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同股不同权制度已在香港生效,并实时接受上市申请。小米于本周三递交上市申请,亦即约6月中招股,预期最快可于6月底至7月初挂牌。
这一举动将为“同股不同权”新股打头阵,预料集资至少100亿美元(785亿港元),也是继2010年友邦以来最大型新股。而据消息称,小米已聘请中信里昂证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为其IPO保荐人,所以小米估值可能高达1000亿美元。但是小米最近一次融资是在2014年,当时融资金额为10亿美元,估值为460亿美元,所以小米公司的估值将在6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
另外,在4月末就有消息称,小米在香港上市后,会考虑以 CDR(中国预托证券)在内地上市。但小米在当时针对此消息表示不予置评。
有媒体报道称,小米希望IPO估值达到900-1100亿美元,P/E(市盈率)60倍。
此前有消息指,小米去年预计实现76亿元盈利,利润率6.5%。小米的主营业务包括手机、互联网服务业务、物联网及生活消费产品等。
据悉,小米执行长雷军去年11月已和投资银行进行接洽,且雷军的估值目标2000亿美元也获投行认可。目前小米正准备IPO(首次公开上市),时间则为今年底前。
从去年12月传出的市值800亿美元,到1月初又传出市值2000亿美元,其实小米真正的市值早已呼之欲出,市值将会在1000亿美元左右。
连360市值都能够达到500亿美元,小米上市后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应该也算合理。
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第一次融资时估值为2.5亿美元,如今8年不到,市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增长了400倍,让早期的投资者真是大赚特赚。
但是对于雷军来说,这并不是他的巅峰,8年时间赚400倍算什么?
雷军曾经投资过一家公司,8年时间赚了1000倍!
2007年,雷军好朋友俞永福从联想出来投资创立UC,雷军甩手就投资了三四百万元,占股20%。
2015年阿里以43亿美金(约280亿人民币)收购UC,雷军投资收益近50亿,8年时间投资回报率超过1000倍!
除了UC,雷军天使投资的欢聚时代回报率也是非常惊人。
2005年雷军天使投资欢聚时代100万美元,今年欢聚时代市值超80亿美元。目前雷军仍然拥有欢聚时代约20%的股权,这笔投资价值超16亿美元,投资回报率达到1600倍!
如果以投资回报率来看,欢聚时代和UC才是雷军的巅峰,小米的400倍只能屈居第三!
小米2017年度营收1146.25亿元,经营利润122.15亿元,净利润为亏损438.89亿元。小米计划将30%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电视等核心产品;30%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30%用于全球扩展;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
至于小米上市每股股价是多少,具体数字还得等到小米上市之后才能知道。股票的股价虽然可以预测,但是预测都是不准确的,只是给投资者一个大致的方向罢了。想知道更多股票投资信息和技巧,欢迎大家关注微尚时代网!
2020年5月18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布,纳入“同股不同权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至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选股范畴,对此90%以上人士支持。消息一出,在香港上市的小米、美团、阿里均有望纳入恒指。
关于流通股份认定,一股一票股为流通股,比如小米A类股被视为非流通股。第二上市以香港股本为流通股,比如阿里流通股只按香港股本计算。根据个别第二上市成份股在恒指及国指中的比重设有5%的比重上限,阿里占恒指比重最多为5%。
小米和阿里有多少流通股?
目前小米共计240.567亿股,雷军持有42.546亿股A类股,林斌持有14.113亿A类股。其中,雷军A类股占比64.15%,以此计算,小米A类股66.32亿股,因此,小米日前还有174.25亿股(计算作小米纳入恒指的流通股),按今日收盘价计算,流通股市值为2098亿港元。
阿里巴巴若纳入恒指,流通股将会是多少呢?根据第二上市规则,阿里流通股只按香港股本计算,根据CCASS数据,香港中央结算系统持有47.518亿股,减去花旗持有的32.884亿股,阿里港股股本(流通股)持仓为14.634亿股,目前市值为2971亿港元。
什么是“同股不同权”?
在解释“同股不同权”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同股同权”。
同股同权,就是你拥有公司1%的股份,那你就拥有公司1%的决策权;你拥有50%股份,就有50%的决策权。
《公司法》规定,重大的决策需要多数人同意,所谓的多数人不是指人数,而是指股份,也就是51%以上的决策权。而一些特别重大的决定,需要三分之二,也就是67%以上的决策权。所以就有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股份临界点,一个是51%,一个是67%。
在同股同权的逻辑下,创始人团队想要控制公司,就必须在上市时,持有至少51%的股份。但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创始人团队的股份不断被摊薄,到上市时,创始人持有的股份几乎不可能超过51%,那么如何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呢?
谷歌(Google)公司在美国上市时,就采取了一种“双重股权结构”,也称“AB股”或“同股不同权”。具体来说,就是我发行两种股票,A股和B股,B股的投票权是A股的10倍,谷歌的创始人们持有B股,向证券市场公开发行的是A股。这意味着创始人团队只要持有6.7%的B股,就拥有了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小米成为第一家赴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
2018年7月,小米在香港上市,它也是香港证券市场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小米股票分为A类及B类,B类股票是正常的每股对应1票表决权,A类股票每股对应10票表决权。雷军拥有28%的股份,不到1/3,对应的表决权却高达55.7%,牢牢控制了公司。美团紧随其后,9月上市,成为港交所第二家双重股权架构的公司。不久之后,上海推出的科创板也表示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
港交所为何会修改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的企业在香港上市?因为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香港是否能处理好双重股权结构,关乎香港是否会错过一整代中国上市企业,而不是一两家企业的问题。放开同股不同权以后,港交所马上就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小米和美团两大独角兽都被他们收入囊中了。
“同股同权”vs“同股不同权”
同股同权为的是公平,同股不同权为的是效率。
本质上,其实同股不同权体现着股东群体内部形成了新的劳动分工,理论上当然是可以促进公司的运营效率的。绝大多数股东其实都没有对于控制权的渴望,而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如果通过双重股权架构可以激励创始人团队更多的创造价值,也就可以满足其他股东对于利益的诉求。
一般来说,选择双重股权的公司往往向市场传递出这样的信号:创始人团队对于公司前景具有强烈的信息。牢固的控制权还可以提高创始人团队的抗压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多考虑长期的战略,而不用被市场的短视所绑架。
美国股市最近十年上市的同股不同权公司数量比之前十年增长了三倍,已经占到当期上市公司的15%左右,尤其集中在以互联网、生物医药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里,另外在3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已经有24个接受了同股不同权,尤其是一些新兴经济体比如韩国、墨西哥、巴西、南非,甚至连中国大陆都开始拥抱双重股权,整体上这个制度是个逐步推进的态势。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愿意把控制权让渡给创始人团队?因为当今的商业世界中,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核心人才和货币资本的博弈中,人才逐渐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人力资本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驱动因素。
》》总 结《《
今天,我们从恒生指数公司公布,纳入“同股不同权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至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选股范畴,在香港上市的小米、美团、阿里均有望纳入恒指。
借此,我们也解释了“同股不同权”这个概念,企业在制定“同股不同权”政策时,必须写进公司章程,且章程必须在所在工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私下约定的协议不一定能得到股东的认可。如果对于章程的设计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GBAA的专业团队。
股市中,同股不同权的股票,代表着,这支股票的投票权和收益是分离开的,持有股票的所有人的收益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一部分股东具备投票权,而另一部分不具备投票权,同股不同权也被称为双层股权。
我们都知道,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进行融资,我们购买的股票,同时拥有股票所包含的权益和收益。比如张三开了一家饭店,由于饭店生意好,决定开分店。但是开分店需要大量资金,但是张三的钱不够,于是张三邀请朋友来进行投资,其中部分朋友同意投资,但是要求一部分股权。另一部分朋友需要再仔细考虑。这另一部分朋友在考虑过后,也同意投资,但是张三如果接收了所有的投资,那么自己所持有的股权就太少了,失去了对饭店的控制权。于是张三就决定同股不同权,其中一般股票一股拥有一个投票权,而后加入的股票,则十股拥有一个投票权,但是两类股票的收益相同,这就是双层股权结构。也叫做同股不同权股票。
同股不同权的股票,一般拥有话语权的都是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而没有话语权的是发行给投资者的股票。这样一来,就算股份被很多人持有,管理层仍然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同股不同权是什么意思?
同股不同权,又称为双重股权结构,或AB股结构。意思是管理层试图以少量的资本达到控制整个公司的目的,因此将公司的股票分为高投票权的股票和低投票权的股票两种类型,高投票权股每股具有2-10份投票权,属于B类股。简单说,你的股票一股有一份投票权,而我的股票,一股最多可以有10份投票权,这样尽管咱们拥有的股票数量一样,但是我投票的时候拥有多达10倍的话语权。
通常公司的股权结构属于一元制,那就是所有的股票属于同股同权制度。但在很多发达国家市场的二元制(又称双重股权结构、AB股结构)股权结构中,一般管理层总是希望通过捎了资本来达到控制整个公司的目的,所有将股票分为高低两种投票权,很显然高投票权每股具有2-10票的投票权,称之为B类股,主要由公司管理层控制持有;而低投票权基本上由其他股东持有,基本上是那些1股对应1票投票权,甚至没有投票权,称之为A类股。
总的来说,同股不同权目的就是让管理层掌握公司的控制权,不仅仅是小米属于这种股票制度,包括之前的阿里巴巴也是采用这种股权结构,很显然这种结构利于公司的发展和成长。
作为香港市场中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小米,它的上市引起了各界媒体和相关投资者的关注。2018年7月9日,小米风风光光的在香港交易所的主板上市了。但是,如今三个月过去了,小米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又是如何呢?下面我们一块看一下。
自从7月份上市到如今,小米相对于最高价的市值已经出现了2000亿港元的缩水。许多的投资者感叹:真是跌惨了。在7月9日小米上市的时候,发行价为17港元,上市之后股价一度冲到了22.2港元。就在投资者对小米充满了希望的时候,小米的股价就像一个泄了气的气球一样。一路的下滑,直到昨天的收盘价为12.66港元,市值为2858亿港元。
不知道看到这里,作为小米董事长的雷军会作何感想。当初曾经夸下海口说:“上市首日买入小米的投资者能够赚一倍。”在此时来看,雷军又要食言了。
股票的价格是市场给出的,股价的跌跌不休。也引起了许多券商和机构的关注。最近作为美国知名投资银行的摩根大通就下调了对小米的估值,将小米的目标价格下调至18港元,并将第三季度的盈利调低了6%。
在港股市场的表现固然不佳,但是,小米必然少不了自己的营销。在10月9日,作为小米董事长的雷军就在微博上炫耀称,小米8旗舰版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600万台。但是,针对这一消息,摩根大通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小米的出货量并不会出现太大的提升。因为目前的中国市场正处于4G到5G过渡的阶段,对手机的需求量不会出现明显的上升。
其次,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小米为了出货量,把自己的利润降到了最低。因此,这样很难帮助小米实现较高的利润。在互联网的服务方面,小米网络游戏的转化能力又较差,同样也难以帮助小米实现业绩的增长。
如今,小米的产品可以说让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手机、电视、无人机、平衡车、台灯、插排等,凡是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小米几乎都会有所涉及。甚至目前的小米已经跨界到服装贸易和食品类的领域,让许多的人感到匪夷所思。我们到底把小米看做手机制造商呢?还是一家电商平台呢?作为外人的我们已经越来越看不懂小米了。
当然,我们不需要看懂小米。因为这都是小米每一步的战略。我们也希望小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看清对方,看清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把自己的产品做好。让自己的业绩能够得到更快的增长。到那时,小米的股价翻倍也将会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你好,“同股不同权”,又称“双层股权结构”,是指资本结构中包含两类或多类不同投票权的普通股架构。同股不同权为“AB股结构”,B类股一般由管理层持有,而管理层普遍为始创股东及其团队,A类股一般为外围股东持有,此类股东看好公司前景,因此甘愿牺牲一定的表决权作为入股筹码。
不会。小米是港交所第一支同股不同权的股票,所以也是第一个带有此后缀的。同股不同权指的是同样的股票份额拥有不一样的表决权,不会跌到1元,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3日,于2018年7月9日,正式登录中国香港交易所主板。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