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票未来汽车推荐价格,小米汽车售价已出,整体看下来售价算贵吗?

2023-02-24 10:19:01 基金 xialuotejs

雷军:小米第一辆车价格或在10万至30万 | 汽车产经

4月6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举办个人第三次直播活动。

雷军表示,根据网友投票结果显示,粉丝希望我们做中高端的汽车,因此第一款小米汽车价格区间为10万-30万元。

数据显示,选择小米第一辆车在10万-30万区间的人数大于选择10万以内的人数。

同时,投票显示,希望小米汽车第一辆车是轿车的人数稍大于SUV。雷军表示,第一款小米汽车将是轿车或SUV,会再作讨论。

雷军还透露,目前小米汽车品牌问题仍在讨论之中,汽车有可能继续沿用小米品牌,也有可能采用新品牌。小米会在认真思考,仔细观察之后做出决定。

投票显示,有1.2万人支持用小米品牌,另有6897人支持不用小米品牌。

日前,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小米汽车”商标,国际分类为8类 手工器械,商标状态为注册申请中。

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先生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小米汽车售价已出,整体看下来售价算贵吗?

作为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小米所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足够让人惊艳。在硬件研发和电子产品的制作方面,小米也本着质量为上的原则,对于细节更是做到了精益求精。而近期小米宣布,将会和奔腾合作推出第一辆小米汽车,这无疑让米粉们非常的激动。那么对于这样一款价格可能不会太便宜的汽车,米粉会不会选择购买呢?

首先,这款汽车的性价比可能比起小米的其他产品来说并不算特别高。小米有品曾经和奔腾一起合作推出了一汽奔腾T77的米粉定制版,这款汽车的起步售价为12.48万元。而T77原车起步价则只有8.98万元,溢价高达2.5万元。整辆车最大的亮点是加入了3D全息影像系统,同时还可以支持语音交互和视觉互动功能。可以说这套系统的加入,使整辆车的科技感提升了不少。

其次,这款汽车的车身长度为4525mm,轴距为2700mm,作为一款紧凑型SUV,车子内部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舒适性也很高。而且从外观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前脸采用的是六边形的满天星状进气格珊,再加上两侧的犀利大灯组设计,使整个汽车看起来非常大气。从侧面来看,车身采用单腰线设计,富有层次感。在一些细节方面的设计更是相当新潮,符合年轻人审美。

最后,从内饰方面来看,这款汽车采用的是环抱式的设计,并且搭载了全液晶仪表盘和悬浮式的大尺寸中控屏,可以说科技感非常的强了。动力方面搭载的是一台1.2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05kW。并且还匹配了6速手动或7速双离合变速箱。

综上来看,这款汽车最大的亮点也许就是3D全息影像系统以及语音交互和视觉互动功能了。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而且十几万的价格对于注重实用性的车主们来说可能并不是特别划算,但是对于很多狂热米粉来说,小米所推出的第一款汽车还是相当值得购买的。

个人觉得一辆车的好坏不能用品牌和国产进口去区分,其实国产车近几年也有做得很不错的,所以说还是由消费者说了算,只有使用了才知道真正的价值,如果真的不错的话,消费者愿意去为它买单,那他就是好产品,而且我也相信,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也希望能造出很好的产品

对于汽车,我有三不买:1.价格太贵的不买;2.油耗太高的不买;3.新车上市第一年不买。

奔腾T77这个车吧,销量一直不是很好;这个车应当说质量还可以,但是品牌影响力这类的软实力还是有些欠缺的。你说的这个众筹的T77我姑且认为他是新车新科技,买这种车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被当成小白鼠;老款车的优势是技术成熟稳定,反过来也就是新款最大的问题。

当然T77可以买,但是绝对不是一上市就买;第一个是这个车没有那么优秀,再就是新车上市优惠幅度不大。新车上市之后半年是一个不错的点,这个时候该有的优惠基本都有了;对比一下新车主口碑,之后才是我们考虑是否要选择这款车的时候。

小米汽车概念股有哪些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造车催生了A股市场的“小米造车概念股”。可关注全志科技(300458.SZ)、达华智能(002512.SZ)、卓翼科技(002369.SZ)、京泉华(002885.SZ)、宝明科技(002992.SZ)、普路通(002769.SZ)、胜蓝股份(300843.SZ)等。相关标的可留意精研科技(300709)和长盈精密(300115)。

拓展资料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与业绩股相对而言的。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而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撑价格。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成为股市的热点。

概念股是股市术语,作为一种选股的方式。相较于绩优股必须有良好的营运业绩所支撑,概念股只是以依靠相同话题,将同类型的股票列入选股标的的一种组合。由于概念股的广告效应,因此不具有任何获利的保证。

股市的概念,原本也是一类具有共同特征股票的总称。如奥运概念,指的就是与承办奥运有商业机会的一类公司的总称。这样的概念还有许多,如网络概念、3G概念,WTO概念、生物医药概念,整体上市概念,股指期货概念,但是在股市上,概念的内在含义却不仅仅是对某一股票类别的概括,其引申含义是一个市场共识。比如网络概念,在网络成为概念之前,涉及互联网的股票充其量只能称之为一个板块,是一种中性的界定,但成为概念含义就变了。概念是一个更为积极、含义更为肯定的投资共识。概念类股票的产业背景、投资机会以及未来的前景,投资人会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报以极大的信心。

具有非常强大的广告效应。一只股票自身或许没多大吸引力,可一旦它被纳入某个概念中,就会受到全体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如某公司早期是做罐头食品的,后来也生产了一些矿泉水之类的产品,业绩平平,产业陈旧,关注这家公司的投资者很少。之后该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络概念股,它也的确开办了个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是卖它的矿泉水。于是该股票立刻成了股市共同关注的焦点。

小米的股票最终价格会是多少

你好

小米上市的时候定价为17港元每股。

现在已经跌破此价了,最终多少还未知。

小米确定造车:或由雷军亲自带队,股价暴涨

腾讯新闻《潜望》 王潘

2月19日,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小米确定造车:或由雷军亲自带队 视为战略级决策,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小米造车的消息也刺激了资本市场,该消息直接导致小米股价一度拉升10%。对于此消息,小米官方不置可否。

一位小米集团管理层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小米内部确实讨论过此事,但最终是否会造车以官方公告为准。

此前,雷军旗下顺为资本参与投资了蔚来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两家新造车企业,两家企业都曾在2019年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机,并在2020年完成触底反弹,目前市值也都在数百亿美元,其中蔚来市值更是一度超越千亿美元,与小米市值相当。

在蔚来和小鹏 汽车 发展过程中,雷军都曾深度参与帮忙,其中蔚来发展早期,曾借鉴了小米的社群运营经验,而小鹏 汽车 董事长何小鹏也多次与雷军探讨造车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在2019年下半年小鹏 汽车 最艰难的时期,小米集团参与了对小鹏 汽车 的投资。

如今,随着百度、华为、苹果等 科技 互联网公司相继传出造车,并在资本市场大受追捧,小米也开始考虑进入造车领域。然而,小米也是这几家 科技 公司中,最晚入局的企业,并不具有先发优势。

具有造车能力

国内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蔚来成立于2014年底,小米到2021年才起步的话已经晚了将近7年时间,可以说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间窗口。

过去七年,蔚来从无到有,以用户企业为发展目标,成为首个平均售价超过40万且单月销量超过5000台的中国品牌,要知道这是以往红旗都没做到的成绩。

理想 汽车 的第一款车理想ONE 上市仅一年就成了新能源SUV单一车型销量第一名,而小鹏 汽车 也从零做到了自动泊车、语音交互以及自动驾驶辅助方面的领先,并且在特斯拉降价的情况下销量还在稳步上升。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互联网背景出身的人造车比传统 汽车 行业的人更加洞悉用户需求,目前已经初步取得了用户的认可。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第一梯队的三家公司目前已经确立,而后来加入的百度、小米以及传言中的华为,都在时间上落后不少。

如果是做手机,一家企业在研发上落后7年几乎无法追赶上,因为很多人的换机频率通常都在一年内之内,7年时间足以使市场上的已有品牌占领用户心智,但是与手机相比, 汽车 迭代周期更慢,这也是小米和百度等 科技 企业考虑入局的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百度已宣布进入造车领域,与吉利 汽车 合作进行造车,并且已选定该造车公司CEO人选。百度过去几年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发和推广,意味着其造车显得理所应当,并非真正从零开始。

相比起百度长期耕耘自动驾驶领域不同的是,小米在造车领域缺乏相应技术的积累,过去几年并没有在 汽车 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方向进行研发,看起来不具有造车的基因。但实际上,造车与造手机同为硬件领域创业,在很多大逻辑上都是相通的。过去几年,小米以及众多小米生态链企业做出的多款硬件产品都取得了成功,如今雷军想做一个更大的硬件—— 汽车 。

造车特别依赖一家企业的技术研发、设计、供应链、营销以及生产制造能力,而这恰恰是做了十年手机的小米很擅长的工作。不同的是, 汽车 的供应链管理以及生产制造都比手机要复杂很多。

资金层面,造车需要至少上百亿的资金,目前小米现金储备数百亿元,加上公司每年都在盈利,只要一直运转正常业绩向好,足够支撑起一家 汽车 企业的资金需求。

造车模式可选项

小米一旦进入造车领域,具体模式具有多种可选项,包括从零开始自主造车、与现有车企合作或者收购一家非头部车企做大等。

考虑到小米入局时间已经较晚,如果再拿地建厂再从零开始自主造车,至少需要三四年时间才能交付首款量产车,而这时的蔚来、小鹏等车企都已经交付五款以上的量产车,随着持续不断地升级迭代,无论在软硬件还是自动驾驶层面都更为成熟,小米将会与头部新势力存在明显差距,因此这并非上策。

另一种可选项是参考百度与吉利 汽车 ,以及蔚来与江淮 汽车 的合作,也选择与现有成熟车企进行合作,小米负责技术研发、设计、供应链、品牌、销售、服务等方面,而合作车企主要负责生产制造,这同样需要至少三年时间。如果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小米的潜在合作对象包括比亚迪、长城、奇瑞等诸多车企;如果选择与新势力合作,小米最有可能与小鹏 汽车 建立这样的合作关系。

小米造车最为讨巧的方式是,收购市场上的非一线新势力车企,然后将其改造再做大,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在于节省时间,有效避免自己与特斯拉以及几家国内头部新势力的差距过大。

考虑到头部新势力的市值已经拥有一定泡沫,目前市场上可供小米收购的新势力车企,主要是处于二三线或更落后的车企,如零跑 汽车 、爱驰 汽车 、哪吒 汽车 、拜腾 汽车 、高合 汽车 、游侠 汽车 、奇点 汽车 等。

潜力与隐忧

小米品牌目前在中国家喻户晓,小米 汽车 的营销与知名度将会直接受益于此,这也将帮助小米提升销量。考虑到目前小米在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领域不可或缺的地位,一旦小米 汽车 发布后销量可观,未来将真正实现人、车与家的完美融合。

一旦小米做成这件事,无疑将会成为横跨手机和 汽车 两大行业的超级 科技 巨头。最乐观的情况下,小米有望同时成为全球排名前几的手机品牌和 汽车 品牌,成为同时对标苹果和特斯拉的巨型企业,其市值也远非现在可比。

但从另一方面,小米一旦正式开始造车,就意味着整个公司将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都被分散到 汽车 项目上,这样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机业务的发展。如果小米双线作战,在面临OPPO、vivo和荣耀等品牌的竞争时就会疲于奔命,容易丢掉领先优势,如果华为再度回归,将会进一步加剧小米的竞争压力。

与百度相比,小米造车具有其明显优势之处,但同样也存在短板。优势之处在于雷军掌舵下的小米是一家具有狼性的企业,一旦进入一个领域便会不顾一切向前冲,往往容易杀出一片天,百度就缺乏这种狼性与狠劲。而短板就在于小米过去的现金流储备没有百度充裕,同时面临双线作战的压力,一旦面临资金链危机,不排除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

对小米而言,造车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可让公司重新进入上升通道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潜在风险的决定,这也是过去两年雷军对此犹豫不决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