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小米案例版》(刘润(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 uku2
书名: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作者:刘润(著)
豆瓣评分:7.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5-5-1
页数:288
内容简介:【编辑推荐】
1、“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一本讲透“互联网+”的书
在商业环境巨变的今天,小米就是“互联网+”的“达尔文雀”。它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的改变,成为“互联网+”的标杆企业。本书以小米为典型案例,讲述传统企业如何进化。
2、小米人口述“互联网+进化之道”,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赞赏推荐
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德,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洪锋,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黄江吉,小米网售后总监张剑慧,小米网售后高级经理孙波,小米网新媒体总监钟雨飞,小米科技MIUI研发总监李伟星,小米客服高级总监杨京津,小米之家贵阳店长曾鸣,小米科技投资人、晨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刘芹等亲自口述。
【内容简介】
1835年,达尔文周游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十三个小岛上同一种雀的喙部有直有弯,这激发他的思考:物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化。达尔文因此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这种雀也被称为“达尔文雀”。
在商业环境巨变的今天,小米就是“互联网+”的“达尔文雀”。它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的改变,成为“互联网+”的标杆企业。
非常幸运,我和小米公司一直有密切的联系,小米的几位联合创始人、高管和同事也都是我的好朋友。我的研究得到了他们很大的支持,在小米高速成长的繁忙工作中,他们依然特意安排时间接受了我的访谈,让我能非常全面地、解剖式地研究小米这个“达尔文雀”。所以,我要非常感谢我所有的访谈对象:
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
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
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德
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洪锋
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黄江吉
小米网售后总监张剑慧
小米网售后高级经理孙波
小米网新媒体总监钟雨飞
小米科技MIUI研发总监李伟星
小米客服高级总监杨京津
小米之家贵阳店长曾鸣
小米主要投资人、晨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刘芹
如果说,我的上一本书《互联网+战略篇》向传统企业讲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对小米的研究,讲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从小米身上可以学到什么?应该发生哪些进化……最终帮助传统企业成功转型。
【媒体评论】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性已经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小米的崛起是近年中国商界重要事件之一,它的经验对于互联网和制造业的融合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无论对传统制造业还是对互联网企业而言,都是如此。小米如何用“互联网+”改变了手机业?刘润的书中给出了答案。——著名财经作家 吴晓波
作者简介:作为曾经的微软高管,刘润先生离开供职近14年的微软后,创立“上海润米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利用自己多年在IT、互联网业的洞察、经验等,致力于帮助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顺利完成互联网化转型,实现原子和比特的结合。
刘润先生目前服务的机构有:著名香港企业家李家杰先生(清华大学名誉校董、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副主席兼执行董事)私人顾问,海尔集团(全球第一白电品牌)战略顾问,中远国际(中国最大物流集团之一)高级战略顾问,著名风险投资机构晨兴资本(投资过搜狐、迅雷、YY语音、小米等)高级顾问,互联网创业家谢晓先生(荣登《财富》杂志“2012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 )战略顾问等等。
除了工作、公益,刘润先生爱好旅行,徒步过戈壁,环骑过青海湖,到达过珠峰大本营,登上过南极大陆,抵达过北极点,探访过进化岛,并著有畅销书《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人生,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从微软到北极点》,《互联网+战略篇: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等。
文 | AI 财经 社 实习生 孙浪
编 |鹿鸣
在上市一周年之际,小米搬家了。
7月9日,小米新总部于小米赴港上市一周年之际开始启用,当晚举办开园仪式。此前,小米在海淀清河附近的办公区较为分散。每日经济新闻援引小米内部员工透露,新总部能够容纳1.6万个工位,北京地区的小米员工接下来都将陆续入驻。
小米终于像BAT等互联网大公司一样,在北京拥有了自己的总部大楼。早在2015年7月23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就在微博上说到,“小米在北京创业五年,像北漂,首先是银谷大厦,接着是卷石大厦、宏源大厦,再搬到五彩城大厦,又租了五彩城周围四栋楼,几乎一年搬一次!”多次的搬迁,让他对在北京有一个稳定的办公地点有着深深的寄望。
7月9日,小米上市一周年当晚,雷军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股民的愿望还没实现。
股票跌势止不住
7月9日对小米来说是个大日子。无论是2018年7月9日在港股上市,还是2019年7月9日北京新总部开园,都是小米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但是,上市这一年间,小米的股价却是一路狂跌。雷军在当日盘后庆功宴上说出的:“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还言犹在耳,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股价遭到腰斩。
截至7月9日收盘,小米集团收跌1.14%,报收9.50港元,市值2283.78亿港元。相较于17港元的发行价,一年时间,小米股价跌幅高达44.12%。 与2018年 7月18日小米最高市值5291.7亿港元相比,蒸发了3007.9亿港元。
这样的对比使得小米在资本市场的处境显得十分尴尬。据媒体报道,小米的上市吸引了大佬们纷纷为其站台。继李嘉诚、马云、*以个人名义认购小米股票后, 财经 媒体人吴晓波也发文称买入20万美元小米股票,小鹏 汽车 创始人何小鹏更表示以个人资金从二级市场认购了1亿美元小米股票,美的集团也表示持有小米近1亿股。
但是这并没有为小米赢得资本市场的信心,其股价依然一路下行。
据搜狐 财经 报道,小米集团为提振股价,于今年初发起首轮回购。1月17日至1月22日间,小米集团先后3次回购1997.22万B类股份,耗资近2亿港元。
自6月3日起,小米集团再次启动了第二轮股票回购。当天,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公开市场购回1102.94万股B类股份,平均价为每股B类股份约9.0492港元。随后,在接下里的一个月内,小米集团先后进行了19次股票回购。
但是就目前小米的股价形势来看,今年以来的这22次股票回购行为并未对小米的股价产生良好效益。
还有一起是在6月19日,据美国 科技 媒体The Verge报道,小米在西班牙的宣传图被指剽窃3D艺术家彼得·塔卡(Peter Tarka)的三件作品,并将这三件3D作品揉合成一幅新的宣传海报图,用以在西班牙推广公司的设备。而卡塔也在他的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他100%确信小米使用了他的作品。
对此小米依然马上做出回应称,在调查了艺术家彼得·塔卡(Peter Tarka)对小米西班牙网站误用其作品的评论后,我们已经确定,一名设计师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塔卡的设计。小米已经从网站上删除了相关内容,并决定立即解雇这名员工。
物联网促新发展
尽管股价在跌,但小米还是一家挣钱的企业。财报显示,2018年,小米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52.6%,经调整后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59.5%。
2019年初,小米宣布拆分出Redmi,从而解开性价比束缚。雷军找来了金立集团原总裁卢伟冰操刀红米。让红米专注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而小米专注中高端和新零售。
在2019年1月的小米年会上,雷军宣布启动“手机+AloT”双引擎战略,这意味着小米战略从“铁人三项(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撑起十亿估值”替换为“手机+AIoT”。
智能手机业务是小米收入的大头,营收占比达六成以上。2018年,小米在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保持大幅增长。据IDC数据显示,小米手机出货量为1.226亿台,市场份额为8.7%,出货量同比增长33.2%。
但是根据Canalys于2019年4月公布的数据,小米位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第四名。2019年一季度,华为在中国市场份额为34%,OPPO和VIVO分别为19.1%和17.1%,小米则为11.9%;并且小米出货量同比上年下滑13%。
由于市场的饱和,智能手机无法支撑小米的高速发展。所以物联网成为了小米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米的优势在于,它有丰富的生态链产品,除了卖手机,也有其他硬件产品的销量。一位江苏的小米旗舰店负责人曾对AI 财经 社透露,他们店里的收入60%来自手机,40%来自于生态链产品。多位经销商认为,小米的硬件生态链产品目前还无法被其他家超越。
数据显示,"IoT与生活消费品"也就是小米物联网生态产品2018年收入438亿元,同比增86.9%。增长来自于智能电视、米家扫地机器人、小米手环等生态链产品的需求的快速增加。
在过去一年,小米频繁进行架构调整,据AI 财经 社粗略统计,仅在公司架构上,小米过去一年进行了7次调整。
朝着女性前进
小米的手机业务也发生了改变。2019年4月15日,小米接收了美图的手机业务。随后,7月2日,小米发布了面向女性用户的小米CC9系列,主打拍照和设计。意在解决小米手机使用者性别失衡这一问题。为此,雷军甚至在小红书上注册了账号,用来向女性用户宣传CC9系列。
据新浪 科技 报道,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行业报告显示,小米手机用户中,有近七成为男性,女性用户占比仅30%。这与OV的五五分形成鲜明对比,甚至一直给外界留下用户大多为男性商务用户的华为,其男女用户比例也达到了四六分。
因此,小米CC9系列手机的发布,对小米的手机的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影响。
前两天去听了吴晓波老师的一个讲座,可能对于我们学金融的同志们来说,这个名字一点都不陌生。还记得大二的时候,金融学老师让我们每个人研究一个经济学家或者经济评论家,每个人报一个名字还不能重复。当时我手慢,“吴晓波”老师被人抢走了,最后报了了徐小明老师的名字。呵呵~
这几天朋友圈陆续有同学或朋友问我,你听讲座都听了些啥啊,和我们分享一下。其实说自己是金融学毕业的,实际上,我也没比没学过经济的好多少,也就是个半吊子。只是既然看了,也留点什么吧,省的过两天就全忘了。呵呵~
可能有些人觉得经济学家都是在吹牛逼,看起来什么都讲了,实际上什么都没讲。其实我认为可能是关注点的不同,人们更想了解的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产业模块,更直接点的就好像那天坐在我旁边的一个贵妇,一边听一边抱怨,说了半天也没说能不能买房子能不能买股票啊!对于这种,我也只能说句,呵呵~~
老百姓大多数想了解个体,也就是微观经济,而研究微观经济必须是以整个宏观经济为前提的。打个比方,世界上的钱就那么多,如果把各个产业和市场比作篮子。那钱不在这个篮子里,肯定就在那个篮子里。这个篮子里多了,必然那个篮子里就要少。这就是资本的流动,也就是经济学长期研究的课题。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