米集团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及二季度财报。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032亿元,同比增长7.9%,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57亿元,同比略降0.7%。其中,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535亿元,同比增长3.1%,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34亿元。
扩展资料
小米的境外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44.9%:
小米在财报中指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小米的境外市场收入还是实现了10%的增长,达到人民币240亿元,占总收入的44.9%。
小米还援引Canalys的数据指出,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已在全球总共50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前五,在2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财报分析会上,小米总裁王翔也透露,小米手机业务已经在印度、西班牙、乌克兰、波兰、希腊、白俄罗斯、缅甸7个市场取得市占率第一,另外在法国、俄罗斯等6个市场取得份额第二。
参考资料来源:新京报-财报超预期,小米股价一度大涨超7%,市值突破5000亿港元
8月26日晚,小米集团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经调整净利润为33.73亿元,环比大增46.6%,同比下滑7.2%;毛利率由2019年第二季度的14.0%升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14.4%。
财报显示,小米集团智能手机分部毛利率由2019年第二季度的8.1%降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7.2%,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2020年第二季度在线购物节期间增强了促销力度。
小米集团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的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至153亿元,主要是由于扫地机器人及路由器等若干IoT产品需求增长。不过,由于疫情影响及笔记本计算机缺乏新产品,二季度智能电视及笔记本计算机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2.2%。
截至2020年6月30日,小米IoT平台的已连接设备数达到2.71亿台,同比增长38.3%。2020年6月,小爱同学月活用户达7840万,同比增长57.1%。
扩展资料:
保持高质量发展,是稳固特定市场的利器
在财报发布更早之前的8月16日,雷军曾向全体小米员工发布内部信,宣布下一个十年小米的核心战略将升级为“手机×AIoT”,并重申小米的“三大铁律”,可以说是小米何以站稳中高端手机市场的最佳注脚: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
雷军更是在内部信中表示,“不论时空如何变幻,技术创新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是始终保持竞争力的前提;性价比是永不过时的商业模型,它背后的高效是穿越经济周期的法宝;做最酷的产品是小米工程师文化的本分。‘三大铁律’就是小米保持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是我们面向下一个十年的宣言。”
对小米来说,升级后的“手机×AIoT”之于小米也具有三大优势:硬件优势、大数据优势和生态链布局优势。硬件方面的优势体现在用户体量上,庞大的设备和用户基础,则会带来海量的数据,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能带来流量聚集和营收增长,更能促进数据沉淀。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小米股价连续暴涨:Q2财报超预期
5月19日,小米集团(1810.HK,小米集团-W)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表现不尽如人意:总营收达734亿元,同比下滑4.6%;期内亏损5.3亿,去年同期盈利77.8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29亿元,同比下滑52.9%。
“疫情导致很多门店处于关闭状态,对购买欲望产生较大影响。目前疫情给小米业绩带来了困难,这是事实。”在电话会议中,小米总裁王翔坦言。由于核心零部件供应持续短缺、新冠疫情反复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小米手机出货量在一季度承压,同比下滑22.1%。
王翔表示,有信心相信疫情会过去,将在重点领域里持续投入,降本增效,提升整个集团运营的效率。他也提到,影响一季度的外部因素在二季度是否会有所改善仍存不确定,小米将保持观察。
手机出货量下滑,王翔:最大原因还是“缺芯”
从收入结构来看,小米的收入主要分为 智能手机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与其他业务四块。
根据财报,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投资亏损和各类开支增加导致。一季度,小米录得大幅投资亏损达到35.5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0.6亿元。权益法入账投资亏损2.013亿元,去年同期则为亏损900万元,主要因为爱奇艺和金山云等若干被投资公司亏损。
研发开支由去年同期的30亿元增加16.0%至35亿元,小米称,主要由于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和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增加。
销售及推广开支由去年同期的42亿元增加26.2%至53亿元,主要是由于宣传与广告开支上升及境外物流单位成本增加。宣传与广告开支由去年同期的11亿元增加47.9%至17亿元,主要由于一季度海外推广开支增加。
行政开支由去年一季度的10亿元增加26.0%至12亿元,主要原因是行政管理人员薪酬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小米手机业务受到疫情较大影响。总收入同比降低11.1%,为458亿元,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所下降,部分被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上升所抵销。手机出货量则同比减少22.1%,为3850万台,主要由于核心零部件供应持续短缺、新冠疫情反复和宏观经济环境导致。
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则上升至1188.5元,同比增长14.1%,主要由于中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比例增加导致。
王翔称,影响一季度手机出货量的最大原因是低端芯片缺货,不过他认为这种情况在二季度会得到改善。同时,线下店也是小米开拓新用户的重要渠道,疫情所导致的线下店关闭,给业绩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在手机市场整体疲软的背景下,几乎所有厂商都不太好过。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一季度表现持续落后于全球市场,仅出货7560万台,同比下滑18%,环比下滑13%。小米在整体出货量的排名掉到了国内第五名的位置,市占率为13.9%。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50%,回应称印度已解除资金冻结
虽然总营收和净利润均双双下滑,但外界对小米本季度表现主要归因于疫情和大环境影响,市场仍然有一定乐观情绪。
财报显示,小米此前坚持的高端化战略见成效。一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机平均售价同⽐增⻓14.1%达1189元。同时,小米中国大陆地区定价在3000元或以上及境外定价在300欧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近400万台。据第三方数据,小米在国内定价4000元至6000元价格段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位列安卓智能手机厂商第一。
同时,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不断提升。王翔表示,小米手机出货量在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8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在欧洲市场的市占率已经近20%。一季度,小米境外收入37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51.1%。
月活用户数量也有所增加。全球及中国大陆MIUI月活用户均创历史新高。全球MIUI月活用户达5.29亿,同比增长1.04亿。大陆MIUI月活用户1.36亿,净新增月活用户数580万,连续六个季度环比递增。
针对外界关注的印度业务,王翔也作出回应。他表示,印度是小米非常重要的市场,公司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当地领先的智能手机厂商。从市场角度看,疫情的影响仍在,且印度对性价比要求较高,低端芯片的短缺给印度的团队和市场造成了一些困难。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印度称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涉嫌向外国实体非法汇款,已从小米方面的当地银行账户中扣押了7.25亿美元(约48亿元人民币)的资产。
对此,王翔回应称,小米集团是非常合法合规经营的企业,税务及支出均严格按照驻在国的法律及相关规定进行,数据也经过了三方权威机构的审批,“因此我们认为并不存在违规的问题。”
他表示,公司在与印度有关当局坦诚沟通的同时,也通过法律渠道进行申诉,目前相关部门已经解除了对公司7.25亿美元资金的冻结,会持续保持和印度方面坦诚沟通,希望能达成共识。
而对于万众瞩目的小米汽车,王翔则表示,目前没有可以公布的新进展。“小米正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核心技术研发。目前仍保持原定交付计划不变,正在全力以赴按计划进行。”此前小米曾称,小米汽车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一季度薪酬开支增加13.3%
财报显示,截至3月31日,小米拥有33793名全职雇员,其中31165名位于中国大陆,主要在北京总部,其余主要分布在印度及印度尼西亚,其中研发人员共15002人。小米称,预期会继续在大陆及全球主要目标市场增聘人手。
截至3月31日,18861名雇员持有以股份为基础的奖励。一季度小米薪酬开支总额(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39亿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增加13.3%。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