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票上市即破发,市值蒸发4000多亿后,雷军再次遭受重击,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3-03-09 18:47:24 证券 xialuotejs

怎样买小米股票

小米股票购买指南:

对于想买小米股票的朋友,如何才能参与投资小米呢?对于大陆的朋友,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开通港股通,不过这个门槛比较高,需要有50万以上的资产,并且小米没有纳入港股通标的时候是不能通过港股通购买的。

第二种方式稍微复杂一些,找一个香港券商开户,现在有很多互联网券商,在网上可以直接开通港股交易,唯一复杂的就是往户里转外汇,会受到外汇管制。

第三种方式最简单,选择一些投资小米的基金,申购基金就可以了。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小米只会是这个基金持仓的一部分。

拓展资料:

2018-07-09  小米集团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1810)。

据悉,小米香港 IPO 发行价为 17 港币(约合 14.3 人民币),估值达 543 亿美元(约合 3605.3 亿人民币),跻身「有史以来全球科技股前三大 IPO」,同时也是香港资本市场第一起「同股不同权」试点。

不过,小米上市首日开盘便遭破发,开盘价报 16.6 港币(约合 14 人民币),跌 2.35%。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上市前一天的公司内部信《明天,让我们一起见证伟大时刻!》中提到,小米于 2010 年在中关村银谷大厦创办之初,仅有 13 名员工,但如今已有约 19000 名员工;截至 2017 年,公司总营收已经达到了 1146 亿元,同比增长 67.5%,2018 年一季度同比增长达 85.7%;截止 7 月 8 日,小米共有超过 7000 名员工持有公司股票或期权。

此外,雷军还透露,小米的首个产品 MIUI 在推出时仅有 100 名用户,而截止目前,MIUI 的月活用户数已达 1.9 亿。

市值蒸发4000多亿后,雷军再次遭受重击,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都要从雷军接连退出多家小米关联的子公司,卸任自己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的身份说起。雷军退出小米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雷军卸任的这些公司,其中包含了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东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等。这一下子可以说把小米手机等其他电子产品相关的公司全部卸任退出了。

加上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司马南怒怼联想事件,柳传志被推上风口浪尖,打上了卖国贼的标签。而此前雷军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的偶像是柳传志,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管理公司的技巧,两件事结合在一起,雷军这些卸任的举动就不得不让人引发联想。他这是准备跑路了吗?难道要跟进自己的偶像准备投身美国,网络上不少人为雷军卸任的事情对他骂声不断。

其实雷军只是卸任了和小米有关联的子公司,小米集团和小米科技这些总公司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依旧还是雷军。小米公关部的总经理回应:这只是正常的人事调动,雷总后面是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去放在造车创业上。小米官方的回应是很正常的,也在意料之中,这是所有事情叠加在一起。资本市场并不认可这份回应。小米集团的股价跌幅超过了百分之三,市值蒸发4000多亿,直接创出近十六个月以来的新低。

网友也不卖账,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但对于雷军的这些谩骂并不能改变他要再次创业的心。要知道,雷军虽然身兼四家公司,但在小米集团最初创业初期,雷军也是选择退出金山和手上的所有工作来专注于小米的手机发展的认真用心专注于一件事的效率,怎么都要比同时很多件事方方面面都要关注来的。

已经五十二岁的雷军选择在退休前再次创业造车。这次创业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失败了,那就可能成为雷军创业生涯中的一个败笔。首先是他的年龄上来了,小米集团的业务有很多,雷军实在是分心乏术,所以才选择不再负责手机、电脑和平板这些电子产品方面的业务。以后小米手机的发布会我们可能也不会再看到雷总出现了。雷军的卸任,一方面是专注造车,另一方面就是放出权力。小米发展这么多年,高管们也有了能力接管,来到放权的时候了,卸任对雷军唯一的影响,就是以后不用再出席子公司那些重大会议做决策了,实际上这些公司的控股人还是的小米。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也成了互联网公司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了造车,雷军压上了自己大半辈子以来所有的荣誉,一旦失败,之前努力的所有结果都可能化为灰烬。只是不知道。在汽车方面,雷总想要走哪个路线,会不会继续和小米手机一样,通过性价比打入市场?

如果是要走低价的路线,那很有可能会对标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造出来的车,拥有特斯拉相似的造型和配置,然后价格比特斯拉便宜。这种时候大众到底是要选择特斯拉还是选择小米就有的争论了。有人喜欢马斯克的疯狂,就会有人喜欢雷军的时代,但在汽车这条路上,想要走曾经性价比的那条路还是很难的。具体到底如何,我们还是只能等待雷总的结果出来才知道,现在一切都只是猜测罢了。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雷总造车也进入了紧迫的时期,汽车生产的过程需要很多东西。车间的每一项工程也需要盯着,还要自主研发自动驾驶的算法,眼瞅着还要完成2024年量产的交付进度。到了关键的时刻,雷军只能亲自介入,亲自去监管每一个环节,确保不会出错。

小米集团整体的投资运营都在围绕着小米造车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雷军的职务跟着做出调整也是非常合理且正常的。小米汽车的创办过程,目前来看,和当初的小米集团非常的相似。不管是在产品定义还是人才招募,亦或者是整体思路上,人不轻狂妄少年,问心无愧。真君年轻的时候热血沸腾,艰苦创业,到了五十多岁,依旧可以选择再热血一次,期待他能够造车成功的那天。大家对此怎么看?

失踪的小米电视总经理,钟爱复联的小米为何培养不出自己的余承东

小米电视遇到了增长天花板,而它的总经理也失踪了近五个月。

2013年9月,小米发布了第一台小米电视。仅仅六年以后,凭借着超低价位,大杀四方的小米成为中国彩电市场上首个年出货量破千万的品牌。

数年过去,当线上红利殆尽,海外市场局限于印度之时,小米电视将目光投向了传统线下市场。擅长开拓线下市场的前创维电视副总裁、暴风TV总经理刘耀平就此来到小米电视。

今年5月9日,小米“复仇者联盟”正式官宣,刘耀平“空降”出任电视部总经理,原总经理李肖爽则转任负责大家电部。

但在上任后不久,业界即有风闻刘耀平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

从微博上来看,入职小米之后,刘耀平就没再在公众面前出现过。他的最后一条微博仍然停留在5月13日。

这与小米其他高管平均每天数条微博的宣发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反倒是调任大家电部的李肖爽仍在微博上不断为小米电视发声。

目前来看,全网仍然找不到刘耀平被带走调查的任何相关报道,业内猜测很可能与暴风集团案有关。2019年暴风集团实际控制人冯鑫因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采取强制措施,2020年7月被正式公诉至法院。

对于正处于重要关口的小米电视来说,新掌门刘耀平上任即出事,显然是有些措手不及。而又因为小米总是钟爱友商高管,喜欢“空降兵”,当负责具体事务的高层突然“失踪”,原有部署必然会因此被打乱,自有干部一时也无法及时顶上。有消息表明,小米电视总经理一职直到近期才有合适人选,中间足足空闲了数月之久。

如果小米自己有着足够的培养高管的能力,事情也许不会落得如此境地。

从2019年1月初加入小米的金立总裁卢伟冰,年底入职的努比亚前副总裁苗雷,到2020年1月份加入的原联想手机业务负责人常程、小辣椒手机创始人王晓雁,5月份招安的前魅族高级副总裁杨柘、原暴风TV CEO刘耀平,小米在空降高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从小米体系中一路晋升上来的高管却少之又少。

这些来自友商们的高管无一例外都见证了原东家在市场上的败北,因此被网友戏称为“复仇者联盟”。

“复仇者”们的加入确实拓宽了小米的视野和实操能力。比如在卢伟冰的带领下,Redmi(红米)品牌成功担负起了“极致性价比”的重担,让小米品牌得以全身心冲击中高端市场。

被网友们称为“万磁王”的常程,他的加入则给小米带来了更多的话题性,让新机多次登上“热榜”。

不过,“空降高管”仍然有着极大的风险手段,稍有不慎就会招致反噬。

常程在2019年12月31日宣布自联想离职,联想中国区官方回应表示常程系个人及家庭原因离职,双方互道珍重,在一派祥和友好的氛围中和平分手。

然而,让故事急转直下的是,仅仅事隔两天,常程就高调宣布加入小米,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开始“为梦想而努力”。

当时就有人质疑,常程身为联想高层,必定掌握不少联想核心信息,怎么可能没有竞业协议限制,可以直接 跳入 竞对公司做高管?

果然,联想方面立刻回应称,公司与所有高管均签有竞业协议,“将在法律框架内寻求问题解决”。

当时小米丝毫不慌,对外表示:“没有竞业条款,竞业补偿没拿”。

然而,2020年6月,联想集团正式就常程违反竞业限制一事提起仲裁,竞业协议是存在的,竞业补偿也已在常程离职前给付到位。

常程方面坚称竞业协议上签名非本人签署,因此仲裁委员会指派了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对常程2017年7月24日签署的《联想限制性协议》进行了鉴定,鉴定结论显示该文件为常程本人签署。

10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判常程违反竞业协议需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支付违约金525.2821万元,并返还联想此前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金,还规定常程需要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离开同为手机行业的小米集团。

同日,常程不服判决,已委托律所进行了上诉,上述判决依法暂不执行。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常程显然是希望通过拖延判决执行,防止自己从小米出局。

但如今常程领了补偿款,拒不执行竞业协议,还试图靠撒谎否认自己签署过竞业协议,已经在网友中引发了对常程个人品格的质疑。

加之此前常程还在为小米10青春版造势时发布低俗宣传文案,最终不得不公开道歉,虽然该事件连续登上两次热搜,但对小米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而重塑品牌形象则是小米冲击高端的重要战略。

什么小米如此喜欢从“隔壁”挖人,而不是自己培养人才呢?

同样作为 科技 巨头,华为的国内高管就很少有空降兵,即便偶有几个,往往也不会被任命到关键管理岗位,而是多以技术专家或者管理副职的身份上任。虽然华为的海外布局经常需要空间高管,但国内基本都是采用自主培养的方式。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1993年加入华为,27年来,从基层一步步晋升而来。毫无疑问,这不但让有恒心者心暖,也为公司内的其他年轻人树立起了奋斗的样板。而在小米,像余承东这样的高端人才,似乎很难有生长的土壤。

当然,相比小米,华为33年的 历史 更为长久,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和长线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小米2010年才成立,是世界500强榜单上最快上榜的 科技 企业,还是过于年轻。

但是,小米各条事业线的负责人,为什么几乎没有从小米底层成长起来的“自己人”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米在员工薪资上有些过于追求“性价比”。

据不少爆料app显示,在一线 科技 公司中,小米的员工薪资明显“竞争力不足”,甚至有内部员工表示工资不到行业基准的70%,工作量却“超级加倍”。

曾有机构统计, 在新经济巨头小米、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美团中,小米员工的人均创收能力最强,1 个小米员工甚至可以打败11 个美团员工,不可谓不是“极致性价比”。

也许,正是因为不够理想的薪资导致了小米员工难有恒心,很多优秀有能力的员工一旦出现,就会被竞对用200%、300%的工资给挖走了。就像周鸿祎所说的那样,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年头久了,他们就变成中高层了。

留下的很多小米员工,不少都是被“小米上市,一夜暴富”的金手铐给留下了。

据悉,在小米上市前夕,就曾有嗅觉敏锐的开发商和中介动起了心思。北京小米总部附近领秀慧谷、首开华润城、华润理想国、阳光城檀悦等一大批地产商都曾在去年的三四月份在小米公司做过内购。

有趣的是,小米上市之后,有好事的媒体去采访了这些房产商和中介,他们表示小米上市前确实有不少员工在看房,但上市之后却几乎一套都没卖掉。

因为小米股票上市即破发,大家都被套牢了。

外界有这样一种声音,认为小米正是因为“上市暴富神话”的破灭,导致大量中上层人员失去了拼搏的动力,一直吊着的一口气,泄掉了。

小米开始组建“复仇者联盟”,差不多也就是在上市之后不久开始的。雷军也确实曾表示,引入一些“失败者”,就是希望凭借他们的奋斗动力,激活失去动力的团队。

当然,雷军喜欢友商高管,更多还是因为这些高管已经在别的企业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并且已经在行业里拥有成熟的认知和人脉、渠道。

对于将“二次创业”定位下一阶段目标的小米来说,这些空降兵手中掌握的人脉与渠道,是拓展小米业务线的重要资源。

以刘耀平本应领导的小米电视为例,小米电视仅用6年时间,就从零开始,做到了年出货量超千万的壮举,前无古人。

然而,小米虽然稳坐线上销量第一的宝座,基本无人可以撼动,但这反而让小米更加有紧迫感地发力线下市场。小米“互联网+硬件+新零售”的铁三角在电商平台无往不利,不过线下市场的玩法要复杂得多,涉及的利益方也更盘根错节。

雷军就曾在多个场合对刘耀平的线下彩电市场挖掘能力赞不绝口,并表示刘耀平在暴风TV属于生不逢时,言下之意非常看好刘耀平对小米电视的价值。

小米电视确实已经坐上了国内彩电行业第一的交椅,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国内的彩电市场总体的问题,需要行业集体面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消费者对智能电视的价值的不认可。

反映到价格上,如今智能电视市场硬件的整体净利润不过2%,远不如白电9%,小家电8%,厨电15%的净利润率。

而且,电视智能化反而导致了黑电的价值下滑,一方面是因为电视行业更加严重的价格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对大屏价值的挤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摆在行业面前的急迫需求。

应该说,拥有手机、电视、白电、小家电,甚至厨电全产业链的小米本就已经占有先天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雷军才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宣布未来五年持续投入超百亿,全面开启二次创业,让品牌生态向物联网迈进。

在业务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小米内部挖掘的人才更加难以应对,小米不得不从外部吸收优秀人才,选择聘用友商有经验、有手腕、有渠道的高管作为空降兵,力求快速拉动业务转型发展。

伴随着“空降高管”,管理上的混乱和团队上的磨合也在所难免,刘耀平和常程的事情也是必须要承受的过程之痛。至于这支“复仇者联盟”队伍能否有效帮助小米实现“二次创业”,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小米破发意味着什么呢?

很多人对于小米这个企业是非常关注的,小米公司也进行了上市,但是在上市之后发展情况却不怎么好。那小米破发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一、小米破发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白小米破发是什么,才能够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其实小米破发就是指小米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开盘的股价是16.6港元,但是发行的股价是17港元,下跌了2.35%。如果按照开盘的股价来计算,小米集团的市值就达到了473.26亿美元,这也表示小米集团破发了,它的股价开盘比发行价低了一些。很多人都认为小米在上市的第1日就遭遇破发,认为小米企业即将遭遇很大的损失,但是小米的掌权人雷军却很淡定,他说这次下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最重要的是把心态调整好,才能把公司做好。

二、小米破发的原因

很多人也都在研究小米破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小米在发股首日就惨遭下跌。有人猜测是因为现在市场并不繁荣或者小米对自身估价过高等等因素。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米对于自身的定位和定价与外界对于它的看法产生了差异,所以才会导致小米的股价在上市第1天就遭到了下跌。雷军说小米是一家电商、硬件、互联网三合一的公司,但是有专家却指出小米并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它只是一家硬件公司,这也是小米破发的重要原因。

三、小米破发意味着什么?

即使小米破发也意味着小米被更多人关注,所以它的破发才会引起轩然大波。并且这也表示现在的小米发展的并不成熟,还是有很多发展的余地的。这也意味着小米现在并不是一家完全的互联网公司,它的主营方向还是在硬件上面的,这样的公司在市场上并不被人所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