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是什么模式的股票,小米为什么要造车?

2023-03-14 3:57:28 证券 xialuotejs

小米确定造车:或由雷军亲自带队,股价暴涨

腾讯新闻《潜望》 王潘

2月19日,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小米确定造车:或由雷军亲自带队 视为战略级决策,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小米造车的消息也刺激了资本市场,该消息直接导致小米股价一度拉升10%。对于此消息,小米官方不置可否。

一位小米集团管理层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小米内部确实讨论过此事,但最终是否会造车以官方公告为准。

此前,雷军旗下顺为资本参与投资了蔚来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两家新造车企业,两家企业都曾在2019年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机,并在2020年完成触底反弹,目前市值也都在数百亿美元,其中蔚来市值更是一度超越千亿美元,与小米市值相当。

在蔚来和小鹏 汽车 发展过程中,雷军都曾深度参与帮忙,其中蔚来发展早期,曾借鉴了小米的社群运营经验,而小鹏 汽车 董事长何小鹏也多次与雷军探讨造车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在2019年下半年小鹏 汽车 最艰难的时期,小米集团参与了对小鹏 汽车 的投资。

如今,随着百度、华为、苹果等 科技 互联网公司相继传出造车,并在资本市场大受追捧,小米也开始考虑进入造车领域。然而,小米也是这几家 科技 公司中,最晚入局的企业,并不具有先发优势。

具有造车能力

国内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蔚来成立于2014年底,小米到2021年才起步的话已经晚了将近7年时间,可以说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间窗口。

过去七年,蔚来从无到有,以用户企业为发展目标,成为首个平均售价超过40万且单月销量超过5000台的中国品牌,要知道这是以往红旗都没做到的成绩。

理想 汽车 的第一款车理想ONE 上市仅一年就成了新能源SUV单一车型销量第一名,而小鹏 汽车 也从零做到了自动泊车、语音交互以及自动驾驶辅助方面的领先,并且在特斯拉降价的情况下销量还在稳步上升。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互联网背景出身的人造车比传统 汽车 行业的人更加洞悉用户需求,目前已经初步取得了用户的认可。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第一梯队的三家公司目前已经确立,而后来加入的百度、小米以及传言中的华为,都在时间上落后不少。

如果是做手机,一家企业在研发上落后7年几乎无法追赶上,因为很多人的换机频率通常都在一年内之内,7年时间足以使市场上的已有品牌占领用户心智,但是与手机相比, 汽车 迭代周期更慢,这也是小米和百度等 科技 企业考虑入局的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百度已宣布进入造车领域,与吉利 汽车 合作进行造车,并且已选定该造车公司CEO人选。百度过去几年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发和推广,意味着其造车显得理所应当,并非真正从零开始。

相比起百度长期耕耘自动驾驶领域不同的是,小米在造车领域缺乏相应技术的积累,过去几年并没有在 汽车 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方向进行研发,看起来不具有造车的基因。但实际上,造车与造手机同为硬件领域创业,在很多大逻辑上都是相通的。过去几年,小米以及众多小米生态链企业做出的多款硬件产品都取得了成功,如今雷军想做一个更大的硬件—— 汽车 。

造车特别依赖一家企业的技术研发、设计、供应链、营销以及生产制造能力,而这恰恰是做了十年手机的小米很擅长的工作。不同的是, 汽车 的供应链管理以及生产制造都比手机要复杂很多。

资金层面,造车需要至少上百亿的资金,目前小米现金储备数百亿元,加上公司每年都在盈利,只要一直运转正常业绩向好,足够支撑起一家 汽车 企业的资金需求。

造车模式可选项

小米一旦进入造车领域,具体模式具有多种可选项,包括从零开始自主造车、与现有车企合作或者收购一家非头部车企做大等。

考虑到小米入局时间已经较晚,如果再拿地建厂再从零开始自主造车,至少需要三四年时间才能交付首款量产车,而这时的蔚来、小鹏等车企都已经交付五款以上的量产车,随着持续不断地升级迭代,无论在软硬件还是自动驾驶层面都更为成熟,小米将会与头部新势力存在明显差距,因此这并非上策。

另一种可选项是参考百度与吉利 汽车 ,以及蔚来与江淮 汽车 的合作,也选择与现有成熟车企进行合作,小米负责技术研发、设计、供应链、品牌、销售、服务等方面,而合作车企主要负责生产制造,这同样需要至少三年时间。如果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小米的潜在合作对象包括比亚迪、长城、奇瑞等诸多车企;如果选择与新势力合作,小米最有可能与小鹏 汽车 建立这样的合作关系。

小米造车最为讨巧的方式是,收购市场上的非一线新势力车企,然后将其改造再做大,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在于节省时间,有效避免自己与特斯拉以及几家国内头部新势力的差距过大。

考虑到头部新势力的市值已经拥有一定泡沫,目前市场上可供小米收购的新势力车企,主要是处于二三线或更落后的车企,如零跑 汽车 、爱驰 汽车 、哪吒 汽车 、拜腾 汽车 、高合 汽车 、游侠 汽车 、奇点 汽车 等。

潜力与隐忧

小米品牌目前在中国家喻户晓,小米 汽车 的营销与知名度将会直接受益于此,这也将帮助小米提升销量。考虑到目前小米在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领域不可或缺的地位,一旦小米 汽车 发布后销量可观,未来将真正实现人、车与家的完美融合。

一旦小米做成这件事,无疑将会成为横跨手机和 汽车 两大行业的超级 科技 巨头。最乐观的情况下,小米有望同时成为全球排名前几的手机品牌和 汽车 品牌,成为同时对标苹果和特斯拉的巨型企业,其市值也远非现在可比。

但从另一方面,小米一旦正式开始造车,就意味着整个公司将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都被分散到 汽车 项目上,这样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机业务的发展。如果小米双线作战,在面临OPPO、vivo和荣耀等品牌的竞争时就会疲于奔命,容易丢掉领先优势,如果华为再度回归,将会进一步加剧小米的竞争压力。

与百度相比,小米造车具有其明显优势之处,但同样也存在短板。优势之处在于雷军掌舵下的小米是一家具有狼性的企业,一旦进入一个领域便会不顾一切向前冲,往往容易杀出一片天,百度就缺乏这种狼性与狠劲。而短板就在于小米过去的现金流储备没有百度充裕,同时面临双线作战的压力,一旦面临资金链危机,不排除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

对小米而言,造车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可让公司重新进入上升通道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潜在风险的决定,这也是过去两年雷军对此犹豫不决的重要原因。

小米为什么要造车?

感谢您的阅读。

小米为什么要造车?

雷军在昨天小米新品发布会的最后,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小米将10年投资100以美金,进入电动 汽车 领域,并且是独资的形式正式开始了小米造车之路。

那小米为什么要造车?

我是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也就是外部环境和小米自身的发展。

小结

进入电动 汽车 领域,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就看小米后面的进展了。

因为现在造新能源车最容易融到资金。也就是容易圈钱。

所以现在乐视格力苹果百度小米恒大……还有很多阿猫阿狗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司都在造车。

就这么简单。超过100字的答案都不用看了。

小米在3月30日发布通告,宣布将在未来十年时间,投入100亿美元进入智能电动车行业。这也更符合小米的集团效率,在今天最热的 科技 领域小米绝对不会缺席。

那么雷军为什么要开始进军 汽车 行业?如何去降低风险顺利造车?未来小米 汽车 将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

小米集团在发布通告后,雷军在第一时间接受了央视 财经 频道《第一时间》的专访。亲自带队 汽车 子公司CEO的雷军表示,自己从2013年开始已经悄悄投资了接近十家 汽车 行业的配套公司,在这个行业重新开始创业也是雷军人生中最后一次启动重要的新征程。

没有一个身处战场的将军会打无把握的仗,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基于各种深入调查研究以及前期的投资,雷军对这个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小米的产业链里不能缺少智能 汽车 的加入。

虽然小米管理层深度而广泛的调研已经完成,但是未来还需要有很多工作要做。通告后第一步就是如何规划,这个时间需要接近一年的时间,并且在未来三年造车的过程中会起一个好名字。我想如果叫大米的情况应该不会出现,三年时间还比较遥远,会在最终敲定。

制造 汽车 离不开芯片,小米集团也投资了相关的产业,在未来芯片市场会越来越缺货,价格也会越来越高,所以对比小米集团已经提前做好了布局。

小米 汽车 概念图

随着恒大加入与马斯克的特斯拉的稳定发展,以及其它 汽车 企业进军智能 汽车 行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越来越血腥。有资金有准备并不表示一定会成功。不过对于中国的 科技 企业领军人物雷军来说,他将会是至今唯一一个可以和马斯克抗衡的。

智能 汽车 在未来离不开智能导航,而雷军也投入了相关的卫星发射公司银河航天,并且已经成功发射了低轨通信卫星,已经在这个行业有了巨大的门槛优势。在未来一个好的 汽车 名字,充足的资金以及完整的 汽车 产业链已经形成。个人还是非常看好雷军的小米集团 汽车 的未来。

中国 科技 在逆境中有雷军这样砥砺前行,不断冒险的企业家是幸运的。

小米在群众之间有很好的基础,用极客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还有雷军极富魅力幽默有料的老板。

作为小米集团,其上市以来,其一直保持的低利润的口号,使得其股票并没有像其他互联网巨头市盈值那么高,相对而言,瑞银持续看空小米,过年前一周将评级从中性下调至沽售,目标价22港元,对互联网业务盈利判断有下行分线,而主营又对手机业务期望过高,而其他相关业务的潜在盈利贡献有限,同时美国的投资禁令将于3月21日生效,或又是利寡。

结合美国的禁令,荣耀的独立,其在2020年打了翻身仗的手机业务又遇到刹车,可见小米集团,必须要找到可以持续增长的领域。

放眼全行业,适合互联网基因的最热的领域,莫过于新能源 汽车 + 汽车 新四化。

新能源行业早已是最大的风口,总量千亿级的资本,争夺万亿级的蓝海市场。

而雷军作为顺为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和董事长,必定很熟悉他们投资过的蔚来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在去年顺为资本的许达来直言不讳的认为电动 汽车 领域在未来十年中,将会产生市值至少千亿美金的公司。

因此,无论是小米集团的生态圈,还是雷军的朋友圈,对于小米造车肯定是反复研究过,或许现在已经是两者的刚需。

传出这样的讯息和小米的及时辟谣,绝不是空穴来风,让我们拭目以待。

雷军搞新能源 汽车 有一个其他人没有的优势就是对产业链的整合,一样的产品别人能压缩到90块,雷军就能压缩到80。虽然肯定是贴牌 汽车 ,但成本低,而且使用习惯贴近国人。人民需要什么车,五菱就造什么车。五菱的贡献在于让人民有车开。小米要扮演的 历史 角色就是把友商所谓的高端电动车的遮羞布扯下来。至于PPT造车不会在蹦跶下去了

现在这个市场正是最热门、风口的存在,小米想进来分一杯羹不难理解,市场的搅局者,从消费者角度讲挺好的,拉拉价格下来。年轻人第一辆电动车。从 汽车 行业讲就是“不讲武德”

现阶段都想赶上一波政策红利,抢先一步占据国内新能源市场空白很正常,毕竟以后主流 汽车 方向注定是新能源

新能源 汽车 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界大佬都看好的

最近,有媒体报道小米已经决定造车,这被定为战略级决策,可能是雷军亲自带队。

虽然人们还不知道细节,也不知道小米何时会给出公告,但似乎很多人都相信,小米一定会造车。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下,为什么小米一定要造车。why?

第一个原因,消费布局的需求。

为什么最近 汽车 ,尤其是电动车市场风生水起,因为很少有人将乘用车当成生产工具,如果说货车,我们认为是谋生的工具,但乘用车,就是一个大的消费。

这里不仅是买车的费用,还有过路费,油费,保养费,配件费,保险费,停车费,可以说带动一连串的消费。而现在的 汽车 市场的趋势,是年轻人可能5到6年就会消费一次。

小米虽然已经做了米家,打造了手机+AIoT的双战略,但对于极大的消费市场, 汽车 市场,却是缺席的。因此,布局 汽车 ,电动车,也是小米布局消费市场、抢占消费趋势的需求。

第二个原因,年轻人喜欢 汽车 。

最近几年,城市化兴起,城市一圈圈外扩,打造环城公路,年轻人也积极买车,开车上下班,周末出去玩。如果买不起35万的特斯拉Model Y,那就买3.5万的五菱宏光,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态度,买来“在路上”就是了。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具有私密性的乘车空间,城市也配合其节奏,造更宽敞的道路。这样的情况下, 汽车 消费还会更为旺盛。

第三个原因,手机已到天花板。

据中国信通院表示,2020年1-12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3.08亿部,同比下降20.8%。

虽然2021年1月有所增长,但肯定是没有过去的辉煌了。同样,IoT设备虽然是个新兴市场的,但主要大件依然是电视、冰箱、空调等设备,而这些设备已经开始陆续升级,与网络连接。IoT设备与白电、黑电、电脑的融合,让整个竞争从增量竞争又变成了存量竞争,又从蓝海变成了红海。可以想见,企业需要更大的市场来发展。

第四个原因, 汽车 制造产业链完备。

国内在经过多年发展后,具备多个 汽车 制造产业链区域,比如长春、北京、重庆、武汉、广州、深圳、上海等,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造车已经不像过去那么难如登天了。比如理想,蔚来,小鹏,都有与之合作的造车企业,比如江淮 汽车 。

而虽然是江淮制造的,但人们并不怀疑这是一辆蔚来 汽车 ,这就是人们在了解产业,了解产品后做出的理性判断。这么宽松的环境,小米不造车就说不过去了。

第五个原因,小米正处于上升期。

目前的小米,股价上涨,手机出货量上涨,小米之家遍地开花,处于全面上升的时期。在不缺用户,不缺品牌,不缺资金,不缺代工企业的情况下,小米不造车,可能不仅会让投资人失望,用户失望,也会让自己失望。

而且,电动车越来越呈现出一些手机特质,十几个摄像头,激光雷达,十几个喇叭,更多屏幕,这些不都是手机常谈到的吗?

现在商场中,除了手机专卖店,小米之家这种数码专卖店外,还有蔚来、吉利、小鹏、威马等 汽车 的店面, 汽车 已经出现在消费市场的最前沿,甚至引导 时尚 。有一辆好车,不仅是一次消费,也意味着未来5-8年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难以拒绝的生活方式。

小米不加入?怎么可能。

除了小米还有其他的 科技 公司、互联网公司都在合资或者投资进行造车,这归结于近几年城市 社会 发展的逻辑。第一是因为趋势: 汽车 是消耗品但是又成为大多家庭的必需品,所以大佬些们很看好 汽车 ;第二是因为环境,这就是很显然的原因了。

小米汽车概念股有哪些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造车催生了A股市场的“小米造车概念股”。可关注全志科技(300458.SZ)、达华智能(002512.SZ)、卓翼科技(002369.SZ)、京泉华(002885.SZ)、宝明科技(002992.SZ)、普路通(002769.SZ)、胜蓝股份(300843.SZ)等。相关标的可留意精研科技(300709)和长盈精密(300115)。

拓展资料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与业绩股相对而言的。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而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成为股市的热点。

概念股是股市术语,作为一种选股的方式。相较于绩优股必须有良好的营运业绩所支撑,概念股只是以依靠相同话题,将同类型的股票列入选股标的的一种组合。由于概念股的广告效应,因此不具有任何获利的保证。

股市的概念,原本也是一类具有共同特征股票的总称。如奥运概念,指的就是与承办奥运有商业机会的一类公司的总称。这样的概念还有许多,如网络概念、3G概念,WTO概念、生物医药概念,整体上市概念,股指期货概念,但是在股市上,概念的内在含义却不仅仅是对某一股票类别的概括,其引申含义是一个市场共识。比如网络概念,在网络成为概念之前,涉及互联网的股票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一个板块,是一种中性的界定,但成为概念含义就变了。概念是一个更为积极、含义更为肯定的投资共识。概念类股票的产业背景、投资机会以及未来的前景,投资人会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报以极大的信心。

具有非常强大的广告效应。一只股票自身或许没多大吸引力,可一旦它被纳入某个概念中,就会受到全体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如某公司早期是做罐头食品的,后来也生产了一些矿泉水之类的产品,业绩平平,产业陈旧,关注这家公司的投资者很少。之后该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络概念股,它也的确开办了个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是卖它的矿泉水。于是该股票立刻成了股市共同关注的焦点。

小米股票是什么代码

小米集团股票代码是:【01810.hk】

2018年7月9日,小米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2019年6月,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10月,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发布,小米位列第56位 。12月18日,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排名30位。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正式宣布进入造车领域。同日,小米启用新Logo。

2021年8月,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38位,大幅提升84名。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布局自动驾驶核心技术。

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全球市场份额超越苹果,晋升全球第二。同时也是全球以及中国区增速最快的智能手机品牌。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3日,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的全球化移动互联网企业 ,同时也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小米公司创造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小米公司应用了互联网开发模式开发产品,用极客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致力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 。

小米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IoT物联网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MIUI月活跃用户达到2.42亿。小米系投资的公司接近400家,覆盖智能硬件、生活消费用品、教育、游戏、社交网络、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汽车交通、金融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