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买小米股票视频讲解,董明珠和小米的赌约谁赢了

2023-03-05 11:12:57 股票 xialuotejs

小米CEO后悔与董明珠的十亿赌约,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五年之约的赌约到期后,小米总裁雷军输了,所以他表示有些后悔了。事情的发展要从2013年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开始说起,在当时舞台现场,首先是雷军表示,小米的营收一定会超过格力的,并且表示自己愿意赌一块钱,但董明珠表示,小米的营收超越格力的不可能的,我愿意赌10亿,五年之后,如果小米营收超过了格力,我就给雷军10个亿,相反雷军就给我10个亿。于是这场五年,10亿的赌约就此结下了,这个赌约也成为了之后几年,媒体一直报道的焦点。

最后五年之约到期,小米公布其营收为1749亿元,而格力公布其营收为2000亿元,显然小米输了,雷军需要给董明珠一个,雷军也开玩笑道,自己有些后悔了。当然这场赌约只是个玩笑,雷军最后也没有支付10亿,但是在这五年里,因为这场赌约,这两家公司到得到了大量媒体的曝光度,虽然随后来看,小米输了,但实际上,双方都赢了,在这五年时间里,小米的宣传部也经常会用这场赌约作为热点进行炒作,吸引流量,为小米公司的品牌扩大影响力,而格力自然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不小的品牌影响力。

而且虽然最后小米的营收比格力更低,但这两家公司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营收的增长,也得以这场赌约不断被媒体炒作,雷军和董明珠经常成为新闻头条的人物,这对于他们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免费的广告。

雷军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如果这场赌约可以帮助中国的制造行业获得更大的进步,让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产品获得更高的知名度,我还是很愿意参加这起赌约的。

董明珠和小米的赌约谁赢了

董明珠和小米雷军的赌约是董明珠赢了,不过当时他们的赌约只是一个玩笑,并不会真正的赌十亿元,不过这次赌约确实是董明珠赢了,格力的收益比小米要高。

雷军和董明珠当时的10亿赌约细节是什么?

对于雷军和董明珠立下10亿赌约这件事,相比大家都听说过吧。当年的赌约到现在已经出结果了,那就是格力赢了,小米输了。但是两位都打赌了什么呢?那是在一次央视采访的后台,是活动的编导提出的要两位老总打一个赌,最开始是说要赌一块钱,看看五年后的小米营业收入会不会超过格力。但是最后在上台后,董明珠提出小米是不可能超过格力的,要赌就和雷军打赌十亿。

在打赌的这些年内,两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一定会赢。除此之外两家的公司也在互相较劲,互相争夺市场,打压对方。小米有手机产业,格力也不甘示弱,也研发了手机。虽然说在刚开始推出第一代手机的时候,大家对于它价格太高配置太低很不满。但是格力还是坚持住了,迄今为止已经推出了三代手机了。而小米也对于格力的空调市场很眼热,与格力的竞争对手美的联手推出了一款空调。在接下来又自己研发了米家互联网空调 ,也宣布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要衍生出空调的新业务。

经过了这些年两家企业的相互竞争,让各自也都迅速地发展壮大。其实就像是董明珠所说的,她们两个赌的其实是互联网和中国的传统的制造业两者的差距在哪里,赌的是一个观念问题。并不是真的想要10亿块钱,而是用赌约来激励彼此。人只要是有了干劲,有了激情,一些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也会成为可能。

这次的赌约已经有了结果,两位老总还要不要接着赌呢?雷军再在公开场合表示过,现在的小米更有信心,并对董明珠提出再赌五年。究竟会不会实现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小米雷军和格力董明珠谁赢了10亿?

雷军和董明珠的赌局,最后董明珠赢下10亿。

2018年12月,董明珠在出席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时接受媒体采访表示,5年前与雷军在央视上的10亿赌局目前来看格力已经基本胜出,董明珠说格力与小米是两家不同的公司,赌局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格力是实体企业,而小米则是做互联网经济的,属于轻资产。

3月19日收盘,一轮大反弹后,格力电器市值接近2850亿元。港股的小米集团,上市就陷入阴跌,市值蒸发千亿后不足2500亿元。

五年前雷军和董明珠的“十亿赌局”也迎来终局,3月19日,小米公布的2018全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总营收1749亿元。

格力现在还没有发布2018年年报,但根据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此前格力电器发布业绩预告显示,其2018年营业总收入为2000亿元-2010亿元。即使按照格力营收预期的下限,小米也还差格力250亿。

董明珠和雷军赌下的“十亿赌约”赌的到底是什么?

近日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小米董事长雷军和格力董事长董明珠走上代表通道,围绕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回答提问。两人再次同时亮相,也让大家记起了他们5年前的10亿赌约。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情。

在2013年的一次活动中,雷军表示,5年内如果小米的营业收入击败格力,希望董明珠赔自己1块钱;而一向以敢想敢做著称的董明珠毫不示弱,当即表示要赌就赌10个亿,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赌注,一时间,双方摩拳擦掌,赌约也成为舆论焦点。今年年底,5年赌约就将到兑现的时候,胜负如何,还需拭目以待,不过围绕赌约本身,倒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空间。

5年前的小米刚刚崭露头角,就和如日中天的格力定下10亿赌约,可谓吸人眼球。当然,不少人将其视为企业营销的噱头,但更多是解读为制造业“新贵”向行业传统龙头的挑战。企业家的自信来自于对行业现状的把握、对自身发展的考量。过去这5年,不论是小米还是格力,都在各自领域成为佼佼者。

小米借助“互联网+”成功逆袭创造“中国制造”的奇迹,以三级跳的方式实现营收收入破千亿,市场份额位居世界前五。而从“掌握核心科技”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格力也依托科技创新,不仅在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更在制造业普遍疲软的格局中实现利润年年增长。虽然从事不同领域、发展不同类型、坚持不同模式,但是以小米和格力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制造企业,都在转型升级中走出一条新路,成就产品价值。

以5年为坐标,不仅看到两个企业的成长,更勾勒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制造业既是工业化水平的标志,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内功”。一段时间以来,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中国制造业现状令人揪心。从圆珠笔之问背后的困局,到组团去国外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尴尬,再到手机芯片等核心技术被垄断的无奈……这些制造业的短板和痛点,倒逼中国企业必须走上转型升级的道路。

经历数年埋头攻关,如今,持续研发带来大型客机、高速动车等国之重器密集问世,通过智能化、数字化为传统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打造的新型制造业势头强劲。以消费级无人机为例,中国的自主品牌就占领了全球70%多的市场份额。从跟跑、伴跑、到实现局部领跑,这5年迈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坚实一步。恰如雷军所言,这场赌约,无论谁赢谁输,都是中国制造业的成功。

格力集团35亿投小米?董明珠不想承认,但为啥前母公司说真香?

根据媒体9月25日的消息,近日,格力集团与小米集团、中信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约定在产业基金、金融服务、产业投资、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根据协议,格力集团出资35.45亿元参与投资和管理由小米集团发起的小米产业基金,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核心装备、前沿 科技 等领域的小米生态链和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度布局,借助小米集团在产业领域的丰厚积累以及格力集团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资金和平台优势,深入对接和引进小米生态链企业,并通过产业投资将符合珠海发展战略的优质产业项目引入珠海,助力珠海加速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为珠海经济 社会 发展带来新动能。

在签约仪式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表示,格力集团作为珠海市龙头国企,是小米集团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产业投资、产业培育等方面有着相同的发展目标,具备协同互补、合作共赢的天然优势。相信在格力集团的强大助力下,小米集团在产业投资领域将取得新突破、收获新成绩。小米方面也将加快推进有关合作事项早日落地,争取双方战略合作早日结出硕果。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都会一头雾水,不是前不久董明珠才说要进行第二场赌约吗?怎么这就转身投小米了?这就要说此格力非彼格力,这次投资的主体不是董明珠执掌的格力电器,而是其前母公司格力集团,为啥我们要强调前母公司,这是因为早年间格力集团的的确确是格力电器的母公司,曾几何时董明珠既是格力集团的董事长也是格力电器的董事长,不过这一切都要从2012年说起,2012年格力电器董事长选举,在朱江洪的力推下以及众多中小股东的支持下,董明珠成功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而格力集团推出的人选在董事长选举中落败,至此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的矛盾就开始明面化。

不过在前任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团队的操作下,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电器股份不断被稀释,2019年12月2日,格力集团与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股权转让协议,12月2日晚上,约定珠海明骏以46.17元/股的价格受让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电器902359632股股份(占格力电器总股本的15%),合计转让价款为416.61亿元。

至此,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两者之间已经没有过往的强关联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格力集团已经不再是格力电器的母公司了,只能说是前母公司。

那么,为啥格力集团会选择投资小米呢?到底是什么东西吸引着格力集团呢?

网上有一个说法,这就是格力集团投资小米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格力集团和董明珠之间的恩怨,是为了故意气董明珠,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格力集团并不是哪个个人的私产,而是隶属于珠海市的国企,公开资料显示,格力集团成立于1985年,是珠海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其产业投资板块的运营载体为全资控股子公司格力金投和兴格资本。所以作为国有企业,个人恩怨一定不会是格力集团进行重大资产投资的主要考虑因素,甚至连重要因素都谈不上,这种讨论大家可以不用去管。

那么说实在,我们抛去大家熟悉的小米、格力电器、格力集团三者之间的恩恩怨怨不谈,我们就来说说小米到底有什么东西吸引着格力集团,格力集团大手笔投资小米究竟为啥?

首先,格力集团急需小米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其实,大家不要忘了雷军起家的地方正是位于珠海的金山集团,所以相比于其他公司来说,同为珠海企业,格力集团对于小米其实并不陌生,小米这些年来所展现出来的超高速增长速度已经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制造业的代表,而对于格力集团来说,当前却是自己相对较为困难的时候。据格力集团披露的半年报数据,上半年格力集团实现收入8.8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82.65亿元同比减少99.1%,主要由报告期内格力电器“出表”造成。上年同期,格力集团982.65亿元的总营收中,来自格力电器的收入共计833.33亿元,占比84.8%。由于已经剥离了格力电器,在这样的情况下,格力集团需要赶快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增长点,那么相比于其他企业来说,同样源于珠海的雷军所带领的小米无疑是最熟悉,也是最有成长前景的企业之一。

其次,小米生态链已经足够向市场证明其成长价值。据国金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小米生态链参与企业超过290家,生态链企业提供了超过4000个SKU,品类涵盖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出行等领域,是目前全球联网设备最多的AIoT平台。 可以说,在当前情况下小米已经成为了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物联网生态链企业,在小米的生态链之中,几乎已经涵盖了绝大多数的智能物联网体系,而我们看到截至目前小米生态链的上市公司已经有了华米、云米、石头 科技 等诸多上市企业,而9月22日,小米生态链又一家九号智能A股首个VIE结构上市公司,标志着小米生态链又下一城。从这么多年小米生态链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到,小米生态链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体系,在这个产业体系中不断孵化孕育出智能互联网的上市巨头,在这样的情况下,相比于格力集团传统布局的空调以及小家电体系来说,小米的智能生态链无疑是更具市场想象空间,能够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故事。

第三,招商引资也是格力集团最看重的事情。我们不要忘了格力集团还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那么其本身的职责中还有为珠海进行产业引进的目标在其中,而这个时候小米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一方面,小米的掌门人雷军本身就和珠海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参与创办的金山软件正是从珠海起步。他曾公开发布微博表示“感谢珠海人民,也感谢历任领导对我们的支持”。另一方面,小米的生态体系早就不是小米一家公司,我们前面就说了小米生态链的几百家企业,如果能够吸引这些企业落户珠海,即使不是所有企业都来,只要有一部分企业能够选择珠海的话,对于珠海的产业发展,特别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智能制造企业入驻,那么无论是对于招商引资的意义,还是对于珠海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意义都是相当巨大的。

所以,无论董明珠愿不愿意承认,格力集团真的是看着小米说出了“真香”两个字,这样的小米对于已经没有格力电器束缚的格力集团来说,实在是一个太好的投资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