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药业股吧(股票什么情况会被st)

2022-06-21 22:53:52 证券 xialuotejs

广州药业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正步入加速通道。近年来,广州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年均增长10%左右的增速,生物医药企业数目由3800多家上升至6400多家,位居全国第三。2022第一季度,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384.78亿元,增速达8.9%。广州何以交出此份成绩单?6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广州生物岛拉开序幕,多名企业家在采访中揭晓了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崛起背后的“密码”。

“在国外,建设一个这样的基地需要7年以上,但是在广州,我们只花了2年时间就把目前的基地建好,用1年的时间拿到商业生产许可证。”回望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在广州顺利落地的过程,百济神州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颇为感慨。“一些前瞻研究布局已经打下很好的基础。目前来看,广州的生物集聚效应使得这个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生物医药聚集效应也已经初步显现。”

广州市驻德国柏林办事处主任、广州国际创新智库专家潘俐文在采访中给出了相似的评价。“在生物医药产业上,广州的链条是非常完善的,涵盖了从早期研发、临床试验到产业化、进入医疗体系的全链条。” 潘俐文认为,这是广州一个非常突出的优势。也正因如此,她倾向于将广州视为一个“大型的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我相信广州可以成为一片栽培更多创新型生物医药机构的高地。”

谈及政府支持力度,广东海赛特药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利平亦有不少感叹。“比如说,我们公司的项目不仅得到了国家层面规划纲要的支持,也得到了来自广东省及广州市发改委的诸多支持,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们还收到了广东省侨联的帮助。”杨利平说。

他亦非常看好生物医药产业在广州的落地开花。“在创新药物的研究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广州拥有非常*的科研基础。” 杨利平认为,通过机制体制上的再一步创新,广州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资源汇集于此,诞生更多的科研成果。

基因工程产业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版块,亦在近年来迎来良好的发展。对于基因工程产业在广州的发展,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蓝田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过去几年,基因药物研发在大湾区的发展非常迅猛。广州政府非常重视基因工程产业,广州大湾区的聚集效应现在也渐渐地展现出来。选择在大湾区发展,我们认为很有前途。”

感慨并不止于企业之内,学界亦能感受到令人惊喜的变化。“政府很重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我们学校在推进‘一二三’产业,政府给学校的资金有一块是促进成果转化的。”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二级教授赵肃清说。他以高校科研经费举例称,目前科研经费在使用上已有优化变动,比如材料费和测试费可以相互调整。“在使用方面方便了很多,政策正往越来越好的方向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还同步进行了一批重大项目签约,签约内容包括广州实验室、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共11个合作项目。“主要是进行生物医药领域的产学研医合作,另外,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也和我们开发区范围内的5家企业进行签约。”黄埔区科技局副局长吴云介绍。吴云认为,通过项目签约将会促进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向纵深发展。“无论是从科技创新还是从整个产业的积极推动方面,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统筹:南都·奥一新闻

采写:南都·奥一新闻




股票什么情况会被st

什么样的股票会被ST?是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吗?

ST是英文Special Treatment 缩写,意即“特别处理”。该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

1998年4月22日,沪深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并在简称前冠以“ST”,因此这类股票称为ST股。

所谓“财务状况异常”是指以下几种情况:

(1)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也就是说,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就要予以特别处理。

(3)注册会计师对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产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股东权益扣除注册会计师、有关部门不予确认的部分 ,低于注册资本。

(5)最近一份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对上年度利润进行调整,导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

(6)经交易所或中国证监会认定为财务状况异常的。

另一种“其他状况异常”是指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基本终止,公司涉及可能赔偿金额超过公司净资产的诉讼等情况。

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实行特别处理期间,其股票交易应遵循下列规则:

(1)股票报价日涨跌幅限制为5%;

(2)股票名称改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钢管”;

(3)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必须经过审计。

由于对ST股票实行日涨跌幅度限制为5%,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者的刻意炒作。投资者对于特别处理的股票也要区别对待。有些ST股主要是经营性亏损,那么在短期内很难通过加强管理扭亏为盈;有些ST股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亏损,或者有些ST股正在进行资产重组,则这些股票往往潜力巨大。




广州药业股票

公司代码:600332 公司简称:白云山

一、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本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的2021年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仔细阅读将刊载于上交所网站(http://www.sse.com.cn)和港交所网站(http://www.hkex.com.hk)等网站上的年度报告全文。

1.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保证本摘要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1.3 本公司全体董事出席了第八届第十九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显荣先生以通讯方式参加了会议。

1.4 本集团与本公司本报告期之财务报告乃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1.5 经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确认:2021年度本集团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人民币3,719,877,680.46元,以本公司2021年度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884,109,811.35元为基数,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人民币188,410,981.14元,加上年初结转未分配利润人民币6,778,560,101.62元,扣减2020年度现金红利人民币874,675,530.56元后,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7,599,583,401.27元。

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拟以2021年末总股本1,625,790,949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6.87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116,918,381.96元,占当年合并利润表中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3%,占当年归属本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的33.78%。剩余未分配转入下次分配。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拟提交本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6 本摘要分别以中、英文两种语言编制,两种文本若出现解释上的歧义时,以中文本为准。

1.7 按港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六第45段的规定,须载列于本摘要的所有资料将刊登于港交所网站。

二、释义

在本摘要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三、公司基本情况

3.1 公司简介

3.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本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医药健康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规模与效益持续扩大。目前,本集团主要从事:(1)中西成药、化学原料药、天然药物、生物医药、化学原料药中间体的研究开发、制造与销售;(2)西药、中药和医疗器械的批发、零售和进出口业务;(3)大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及(4)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养生养老等健康产业投资等。

3.2.1 大南药板块(医药制造业务)

本公司下属共有27家医药制造企业与机构(包括3家分公司、21家控股子公司和3家合营企业),从事中西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原料药中间体、生物医药和天然药物等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1)本集团是南派中药的集大成者。本公司拥有中一药业、陈李济药厂、奇星药业、敬修堂药业、潘高寿药业等12家中华*药企,其中10 家为百年企业。本集团及合营企业共有323个品种纳入《国家医保目录》,331个品种纳入《省级医保目录》,143个品种纳入《国家基药目录》;主要中药产品包括消渴丸、滋肾育胎丸、板蓝根颗粒系列、小柴胡颗粒、脑心清片系列、复方丹参片系列、保济系列、华佗再造丸、夏桑菊颗粒、壮腰健肾丸、小儿七星茶颗粒、安宫牛黄丸、舒筋健腰丸、清开灵系列、蜜炼川贝枇杷膏等,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拥有明显的中成药品牌、品种优势。

(2)本集团拥有从原料药到制剂的抗生素完整产业链,产品群涵盖抗菌消炎类常用品种及男科用药。本集团以驰名商标“抗之霸”整合抗生素药品品牌,以其打造国内口服抗菌消炎药*的市场形象。本集团的化学药产品包括头孢克肟系列、枸橼酸西地那非(商品名“金戈”)、阿莫西林、头孢硫脒、头孢呋辛钠、阿咖酚散系列、头孢匹胺、头孢丙烯系列等。

3.2.2 大健康板块

本集团的大健康板块主要为饮料、食品、保健品等产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主要从事的企业包括本公司下属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及王老吉药业等;主要产品包括王老吉凉茶、刺柠吉系列、润喉糖、龟苓膏等。王老吉凉茶是具有较强的品牌价值优势和产品竞争力,在中国凉茶行业中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3.2.3 大商业板块(医药流通业务)

本集团的大商业板块主要经营医药流通业务,包括医药产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的批发、零售与进出口业务,主要企业包括本公司下属子公司医药公司及采芝林药业等。医药公司是华南地区医药流通龙头企业,作为本集团大商业板块的核心企业,主要从事医药流通批发及零售业务。采芝林药业利用中药领域优势,开展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生产及销售业务。

3.2.4 大医疗板块

本集团的大医疗板块处于布局与投资扩张阶段。本集团分别以白云山医疗健康产业公司及医疗器械投资公司为主体,通过新建、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重点发展医疗服务、中医养生、现代养老三大领域以及医疗器械产业。

目前,已投资/参股的项目包括广州白云山医院、润康月子公司广州众成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白云山壹护公司及白云山健护公司等。润康月子公司已于2021年下半年开业;白云山壹护公司及白云山健护公司主要生产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3.3 行业发展现状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加速,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医药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明确,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慢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促使医药需求持续增长,卫生医疗支出占比持续提升,医药健康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受益于医药产业政策的相继落地,政策叠加效应显现,医药行业景气度回升,高质量发展势头日趋明显,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2021年,随着带量集中采购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国家医保目录的持续扩容,竞争态势更加激烈、国家对于药品制造、流通领域的合规检查趋严、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受部分地方出台的“能耗双控”措施影响,医药产业在变局中加快转型升级。同时,因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防控成效不断显现,各行业的经济发展呈现恢复增长的良好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2021年1月至12月,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9,288.5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6,271.4亿元,同比增长77.9%;全国规模以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6,034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2,643.7亿元,同比增长24.1%。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四、集团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4.1 主要会计数据

4.2 主要财务指标

注:以上财务报表数据和指标均以合并报表数计算。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的原因是:①本公司全资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2021年春节备货收款时间在2021年1-2月,而2020年春节备货收款时间集中在2019年底,本报告期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②本报告期内,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影响的逐步缓和,本公司下属企业销售收到的货款同比增加,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

4.3 本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 适用 √不适用

五、股东情况

5.1 截至本报告期末及本年度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的股东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5.2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3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4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回、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之股份的情况。

5.5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

5.6 本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7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8 公众持股量

就本公司董事所知悉的公开资料作为基准,本公司于刊发本摘要的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的公众持股量是足够的。

5.9 优先认股权

公司章程及中国法律并无要求本公司须按照股份比例发行新股予现有股东之优先认购股权条款。

六、重要事项

6.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6.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七、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7.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本报告期内,本集团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营销创新及市场推广力度,努力提升产品销售量,严控风险,提质增效,以应对新冠疫情及其他外在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

2021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9,014,052千元,同比上升11.90%;利润总额为人民币4,723,071千元,同比上升26.32%;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719,878千元,同比上升27.60%。与2020年相比,本集团经营业绩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本报告期内,随着国内新冠疫情的逐步缓和,市场需求回升,本集团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销售与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

本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推进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坚持深耕细作,做实做细大南药板块业务

一是通过聚焦资源打造核心品种、加强渠道开发及维护、强化终端促销及推广、挖掘二线梯队产品潜力等方式,促重点品种销售量的增长。二是持续推进*振兴项目,开展“*新活力”等专项工作,加大品牌与产品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品牌与产品的知名度与认知度。本报告期内,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商品名“金戈”)、滋肾育胎丸、小柴胡颗粒、阿莫西林系列、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华佗再造丸及保济系列等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实现较快增长。

(二)坚持“一核多元”,做强做优大健康板块业务

一是做强“一核”,深耕王老吉凉茶市场,聚焦核心渠道,持续提升在餐饮、即饮市场的占有率;推出姓氏罐、盲盒罐、吉运罐等创意定制产品,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持续推进品牌年轻化,促王老吉凉茶销售的增长。二是做大“多元”, 加大刺柠吉系列及其他潜力产品的开发与市场培育力度,集中资源打造样板市场,加快升级黑凉茶、无糖凉茶、无糖气泡凉茶、茉莉凉茶等产品,建品牌提销量。本报告期内,王老吉大健康公司“雷龙”能量风味饮料正式上市;成立了广州王老吉荔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开发“荔小吉”系列饮料食品。三是创新升级品牌吉文化,开拓系列吉祥消费场景,延展品牌核心内涵,强化品牌影响力。

(三)坚持转型发展,做深做活大商业板块业务

一是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及行业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批发与零售联动发展,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O2O业务;二是持续推进零售药店连锁化进程,加快零售门店拓展。三是积极打造城市智慧药房+大药房云店,积极推进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四是加快物流中心的建设,以提升运营效率。医药公司白云物流园项目(一期)已于2021年8月正式上线运行,成为华南地区*进的药品物流中心之一。

(四)坚持开拓创新,做大做精大医疗板块业务

本报告期内,广州白云山医院成功引进妇产科、普外科及内科康复科等多个专家团队,设立了禤国维国医大师专家诊室,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本集团首家月子会所——白云山润康月子会所正式开业;白云山中医院已完成工商注册工作;白云山壹护公司及白云山健护公司进一步丰富防疫物资品类。

(五)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着力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布局高质量创新项目

一是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促进协同发展与创新水平提升。2021年本集团研发费用共计人民币8.75亿元,同比增长42.94%。二是加快科研平台建设,同时加强对下属企业创新药研发的考核力度,推动创新研发布局。本报告期内,广州汉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国家发改委优化整合,并更名为“中药制药过程技术与新药创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药总院获GLP全资质认证,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研究水平跻身全国前列。2021年,本集团新增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

(六)加快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与生产资源整合,提升生产效率及效益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的生物医药与健康研发销售总部主体结构、南沙王老吉生产基地一期工程顺利封顶;采芝林梅州中药产业化生产服务基地已获颁药品生产许可证并正式投产,采芝林甘肃广药白云山中药科技产业园项目2021年完成前期筹备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七)加快产业投资布局,推进设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提升资本运作能力

本集团持续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风险投资等方式,促主营业务的产业投资布局。本报告期内,本公司参与投资设立广州广药金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国资混改二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广州*振兴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本公司前期参与设立的广州广药金藏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亦于2021年3月完成募集及备案手续。

(八)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下属企业职业经理人改革以及任期制契约化改革,严控风险,强化内部监督与综合管理,进一步提升本集团风险预警、监控、防控综合能力。

7.2 本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注:

(1)销售费用同比上升的原因是:上年同期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公司下属企业销售下降的同时,市场的产品促销和广告宣传费用投入同比减少。本报告期内,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影响的逐步缓和,市场需求回升,本公司下属企业销售增长的同时,加大了对市场的产品促销和广告宣传的投入。

(2)研发费用同比上升的原因是:本公司下属企业加大了专项研发费用及研发用材料的投入。

(3)财务费用同比下降的原因是:本公司及下属企业存款利息收入同比增加。

(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的原因是:①本公司全资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2021年春节备货收款时间在2021年1-2月,而2020年春节备货收款时间集中在2019年底,本报告期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②本报告期内,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影响的逐步缓和,本公司下属企业销售收到的货款同比增加,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

(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的原因是:①本公司下属企业借入的银行贷款净额同比减少;②本公司下属企业收到股东投资款同比减少。

(6)投资收益同比下降的原因是: 本公司及下属企业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人民币2.31亿元。

(7)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上升的原因是:①本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本报告期末公允价值增加;②本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医药公司将与其非控股股东之间涉及业绩承诺相关的或有对价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而产生的收益。

(8)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上升的原因是:本公司下属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比减少。

(9)资产处置收益同比下降的原因是:本公司下属企业处置资产确认的收益同比减少。

(10)营业外收入同比下降的原因是:本公司下属企业确认的政府征迁补偿收入同比减少。

(11)少数股东损益同比上升的原因是:本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利润增加,少数股东损益随之增加。

7.2.1 收入和成本分析

(1)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注:①大健康板块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较大的主要原因为: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档期市场受到严重影响,本报告期内,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逐步缓和,市场需求回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主营业务成本也随之增加。

②其他板块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增长较大的主要原因为:(1)本报告期内,广州白云山医院经营规模扩大,业务量同比增长;(2)本报告期内,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创赢广药白云山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拓展品牌运营业务。

(2)产销量情况分析表

产销量、期末库存量同比变动较大的情况说明:

①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生产量、库存量同比增长较大的原因是:本公司下属企业大力开拓终端市场,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增加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期末库存量相应增加。

② 头孢克肟系列库存量同比下降较大的原因是: 2021年该产品总体产销量同比增长平衡,但根据一致性评价有关规定,该产品部分品规每批次包装量减少,且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监管更加严格,加上市场原料供应紧缺,导致后期入库数量下降。

③ 消渴丸库存量同比增长较大的原因是:随着该产品渠道库存的逐步调整消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生产量稳步增加,期末库存同比增加。

④ 小柴胡颗粒库存量同比增长较大的原因是:下属生产企业预期该产品销售需求增加,提前备好库存,致使库存量增加。

⑤ 阿莫西林系列生产量、销售量及库存量同比增长较大的原因是:2021年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影响的逐步缓和,下属生产企业加大营销力度,积极推动终端市场销售,销售逐步呈现恢复性增长,同时为满足市场需求,生产量、库存量均同比增加。

⑥ 保济系列生产量、库存量同比增长较大的原因是:该品种为本集团的*品种,下属生产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投入力度,增加生产量以满足市场销售需求,库存量相应增加。

⑦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生产量、销售量同比增长较大的原因是:该产品在国家第五轮集中采购中中标,自2021年10月集中采购执行后,销售量同比增加,生产量也同比上升,以满足市场需求。

⑧ 华佗再造丸生产量、库存量同比下降较大的原因是:本年度该产品的医疗机构专销规格有所置换,销售总量降低,下属生产企业控制产量,使得产量、库存量同比下降。

⑨ 注射用头孢硫脒库存量同比下降较大的原因是:该产品继续受国家限抗政策影响,《国家医药目录》对该产品附加更严格的使用条件方可报销,同时受省际联盟采购、中标价格联动影响价格下降,下属生产企业控制产量,使得库存量同比下降。

(3)成本分析表

(4)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的情况

于本年度,本集团向前五大客户作出的销售额合计人民币4,810,902千元(2020年:人民币4,829,147千元),占本集团销售总额的比例为7.00%(2020年:7.86%);其中向*客户作出的销售额为人民币1,474,432千元(2020年:人民币1,460,316千元),占本集团销售总额的比例为2.14%(2020年:2.38%);前五大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为人民币0元,占本集团本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为0%。

本报告期内,前5名客户中存在新增客户:

于本年度,本集团向前五大供应商作出的采购金额合计为人民币7,769,776千元(2020年:人民币4,509,662千元),占本集团本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为12.87%(2020年:8.79%);其中向*供应商作出的采购金额为人民币3,050,896千元(2020年:人民币1,109,956千元),占本集团本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为5.05%(2020年:2.16%);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为人民币0元,占本集团本年度总采购额的比例为0%。

本报告期内,前5名供应商中存在新增供应商:

据董事会所知,无任何董事或其紧密联系人士或拥有本公司已发行股本5%以上的股东于本集团前五大销售客户及供应商中拥有任何权益。

7.2.2 费用

本报告期内,本集团的销售费用约为人民币5,954,789千元(2020年:人民币4,575,996千元),同比增加了30.13%,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公司下属企业销售下降的同时,市场的产品促销和广告宣传费用投入同比减少。本报告期内,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影响的逐步缓和,市场需求回升,本公司下属企业销售增长的同时,加大了对市场的产品促销和广告宣传的投入。

本报告期内,本集团的管理费用约为人民币2,032,281千元(2020年:人民币1,844,424千元),同比增加了10.19%。

本报告期内,本集团的研发费用约为人民币874,720千元(2020年:人民币611,935千元),同比增加了42.94%,主要原因是:本公司下属企业加大了专项研发费用及研发用材料的投入。

本报告期内,本集团的财务费用约为人民币-133,010千元(2020年:人民币5,152千元),比上年减少了2,681.75%,主要原因是:本公司及下属企业存款利息收入同比增加。

本报告期内,本集团的所得税费用约为人民币754,085千元(2020年:人民币647,454千元),比上年增加了16.47%。

7.2.3 研发投入

(1)研发投入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研发人员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3)情况说明

□ 适用 √不适用

(4)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对本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 适用 √不适用

7.2.4 现金流

7.3 财务状况分析

7.3.1 资金流动性

于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流动比率为1.64(2020年12月31日:1.62),速动比率为1.31(2020年12月31日:1.29)。本年度应收账款周转率为5.93次(2020年12月31日:5.57次),比上年加快6.56%;存货周转率为5.48次(2020年12月31日:5.28次),比上年加快3.85%。

7.3.2 财政资源

于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1,013,364千元(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17,765,133千元),其中约99.37%及0.63%分别为人民币及港币等外币。

于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之银行借款为人民币9,210,851千元(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8,763,280千元),其中短期借款为人民币8,428,008千元(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8,265,730千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0,031千元(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0千元),长期借款为人民币752,812千元(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497,550千元)。

7.3.3 资本结构

于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2,253,851千元(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29,243,232千元),较2020年增加10.30%;长期负债为人民币2,537,270千元(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2,311,564千元),较2020年增长9.76%;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为人民币29,062,184千元(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26,144,843千元),较2020年增长11.16%。

7.3.4 资本性开支

本集团预计2022年资本性开支约为人民币22.18亿元(2021年:人民币14.94亿元),主要用于研发基地建设、生产基地建设及设备更新等。本集团将通过自有资金、银行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满足资本性开支计划所需资金。

7.3.5 资产及负债状况

7.3.6 外汇风险

本集团大部分收入、支出、资产及负债均为人民币或以人民币结算,所以并无重大的外汇风险。

7.3.7 主要现金来源与运用项目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1,013,364千元,比年初增加人民币3,248,231千元;经营活动之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5,673,497千元,同比增加人民币5,088,312千元。

7.3.8 或有负债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并无重大的或有负债。

7.3.9 本集团资产抵押详情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下属子公司广药白云山香港公司以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原值港币8,893千元、净值港币6,044千元,及投资性房地产原值港币6,843千元、净值港币4,623千元作为抵押,取得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透支额度港币300千元,信用证和90天期信用额总额度港币100,000千元,已开具未到期信用证港币13千元,美元697千元。

7.3.10 银行贷款、透支及其他借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借款为人民币9,210,851千元(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8,763,280千元),较年初增加人民币447,572千元,以上借款包括短期借款人民币8,428,008千元、长期借款人民币752,812千元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0,031千元。

7.3.11 资产负债率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为52.62%(2020年12月31日:52.80%)。

7.3.12 重大投资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除2021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五、本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之“(三)财务状况分析”的“5.资产及负债状况”所披露外,本集团并无任何其他重大额外投资。

7.3.13 截至本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7.4 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7.4.1 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1)政策扶持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得到政策大力支持。监管部门出台的指引性、规范性政策趋于系统化,立足产业基础、区位特色与资源情况,各地出台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规划、集群规划等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提供土地、资金、平台等多方面支持。

(2)医药政策频出,推动药企提质降本。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医药政策密集出台,以“组合拳”形式加速医药行业调整,明确限制并监督辅助用药的使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探索DRGs付费改革等都对药企成本、质量提出新要求。

(3)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迎来转机。一方面,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支持并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在我国有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自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以来取得快速发展。中医药现代化科研体系建设、中药审评审批和注册机制正逐步完善,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品牌建设等各方面预期获得加速发展。然而,中药很可能纳入全国性药品带量集采范畴,控费压力,将倒逼中药企业转型升级。同时,未来中成药的进一步规范使用以及重点药品监控机制的建立,将为中药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挑战。

(4)随着资本市场环境逐步改善,医药行业重组整合进程加快,以战略资源互补的产业整合、一体化及强强联合为特征的并购重组将逐渐成为主流方式。

7.4.2 2021年的发展战略与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本集团将紧紧围绕年度发展主题,持续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扎扎实实地推进如下工作:

(1)持续以“*品种”为抓手,夯实大南药板块发展根基

1)深耕终端市场,加强对市场的研判及内部资源的整合管理,积极推动营销工作创新,分类分策略打造更多不同领域的“*品种”;2)加强对大品种的支持和培育,推进睡眠品种盘活工作,加快培育一批潜力品种;3)持续推进本集团*振兴项目,通过*焕发新活力;4)加快先进生产新型饮片基地建设,扩大中药饮片生产基地产能,提升中药饮片生产水平。

(2)做强做优大健康板块业务,推动大健康板块创新发展

1)继续深耕红罐红瓶王老吉凉茶的礼品市场、餐饮市场、即饮市场以及绿盒王老吉凉茶的家庭消费市场、旅游聚会消费市场等,强化潜力市场的培育,进一步巩固凉茶市场行业的龙头地位;2)以样板市场打造为抓手,推动刺柠吉系列产品的市场建设、渠道建设和品牌建设。同时,加强润喉糖、龟苓膏、椰汁、雷龙等潜力产品的市场拓展,加快推进荔枝新品上市工作,打造新的增长点;3)进一步加大品牌与产品宣传力度,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创新升级“吉文化”,以品牌年轻化推动发展;4)继续顺应社区电商等线上消费趋势,使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提升线上销量。

(3)做深做活大商业板块,加快大商业板块服务转型

1)持续推进医药公司分拆上市工作,提升自身融资能力,优化企业资本结构;2)紧抓大湾区发展机遇,借助地缘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药进出口平台;3)强化商业配送业务能力,深耕广东、海南等优势网络,扩大批发业务市场覆盖率,提升集约化程度,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提升配送服务能力;4)加强布局城市核心商圈的零售旗舰店,大力拓展院边店及DTP药房;5)加快采芝林国医馆转型升级,提升国医馆的市场竞争力。

(4)做大做精医疗板块业务,争创大医疗板块发展优势

1)加强广州白云山医院学科建设,积极围绕优势学科,引入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提升医院软实力;2)持续推进月子中心单店的稳步经营,打造“白云山润康”月子会所品牌;3)持续拓展医疗器械领域产品线,重点布局特色产品,打造健康用品品牌企业。

(5)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力创新,推动科研技质工作进一步提升

1)制定高质量研发体系规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各级研发平台的建设,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体系;2)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提升下属企业科研活动的自主度,激励和引导下属企业加大研发投入;3)加强与国际国内企业、院校、实验室合作,筛选具有良好开发前景、临床治疗亟需、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项目,探索多种合作形式;4)扎实推进生产基地建设,加强项目投资、安全、质量和进度管理。

(6)扩大下属企业职业经理人改革试点,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强化人才管理。

(7)积极推动各业务板块的对外投资并购工作,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推动本集团外延式发展。

(8)持续加强基础管理及风险控制,构建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本集团风险预警、监控、防控综合能力。

7.4.3 可能面对的挑战与风险

2022年,高质量发展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2022年基药制度及目录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临床用药结构调整,带量采购持续常态化推进,产业发展更加强调创新和绿色环保,落后产能和技术将被加速淘汰,倒逼企业加速转型步伐,这为本集团传统业务发展带来了挑战。

本集团将继续密切关注新政策的实施及推进,做好战略部署,有关应对措施详见2021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五、本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之“(四) 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一节中行业政策变化及影响有关内容。

全球疫情冲击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全球疫情的发展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新冠疫情依然会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复苏,给本集团的生产和经营也带来了不确定性。本集团将持续关注疫情发展状况,评估和积极应对其对本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影响。

八、本集团收购及出售资产、企业合并及其他交易事项

除2021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五、本报告期主要经营情况之“(三)财务状况分析”的“5.资产及负债情况”一节中披露外,本集团无其他任何重大资产和股权的收购或出售。

以上交易事项不构成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4章或第14A章项下本公司之须予公布及/或须取得股东批准的交易。

九、本集团员工情况

9.1 员工情况

9.2 薪酬政策

本集团员工的薪酬包括工资、奖金、补贴、五险一金及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等其他福利计划。本集团在遵循有关法律及法规的情况下,视乎员工的业绩、能力、岗位等因素,对不同的员工执行不同的薪酬标准。同时,本集团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管理通道和专业通道两条路径,突破因管理岗位有限而形成的人才发展瓶颈,使得*的专业人才能够在专业通道内获得足够的认可与激励。此外,本集团还为员工提供职工班车、人才公寓、各类兴趣活动小组等员工关爱。

9.3 培训计划

本集团重视员工对职业发展的成长诉求,成立了企业大学和企业党校,制定了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组建了 100 余人的内部讲师团队。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采用内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搭建全面人才培养体系。人员覆盖从生产一线工人到企业*管理人员,做到全体员工全覆盖,促进各级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十、其他事项

10.1 企业管治守则

于本报告期内,本公司已全面遵守港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之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生效至2021年12月31日)(“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惟本年度报告之第四节“公司治理”一节中所述守则条文A.6.7条除外。

10.2审核委员会

本公司于1999年8月成立审核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包括:检讨及监察本集团的财务汇报质量和程序;检讨及审查本公司财务监控、内部监控、内部审计及风险管理系统及实施;本公司内部监控制度的健全性与有效性;审议独立审计师的聘任及协调相关事宜并检讨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等。

第八届董事会辖下的审核委员会委员于2020年6月29日成立,其成员包括黄显荣先生(委员会主任)、王卫红女士、陈亚进先生与黄民先生。上述四位人士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其任期自 2020年6月29日获委任之日起至新一届董事会成员选举产生之日止。

本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公司章程》《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实施细则》《企业管治守则》及其他有关规定,积极履行职责。2021 年度,审核委员会共召开七次会议,全体委员均亲自出席了会议。会议审议了本集团2020年度和2021年半年度财务报告以及审计师发出的管理层建议和本公司管理层的回应;检讨本集团采纳的会计政策及会计实务、关联/连交易的有关事项;审阅本公司2020年内部审计风控报告及2021年审计风控工作计划;就本公司的重大事项提供意见或提醒管理层关注相关的风险、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审核功能的有效性;就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审核委员会在2021年度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

1、关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工作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聘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2021年度财务审计机构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审核委员会经核查,认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等资格,能够满足本公司2021年年度财务审计工作和2021年内控审计工作的要求,具备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执业资质和胜任能力。

2、监督及评估外部审计机构工作

审核委员会委员与本公司2020年年度财务审计机构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就审计范围、计划等事项进行了沟通,认真督促审计师尽职尽责地进行审计。审核委员会认为审计师在本公司2020年年度审计工作中严谨求实、独立客观,能恪守职业道德,遵循审计准则,履行审计职责,按时提交审计报告。

3、监督及评估内部审计工作

本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认真审阅了本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同时督促本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严格按照审计计划执行,并对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4、监督及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本公司按照《公司法》《内部控制手册》及相关配套指引和中国证券会、上交所有关规定的要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制度。审核委员会认真审阅本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检讨及审查本公司的财务监控、内部监控、内部审计及风险管理系统及实施和有效性。

5、对关联/连交易事项的审核

本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对关联/连交易进行审核,未发现关联/连交易存在损害本公司及其股东利益的情形。

2021年年度审计与年报编制相关工作情况

根据上交所于2022年1月18日发布的《关于做好主板上市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各审核委员会委员认真学习相关要求,并根据《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实施细则》以及审核委员会年度报告工作规程的要求,积极配合本公司2021年度审计与年报编制相关工作的开展,包括:

(1)与本公司审计师、本公司财务部就2021年度的审计时间与工作安排进行了协商,确定了《2021年年度报告工作安排表》,对提交的审计计划进行了审阅。

(2)审核委员会于2022年3月9日对本公司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初稿)进行了审阅,并发表了书面审阅意见。

(3)在本公司审计师初步完成审计工作后,审核委员会再一次审阅了财务报告,并发表了书面审阅意见。审核委员会认为,本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整体情况,并同意将其提交董事会审核。

(4)2022年3月18日,审核委员会召开2022年度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本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及摘要和本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告等相关议案。同时,审核委员会对审计师的年度审计工作进行了总结评价,认为审计师在本公司2021年年度审计工作中本着严谨求实、独立客观的工作态度,能恪守职业道德,遵循审计准则,履行审计职责,按时提交审计报告,并向本公司管理层提出了较为中肯的管理建议,较好地完成了本公司委托的审计工作。。

十一、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1.1执行新修订的重要会计政策

1、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

财政部于2021年2月2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财会〔2021〕1号,以下简称“解释第14号”),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21年1月1日至施行日新增的有关业务,根据解释第14号进行调整。

①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合同

解释第14号适用于同时符合该解释所述“双特征”和“双控制”的PPP项目合同,对于2020年12月31日前开始实施且至施行日尚未完成的有关PPP项目合同应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累计影响数调整施行日当年年初留存收益以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

本公司执行该规定未产生重大影响。

2、执行《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会计处理规定>适用范围的通知》

财政部于2020年6月19日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20〕10号),对于满足条件的由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引发的租金减免、延期支付租金等租金减让,企业可以选择采用简化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财政部于2021年5月26日发布了《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会计处理规定>适用范围的通知》(财会〔2021〕9号),自2021年5月26日起施行,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会计处理规定》允许采用简化方法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的适用范围由“减让仅针对2021年6月30日前的应付租赁付款额”调整为“减让仅针对2022年6月30日前的应付租赁付款额”,其他适用条件不变。

本公司执行该规定未产生重大影响。

3、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相关列报

财政部于2021年12月30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财会〔2021〕35号,以下简称“解释第15号”),“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相关列报”内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可比期间的财务报表数据相应调整。

解释第15号就企业通过内部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对母公司及成员单位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涉及的余额应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报与披露作出了明确规定。执行该规定未对本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11.2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未发生变化。

11.3本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

11.4与最近一期年度报告相比,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11.4.1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本期发生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情况

2、合并成本及商誉

3、被购买方于购买日可辨认资产、负债

11.4.2其他原因的合并范围变动

与上年相比本年因其他原因新增合并单位7家,减少1家。具体为:

1、2021年4月,本公司下属间接控股公司广州白云山医院设立广州白云山中医院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0万元,其中广州白云山医院认缴的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

2、2021年5月,本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敬修堂药业设立广州白云山九吉公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万元,其中敬修堂药业认缴的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51%。

3、2021年5月,本公司、本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一药业及采芝林药业、本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广州汉方共同出资设立广东汉潮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其中本公司、中一药业、采芝林药业、广州汉方认缴的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分别为20%、5%、45%和5%。

4、2021年8月,本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设立王老吉大健康(茂名)荔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认缴的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

5、2021年8月,本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设立广州王老吉荔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认缴的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

6、2021年9月,本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设立王老吉大健康产业(珠海横琴)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其中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认缴的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

7、2021年10月,本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一药业设立广州白云山众胜大健康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万元,其中中一药业认缴的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

8、2021年12月23日,本公司转让下属全资子公司医药进出口公司***股权。

11.5本报告期内,未发生董事会、监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报告”的说明。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2年3月18日

证券代码:600332 证券简称:白云山 公告编号:2022-008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分配比例: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6.87元(含税)。

●本次利润分配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具体日期将在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明确。

●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一、利润分配方案

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归属于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或“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人民币3,719,877,680.46元,以本公司2021年度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884,109,811.35元为基数,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人民币188,410,981.14元,加上年初结转未分配利润人民币6,778,560,101.62元,扣减2020年度现金红利人民币874,675,530.56元后,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7,599,583,401.27元。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公司2021年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方案

本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6.87元(含税)。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625,790,949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116,918,381.96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约为30.0256%。

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如后续总股本发生变化,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二、公司履行的决策程序

(一)董事会会议的召开、审议和表决情况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本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及派息方案》,同意本次利润分配方案,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二)独立董事意见

董事会根据《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履行对该事项的表决程序。本次现金分红方案平衡了本公司当前资金需求与未来发展投入、股东短期现金分红回报与中长期回报,体现了公司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兼顾了公司经营和发展的合理需要,不存在损害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况,符合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2年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及《公司章程》的要求。同意提交该议案至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三)监事会意见

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本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及派息方案》,监事会认为公司本次现金分红方案的决策程序、利润分配的形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同时,本次现金分红方案平衡了公司当前资金需求与未来发展投入、股东短期现金分红回报与中长期回报,体现了公司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兼顾了公司经营和发展的合理需要,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符合公司经营现状,有利于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意提交该议案至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三、相关风险提示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结合了公司发展阶段、未来的资金需求等因素,不会对公司经营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本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特此公告。




广药集团股吧

地处长三角腹地、安徽中北部的淮南,素以能源之都、豆腐故里闻名,殊不知这里还藏着一家药用辅料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山河药辅(300452),正以蓬勃发展之势,成为区域内的一张新名片。

孵化于淮南第五制药厂一个小小的辅料车间,山河药辅苦练20年内功,*踏上行业向高端演进、进口替代的风口,以先进的营销理念、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年均推出2款新品的速度,逐步拉开与国内竞争对手的差距,并对标国际药辅企业,在口服制剂辅料领域实现由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近日,证券时报“走进专精特新小巨人”采访团走进坐落于淮南经开区生物医药工业园的山河药辅,对话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正龙,解密公司从一个小车间成长为业内龙头的发展密码。

艰辛却坚定的创业之路

汽车缓缓驶入淮南市经开区生物医药工业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做强医药产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巨型标语。作为园区内医药产业的核心企业之一,山河药辅拥有国内*的微晶纤维素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生产基地,亚洲*的羧甲淀粉钠和硬脂酸镁生产基地,恰是前述标语的有力注脚。

“我国药用辅料产业被重视的历史也就短短20年时间,而山河药辅有幸参与了行业发展全部历程。”在公司三楼一间会议室中,尹正龙徐徐展开自身创业和公司发展的“画卷”。

1989年,初出茅庐的尹正龙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淮南第五制药厂,正式与制药行业结缘。

“最初我在制药车间工作,日常使用辅料的过程中发现制剂整体质量很难把控,而采购到品质好的辅料也难上加难,当时就觉得未来药辅产业未来一定有发展前途,便开始持续关注。”尹正龙回忆道,那时我国制剂行业“重原料药,轻辅料”的观念盛行,药用辅料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忽视,大部分辅料供应商为传统的化工厂、食品厂,辅料种类也被“老三样”垄断,即淀粉、蔗糖、糊精,生产模式十分粗放。

作为制药领域相对小众的一个细分领域,药用辅料承担着赋形、载体,提高药品稳定性、增溶、助溶、缓控释等重要功能。“打个形象的比喻,辅料之于药品,就像油盐酱醋之于菜肴,没有好的调料做不成好的菜肴,没有质量过硬的辅料也制不成好的药品。”从业几十年,尹正龙对辅料的前景从未有过质疑。

入厂两年后,尹正龙自己申请调到开发科,开始潜心研究辅料。“找了很多资料,也借鉴了较早进入辅料领域的业内公司经验,很快我们就研制出了4款新品,并组建了1个小车间专门生产辅料,主要为药厂提供配套,但由于用量不大,规模一直起不来。”尹正龙告诉证券时报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制药行业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美国、欧洲的相关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办事处销售辅料产品,就像一条鲶鱼扰动了市场,让国内制药行业对辅料的认知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极大地推动了行业发展。自此,辅料开始慢慢进入各方的视野,包括监管、产业人员以及学术界。

眼见行业发展步入正轨,而自己所在的淮南第五制药厂虽经改制却仍受困于债务举步维艰,1998年,尹正龙开始萌发自主创业的想法。“药厂当时对制剂、原料药和辅料三个业务板块实行承包责任制,辅料车间最小,但却是我的*。”谈及当时的选择,尹正龙坚定中透着一丝自豪,带着价值不到20万元破旧不堪的设备和17位员工,我们便以承包形式开启了创业之路。

“三年左右的时间,车间规模就做到了100多万,还拿到了哈药六厂的订单。”虽初尝规模化生产的甜头,但受制于体制问题,承包人无法完全独立于药厂,当时制药厂效益下滑,辅料车间难免受到波及,“走出去”成为必由之路。

2001年4月,尹正龙将辅料车间买断,并以独立法人的形式剥离出来,山河药辅由此诞生。尹正龙习惯用“五个阶段”概括公司发展历史:2001年前承包制阶段;2001年~2005年的野蛮生长阶段;2005年~2009年的规范发展阶段;2009年~2015年的上市阶段;2015年至今的稳步发展阶段。

作为国内固体制剂药用辅料的龙头企业,山河药辅的飞速发展可以用一组数据来丈量:20年来,员工数量翻了30倍,资产翻了310倍,销售额翻了220倍,利润翻了340倍,累计向政府上交税收3亿元。

技术营销打开通路

“营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尹正龙坦言,在公司初创期,组建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树立先进的营销观念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技术营销、前置营销等系列新名词,均由山河药辅在业内*提出并应用。

本世纪初,国内辅料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且经营思路都停留在推销层面,送货上门、低价销售、延长账期等方式是常见的抢占份额手段,市场竞争较为低端。而当时的国外辅料企业却以优质的产品和多样化的规格,逐步占据了高端市场,对国内企业形成“降维打击”。

“那段时间,我就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我们的特色到底在哪?”尹正龙告诉证券时报

在尹正龙看来,技术营销的对象是一种知识、一种技术,而不是某一具体产品,销售人员应具备双重身份,即是销售员又是工程师,要变被动推销为主动引导。“客户有潜在诉求,但未必能明确提出来,营销人员要拿出1/3的时间与客户的生产、技术部门联系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建有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只要销售人员提供顾客需求,公司便会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研究改进,为客户试制样品、设计和验证处方,改进辅料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技术营销犹如一股清流,让山河药辅在业内瞬间名声鹊起,也让精细化生产深入企业骨髓。目前,公司药用辅料品种已经从创立之初的5个品种,发展到30多个品种、80多个规格,且以年均新增2个品种的速度不断发展。以微晶纤维素生产为例,目前该单一品种辅料就划分了15种规格,并积极瞄准中高端市场,满足了客户替代高价进口辅料的需求,同时开发了用于制造蛋白肠衣、食品增稠等领域的产品。

2007年,也就是新的营销理念全面推行的次年,山河药辅营业额从2000多万元跃升至6000万元,此后一路攀升,2020年营业收入已突破5亿元,净利润达0.94亿元,距离亿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近年来,伴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推行,各类药品面临全面的处方调整,公司又提出了前置营销概念。据尹正龙介绍,与传统的根据客户处方推广辅料的营销模式不同,前置营销是在药品处方设计之前,通过与研发机构、高校等密切交流,让公司辅料进入药品研发阶段,以便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有助于公司产品定格进新的处方中。“每年公司会组织50场以上的专业技术交流会,与客户深入交流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需求,了解相关药品生产现状,挖掘药用辅料可能发挥作用的空间。目前,公司设有专职的前置营销工程师,虽不产生效益,但对后续产品在市场上占领先机大有裨益。”尹正龙告诉证券时报

营销理念的突破助力山河药辅目标市场由低端向高端跃升,逐步构建起国药集团、广药集团、石药集团、正大天晴、扬子江、赛诺菲、卫材等知名客户群。数据显示,公司前100户客户贡献的销售额占整体营收的60%,今年上半年制剂百强客户销售额增长40%以上。

扬帆出海谱新篇

技术先行让山河药辅有了出海的底气。

2007年,公司开始布局海外市场,算是国内辅料行业出海的先行者。“当时国产辅料整体较为低端且品类很少,鲜少有产品出口,公司的海外业务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大体来说分三步走。”尹正龙表示。

最初,山河药辅把目标市场选在了东南亚。“东南亚市场门槛相对不高,以此为突破口可以迅速锻炼我们的外贸队伍,先把体系搭建起来。当然,由于当地客户对价格比较敏感,在初始阶段公司也牺牲了部分利润。”尹正龙坦言。

有了东南亚的初步探索后,山河药辅开始绑定制剂企业,实现借船出海。“通过打入制剂企业的供应链,随着他们产品的出口,我们的辅料也自然走向了海外。”尹正龙表示,这个阶段,公司取得了多项欧美相关医药体系认证,为后续打开发达国家市场通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在美国,山河药辅的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羧甲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纤维素钠、聚维酮、蔗糖丸芯、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等12个产品取得美国DMF归档号;在欧洲,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K30、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等8个品种获欧盟EXCIPACT认证复审通过;公司羟丙甲纤维素成功通过了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评审,并被授予CEP(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

而今,山河药辅的海外业务已经迈入了第三阶段——自主品牌时期。“我们的品牌取名sunhere,寓意太阳升起的地方,经过这几年的市场打磨,已经得到了海外客户的认可。”尹正龙告诉证券时报

在营销体系搭建方面,公司外贸团队由最初的1人扩展至8人,以直销与经销搭配的模式,海外版图已经扩展至德国、英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墨西哥、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2020年外贸业务营收高达9000多万元,近三年来外贸出口额年复合增长率超30%。

今年以来,受集装箱和船源紧张影响,海外订单延迟,叠加美元汇率影响,海外业务增速有所放缓。“不过,随着公司在海外认知度及产品品质提升,我们出口业务比例会持续提高,未来将成为一大业绩增长点。”尹正龙表示,预计到“十四五”末,公司海外业务占比将达30%以上;到“十五五”末,国际业务将与国内平分秋色,各占50%。

在市场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产能瓶颈开始凸显。“目前核心产品的产能已接近满产,扩产势在必行。”今年7月底,山河药辅新型药用辅料系列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3.35亿元,预计2023年上半年投产,建成后将新增年产9000吨产能,预计将新增销售额3.85亿元。

进口替代谋定未来

走在行业前沿,尹正龙始终认为,山河药辅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国际药用辅料企业。

2021年,公司将“全面升级、替代进口”定为年度主题,全力向高端市场转型。“今年是进口替代元年,未来3~5年进口替代都将是我们的发展主线。”尹正龙告诉证券时报

在尹正龙看来,无论从政策层面、技术层面还是市场层面,进口替代都恰逢其时。

2019年,我国开始推行集中带量采购,药企利润承压,降本压力骤增,质优价低的国产辅料有了更多进入供应链的机会。“目前国外辅料价格相比国产辅料高2~3倍,但在精细化与稳定性表现方面,我们的产品已经完全可以和欧美相媲美。”尹正龙表示,在以内循环为主的大背景下,国内供应链作用凸显,客户在国产辅料进口替代方面也逐步形成了共识;而与过去普通规格的辅料相比,面向高端的进口替代辅料毛利水平大多较高,这会给企业带来增量利润。

今年年初,《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颁布,其中规定如果辅料的技术等级和质量不变,药用辅料状态为A供应商的变更属于微小变更,不需要报省局和国家总局备案,企业仅需通过稳定性实验,一般半年内就可以完成。药企切换辅料供应商审批流程和验证周期大幅缩短,对国产辅料厂家快速进入其供应链大有裨益。

采访期间,尹正龙回忆起了与国内某大客户的一段国产替代往事。“这位客户过去一直使用美国进口的微晶纤维素,价格超100元/公斤。公司销售人员主动征求对方对微晶纤维素的松密度、水分等性能指标的要求,通过工艺调整生产出了符合对方要求的产品,而且由于运输距离短,产品的稳定性比国外更胜一筹,售价才50多元/公斤,极大节省了客户生产成本,我们也收获了可观的毛利率。不仅如此,公司将前述经验复刻到其他项目,带动相关产品上量,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规格,产品的边际成本进一步下降。”

“我国药用辅料行业还是朝阳产业。”尹正龙坦言,一方面,目前国内的人均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低位,产业需求扩容会放大药辅规模,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等新型辅料将逐步压缩淀粉、蔗糖、糊精等传统辅料市场;另一方面,在高端辅料的进口替代趋势下,国内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空间也被渐次打开,且会向健康产业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延伸。

展望未来,尹正龙表示,固体制剂辅料依然会是主战场,进口替代品种、高附加值的功能性辅料、复合辅料是研发重点。“与此同时,我们还会以内生式发展、外延式扩张双轮驱动,加快布局注射剂辅料及食品用辅料领域,其中后者已经有产品提供给客户验证和使用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这部分的市场将更加具有想象空间。”

药学专业出身的尹正龙,言谈之间透着专家型学者的气质。虽然掌管着一家市值几十亿的上市公司,他却始终将自己定位为技术型人才,每每谈及产品领域的话题,总是如数家珍,而且直到现在还保持着深入一线,与员工研究探讨技术路线和工艺改进方案的习惯。

技术背景叠加管理经验,尹正龙凭着对行业的敏锐嗅觉,善于对趋势做出前瞻性预判,一旦确定目标便会革故鼎新,果断布局。

“没有永远的蓝海,今天的蓝海,明天或许就会成为竞争激烈的红海。”尹正龙坦言,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成立之初,设备老旧,产品单一,尹正龙顶着高额投资风险,在业内率先建成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新厂房,并搭建了国内*进的硬脂酸镁生产线;行业发展前期,市场竞争陷入低端化,他以技术营销、前置营销理念突出重围,迅速拔高“段位”;国产辅料长期受困于利润微薄,他以精细化生产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首提药用辅料功能性指标概念,并被2015版《中国药典》成功载入;一致性评价、集中带量采购春风袭来,提质增量、进口替代主题瞬间融入每一个山河药辅人的行动中,化作企业新的成长引擎。

尹正龙的学者气质和创新精神也在不断吸引着志同道合的人才加盟,来自药学、化工、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高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山河药辅,传帮带的氛围愈发浓厚。“专业能力过硬、学习能力强、对公司忠诚是我们选人的三大标尺。”尹正龙表示。去年11月份,山河药辅实施了上市以来*股权激励计划,向96名核心骨干授予164.31万股限制性股票,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分享企业成长红利。

在尹正龙看来,药用辅料工艺本身并不是很复杂,但要想做精做好并不容易。山河药辅这些年来始终围绕两点开展工作:一是深入挖掘客户需求;二是把客户需求*转换成产品。目前,山河药辅拥有了一定的行业地位,但尹正龙却时刻保持着如履薄冰的心态。“永远不要奢求一劳永逸,只有不断满足甚至超越客户的预期,才能永葆生命力。”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广州药业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广州药业股吧、股票什么情况会被st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