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概念想必大家都有一个初步认识,蔡经理以及很多机构的投资者都很看好,最看好的还是蔡经理。在半导体概念中,三安光电作为国内光电领域龙头也被很多人关注,下面我来具体研究一下这只股票是否值得投资。
在开始分析三安光电前,我整理好的光学光电子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直接把下方链接打开就能阅读了:宝藏资料!光学光电子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以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磷化铟、氮化铝、蓝宝石等半导体新材料所涉及的外延片、芯片为核心主业。公司作为国家人事部认定的博士后工作站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曾获得多个奖项如: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公司已经成为国家科技部及信息产业部认定的"半导体照明工程龙头企业"。公司现拥有MOCVD设备产能规模居国内首位。简单为大家讲解了三安光电后,下面将从优点开始分析,了解一下投资三安光电会不会亏。
亮点一:LED芯片龙头,加速布局化合物半导体
三安光电可以说是全球LED芯片龙头企业,全品类完整布局在多年发展的作用下形成了。公司在LED行业有着压倒性优势,在2020年的营收数额在84.54亿元,同比增长为13.32%,领先第二名晶元光电一倍以上。
2014年公司出现在以第三代半导体为主的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的道路上,目前布局的有氮化镓、砷化镓、氮化硅、等多种化合物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平台-三安集成营收在三年之内增长到了9.74亿元。随着公司战略布局的步伐加快,化合物半导体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再攀高峰,
亮点二:Mini LED需求增加,公司持续受益
三星、LG、TCL、小米等企业相继推出Mini LED背光电视,苹果推出搭载 Mini-LED 背光屏 iPad Pro 产品,Mini LED或迎来大规模应用。在Mini LED方面,公司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已成为三星首要供应商并实现批量供货。另外,湖北三安 Mini/Micro显示芯片产业化项目部分产能也已投产运行,随着新的生产能力的出现,公司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将会持续改善。
因为篇幅不够,若想了解更多关于三安光电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把它归纳在这篇研报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三安光电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项目进行扶持,毫无疑问这对公司来说是个利好。近年来,美国不断联合另其他家封锁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严格对中国的技术、设备出口进行限制,因为国内市场对于半导体技术国产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也侧面推动了国内半导体全产业链的发展。另外,自打2020年以来,行业的需求与日俱增,行业正在迈过低点迎接景气周期的新时代,同时,Mini LED加速渗透,未来几年行业将迎来爆发,三安光电作为LED芯片的企业先锋,发展广阔。
如上所述,三安光电公司是一个强大的科技公司,叠加行业的快速发展,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或许文章不能让你深入了解行情,如果想对三安光电未来行情做更加准确的了解,需要专业指引诊股,直接点击链接,带你了解分析三安光电的高低估值:【免费】测一测三安光电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目前手机用的锂离子电池的负级多为碳基,如石墨、石墨烯等,不过碳材料的能量密度不高,理论比容量只有370mAh/g,目前实际量产能达到的最高值大约在300mAh/g,已经逼近极限。
如果把负极改为硅基,则理论比容量将有11倍以上的提升,达到4200mAh/g,所以业内一直在研发以硅材料为基础的新型高容量电池。
不过硅有一个明显问题,就是膨胀系数太高,达到300%(碳负极仅为10%),因此必须要在硅材料中掺入别的成分。
第一代硅负极电池采用的是硅和石墨混合的硅碳负极,理论能量密度也能达到3000mAh/g,但硅碳的主要问题是循环寿命太低,仅能达到500次左右,无法作为动力电池(国标要求1000次以上循环),而且目前成本太高,是碳负极的20倍以上,因此用在3C市场上也缺乏竞争力。
第二代硅负极电池就是硅氧(氧化亚硅加石墨)负极了(两代硅负极电池各有优缺点,不是替代关系),硅氧材料的循环寿命可以突破1000次,可以作为动力电池,但理论比容量比硅碳要低一点,大概在2600mAh/g。
尽管硅氧负极把膨胀系数降低了一半,但和碳负极比仍然太高。并且无论是哪种硅负极,目前在安全性上都远低于碳负极,因而实际量产落地的电池还没有纯硅负极的案例,国内专业的硅氧电池生产商贝特瑞也仅仅是在碳负极中加入了10%的硅氧材料,比容量仅小幅提升到550mAh/g。
而小米的硅氧电池应该也脱离不了这个范畴,虽然理论比容量高,但实际用在小米11 Ultra上的电池能量密度大概也就只能提升个10%~20%。
这也是为什么小米11 Ultra的电池容量也不过5000mAh,并不比传统锂离子电池高多少。电池容量和安全性大幅提升的重任,还是得落到彻底去掉电解液的全固态电池的肩上。
最后的最后,码字实在不易,都看到这儿了,就请高抬贵手关注一个呗。各位读者老爷的关注、转发、点赞都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当然,有任何意见或建议也可以和我在评论区互动,非常感谢!
自3月开始,宝岛台湾,遭遇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岛内严重缺水。
那么,台湾缺水将 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产生什么影响?
对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又有哪些机会?
哪些公司又有望受益呢?
本期社长就来和你分析一下,要看到最后[可爱]
要知道,半导体芯片生产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大量用水。这对于拥有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且代工市场占全球65%的台湾而言,可谓重大打击。一旦缺水局面得不到缓解,全球缺芯局面恐将进一步恶化。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缺芯也将倒逼需求端扩产大潮的强劲增长,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地,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规模约占全球25%,且还在不断上升。
这也就意味着,设备环节和制造环节,都将在国产替代逻辑下充分受益。国内5大半导体潜力龙头,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半导体# #芯片#
总市值:217亿
晶方 科技 成立于2005年,长期专注于传感器领域的封装测试及专业代工业务。是全球第二大CIS晶圆级芯片封测服务商。
2020年净利同比增长252%,这其中,封测业务,毛利率高达80%。 这在全行业都实属难得。
不仅如此,据社长了解,实际上,早在2007年,晶方 科技 就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薄晶圆级芯片封装技术,不仅彻底改变了封装行业,更使高性能,小型化的摄像头模块成为可能。
而 得益于车载摄像头在 汽车 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下快速兴起,公司将长期受益。
总市值:243亿
从服装巨头,转型锂电龙头,即使是在“神仙”汇集的A股,这样的故事也足够魔幻。而成立于1992年的杉杉股份,正是故事的主角。杉杉股份业务涵盖锂离子电池材料、电池系统集成以及服装、创投等业务。 是国内唯一一家从服装企业成功转型为新能源产业的领军企业。
目前已实现碳硅负极材料量产,其中,正极年产量6万吨,负极年产量8万吨,电解液年产量4万吨,综合产能位列全球第一。
而从杉杉股份先后与澳大利亚锂矿公司Altura以及洛阳钼业签订合作协议来看,社长觉得杉杉股份已不再满足于锂电龙头的地位,它正在尝试以锂电材料为基础,撬动整个新能源产业版图。
总市值:345亿
立昂微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少有的具有硅材料及芯片制造能力的完整产业平台,业务横跨半导体硅片及功率器件两大细分赛道,一体化优势明显。同时,凭借强劲的研发实力,立昂微目前 已切入安森美、中芯国际、华润微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链,盈利水平逐年提升 。
从2016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立昂微营收增速始终保持在30%左右。其中,12英寸半导体硅片相关技术已于2017年通过正式验收,标志着立昂微已走在我国大尺寸半导体硅片生产工艺的前列。
而就在今年3月,立昂微宣布募投52亿扩充12寸硅片产能,加码布局功率景气赛道,从这个角度看,社长认为硅片龙头腾飞,指日可待。
总市值:382亿
士兰微成立于1997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家纯芯片设计公司,发展成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集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综合型半导体厂商。主要产品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LED产品等大类。
得益于士兰微,完全走的是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截至2021年1月初已经有部分技术水平领先的国产设备通过工艺验证,比原定验收时间缩短50%。
除此以外,士兰微智能功率模块的技术水平已排进全球前十,在行业需求快速增加、公司自身相对竞争优势明显的背景下,社长预计未来几年,公司IPM模块的营业收入将会持续快速成长。
总市值:1210亿
闻泰 科技 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手机代工ODM企业,早在2015年,闻泰 科技 的代工产品出货量,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一。
在这里社长特别要提到一点,目前,全球主流手机品牌厂商,只有vivo和苹果全部采用自研设计,其他的公司,包括三星、华为,都是要和ODM厂合作的,尤其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75%的手机,都由ODM公司代工。
这也是为何闻泰 科技 的业绩能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数据显示,即便是在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低迷的过去四年里,闻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4.37% 。
而随着闻泰 科技 在2020年对全球领先的 汽车 功率半导体厂商,安世半导体的全资收购,未来有望深度受益于 汽车 电动化的快速发展。
#股票# #A股# #股市分析#
你看好哪个公司,评论区一起聊一聊[可爱]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你的操作依据!
小米造车已成铁板钉钉?
但造什么车?肯定是纯电!
归结到 汽车 本身,作为新能源 汽车 ,小米大概率会走“纯电”路线。因为我国北京对于新能源车辆能否获得“绿牌”的审核标准是:只认纯电!而最大城市上海则将会在2023年1月1日起,不再给插电混动车型赠送“绿牌”。欧洲的2035年停产燃油车计划中也把混动给扔了……
因此小米 汽车 会是纯电这一节论基本是成立的。然而对于一个全新的品牌,如果没有竞争力的话显然是无法立足的。任何电动 汽车 企业都逃不过四大工艺体系的制约:车身结构,以及“三电系统”。那么小米如果造车,会有技术优势么?笔者抛砖引玉,来一番“云分析”吧!
巨资收购自动驾驶企业?
自动驾驶是热点,更是压力!
首先,就在大约2天前,小米集团官宣了一条消息:以7737万美元(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创业公司深动 科技 。其中,2440万美元将以现金偿付,其余则发行股份支付。交易完成后,深动 科技 将成为小米全资附属公司。
资料显示,深动 科技 主要创始团队均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可以认为,此团队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积累不浅。事实上小米之所以对自动驾驶这一块如此上心,也可以说是大环境逼的。
就在不久前,百度方面发布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车型,这意味着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超前程度之惊人。而反观市面上一众量产新车(无论新能源还是燃油车)也都基本达到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少数达到L3级。这不得不说或多或少会对“新入局”的全新品牌造成巨大的压力。
三电系统准备好了么?
电机、电控要说难度到未必大
然而即使是再先进的电动 汽车 ,它本质依然是一台车。因此抛开高大上的自动驾驶不谈,单纯基于车辆本身来说,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依然是“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小米在电机和电控方面,大概率会是和其他主流的新能源 汽车 品牌一样,依赖外购。
通常是寻找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制造商提供配套。比如小米品牌以往的其他产品中,几乎最常见的就是博世电机。电机和电控系统如今各家的技术水平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无非就是“堆功率”或者“堆效率”。除了热量管理系统的水平有高有低之外,剩下最难的就是电池的能量管控BMS系统了。
而BMS系统的关键就是SOC精度(电池的实时电量检测),如果SOC检测精度太差,存在很大的偏差,那么电动 汽车 在实际使用中,电量显示就会完全不可信。某些车到了冬季,电量突然间“疯狂往下掉”,或者“前一分钟电量显示80%,后一分钟突然显示充满了”这样的故障就会很多。
目前国内自主的BMS系统,在电池SOC方面做的最好的基本都是走“卡尔曼滤波”技术的几家头部企业,目前SCO检测精度能达到1%级别的误差。虽然目前我们还无法得知小米未来造车BMS系统会是怎样的一个水平,但起码我们知道国内并不缺高端BMS技术。
硅氧负极电池或是小米杀手锏
ATL供货非常值得期待!
那么小米如果造车,电池又会用谁家的呢?——几个月前小米官宣发布“硅氧负极”锂电池产品。当初的说法是:新电池用在11ultra手机上验证。为今后“上车”做准备。“硅氧负极”锂电池顾名思义,负极和传统锂电池不同。
传统锂电池负极是碳材料,而小米“硅氧负极”锂电池的负极则以硅材料为主(理论上10倍于传统碳粉材料的储电量),同时添加了“纳米级硅氧化物”(通常是二氧化硅微粉)来增加硅材料的稳定性,保证电池寿命。
目前“硅氧负极”技术国外几家头部企业都有涉及,但中国企业也并不落后。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为小米制造“硅氧负极”锂电池的厂家是著名的宁德新能源(ATL)。也就是宁德时代有着千丝万缕关系,一直被人搞混的企业。
虽然这2家企业都出自于同一个创始人(曾毓群),但如今已经毫无股权关系,而且双方展开了全面竞争。未来ATL给小米提供国内最先进的电池包看样子概率不低。——所以小米 汽车 在电池技术这一块,反而是有了自己最大的优势!或许这才是小米 汽车 真正值得期待的东西吧!
飘荡的房子
43分钟前
一、高品质产品有一点很难否认,那就是小米拥有高品质产品,除了小米3和小米4等高端旗舰智能手机,小米低端机型的性价比同样相当出彩。以红米Note为例,这是一款搭载了5.5英寸显示屏和8核处理器的平板手机,性能好于这个价格区间上的竞争性产品。除此之外,小米公司还拥有路由器和超高清电视等产品,在中国市场同样十分畅销。
显示所有大图
二、价格实惠小米产品之所以在中国畅销,是因为人们能买得起。以红米Note为例,它的零售价为154美元,远低于同等配置的智能手机。而且,所有价格都不是合约价。小米公司旗舰产品一般相当于中端手机的价格,但功能完全可以叫板高端设备。小米超高清电视小米电视2在中国的售价为640美元,远远低于三星和LG的同类产品。当然,你可能想知道小米为何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做到盈利,这还要归功于该公司采用的商业模式,即尽可能以成本价销售产品,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盈利。
三、小米粉丝与苹果和三星的粉丝一样,小米也拥有一批忠实的用户,他们对小米的产品“忠贞不二”。实际上,这些“米粉”经常参加小米在中国的新品发布会,为发布会上推出的每一款新产品加油助威。不过,这些小米粉丝并不仅限于中国。小米公司还经常与其他国家的粉丝互动,讨论其最重要的产品——MIUI。
四、MIUI系统小米产品的核心是MIUI(“我的UI”意思),这是基于安卓系统深度定制的ROM,小米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这款操作系统。MIUI拥有大量你在安卓和iOS系统上面找不到的功能,如手势操作以及大量主题。MIUI让小米公司可以给用户带来完全不同于其他智能手机的独特体验,而且它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你下载以后可以在其他安卓手机上使用。如果你想要在老款HTC One上运行MIUI系统,只需登陆MIUI官网并下载相应的ROM即可。
五、雨果·巴拉小米公司从硅谷挖来谷歌前高管雨果·巴拉(Hugo Barra)负责海外扩张业务。对于英语媒体而言,巴拉(他本人其实是巴西人)代表着小米的海外形象,而他作为安卓副总裁在谷歌的成功经历,让小米在智能手机行业的影响力大增。小米希望,在巴拉的领导下,公司能在两年内开发出多款世界级的智能手机产品,融合了中国和全球的设计理念,从而能达到三星和苹果旗舰产品的水准。凭借在供职谷歌期间积累的人脉,以及与移动运营商建立的良好关系,巴拉有能力带领小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取得成功。
六、最重要的还是归结于人,雷军先生是技术出身,且在国内段位很高,所以有了雷军亲自把关质量,再加上团队运营协作,长达几年的积累,进入五百强是意料之中。
愿小米越来越好!
飘荡的房子
3245粉丝 · 561赞
搜索
黄米是小米吗
小米note3屏幕
小米股票为什么一直跌
小米所有机型
小米vrplay2颗粒感强
小米目前最好的手机
估值,不是市值!下面给你知乎的答案:
小米自己公布的数据是2013年上半年收入132.7亿,同比增长140%。2012年全年收入126亿,2013年预计收入能达到280亿。根据这两组数据可以计算出,2013年下半年公司预计的收入增速是108%,比上半年已经有所放缓。
雷军公开场合说小米2015年的目标是1000亿销售收入,要达到这一目标,2013、2014两年的收入增速(CAGR)要达到89%。这个收入增速能不能实现?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姑且按照小米自己给出的业绩预期来算吧。
然后来看利润率情况,也就是bottom line。
小米没有明确给出自己的利润率水平,业内人士有估计,雷军也零碎地提到过,2012年估计大概在10%-15%之间。随着小米出货量的增加,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利润率会逐渐改善;但红米,以及小米2A,小米青春版等低价机的推出,也可能会降低其利润率。雾里看花的外界人士,不妨假设其利润率是15%吧。
接下来看估值。
有了top line和bottom line,估值就比较好说了。100亿美元的估值,大概610亿人民币,小米2013年的收入是280亿,按15%的利润率算是42亿人民币的利润,可以算出对应2013年的Forward PE是14.5倍。14.5倍的市盈率,未来两年预期89%的收入增速,PEG才0.16,怎么看都是非常便宜的估值了。
明确一下,小米虽然正在努力通过MIUI、游戏中心、小米商店等互联网或软件服务盈利,但起码目前,它主要的利润来源还是卖硬件。这无可厚非,即便强如苹果, 来自itunes的利润也仅占小头,大部分利润来自硬件。
问题是,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和对硬件公司的估值是不一样的,Apple的估值是10倍,Google的估值是30倍,这就是区别。
硬件公司存在固有的成长瓶颈。比如苹果,经历了早几年的高速增长后,近几个季度它的增长几乎已经停滞。很多人觉得这是库克能力不济不懂创新,其实未必。手机的换机周期大概是1.5-2年,一个苹果手机的用户两年后很大可能会再换一款苹果手机,只要能把公司的产品做好,减少用户的流失率,苹果就能保持一个非常稳定的、但不会增长的销量。要增长,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扩大用户群,扩大苹果产品在用户当中的渗透率。早在乔帮主去世前,苹果手机所能渗透到的用户群已经到达一个天花板了,高端用户已经渗透得差不多,低端用户买不起,三星的崛起又在抢高端用户的市场。手机时代苹果的处境和其在PC时代很像,有一批坚定的果粉,但面向的用户群过于小众,增长乏力。《硅谷传奇》这部电影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片段,乔布斯快被董事会踢出苹果时,微软开放的windows+独立PC厂商模式已经超越苹果封闭的Macintosh模式;乔布斯对比尔盖茨说:”Macintosh是一个艺术品。“比尔盖茨回了一句:”But people don't care.”
回到小米上来,早期小米的目前用户群体是发烧友及发烧友身边的人,过去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个目标用户群选得非常成功。但小米需要继续长大,光有发烧友这个团体已经不够了。学生(小米青春版)和三四线城市低端用户(红米)是小米后来选定的新目标用户群体,这两个群体非常大,尤其是后者,可以给小米足够大的成长空间,QQ空间短短30分钟100万的预约量十分亮眼。要知道,这相当于小米2013年上半年整体销量的七分之一。不光发烧友会口口相传,三四线城市的屌丝们也会口口相传,后者的数量要比前者更为庞大,且在手机上的消费能力并不比前者弱多少。红米的成功给了小米一个更大的故事,小米的目前用户群体被大大拓宽了,未来的成长空间也大大提升了。所以我们能看到,红米发完之后没几天,新一轮融资也确定了,一笔令人咋舌的100亿美金估值。
能做成1000亿生意的公司,肯定是很值钱的。2013年,百度是收入大约可以到300亿,腾讯可以到450亿,阿里可以到500亿,奇虎360只有40亿,而小米有280亿;前4家公司现在的估值分别是488亿美金、840亿美金、800-1000亿美金和92亿美金。怎么看,小米100亿美金的估值都不贵,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不是二级市场的散户,人确实不是傻子。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