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股票破发,小米股价再度破发第35天,你看好小米公司未来的发展吗?

2023-02-28 11:09:13 证券 xialuotejs

小米上市破发是什么意思

小米股票破发就是股票的价格跌破了发行价,也就是小米股票价格跌了,现在的价格比发行时候的价格低。

小米股价再度破发第35天,你看好小米公司未来的发展吗?

引言:可能很多年轻人在购买手机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小米这个品牌,因此大家都比较看好小米这个公司的未来发展。之所以大家会有这种看法,是因为大家比较信赖小米的科技,同时觉得小米的售后也比较好。

一、未来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相信也有一些小伙伴们看了相关的新闻,这个时候有很多人觉得小米的股价非常低,甚至还会觉得小米未来的发展比较的受限。其实在小编看来,小米这个公司未来的发展还是比较不错的,因为他们的手机市场非常的大。而且这个品牌在售后这方面做的也比较到位,因此有很多人都比较看好这个品牌的未来发展。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他们非常喜欢这个品牌的一些电子产品。而且大家觉得这些电子产品也比较的耐用,即使遇到了一些小故障,也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二、产品的类型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可能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觉得小米这个品牌主要卖的就是手机。其实这个品牌除了手机以外,还会卖一些其他的电子产品,像手表、平板等等。而且这个品牌还有很多的高端手机,然后很多粉丝们都非常的喜欢。那小编认为随着小米公司的发展,接下来产品的类型肯定也会越来越多。因为只有产品类型越来越多的时候,公司的发展才会越来越稳定。就是还会有一些人说小米打算造车,看见了这个新闻之后,很多人也比较的期待。

三、总结

可能有一些人看到了股票下跌的消息之后,会觉得比较的伤心。因为大家觉得他们非常的信赖这个品牌,那股票下跌之后,可能也会影响到小米的未来发展。其实在小编看来,不管哪个行业可能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让一个公司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发展的越来越好。

小米再度破发 “翻倍”将成泡影?

“年轻人的第一只股票”遭遇过山车行情

6月22日,小米创始人雷军、林斌等高管在小米招股书上正式签字,小米随即启动全球公开发售。当日上午,小米CEO助理“小米公司陈曦”在微博上喊话:港交所第一只同股不同权的股票,股票代码:1810(18年上市,10年创立),年轻人的第一只股票,亲爱的米粉们,账户开好了吗?

然而,“年轻人的第一只股票”却在上市的首月里,上演了一出过山车大戏。

尽管创始人雷军认为“小米是全球罕见的、既能做硬件、也能做电商、也能做互联网的全能型企业”,“小米的估值,应为腾讯乘以苹果”,但是面对不尽如人意的招股结果,雷军最后将发行价定到了最低的17港元/股。

虽然雷军认为发行价已经定到了最低,小米还是没能逃过首日破发的命运。7月9日,小米一开盘就遭遇破发,最低跌至16港元/股,较招股价下跌近6%,并已非常接近IPO前F-1轮投资者进入时的成本价15.8港元/股。

情况在“绿鞋”护盘资金等各路人马的推动下很快迎来反转。上市首日,小米的“绿鞋机制”便被触发,超募资金出来护盘,股价震荡回升,最后下跌1.18%,收报16.8港元/股。

上市首日晚间,雷军携新老朋友在香港某酒店举办小米香港主板上市庆功宴,席间雷军放话称:“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数据显示,上市首日及次日,年轻投资者的聚集地富途证券均稳居小米十大净买入经纪商第二位。

之后小米所向披靡,收复每股17港元的开盘价后,一鼓作气,仅用了7个交易日,最高冲至22.2港元/股,小米的市值也从507亿美元飙升至703亿美元。

看到小米如此凌厉的涨势,米粉似乎看到了“年轻人的第一次翻倍”的希望。但是,形势很快再次反转。

伴随着价格稳定期截止日的临近,以及全球科技股的大幅下挫,小米开始上演跳水行情,“怎么涨上来怎么跌下去”,仅用了11个交易日,股价便再度回到发行价附近,盘中再度破发。

真的如此吗?有投资人士指出,小米此举也许不会稀释存托凭证持有人的权益,但一定会影响二季度的业绩表现。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小米短期股价表现仍值得期待。受锁定期制约,小米的基石投资者和原始股东只能等半年后才能出货,雷军有维护股价稳定、市值管理的需求。

另外,从近期放出的“小米2018年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大增48.8%”、“小米大张旗鼓宣布进军空调领域”等消息来看,也许雷军并没有放弃小米千亿美元市值的梦想。

来源:腾讯科技

雷军如何回应小米上市首日股价破发?

7月9日,小米集团(01810.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虽然已经按照询价下限进行定价,但上市首日开盘,小米依然跌破了17港元的发行价。

当天,小米集团以16.6港元的股价开盘,较发行价17港元下跌2.35%,集合竞价时段成交2.3亿港元。截至发稿,小米股价报16.32,下跌4%。

对于上市首日股价破发,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天大势不好,刚才我的同事告诉我,远超我们的预期。我觉得小米基本面非常出色,也是非常创新的公司,相信长期表现会越来越好。” 

在开始不久前的演讲中,雷军也提到,最近正是全球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时候,感谢十多万投资者在此刻真金白银的投入,表达了对小米的认可和支持,包括李嘉诚、马云和马化腾等,“感谢!尽管大势不好,但好公司依然会脱颖而出!

除了股价破发,何时发行CDR(中国存托凭证)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雷军表示,“我们两周前跟证监会反复沟通后,达成一致,决定暂缓。我们先上港股,等港股运转合适后,再上CDR。原因,CDR是很重要的试点,要确保万无一失。同时上港股和CDR,现在不是最佳时间点。”

来源:澎湃新闻网

股价再度破发第35天,小米公司目前的处境如何?

小米公司的处境相对比较艰难,因为小米公司的高端梦基本上已经破碎,小米公司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发展问题。

当我们提到小米公司的时候,很多用户其实非常支持小米公司,同时也认可小米公司的产品。在小米公司到港交所上市以后,你们公司的股票当天就出现了破发的情况,所以直接导致小米公司的发展规划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也不利于下面公司今后的发展。

一、小米公司的股票破发已经35天了。

对于看好小米公司的用户来说,很多人之前认为小米公司的股价会暴涨,谁也没有想到小米公司的股票当天就破发了。在此之后,小米公司的股票已经跌去了一半左右,这也代表着资本市场对于小米公司的态度并不乐观,小米公司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问题,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应对资本市场的压力。

二、小米公司的处境相对比较艰难。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小米公司本身想朝着高端机型来发展,同时也希望资本市场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资金储备。在小米公司的股票破发之后,投资人们并不看好小米公司的发展,同时也认为小米公司在手机领域的瓶颈非常严重。小米公司不仅需要解决投资人们的信任问题,更需要在业务上尝试转型。

三、小米公司的处境需要长期坚持。

虽然小米公司的股票破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成为公司的发展没有希望。对于一家非常看重用户体验的公司来说,只要小米公司能够坚定自己的企业理念,并且把这些理念运用到实际的产品当中,我相信市场会给出公正的答案,小米公司的股价破发也仅仅是发展中的一个小坎坷而已。

市值蒸发4000多亿后,雷军再次遭受重击,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都要从雷军接连退出多家小米关联的子公司,卸任自己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的身份说起。雷军退出小米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雷军卸任的这些公司,其中包含了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东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等。这一下子可以说把小米手机等其他电子产品相关的公司全部卸任退出了。

加上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司马南怒怼联想事件,柳传志被推上风口浪尖,打上了卖国贼的标签。而此前雷军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的偶像是柳传志,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管理公司的技巧,两件事结合在一起,雷军这些卸任的举动就不得不让人引发联想。他这是准备跑路了吗?难道要跟进自己的偶像准备投身美国,网络上不少人为雷军卸任的事情对他骂声不断。

其实雷军只是卸任了和小米有关联的子公司,小米集团和小米科技这些总公司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依旧还是雷军。小米公关部的总经理回应:这只是正常的人事调动,雷总后面是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去放在造车创业上。小米官方的回应是很正常的,也在意料之中,这是所有事情叠加在一起。资本市场并不认可这份回应。小米集团的股价跌幅超过了百分之三,市值蒸发4000多亿,直接创出近十六个月以来的新低。

网友也不卖账,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但对于雷军的这些谩骂并不能改变他要再次创业的心。要知道,雷军虽然身兼四家公司,但在小米集团最初创业初期,雷军也是选择退出金山和手上的所有工作来专注于小米的手机发展的认真用心专注于一件事的效率,怎么都要比同时很多件事方方面面都要关注来的。

已经五十二岁的雷军选择在退休前再次创业造车。这次创业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失败了,那就可能成为雷军创业生涯中的一个败笔。首先是他的年龄上来了,小米集团的业务有很多,雷军实在是分心乏术,所以才选择不再负责手机、电脑和平板这些电子产品方面的业务。以后小米手机的发布会我们可能也不会再看到雷总出现了。雷军的卸任,一方面是专注造车,另一方面就是放出权力。小米发展这么多年,高管们也有了能力接管,来到放权的时候了,卸任对雷军唯一的影响,就是以后不用再出席子公司那些重大会议做决策了,实际上这些公司的控股人还是的小米。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也成了互联网公司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了造车,雷军压上了自己大半辈子以来所有的荣誉,一旦失败,之前努力的所有结果都可能化为灰烬。只是不知道。在汽车方面,雷总想要走哪个路线,会不会继续和小米手机一样,通过性价比打入市场?

如果是要走低价的路线,那很有可能会对标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造出来的车,拥有特斯拉相似的造型和配置,然后价格比特斯拉便宜。这种时候大众到底是要选择特斯拉还是选择小米就有的争论了。有人喜欢马斯克的疯狂,就会有人喜欢雷军的时代,但在汽车这条路上,想要走曾经性价比的那条路还是很难的。具体到底如何,我们还是只能等待雷总的结果出来才知道,现在一切都只是猜测罢了。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雷总造车也进入了紧迫的时期,汽车生产的过程需要很多东西。车间的每一项工程也需要盯着,还要自主研发自动驾驶的算法,眼瞅着还要完成2024年量产的交付进度。到了关键的时刻,雷军只能亲自介入,亲自去监管每一个环节,确保不会出错。

小米集团整体的投资运营都在围绕着小米造车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雷军的职务跟着做出调整也是非常合理且正常的。小米汽车的创办过程,目前来看,和当初的小米集团非常的相似。不管是在产品定义还是人才招募,亦或者是整体思路上,人不轻狂妄少年,问心无愧。真君年轻的时候热血沸腾,艰苦创业,到了五十多岁,依旧可以选择再热血一次,期待他能够造车成功的那天。大家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