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想有5000名员工推行了1.75亿左右的股权激励,也就是说平均到每一个员工头上有35000块钱,当然这并不能是完全平均的。因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得到的肯定会更多几十万,上百万,普通的员工可能就1万 2万。
推行这种股权激励,当然是为了更好的刺激企业的员工为企业工作,因为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努力单靠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不行,也要让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等级职位的员工更热爱公司,有对公司的归属感,公司的发展才能更好,大部分公司到一定程度都会给达到员工等级要求的一些员工行使股权激励计划。就是把公司的一些股权分配给他们,但是这个是冻结的,短期内他们是不能卖出去的。
这种股权激励计划一部分是直接配伍,就是现在它,虽然有一个1~2年的冻结期,但是到了冻结期之后它可以直接卖出去,它不需要自己再去花钱买一个是股票的期权激励,期权尽力的意思就是现在公司股票可能是20块钱,等两年之后这公司股票涨到40块钱了,这些员工仍然可以选择花20块钱的代价买这个公司的股票。当然了,小米这次所实行的就是真正的股权激励,不需要花钱买的那种,达到一定员工统计的就有这个东西。
对公司发展来说真是个好事情,因为一个多亿对于小米公司来说不算什么特别多的钱。如果真的能大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需要太多员工工作效率提升5%,企业净利润一年提升3%,那么这一个多亿早就出来了。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好,为这个公司发展服务,这公司才能更好的发展,这是聪明的做法。
小米自创业以来,就一直积极推进员工持股。在小米B轮融资时,雷军曾允许员工跟投。当时公司有70多名员工,大概有60人掏了钱。最后大家一共投了1400万。雷军也说:“掏了1400万以后,员工的斗志和热情完全不一样了。”
此外,小米会给入职员工提供三种薪酬模式:
1 和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
2 2/3的报酬+一部分股权
3 1/3的报酬+更多的股权
据说,10%的人选择了不要工资或者1/3的工资,80%选择了2/3工资,剩下10%的人选择跟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
根据小米当年上市时的招股书披露,直到上市前,超5500名员工(不含高管)被授予了股权激励。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8%。上市后,小米也在持续不断地向员工授予股票及期权。无论是授予人数还是授予频率,在互联网大厂,都算是比较高的。
企业设置ESOP股权激励有三点好处:
首先,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有助于人员稳定。
第二,促进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
第三,减轻企业(特别是早期企业)的现金压力。由于企业的股权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且该价值将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可以将激励工具作为现金等价物,充抵一部分的员工报酬/薪资,此时企业给员工的行权价往往是极低的。
虽然在会计处理上,股权对应的激励工具可能会被记作企业的成本(“股份支付”),对财务报表的数据有一定影响,但从企业现金流的角度而言,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向员工支付现金报酬的压力。
每家公司的情况不同,适用的激励方案也会不同。更重要的是,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公司规模的增长,业务的成熟,公司需要不断检视股权激励的效果,动态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股权激励最大的价值。
进入七月以来,996和大小周没人再提了,互联网大厂纷纷开始反向操作慷慨地给员工发钱。
先是京东宣布两年内全员从14薪涨到16薪,而后腾讯公布股份奖励计划,拟向不少于3300位员工授予共240.32万股股票。
而这波“撒钱”也蔓延到了汽车圈,目的同样十分明确,那就是留人。
抢人大战激烈到什么程度?有媒体爆料称某车企整个部门都被挖空,以至于不少高管在公开场合拒绝介绍团队成员情况以防止被挖角。
与此同时,汽车圈的整体薪酬也是水涨船高。
据BOSS直聘数据,新造车给出的平均月薪为15367元,同比上涨21.6%。一些与自动驾驶算法相关的职位,年薪则已达到百万以上。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车企开始纷纷拿出杀手锏---员工股权激励,各种涨薪、发放股票期权的消息更是隔几天就更新一波。
人才之争,一触即发。
一、押宝期权
今年以来,科技公司、互联网大厂们鱼贯入局造车,“抢人大战”的掀起也在意料之中。
“造车这件事情,永远要在人上面花更多时间,去找人,找到最合适、最优秀的人。”李斌说道。
不过,怎么“抢”也是有讲究的。
此前有传言称小米用10亿元股权加薪资的价格挖角原吉利研发高管胡峥楠;更有资深猎头透露,滴滴造车在挖传统车企人才的时候开出的普遍薪资涨幅在30%-50%。
而近日小米汽车的期权激励计划也被曝光,将授予员工独立的汽车公司期权,分五年发放完毕。
按股权变现方式,即使小米汽车主体未上市,员工依然可以照约定的业绩里程碑将期权变现。里程碑业绩分别是新车发布、年销50万辆、年销100万辆。只要达到年销百万辆,就能将已经成熟的期权兑换成小米股票或者等值现金。
这潜台词就是,越早实现年销百万台,手中的期权就能越早变现。
造车新势力们的法宝更是期权和更高的base。它们手握大量资金,组织架构也更为轻巧,一上线便改变了传统的薪酬体制,利用股权激励建立员工与企业间的利益共同体。
那么。手握“高薪股权“能否很快实现财务自由?
拿理想汽车来说,其2021年最新股权激励计划最多将发行108,557,400股B类普通股。想拿到对应的期权奖励,对于CEO李想而言并不轻松,要连续12个月总销量达到50万台。
汽车产经了解到,绝大多数企业行权周期为四年,少数企业行权周期为五年,即便年限一致每年的行权比例也可能不同。例如蔚来遵循每年25%的惯例。
一旦拿到公司期权,由于锁定期限,要是员工想离职,或多或少都会因为尽可能最大化利益而掂量一番。加之持股较少,实现财务自由尚需时日。
从新势力和科技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方案的时点和背景来看,似乎都面临相似的境地:要从别人嘴里抢蛋糕,股权激励制度也逐渐成为战略要地。
二、传统车企的人才制度转型
对于被频繁挖角这件事,多少也刺激了传统车企在人才制度上的转型,逐渐重视股权激励对人才的吸引作用。
长城汽车近日发布最新股权激励方案,激励对象新增近9000人。截至目前,长城汽车2020年和2021年两期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对象总人数为1.07万人,据不完全统计,这或许算是汽车行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股权激励。
东吴证券分析称,长城汽车本次股权激励有几个变化:销量及业绩考核目标提高;销量目标权重提升;设置阶梯式行权方案,行权门槛降低;激励对象及激励股份数额增加,受益面更广。
面对行业一日千里的变化,除了使命感,长城显然生出了比别人更强烈的紧迫感。或许这也是长城制定年销400万辆、营收6000亿目标的原因。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目标都是为稳定精英人才队伍、督促激励做出好业绩。采用这种方式,表明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们愿意让公司利润在股东和优秀员工之间分享。”
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期权成了企业留住员工的手段,更多普通员工开始接触到这种原本为“高层限定”的激励制度,从而让他们全情投入,度过几年窗口期手中的期权或许会增值,继而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
雷军曾在一场讲座中指出“我在考虑学习阿里,在内部建立一个员工期权交易系统,以在不上市的前提下激励员工。”对于未上市公司来说,期权仍然是现金流匮乏公司的通行货币。
有人称股票期权为“有史以来发明的最完美的股权衍生工具: 它简单、优雅、容易理解,而且能让你分一杯羹。”
但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制度,也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
三、比股权激励更重要的是什么
在中国互联网增长最快的十年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曾是“一夜暴富”的同义词。但类似阿里的造富神话只属于少数赶上时代红利的幸运儿。
诚然,股权激励对人才招聘和员工向心力的培养是一剂强心针,但归根结底,这只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方式,而非万能药。
一家公司本身的发展状况和员工的成长空间,对职场人的吸引力显然更重要。期权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留存人才的作用,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
造车技术的进步是建立在人才竞争力基础之上,李书福谈到吉利的人才观如是说:“人才竞争力不是指四处挖人,而是指原生态、成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森林。只有原始森林才是生生不息的,任何的人工移植都难与原始森林相媲美。”
期权也好,股票也罢,到底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它既不是目的,也不是终点。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