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 财经 社 实习生 孙浪
编 |鹿鸣
在上市一周年之际,小米搬家了。
7月9日,小米新总部于小米赴港上市一周年之际开始启用,当晚举办开园仪式。此前,小米在海淀清河附近的办公区较为分散。每日经济新闻援引小米内部员工透露,新总部能够容纳1.6万个工位,北京地区的小米员工接下来都将陆续入驻。
小米终于像BAT等互联网大公司一样,在北京拥有了自己的总部大楼。早在2015年7月23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就在微博上说到,“小米在北京创业五年,像北漂,首先是银谷大厦,接着是卷石大厦、宏源大厦,再搬到五彩城大厦,又租了五彩城周围四栋楼,几乎一年搬一次!”多次的搬迁,让他对在北京有一个稳定的办公地点有着深深的寄望。
7月9日,小米上市一周年当晚,雷军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股民的愿望还没实现。
股票跌势止不住
7月9日对小米来说是个大日子。无论是2018年7月9日在港股上市,还是2019年7月9日北京新总部开园,都是小米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但是,上市这一年间,小米的股价却是一路狂跌。雷军在当日盘后庆功宴上说出的:“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还言犹在耳,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股价遭到腰斩。
截至7月9日收盘,小米集团收跌1.14%,报收9.50港元,市值2283.78亿港元。相较于17港元的发行价,一年时间,小米股价跌幅高达44.12%。 与2018年 7月18日小米最高市值5291.7亿港元相比,蒸发了3007.9亿港元。
这样的对比使得小米在资本市场的处境显得十分尴尬。据媒体报道,小米的上市吸引了大佬们纷纷为其站台。继李嘉诚、马云、马化腾以个人名义认购小米股票后, 财经 媒体人吴晓波也发文称买入20万美元小米股票,小鹏 汽车 创始人何小鹏更表示以个人资金从二级市场认购了1亿美元小米股票,美的集团也表示持有小米近1亿股。
但是这并没有为小米赢得资本市场的信心,其股价依然一路下行。
据搜狐 财经 报道,小米集团为提振股价,于今年初发起首轮回购。1月17日至1月22日间,小米集团先后3次回购1997.22万B类股份,耗资近2亿港元。
自6月3日起,小米集团再次启动了第二轮股票回购。当天,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公开市场购回1102.94万股B类股份,平均价为每股B类股份约9.0492港元。随后,在接下里的一个月内,小米集团先后进行了19次股票回购。
但是就目前小米的股价形势来看,今年以来的这22次股票回购行为并未对小米的股价产生良好效益。
还有一起是在6月19日,据美国 科技 媒体The Verge报道,小米在西班牙的宣传图被指剽窃3D艺术家彼得·塔卡(Peter Tarka)的三件作品,并将这三件3D作品揉合成一幅新的宣传海报图,用以在西班牙推广公司的设备。而卡塔也在他的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他100%确信小米使用了他的作品。
对此小米依然马上做出回应称,在调查了艺术家彼得·塔卡(Peter Tarka)对小米西班牙网站误用其作品的评论后,我们已经确定,一名设计师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塔卡的设计。小米已经从网站上删除了相关内容,并决定立即解雇这名员工。
物联网促新发展
尽管股价在跌,但小米还是一家挣钱的企业。财报显示,2018年,小米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52.6%,经调整后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59.5%。
2019年初,小米宣布拆分出Redmi,从而解开性价比束缚。雷军找来了金立集团原总裁卢伟冰操刀红米。让红米专注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而小米专注中高端和新零售。
在2019年1月的小米年会上,雷军宣布启动“手机+AloT”双引擎战略,这意味着小米战略从“铁人三项(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撑起十亿估值”替换为“手机+AIoT”。
智能手机业务是小米收入的大头,营收占比达六成以上。2018年,小米在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保持大幅增长。据IDC数据显示,小米手机出货量为1.226亿台,市场份额为8.7%,出货量同比增长33.2%。
但是根据Canalys于2019年4月公布的数据,小米位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第四名。2019年一季度,华为在中国市场份额为34%,OPPO和VIVO分别为19.1%和17.1%,小米则为11.9%;并且小米出货量同比上年下滑13%。
由于市场的饱和,智能手机无法支撑小米的高速发展。所以物联网成为了小米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米的优势在于,它有丰富的生态链产品,除了卖手机,也有其他硬件产品的销量。一位江苏的小米旗舰店负责人曾对AI 财经 社透露,他们店里的收入60%来自手机,40%来自于生态链产品。多位经销商认为,小米的硬件生态链产品目前还无法被其他家超越。
数据显示,"IoT与生活消费品"也就是小米物联网生态产品2018年收入438亿元,同比增86.9%。增长来自于智能电视、米家扫地机器人、小米手环等生态链产品的需求的快速增加。
在过去一年,小米频繁进行架构调整,据AI 财经 社粗略统计,仅在公司架构上,小米过去一年进行了7次调整。
朝着女性前进
小米的手机业务也发生了改变。2019年4月15日,小米接收了美图的手机业务。随后,7月2日,小米发布了面向女性用户的小米CC9系列,主打拍照和设计。意在解决小米手机使用者性别失衡这一问题。为此,雷军甚至在小红书上注册了账号,用来向女性用户宣传CC9系列。
据新浪 科技 报道,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行业报告显示,小米手机用户中,有近七成为男性,女性用户占比仅30%。这与OV的五五分形成鲜明对比,甚至一直给外界留下用户大多为男性商务用户的华为,其男女用户比例也达到了四六分。
因此,小米CC9系列手机的发布,对小米的手机的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影响。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雷军投不到——消费型机器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作者 I 张继文 刘福娟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这是一笔低调到几乎被遗漏的投资。
起源是一则工商变更——投资界从天眼查APP获悉,佛山市星曼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 星曼 科技 )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关联公司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成立于2017年的星曼 科技 ,旗下主要产品是一款足浴机器人。
此前,小米也投过一家扫地机器人公司—— 石头 科技 ,这也是小米 历史 上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当初,石头 科技 创始人昌敬第一次和小米团队谈的时候,除了想法什么都没有,后来花了42天做出Demo打动了雷军。截至8月11日,石头 科技 最新市值809亿。
至此,从扫地机器人到足浴机器人,乃至眼下火热的美容仪……雷军缔造了一张硬核的投资版图。这里有一组惊人的数据:截至一季度末,小米共投资超过320家公司。如果加上小米旗下各个产业基金的投资,粗略估计,其实小米已经投资了400多家企业。
你没有看错
小米,刚投了一家足浴机器人公司
雷军又出手了。
投资界从天眼查APP获悉,8月10日,佛山市星曼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曼 科技 )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关联公司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企业注册资本由1000万人民币增加至1250万人民币。
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呢?资料显示,星曼 科技 成立于2017年4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体的互联网创新型公司,主要产品有智能足浴机器人、按摩椅、小型按摩器。需要明确的是,星曼 科技 的“智能足浴机器人”便是大家常见的“泡脚桶”。
为什么要做一款泡脚桶? 星曼 科技 的创业故事始于一位母亲 。作为公司创始人,刘军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和大多数人一样,刘军一直在外闯荡,希望拼出一番事业。凭借自己的努力,他在一家大型家电企业从一名普通职员一路做到高层。但刘军一直挂念在家的母亲,为了孝敬她,他买了当时一款高档的足浴器寄回老家。
一次回家探亲时,他看到母亲洗完脚后还要弯着腰把水搬到洗手间倒掉,同时,还需要清理死角。他意识到,虽然足浴器使用前特别舒服,但用完后的清洗过程过于繁琐,这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个负担。
这让刘军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开发一款既安全舒适,又便于清洁的足浴器呢?说干就干。回到佛山后,刘军毅然辞掉高薪工作,开始了创业生涯。
2017年,星曼 科技 正式成立。 经过一年时间的技术打磨,HITH高端足浴机器人ZMZ—S1 在小米有品上首发。随后几年,星曼 科技 的产品相继入驻小米有品、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等平台。
目前,星曼 科技 的核心研发团队有20多人,包括基础研究、结构设计、电路控制、材料工艺等方面,拥有领先行业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近60项,软件著作权专利4项,外观专利13项。官网显示,公司目前配置的产品评价和测试实验室通过了ISO9001认证。此外,在2020年,公司还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此前,小米 历史 上最成功的投资之一也是来自机器人——石头 科技 ,一家扫地机器人。该公司成立之初,创始人昌敬为融资奔走,机缘巧合下获得了小米的投资,成为小米生态链的一员。上市当天,雷军还特意发文祝贺。截至8月11日,石头 科技 最新市值809亿。
从机器人到美容仪
这是小米“硬核”投资版图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雷军投不到。
今年7月30日,高性能四足机器人研发商 宇树 科技 完成千万美金的A轮融资,顺为资本为领投方。成立于2016年,宇树 科技 此前曾完成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祥峰投资中国基金、初心资本跟投的 Pre-A+ 轮融资。
这是一个始于大学校园的创业故事。 宇树 科技 CEO王兴兴在上海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发出一个名为XDog的小型四足机器人,这段机器人研发经历也为他后来创业埋下了种子。硕士毕业后,王兴兴在大疆仅工作了几个月,便辞职创办了宇树 科技 。
他曾口出狂言, 不仅要做成中国的波士顿动力,而且还要比波士顿动力更大更强。 创业5年时间里,王兴兴一直在寻找四足机器人落地的最佳路径。“不超过5年你在大街上或者很多地方都能看见有人跟四足机器人一起逛街,做一些休闲 娱乐 活动;还比如在危险作业区,如一些建筑工地、消防场所,甚至化工厂都会有它的身影。”王兴兴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与此同时,另一家消费级机器人公司也走进雷军的投资版图——7月20日, 可以 科技 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融资,小米集团、顺为资本领投,老股东源码资本、蓝驰创投跟投。
资料显示,可以 科技 成立于2014年,这是全球第一家做模块化机器人平台的公司。可以 科技 的团队成员来自于具有海外背景的研究所、高校,用CEO杨健勃的话形容,就是一群痴迷于机器人的专家,“希望让艺术和 科技 的结合,给每一个家庭带去工业级别的消费机器人。”
谈到小米的投资和合作,杨健勃表示可以 科技 会深度与小米合作,将公司在机器人技术、消费机器人产品设计的优势,和小米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渠道供应链的优势结合起来开发机器人产品。最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和小米的合作,能够让千千万万的人感受到神奇的元宇宙世界。
同样在7月,雷军看似一笔不经意的投资,继续拓展了机器人版图的边域——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联手领投了一家 美容仪公司inFace 。创立于2017年的inFace,是小米生态链公司米谷智能旗下个人家用美护品牌。成立4年时间里,米谷智能的产品线包括直发梳、脱毛仪等毛发类产品、洁面仪等皮肤类产品以及射频仪、美眼仪等抗初老产品
令人惊讶的是,这已经是小米今年投的第三家美容硬件公司,此前还投了研发生发帽的可思美和推出洗脸仪的氧芬。擅长做硬件的雷军,为何180度大转弯,赚起了女生的钱?
一位来自上海的机器人创业者说道,机器人的某些功能可以拆解开来,可以更开放地用到家电上。未来智能家电与家用机器人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智能家电就是机器人。
美容仪、生发帽、扫地机器人、平衡车、四足机器人……小米的机器人版图缓缓展开。或许无所不能的机器人还需漫长的等待,但智能化的机器人却悄然走进千家万户。
投出了400家公司
雷军:“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
除去创业者的身份,雷军投资圈也缔造了不少传奇。
早在2004年,雷军忍痛将卓越网卖给了亚马逊后,专心做起了天使投资人。这些年,欢聚时代、迅雷、世纪互联、掌趣 科技 、无忧英语、拉卡拉……雷军通过投资人的身份已经控股或参股过太多的公司了,甚至有人给雷军冠以“ 董事长专业户 ”的称呼。
从顺为资本、到小米集团和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再到最近成立的小米私募股权基金。在雷军的领导下,一个庞大的投资版图正在强势崛起。
小米2021年Q1财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小米共投资超过320家公司。如果加上小米旗下各个产业基金的投资,粗略估计,其实小米已经投资了400多家企业。梳理下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 以小米生态链为主的战略投资 ,另一类是 以供应链为主的产业投资 。
“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在昨晚的年度演讲中,雷军分享了多年生涯的真实感受。此外,他细数了小米创业过程中的艰难时刻和选择,其中上市破发的故事最令人动容。
“所有人都期待小米开盘后暴涨,但谁也没有想到,一开盘,破发了!当时,大家全懵了。破发,就是股价低于发行价了,就是IPO投资者全部亏了。这是非常难堪的一件事。”
“那段时间,我的情绪非常低落,特别不愿意见投资者。有位投资者,指名一定要见我。
刚见面,她就毫不客气地说,‘你们小米让我亏了这么多钱,真的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干的?’
接着,从战略到产品再到管理,把我们当小学生,数落了一个多小时。我衬衣都湿了。
会后,我一个人在会议室呆了很久。那一刻,我非常绝望。”
痛定思痛后,雷军依然对自身的价值坚定自信,选择了用36亿港币的真金白银回购股票。直至2020年7月10日,小米股价涨回IPO发行价17港币。2021年1月4日,小米收盘价34港币。让IPO投资者赚一倍,雷军当年的诺言终于兑现了。
小米迈入下一个十年,机器人一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演讲的最后彩蛋环节上,雷军特意带来了小米旗下首款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工程 探索 版,它汇集了小米成立以来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全方位的技术积淀,是小米工程师文化和开源精神的结晶。
雷军最后动情地总结 :小米的梦想是“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 科技 带来的美好生活”,这条路注定漫长而坎坷。但方向对了,路就不怕远。有全球几亿米粉的一路同行,我们坚信,一定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如今,52岁的雷军还在追梦。正如他所说,“我不是天才,也不是什么劳模,更不是什么战神,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追求梦想,做自己热爱的事业”。
对于此次回购,小米表示,股份购回可展示公司对自身业务展望及前景充满信心,且最终会为公司带来裨益及为股东创造价值。公司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支持回购同时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雷军这回可能是真的急了!9月3日,小米集团(01810)发布自愿公告称,小米董事会将行使此前股东大会授予的股份回购权利,在权利有效时间段内,将按照不超过120亿港元总价,不定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
小米集团表示,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及“智能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的推动下,小米集团以股份购回表达对现时及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本公司将继续提供“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相信该价值定位在现时市场状况下会更具竞争力。
小米为何会在这个时候急推回购,这一计划又是否能够提振市场信心呢?分析人士认为,小米集团在香港上市之后,虽然业绩表现还不错,但股价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当中,当前8.35港元的股价相比17港元的发行价已经腰斩。近期更是报出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减持股票的消息。若没有上述回购计划,小米集团的股价可能还很难止住。那么,小米集团究竟值多少钱呢?从业内研究机构的研报来看,近期有机构给出了最高22港元的目标价。
小米急推回购之谜近期的小米集团虽然股价低迷,但却在不断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董雷赌约、不回A股、总裁减持,这不今天又出了一个重磅回购。9月3日,小米集团(01810)发布自愿公告称,小米董事会将行使此前股东大会授予的股份回购权利,在权利有效时间段内,将按照不超过120亿港元总价,不定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受此利好刺激,小米集团在港股价摆脱近期低迷走势,开盘之后大幅上扬,最多时反弹近7%。
小米急推120亿港元回购可能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一是小米上市之后,最高价曾达到22.2港元,以其总股本240亿计算,总市值达5328港元。但近期小米的股价跌至最低8.28港元,市值跌破2000亿港元,也就是说去年7月初上市的小米集团在过去不到14个月的时间里,市值蒸发了3300亿。要知道,小米刚上市的时候,其掌门人雷军曾说,小米的估值可达2000亿美元。当估值的预期差来到如此之大的时候,小米的选择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个原因是,近期出现了一个非常不利于小米股价的事情,那就是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在如此低的位置减持股份。根据港交所信息披露,林斌于发布二季度财报后连续三日卖出共计4130.34万股小米股份,售出均价分别为每股9.07港元、8.92港元和8.92港元,套现约3.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超3.4亿元。林斌此次出售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48%,其持股比例从11.67%减少至11.47%。事后,林斌虽然承诺未来一年之内不再减持股份,但林斌此举却可能打击了市场信心。
有观察人士认为,林斌此举类似于2018年3月腾讯控股总裁刘炽平。当时,刘减持股腾讯控股股份,此后该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还有北京的资管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林斌在这价位减持股份,是对雷军的不信任,还是对小米未来前景的担忧,目前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举对多头的打击非常大。
除了林斌出售股票,根据港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小米主要股东晨兴资本也于7月4日向基金各GP及LP配发小米集团合计约1.11亿股B类股份,此次配股可视为各GP及LP将其在基金权益兑换为小米集团的股票。有专业人士认为,晨兴资本在此次交易中获得基金权益,此举是股票转让的行为。也许正是出于对股价前景的担心,雷军才会在此刻推出重磅回购计划。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