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期还剩不到一周结束之时,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府再次对中国企业伸出黑手,将9家中国企业列入“与中国军方相关”的黑名单中。
要知道,美国政府其实前期已经将很多中国企业判定为军方企业而加入该清单之中了,其中绝大多数主营业务与军事一毛钱关系没有,比如前一阵因为被加入清单而被迫从美股退市的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但这一次,非常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 安安静静做手机、做家用电器,没有核心芯片自研、主要做产品、做营销的小米,竟然尼玛也被加入清单了 ,十分令人费劲。
小米到底与中国军方有什么联系?网友们冥思苦想也不得其解,只能得到以下猜测:
1、雷军的名字中有军。
2、小米+步枪。
3、中国军人有用小米手机的。
4、小米给中国军队提供充电宝了。
总之,不管你如何解释说我不是,美国政府说是就是。所以,看似完全人畜无害甚至在国内 科技 公司里与美国关系非常好经常能拿到美国高通公司最新产品首发的小米,就这样被莫名其妙的加入了“军方清单”。
对此,小米集团也发布了澄清公告,称自己完全并非为中国军方拥有、控制或关联方,更不可能是军方公司。
不过,事已至此,澄清也没用了。作为港股上市公司的小米,今天股价暴跌10%以上,让其今年气势如虹的股价走势出现跳楼姿态。
那么小米被加入“黑名单”对其自身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美国政府其实有很多种黑名单, 此次小米被加入的黑名单并非华为被加入的“实体清单”。 被加入“中国军方企业黑名单”后,直接后果就是美国政府将禁止美国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持有该公司的股票,否则将会被重罚。
对于小米来说还好一点毕竟小米是在港股上市,而如果是在美股上市,影响将更为严重,参考三大运营商,后果将是被直接强行退市。
不过,作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国际公司,小米目前是有大量外资尤其是美国投资者的持股的:
路透社称,根据相关投资禁令, 美国投资者需在今年11月11日前出售所持「黑名单」公司的股份 。也就是说,2021年,小米将面临巨大的股票抛压,对于股价来说,当然是非常负面的影响。
其次,如果被加入了“中国军方企业黑名单”,那么说明你已经进入美国政府的监控范围,而之后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将你加入更高层次的“实体清单”。比如中芯国际,就是先被加入“军方企业清单”,之后几个月又被公布加入了“实体清单”。
而对于小米来说,一旦被加入全球供应商都会对你断供的“实体清单”,那么可以说是灭顶之灾。因为小米的主营业务:手机业务中, 进口元器件比例极高 。
以小米10为例,根据tech insights对小米10的拆机,小米10的27个核心芯片中16个采用美国高通产品, 其整体核心元器件来自美国供应商比例达到90% ,而剩下的供应商也主要是韩国的三星。
而从手机成本来看, 小米10成本90%都来自美国和韩国供应商 。国产供应商为其提供的元器件成本不足6%。
相比之下,华为Mate 30超过50%芯片来自其海思自研。所以说,如果被加入“实体清单”对于小米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华为,而华为如今都已经因为“实体清单”影响导致手机业务陷入泥淖、并不得不卖掉荣耀业务,而小米如果一旦被加入“实体清单”,后果只会更严重。
其实,小米并非一直没有自研芯片。在2017年的2月28日,小米曾经发布了自研芯片澎湃S1,成为当时除了iPhone、华为和三星,第四家拥有自主研发芯片的手机公司。在同一时间,搭载澎湃S1的小米5C上市。
不过,后来小米在澎湃S2的研发上出现困难,至今没有推出第二代产品,不过在经历此次事件后,相信小米会开始严肃思考自研芯片的重要性了。
当然,除了对小米自身的影响,此次小米被拉黑对于国内 科技 企业的影响来说是更为深远的。
因为,连与美国供应商关系极好、主营业务完全对美国核心技术没有任何冲击的小米都能被拉黑,还有谁不能被拉黑呢?
要知道,之前抖音、微信们也只是被禁止在美国开展业务,而对其投融资、技术采购没有任何影响,而小米此次的封禁明显更进一步。
所以,是不是以后因为中国军方也有人用微信、中国军方也有人用淘宝的原因,美国政府会继续将腾讯、阿里、京东们随意拉入各类黑名单中呢?
虽然特朗普任期即将结束,但谁也说不好美国政府未来对国内企业的政策会不会反而越来越趋紧。
因此,这么看来,在国内任何与 科技 沾边的企业都可能会被美国拉黑的背景下,茅台还真尼玛是稳啊,一掌握酿酒核心技术不需要海外供应商,二不缺钱不在海外上市,三服务市场全在中国。
所以还是利好茅台吧。
雷军这回可能是真的急了!9月3日,小米集团(01810)发布自愿公告称,小米董事会将行使此前股东大会授予的股份回购权利,在权利有效时间段内,将按照不超过120亿港元总价,不定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
小米集团表示,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及“智能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的推动下,小米集团以股份购回表达对现时及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本公司将继续提供“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相信该价值定位在现时市场状况下会更具竞争力。
小米为何会在这个时候急推回购,这一计划又是否能够提振市场信心呢?分析人士认为,小米集团在香港上市之后,虽然业绩表现还不错,但股价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当中,当前8.35港元的股价相比17港元的发行价已经腰斩。近期更是报出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减持股票的消息。若没有上述回购计划,小米集团的股价可能还很难止住。那么,小米集团究竟值多少钱呢?从业内研究机构的研报来看,近期有机构给出了最高22港元的目标价。
小米急推回购之谜近期的小米集团虽然股价低迷,但却在不断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董雷赌约、不回A股、总裁减持,这不今天又出了一个重磅回购。9月3日,小米集团(01810)发布自愿公告称,小米董事会将行使此前股东大会授予的股份回购权利,在权利有效时间段内,将按照不超过120亿港元总价,不定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受此利好刺激,小米集团在港股价摆脱近期低迷走势,开盘之后大幅上扬,最多时反弹近7%。
小米急推120亿港元回购可能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一是小米上市之后,最高价曾达到22.2港元,以其总股本240亿计算,总市值达5328港元。但近期小米的股价跌至最低8.28港元,市值跌破2000亿港元,也就是说去年7月初上市的小米集团在过去不到14个月的时间里,市值蒸发了3300亿。要知道,小米刚上市的时候,其掌门人雷军曾说,小米的估值可达2000亿美元。当估值的预期差来到如此之大的时候,小米的选择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个原因是,近期出现了一个非常不利于小米股价的事情,那就是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在如此低的位置减持股份。根据港交所信息披露,林斌于发布二季度财报后连续三日卖出共计4130.34万股小米股份,售出均价分别为每股9.07港元、8.92港元和8.92港元,套现约3.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超3.4亿元。林斌此次出售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48%,其持股比例从11.67%减少至11.47%。事后,林斌虽然承诺未来一年之内不再减持股份,但林斌此举却可能打击了市场信心。
有观察人士认为,林斌此举类似于2018年3月腾讯控股总裁刘炽平。当时,刘减持股腾讯控股股份,此后该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还有北京的资管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林斌在这价位减持股份,是对雷军的不信任,还是对小米未来前景的担忧,目前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举对多头的打击非常大。
除了林斌出售股票,根据港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小米主要股东晨兴资本也于7月4日向基金各GP及LP配发小米集团合计约1.11亿股B类股份,此次配股可视为各GP及LP将其在基金权益兑换为小米集团的股票。有专业人士认为,晨兴资本在此次交易中获得基金权益,此举是股票转让的行为。也许正是出于对股价前景的担心,雷军才会在此刻推出重磅回购计划。
12月21日,港股小米集团股价持续大涨,峰值股价甚至一度高达30.250港元,创历史新高。发稿时小米股票为30.050港元,市值达到了7555.80亿港元。
在上市初期,小米集团的股票长期处于下跌趋势。尤其是在2019年尾到2020年初,单股曾跌至8港元左右,仅有首发价的一半,不被各大机构看好。因此,许多人选择抛售小米股票。在小米10系列发布之后,小米股票开始回升,并且快速回到了首发价。
小米股票发行价为:港股: 17港元 ,位于17至22港元招股区间低端。 小米集团(1810HK)于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7港元,期间最高曾达到22.2港元。
而且,小米自打上市以来股价就一直属于下跌状态,甚至刚发行就直接破发,但是时隔了两年后的现在,小米的股价处于抑制在上涨的状态,7月9号在向更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在开盘之初就惨遭破发,相比发行价直接下跌了2.35%达到了16.6港元,且在两年间频繁下跌,而最近小米又重回发行价,小米的股价也迎来了回暖。小米在疫情发生后的3月19日触达9.2港元底部,自6月30日收盘12.84港元以来,小米连续8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30%。
另外,跌破发行价最大的因素是手机市场小米的表现并不好,占据大部分营收的手机硬件业务拖累了股价。当时小米9等新机的市场表现很一般,小米MIX AlphaPPT发布一年后也没了消息,米家都撤下了展示柜。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国内智能机市场整体低迷,但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统计指出,虽然第一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受到疫情影响整体下滑,但小米逆势增长,且出货量在全球五大厂商中同比增速最快。
拓展资料:此前,中信证券上调了小米目标价至36港元,这是小米上市以来,获得的全市场最高目标价。以小米目前的增长趋势来看,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不是问题。小米股价涨3.92%报价34.5港元,目前总市值为8674.71亿港元。至此,小米股价较发行价17港元已翻倍,实现了上市承诺。小米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其向全球发售21.8亿股(其中包括14.34亿股新B类股份和7.45亿股销售股份),发售结构为95%国际发售(20.7亿股),5%香港公开发售(1.09亿股),发行价格区间为17港元-22港元。
小米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后,股份上涨了。
8月27日开盘,小米集团港股股票一度大涨超过7%,达到20.85港元的一年最高价。截至8月27日10时24分,小米股价报20.4港元,总市值5077亿港元,突破5000亿港元大关。
8月26日晚盘后,小米集团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及二季度财报。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032亿元,同比增长7.9%,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57亿元,同比略降0.7%。其中,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535亿元,同比增长3.1%,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34亿元。
扩展资料
小米的境外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44.9%:
小米在财报中指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小米的境外市场收入还是实现了10%的增长,达到人民币240亿元,占总收入的44.9%。
小米还援引Canalys的数据指出,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已在全球总共50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前五,在2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财报分析会上,小米总裁王翔也透露,小米手机业务已经在印度、西班牙、乌克兰、波兰、希腊、白俄罗斯、缅甸7个市场取得市占率第一,另外在法国、俄罗斯等6个市场取得份额第二。
参考资料来源:新京报-财报超预期,小米股价一度大涨超7%,市值突破5000亿港元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在小米整个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个节点,未来如何健康持续的走下去才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盈利能力上。总体上来看,小米的硬件业务利润很低,即使是加上众多的生态链企业,靠硬件业务很难支撑起他现在的市值,投资人也不傻。不过好在小米将自己的定义为互联网企业,如何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将是未来最重要的事情。
小米的发展壮大更多的还是风口使然,但是风口过后大家比拼的就是实力,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是红海一片,随着华为、OV这样的传统大厂的崛起,小米开始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旗舰机的销量上,小米已经开始落后,小米销量的大部分都是在依靠低端市场的红米在苦苦支撑,而随着消费升级不断深入,低端市场并不是一个增量市场,上升的空间毕竟有限。
当然对小米来说,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凭借着这么多年的努力,只要保持目前的优势,同时加大对于核心技术的投入,假以时日仍然有弯道超车的机会,但问题就在小米愿不愿意去做价值上的投入,毕竟和华为甚至是OV相比,小米和他们在核心技术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当然小米最大的竞争力还是在于营销的手段和庞大的米粉支持。
在登录资本市场,实现证券化之后的小米,如果能够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相信未来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结果,毕竟到目前为止,小米的所有产品都带有很深厚的苹果色彩。长此以往,必将失去的核心竞争力。我相信小米的管理层必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资本市场的助推下,小米必将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产品。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