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这回可能是真的急了!9月3日,小米集团(01810)发布自愿公告称,小米董事会将行使此前股东大会授予的股份回购权利,在权利有效时间段内,将按照不超过120亿港元总价,不定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
小米集团表示,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及“智能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的推动下,小米集团以股份购回表达对现时及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本公司将继续提供“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相信该价值定位在现时市场状况下会更具竞争力。
小米为何会在这个时候急推回购,这一计划又是否能够提振市场信心呢?分析人士认为,小米集团在香港上市之后,虽然业绩表现还不错,但股价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当中,当前8.35港元的股价相比17港元的发行价已经腰斩。近期更是报出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减持股票的消息。若没有上述回购计划,小米集团的股价可能还很难止住。那么,小米集团究竟值多少钱呢?从业内研究机构的研报来看,近期有机构给出了最高22港元的目标价。
小米急推回购之谜近期的小米集团虽然股价低迷,但却在不断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董雷赌约、不回A股、总裁减持,这不今天又出了一个重磅回购。9月3日,小米集团(01810)发布自愿公告称,小米董事会将行使此前股东大会授予的股份回购权利,在权利有效时间段内,将按照不超过120亿港元总价,不定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受此利好刺激,小米集团在港股价摆脱近期低迷走势,开盘之后大幅上扬,最多时反弹近7%。
小米急推120亿港元回购可能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一是小米上市之后,最高价曾达到22.2港元,以其总股本240亿计算,总市值达5328港元。但近期小米的股价跌至最低8.28港元,市值跌破2000亿港元,也就是说去年7月初上市的小米集团在过去不到14个月的时间里,市值蒸发了3300亿。要知道,小米刚上市的时候,其掌门人雷军曾说,小米的估值可达2000亿美元。当估值的预期差来到如此之大的时候,小米的选择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个原因是,近期出现了一个非常不利于小米股价的事情,那就是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在如此低的位置减持股份。根据港交所信息披露,林斌于发布二季度财报后连续三日卖出共计4130.34万股小米股份,售出均价分别为每股9.07港元、8.92港元和8.92港元,套现约3.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超3.4亿元。林斌此次出售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48%,其持股比例从11.67%减少至11.47%。事后,林斌虽然承诺未来一年之内不再减持股份,但林斌此举却可能打击了市场信心。
有观察人士认为,林斌此举类似于2018年3月腾讯控股总裁刘炽平。当时,刘减持股腾讯控股股份,此后该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还有北京的资管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林斌在这价位减持股份,是对雷军的不信任,还是对小米未来前景的担忧,目前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举对多头的打击非常大。
除了林斌出售股票,根据港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小米主要股东晨兴资本也于7月4日向基金各GP及LP配发小米集团合计约1.11亿股B类股份,此次配股可视为各GP及LP将其在基金权益兑换为小米集团的股票。有专业人士认为,晨兴资本在此次交易中获得基金权益,此举是股票转让的行为。也许正是出于对股价前景的担心,雷军才会在此刻推出重磅回购计划。
在小米股价高企的看好时刻,林斌通过高盛转售3.5亿b类股,这次套现预估大约79亿港元。
虽然之后小米发布了自愿性公告,表示在这波操作之后,林斌相关方将不会再出售任何股份,剩余部分将被锁定5年。但显然市场接受这类消息后是最为敏感的,当天小米股价就收跌5%,市场开始弥漫着浓厚的看空情绪。显然小米高管在股票最高的时候减持,释放的信号显然很多资深投资者都心知肚明。
这波突如其来的操作势必会让股价进行剧烈的波动,但若远瞻的话,似乎并不能只看这一点。
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主要长期还是依靠公司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如果它是一个好公司,它就具备着被投资者所长期持有的价值和理由,那即使股价在一段时间内有波动和震荡的话,都并不会被引起恐慌性的抛售。我喜欢你这是因为我看到了你背后巨大的潜力以及上升的空间,所以即使你一时的摇摆与波动,都阻止不了我对你的爱。但若你只是一个空壳公司的话,我就会在高位把你无情的抛弃,因为我不想被割韭菜。
上市公司高管的减持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也并非是看空股价。
这一次林斌地抛售,从总体来看,他的持股比例从11.4%下降到10%,单从总金额的话还是挺高的,但是从持股比例来讲并没有下降太多。只从这方面不能说明小米遇到了危机或者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它的高管才会急于在高位抛售股票。
从很多方面的综合猜测,林斌这次的抛售与个人生活以及慈善的工作有关。
从小米的其他高管并没有抛售股票的迹象,可以看出林斌也许是为了个人生活以及工作的调整相关,他也许会逐渐的转向幕后,为之后的退休生活做准备。
谢谢您的问题。黎万强给小米带来了发展的动力。
黎万强是谁
小米创立时的核心人员之一,金山老将之一。
黎万为小米带来了什么
黎万强是一个开疆拓土式的人物,MIUI、小米网、小米市场营销体系都跟他息息相关,第一次开疆拓土, 黎万强为小米带来了极致体验感的MIUI系统,参与了整体研发、设计、运营,逐步把小米打造为全体 科技 迷瞩目的企业。 第二次开疆拓土是黎万强完整搭建了小米的运营、市场、电商、物流等业务,更策划营销多次爆款事件,创造了多个与小米相关的热点词,如:米粉节、参与感、F码等,成功树立小米的 科技 范、性价比、良心的小米形象,带领小米在14、15年走上行业巅峰。第三次开疆拓土是在2016年回归小米后,布局推出高端 “小米Mix”系列,让“一面 科技 、一面艺术”成为当年小米的标签,小米也再次让业界和米粉惊艳,这都离不开黎万强的功劳。
黎万强将何去何从?
2019年11月29日,在小米准备全力冲刺5G业务和海外业务时,小米集团进行了高管的职务调整,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朋友圈宣布正式离开小米的消息。雷军对黎万强表示了感谢,并在朋友圈中表示,希望“阿黎从此彻底放飞自我,快意人生。”
黎万强喜欢摄影和绘画,早在2009年,他就准备做一些相关爱好的工作,结果被雷军挖到了小米,十年之际,小米已成森林,这个当初的播种者或许早已想好了自己未来的路,快意人生,四亿江湖。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个人觉得,黎万强不仅是给小米带来了什么,也是给许多互联网营销运营人员带来了很多想法和知识。
先从小米说起,小米早起的比如论坛,米粉维护,小米的营销,包括小米的产品本身,黎万强都有参与并且主动的去贡献自己的想法。说黎万强是粉丝经济之父都不为过。
紧接着说说他对互联网营销运营人员的启发。黎万强曾经有过一本书,叫参与感。这本书在几年前,可是互联网运营营销人员的教科书。基本上从事运营工作的人都会买来看,包括我在内也是。他里面关于粉丝的维护,口碑的管理等等,真的给了大家很多的启发。
最后,黎万强的离职,怎么说呢。小米现在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可能黎万强那一套打法跟现阶段的市场大势已经不是非常匹配了。他离开也正常。
1,小米粉丝和系统的搭建者。
2,小米移动互联网事业部的开创者。
3,小米多元化的领导者。
不过离职了股票可以全部套现离场,也算是个好结局。
对于梨万强的介绍——
并且,它还创造了“F码”,“米粉节”等等。可以说,黎万强确实给小米带来了一些不同的地方,这里最大的成绩,可能就是MIUI系统了。
他最开始将100个用户被拉进MIUI的论坛里,奠定了小米MIUI系统的基础。可以说,黎万强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出万千跟小米一起发烧的粉丝。
我觉得一个手机品牌最主要的就是用户,而黎万强最大的优势就是培养出小米发烧友,可以说如果没有黎万强,小米的发烧友可能并不会如此的丰盛,也不会像现在的小米能够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
什么叫营销?为什么我们会说黎万强是营销大师?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抓住了用户的点,抓住了用户的迫切需求。
因此,他给小米带来了什么,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小米带来了升级带来了用户。如果说雷军是开拓者伯乐,那么黎万强一定就是千里马。
黎万强二进二出
黎万强离开的2015年对雷军来说可谓焦头烂额。
年初,受制于高通810发热问题,小米计划发布的小米5不得不临时变身为小米Note,此后又传出小米Note销量不佳、产线砍单的问题。年中,红米Note 2屏幕供应商从夏普更换为天马引发诚信危机的“屏幕门”事件。年底,又曝出小米1代空气净化器产品质量不合格。
祸不单行的是,当年负面缠身的小米,估值也受到了质疑,各种唱衰小米的声音持续不断:“小米手机不再发烧了”、“小米就是个屌丝机”、“小米的产品节奏乱了”、“小米就是个百货公司”,有友商甚至说“小米五年后肯定消失”。
市场和舆论上的不利消息、友商的凶猛进攻,创业5年一路狂飙的小米首次锐气受挫。2015年,小米没有实现每年一轮的融资,也没有一年一度的小米手机发布,而以往4年,小米1代、2代、3代、4代手机每年都能如约而至。小米的国内市场份额出现下滑,在国际市场也被最大的竞争对手华为超越,全年8000万台出货量的目标,最终也没能完成。
雷军压力不小,2015年11月底的小米年度发布会上,雷军首度在公众面前泪流,“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寻找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这句话:我所有的向往!”灯光暗淡,雷军哽咽离场。
相比雷军,那一年作为旁观者的黎万强要轻松不少。据媒体报道,黎万强有段时间在北京顺义的家中,反复地看梭罗的《瓦尔登湖》和瓦茨的《心之道:致焦虑的年代》,还自驾去了一趟云南,拍照、发呆、思考人生,就像个文艺青年一样。
在顺义的温榆河边,黎万强意外地发现,把花与草地倒过来看,竟然可以组成一个星空,他干脆拍摄了几万张同系列的照片,最后精心挑选出了23张,举办了一场“花与树的星空”主题影展,顺便公开谈论和反思了他的中年危机。
在影展之前,黎万强即将回归小米的传言就一直不断,而在那次影展上,他略显突兀的回应称,“最近有很多传言,但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年底,我要回到小米。”在全场的掌声中,黎万强接着说到“感谢我的老大、我的老师。”声音有些哽咽的他又接着说了一遍“感谢我的老大、我的老师。”说罢,便向雷军走去,眼里泛着泪光。
对于小米面对的挑战,黎万强当时对《 财经 》杂志表示,这一年小米最大的变化,是挑战变大,节奏加快,不管是输出还是输出之后的缓冲期都变短了。“以前用十天时间做一件事情现在只给你三天时间,信息传播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品牌需要进化,以前的玩法需要升级,需要尝试新的东西、新的渠道。”
8月的那场影展后,关于“黎万强回归能否振兴小米”的讨论就一直未结束。2016年1月4日晚,黎万强正式发出闭关结束回归小米的微博,随后迅速引来围观。
不过事后看来,外界似乎高估了黎万强所能发挥的影响力。黎万强回归后主要负责与手机线并不相关的小米影业。对于小米布局影视,外界当时的普遍看法是,一方面有利于充实自家电视产品的内容生态,另一方面瞄准未来千亿的市场规模,是做高小米整体估值的有效办法。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小米影业一年多时间代表作品寥寥,随后便被砍掉。黎万强也从回归时被寄予厚望的走向台前,再次回归幕后,近两年来更是鲜少有公开消息。
11月29日下午,黎万强在微信朋友圈发声称,自己正式离开小米了,说一声道别,祝福小米越来越好。“近10年征程,感谢雷总,感谢小米并肩作战过的兄弟们,感谢所有媒体朋友、合作伙伴的抬爱和支持,还有天南海北给过我建议和鼓励的米粉朋友!还有我老爸5点摸黑起来煮的那锅开业小米粥,谢谢这滚烫沸腾的10年!”
作为中国互联网新的营销旗手,黎万强被视为小米营销之父,他不断创新营销方法,主导了基于“用户开发模式”MIUI手机操作系统研发方法 ,管理小米网,开创了粉丝文化,如“参与感、手机控、F码、米粉节”等网络热词都由他创造。
黎万强是继周光平、黄江吉后第三位离职的元老,雷军在小米内部全员信中也对黎万强为小米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给与认可和感谢。据悉,黎万强自今年4月开始休假,目前正专注于自己热爱和追求的摄影和绘画。
另外,高级副总裁祁燕也因个人要求正式退休,改任高级顾问。原小米集团副总裁王翔晋升小米总裁、Redmi总经理卢伟冰替代雷军出任中国区总裁。
买本书自己读一读各个高管都在包括卢伟冰。
2015年年底的部分热销机型比如红米note3在黎回来后立即从预定变成了抢购,大概是耍猴教主吧!我也被耍过,以后不会了。
神棍雷军[赞][赞]
202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林斌”这个名字赫然出列。
坐拥570亿财富,成功跻身富豪榜百强名单,一跃成为广州新首富。
那么,林斌是谁?
说起林斌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提起雷军这个名字,许多人恍然大悟,国产手机大亨“小米 科技 ”创始人。
其实,林斌也是小米创始人之一,更是小米中一个重要人物。
2010年林斌和雷军等人共同创办小米 科技 ,并担任小米公司总裁、副董事长。作为一名“技术大拿”,林斌在小米中主要负责手机研发的核心业务,是小米的中流砥柱。
而小米,在几位创始人共同带领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短短三四年的时间,成功问鼎全国销售之王,达到年销售2600余万台的业绩,一跃成为国产之星。
而林斌作为小米最核心的人员,身价暴涨,早在2018年便资产过亿,进入胡润百富豪榜68位。
林斌这一路怎么走来的呢?
有句话说:“一代伟人的成长历程,总归是和普通人有着很多不同之处的。”
对于林斌来说,他的成长历程,多了更多的初心与坚守。
出生在广州的林斌,小时候家境还算殷实,接受着良好的学习教育,努力刻苦的他成绩一直很好,还考上了省重点,广州实验学校。
1984年,上高中的他,数次期中末考试都是全年级第一,而且还多次获得省市的竞赛奖项,在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进中山大学电子系。
林斌对电子的兴趣其实早早就开始了,初中时,因为母亲带回了一台电脑,那时候的林斌对这陌生物件儿很是感兴趣,开始不断摸索,还自学电脑编程,并编写了一款小 游戏 。
这时的他不过才十几岁,说他是少年天才一点也不为过。
大学毕业后,林斌依然向往更为深厚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他放弃了国内好的工作机会,毅然决然地奔赴美国攻读计算机科学研究生,直到1992年正式毕业。
要知道二十年前的互联网还是鲜少人驻足的领域,而他却早已站在了金字塔尖。
要知道,每个人都会有梦想,但自始至终都坚定如初的人并不多,而林斌就是其中一个。
毕业后的林斌,有不少优秀的企业向他抛来橄榄枝,有华尔街高薪的工作,还有软件巨头微软,不过相比高薪,微软给到的报酬低的可怜,不过对计算机编程狂热的他,最终选择来到微软。
他也从此更直接更深入地接触了互联网 科技 ,成为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其中我们熟悉的Windows、Exchange 2000等大型软件,就有林斌的一份力量。
是金子,无论何时何地都光芒万丈。
2000年,在微软小有名气的林斌,被互联网 科技 大拿李开复看中,并找到他,希望他能回国负责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发工作。
回国后的林斌开始大展拳脚,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70多项技术转移,覆盖多个技术领域,我们熟悉的Office、MSN、Windows 等多个微软产品,他都有着杰出的贡献。
2003年,林斌又和张宏江,张亚勤一起创办微软亚洲工程院,并担任总监,进行研发工作,因突出的成绩,他在2004年获得微软公司最高贡献“金星奖”。
三年后,李开复再次找到林斌,邀请他去谷歌,随后他在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担任副院长,技术总监。
从微软,到谷歌,林斌可谓是一路猛进,在互联网领域深耕发芽,成为举足轻重的栋梁之材。
不过对于林斌来说,这些只是他的技术累积,并算不得什么,直到认识雷军后,他才迎来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知己往往是相见恨晚的。初次见到林斌时,雷军便被他对产品的热爱深深打动,雷军曾说:“林斌在工作和产品上都非常投入,非常下功夫。”
而林斌第一次见雷军时,也惊讶了,他发现雷军和自己一样,都喜欢背个背包,里面装满各种各样的手机。
于是,二人像是老友重逢般,开怀畅谈起来,一聊就是大半天,有时候还聊到半夜。
就这样,两个相见恨晚的人走在了一起,林斌也从此登上了雷军的战舰,走向小米时代。
此后,林斌和他的小米战队,也开启国产手机的巅峰时刻。
选择之后,就是义无反顾地向前。对于林斌来说,就是如此。
创业初期,其实并不容易,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为了有充足的资金流转,林斌卖掉了自己在谷歌和微软的股票,将收益都投入到小米当中。
有了资金后,最急需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只靠他和雷军两人,能干得了什么。
于是二人又开始广泛搜索人才,加入小米大家庭。雷军先后找到KK、周光平、虎哥等人,成功将他们带进小米战队中。
团队成型之后,他们开始正式的运营销售,其中林斌主要负责小米的供应商战略合作、运营以及销售等工作。
然而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哪有那么容易?供应商难找,销售不佳……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林斌雷军远赴万里的日本,去进行供应商洽谈,而那时候日本地震、海啸仅仅过去两周。
为了打开销售渠道,了解用户需求,林斌又兼任市场营销工作,去研究新媒体,看论坛,微博,尽可能地收集用户信息。
也正是如此,小米成功卫冕“销售之王”。
在2017年双十一购物节,小米夺得天猫双11手机销量五连冠,其中安卓手机销售额排名第一,线上旗舰店总支付金额超过24.64亿元。
如果说雷军是小米开疆拓土的引领者,那么林斌则是保持小米屹立不倒的支撑者。
林斌将自己的全部热情都投入到小米当中,就像他自己所说:“从创业第一天,我就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小米。对于我,小米就是我事业的全部,没有之一。”
确实,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切。
不过,如此辉煌的林斌,也似乎“跌下”了神坛。
一年多前,一则“套现”消息将林斌推到风口浪尖。
2019年,林斌连续三次卖出小米股票,合计4131.34万股,套现约3.7亿港元。
那时的小米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为了稳住股价,增长信心,小米一直在回购股票,而此时的林斌却在减持套现,引发很多人猜想。
面对压力,林斌在微博上曾做出回应,承诺未来12个月都不再减持股票。
而在2020年,林斌再次出售3.5亿股股票,总价值最高达10亿美元。
这次,众人纷纷猜想,林斌可能要退居二线。
确实,在2019年,林斌便卸任集团总裁之位,并且工商信息中显示,林斌连续卸任多家小米企业法定代表人。
不过对于现阶段的林斌来说,其实不难理解。
年过50,已身价百亿的林斌,早已成为行业的成功者,对于他来说,退居二线,将机会留给更多年轻人,以指导者的身份去培养新鲜血液,才是企业经久不衰的法门。
就像马云所说:“未来是年轻人的未来。快50岁的人,最好的黄金时间都已经过去了,等于爬到山顶再往下走,下山下得漂亮才好,你不肯下来,结果就可能摔下来。”
让自己的后半生回归家庭,回归 健康 ,从此“工作便是生活,生活便是工作。”
也是一种人生幸福。
林斌曾说: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
无论是前半生为理想与热爱不断奋斗,还是后半生选择回归生活,都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而在小米时代里,林斌依然是最闪耀的那颗星,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作者:三月嘉杨
出于对于经济的考虑,也是出于对于社会的考虑,出于对于销售量的考虑,出于对于公司发展的考虑,出于对于公司经济的考虑。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