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老师讲股票,小米的前景怎么样?

2023-02-27 18:43:51 基金 xialuotejs

小米股票为什么跌得这么厉害

一、因为小米上市后的首份业绩答卷,尽管乍看上去十分优秀,但细究之余,底子成色难以服众。之所以这么说,不仅因为小米财报摘除各项调整之后,真实的经营业绩差强人意,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在主要收入来源智能手机市场,还是以业务快速增长来支撑想象力空间的IoT业务,都无法为高估值提供直接而强有力的支持。

二、无论是从财报、从股价还是公司披露的业绩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小米正处于“柳暗花未明”的关键时刻:手机业务需要通过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贡献更多利润;IoT业务需要在还未兴起的智能家居市场,不断尝试并提供全新和具有说服力的方案;互联网服务业务,需要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和清晰的方向,靠P2P推荐绝非长久之计。

小米上市后首份财报公布后,市场从一开始的惊喜迅速转为冷静,从上市到现在,公司股价在财报公布后大幅冲高回落,持续走低。

【拓展资料】

股价涨跌的原理就是:一般情况下,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股票的供求关系。在股票市场上,当股票供不应求时,其股票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股票供过于求时,其股票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一个股票的上涨,是需要资金来进行推动的,当很多资金都去买一只股票,就会造成股票供不应求,跟商品一样,一旦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就会有所上涨,股票也是这样,很多人买就会推动股价的上涨,买的力度越大,股价上涨的也就越厉害,股票涨停就是由于买盘力量过于强大所导致的。

一个股票的下跌,也是由资金推动的,当购买这只股票的机构和散户觉得买这只股票已经赚了不少,想要落袋为安,就会卖出股票,而卖出股票多了就会造成股票供大于求,买的人少卖的人多,股价就会下跌,以达到买家的心理价位最终实现成交。股票跌停的原因就是卖盘太多而买盘太少的缘故。

影响股价涨跌的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资金,大量资金主动性买入会造成股价上涨,大量股票主动性卖出会造成股价下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放量上涨和缩量下跌是正常情况,因为上涨的时候大家都在买,成交量势必会放大,而下跌的时候很少人买,成交量势必会萎缩。

小米的前景怎么样?

对于小米的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

有人说小米本质上是个硬件公司,但雷军又一直强调小米是互联网公司。有人说小米的手机低端,在中高端机市场没有竞争力,但小米又分拆Redmi,实现双品牌发展,开始抢占中高端手机市场。

从营收构成上来说,小米确实是个硬件公司。

在小米发布的2019年Q2财报中显示,第二季度智能手机业务营收达到320.21亿元,占小米总营收的61.64%。l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营收为149.45亿元,占比28.77%,而互联网服务营收只占到8.82%。

业务增速表现的也很明显,loT业务营收同比增长幅度最大,达到43.99%,远超过手机业务不到5%的增速。

这也凸显了小米的产品现状: 智能手机依然是营收基础,但进入存量竞争,loT才是未来核心增长点。

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增长陷入停滞。在2019第二季度,中国新增设备数合计为8555万台,同比下滑21.6%。

据Canalys数据显示,小米2019年Q2在国内的手机出货量为1150万台,排在了华为和OPPO、VIVO的后面。小米旗下小米9的销量不佳,但依靠红米Note 7和K20系列,实现销量的小幅上涨。

面对智能手机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小米的策略也很明显:

一是双品牌发展,抢占中高端市场,提高毛利。 小米目前的手机均价还较低,仅有754元,也就是一台Redmi 7A的价格。均价低,毛利也低。

19年初,小米拆分小米和Readmi,实现双品牌发展,前者死磕性价比,后者进入中高端市场。这一举措帮助小米加速在手机中高端市场的发展,2019年第二季度在2000元以上的智能手机收入占比达到总收入的32.3%。

二是国际化发展,将手机业务增长压力转移到国际市场。

不光中国,全球手机市场也不景气,呈现负增长的态势。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3%。全球头部手机厂商中,苹果和小米都在下跌,小米同比下降了0.2%。

小米在印度市场一直有较大优势,第二季度占到了28.3%的市场份额。印度市场是全球大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依然还在增长的智能手机市场,二季度出货量为3690万台,同比增长9.9%。

不过,小米在印度市场的业务增速也在放缓。 2019年Q2的出货量增速为4.8%,远低于去年第二季度的107.6%。

可见,小米在国际市场的增长也很艰难。

loT会在未来几年实现快速增长已成共识。

根据IHS预测的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设备的安装基数从2015年的154亿增长到了2020年的307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754亿。

对此,小米的AloT战略是, 以智能手机作为第一入口,以小米音箱、空气净化器、小米手环等作为辅助入口,构建个人和家庭的智能家居场景。

目前,小米的AloT平台上已经接入了超过2200款产品,大到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小到牙刷、插线板、移动电源等,涵盖了智能家居的方方面面。

早在2018年,小米非手机的loT设备连接数就已经超过1.5亿,其中通过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赋能的设备超过1亿台。

最后,作为关注互联网求职的在线教育公司,我们来聊一聊,现在加入小米,还有多大的发展机会?

要明确一点: 在互联网行业工作,要想成长快,就一定重视发展红利问题。

这个红利可能是收入上的,比如你早期加入小米,可以拿到一定股份,上市后实现套现。这种红利也可能是个人成长上的,即让你负责一款用户量大的产品,通过业务增长实现个人能力的快速提升。

在职景之前的社群讲座中(加入社群,可关注「职景」公众号回复关键词“1”),有前小米产品项目负责人向我们分享在小米发展的不同阶段,加入小米所获得的红利:

初创期: 如果是2010-2012年加入小米,红利体现在个人的收入层面。在这个时间段加入小米的员工大都拿了不少股票,前几百位加入的员工即便不能实现财务自由,在北京付个首付还是不难的。

成长期: 2014年左右,当时小米还算不上一个大公司,急缺人才,这时候加入小米,公司更愿意把一些重担放到新人身上,新人更多吃到的是成长红利。

成熟期: 现在的同学再加入小米,不可能像几年之前一样,进去了就能全面负责一个千万级日活的产品。新人进去的机遇,和其他大公司无异,在于平台的赋能。

职景的主讲人老师在加入小米的时候,倾向于参与小米云盘这个项目,最终却去到浏览器这个项目。但最后的发展结果是,小米云盘的发展受阻,项目几经转手,产品经理换了好几茬,极不稳定。反而浏览器非常稳定,借着浏览器项目发展的势头,他学到及见证很多东西。

可见,加入小米等大公司的风险在于,如果你加入的项目短时间内没有实现业务增长,最后业务可能会被砍掉,造成项目组的人员被拆散。你可能被分配到其他项目组,不再具备主动选择权。

因此,加入小米等大公司,至少需要关注三点。

首先是要关注项目,要详细了解项目的以下信息:

- 项目的成立时长,时长越短越不稳定

- 项目的负责人,越是大牛,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 公司对于这个项目的目标和规划,如果是尝试性的业务,实际上可能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很容易被放弃

以小米目前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判断出小米未来的发展重点是AloT业务。因此,如果你现在进相关部门做AI或者loT业务,肯定能得到快速成长。

其次是要看具体的工作内容,这个是尤为要关心的。 所谓用户产品经理、内容产品经理,其实都是笼统意义上的,涉及到具体工作,才会转化成真正的价值。

例如做新闻产品,核心工作主要是进行内容优化,这个时候同时也会涉及到用户运用和用户产品相关的工作。

最后,还要关注你的直接Leader。 大公司等级森严,需要逐级汇报,直接Leader会决定你的很多事情。一方面决定你能不能真的学到东西,另一方面是决定你能不能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在整个面试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观察他是否会是一个好的Leader:

- 了解他的基本信息,通过脉脉、领英等职场社交产品查看他的学历、工作经验。如果他的学历和工作经验都很好,那说明他的基本素质比较高。

- 查询他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如果你的Leader恰好喜欢在网上写东西,那通过他写的东西,可以看出他大概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他的形象非常专业且谦逊,那么很可能你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Leader。

- 如果没有更多的途径了解他,在面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大致判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比如他谦逊有礼,那他可能教养和情商都比较高。如果你对他比较疑惑,那可以直接询问一些与新人培养相关的问题,比如“小米的培养体系是怎样的?你会怎么来带我?”。

搞清楚以上三个问题,再考虑是否加入。当然,这些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成熟的大公司。

如果你在转行产品、校招求职产品时遇到了问题,可以随时找我聊聊,我可以帮你看简历、梳理面试。

我也总结了很多产品求职资料,包括拿大厂offer同学的求职作品资料,大厂原型交互参考,b端c端产品面试问题汇总+解析等,对你产品求职会很有帮助。

关注“职景”公众号,回复“产品”,获取以上资料

前恒大副总裁:买了小米股票后,财务越来越不自由,为什么小米股票会大跌?

因为小米的经营状况目前不是很好,而且销售业绩也有所下滑,所以小米股票会下跌。

如何看待小米创始人雷军 8 月 31 日转出 3 亿股小米股票到雷军基金会?

根据小米方面对记者的回复,“卖出原因是雷军不再控制雷军基金会导致可统计份额降低,并非减持,这家基金会是一家具有公共性质的慈善机构,而雷军根据香港当地条例终止对基金会的控制。”

雷军基金会为市场所熟知,是今年7月。当时,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近期向小米基金会、雷军基金会各捐赠3.08亿股公司B类股用作公益用途,合计约6.16亿股。

当时的背景之一是,雷军刚刚官宣,2021年Q2小米全球销量超苹果,成为全球第二,仅次于霸主三星。这是小米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因此,这笔“豪捐”当时引发了很大的市场反响。

按照逻辑,雷军向雷军基金会的捐赠并非现金,而是股票,获得股票的基金会可以享受这些股票所带来的分红,然后再把分红用于公益项目,也可以直接进行买卖等股票交易。同时,虽然雷军所捐赠的对象为“雷军基金会”,但是并不意味着“左手倒右手”。因为基金会要受到香港税法制约,只能用于慈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雷军所捐赠的是“B类股票”,小米作为港交所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其拥有“A类股票”和“B类股票”两大类,B类股票往往意味着1股1票。

实际上,作为小米的灵魂人物,雷军每次对于小米的持股变动都会牵动市场神经。

上一次雷军股权变动被市场所关注是在2019年第一季度。当时多家股票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小米创始人雷军的持股数发生了变动,这被认为是雷军本人对小米股票进行了减持。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当时澄清表示,雷军先生没有减持股票,持股数量没有变化,改变的只是他的B类股投票权数量,因为不再代理部分小股东的投票权。

此外,在2019年1月,小米集团还曾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出于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和其他控股股东,承诺持有的所有股票,继续锁定365天,同时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CFO周受资亦做出同样的承诺。当时,小米6个月禁售期结束,而公司股价还基本处于阴跌状态。根据记者梳理,当时港股上市公司中,除小米外,并无已到解禁期的大股东做出过类似承诺的记录

究竟小米股票值不值得购买,科普一波

股票值不值得买,看的是你对小米未来发展的前景是否看好,觉得有前景自然可以投资购买,不认可还是买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