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外媒处了解到,小米正与长城汽车公司进行谈判,希望利用后者的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以便快速加入到电动化造车队伍之中。
但随后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原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在微博回应此报道称:“完全扯淡的假新闻。”
外媒报道:
据知情人士表示,作为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正在就使用长城汽车位于中国的一家工厂生产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进行谈判。
其表示,小米的电动汽车将瞄准大众化市场,这也与米家产业链以及小米手机等的定位相一致,长城将为小米提供工程咨询,以加快项目进度。
2021年3月26日 长城汽车发布公告,澄清与小米合作生产电动汽车的传闻,上述报道不属实,长城汽车未与小米就上述新闻报导事宜进行谈判。
三月二十六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米集团目前正与国内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谈判合作事宜,而小米官方随后回应称一切以公告为准,而长城汽车的官方则表示长城汽车致力于联合产业链的各家公司联合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开放生态平台,并且长城汽车欢迎所有的有意向合作的公司一起共谋发发展、共创未来。
近期小米造车的新闻在不断发酵,据相关消息表示小米集团内部目前已经确定了进入造车行业,并将这一产业作为未来小米公司最重要的发展规划之一,目前小米造车会采取哪种形式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有消息称小米造车的项目将由小米集团的CEO雷军亲自领军。
关于小米进入汽车行业的传闻由来以久,早在二零一四年间就已经有消息称小米电动汽车的研发已经进入了收关阶段,并且将很快实行量产,但是随事雷军出面进行了辟谣,早在那个时候雷军就表示小米的核心业务主要是放在手机和电视等产品上,而小米集团不会在短时间内进入汽车和房地产行业的,而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去年特期拉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对各大科技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华为已经宣布与广汽合作研发电动汽车,而还有很多公司目前都有涉足电动汽车市场的计划,可以说电动汽车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国最有吸引力的投资项目。
众所周知美国苹果公司已经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启了研发电动汽车的项目,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据国外消息的报道苹果电动汽车最早将于今的下半年发布,而这也将对现有的电动汽车市场带来非常大的冲击,随着各大科技公司布局电动汽车产业,汽车与科技的有力融合将逐步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所有战绩和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雷军在新机发布会上发出掷地有声的誓言,现场掌声与欢呼雷动。
3月30日,多次“辟谣”的小米终于官宣智能 汽车 业务立项。小米表示,将为此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雷军将兼任该业务首席执行官。为此,小米计划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
“造车是必然的,3月24日在周受资的送别会上,雷总还在说他在学习 汽车 产业的玩法。”一名小米内部人士告诉搜狐 科技 ,并没有对小米做出造车的决定感到意外。
小米造车的优势与劣势在哪?小米与华为 汽车 业务的差异是?造车能为小米带来什么?搜狐 科技 采访了多位行业人士,聊了聊他们对小米造车的看法。
路探明了才入局
关于造车的具体形式、团队规模等消息,小米还未正式透露,但业界的相关讨论已经非常热烈。一位 汽车 行业从业者告诉搜狐 科技 ,小米选择这个时间点入局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互联网造车不是新概念了,小米显然是等有人把路探明了才入局。”
他坦言,刚开始对小米造车有所顾忌,担心造车会导致分心。“手机这场仗还没打完,做车会不会分心?”
小米正式调研造车是从1月15日开始的,在过去的75天内, 雷军称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进行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2次正式董事会。
小米也早已提前进行了专利布局。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小米集团与 汽车 有关的专利已达834件,相关专利的价值超过1亿美元。小米 汽车 相关专利中发明专利超过96%,领域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领域, 汽车 的零配件专利占比较低。
小米“造车”,华为“帮车企造车”
同样作为手机Top品牌,小米和华为也均选择发力 汽车 业务,但两者暂时选择了不同的业务模式。
小米直接造车,而华为多次强调不造车。华为定位面向智能网联 汽车 的增量部件供应商,涉及车载系统、 汽车 核心零部件等,目的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一位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内部人士告诉搜狐 科技 ,“非常欢迎小米造车,或许我们又多了一个潜在客户”。
作为供应商,华为与车厂更多的是合作关系,如果做整车则意味着与行业为敌。有行业人士举例,华为造手机所以其他厂商不敢用鸿蒙,而如果华为自己造车,估计也没车企敢用华为的软件平台。
对于两位手机巨头选择的两种模式, 汽车 行业分析师钟师评价称,华为着重做 汽车 业的“大脑”和“耳目”,暂不直接做整车制造。小米一贯是做B2C的终端消费产品,基本不做B2B的中间产品。“他们都选择对自身合适的业务模式。”
100亿美金造车算多吗?
事实上,对于小米来说,入局的这个陌生领域并不简单,尤其是投入费用高、周期长的 汽车 行业。
此前贾跃亭和恒大联合造车,结果贾跃亭半年就耗尽了8亿美元投资,并向恒大提出“再提前预支7亿美元”的要求。
作为国产造车新势力中的老大哥,蔚来 汽车 CEO李斌曾直言,“知道造车烧钱,但没想到这么烧钱。”亏损是电动 汽车 行业难以回避的困难,三家造车新势力至今未实现盈利。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蔚来 汽车 净亏损53亿元,理想 汽车 2020年净亏损1.52亿元,小鹏 汽车 2020年净亏损为27.32亿元。
雷军也表示,非常清楚 汽车 行业的风险,“造车要动辄上百亿的投资,而且至少3-5年才能见效。”但同时,他认为现在的小米已经不是当初的小米,小米有108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储备“亏得起”,并且目前公司研发团队人数过万、手机业务位居全球前三,有全球最完善的智能生态。
深度 科技 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搜狐 科技 表示,小米造车的优势主要是品牌建设推广和营销包装,主要的挑战是来自于技术积累、团队建设和业务运营, 如何吸纳相关人才、建设 汽车 团队是一个很大的看点。
“小米此前对智能 汽车 有投资经验,但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从软件方面来说,智能 汽车 需要底层操作系统,算法,路测数据等方面技术和经验;从硬件方面来说,智能 汽车 需要三电系统、智能芯片,以及硬件制造的技术和经验。“
有小米相关人士告诉搜狐 科技 , 小米可能更倾向于做贴牌。 “如果小米自己生产 汽车 会造成巨大的固定成本压力,而代工还得看厂家的沟通情况。”
钟师认为,目前看小米暂缺乏造车的经历和经验,但这个可以通过吸纳聚集全国的 汽车 人才来解决,只要小米统帅指挥得当。
渠道方面,一位从业时间超过5年的 汽车 零售人员告诉搜狐 科技 ,现在 造车新势力和老牌主机厂都瞄上了商圈店,“但是国内核心商圈是有限的,现在入局会是个问题” 。
造车为小米能带来什么?
手机行业天花板已现,巨头们纷纷想寻找新的增长空间,而智能 汽车 业务则是是风口中的风口,不止小米,华为、苹果等 科技 公司也纷纷跨界涉足 汽车 业务。
张孝容认为, 科技 巨头布局新能源 汽车 ,主要原因有二:首先这是未来潮流所在,得 汽车 得天下;其次有政策驱动,这个行业投入巨大,但是有优惠政策和政府补贴。“ 况且就算自己做不好,也可以炒炒股价,利多弊少何乐而不为?”
在资本层面,造车消息可能对小米股价形成利好,在业务层面,造车可能为小米带来新的盈利点。
此前关于小米造车的市场传言一波接一波,小米股价也曾受到明显的消息面利好。比如,2月19日《晚点 LatePost》报道称小米已确定造车,小米股价随之涨幅超10%,3月26日有传言称小米和长城 汽车 合作造车,小米股价随之涨超6%。
“手机产业有了天花板,难以进一步突破,而且原先产业过于竞争饱和后,势必盈利率逐年递减。所以必须要开辟新的产业模式来规避潜在的风险。“钟师认为,小米旁开造车一脉可以撬动资本市场,产业结构得以显著升级。
综合来看,造车是风险也是挑战。雷军也曾反复纠结,但下定决心之后,他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决心,“我做好了再全力冲刺至少5到10年的准备,我们将以巨大的投入、无比的敬畏和持久的耐心来面对这全新的征程。”
小米造车在前段时间被炒的沸沸扬扬,虽说小米不寻求投资合作,但是短期来看如果小米不寻求与汽车厂商任何合作的话,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造出车来。
小米确定造车计划后,港股尾盘快速拉升,收盘报25.6港元,上涨2.2%,总市值为6452亿港元。这一消息给近期表现一直低迷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板块带来了提振作用,尤其是近年华为、百度、小米等多个科技巨头纷纷布局造车计划,对汽车智能转型步伐带来一大推进。
谈及长城汽车与信息通讯企业联合造车的优势,张翔认为,长城作为中国最大的SUV制造商,可以为小米提供产能、技术人员,以及小米缺少汽车行业的经验。小米有很多用户,打造了成熟的生态系统,包括软件生态系统,有自己的APP、电商平台、小米体验店,都可以跟智能汽车打通,这都是小米的优势。
前几天,雷军去了重庆两江,长安汽车的老大出面接待。互联网和科技公司想“赋能”传统车企,把这些常年造车的企业当代工厂,传统车企想转型为智能绿色车企,也要积极与华为、小米这样的企业合作。
长城汽车:拥有四个整车生产基地,连续8年保持全国SUV销量前三、自主品牌SUV销量第一。年报显示高瓴资本旗下天津礼仁投资持有公司市值近3亿元。2020年实现营收1033.08亿元,利润同比增长18.36%。国内传统车企中,一汽、上汽都抱着德系粗腿,强势国资背景未必适合小米;北汽、东风、海马、东南等车企,合资部分都不太行,自主又在二、三线,可以给小米代工,但小米未必看得上。剩下比亚迪、长安、吉利和长城,长城、比亚迪和吉利都有理由不带小米玩,只有长安最可能。
除此之外,万向钱潮也有可能与小米合作,万向钱潮是个强大的民营企业,非常适合小米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目前牌照虽然暂停,但是一旦开始规划量产,就可以解冻。更重要的是万向钱潮两代人梦想造车,从24次出价竞标,击败李嘉诚儿子李泽楷,拿下菲斯克汽车,我就知道,这个家族距离新能源汽车已经近在咫尺。另外万向集团,也是小米造车晚宴唯一邀请的A股上市公司。
雷军说过小米造车均由自己造血投资,不接受外部投资,以确保小米智能汽车更好融入自有生态。但是因造车成本实在太大,所以未来很定会有厂商与其合作。
小米发声造车后一个月,网上传言小米会和长安合作造车,但是这个说法很快被双方所否定,目前小米并未明确表示要与某一厂商合作。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小米造车非常大的一种可能是需要找一个传统车企做合作伙伴,至于究竟会跟谁合作?这是很多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前些日子,有传言说小米会跟长城合作,但随后被双方否认。因为从各方面来说,魏建军都没有选择跟小米合作的充分理由。况且,魏建军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不喜欢受制于人,即使跟宝马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至少也是双方各持50%。
而小米造车项目明确规定,将成立新的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所有业务的开展,根本没有计划接受其他投资人。排除长城之外,再来看看其它几家主要的传统车企。吉利已经确定跟百度合作,再选择小米的可能性也不大;长安已经跟华为合作,而华为跟小米为竞争关系,所以长安基本上也不会选择跟小米合作。
直到2021年4月26日下午,长城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媒体刊登报道提及小米集团正与公司谈判使用本公司工厂生产电动汽车,经核实,上述新闻报导并不属实,公司并未与小米就上述新闻报导事宜进行谈判。但长城公司表示对与互联网公司开展新的合作保持开放态度,长期以来,长城汽车致力于联合产业链相关方,打造基于产业互联的、开放的生态平台,建立更加强大的生态圈,公司欢迎所有相关产业的伙伴,共谋发展,共迎未来。小米方面回应称,一切以公告为准。
小米与长城汽车传出此次绯闻,并不奇怪。毕竟,双方都算是各自行业中“低成本运营”的典范,讲究“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方式。既然大家都同好此道,强强联手更有基础。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邮政银行2、东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邮政...
本文目录一览:1、联发科前十大股东2、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申万菱信新动力5.23净值1、申万菱信新动力股票型证券投...
本文目录一览:1、2000年至2020年黄金价格表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