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三季报股票,小米集团的股价创历史最高,但软件、硬件商业模式争议从未中断

2023-03-06 21:28:00 股票 xialuotejs

小米集团2022三季报发布时间

2022年8月。小米集团2022年第三季公司将于2022年8月进行发布,其中内容主要以介绍产品功能、及设计理念为主。小米集团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产品有小米手机、小米盒子、米聊、MIUI等,隶属于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小米集团的股价创历史最高,但软件、硬件商业模式争议从未中断

从2018年7月上市至今,小米集团从来不缺争议。这包括了手机市场份额的下降,市值暴跌。进入2020年,受益于华为被美国制裁,小米手机份额提升,业绩回暖,市值也创出 历史 最高。但是面向未来,争议仍在。

尽管市值创出 历史 新高,但围绕小米的争议还远未结束。

小米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夕,公司股价创下自上市以来的 历史 最高价,11月24日财报发布当天,股价一度爬升至28港元以上的 历史 新高。而随着“靴子”落地,小米股价接连回调,不过总体而言,年内仍录得了超过140%的正向收益。

小米,有着多重身份,曾被看作是“年轻人第一只拥有的股票”,但在上市不久又被戏谑为“年轻人第一只套牢的股票”。围绕小米的业绩与估值,也总是存在机构多空之争。如今,小米的市场表现似乎给了那些“空头”一记重拳。但即便如此,随着华为重启4G手机,以及荣耀的剥离,未来小米的业绩以及市场份额再起争议。

手机市场份额超越苹果位居第三

小米持续在高端机领域发力充满挑战

三季报显示,小米单季度收入和利润创下 历史 新高,同时,单季度手机收入和手机出货量同样创新高。据IDC统计,小米2020年三季度手机市场份额超过苹果位居全球第三。据Canalys的数据,公司第三季内地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上升18.9%,是前五大厂商中惟一取得正增长的企业。

2020年前10个月,小米高端旗舰手机销量超过800万台,同时,其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平均售价(ASP)同比增长14.7%。小米在财报中称,这是受益于中高端手机的销量占比提升所致。今年年初,小米发布年度首款5G真旗舰小米10系列手机,在第三季度又发布了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小米的高端产品策略得以成功执行。

小米之所以在高端 策略 上取得成功,是有一定原因的。张可兴认为,“小米的中高端机型符合公司的战略,过去小米用性价比抢占市场,是因为公司的研发投入不够,随着消费者理念的转变,而且手机对每个人越来越重要,消费者愿意花稍微多一点钱去获得更好的机型。此外,小米还具备一个非常好的因素,就是相对友商来说,其4G手机库存相对较低,那么在5G手机转型过程中,没有什么包袱。”

对于后续小米能否在竞争激烈的高端机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原炜认为,“小米性价比的品牌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这种品牌形象跟高端市场高端用户对产品的心理核心诉求是不相匹配的,而要想在高端市场扭转这一用户心智,则是非常困难的。”

张可兴表示,从目前已知的数据看,小米已经获得了很多“米粉”的认可,就此而言,其在高端机型上占领一定市场份额已经比较确定。但从长远来看,小米中长期发展高端机型战略还面临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比如苹果、华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小米并不一定可以在高端市场上保持持续增长的市场份额。

智能手机依然是核心中的核心

短期内海外重心难以迁移至欧洲

根据《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预计接近2.2亿台,到2024年出货量将增长到近5亿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

原炜也认为,小米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其手机。“这是小米业务的基本盘,决定着小米整个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如果手机业务不行的话,则很难想象其IOT和智能家居等业务还能够蒸蒸日上。不过,另一方面,IOT是小米打造其生态的关键要素,有小米品牌的加持、对设计的要求、质量的管控以及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我对小米IOT业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看好的。”

据Canalys统计,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机境外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398亿元,同比增长52.1%。本季度境外市场收入及对总收入的贡献占比均创 历史 新高。其中,在西欧出货量尤其亮眼,同比增长107.3%,市场份额提升至13.3%,排名第三。

事实上,在海外市场,印度、东南亚市场向来是小米智能手机发力的重点地区,随着公司大力开发欧洲市场,且取得显著成效,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其海外市场重心是否就此发生迁移的讨论。

“欧洲市场是高端市场,那里的消费者有着更高的购买力;但是欧洲市场分割严重,语言文化林林总总,并且在专利、数据保护、消费者隐私保护等方面有着繁杂而严格的法律法规,因此市场开拓的成本也比较高,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投入。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相信印度、东南亚市场仍将是小米在海外的主战场,值得继续深耕,而在欧洲市场虽然会积极 探索 拓展,但需要时间,海外市场的重心不能很快也不必很快转移到欧洲。”原炜表示。

“铁人三项”商业模式

最大的挑战在于用户体验

小米的商业模式为“铁人三项”(硬件+互联网服务+电商及新零售)模式。小米硬件产品的宗旨是在满足高品质与精良设计的同时追求 极值 的性价比,雷军承诺公司的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否则将超过部分回馈给用户。在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看来,极致性价比就是小米护城河的起点。他认为,“低毛利+高效率”是小米商业模式的本质,也是小米的护城河。

在张可兴看来,可以这样理解小米“铁人三项”的商业模式,“小米用手机业务带动整个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用智能硬件扩充自己的产品线和业务的边界。我们可以将其类比为国外非常具有性价比的连锁超市Costco。

至于如何评估这种商业模式的效果,原炜认为,小米要实现从硬件到互联网的螺旋驱动,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受制于底层安卓系统的条件下,要在用户体验上,做出跟iOS可以媲美的MIUI。

张可兴则补充称,“现在很多公司都在从硬件到软件这样一种商业模式进行过渡,但是做好的公司特别稀少,惟一做得很成功的就是苹果,通过手机、电脑、平板形成iOS系统的闭环,进行产品的购买和付费。而要实现这样的成就,对小米来说难度巨大,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而目前,小米的互联网服务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广告,真正要实现通过硬件到互联网的驱动,还需要商业模式的重新再造。”

(本文已刊发于11月28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小米三季报的简略分析

#小米第三季度营收721.6亿元#

小米集团三季度营收新高,用小米官方的话说就是远超预期。那么超了多远呢?超这么远对未来的影响几何?下面做个简单分析。

1、同期。 小米19年三季度同期537亿,当年同比增长5.5%。20年三季度722亿,同比增长34.5%。增长速率大幅提升,说明市场对小米越来越认可,消费者愿意花钱给小米,而且,消费者花钱的意愿度大幅提升。

2、手机。 小米三季度手机同期销售额323亿,手机销量3210万部。同比手机销售额增长47.5%,手机销量增长45.3%,手机销售额增幅大于销量增幅,说明高定价手机在整体手机销量中占比扩大,这对小米集团来说无疑非常利好,有助于改善手机销售毛利,对投资者友好,当然对消费者就不太友好了。

3、海外。 根据国外增幅中,整体增幅 境外IOT和另外互联网收入增幅,说明手机增幅落后于二者,但手机收入增幅应该略强于国内,这说明小米手机的海外策略持续发力和优化,得到市场认可,外国人给小米花钱的意愿也在大幅度提升。周受资的能力得到证明,这是小米愿意看到的,一个CFO在市场管理中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为后面周受资接班积攒了基础。

4、AIOT 。AIOT连接设备增幅35.8%,5件以上增幅59%,这是小米格外看中的部分。小米战略中,AIOT是家庭和个人消费的下一个时代,整体增幅35.8%(19年同期增幅62%)算优秀但不牛逼,这是市场原因造成毕竟大家都缺钱,也是小米策略导致。小米想成为平台缔造者,必然要统一端口和界面,于是多数老牌厂家不愿意,不过这也是华为,OV等公司将会面临的问题。谁掌握的底层谁就是老大,毕竟自己的天下不能让别人掌握天气。5件以上用户增幅59%(19年同期增幅78%),这个增幅下降的幅度比整体AIOT增幅下降的幅度小,说明认可小米生态链的人忠诚度逐渐出来效果。这对小米是个长远利好。

2021年马上就到了,小米的新一轮高端手机策略蠢蠢欲动,这将是更大的发展。

小米的AIOT部门可能需要加把劲,不要坐在市场第一的椅子上昏昏欲睡,应该更激进些,向卢总学习。如果2021年看到小米的AIOT部门大张旗鼓的跑马圈地、攻城略地,那就赶紧可以看好小米股票了。

本文只是个人分析,以飨网友,不得作为任何投资参考意见。

小米集团一高管称得屌丝者得天下,为何会引发网友的共鸣?

在前几日的中国领先企业人才发展论坛上,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王嵋表示,小米认为未来的天下,得屌丝者得天下,得年轻人得天下。她表示,年轻人是核心的消费实力,我们会为这些年轻人做符合他们的消费主张的产品。

上述言论随后激起网友热议,吐槽声音不断,不少小米用户感觉受到了冒犯,有网友评论称:“年轻人≠屌丝,我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

对此,小米公司11月25日发表声明,表示王嵋本人对其不谨慎的错误言论给米粉、用户带来的伤害,深感悔意,主动请辞对此负责。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事实上,在小米过去的成长历程中,确实与“屌丝文化”密不可分,小米公司当年还特别推出了屌丝文化衫。而在早年采访中,小米创始人雷军也曾提到过:“得屌丝者得天下,我靠‘红米手机’得天下。”在雷军的看法中,屌丝并不是一个羞于提及的词汇,他面对采访时曾表示:我不介意做屌丝领袖。

彼时,“屌丝”一词还只是一个自嘲的称呼,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屌丝”在当今的互联网语境中语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拿“屌丝”比喻自家的用户确实不妥。小米后续的品牌高端化发展仍需要年轻一代的力量。

11月24日,小米集团发布了2020年三季报。财报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总收入达人民币722亿元,同比增长34.5%;经调整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8.9%。整体业绩远超市场预期,营收、净利等多达15项业绩指标创单季历史新高。

小米方面称,“手机 X AIoT”战略推进成效显著,智能手机核心业务逆势重回全球第三,站稳高端市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4660万台,市场份额达到13.5%。欧洲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第三,西欧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首次进入前三名。AIoT继续保持领先地位,IoT连接设备数已逼近3亿,小米智能电视出货量稳居中国第一。

此前权威大数据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公布的 2020 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机出货量为3.536亿部,同比下降1.3%。三星重夺冠军宝座,华为跌幅最大,同比下降24%,据悉,这是2014年以来华为出货量首次下跌,而填补华为空缺的正是小米,小米此次超越苹果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三名,同时这也是苹果自加入榜单以来第一次跌出前三名。

小米集团于2018年7月9日在香港主板上市,发行价为17港元/股。然而开盘当日即遭遇破发,此后股价一路走低,至2019年9月2日盘中创下了8.28港元/股的上市以来最低价,较发行价相比近乎腰斩。2019年9月3日,小米集团公告称将以最高总价120亿港元适时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据统计,上市以来小米集团共进行了41次回购,合计回购3.87亿股,回购金额32.95亿港元,其中今年进行了2次回购,均在4月份,合计回购4841万股,回购金额近5亿港元。

截至11月25日,小米集团股价报收26.15港元/股,总市值为6311亿港元。尽管近两个交易日小米集团股价出现回调,但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其股价涨幅达142.58%。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当前的市值比照上市前雷军提出的2000亿美元市值的心愿仍有差距。

小米三季报发布时间

小米三季报发布时间是 2021年11月23日 20:00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3日,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的全球化移动互联网企业,同时也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小米公司创造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小米公司应用了互联网开发模式开发产品,用极客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致力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

企业事件

进军VR,2016年1月15日,雷军在小米年会上宣布,小米2016年将筹建小米探索实验室,初期重点投入虚拟现实(VR)和智能机器人等新方向,为小米发展奠定下一个台阶。

这是小米首次官方宣布进军VR。据小米公布的数据,2015年公司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7000万台,国内行业排名第一。这意味着VR领域将迎来重磅竞争者。

2016年被视为VR行业爆发元年,机构预测全年全球VR设备出货量超过500万台,2020年将达到3000万台,对应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

谷歌、Facebook、三星、腾讯等科技界巨头均宣布进军VR计划,显示出行业发展空间巨大。1月底,三星VR设备GEarVR将正式发售,VR主题关注度将持续提升,相关个股有岭南园林(36.66+5.83%,买入)、顺网科技(80.35+0.34%,买入)等。

得DS者得天下?小米集团的三季报

在小米上市的时候,星空君研究着小米的招股书,就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小米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为什么削尖了脑袋往互联网堆里扎?

因为估值。

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通常比较高,如果仅仅把小米当做一家手机公司,那雷总和持有股权激励员工的股价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过,星空君不认为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至少不是一家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更不是手机公司。

小米本质上是一家物联网公司,可惜的是,目前市场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重复小米的模式,所以小米的估值只能向互联网公司硬靠。

11月24日,小米发布2020年三季报。

在小爱同学播放的《七里香》的音乐声中,星空君打开了这份财报。

财报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人民币722亿元,同比增长34.5%。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41亿元,同比增长18.9%。

几个亮点:

1、史上最佳三季报

除了第三季度单季史上最佳(营收722亿)外,公司1-9月份累计营收超过1754亿,也是史上最佳。彻底摆脱了疫情影响,增速最高的业务,来自海外。

2、核心业务还是手机

即便如此,星空君还是不用手机公司来衡量小米。原因很简单,小米的非手机领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甚至远远强于手机。

3、海外业务增加的原因

2020年第三季度,境外业务持续强势增长,境外市场收入创单季度 历史 新高,同比增长52.1%,达到人民币398亿元。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在欧洲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0.7%,市占率达到18.7%,连续第二个季度市占率进入前三名,同时首次在西欧市场市占率达到前三名。

欧洲市场是华为的传统地盘,小米的激增,大概率和华为的逐步退出有关。

国内华为市占率逐步提升,海外让给小米以及OPPO、VIVO们,也是一种比较有意思的分工协作。

4、IoT业务里的水分

小米是最早布局IoT的选手之一,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家用IoT网络,三季报显示,接入小米IoT平台的设备高达2.89亿。

星空君一直对小米IoT业务的分类颇有微词,因为小米财报中,把电视业务放到了IoT。

这其实是两码事,作为销量最大的电视机厂家,小米凭借电视机销售额,成功的搅浑了IoT业务的真实营收和利润。

对这部分业务分析的时候,只能抓瞎。

另外,小米电视一直自称全国第一,用的是奥维云网的数据。奥维云网什么来头呢?

当然,用天眼查强行查二者的关系有构陷之嫌,也可以说这家公司和雷总没太大关系。

星空君想表达的是,第三方数据提供方往往不会那么简单,很多数据是可以注水的。

反过来说,小米电视机确实卖得不错,靠的是性价比。

5、名不副实的互联网业务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小米的互联网业务搞得如何呢?

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58亿元,同比增长8.7%。

无论是绝对额还是增速,小米的互联网服务都比较低。

小米的互联网业务主要包括:会员付费、广告、 游戏 、金融(天星数科)。

会员、广告可以理解,小米 游戏 是什么?

其实小米手机内置的应用市场里,那些 游戏 付费后,都和小米分成。

天星数科呢?

产业金融服务、个人金融服务和金融 科技 服务。天星数科利用自身在大数据和AI方面的技术优势,为更多的公司及个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并助力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

财报中说的比较含蓄,星空君以前在大学校园里跑步的时候,经常看到小米校园贷… …不过,随着P2P金融监管加码,小贷业务都开始转型。这也是小米金融更名天星数科的主要原因吧!

6、工业互联网黑 科技

2020年8月,小米正式介绍了位于北京的智能工厂。目前小米的智能工厂自研制造装备,并已设计完成了自动化的高端手机生产线,成功实现了超高端小米10 至尊纪念版透明版的量产。

三季报中提到,小米智能工厂的目标是年产百万台超高端手机的黑灯工厂,看到这里,星空君倒吸一口凉气。

希望正在上学的年轻人耗子尾汁,以后不好好学习,可能连生产线上的工人都当不了。

7、小米的估值?

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小米共投资超过30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人民币395亿,同比增长37.5%。

投资的总价值(公允价值)为人民币506亿。2020年第三季度,净收益7.2亿。

比如九号机器人在科创板上市,比如小米投资了大量的小米产业链企业… …

这些投资,是小米的未来,这些投资给小米带来的市值也很难评估。

小米史上最佳三季报发布后,股价竟然是跌的。

为什么?

因为投资者发现,绕来绕去,还是一家手机公司。

事实上,小米是一家非常复杂的公司,估值无法简单的类比互联网公司或是手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